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就业;问题;引导

高校就像一座工厂,学生就像一件物品,这件物品如何精雕细琢,成为一件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需要高校这个大车间给予其培养提炼,随着每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从2001年开始,由 100多万陡增到今年的600多万,而艺术院校学生的培养也由十年前的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可是我们发现,部分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很多的艺术专业学生仍然摆脱不了精英教育观念的束缚,认为学艺术的毕业以后就应该有更好的工作,就应该高人一等,实际上,大家都是刚出校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毕业生,你凭什么就应该比别人有更好的回报呢?当然要想在四年毕业后能够占据有利的市场份额,需要诸多因素。根据近年来我所参与的《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和06年、09年随学院相关部门同志前往四川成都和广东地区的两次用人单位走访和毕业生调研以及工作四年来送走三届毕业生的一线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形成此文,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探讨艺术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念意识和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转变观念,积极投入就业市场竞争中去。

1 艺术院校大学生择业意识观念的调查

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这是我院近年来对毕业生进行的一次就业意识和状况的问卷调查:

1.1 你是否会围绕你的专业选择职业:

1.2 你选择考研、双学位的目的:

1.3 你的薪酬预期值(元/月)是:

1.4 你的就业意向地区:

此外,我曾走访有我院毕业生工作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深圳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网易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广东星艺装饰有限公司等单位,进一步了解我院毕业生在这些单位的工作状况,听取他们工作中的点滴。同时,我力争在带每一届毕业生的时候了解一下他们对于就业的想法。由此,得出以下五点:

(1)强烈的专业认同感。由于艺术教育是高成本投入以及大部分学生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学校引导的盲目性,使得学生认为:我进入艺术院校学艺术专业出去就一定要做老本行。而从前面调查的第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一定会与会的比例占到了56.36%。这也使得怀着憧憬进入艺术院校读书的莘莘学子对于学校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而真正进入学校后经过四年的学习走入社会就能很顺利的进入相应的领域里工作吗?我上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四年后,进入对口行业的只占到班上25%左右,大部分人都转行从事了其他职业。

(2)研究生教育本来的意义正在失去。研究生本来是对于所学领域里的进一步深化研究而给予的一个学历认证。可是很多同学认为:找不着工作就考研,读了研究生就有更多机会找到好工作。而从艺术院校的专业特殊性和学生自己的本人意愿来看,前些年,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签到高校做老师,但是门槛就是考研。十年的时间,我院的研究生数量由几十人上升到现在的400多人,可是反观我院这两年来的研究生签约状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那种读研就可以进高校做老师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有的同学在读完研究生之后觉得:也许三年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对于学艺术专业的同学来说,比在学校读三年意义更大一些。

(3)消极的就业态度,悲观的就业心理。有些同学认为:我学艺术的卖张画或设计一个作品就可以赚不少钱,这些单位薪酬太低,上班没什么意思。这使得我们同学对于毕业后薪酬的预期值要比其他普通院校的高,甚至有一部分同学根本就没有积极找工作的愿望。而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在学校附近开开培训班,整个画廊买卖画什么的或者在学校附近开一个微型设计公司接点业务,要么就是在学校附近做自由职业人。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就业了。

(4)较强的就业地域选择性和不稳定的工作性。经过调查,还有的同学认为:学设计就应该去一些大城市或者更发达的沿海地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没有想过小地方,具有强烈盲目的“人往高处走”的想法,这就造成:一是“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特别严重,二是毕业没两年换上十来八个单位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多,06年去成都调研时,就有用人单位反馈:流动性太大,使得用人单位觉得用这样的人不踏实。

(5)模糊的就业政策意识。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学院和国家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的清楚程度也不是很高,很了解的只占5.05%,这也使得我们的毕业生对于就业没有清晰的概念,大四了还懵懵懂懂,不知所措。就业指导体系没有综合性院校完备。例如:

1)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强,特别是艺术院校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可是通过平时与他们的沟通,他们对于自主创业的真正概念和意义还并不是很了解,可以说很薄弱,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我在学校附近办个十几人的美术培训班也是自主创业,为此,我所在教学单位曾与重庆大学人——大学生门户网,商界传媒合作,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态分析讲座,学生觉得他们听到的和自己原本想的是不一样的,很受启发。

