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自荐信

银行自荐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自荐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自荐信

银行自荐信范文第1篇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我的自荐信。我想申请贵银行的个人理财销售代表职位。以下是我的个人资料:

我叶XX,是__经济学院200x届应届毕业生,专业是金融学。虽然不是来自第一流的名牌大学,但本人时刻以高素质的人才要求来锻炼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

回首走过的大学生活,从幼稚走向成熟,培养了对专业的深厚兴趣,具备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个种社团活动,拥有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相信能够适应快节奏的现代工作和生活,能够从事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在校期间,我能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能利用一切机会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自己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电脑协会,书画协会等。本人富有创造性思维,且独立完成工作能力强;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团队工作能力强;精力充沛,有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自觉服从公司的纪律。

当今社会,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入世后的体制改革,狒狒扬扬的网络狂飙共同编织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背景,这个世界也因此充斥着残酷的竞争,"物尽天折,适者生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面对竞争和挑战,物色一名好助手是您的希望,而谋求一片理想的发展空间,是我三年来的梦想,所以我们都面临着双向选择.贵公司的业绩与良好的形象将我深深的吸引,而当年自信的我,有着一份激情,也有着一种稳重,"严于律己,宽予带人"是我的信条."给我一个起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是我的格言,真诚肯干是我的准则,只要要您给我一个机会,一个舞台,您的信任与我的实力将为我们创造共同的成功。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每一个长假我都会东奔西跑地找工作,借这种机会锻炼自己并吸收社会经验。四年时间对培养一个人来说并不长,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感谢您抽空阅读我的自荐信

此致

敬礼!

银行自荐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分析学情;评价性学习;有序学习;自主学习

【可遵循的理论依据】

1.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认为从实用主义的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从做中学,在真正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习,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原则。而在音乐学习中,这恰恰符合儿童先会后知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听、唱、动等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不断刺激下产生条件反射,真正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具有良好的音乐感知觉。

2.音乐是审美教育

审美先要立美,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是不可取代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在皮亚杰的理论视野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阐释与会通。如果主体没有相应的心理结构,也就是没有立美,就无法对新的、美的刺激加以同化或顺应,从而被判定为不美,并加以拒绝。学生对音乐的正确认识和感知会成为经验,从而在评价性学习时,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效果作出准确评价。

3.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遵循几个原则:因材施教,问诊式的预设教学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依据,在班级教学中,除了学生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同起点时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权力,并要认识到差异存在的合理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乐教学如何寻找到一条发展之路,通过研究解决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累资料,真实课例的认真分析,笔者认为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分析教育现象―总结归纳成果―提升教育理念等一系列循环往复的过程,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在小学阶段音乐学习的较为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教学思维以及脉络的调整也在逐渐清晰,现提出一些观点想法以求商榷。

以下是以一节小小的音乐课设计《过新年》为着眼点,所体现出的,正是这400余个建筑材料中非常精美的一处。

一、教学背景分析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进而决定课程的学习效果,此分析应为两方面

1.教学内容分析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这首民族风强烈的创作歌曲,从音乐整体的美感,音乐形象的生动,旋律的流畅上口,都不失为一首优秀作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在培养音乐感知觉能力的实践活动中,这首歌曲从构成旋律的五声调式音,到歌曲中包含的节奏的丰富性,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使学生又能够进行完整有序的音乐学习,又可以感受到歌曲的音乐美和浓厚的中国年味,本体目标和审美目标同步实现。

该分析尤其强调了本课内容在学生现阶段学习中的定位,知识技能的定位和艺术价值的定位,使歌曲的定位清晰地存在于音乐序列中。

2.接下来是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在音乐基本技能技巧方面,已经具备较稳定的音乐节拍感,尤其是对五声音阶的多种形式的听辩,构唱和对以基本节奏单元组合形成的旋律的视谱,都有了一定的能力,虽然还不稳定,但总体进入了在音乐规则下学习的状态。

在歌曲演唱及声音控制方面,学生已经具备在老师给予引导后学习歌曲的能力,歌唱中所涉及的气息控制,口腔状态,咬字吐字等技巧,都是在日常学习中经常关注的。在对歌曲的情绪把握上,学生也懂得例如速度、力度、音色等合理运用对音乐形象的影响。

在前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通过听唱法学习了小拜年,对喜庆的中国年文化有了一定的感受。

在进行五声音阶的构唱中,学生中有高音do音高偏低的情况。

该设计中还有针对前期教学的部分内容,在此也做一附录。

【附录】

1.前期教学状况

学生在一年多的音乐感知觉能力的综合培养中,建立了相对的音高,也就是首调概念下的音高,尤其对五声音阶的听辩及其与基本节奏单元结合的视谱能力有较强的能力,但还不够稳定。

