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道德论文

儿童道德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道德论文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1确定主题调研方法

(1)抽样访谈。

(2)摊位采访。

(3)询问老师。

(4)家庭访问。

2确定调研内容

(1)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情况,是否有人看管。

(2)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如何安排。

(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4)留守儿童父母的归家情况。

(5)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交谈情况。

(6)留守儿童对学习的看法和获取知识的来源。

(7)留守儿童看护人类型。

3分析调研结果

通过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工作,加之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相关的辅导关怀,能够帮助当地留守儿童打开心扉,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同时积极响应了党的号召,关心弱势群体,致力共创和谐社会。本次调研采取访谈形式,考虑到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将调查问卷形式的问题通过口头询问讲诉与调研对象交流,以此保证调研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安全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与留守儿童有关的案件不在少数。留守儿童的第一监护人为其父母,其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人选择将孩子交给其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他们年岁已大,对于孩子的很多方面都照顾不到,导致孩子的生活及自身安全出现问题。父母长期离家打工,偶尔回家一次也是对孩子嘘寒问暖,使孩子缺乏安全教育,欠缺安全意识。拐卖儿童案、留守儿童凶杀案等案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不外乎孩子孩子在学校没有把老师的话当回事,在家没把爷爷奶奶的“唠叨”放在心上,对于危险没有及时的意识到也没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少数民族的经济及文化等状况相对滞后,其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2教育存在问题

(1)情感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较孤辟、偏激,又无人约束,因此时常与人打架斗殴。去年报载:某镇留守儿童王某因为缺乏监管时常与人打架,最后与一伙同样是留守儿童的不良少年发生冲突,被砍死在一网吧内。

(2)学习教育问题

知识改变命运。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在某些方面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的,而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当前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知识的不断更新。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一代孩子的教育为代价,这个说法看似有点偏激,但是细细想来确实也有些道理。

3道德教育问题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由于小孩子是非观念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1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制度

各学校要摸清留守儿童的数量,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建立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基础上,将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录入信息管理库。

2建立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制度

主要让“留守儿童”认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他们学法、守法,教育他们珍爱生命、远离。

3建立留守儿童安全保障制度

各校要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建立“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如遇突发事件,要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处理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建立“问题儿童”特别关爱制度

“问题儿童”是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各学校要注意研究其品德、行为、学习等特殊心理现象,并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利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爱心驿站”,配备必要的专门设施,并选配好懂得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四结语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凝结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春节是童年的重要生命组成,对儿童的身体行为、道德情操、伦理关系都会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按照人类学的仪式种类划分,节日属于“时令仪式”,每年或多年规律性的出现,伴以纪念或庆祝等活动。春节来临的时刻,既是中华子民温习家族传统、重演回归仪式的时机,也是中华子民精神更新之时,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春节,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标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影响很广。作为农历新年的开始,春节充分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情怀与更新意识。而在这场盛大的节日仪式中,儿童不仅仅是欢乐的在场,更重要的是通过节日氛围的熏染、亲身经历的活动,来发展道德、习得文化。

一、儿童在春节中借助模仿进行道德养成

儿童品德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节奏与规律,外部的环境和实践活动可以影响和养成他们的道德。道德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个体与他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儿童的道德养成是一种模仿(mimesis)养成的过程。模仿在人类学的视角中被解释为个体,尤其是儿童建立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人类一个重要的能力是“mimesis”,中文翻译成“模仿”。教育人类学家Christopher Wulf把mimesis描述为个体连接外部世界的通道,儿童借助于模仿在活动中完成身体、情感、心灵的生长。而春节所营造的节日氛围,正是给儿童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横贯古今、全民参与、周而复始的宏大、规律、稳定的仪式时空。在这样一个仪式时空里,儿童从自身开始,以同心圆的方式逐步扩展、丰富自己与他者的关系,儿童紧凑而丰满地触碰到家庭伦理、家国情怀以及与世界的联结。从这一点来看,春节文化巧妙地实现了隐性德育,它在愉悦温馨又神圣庄重的仪式空间里,通过模仿实现了儿童的道德成长。(见图1)