2)很多同学就业意识淡薄,例如在个人简历问题上,不知道如何制作,对于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认为没有什么作用,甚至有些同学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计划体制下学校分配工作进行推荐联系起来。

3)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都大四了,对于自己的专业出路是什么都还没有搞的完全清楚,更不要说对于自己的前途问题的设想了。

以上五点是根据近些年关于毕业生一系列的工作得出毕业生在择业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例如求职、考研与求职、自主创业等等。当然通过工作,使得我们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就需要我们学校,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四年级毕业生的事情,它将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大学四年的始终。

2 艺术院校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及相关的针对性政策

面对学生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我们艺术院校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应对就业压力呢?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考虑:

2.1 首先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应该使得他们有这样的认识:用平常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学校,不要认为自己出来就是艺术家,为四年以后的就业提前敲一个警钟。同时,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开设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使他们一入学就知道之际四年该如何渡过。

2.2 是否应该增加一些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相关课程可以作为公共课或者选修课的一部分?例如: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演讲与礼仪等等,这样会使得他们认识到:其实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专业好就可以,包括人格魅力的塑造,与人的沟通这些都是步入社会后非常重要的软件。而从调研结果来看,多家用人单位表示:人品往往比能力更重要。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礼仪方面、人格的塑造方面比普通院校相对薄弱,更多学生更加认可的是个性的张扬,我行我素,其实,当他们毕业进入一个团队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会四面碰壁,工作无法开展,我想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受来影响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例如讲座、电影电视资料、团队心理辅导等来感染学生。这样,那些随意毁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三暮四的现象就会减少,我们培养的学生才是健全的优秀大学生。

2.3 有针对性地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分析了每一类同学的就业想法之后,我分别从本年度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简历的制作、面试的技巧、考研与求职、如何进行自主创业、离校前相关手续的办理等6个方面为2007届、2008届应届毕业生进行讲解,使得毕业生知道自己在大四应该做什么,消除他们盲目的想法,冷静的面对就业。

2.4 平时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面对毕业生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工作签哪里了其他一概不问,把学生的就业仅仅当作自己的一个工作任务,其实学生还有很多不清楚不了解的地方需要向你进行咨询,很多时候,也许你的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受益一辈子。

2.5 运用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他们的求职技能。这需要我们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课程、讲座、活动等多种形势来激发他们,让他们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有意义的。

把一名满怀憧憬的热血青年迎进象牙塔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块玉雕地更加细致完美,我们不希望四年以后,当他们出炉的时候,是一个四不象而被社会打上不合格产品的烙印。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本来就比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薄弱,择业视野上,灵动性上,成熟与理智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引导。今年,教育部出台了20条新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内容大致涵盖四个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这些都是很好的促进我们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我相信: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本着教育、管理、服务、关爱的观念,通过有效引导,定能够使得他们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参考文献

[1] 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模式过于统一、定位尚不清晰的问题以及制度本身设计的缺陷,本科生导师制的效果有限。新建本科院校只有结合学校定位、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等要素,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本科生导师类型及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

伴随着学分制的普及,本科生导师制也逐渐被引入我国高校,有力地促进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它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导致导师制的类型和指导模式过于统一,导师职责定位不清。由于制度缺乏严肃性和约束性,导师制在执行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法取得理论上和主观上所期望的效果,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制度本身设计和实施中的缺陷更使本科生导师制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才能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

一、制度的顶层设计——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导师制的定位和类型选择

1.基于一种基本教学制度的本科生导师制定位

从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前期的补学分制不足之需还是现在的用于学生管理和发展,本科生导师制都是被定位在“教学管理”或“学生管理”上,并没有上升为一种独立的教学制度,更没有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相对于传统的培养模式来说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是在不改变以班级教学为主导的前提下,试图提高现有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种措施,并没有占主导地位。因此,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基本定位上也多是强调“辅”,其功用被淡化,在大学整个教学制度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师生对它缺乏足够的理念认同和地位认同。