学生已经建立良好稳定的节拍感,与音高结合后会成为一个新的难点需要解决。

2.问题及其对策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有个别学生存在高音do re偏低的情况,在演唱歌曲小拜年中表现尤其明显,这节课对问题学生重点训练。

新的教学里第三乐句的反复容易混淆,在节奏的律动中提出来,用按节奏读前半句与声势结合后半句做接龙解决。

歌曲中的几处衬词节奏音高各有不同,也是容易混淆之处,可分组完成。

进一步的分析,已经涉及该课的前期学习状况,这是针对一个班级的状况而言,而对于不同的班级,还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的。

二、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直接影响到课程学习的实施和效果

在此附流程图一份

通过流程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该设计的过程和主要意图,从立美操作与评价能力的建构到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并行的,且相融合,最终使学生达到的目的是解释和演绎音乐的能力,也就是最终归结到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上。师生、生生互动过程清晰明显。音乐教育的本体目标和终极目标达成一致。

三、评价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很重要的标志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师生共同评价,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利用已经形成的学习评价习惯,师生、生生互动,进行时时评价。

评价量规:

对于音高听觉的评价从两方面来评价,即音高与唱名,学生经常出现的是音高对而唱名错误的情况,在评价时要明确指出,因为这是模仿学习和分析性学习的不同体现。

在整体的节拍感节奏感体验过程中,通过外显行为如划拍、律动,可以准确分辨,可采用小组或集体方式检测。

师生共同评价,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利用已经形成的学习评价习惯,师生、生生互动,进行评价。

学生学习一段时间过后,慢慢会建立评价习惯,除了公正公平,正确认识差异,良好的互助氛围,不嘲笑,彼此鼓励都可以使评价发挥其最大作用。

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程度直接影响评价效果,而评价的效果是对当前学习的肯定或否定,确定新的努力方向,评价实际上就是立美,这需要一个过程。良好的音乐技能技巧可以在学生进行音乐表现和创作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通过体验表现音乐能力的增强,学生会更加热爱音乐的学习。

四、教学反思比教学设计更重要

一个老师写二十年教案可能没有写三年反思的收获大,认真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提升教育思想,才能使教育效果最优化,该设计最后的反思部分较为细致具体。

【附教学反思】

1.对建立学生正确音高感不能放松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因此,听觉的培养,音高感的培养,有序贯穿着音乐学习的始终,也有序贯穿着每一节音乐课。这个序就是音乐学习的有序和儿童学习规律的有序。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近看,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习结果有不同;远看,在整个的音乐素质上也存在差异,这是在大城市班级音乐课堂上很常见的现象。在这节课中,同样,在某些环节中,我请了小先生助学,在小组学习中也有了小助手,这在长期的教学里已经养成了习惯,其最大的好处是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找出几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切入点,利用合理的教学途径设计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带动整个音乐课堂的学习,向更高的状态靠近。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3.音乐学习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我一直认为音乐学习在本体目标与审美目标统一的同时,每一个环节中都充满着音乐的美,但这并不说明音乐学习是轻而易举的,在不断研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呈现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仍然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不放弃、不气馁。班级中良好的互助氛围,在音乐学习中所体会到的快乐,除了音乐美带来的快乐,那就是“登山”之后的快乐,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像爬山,付出力气和汗水,攀上高峰的时候成功的快乐。

所节选教学设计为笔者撰写,该设计获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成功之处正因为小小一节课中完全以一点而见全局,现在,通过对该设计几个重点环节的分析,涉及前言中提到的有序学习、自主学习、评价性学习等等多个当前教育中强调的理念和观点,可以体现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育规律。

银行自荐信范文第3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的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渴望被被人欣赏."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应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研究孩子、相信孩子、发展孩子。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指出,为了让你对孩子有个更好的认识,你可以准备五张卡片:

1.仔细描述你的孩子

试着想一下孩子的样子,然后把想到的所有描述孩子的词语写出来(包括褒义词以及贬义词)

2.总结孩子的积极特质

作为老师,静静的反思自己的学生有哪些可爱的特质给你印象最深刻?

3.找出孩子的兴趣所在。

假如你的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事情?他平常都干些什么?

4.找出孩子的气质类型。

自己思考每一名学生属于哪一类?是浮躁还是冷静?外向还是内向?

