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白喜事对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刚刚转到一所精致的大院门口,一条白色的小母狗就冲出来对我嚷嚷。紧接着,不出一位神采矍铄的老者,用我几乎听不懂的方言呵斥了几句,小狗有些不情愿的退开了。老者很热情的迎我进了院子,一个古色古香一尘不染的院落。青砖铺的地面泛着光,屋里几件清代家具沉稳朴实,门环响亮,结实的好像还能用上一千年。
老人是诸葛村的后人,不过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是一个懂生活爱人生的人。他虽然一辈子为涉足城市,胸襟却格外,他对自己的乡村生活极为满意,没有一点羡慕别人的意思。早晨四点就起床散步,顺带买一块豆腐,几个新鲜鸡蛋回家。早饭前洒扫庭除,早饭后就去试弄他的菜园子。他引我到后院一片收拾的水灵灵的菜园,顿时让我眼前一亮,我开始羡慕起老人,每天有新鲜的蔬菜水果。因为上了年纪,家里承包的土地已交由别人耕种,每年给老人一些口粮而已。老人家平时还练练字,一幅自提的宁静致远的条幅悬在东墙,落款是盛世闲人。其实诸葛先生一点不嫌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要请他去看看日子瞧瞧风水,写个对联,村人有什么事情也会向他请教,他热心为大家做事,不求任何的回报。
在这个淳朴的乡村中,又能有几个人向诸葛老先生这样以自己的坦然从容智慧赢得春风的自信和尊重。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逃离这种田园生活。在这个我们一股脑儿奔向城市,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年代,不妨停一停关注一下那些似乎被遗忘的乡村以及被人遗忘的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先生一行专程到访参观,相邻村、镇争相结团前去取经……
它就是吉安县枫山村,也就是这个仅130余人的小村,不遗余力,树文明新风,建和谐家园,成为吉安县新农村建设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
小村渴望新风吹
枫山村位于吉安县固江镇枫江村委,由百余年前三姓移民组成,全村30余户,人口130余人,分别是肖姓16户70余人、曹姓10户40余人、李姓4户20余人。
由于三姓杂居,枫山村历来不是很团结,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特别是肖姓和李姓,常因建房、争田争土、田间放水等事闹矛盾。2007年7月,肖姓和李姓中的两家人就因建房发生激烈纠纷,最终大打出手,闹得上法庭打官司。后来,经过固江镇党委、政府及其村委两级耐心调解,纠纷才得以化解。
因此,以前枫山村谁家有什么喜事,也都是各姓分开办。慢慢地,村民们意识到,家乡要发展,邻里一定要团结,这样,在外的人才能安心赚钱,居家的人才能努力创业。大家迫切渴望和谐新风吹进小村,催生出一片文明、富裕、美好的新天地。
建设和谐新农村
2009年底,经固江镇党委、政府与枫江村委的积极引导,由枫江村三姓代表肖永太、曹池顺、李忠初牵头,召开村民大会,并经过村民全体会议,决定在村里建立和谐堂,并成立枫山村理事会,拉开建设新农村的序幕。
谈到建设,最难的莫过于筹集资金。在这一点上,枫山村发扬了互帮互助的精神,家庭宽裕的先帮贫困家庭垫付。很快,30余万元新建资金到位。2010年4月,和谐堂开工了。在施工期,理事会成员每天都派人去施工现场检查进度,不敢有丝毫懈怠。村民们更是主动出劳出力,争取和谐堂早日建成。
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2010年12月底,和谐堂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修建完成。
随后,来自固江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也在枫山村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修建排灌站、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枫山村逐渐向实现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新农村迈进。
新风吹拂成标杆
和谐堂占地面积260余平方米,走进和谐堂,一副“山水秀凝结三姓合一成城永和谐,枫樟树面对泸水凤凰集捐建栋宇”对联让人耳目一新。
和谐堂建成后,发挥了超乎寻常的作用。村里大小事务,都在这里商议,得到圆满决议;矛盾纠纷都在这里得到妥善解决;红白喜事都在这里得到合理操办……
特别是每年两次聚会,更成了凝聚全村人心的盛典。每年农历12月27日,全村老少齐聚和谐堂,互相询问各家各户的一年来的情况,了解各自的困难,互相帮助。每年大年初一,全村老少齐聚和谐堂举行团拜会,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让大家记忆犹新的是,和谐堂刚建成那年的初次聚会,曾有矛盾的人皆同桌而坐,握手言和。比如积怨较深的肖姓和李姓,就在那次聚会中不计前嫌互表歉意、握手言欢。