按照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观点,导师制的定位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想要导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即定位的实质是要使导师制在社会公众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也就是导师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位置。这种定位可以看做对导师制现状的一种创造性改变,也有可能只是一定意义上的修补,但实际上已经对导师制的定位作了改变:有时只是修饰而已,却能在学校和社会公众的心中得到有利的位置,这本身就是成功的导师制定位。因此,很有必要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基本教学制度确定下来,使它真正成为一种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只有当教师把导师的个别指导作为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和手段,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人们才能从理念上认同本科生导师制。

2.“分阶段双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选择

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一般有三种分类方式:从导师的职责划分,有全职型导师制和具体任务型导师制,如导学型导师制、思政型导师制、管理辅助型导师制;从学习时段划分,有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从指导学生范围划分,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

不同的导师制类型所要求的条件也是不同的,选择导师制类型的原则是:既要符合学校定位,又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师资情况。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选择不适合学校实际的导师制类型,就可能达不到导师制的预期成效。现在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推行的“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笔者认为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制度。

一是“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需要充足的导师资源作后盾,否则为大学一到四年级的每一名学生配备导师就只能是以增加指导学生数为代价,教师指导学生过多势必会影响指导效果。

二是“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更高,导师的工作量更大,指导任务也更繁重,从大一的入学指导到大四的就业指导无不涵盖在内,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很年轻,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相对不足,专职教师的职称整体较低,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还有科研压力,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势必力不从心。

笔者认为,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分阶段双导师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即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学校师资力量的情况,由高校和社会联合指导学生。具体做法是:大一、大二时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大三、大四时可根据专业性质有选择地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分阶段双导师制”可以有效缓解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压力。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师资相对比较紧张,全程导师制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分阶段双导师制”由于实行分段指导,对校内教师的需求量相对少一些,比较适合那些导师资源比较缺乏的高校。

在大学一、二年级配备校内导师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对整个大学生活来说,一、二年级的过渡和适应极其重要。一年级是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个过渡时期,大学生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要开始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会选课、了解专业,培养专业兴趣,这些都迫切需要导师的指导。进入大学二年级,专业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后,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通过多种渠道寻求帮助,更愿意通过同学、朋友、专业教师等解决问题。而低年级学生获取帮助的渠道和信息则要少得多,因此有必要为他们配备校内导师。

第三,相对于高年级导师制来说,低年级导师制对导师的职称和具体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工作责任心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都可以胜任,在职称上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来看,“双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就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地方产业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现实中由于受制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条件,加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采用“双导师制”则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培养内容和方式,与社会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的任务,把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克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不足。

二、本科生导师制导什么——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导师制导师的职责定位

对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限制了“全职型导师制”的实施,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确定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职责,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分和侧重,那种“大而全”的“全职型”导师职责定位必须改变。

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城镇和农村,学习基础不扎实,高考成绩大多处于中下水平,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普遍存在自卑、厌学的问题,对理想和前途感到茫然。因此,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应用创新能力,往往比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科研任务更重要。

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结构和整体水平,导师的指导职责也不能太多,而应遵循“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的原则。笔者认为,应以“辅学+辅用”为主,也就是说导师职责的核心和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的学业辅导和实务应用操作上。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领会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介绍学科及专业,包括研究内容和方向,使学生早日了解和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专业兴趣;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选课,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合理搭建知识构架。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针对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三、从制度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上提高导师制的有效性

1.关于导师的选聘

首先,就导师的任职资质而言,并不是每个导师都能被聘为本科生导师,只有那些责任心强,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均有较好评价的教师才有资格;在职称方面,师资较为紧缺的院系对此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其次,为体现师生双方的意愿,应提高选聘程序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选聘过程中注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行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操作中可通过网站或选聘会的形式将导师和学生的信息公布,由学生先对导师进行“志愿填报”,每个学生最多可选择两个导师,并服从“调剂”,再由导师对选择自己的学生进行筛选,最终由职能部门统一调配。这样既能考虑到师生双方的意愿和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大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视。生师比较大、本科生导师配备有困难的院系,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从公共课教师中调配,或者由若干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若干学生,但导师组组长必须经院系推荐、学校考核后由教授担任,其他导师可由青年教师或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