5.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

孩子的哪些弱点阻碍了他们活得快乐、满足或是成功呢?是什么样的消极特质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

笔者以为,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妨尝试按照以上五个步骤实施,试着做一份档案,也许会让我们更快的走进孩子的心理,从而为能为实实在在的做到因材施教打基础。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后,真实的在实践中落实陶老先生所提出的“六大解放”观点:“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我们的孩子定会有所得!所以,知彼,量身施教实在是很重要。

二、巧用评语滋润学生心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教育评价必须发挥情感的四大价值,贴近学生丰富而敏感的心灵世界,使之受到触动,从而推动其知、情、意、行的逐步升华。

(一)发挥情感的精神价值,促进学生“知”的觉醒

成年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认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评语中应该发挥情的感染力,以充沛的感情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潜力,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唤起学生“知”的觉醒,这将对其自我塑造、行为趋向有直接的调节作用。我班有一位学生,刚入学之时,实在调皮的很,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作文更是错别字多,语句不通。上学期他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学习认真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在评语中写道:“俊贤,这个学期你的进步真大,简直令人刮目相看!那一次上公开课,校长表扬了你,同学们也对你翘起了大拇指,老师比你还要高兴!现在的你,懂得了遵守纪律,珍惜集体的荣誉,所以你变得乖巧。现在的你,懂得了要努力学习,为将来打下基础,所以你的作业认认真真,连作文也通顺了。我知道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愿意多动脑勤思考的话,许多问题就可以凭自己的实力解决,成绩也会有更大的提高。什么时候你都能当上“方洲之星”呢?我和你的父母都在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评语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肯定了他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更充满感情地道出了对他进一步的期望。评语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可以凭藉自身的努力取得学习上的进步,进而自我悦纳。在下学期,他不但保持了成绩的进步,更在作文方面多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成为同学们心中的“阅读之星”。

(二)发挥情感的美育价值,调动学生“情”的感受

教师的责任之一便是引导学生走进美的天地,去发现美,创造美。我班学生张洋,普通话准确流利,若能加以自我训练,可以将朗读发展为个人特长。我在评语中写道:“洋洋,你的声音是那么动听,朗读的时候你总是笑眯眯的,连眼睛都含着笑意,仿佛把所有的感情融入了课文的字里行间,这时的你犹如春天林间一只小小的百灵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我和同学们真喜欢听你朗读,你对美有着那么敏锐的感受,而你又是那么淋漓尽致地把你捕捉到的美表现出来,这是多么难得啊!”这则评语形象地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对学生有着一定的触动。此后,她在平时的朗读中更注重揣摩课文的感情,走进了文中主人公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朗读技巧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更被选为班级晨读的领读人。可见,在评语中,充满感情的语言犹如美的使者,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三) 发挥情感的动力价值,推动学生“行”的形成

银行自荐信范文第4篇

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资源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环境使企业和信息用户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用户拥有更大的自由度。用户会因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和愿望而主动地购买信息商品,或者对信息商品“体验”后带来极好的感觉,从而形成巨大的拉动性需求,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信息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能够通过让用户体验优质的信息资源产品和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来挖掘更大的增值空间,因而,进行以需求为引导的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研究,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要以需求为引导

1.1“需求引导”的内涵需求引导是相对于产品引导和市场引导的一种战略定位导向[1]。需求引导强调市场调研,分析顾客需求,并根据未来的需要做出分析和判断,为顾客创造和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注重需求调研和以用户为中心是需求引导策略应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应该注重用户的需求引导,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为用户提供定制服务。由于企业在人才、环境方面以及在掌握信息资源的时间广度、专业深度和学科覆盖面等方面的优势,他们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产品和信息资源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浅层信息需求,但是随着用户深层信息需求的加剧以及用户自助服务意识的增强[2],企业在提供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等方面与用户需求存在差距,此时企业必须重视用户的需求信息反馈和引导,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在环境、用户、信息资源之间架起信息通道,在用户的需求引导下进行信息资源的市场推广。

1.2以需求为引导是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基本原则企业信息资源必须在推广企业和需求方之间进行交易,应当与其他进行交易的物质商品一样,遵循交易自愿、等价交换等市场规则,因而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能够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然而,由于信息资源有别于普通的商品,因此在市场推广实施中,表现出不同于普通商品的一些规律。企业信息资源推广的基本目的是保证信息资源的可用性。所谓可用性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资源能够按照需要方式、数量和质量以及按需要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供求[3]。因为物质资源的质量、形态、品种规格、组成成份和价格等是可分析和掌握的,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组织保证其可用性,需求主体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代价获得产品的使用权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虽然物质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但只要企业制订出计划,物质资源的市场推广便很容易达到,用户的需求也就容易实现。因而,对于物质资源,保障其可用性相对简单。企业信息资源不同,其数量难以衡量,质量也难以评价,企业难以做到按信息用户需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提供,因而,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就不像物质资源那样容易得到保证。越是在如此情况下,“需求引导”的定位在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中显得尤为必要。以需求为引导成为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基本原则。