(一)春节增进儿童的家庭伦理观念

家庭是儿童生命成长的第一站,被描绘为童年的摇篮。一个人后天成长的很多品质与行为习惯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家庭教育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土壤。家庭生活是由日常生活和特殊活动组成的,节日属于家庭的特殊活动。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每年的春节会是所有节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家”更因为“年味”而有了更特别、更浓郁的滋味,过年成为许多儿童感受家的存在的最强记忆。“年夜饭”“穿新衣”“放鞭炮”“收红包”这些特殊的过年习俗,年复一年地在儿童的生活中出现,它们符号化地印刻在儿童的生命成长之中。拥有一个热闹、温馨、和谐的“在家过年”,会有效促进儿童对家的归属和依恋,进而形成健康的家庭伦理观。

家庭观念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家庭概念就比较凸显,无论是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四大境界,还是对“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期待,都充分表明了家是中国人生活和生命成长的重要场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观念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上已经有所改变甚至淡化了。因为父母为持家的打拼,孩子为学业、特长的进步,各自都在努力拼搏着,居家过日子的天伦之乐成为了偶尔和想象。由于春节的长假,使得家庭成员有机会较长时间相处,届时能够静下心来,放下手中忙活的事情,坐在一起聊天,聚在一起吃饭,愉快地携手出行,儿童可以暂时脱离原本紧张高压的家庭生活,w会到家的舒适与温馨。可见,春节是对生活紧张节奏的制动与调整,春节时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无疑会大大促进孩子对家的理解与感受、温情与热爱。

(二)春节养成儿童的民族和国家意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虽然各地有些许习俗上的差异,但是我们拥有共同的记忆与追求。对于儿童来说,尤其是低龄段的儿童,他能理解的民族与国家的概念,需要成长叙事与共同经历。首先,春节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的历史与精神通过神话、传说、故事、仪式、游戏等方式完成大线条的宏大历史与文化传承,让我们的孩子们体会中国第一大传统节日的浩大声势,无论是家庭内的长辈给晚辈讲述他们儿时过年的有趣往事,还是社会风俗如空气般的全面包裹,抑或媒体节目的宣传衬托,都全方位地使春节在儿童的内部世界中构筑了深刻的记忆空间,让他们深深感受和体验到了一个所有中华儿女都欢心鼓舞、热切期盼、尽情享受的文化狂欢。其次,儿童在春节时候会发现所有的人,包括家人、邻居、亲戚朋友都做着同样的事情,他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同在”感,觉得周围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一起的,这种原始的质朴统一感,就是最基本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在网络社会兴起之前,春节对于儿童和成人是相似的记忆,都是传统、世俗而崇高的。再次,春节有助于儿童形成爱国的朴素情怀。“爱国主义之所以在与传统节日的互动中,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它源于人们对群体力量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高于这种力量表达本身;二是它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性地互动与融合,并且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维护、发展安全提供内在的持久的精神支撑;三是它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始终表现并契合着时代精神。”[2]所以,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更是培养儿童爱国、爱民族的最重要的仪式活动。

(三)春节提升儿童国际理解的素养

春节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国际交往已经越发紧密。每逢春节,我们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外传播中国的春节文化,如,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世界各地共享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孩子们也会从电视、网络看到世界各地过中国年的欢乐场面;同时,我们还可以请进来,通过邀请国外的一些艺术团队在春节时期来到中国表演,各大剧院都可以有类似的节目,如交响乐、歌舞剧、马戏、杂技等,甚至我们可以直接将国外的一些节日元素呈现在中国的春节狂欢之中,如北京朝阳公园每年春节的“洋庙会”。通过这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国家化”春节活动,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节日文化比较的机会。儿童在知晓和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可以对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之处,同时,借春节的节日窗口见识了国外的各种文化。这种学习是增强儿童“国际理解”的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交往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当今的儿童不但生活在中国快速国际化的时代中,而且将来必将生活和发展于国际交往更加紧密的世界中,拥有“国际理解”的素养,正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借助春节活动体验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的这一素养。