2.关于师生双方的交流互动

一项完善的制度设计应对制度涉及的对象有约束作用,否则这项制度的效力就无法得到有力保证。本科生导师制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的,如果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师生互动少、交流不够,那么师生双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实行导师制时要对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时间、方式上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导师要采取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月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个学期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少于一次。在规约教师的同时,也要从纪律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要求学生遵从,使学生自觉按照学校的规定接受导师的指导。具体操作中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点: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导师见面,根据导师的意见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综合素质发展计划;以主动、认真的态度参与导师制定的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每学年要客观、公正地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

3.关于导师的考核激励

为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必须把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纳入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

(1)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导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导师工作评价内容也必须全面、具体,评价指标必须涵盖导师的整个工作过程和结果。除了要对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导师本人的人格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指导效果等进行考评。在指标细化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分推崇量化要求的指标而忽视指标中的定性描述。

(2)要注意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除学生外,还要考虑导师自评、同行评议等,在评价方法上也要把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力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要确保达到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目的

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考核不仅是为了统计导师的工作量,更是为了使考核结果作为导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因此,要切实建立起与导师利益相关的奖励和约束制度。鉴于此,学校可建立向优秀本科生导师授予称号的制度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本科生导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除了享受学校颁发的专项基金,在岗位评聘时还可以享受特别关照,同等情况下优先被聘任;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其当年度考核不合格,当年职务晋升资格被取消,低聘或暂缓岗位聘任;对于符合条件而拒绝承担导师任务的教师,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级。

4.关于导师制的管理和监督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是一个常态的、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对象多,工作也比较复杂,因此,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1)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负责保证导师制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可成立校、院(系)两级导师制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导师制实施办法,定期就导师的工作情况、考核、评优等进行研究;院(系)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单位导师的选聘、培训和相关工作。

(2)要加强对本科生导师工作的日常监管,着力构建三个监督机制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以指导效果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这个机制可以采用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重在学生对教师指导效果的反馈。

二是以院(系)为主体,建立以指导、记录、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通过检查导师指导记录、日志、作业批语等文字材料,对导师的日常工作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三是以学校为主体,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监督机制,坚持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学期、学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导师本人业务档案,真正使考核与导师个人的奖惩联系起来,起到激励先进、奖优罚劣的作用。

总之,只有结合学校特点和定位选择好适合本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类型,根据学校的师资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导师工作职责和方案,才能使导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而使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2006.

[2]高馨.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定位问题探析[EB/OL].hi.baidu.com/idealschool/blog/item/bfd36c94cc476343d-1135e8a.html.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新生;小班主任

大学新生入学后,会经历一个特殊的适应期,他们告别了高压力的中学学习阶段,迈入了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大学环境;远离了之前早已习惯/熟悉的家人和朋友,进入了需要“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陌生环境,在这一系列的角色转换和角色认知中,大学新生往往处于脆弱和焦虑的状态。因此,如何让新生快速融入大学校园生活,融入大学的教学文化,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一直都是各大高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学院结合“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制定和实行英语学院小班主任制度。

高校小班主任的定义

所谓小班主任是指在大学本科新生阶段,按照一系列的程序和要求,从同专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中选拔出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骨干担任本科新生的学生班主任。小班主任将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关心并帮助新生顺利并较快地适应大学新环境,帮助新生尽早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尽快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小班主任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是新生与教师之间重要的沟通媒介,他们将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小班主任的选拔与管理

小班主任的选拔严格按照自主申请与择优选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小班主任从大三下学期开始遴选,分阶段进行实习、考核和确定人选。步骤如下:个人申请―思想素质考核― 工作能力考核―学习成绩考核―实习。实习期间开始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开始了解学生事务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大四时则根据新生班级实际情况和小班主任个人目标的选择,最后确定小班主任人选。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小班主任工作的协调、指导、检查、督促和考核评比,并制定《小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小班主任工作考核手册》等一系列重要的制度性文件,明确小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小班主任按照要求定期进行工作总结、经验分享,努力实现从学生实际情况中得到最好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小班主任任职期满后,根据现实表现,由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出具推荐信和优秀学生证书,并给予适当奖励。

小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小班主任与新生的亲近交往和互动中,他们的学生身份对于新生出现的问题能够感同身受,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有针对性,能够沟通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帮助新生在适应新生活、减轻学习压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新生成长中的“倾听者”