1.3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学术界普遍认同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信息资源进入了“规模生产”阶段,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的信息含量迅速增加。经过组织、加工的企业信息资源常常以信息资源产品及服务的形式存在。一方面,它需要借助物质载体,利用传统营销的渠道以信息资源产品的形式进行推广,如电子信息产品、数据库产品、技术软件等;另一方面,建立方便的导航渠道,以信息资源服务的形式直接面向信息用户,如信息资源技术服务、信息资源咨询服务、网上信息资源服务等。虽然用户需求的相关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但以用户需求为引导的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实践性研究却相对缺乏。企业信息资源推广的主体是各层级企业,尤其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个性化产品的现代企业以及生产经营信息或知识产品的知识型企业。这些企业已经从以前的提供静态信息的形式发展到提供动态、交互式的信息和知识业务方式[4],因而,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与知识型企业发展需求间的矛盾也随即产生,但目前对企业信息资源市场需求的特征关注较少,更没有站在需求引导的角度来系统分析企业信息资源的市场推广问题。

2企业信息资源市场需求的特征

企业信息资源需求,是指信息用户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内容、质量、品种类型、提供方式等方面产生的需求。而企业信息用户是指所有在科研、技术、生产、管理等各种活动中一切利用企业信息资源的个人、群体,单位等。当然,无论是个体用户还是群体用户,最终还是通过个体来获取企业信息资源的,其需求的特征仍然取决于个体的本质,即使是企业性质的用户,具体也是由个体来展开需求的。通过对企业信息资源市场需求特征的分析,掌握用户需求与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间的关联,从而更好地指导基于需求引导的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模型的构建和策略的制定。

2.1需求状态的特征企业信息资源涉及到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信息用户参考、研究、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用户在需求的起始状态、萌芽状态、认知状态和表达状态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需求的起始状态是一种不以信息用户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需求状态,由信息用户所进行的活动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知识结构等客观因素决定。尽管信息用户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在客观上产生了对企业信息资源的需求,但这种需求未被信息用户所感知,甚至在信息用户的头脑中连个朦胧的轮廓都没有,它只是客观地存在着,是一种内在的信息需要。内在信息需要越强烈,信息意识和信息环境对信息用户的刺激就越大。这一层次的需求如果经过外部环境的刺激或相关信息工作人员的进一步点拨,就很容易被信息用户意识到,于是需求层次便向上升级。在需求的萌芽状态,信息用户经过一系列的信息活动,在其意识或潜意识中似乎产生了对某企业信息资源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不舒适、不满足和缺少某种东西的特别紧张状态,却不能确定到底需要何种企业信息资源以及获取它的方式。这一层次的信息用户既有缺少某种东西,并努力设法填补这种不足的感觉,又具备需要某种企业信息资源的模糊概念。如果经外部条件稍加诱发,就会在信息用户的头脑中产生一个比较明朗的认识。在需求的认知状态,信息用户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发展趋势,产生了较为明确的需求意识,对所需企业信息资源的类型和要求更加清晰和明确。此阶段的需求为显性需求,表现为信息用户既有欲望,又有一定的购买力。这时信息用户就会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地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企业信息资源。在需求的表达状态,企业信息资源推广实施是针对信息用户表达出来的需求开展的,信息需求的表达与认知有关,只有认识到需求才可能得以表达,而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取决于信息用户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表达能力等因素。企业信息资源需求的状态如图1所示。2.2需求内容的特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着各类信息用户的需求,使他们所需信息资源的内容呈现出综合化与个性化、开放化与社会化、专业化与网络化的特征。

2.2.1综合化与个性化。一方面,信息用户越来越需要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的企业信息资源,需求内容的综合化趋势愈加明显。另一方面,需求内容也日益的个性化。人类需求一直存在着个性特征,这也决定了需求的个性化内容。人类知识的分布与增长、现代信息环境等外部因素也直接影响着个体对信息资源的鉴别与选择。个性的丰富程度与其占有的知识量成正比,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要求及时获取内容新颖、准确、系统的多类型信息资源。

2.2.2开放化与社会化。信息环境的变迁使得企业信息资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企业开放性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决定了企业中不同人员对企业各方面信息的需求和信息交流的要求,而这些需求只有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得到满足。随着企业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企业信息活动的频繁,各信息用户可能在个体或组织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企业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对企业信息资源的需求更加的开放化和社会化。

2.2.3专业化与网络化。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增多和社会职业活动的知识化使信息用户的需求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信息用户需求的深度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增强而不断加深,尤其是从事高科技领域研究与生产的信息用户已不再满足于为其提供一般的信息资源,而要求推广企业将分散在本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信息加以集中组织,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及知识的重组或企业情报的定题服务等,从而满足信息用户对信息资源需求内容的专业化要求。信息用户需要的是经过专业化分析、整理和编辑加工的信息资源和迅速实现网络化服务的要求。

2.3需求过程的特征

2.3.1动态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处于市场环境中的企业信息资源,例如有关企业产品的市场行情、价格以及市场经营管理和市场预测方面的信息等,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呈现出需求过程的动态性。企业信息资源的需求活动是一个永不停滞的运动过程,信息总处在不断产生积累的过程中,并呈现不断丰富和增长的趋势。