一 中外文化差异
第一,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如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主要信奉基督教,西亚、北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避讳的词语,在翻译时应注意。
第二,颜色的文化差异。每个国家对颜色的理解也不同,如西方人心目中白色是天使、纯洁、幸福的象征,西方人在举行婚礼时,新婚要穿白色的婚纱。中国有“红白喜事”之说,红色一般是指嫁娶等喜事,它象征着吉祥、如意,过新年时贴上红对联;白事一般是指老人驾鹤西去,意味着哀伤、苍白。国家之间对于颜色的理解差异很大,在翻译时尽量避免颜色禁忌。
第三,数字的禁忌。数字对于每个国家的寓意也不同,如在中国“4”和“7”是禁忌的数字,因为“4”和“死”的发音是相同;在英国“13”是让人避讳的,因为在圣经“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背叛了他,所以“13”意味着背叛和欺骗、不幸。所以在与人交谈和翻译中避免这些数字的出现,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第四,语言符号编码。(1)编码顺序不同。在英语中last name 就是姓,first name就是名,编码顺序是名姓,而在中国则是姓在前名在后。(2)词汇量不同。汉语中有关烹饪的词汇有50多个,而在英语中只有10余个,一句“you should talk to my uncle”就会让汉语读者产生歧义,不知道是指的叔叔、伯伯、舅舅还是姨夫等。
第五,思维方式。在中国和英国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表达也不尽相同,中国人在写家庭住址时,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写国家、省份、城市、镇、门牌号。而在美国正好相反,先写门牌号最后标明国家。对于时间的表达方式上,中国人是年、月、日,思想上属于从整体到部分的表述方式,而在美国就截然不同,是从日、月、年的表述,属于从部分到整体的分析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语言表达的不同,在翻译时要注意。
二 翻译技巧
第一,直译法。直译法要兼顾句子的结构和语境,在保持原文的思想和内容的基础上,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直译法是一种简单的翻译方法,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意译法。意译法是指在透彻了解原文整体思想、内容的基础之上,准确地把原文的思想和含义表述出来,在这些翻译方法中,意译法可以很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是一种很好的翻译手法,但对翻译人的要求比较高。
第三,增译法。增译法是指在翻译时对于句子中出现的人物、历史故事和人文特色等,对于被翻译人不太了解的地方在文章的最后要加以说明解释,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对于外国人来说不知道谁是孔子,在翻译时要解释清楚,否则达不到翻译的目的。
第四,减译法。在翻译的时候为了简化文章的意思,用一个和这个词很接近的词语来解释,翻译起来更加简单,也更容易理解。
第五,拆分法。翻译长句时使用到的方法,就是将一个长句拆分成几个小短句来解释。拆分是要对文章或句子中出现的相关重点词语联系起来,更好地掌握原文的意思及中心思想。
第六,转换法。翻译时经常用到词性的转换,如在翻译时动词、名词、介词等词性的转换,如名词转换成动词water 名词是水,动词是浇水;I am anxious about her health. 我为她的健康担忧,原文中anxious 这一形容词,被译为动词“担忧”因为在英语中表示“为……感到担忧”常用短语“be anxious about”。再如:“They are doubtful whether he can afford it.”可以翻译为“他们怀疑他是否能担负得起”。此例句中原文中的形容词“doubtful”被翻译成动词“怀疑”。但是在翻译中,有时出于修饰和句法结构的需要,往往把汉语中副词用英语其他词性的词来表达,这也是翻译中的一个常用技巧,这属于形容词和副词的转换。