入校前,新生对大学充满了期待,在他们的脑海中都已经勾勒出完美的大学生活,可是入学之后的生活却有诸多不如意:专业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复杂、寝室空间狭小、学生活动繁多等导致时间管理混乱、沟通能力不足,甚至会出现自闭、抑郁、焦躁等心理问题。小班主任作为他们的同龄人,曾有过相同的经历、相似的感受,他们可以倾听新生的烦恼,帮助新生走出困境、找回自信。

2.新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者”

大学的学习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以及任课教师的组成等方面与高中都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同专业的小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高年级的优势为新生介绍大学课程的特点、要求及学习方法,指导新生选课,并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

3.新生美好生活中的“沟通者”

新生在生活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集体生活带来的宿舍关系、饮食习惯、时间管理等方面。小班主任与新生住得较近,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深入学生宿舍与新生交流,更好地了解新生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思想状况。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更能理解新生的所思所想,能够深入掌握新生的思想脉搏,及时开展工作。

4.新生精彩活动中的“协调者”

大学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适应性活动也接连不断,在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时间管理的冲突、人员分工的冲突、观点意见的冲突等,小班主任作为学长可以协助新生提出高效的执行方案,同时也可以给出积极正面的引导。

建立小班主任制度的意义

小班主任制度的实施和建立是对教学育人实践进行反思、创新性探索的结果,是一种榜样的引领、是一种优秀的指引、是一种传统的联通,也是一种以人为本教育宗旨的体现。

1.有利于加强新生班集体建设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在整个高校管理体系中,班级是基础性的一环,更是具有决定性的一环。所以,新生班级建设,应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班级工作开展好了,其他工作便有了基础,从而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产生深远影响。小班主任作为新生班级的指导者,在班级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帮助班级制定班级目标,不仅帮助新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更是通过制定班级共同的目标激励大家不断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和学习氛围。此外,小班主任从学生中来,又服务于学生的身份,决定他们更能理解新生的所思所想,他们能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新生并提出解决其学习生活问题的办法,贴切学生实际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学院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校风

小班主任是高年级优秀学生的代表,在专业知识储备、工作能力以及个人魅力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训练和培养,他们把高年级的优秀文化传统带入到新生中,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创新和实践;他们与新生分享和介绍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使新生从身边最真实的事例中寻找个人成长的目标和模型,帮助新生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姿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避免走弯路;他们担任新生的学业辅导师,与新生一起学习,帮助新生克服大学阶段学习的紧迫感;他们通过树立优秀者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促进和激励新生立志奋发,朝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发展。小班主任的所作所为不仅促进了各专业文化的传承,而且为建设和发扬学校的优良学风、校风发挥重要作用。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骨干担任小班主任,让他们以教师的身份来开展工作,赋予他们教育和引导的责任,使其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小班主任与新生的每一次谈话都需要精心准备,赋予他们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对学生骨干的思维和工作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锻炼。在历届的小班主任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升了责任意识”“在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上有了深刻的体悟”“更加认识到了新生入学时各方面的成长与蜕变”是经常出现的感悟。小班主任制度为准毕业生们提供了一次毕业前十分宝贵的锻炼机会,可以使他们在每一次细致的任务中培养耐心,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学会更好的待人接物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在 “塑造人、引领人、教育人”的过程中体会了师者的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对小班主任以后的人生发展轨迹将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小班主任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已经成为学院德育工作的一项特色项目,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该制度始终以引领大学新生更好适应新生活为出发点,以在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为新生提供有益指导为主要任务,以培养新生自主意识和团队凝聚力为宗旨,得到了各届新生的一致称赞。小班主任制度的实施,不仅细化了新生管理,为帮助新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提供保障,更是充分发挥了大学四年级优秀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更是学院“全人教育”的具体体现。

本文系2014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高校小班主任制度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4ZC17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勇,曹惟.简析高校学生班主任管理模式[J].大家,2011(8).