2.3.2集成化与高效化。企业信息资源需求一般通过四种基本方式实现:从“环境”中获取,使用“技术”检索获取,从系统中获取和利用信息服务获取。例如竞争对手信息获取方式有:人工收集和处理,MIS,Internet,Intranet等;产品技术信息获取方式有:自主开发,合作开发,仿制,购买技术专利等。如果分别使用这些方式,则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很难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可将各类信息获取方式融为一体,使其集成为多功能、多渠道、多方式的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利用行为,方便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过程。现在通过将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和网络有机地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企业信息资源需求过程的高效化表现在:信息用户在所从事的职业中,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从客观上要求迅速满足其工作中的信息资源需求;信息处理和利用的优化要求有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作保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用户逐步适应了利用新技术获取企业信息资源和进行信息交流的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信息资源需求过程的高效化。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载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企业信息资源需求的高效化提供了信息高速组织与传递的条件,而信息服务费用的降低则进一步创造了高效化信息需求得以充分满足的经济条件,以此反映了企业信息资源需求过程的新特征。

3基于需求引导的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模型

3.1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与物质商品市场推广的主要区别企业信息资源的价值核心是创新的知识和信息成果,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信息资源的推广主要由信息知识的特性所决定,所以,企业信息资源的推广同样不同于物质商品,其推广表现出特殊性。首先,信息资源具有一次创新、无限复制的特点。信息资源一旦生产并进行市场推广,可在同一时点上为有关信息用户共同利用,具有共享性。推广企业只要不自愿放弃对该信息资源的信息内容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它还可以再次推广同一信息资源,为更多的信息用户共享。信息资源产品的复制和传播要比创新容易得多,在利用中也不会消耗。其次,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模式有一次性推广和多次推广模式。部分专有技术、专利以及专用软件的许可等,由于它们具有独创性、完整性和生产一次性的特点,一旦生产出来,无论其价格如何变化,也没有再生产的必要。推广企业以一定的市场价格将信息资源一次性让渡给需求方。多次推广模式是指推广企业以一定的方式,如按比例或提成分享需求方的预期利润,并在此期间名义上或实质上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由于企业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天然的可共享性,因此,在共享体系内强调增加信息资源推广的数量是没有意义的,主要是增加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和充分挖掘现有存量信息的效用,从而减少冗余和浪费,提高推广的质量和效率。再次,在物质商品的生产成本中,由于生产条件所决定,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是描述其成本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不适于分析信息资源生产的成本状况,需要加以修正。在对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将其扩大为生产过程和复制过程两部分,并且采用成本的概念。在信息资源的生产过程中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假设这些投入可以用货币价格来表示,信息资源的复制则要极低的单位成本,一般来说,即使大量复制,复制的总成本也远远低于生产成本,所以,信息资源市场推广成本几乎只需考虑生产成本。

3.2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流程企业在自身掌握一定相关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含量(信息源),通过一定的信息实践活动,可以凝固转化成另一种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很明显,信息资源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通过对信息资源产品的经营而形成的信息资源服务本身也包含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其价值中既包括凝结在信息资源产品中的物化劳动,也包括信息人员的活劳动(即对信息资源产品的经营),两者共同形成了体现信息资源服务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其使用价值也包括两种成分,即以信息资源产品为载体的信息形态的使用价值和以信息资源服务为特征的劳务形态的使用价值。企业在推广某种信息资源产品及服务之前,首先必须进行市场调查,以便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市场上该信息资源的需求程度,然后对其需求的未来趋势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在国家相关条例的允许范围内,并注意推广同类信息资源的企业间的相互协调,对信息资源的生产和推广做出决策,然后,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生产,最后按照一定的定价方法,制定出该信息资源的市场价格进行推广。企业信息资源的推广流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保障企业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推广效率。企业信息资源的推广是企业知识扩大再生产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是企业信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的过程是知识的继承、发展、创新和传播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信息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创新才会带来企业信息资源推广的价值。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流程如图2所示:

3.3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模型由于价格和成本是影响推广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考虑信息资源的成本与价格变化对其推广的影响。当我们把信息资源的生产和复制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推广过程来看,就可以采用类似西方经济学中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的分析方法。用TC表示信息资源的推广总成本,AC表示信息资源的推广平均成本,MC表示信息资源的推广边际成本,PC表示信息资源的生产成本,DC表示信息资源的复制成本,MC实际上也是信息资源的单位复制成本。那么它们之间具有下述关系:TC(推广总成本)=PC(生产成本)+DC(复制成本)(1)DC=Q(复制数量)×MC(单位复制成本)(2)AC(推广平均成本)×[Q(复制数量)+1]=TC≈PC(3)