二、 儿童通过实践知识实现有关春节的

文化习得

(一)儿童在春节中参与身体表演

春节从整体上看是一种时令性仪式,其中又包含着很多的仪式和仪式性的活动,如团圆饭、吃饺子、拜年祝福、放鞭炮、逛庙会、拜祖先、祭灶神等等,在这一系列仪式性活动中,无论是表现在身体上的手势表情、言语歌辞,还是特定场合的布置、符号性器具的准备、乐曲声音的配合,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仪式行为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动作,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和功能,它套嵌在一些事件、时间和行为中,再通由身体表现出来。如团圆饭的座次、吃饺子的时间、拜年的话语、放鞭炮的心情、逛庙会的感受、拜祖先时的行礼、祭灶神的献词,等等,都是丰富的身体表述与展演。儿童在成人的示范和指导下,完成了身体表演的象征维度的操练,从而增进了身体的文化性和历史性。身体的表演性操练是儿童模仿学习的重要体现,也是儿童内部知识外显、熟练的重要方式,还是儿童文化学习的身体表征,更是儿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联通与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实践知识是儿童习得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会获得一种可以应对该事件或活动的知识,进而可以应对相应的生活和事件,这种知识被称为“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儿童的整个学习成长不单单包括学科体系的系统性、逻辑性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更为普遍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是儿童生活、成长的重要构成,也是儿童文化习得的主要内容。文化习得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学习体验过程,它有助于个体了解和适应自身文化、发展和革新所处文化。文化习得发生在儿童认识世界的种种经历之中,仪式是儿童文化习得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在仪式活动中,参与者会借助一整套带有象征意义的身体动作直接应对和完成内涵深刻的文化事件。(见图2)

如上图所示,当儿童面对外部世界时,会遇到很多陌生的、新鲜的事物或事件。他们往往通过观察、参与等间接的和直接的方式试探性学习,形成最初的内部映像(inner image),这种学习具有一定的模仿性,需要借助人类学习的模仿(mimesis)机制,当相似或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儿童个体反复借助已有内部图像应对之后,儿童就会形成越发稳固清晰的内部映像,即内部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当真实的外部事件再次出现时,个体就可以独立判断和应对这些问题与事情,以前习得的实践知识,便可以发挥实效。在春节的经历之中,有许多的学习是文化习得。孩子在每年的年三十都看到或者直接参与家人准备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那么孩子就慢慢学会了年三十的这些习俗。孩子在大年初一开始跟随家人走亲访友,见面要问“过年好!”,握手或拥抱,收到红包要答谢……耳濡目染,孩子也就学会了如何拜年、如何应答等拜年的礼数。这些都是关于身体的实践知R,可以直接内化在自己的实践知识框架内,最终可以应对自己的现实生活。这种基于身体的实践知识,直接体现在仪式活动中的手势、言语、表情、心境,还包括器物、氛围和关系等。

春节是中国传统美德传承与文化习得的际遇,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最为美好的生命童谣。我们不能只是简单把它当作节日度过,而更应在珍视中传承春节文化,增进春节文化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与稳固作用,在欢庆中感受春节伦理,让春节伦理滋养人们的道德和精神。春节已然是中华民族对天地、对人伦、对家庭的最强大的文化表达,它的影响早已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甚至全球华人的血脉之中。

参考文献:

[1]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

[2]黄玲丽.国・家・人:善用中国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三维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6-9.

【张志坤,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蹈;作用

一、少儿舞蹈教学对少年儿童智力方面的作用

“美学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通过舞蹈美,真实地感受生活,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生活,在美的神韵中升华一种对善良美德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今天,舞蹈已经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

1.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舞蹈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年龄跨度大。小到学龄前儿童(4~5岁的娃娃),大到12~13岁的小学生。二是训练时间短,间歇时间长。通常每星期活动一次,每次活动也就两、三个小时,是否学会、记住,时隔五天再来上课是否还会跳,很大程度上要靠孩子的记忆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她们,培养她们的兴趣,诱发她们的参与意识,使学员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提高记忆能力的作用。据我的了解和观察,凡是舞蹈跳得好的孩子,在学校也往往都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这说明舞蹈这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是很有好处的。

2.舞蹈教学可以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为了避免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除了在教室里上课外,还要常常给孩子们留课下作业,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从游戏中、从舞蹈中启发她们的想像。例如让她们用肢体语言去模仿表现白云、小溪、开火车的姿态、吹泡泡及各种小动物姿态等等,她们天真无邪的情感与动作往往为我们创作儿童舞蹈奠定了基础。这样老师教得开心,学员玩的尽兴,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二、少儿舞蹈教育心理方面的作用