[2]吴娟频,李婧.高校学生班主任助理培养与管理机制初探[J].知识经济,2012(11).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二级学院;学风建设;问题;措施

一、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风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种精神风貌,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学风建设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它是构成学校校风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学风建设又是学生工作的核心,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锻造人的品格,它还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人才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第三,优良学风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优良的学风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学院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院层面

(1)个别学院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缺乏统一的认识,学院党政班子对学风建设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缺少统一研究,对学风建设的方案、措施没有顶层设计。(2)学院部分教师科研压力大,投入教学方面的精力明显不足;学院缺少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和帮扶措施,不能保证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打分所占比例偏高,导致教师上课片面应付、讨好学生,不能严格施教。

2.学生层面

(1)实例分析。对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和地理信息技术五个专业的学生,发出2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0份。在调查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2)调查结果分析。学习目标方面,少数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没有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有的有规划但是没有有效措施或者不够坚持。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在学习效果方面,只有28%的学生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认为自己学到了真本事,大多数学生认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对学习只是应付的态度。

3.教师层面

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对教材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讲课注重理论灌输,很少结合实际应用,缺乏吸引力;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内容与往年重复比例较高,考前划重点现象严重;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不能有效管理课堂秩序;师生之间交流偏少,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

三、高校二级学院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强制度建设

(1)提高制度制订的科学性。在制订相关制度时抽取学生代表参加听证会、座谈会,广泛征求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并融入到制度中,这样可以保证规章制度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将来的执行力也会得到增强。(2)细化学风建设方面的制订。建立激励制度,通过“学习标兵奖”“学习进步奖”优秀班集体评选办法、优良学风宿舍评比办法等,发挥先进典型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建立惩处制度,通过课堂考勤制度、学业预警制度、学业警告制度、休学制度等,督促后进学生。建立互动制度,通过家长联系制度、与学生谈话制度、教师联系制度、党员与普通学生结对子制度等,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共同督促学生,促进学风建设。

2.构建首尾呼应、各具特色的分年级学习指导体系

(1)针对大一新生,精心设计新生入院方案,通过布置迎新现场、朋辈志愿服务、学长导航等工作,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军训期间以专业为单位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目前的发展前景、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要求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证情况、社会需求情况、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专业思想。军训结束后,以班为单位举行进行学习引导教育,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定位,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特点,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新生学会科学地运筹时间,制订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帮助新生学会使用图书馆和各种网络资源,充实提高自己。(2)针对大二学生,重点开展专业导航教育,借助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对学生进行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让学生加深对自我需求与发展的认知,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与职业观。通过职业生涯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在学业、生活、素质拓展等方面加强设计和管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兼职和实践活动。(3)针对大三学生,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指导学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组织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4)针对大四学生,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按就业、考研等去向进行分类指导,并制订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其顺利毕业。

3.抓师德、促教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师德、促教风。通过实施“师德建设工程”“课堂质量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名师引领工程”,组织全院教工学习师德建设和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教育理念等进行专题讨论,明确师德建设要求;开展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毕业设计中期考核、课堂教学规范化等活动,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选派青年教师到知名大学进修,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充分发挥学院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担任青年教师导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为青年教师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2)规范课堂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格考勤制度,严肃考风考纪,实行任课教师和学习委员双重考勤、学生科随机抽查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积极探索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质量的管理、督查力度,采用督导员、院系负责人听课、学生信息员反馈等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监控,形成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3)以考风促学风。加强平时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逐步推行期中考试制度。改革考试方式,通过设计类考试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改革出题办法,通过设立试题库、任课教师交叉出题,实现教考分离。

4.突出专业技能培训,以赛促练,以练促学

(1)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了解本专业就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其他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2)广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3)完善实习环节,加强顶岗实习。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指导教师要根据学院要求,循环检查指导实习基地学生的实习情况,加强与基地负责人联系。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成学院的多功能实践实习基地,充分挖掘校外资源,选择规模大、实力强、专业对口的企业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并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4)以专业技能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院以专业方向为侧重点,凝练形成各具专业特色的品牌技能比赛。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以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以赛促练,以练促学。在预赛阶段,广泛动员学生参与,坚持“海选”原则,提高学生科技竞赛的参与率和受益面。决赛阶段,加强针对性指导,强化练习力度,提高比赛成绩。(5)创新社会实践形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精心组织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活动。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实践将结合,组织学生分赴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访学和夏令营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