3.3.1企业信息资源的一次性推广模型。相对于一次性推广模式的信息资源而言,如部分专有技术、专利以及专用软件的许可即属此种信息资源,若以MC表示单位复制成本(远远小于生产成本),PC表示生产成本,则TC(总成本)=PC+DC=PC+MC(因为DC=MC×1),此类信息资源的首次推广价格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总成本TC。同样,也可用推广模型来表示,如图3所示。在一个坐标平面内,若以价格P和数量Q两个变量为坐标变量,成本线与价格线重合,即横轴OQ表示数量,纵轴OP表示成本,可绘制出推广曲线。此时,P表示企业信息资源的价格,Q表示企业信息资源的推广数量,C表示企业信息资源的推广成本,信息资源的推广曲线S是一条与纵轴平行,推广量为1单位的垂直线。垂直的推广曲线表示相对于任何价格水平推广量都为1个单位(图中总是有Q=1)。

3.3.2企业信息资源的多次推广模型。多次推广模式一般是针对可复制的信息资源而言。此时,企业信息资源的首次推广价格一般高于或等于生产成本,首次推广就可以完全补偿成本并可能获得利润。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和推广数量的增长,推广企业可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同样,也可用坐标平面内的推广曲线来表示,如图4所示。若以价格P和数量Q两个变量为坐标变量,成本线与价格线重合,即横轴OQ表示数量,纵轴OP表示成本,可绘制出推广曲线。此时,P表示企业信息资源的价格,Q表示企业信息资源的推广数量,C表示企业信息资源的推广成本。由于DC远远小于PC,DC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推广总成本TC大约等于生产成本PC。所以,推广总成本线TC在0~1个单位之间迅速上升,在1个单位以后接近于水平。因为MC很小,所以随着数量Q的变化,TC变动也很小,可以认为它几乎是和MC平行的一条线。推广平均成本线AC是一条连续下降的双曲线的一支,它无限逼近MC。当Q>1个单位数量时,随着推广量的增加,TC与水平线相比,有微量的线性上升。MC为一常量,推广平均成本AC随推广量增加无限逼近MC。当0<Q<1时,生产成本PC迅速上升,此时,TC与PC重合,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向上的射线。TC表示总成本,假设X为信息资源的推广数量,则总成本TC=PC+X*MC,是一条斜率很小的向上射线。AC表示推广平均成本,AC=TC/S;AC=(PC+X*MC)/S=PC/S+MC(S为总推广量,此时,S=X),AC是一条单曲线,当S无限增加时,AC也无限地接近于MC,S=TC/AC。在此种情况下,总推广曲线S最低点往往就是与推广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若为E点,E点的推广量为S'''',推广价格P''''等于平均成本,则总收益TP=S''''*P'''',总成本TC=S''''*P'''',TP=TC,即总收益等于总成本。E点位于MC的上方。如若推广价格P''''小于平均成本AC,即总推广曲线与推广平均成本曲线相交后,推广数量还在增加,则TP<TC,推广企业将处于亏本状态。特别指出的是,推广曲线S表示的含义是,随着推广数量Q的增加,推广平均成本AC逐渐减少。当然,也不排除由于市场不成熟或开发不成功等原因可能出现首次推广价格低于生产成本,以低于生产成本价格转让的可能性。但在一段时期内,信息资源市场上的信息资源推广仍然可以实施,并且能够收回成本,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价值。

4基于需求引导的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策略

4.1培育企业信息资源市场需求既然以需求为引导是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基本原则,那么培育企业信息资源市场需求是首当其冲的策略。首先,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最终对象是信息用户,必须尽快提高信息用户的信息能力,即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真正有效的信息用户。例如,教育、培训等就是个人信息成本的一种固定投入,这种成本的投入能够提高信息用户的信息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信息用户的信息能力越强,其信息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强,直接影响信息资源价值实现的程度也越大[5]。其次,赢得信息用户忠诚。赢得用户忠诚对于推广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原因在于各类组织和个人所处的内外信息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这些组织和个人为了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连续的,如果策略得当,那么信息用户就会成为信息资源经营企业的长期忠诚顾客。推广企业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根据不同层次信息用户的需求,准确、详细和动态地了解信息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分析信息用户的潜在需求,才能不断推出符合信息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产品及服务,为信息用户带来超越其期望值的用户价值,从而不断赢得信息用户忠诚。