一、锻炼身体持之以恒。我的老家在离现在市区县城14公里的一个叫描花的村子,当兵转业后在城里工作安家。我虽然当兵工作在外几十年,但是一直不忘怀农村的蓝天白云,清鲜的空气,畦地的野菜,带泥的萝卜,沾露带珠的黄瓜和西红柿。我在农村的房子一直保留着,村里在我的房前划了一小块地供我种瓜果梨桃和蔬菜。退休后我每月总有十二、三天骑自行车下乡料理这块地,咱不图收获多少,骑车、种地都是锻炼身体。在部队我就带兵下操,跑步是我的长项;上班时我也跑步锻炼身体,但因为工作关系,时断时续。退休后,时间完全由我支配,夏天五点半、冬天六点半准时绕城西左右跑一圈。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看新闻联播和电视剧,八点半做一个小时的气功,九点半准时睡觉。
二、干干净净勤换勤洗。我爱清洁,讲究卫生,这可能与我10多年的部队生涯有关。我无论是住平房还是楼房,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室内室外我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城里,我被大家推选为小区的“卫生监督员”。在农村我乐做“婆婆嘴”,宣传卫生健康常识。在个人卫生上,衣服我是勤换勤洗,身子也是每天必洗,过去即使是大雪纷飞的冬天,我也照样身子在家洗澡。随着年岁的增长,现在我是冬天每周在浴室泡二次澡,不上浴室时在家坚持用热水擦身。这样不但不感冒,而且其他病也少。讲究卫生、勤洗澡是我的健康秘诀。
三、助人为乐积福行德。退休后我还爱上了写作。农村好人好事、新人新事故事多,材料一到手便马上动笔一口气写好。我经常走家串户采访,虽然受苦受累,但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特别是收到编辑老师寄来的样刊时我心里非常高兴。在城里我也在小区采访,我写社会新闻。晚年能为社会发挥余热,我非常自豪,有了精神支柱,生活得很充实。我喜欢读书,上至《文选》下至儿童读物的《哈里・波特》我都看,医学科技养生保健等书籍也经常翻阅。看书读报是我老年的乐趣。我还喜欢助人为乐,在农村红白喜事较多,写对联、记礼单,忙得不亦乐乎。如果哪家有困难,只要有求于我,我都慷慨解囊,哪家委托我办事,我都尽力办好。人们尊敬我,只要我到场矛盾就很快解决了。我认为:助人为乐,解人之难,积福行德,乐在其中。
四、荤素搭配有粗有细。我是粗粮细粮荤菜素菜全都吃,酸甜苦辣全部尝,不但吃家菜家果,还经常挖野菜摘野果。野菜野果嫩枝叶虽然有营养价值,但是要科学吃不能瞎吃;肉不能不吃但是不能多吃;鱼要吃海鱼更要多吃;平时要多醋少盐少油,不吃动物油。饥不暴食,每顿饭必是八成饱,细嚼慢咽。再渴也是滴水渐进而不是大口直驱而入。我坚决不抽烟,早晚饮茶,清早起床后喝两杯白开水滋润口腔清洗肠胃,然后再去锻炼身体或者骑车下乡。
五、妥善处理家庭关系。我老伴是个退休教师,她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爱好跳老年舞和在老年大学合唱队唱歌。她不爱下农村我不勉强她,但是生活在一起难免有磕磕碰碰,事情讲明了,不往心里去也不生闷气。有一点我们是达成共识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老两口出去旅游,放松一下心情,陶冶情操。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他建大屋。”我认为这话对也不全对,孩子大学毕业后娶妻生子起步难,关键时候还需要帮一把。但是不能让他们当“啃老族”,让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样对他们更好。
以上五条是我健康健身的生活经验,供大家参考。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锻炼身体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锻炼项目。总之,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有乐观的心情和奉献的爱心,再加上一个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生活,我们就能有一个从心理到生理上健康的身体。
向长寿老人学点东西
1.学习冰岛寿星多多吃鱼:冰岛人是西方国家人口中最健康的一群,而他们健康的秘诀就是菜谱中的鱼类。鱼油中含有的健康成分――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对中风、心脏病、关节病以及延缓衰老,甚至对老年痴呆症都有助益。专家建议,每周吃一次以上的海鱼,对健康长寿非常有益。
冯尧安,1918年生于重庆,一生陶醉于楹联,所作之联成千上万。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精通诗词楹联,被尊为重庆市“联坛三老”,曾亲笔撰写过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对过去的记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九旬翁冯尧安的记录方式有点特殊――楹联。翻阅他的著作《鸿爪集》,从上世纪3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上千副精简的楹联几乎总结了一部重庆的现代史话。
