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立足学校需求,加强“课程”建设
校本研修是指在学校的规划下,教师在学校实际工作情境中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主要导向的各种学习、实践、研究活动。为更好地推进我区的校本培训工作,加快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检查与落实,使校本培训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提出了“三个基于”工作方针。
基于课程建设为主题的校本研修
为体现校本研修的自主性和规范性,我们依据宁波市校本研修指导意见,确定每年培训的主题,联合教科部门编印了校本研修教材,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校本课程到大课程建设,进行详细的介绍。各个学校针对培训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或邀请专家从理论层面进行引领,或自学教材写心得体会,或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实践体验,或开发远程拓展课程向各地推广……提高了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课程展开。
基于校际交流为形式的校本研修
为了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施了校本研修开放日活动。在每个学期初由各校申报研修活动,区师训中心统筹安排,每月以菜单形式通过信息平台发给各个学校进行选单。
这些研修活动都有共同点:从培训的内容上看,从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培训研讨的问题都来自一线的教育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譬如江东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齐支招”,来自教学管理中教师反映最集中的五个问题;从培训形式上看,都采用了参与式的培训模式,在活动中引导教师们根据实践体验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如曙光小学“玩转电子白板 享受快乐课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电子白板制作比赛;从参加的对象看,除了本校教师外,还邀请了不同层面的专家引领,如荷花庄小学请宁大科研副校长主持,教育局领导、德育专家作点评,提升了整个培训的品质。通过多元的观摩学习,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使校本培训工作更加具体实效。
基于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目标的校本研修
在总结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程。使学校能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让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方面不断提高。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学习团体。区颁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考核细则》,至今共有十五所学校被评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占全区学校的40%。这些学校在承担本校教师培训的同时,还形成辐射带动的功能,为提高区域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第一批8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针对学校校本培训的特色以及学科特长,从心理健康、班主任建设以及各学科与江东区师训中心合作承担了24学分的培训项目,又为90学时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全区师资质量显著提升。
二、立足培训项目,优化培训资源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中提出,每一个教师在五年内必须参加90学时的集中培训,开发与实施90学时的培训项目也成了每个培训机构需要突破的难点。为了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最大限度为区域内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我们实施了“三大维度整合”、“三个平台共举”、“三支队伍建设”的培训模式,即所谓“三三制”培训模式。
(一)把握三大维度
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职称科学规划及区域内教师五年90学时的培训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求、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培训目标,采用“三加三”培训体系。前面的“三”指的是三个维度,主要指师德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后面所加上的“三”指的是三类课程,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见附录)
附录
江东区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高班课程表
(二)依托三个平台
1.借助名师流动工作站平台。我区自2005年起,先后建立了9个区名师工作室,引进3个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并成立了名师流动工作站,将名师工作站与教学实践进行整合,提高了实践的效果。
2.发展基地学校平台。我区于2010年开始逐步创建江东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至今已有15所学校。这些学校为90学时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正以不同的形式将本校的校本培训向区域辐射,以带动更多的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3.搭建远程网络平台。依托“视像中国”计划网络平台,学习、借鉴培训经验,组织“远程交流培训”。通过网络与外地名师进行同课异构,通过视频与各地名师共同研课,进行思维碰撞。
(三)重视三支队伍
1.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双导师制”,即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互为引领。充分利用高校、工作站资源邀请课程专家、心理辅导专家、教科研专家等作为理论导师,为学员们作讲座。同时又聘请实践基地学校中的骨干教师作为学员实践时的导师,制订指导计划,上好示范课,指导学员说课等。
2.组建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是培训运行的执行者,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支持、项目秘书(班主任)构成。项目负责人为整个项目的总负责,担任课程的开发,将实施方案与专家团队进行沟通等;项目技术支持重在信息技术支持,及时将相关学习材料在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平台上,组织教师进行网上学习活动;项目秘书重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与协调。在项目实施方案中管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注重训前、训中、训后的全程监控。
3.组建项目巡查团队。针对区师训中心人员不足的现状,我们整合了教科、教研和教育局的相关老师、领导,联合组成项目巡查团队,负责各个实践基地的巡查。
我们认为培训的管理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班教师,而是诸多培训要素的整合者。首先,要建章立制,我们制定了《实践基地学校和导师要求》《学员学习要求》《学员培训手册》等相关制度,明确组织者、学员、导师各自的职责;其次,严格规范管理,对三百多位学员按照年段学科进行了分班,确定每个班级的班长和副班长;最后是管理考核双轨运行。实践导师侧重于学员的实践过程性评价,项目负责人则及时收集学员对培训工作和培训效果的情况反馈,及时进行诊断性评价。
三、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凸显区域特色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的相关精神,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们引入了项目管理理念,开发基于需求的系列化培训课程,组建资源优化的培训团队,探索注重实效的培训模式,建构可操作的管理系统等,以此促进我区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研究与培训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24学时的培训进行调整,与教研活动进行整合,促使研训一体化,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在24学时培训内容设计上,区师训中心要求各个项目负责人从横向考虑凸显五个方面要求,即现代化教育理念与当前教育改革;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策略与教育观摩考察;培训技能提升与培训资源积累。从纵向考虑开设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教师需求的培训项目,如班主任岗位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24学时培训项目中既有专家层面的理论引领,又要有参训人员的实践展示,为学员搭建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在优秀案例和成功实践经验的分析研讨中,让学员们分享经验,解决困惑,完善知识,更新观念。
(二)面授与网授结合,拓展培训空间
浙江省教育厅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重在项目推出、学员选课以及学分登记评价功能,缺少对每一个项目培训过程的管理。 为拓宽培训的途径与空间,对各个项目实行过程管理,我区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平台,采用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系统――moodle,从课程内容再学习、讨论交流、作业上交等方面将培训教师和学员作为平等的主体,共同参与培训课程的建设。我们将培训项目在网站上,由项目负责人将每次的安排公布在网站上,并将每一次培训后的各种培训资料及时上去,每个学员可以以访客的形式访问,了解培训情况,网上实现再培训。同时还开发网上的互动交流、作业上交等功能,利用这一虚拟研修平台进行延展性培训,实现面授和网络同时异地(培训前期活动)、同时同地( 培训期间活动)、异时异地(培训结束后活动)的研修交流。