4.2发展信息中介方信息中介方是职业信息采集者,因而他们比一般市场参与者采集相关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6]。对于经验产品,信息中介方可能需要试用各种相关产品以了解其质量,所以无论是获取专业知识,还是获取经验都需要投入成本。然而,尽管中介方的参与提高了交易成本,但也提高了市场效率。即使信息中介方不一定具备测试产品的专业知识,但靠其在市场中长期与推广企业打交道,也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作为为推广和需求双方提供信息服务的商,首先有利于需求方,能够为需求方寻找满足其需求的最佳信息资源,并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其次有利于推广企业。详尽的信息用户资料对其充满诱惑力,通过用户资料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如搜索软件)在某信息资源产品及服务与信息用户的确切需求和偏好之间找到最佳搭配,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以及市场调查服务等。推广企业依靠信息中介方进行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所以愿意支付报酬给中介方;需求方依靠信息中介方买到高质量信息商品,因而也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他们掌握的卖方信息。然而,我国现有的信息中介队伍的综合知识和业务水平均比较薄弱,这一方面造成了某些信息资源产品及服务所谓的供过于求,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假的、表面的市场态势。另一方面则更多是由于信息中介方捕捉和向推广企业反馈的用户需求信息不灵、不快,造成了信息资源的供不应求。所以,信息中介方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对基于需求引导的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实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信息中介方的良性发展能够沟通信息资源的推广企业与信息用户,降低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不确定性,提高市场推广的成功率。信息中介方不仅完成在信息和知识交换时直接提供需求方信息给信息资源市场推广的各个企业,而且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市场研究和信息质量控制等方面[7]。在未来的信息资源市场上,更应该大力发展信息中介队伍。

4.3实施差别定价策略信息资源产品最大特点是固定成本大,边际成本小,所以若要提高其推广力度,可以实施差别定价策略。一方面,部分专有技术、专利以及专用软件的许可等,由于它们具有独创性、完整性和生产一次性的特点,一旦生产出来,无论其价格如何变化,也没有再生产的必要。企业信息资源的供给方以很高的市场价格将信息资源一次性让渡给需求方。这种交易价格,不能按照物质商品的成本加利润模式来计价,而多以拍卖、价格协调、投标等方式形成。拍卖、投标形成的超额利润,并非完全形成于信息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相反,超额利润中的绝大多数利润是信息资源包含风险的结果。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信息资源产品可以进行多次的市场推广,首次推广时价格相对较高,而后推广时可以逐次降低。企业信息资源供给方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如按比例或提成分享需求方的预期利润,并在此期间名义上或实质上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具体而言,多次推广本质上是多次或无限次分割信息资源的交易价格,以分享一定比例利润或利润(利息)提成形式体现交易价格,这种价格分割的基础是风险分担的经济行为。

银行自荐信范文第5篇

新疆中小商业银行实施资本监管的实践

新疆银监局成立以来,对地方中小商业银行(含城市信用社)的资本监管进行了重点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新疆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新疆有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两家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在哈密、奎屯和库尔勒设有3家城市信用社法人机构(以下简称“城信社”)。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口径计算,两家城商行的资本净额14.51亿元,加权风险资产171.80亿元,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8.44%,较新疆银监局成立之初增加9个百分点(因2003年末《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尚未实施,此数为还原测算数,下同);3家城信社资本净额1.95亿元,加权风险资产29.28亿元,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6.67%,较新疆银监局成立之时增加约10个百分点。

对新疆中小商业银行分类实施资本监管的情况

针对资本严重不足的城市信用社,坚决实施市场退出。新疆银监局成立后,针对克孜勒苏、博尔塔拉、昌吉州4家严重资不抵债的城信社的退市问题,依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借鉴内地相关地区的成熟经验、做法,结合实际,并在克孜勒苏、博尔塔拉、昌吉州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程序完善、手续完备、操作规范”的总要求,全面启动、认真实施了4家城信社的退市工作,实现了四家严重资不抵债城信社的成功退市,净化了地方金融环境,保证了地方金融秩序稳定。

针对资本不足的城信社、城商行,根据银监会提出的“准确分类、提足准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思路实施资本监管。新疆银监局持续督促被监管机构落实中国银监会资本监管政策,加快风险资产处置和增资扩股工作步伐。针对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中小银行机构,新疆银监局对其分红、开展高风险业务和增设新的网点机构实施限制政策。新疆银监局将风险处置和有效监管相结合,经过多年的努力明显改善了新疆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截至2008年6月末,辖内中小商业银行(2家城商行和3家城信社)平均不良贷款率为7.16%,资本充足率为8.19%,两项指标较新疆银监局成立之初均有明显改善。

针对资本充足、经营良好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积极促其发展,把符合条件的城市信用社重组为地方商业银行。经多方努力,克拉玛依在整合原有两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了单一法人机构的城市信用社,并经增资扩股后,于2006年6月改制成为“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在监管部门的持续监管下,该银行公司治理逐步完善,资产规模逐步扩大,不良资产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各项业务经营和发展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中小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银行方面

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监管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商业银行缺乏内在动因,资本管理意识缺失。良好的治理结构是资本监管得以有效实施的微观制度保障。当前新疆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产权安排(地方政府财政股权的参与)、高管人员的任命和管理、政策目标等方面。近几年来,尽管在监管部门的要求下,这些中小银行逐步实施增资扩股计划,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但中小商业银行并没有真正树立起资本管理的意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本管理意识和资本约束意识较差。