5.科学管理,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班级管理,以班风抓学风。班级是学风建设的基本单位和重要阵地,实行班级班主任制,明确班主任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职责,理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关系,使班主任负责制真正落到实处。完善优秀班集体量化考核方案,量化考核指标主要包括遵章守纪、学习成绩、学研情况、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教师评价以及竞赛获奖六个指标。(2)建立学分预警和学习状况反馈机制,加强学习过程的跟踪和动态管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对学习后进生进行学业指导和诫勉谈话,对两门及两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提出学业预警并责令其写出学习计划和保证书,定期督促落实。期末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不及格课程超过两门的,逐一给家长打电话,告知学生的学习和现实表现情况。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请其家长来校商讨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帮扶方案。(3)加强学习型社区内涵建设。深入挖掘挥公寓社区的育人功能,鼓励以宿舍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强化宿舍的学习功能。对低年级学生电脑使用提出要求,签订电脑使用协议,倡导大家将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拒绝网络游戏。学院每四周评选优秀宿舍授予卫生流动红旗,每学期创建、评比和表彰“优良学风”宿舍和文明宿舍,塑造一个团结、格调高雅、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的“舍风”。(4)发挥学生骨干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是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依据品学兼优、有威信、有奉献精神和热心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组织学生干部民主选举,在干部培养中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提出明确要求,实行动态管理,在学生干部评优及党员发展过程中,注重品学兼优原则,以实现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榜样和引领作用。二是实施学生党员“结对子、责任区”工程,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实行党员宿舍挂牌,学生党员统一佩戴标志,加强对党员的鞭策,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5)完善激励机制,设立学习标兵奖、学习进步奖、科技标兵奖。以每年度的评优评奖为契机,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科技单项奖等各类奖项获得者中挑选出先进典型,组成报告团进行事迹宣讲,或通过网站、橱窗等进行宣传,促进学生以典型为榜样,不断教育和鞭策自己,形成学先进、超先进的学习氛围。定期召开学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学风建设工作,开展经验交流,表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郁君平,朱蕾,王力翔.高职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风为例[J].广西轻工业,2011(2):151-153.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本科生;班导师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287-02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导师制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师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帮助解决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因此导师制对大学生德、智、体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机械学科高级应用型人才,我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于2002年试点开始试行辅导员管理体制下的班导师制。即新生入学伊始,就选派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一个专业班级的班导师,并于2005年全面推行实施。

1 基本做法

1.1 导师基本条件

本科生班导师制有别于研究生的导师制,在传统的研究生导师制中,导师是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它要求具备副教授等相应的技术职称资格,而本科生导师则不同。一般来讲,本科生导师原则上由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特点,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同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兢兢业业的态度,乐于与学生交流的助教也可以作为本科生导师。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个人品质非常重要,德才兼备的导师才是最需要的。

1.2 导师的职责

本科生班导师制,要求导师的职责是全方位的,要真正尽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职责,对学生进行包括思想教育、专业课学习、科研立项、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以及就业方向的点拨。但导师不应该成为“保姆式”的,应该着重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从中寻找一些优秀学生、好苗子,连续培养,从学术上体现出来。另外,导师制在前后期会有变化,在大一、大二时期导师较多地负责指导学生在思想、选课以及其他方面遇到的种种具体难题,大三、大四导师就可以负责学习方面的任务为主,在论文、就业方面多下功夫,体现“导师制”的过程化管理手段。导师首先必须了解这个思路,才能够有的放矢,并且要处理好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和指导本科生的关系。

1.3 导师的聘任和管理

新生入学伊始,系部向教师提供学生专业班级对导师的需求,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申报,系部根据申报情况进行考核聘任,导师的任期一般为二年或四年。同时健全激励机制,实行“学生评师”制度,按学年组织学生对导师进行问卷评价。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负责任的,取消导师资格,视不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并记入教师年度考核档案。专任教师均有义务担任导师工作,凡要晋升高一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必须至少担任二年以上的导师工作,并且考核必须合格。导师在受聘期间,享受导师津贴。

2 作用

2.1 稳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学科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大学新生没有清晰的专业意识,对于专业通常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甚至对专业产生困惑,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专业情绪。而过去只靠专业老师几次讲座加上辅导员的说教,不能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自从推行班导师制以来,班导师可以经常与学生沟通,一对一的做工作,通过自身实际讲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对2003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报考动机中急于解决就业问题的由49.6%下降到18.2%;在对本专业认识调查中不喜欢本专业的由40.2下降到15.8%;在毕业后打算中只要解决就业问题的由51%下降到17.6%。因此通过班导师加强对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相对于过去是成效显著的。