与此同时,我们搭建了区域教育数字化平台,整合教师一卡通,开发出集培训学员电子签到、考勤统计于一体的平台,这个功能已在“区域数字化平台培训”项目中应用,将原先的手工、书面档案变为自动化电子档案,由原来的静态滞后管理变为现在的动态实时管理,大大提高了培训业务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三)研训与编著结合,形成培训品牌
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下转第8页)(上接第5页)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进步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型社会对个体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推出继续教育系列丛书,以名师牵头为主,组织骨干教师成立课程教材编制团队,以此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并推广研究成果。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学习动机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自主学习能力是人在未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曾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同样,在《学会生存》报告中还有这样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不会学习的人,就无法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高中阶段是人的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x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学习教育的培养。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还不够有力,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传统的灌输式、传授式教学、被动接受式学习还占主导地位,这对培养人的自主学习极其不利。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特殊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1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展的要求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的飞速传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这一时代中,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周期也越来越短。传统的一次性在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的需求,大家需要不断的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导致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可以说,21世纪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只是具备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1.2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提出的需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网络因其资源的共享性、多媒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深入,教育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庞大的学习资源库和信息库,网上大规模开放性课程(MOOC)的兴起,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得大量名校优质的课程资源,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便利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和认知水平等因素,更加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途径和学习类型,传统的学习管理观念已经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管理。因此,必须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自主的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1.3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需求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作为21世纪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追求,核心素养早在2003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的《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一Functioning Society)的报告中己被正式提出,2006年欧盟向各成员国推荐了关于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的建议案,将核心素养定义为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建议案主要涉及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核心素养体系。由此可见,学习能力被视为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目前,我国也正在开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新课改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实践层面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许多学校己开展了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分强调被动学习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为此,急需加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素质培养打下基础。
1.4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生学习性质和发展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中生年龄大多在16到18岁之间,处于由小学、初中阶段向大学过渡的时期,在身心发展上也正在由青春期向成人过渡,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今后发展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是可塑性比较大的一个学习的重要阶段。进入高中学后,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也在逐步增加,自主意识、抽象思维能力、观察判断能力、批判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也需要大力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素养,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为进入大学阶段做准备。
2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2.1自主学习的内涵
所谓自主学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作出了不同的界定。著名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出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还有的学者认为,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 or Learner Autonomy,简称AL或者LA),一般是指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负责,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自我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被动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从学习的要素来看,学习的内容是自主决定的,学习的方式是自主选择的,学习进度是自主安排的,学习的过程是自主控制的,学习的结果是自主评定与自主改进的。总而言之,自主学习就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由学习者积极主动发起和参与的,并且独立完成的一种获取新知识、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学生的主体性
与传统的被动学习中学生做为教学的客体,被动地接受学习的方式不同,自主学习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决定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计划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性和积极性,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2学习的独立性
传统的学习过程由教师来主导,学生必须依靠教师的传授和帮助才能开展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提出问题,独立地琢磨、研究和探索,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通过独立分析、判断、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一种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创新、乐于获取新知识、与同伴积极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是一N主动地建构性学习能力。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主要的学习是由于学生独立完成。包括独立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学习报告与学习评价。