在大渡口茄子溪片区,一幢上世纪80年代的居民房内,其中有一家门上写着“晚晴楼”三个字,这里就是93岁高龄冯尧安老人的居所。屋内只有二十几平米,而堆积的书报就占据了房子大部分的空间,地上、箱子里、桌子上,甚至旧式的老衣柜里装的都是满满当当的书刊。相当一部分书籍都是关于楹联的,现在,他仍然订阅了多本楹联刊物,与时俱进。
楹联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1938年,冯尧安进入重庆电力公司(后改为供电局)工作,1964年下放局属重庆杆塔厂(现为重庆电冰箱厂),直到1977年退休。冯尧安幼年读私塾时期接受的是旧学问,那时候老师出对子,简单的有一个字、两个字,底下学生就跟着对。从那时起,冯尧安就对这种旧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至耋耄之年仍然在潜心创作。
至抗战时期,长大成人的冯尧安就写得多了。那时把对联作为一种礼物赠送给亲友非常盛行:贺寿、红白喜事、交友等等。同时,在春节的时候,冯尧安通常要写几副对联,有的挂在自己的门口,有的赠送亲友,几十年累计下来,加上平时所创作的对联,已成千上万。
在冯尧安著作的书籍《鸿爪集》里,记录了他从上世纪3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的楹联。比如1950年创作的“飞倦复知还,暖入庚堂歌解放;鸿钧丰转运,春回寅柄兆和平。”记录了中国刚刚得到解放的情景;1976年创作的“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插队落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记录了当年动员知识青年下乡这件事。诸如此类的楹联,总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时代的动态,串联起来,就是一部至少是重庆的现代史。
冯尧安给自己创作的对联分了很多类别:嵌名类、春联类、颂党政军类、庆喜颂寿类、悼挽缅怀类等。多数都是对当下热点问题的想法,用对联来抒怀,特别是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字里行间能看出浓浓的情谊,还有文人与文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真挚情感。
用重庆地名配对百副对联
在《鸿爪集》内,末尾有一百联全部是由重庆地名组成的对联。如“北碚;南坪”、“山洞;石门”、“羊子坝;猫儿石”,乍看这种对联的方式很简单,也容易让人记住,其实这正是冯尧安喜欢的形式,他推崇的是短联,看起不费劲,而巧妙之处更能在短联中体现出来。
重庆的地名本身就是充满着趣味的,再加上冯尧安楹联的配对,让人看起来更加有趣。这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期间。冯尧安在南岸编写地名录。整天与那么多的地名打交道,这激发了他配对地名楹联的灵感。其实编写这一百副对联非常不容易,一百对就是两百个地名,而且还要按照对联的规则配对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对联上下联的最末一个字分别为仄声和平声,若最后一字对不上便不成联。
仔细阅读这些地名,还会发现很多地名已经不存在了。“多少地方我已经找不到了。”冯尧安一边向我们解释对子,一边感叹。这些对联的记录也算是重庆地名文化的一个缩影。
身体力行传播文化
冯尧安是个喜欢读书的人,退休的日子,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就成了他每天要做的事情。现在还订阅了众多期刊杂志,因为他订的刊物众多,社区还给了他一个“优待”,专门为他制作了一个报箱。每次上下楼,他都会先看一眼他的报箱,报箱俨然成了他与世界接轨的纽带。
冯尧安家的藏书不说上万至少也有八千,他的记性相当好,哪本书在哪里,只要是创作对联需要,他可以马上搜索出来,甚至哪一页,哪个位置他都能清楚指出来。在他家老报纸堆里。随意掀开几张黄旧的纸张,竟然是上世纪60年代的《北京晚报》,还有同一时代的《光明日报》、1986年的《团结报》……这里俨然成了一个老书刊的仓库,若将旧报纸展开分类,完全可以当成某个时期报纸的博物馆。
年过九旬的冯尧安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每个月他都会参加两次文化交流茶会,风雨无阻。在他身边,陪伴他来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头儿梁绍霖,在冯尧安面前,他俨然就是一个壮年的小伙子,他就是冯尧安的邻居兼学生,你根本看不出他已经快80岁了。梁绍霖笑称是冯尧安的贴身保镖。若冯尧安有其他活动不能参加的,每次必托学生转带资料并且询问茶会的详情。
今年,冯尧安也会准备好几副春联,在春节的茶会期间将其印在一张张小卡片上,送给身边的朋友。看得出他有一颗执着的心,把能买到的刊物都看一看,虽然身体老了,但是他一直为了与这个社会接轨而努力着,与时俱进。无论何时都不至于变成被时代抛弃的“旧思想”。
[人物面对面]
这么大的年纪还一个人住。家里人放心么?