1.通过少儿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少儿的情操,培养少儿对美的追求。少儿舞蹈教育是通过优美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塑造出了优美的舞蹈形象。少儿在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会受到美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健康向上的少儿舞蹈节目,都具有十分丰富而且符合少儿思想特点和少儿通过训练、表演,展示思想教育内涵。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2.少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儿童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少儿舞蹈教育一般是一种集体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少儿严格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团队意识。目前,少儿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城市少儿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少儿缺乏团队意识。因此,通过少儿舞蹈这种教育形式,对少儿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3.少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少儿的吃苦精神,磨炼少儿的坚强意志。少儿舞蹈教育是通过少儿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对于教育和受教育者,都是艰苦的。受教育的少儿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受到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

4.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审美感觉,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因此,在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外形与内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三、少儿舞蹈可使少儿形成匀称的优美体形

1.在舞蹈训练中,总是要求小运动员要充分展开四肢,动作舒展,身体向上拔立,所以促使了端骨与骨干之间的软骨生长,使少儿个子涨高,四肢变得修长。各种基本素质联习,又使其韧带肌肉发育平衡。更好得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但不难看出,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练习,可促使其形成四肢修长匀称的优美体形。

2.少儿舞蹈可预防“少儿肥胖症”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儿常常由于营养过剩,活动少造成肥胖,体重主要包括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组织的重量,在少儿的生长发育时期,前面的非脂肪重量在少儿体重所在比例差异不大,体重的增长主要是脂肪的增多儿造成的,所以说通过训练能抑制脂肪过多增长,即少儿舞蹈训练能预防“少儿肥胖症”。

3.少儿舞蹈练习能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

通过训练可以纠正含胸弯背、探脖子等不良姿势,对于有的X型腿和O型腿的少儿,坚持训练可使其腿形有所改观。具体方法如下:

(1)含胸弯背的纠正训练方法

有些小朋友由于平时不注意坐立姿势,往往很容易有含胸弯背的毛病,这些毛病,只要家长及早发觉并督促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可矫正的。家长除了给小朋友做形体方面的练习外,还要经常地提醒小朋友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并可作一些矫正的补充练习。

(2)双手扶墙压肩胛带练习预备动作:双手举过头顶,比肩略宽,扶住墙壁。手不动,上身尽量向前压,同时把胸部挺起,凹腰。这个练习要经常做,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

(3)下腰掰膀子预备动作:小朋友伏卧地上,直膝绷脚,双手夹头伸直,另一人站立其身后。小朋友双臂夹头伸直抬起上身下后腰,另一人抓住其双臂往下轻压。注意肩关节放松,不要憋气。然后回到预备姿态。

(4)伸臂掰膀子练习预备动作:双脚平开直立,两手交叉上举,掌心朝上。两臂伸直用力往后掰,同时立起后跟,胸部向前挺。然后下后跟回到预备姿态。要求:反复做16次。呼吸:向后掰膀子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4.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

通过训练可以使其力量、速度、柔韧、爆发力、灵巧和柔韧性得以提高,活动技能也有明显进步,表现在节奏感、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等方面。此外还可以使身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得以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少儿健康成长。

总之,舞蹈教学对各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是自然而然的,对儿童智力的促进与开发和身体的生长发育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就不拘泥某一方面的专业学习,发展创新,鼓励她们求新求异,增强欣赏能力以及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孙福媛.奥尔夫教学在中国儿童舞蹈基础教育中的应用[J]舞蹈,1995,(4)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洛克,绅士教育,家庭德育

1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

洛克所生活的17世纪的英国,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有的封建王室贵族阶级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一次产业革命和不断的海外殖民扩张迅速造就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阶级,以其自身奋斗的经历向社会展示了新一想的道德形象,并逐步为世人确立起新兴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有德行的人应该是敢于大胆追求物质财富,善用知识与智慧开拓海内外市场,善用理智与法律保护自身的财产与安全,并具有勤俭节制美德的人。”