2.1.3学习的自律性
自主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因此,个体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自律性是个体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它规范、约束着学习者的行为,促使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
2.2自主学习能力及其构成
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由如下几种能力构成:
2.2.1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批判性思维意味着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上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不迷信权威,不盲目服从,而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以审视、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是指学生能自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式,自主提出假设、自主进行验证,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
2.2.2独立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开发和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网上交互平台的建设使学习者能够得到来自于学校教师之外的更多人的指导和帮助。独立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地收集参考文献资料,并学会在庞大的信息中甄别、筛选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型学习;还能够利用交互系统、电子留言板等手段与同学、老师甚至专家进行交流,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性。
2.2.3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能力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的目的自主的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并做出整体安排的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能力,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认知策略并用于自己的学习。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监控、检查、反思的能力,也就是元认知的能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离开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调节,就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2.2.4沟通与交流能力
尽管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进行自主地制定和执行,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独自一个人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益,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及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发展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是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
3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建议
3.1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强烈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和强有力职称。这就要求一方面,学生要明确自主学习的目的,明确自主学习对个人一生的能力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自主学习的外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3.2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3.2.1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填密的学习计划是学习策略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习目标指引这学习的方向,学习者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预期成果相应的期盼时,才可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一个不知道具体学习目标的学生是很难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明确而富有操作性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习者减少盲目性和焦虑感,从而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学习任务。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量研究证明,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等待教师安排学习任务,讲授学习内容,传授学习技巧和方法,他们往往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寻找相关的学习材料,提前探究学习任务,自我寻找学习方法,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3.2.2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学生必须能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针对学习问题,开展自主独立的探索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种种假设,并且通过各种方法去验证或修正假设,最终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3.2.3学会反思总结,客观评价自我
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反思总结学习活动的得与失,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进程和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及时加以调整和改进,从而有力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学习。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也能够不断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3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3.1培养自主质疑、释疑的习惯
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善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创新始于问题,思维源于疑问,有疑问说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从质疑到释疑的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梁启超所说,“夫学问之道,必有疑然后有新问题发生,有新问题发生,然后有研究,有研究然后有新发明,百W皆然。”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存疑,养成独立思考、自主质疑的习惯,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3.3.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为课堂学习做准备的,学生通过课前自主的预习,可以预先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带着疑难问题进课堂,在听课的过程中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可以使知识在记忆中强化、熟练,加深高中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高中生的创造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自主安排复习的内容、时间和进程,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3.3.3使用工具书,有效利用网络的习惯
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与初中相比,在学习的广度、深度、复杂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加强。因此,养成独立使用工具书、有效利用网络收集查找资料的习惯很重要,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自主地获取学习资源,独立地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良好习惯。为此,必须培养高中生对各种信息资源、工具书、词典等的信息检索和文献收集整理能力、养成他们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周志华.生活・社会・化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肖池,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政策――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课题论坛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4] 刘坚,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J].人民教育,2010(17).
[5] 袁鸿雁.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