资本现状堪忧,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加之长期缺乏资本管理意识,一味追求规模扩张,资本补充速度跟不上资产扩张速度,新疆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新疆仅有2家城商行和1家城信社账面资本充足率达到了8%的最低监管要求。此外,近年来新疆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主要方式是土地资产置换。由于所换入的土地资产变现能力差,可利用价值不高,若将“土地置换”因素剔除,新疆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将远低于8%的最低监管要求。

资本结构单一,缺乏资本补充的有效渠道。从内部来看,新疆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和盈利能力普遍较弱,缺乏足够的“造血”功能,依靠利润转增资本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从外部增资的情况来看,又缺乏足够的“供血”功能。受许多客观条件的约束,新疆中小商业银行采用上市和发行次级债等手段并不现实;从增资扩股情况来看,尽管一些境内外投资者有投资入股意愿,但由于新疆多数中小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每股净资产过低,使得其很难获得较高的资本溢价有效补充资本。

资本管理能力弱,缺乏有效的资本管理手段和方法。与国内外许多现代商业银行相比,新疆中小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能力较弱。首先是观念,表现在对银行风险与资本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够清晰,缺乏对资本充足率的分析和预测,不能根据实际对资本进行有效配置,把承担的风险和需要的资本有机联系起来,也未能将资本分配和绩效考核挂钩;其次是体制,没有构建科学的资本管理体系,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管理机制;再次是科技,资本管理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监管资本的计量仍然靠经验为主,在对客户信用评级过程中,没有建立可以量化的数据模型,使得商业银行对客户违约概率的计算等都存在较大困难。

监管方面

资本监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事前监管和事后处罚不到位。目前,对新疆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只能通过非现场监管报表和现场检查手段来监测,难以适时动态地监测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和覆盖风险所需的资本、科学地评估银行资本实际充足程度。而在监管过程中,以法律形式确定的限制对中小银行的事前监管也未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事后惩罚,银行长期以来对监管要求采取拖的办法,寻找多种理由解释;另一方面是银行偏重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在内部绩效考核上缺乏资本约束。

中小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启示

强化对资本监管认识,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资本监管与支持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求中小银行继续建立和完善其资本补充机制;另一方面,允许资本不足的中小银行合理把握尺度,有条件地扩大经营规模。二是资本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资本管理要求银行在资本和业务发展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业务的开展既符合资本监管的要求,同时又有利于银行收益的最大化。基于此,要帮助中小商业银行提高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把业务发展、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成资本结构合理、风险可控、业务持续发展的良好银行。三是资本监管、资本管理与股东利益的关系。资本管理要求银行合理配置资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使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但这种最大化是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可能并不符合部分股东的短期利益。因此,必须处理好股东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资本监管要求与股东短期利益相悖的关系,使资本监管、资本管理和股东利益协调一致,不断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确保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强化资本约束意识,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架构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优化资本结构。解决部分机构资本不足最直接的办法是拓宽其资本补充渠道,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增资扩股是增加核心资本较现实的选择之一,须坚持股权分散化、多元化、合理化的原则,严格股东资格条件,保持董事会成员相对稳定。此外,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也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方式,既可以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引进境外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等。而实现持续性盈利也是增加核心资本的较好方式,这需要中小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完善治理结构,构建资本自我约束的组织体系。在中小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治理建设中,股权既不能过于集中,也不宜过分分散,要逐步减少政府股权,实现重大决策权和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回归股东。一是要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筑就资本约束的组织体系,防止为了按期达标而弄虚作假的“道德风险”。二是要明确股东责任,唤醒股东意识。要明确股东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负有的责任,对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中小商业银行严禁分红,并要求股东及时补充资本,如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监管当局有权予以接管或促成重组,从而早期防止股东将经营失败成本转嫁,真正落实股东的责任。

加强信息披露,增强市场约束。社会监督是金融监管的必要补充,对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管理和资本充足率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符合信息披露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必须据此向社会公开披露有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证中小商业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中介机构建设,继续推进中小商业银行年报披露,增强市场的风险意识和选择能力,继续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及其高管人员的市场约束。

强化资本监管手段,建立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制度

更新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式。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树立资本监管、风险监管的理念,用资本去约束银行风险和规模扩张冲动,将风险控制在合理限度,确保中小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同时,要改进监管方式,对于风险程度高、资本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机构要求其制定明确的资本补充计划,报监管部门批准后严格执行。要把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作为考核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采取业务准入、分支机构设立和股东分红限制等手段,使资本监管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完善监管方法和技术,建立资本充足性评估体系。监管部门应当对风险进行量化,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量化模型,根据机构承受的风险大小来确定其应保有的资本数量。从现实的情况看,对新疆辖区内城市信用社和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应主要执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制定到2008年底资本充足率的达标计划;对资本充足、资产质量较好、经营管理规范的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参照《新资本协议》的有关内容,借鉴国内先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做法,尝试强化数据和IT等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风险计量技术的改进、推动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和政策流程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