社会的变革和这些新思潮迫使人们对于以往的教育重新审视和思考,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观念的革新。这就是那一时期占主流地位的绅士教育思想。洛克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但是,洛克与自己同时代的教育家们不同的是他主张绅士教育应由父母筵请“导师”在家中对儿童予以施行而非在学校。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洛克看到,“在当时,学校教育的内容依然充斥着以往的那些陈旧的文法、修辞、道德哲学等传统课程”,这些东西既了无趣味,又不为当时社会生存所需,洛克对此极为厌恶;另一方面,洛克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认为社会和学校“到处流行着粗野与邪恶”,让青少年儿童到学校去就会学坏,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倒在家庭,由于父母导师都是儿童的良师益友,这样的环境就有利于儿童的教育培养和“个别教导”。由此,洛克坚决主张把学校教育移植到家庭中来。因此,他所主张的在家庭中施行的绅士教育就明显地具备了家庭教育的特色,其全部绅士教育思想体系实质上就成了一整套家庭教育的方案。

2 洛克的绅士教育与我国的家庭教育

诚然,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当时截然不同。但是,现在的情形与当时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居民的生活条件一日比一日好。人们手中有了资金对教育进行投资。家庭教育的环境越来越好,现在很多家庭都为子女请家教。这种情况与当时的大资产阶级能够在家中聘请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教育有雷同之处。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提倡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万千宠爱都倾注在这惟一身上,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这就不免会出现娇生惯养的子女。这与当时大资产阶级的纨绔子弟有些类似。而洛克的教育思想是为当时英国的大资产阶级服务,他的一切教育理论都是为了培育富有时代特色的资产阶级接班者人。正是这些相似,才有理由来借鉴洛克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服务。

3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德育的启示

洛克十分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作用。他始终认为,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是孩子道德发展的第一摇篮, 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本科论文因此,在德育中,我们要加强家庭德育环境的建设。下面谈一下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德育的具体借鉴与启示。

3.1 树立正确的家庭德育观

道德教育是洛克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就都得不到幸福”。洛克用新兴道德论来代替过去完全以宗教和“先天思想”为基础的道德观念。从而使过去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道德教育学说前进了一大步。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洛克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他认为家长首先必了解儿童,然后才能针对每一个儿童的兴趣、个性、气质、过失、体力、认识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道德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心性和年龄特点,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儿童学会专心、努力、思考和节俭等品质。道德判断能力对于儿童也极为重要。导师与父母可以通过说服的方法教育儿童识别美丑善恶,以明辨是非。洛克还十分注重道德练习在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求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反对让儿童死记道德规则与口头说教。

3.2 重视早期教育

洛克尤其强调早期教育,提出“白板说”,他认为幼儿的心灵好似“一张白纸或一块蜡”通过教育的作用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他声称:“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早期的教育能够使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早期教育存在误区。往往认为六、七岁的时候是教育的黄金时期,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将他们送到各种培训机构学习。在此之前往往都认为应该让子女好好游戏,尽情玩耍。其实,当子女降生的那一刻起,教育就应该始终伴随他们。要知道在一张白纸上滴下的第一滴墨水是最明显的。通过借鉴洛克的思想可知,对待子女的教育宜早不宜迟。

3.3 给予孩子合适的爱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是在批判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研究方法的基拙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做出道德判断的实质就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之间做出选择。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阶段理论,并启示我们在以后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采用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道德教育内容;采用情境教学,针对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人的道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西方心理学界对亲社会行为广泛、深人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把亲社会行为纳人道德理论水平上的当属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nancyeisenber.)她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模式。

一、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艾森伯格是美国当前较有影响的儿童心理学家,她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是在批判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研究得出的。她认为,科尔伯格在研究道德推理时所用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只涉及到法律、权威或正规的责任等问题,只涉及到儿童道德推理的禁令取向方面,而未涉及到与儿童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推理方面。WWW.133229.Com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她设计了不同于科尔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以此来描述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她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从自我到他人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规范会一步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价值观、责任感,以及自身的道德判断标准。该理论除了关注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对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外,还涉及到道德情感以及个体人格因素对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她的理论中,亲社会行为和个人的有关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个体有关能力(如助人的特定技能、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技能、有效策略的知识、人际间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增强。而个体有关能力的增强又进一步强化了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艾森伯格认为亲社会行为产生的第一步应该是对他人需要的注意。艾森伯格理论的前两个阶段就揭示了一个儿童对他人注意的发展过程,其中处于阶段一的儿童会根据个人的得失、未来的需要,或者是否喜欢他人而决定是否去帮助他人。处于阶段二的儿童开始关注他人的需要,当自己的需要与他人的需要发生矛盾时,开始对他人的需要表示出很少的关注。艾氏认为影响儿童对他人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受社会文化历史和社会一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及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解释(特定情境特征的影响和个体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时期,在对儿童社会一认知水平教育的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故事熏陶、榜样的设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此时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在故事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初步掌握简单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