2.2 优化了学生班级的学习风气

在过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主要依靠年级大会和专业学生会议来要求和管理班级,而且主要依靠班级学生干部来自我管理。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说教多,不能够照顾和关心到每个同学,加之专业思想不稳定,学生就会感觉无所事事,因此玩电脑游戏、通宵上网的人多,期末考试不及格的人多,留级退学边缘的人多,厌学的人多。而自从推行班导师制以来,很多学生稳定了专业思想,明确了大学学习的目标,从而使游戏上瘾和厌学的人大为减少,留级和退学的人大为减少(其中我们将2003级与2001级的学生进行了总体对比,中途退学的学生2001级共有8人,而2003级仅1人),优化了学习风气。

2.3 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导师制是一种能够充分展现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敢于标新立异的教学制度,使学生强烈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中不断学到新知识、产生新发明和创造,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习潜能发掘,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创造性被抑制,个性和能力都不能充分发展,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优秀人才的弊端。在导师制下,学生选择理想的导师和感兴趣的学习方向,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将过去的“要学生学”变为现在的“学生要学”。导师拟定课题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课题由导师指导,使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前沿,知道了什么是科研,怎么做科研。培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弥补传统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和个性培养的不足。

学校和我系根据学生科研申请情况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学生进行创新科技活动,每年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一次科研课题立项活动,我系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地区及省的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尤其是参加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2005-2007年我系共有72项校级科研立项,资助经费3.2万元。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近三年来学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7篇,科技奖励24项。其中在2005年中南六省机械设计与制造创新大赛中,所选送的5件作品,2件和3件分获一、二等奖,获奖等级及数量居湖北省高校第二名;在2005湖北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1件、4件和3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在2006湖北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所选送的8件作品,1件、2件和5件分获一、二、三等奖;并获大赛优秀组织奖,其中全省只有两所二本高校取得了一等奖,我校荣膺其一;在2007年中南六省机械设计与制造创新大赛中,所选送的5件作品,2件、2件和1件分获一、二、三等奖;2008年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作品正在设计制作中。

2.4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导师们经常向学生介绍社会需求和择业考研情况,并以自身学历影响学生,使很多同学们在低年级就确立了考研这一目标,同时导师以社会的需求和个人更好的发展来鼓励学生提高学历,并指导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如何复习考研课程等。大大提高了应届本科生的考研录取率。同时通过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团队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增加一定的社会经历,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减少学习盲目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自推行班导师制以来,我系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98%之间,而在推行之前只有80%~90%之间。

3 建议

要扎扎实实地把本科生班导师制推行下去,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科发展动力,还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在制度的制订和落实上下功夫,也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建议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

(1)要进一步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要加强对导师的动态管理和中期考评,实行学工处、教务处、人事处和院系联合考评,四方齐动,通过规范、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使每位导师明确自己的“责”。其次要“放权”于导师,导师应在学生的评先评优、奖学金、党员发展等方面享有一定的权利,甚至是一票否决权。再次,要多层次、多角度体现导师的“利”,一是通过考评,对表现突出的及时表彰,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并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二是对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科研成果,要在各种考核、职称晋升中同样作为导师的科研成果来对待;同样对于考评差的导师要及时帮助查找原因,并促其限期改正。在此基础上,拉开津贴档次,以激励导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2)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教师在引导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实施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要耐心引导、训练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研究中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法。由教师提出课题并给予其相关的参考资料,教授其关于资料整理、归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可行性分析的目的确定对比方案,分析资料,并作出判断。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提出设计思路,并在活动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

(3)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有的班级的参与比较被动,不愿意主动与导师联系,没有长远打算,这些都使实施效果受到直接影响。实践证明,教与学双方的主动自觉、相互配合是班导师制取得成效的保证。

本科生班导师制是一种有效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弥补学校生源质量、教学基本条件和师资条件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专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方赛迎. 本科学生导师制的制度完善探讨[J]. 教学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