我的孩子们曾经叫我跟他们一起住,但我不愿意,我的生活习惯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虽然我喜欢有人跟我摆龙门阵,但儿孙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不想给他们增添负担。况且我的生活虽说不是完全自理,至少也能理50%,一日三餐问题已经解决了,有时候儿孙们也会来看我,帮我解决一些事,你看阳台上晒着的床单就是前几天儿子回来给我洗的。至于我吃饭的问题,交给了我家附近的那个馆子,他们每天都会按时给我送饭过来。
很想知道是什么让您这么高寿?
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不暴饮暴食,平平常常过日子就好了。不过有一件事我坚持了十几年,我平时很少生病,我猜想跟这个习惯有关系:每天早上起床后我都会空腹喝一汤勺醋。把醋兑在头天晚上的冷开水里一起喝,如果感觉不好喝,可以加点蜂蜜。喝醋这个方法也是别人给我说的,很简单,但是每天坚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长寿秘诀,也没有经过科学论证。
少年时代在你的记忆中是怎样的?特别是过年的感觉?
小时候跟着大人走,学的是旧礼教,脑子里装的都是旧东西,所以我喜欢旧文学。那时候的过年就可以得钱,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礼节性拜年,到十几岁的时候,就把名片带在身上代表父亲去拜年。因为我父亲是当时工商界的,有自己的店铺,做过一些刻章的生意,卖过参茸燕窝等东西。家庭条件还算可以,小时候苦的感觉很少。
春联曾经被作为“四旧”被禁止,那时你是怎么应对的?
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相应的政策,我自然会有所顾忌,也不敢随便写,所以中间大约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写春联。
江津人钟云舫曾经写下了天下第一长联,可以说重庆人在对联的造诣上是相当高的。现在呢?
钟云舫那个人是相当了不起的,他被称为“联圣”,他的名字享誉全国。他很有学问,他写的对联还是在监狱中完成的,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像我们创作对联时记不住的,还要翻参考书呢。现在人的对联水平比较一般,学习的人少了,很多坚持的人都是一种兴趣。
重庆的楹联从过去到现在有什么变化?
整体来说都在与时俱进,加入了很多时代的风向标。
对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个什么地位?
对联算是从诗里分化出来的,不像唐诗宋词元曲那样有独立的地位,对联最盛行的时候是在清朝。最近中国楹联学会准备编一本清联三百首,就是想把对联的地位独立出来,构成唐诗、宋词、元曲、清联。
现在有的时尚活动将楹联这种文化嵌入进来。你怎么看?
我很赞成,楹联本身就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应该拘泥于旧形式,多和现代时尚接轨也算是一种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值得提倡。
你搞了一辈子的楹联。家里关于楹联的藏书也那么多,有传承的人么?
我的子孙们他们都没有这个爱好,人各有志嘛,我不能把我的观点强加在他们身上。
你觉得自己创作最好的对联是哪一副?
我自己也说不出来,我认为都不好(笑),都是很一般的,别人说了算吧!
未来你有哪些愿望?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在我一百岁前再出一本书,我主要擅长的是诗词和对联,目前手里有一部分手稿,想再创作一些汇集成册。第二,希望以后每个月能领到300块钱(笑),是这样的,大渡口这边的居委会每个月会给90岁以上的老人发100块钱的营养补贴,而百岁老人就是300块,希望将来我自己也能有那个资格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