艾森伯格认为,处于第三阶段的儿童,正处于道德意图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涉及到的往往是好人和坏人、善行和恶行的定型印象、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影响该阶段道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道德情感、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等。

艾森伯格的第四、五阶段主要涉及到内疚感、责任感等道德情感及其内化的道德规范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如她的第四阶段认为,儿童在做出道德判断时开始关注与行为后果相关联的内疚或其他情绪体验,初步涉及到对道德规范的关注。叫就是说艾氏认为儿童在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及其对道德事件的情绪体验之后,才开始关注社会道德规范。第五个阶段认为,儿童做出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内化的价值观、责任、规范以及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艾氏认为,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以后,儿童才能真正地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并努力改善社会不良道德状况的愿望。从以上论述中能够看出,艾氏是从道德主体自身亲社会的发展角度去描述的,从艾氏的理论中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具体的道德教育办法。

二、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结合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并参照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我们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面提出一此设想,以便更好地实现我国道德教育的任务。

(一)学龄前阶段(0-5岁)

受思维发育的影响,该阶段儿童并不能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含义,因此,单纯的道德规范讲解在该阶段是行不通的,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种简单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根据思维和社会一认知发展水平,我们又能把此阶段分为1-3岁和3-5岁两个时段。在1-3岁时,儿童处于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在此时期,他们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独立精神,他们喜欢自己独立完成事情,不喜欢有别人干预。因此,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德育方面,主要表现为因势利导,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让他们帮忙拿东西、关灯等;有客人时了。还可以让他们帮忙搬凳,拿水果,学着去招待客人。但一定要注意,在这个时期孩子独介活动时的安个问题。在3-5岁时,孩子表现出对所有东西的好奇,他们喜欢问问题,喜欢探究、钻研。因此,这个时期,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简单的道德故事,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鼓励他们与同伴玩耍,同归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培养他们的角色采择能力和初步的社会认同感。

(二)小学阶段(6岁一11岁)

该阶段又有分为6-9岁和10--11岁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该阶段的儿童认为受到别人认同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自己被别人看成是好人,因此,在这个阶段,①要注意给孩子充分的道德实践机会,让他们接触各种不同的道德情境,如通过讲道德故事,解决故事中主人公所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看富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或电影,适时适当引导,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②老师和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相信他们,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发展它们的爱好。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锻炼道德意志。③要与孩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平等关系,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应该帮助孩子注意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让他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尽量跟不同的人接触,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寻求认可。这有助于他们以后的道德发展。

(三)中学阶段(12岁一18岁)

该阶段的孩子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危险期,也是人生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性格叛逆、多疑、喜欢独立、冒险。家长和教师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多加引导,要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交流时切忌强制灌输思想,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独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去表现自己,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同时,结合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小学生极少参加生产劳动和缺少社会实践的特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可以设立“学生自我服务岗”,让学生参加两操、清洁区、园艺角等管理,组织学生参加种植活动、参观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高中阶段,学生的是非观、道德判断能力趋成熟。动机与效果得到初步的统一。这是个民主地承认法律。或是以社会契约为定向的阶段。这时,教育者可以采用举办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辩论会、师生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竞赛等方法,使学生言行致,符合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要求。

(四)大学阶段(17,18岁一21,22岁)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生活,应该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现在高校中举办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活动和大学生到农村基层锻炼的活动。这样不仅能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独立实践的机会。通过参加活动,他们能从中体会到人生的价值,自我的能力,及其比较积极的白我评价。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了基础;另外,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这样做除了能帮助大学生减轻经济负担以外,还能够让他们多了解社会中的其他阶层的人,体会别人生活的难处,培养他们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的良好品质。以便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让他们最终形成按公正的原则去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