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生态是我们永续发展的环境,生态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财富,生态是我们悉心管护的花园,生态是我们不可伤害的朋友。
要以科学的方法合理使用生态。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大、成本高、产出低,尤其是污染之后再治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大得惊人,收效却是很小。其实,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产出;不仅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资源;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收获;不仅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使用。人们建房安家都喜欢选择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地方,工作生活都喜欢选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地方,旅游休闲都喜欢选择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的地方,人的天性都是向往大自然的美好,生态条件始终是人们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宜居宜游宜作的价值标准。所以,人因生态而杰,地因生态而灵,房因生态而贵,景因生态而美,良好的生态是人们能够拥有的最实在的财富,而生态文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使用规则,一旦破坏了这种规则,生态就会遭受破坏。
而生态文化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生态文化是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概念提到全人类发展的议程上。
在中国,2005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高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以生态有效的方式满足人的需要。
通过测算,除自治区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序如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天津、广西、山东、重庆、四川、江西、河南、湖南,以下为全国平均水平线下:湖北、海南、安徽、陕西、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辽宁、新疆、云南、甘肃、内蒙古、贵州、宁夏、山西。
何为生态文明水平
看到上面的榜单,相信很多人会感到困惑:一些人们印象中的生态大省,排名却并不靠前,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排名却遥遥领先。这样的榜单是通过什么数字测算的?科学吗?
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缩写为EEI),其概念源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的研究和政策中。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水平就是指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其本质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
生态文明水平的测度主要通过下列的公式实现:EEI=GDP/地区生态足迹。
EEI为地区产生单位生态足迹(指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总体冲击,生态足迹等于生产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其废弃物所需要的有用土地的面积)所对应的地区生产总值,生态文明水平与GDP成正比,在生态足迹一定的条件下,GDP越高,其水平亦越高;它与生态足迹成反比,在地区生产总值一定的情况下,生态足迹越小,其水平越高。EEI由普遍公认的GDP和生态足迹两个指标直接合成,原理简明,计算方便,易于应用。因此,它是一个表示经济发展的综合生态文明程度的合适指标。
生态足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西、内蒙古、宁夏、辽宁、上海是最高的五个省市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广西、四川、江西、安徽、重庆是最低的。观察可知,地区之间的差异明显,山西和内蒙古在第一梯队,远远高出其他省份,接下来,宁夏、辽宁、上海、天津等省市相对较高,数值为9以上。另外,除青海外,其他地区生态足迹均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明显。这反映出我国生态面临的巨大压力。
从生态足迹的构成看,其中,能源地占到71%左右,说明能源的消耗是经济活动对自然造成冲击的最主要方面,要降低一地的生态足迹,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降低单位经济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提高利用效率。其次是可耕地和草地占到18%,这是和人类的生活消费有直接关系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总是在不断上升的,因此这部分消耗也是稳中有升。各个省、市、区生态足迹的构成虽然有差别,但差别微小,与全国情况相似。
根据测算结果,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级六组,即:生态文明水平高于全国水平的等级,包括最高水平组、高水平组和中高水平组的14个省、市、自治区;生态文明水平低于全国水平的等级,包括分布于以下中低水平组、低水平组、最低水平组的16个省、市、自治区。
最高水平组:北京。在所有省、市、自治区中,北京的EEI值最高,且领先程度大。北京的人均GDP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而生态足迹的水平却排在全国第十位,并不高。但是综合来看,北京的生态文明水平最高,经济发展最为资源节约且环境友好。
高水平组: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天津。这些省市在排序中属于第二梯队,它们全部是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GDP水平高,但同时相应的生态足迹的水平也排在全国较高的水平。这些省市相对落后于北京,但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高水平组:广西、山东、重庆、四川、江西、河南、湖南。从绝对值上来说,这些省、市、区EEI值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山东为沿海地区外,其他均为中西部地区。
中低水平组:湖北、海南、安徽、陕西、黑龙江、吉林。这些省份所处的梯队虽属中游,但已经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低水平组:青海、河北、辽宁、新疆、云南、甘肃。这一梯队处于全国低水平。这里既有西部经济落后的省份,又有东部的河北和辽宁两省。
最低水平组:内蒙古、贵州、宁夏、山西。
谁在左右生态文明
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各地区间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差异?
GDP、人口规模
理论上说,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地区人口和经济规模越大,生态文明水平就会越高。但是相关分析表明,这种正面影响实际并不大。
人均GDP、劳动生产率
由于在不同的经济结构、技术水平条件下生态效率不同,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即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地区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生态文明水平越趋于较高。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其生态文明水平明显趋于改善。
经济服务化
第二产业是物质的经济,而第三产业是相对去物质化的,所以,可以预见,经济服务化率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率越高,生态文明水平亦会趋于较高。相对于经济快速服务化的省份,那些工业仍占较高比重的省份的生态文明水平就要明显低很多。
城市化水平
生态文明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是密切正相关的,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此外,家用汽车的拥有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对生态文明水平的影响途径是多方面的。从统计结果来看,生态文明水平和家用汽车拥有量的相关性为比较显著的正相关。
经济活动能耗
生态文明水平与万元GDP能耗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是呈显著负相关的。启示是:利用技术创新降低能耗,发展循环经济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均生态足迹
在经济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地区人均的生态足迹越大,说明人均消耗的能源和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生态文明水平也就越小,但这种相关性并不显著。
由于这份生态文明水平排名榜是“我国首份”,本来是很值得期待的。然而,它的真面目却令人晕眩,并进而让人生疑:一些人们印象中的生态大省,排名却并不靠前,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排名却遥遥领先。换言之,这份标榜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的榜单,本质上还是一份GDP排行榜。
这样做的结果,不过是用“生态文明水平”为“惟GDP论”重新披上一件光彩夺目的外衣。各个地区仍然只需拼命地将GDP搞上去,在生态文明水平排名上就能取得较高的位置,就有更加好的“政绩”。虽然有关专家辩解说“GDP高,不一定生态文明程度高”,但这不过是因为各个地区在所谓的“生态足迹”上还有些自然差距而已。
关键词:保护生态;提升生态文明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在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保护了呼伦贝尔市生态,有力提升了区域生态文明水平。
1.生态保护与建设
1.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相关政策
新修订的《环保法》明确指出“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呼伦贝尔市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重点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从2014年开始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并探索建立配套管控政策措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立体动态管理机制。
1.2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呼伦贝尔市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依据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着力打造山清水秀、河畅湖美的美好家园。强化地下水保护,实行开采量与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划定地下水禁采区与限采区,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加强河道综合整治,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家园”“海绵城市”,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2.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构建生态、农业、城镇化三大空间,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实施收缩、集约、点状开发,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内在统一。
2.1构建生态、农业和城镇化空间
2.1.1构建“一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空间构建以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为主体,以呼伦贝尔天然林保护区、沙地防治区、湿地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全市规划生态空间总面积23.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91.06%。2.1.2构建“一带两区”农牧业发展空间构建以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带、南麓农牧业发展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区为主体,以额尔古纳水系、嫩江水系等为补充的农牧业发展空间格局。规划农业耕地保护空间总面积2.0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8.21%。2.1.3构建“一核两带多点”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空间构筑以呼伦贝尔都市区为产业发展核心,以满-海-牙为横轴、以海拉尔-鄂温克伊敏河镇为纵轴的“T字形”经济带,以满洲里为龙头、两翼向室韦和额布都格口岸延伸的“V字形”口岸经济带,多点分布的市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重点镇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格局。规划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总面积0.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0.73%。
2.2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
2.2.1积极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通过申请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划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并按各自功能定位去布局,实施严格保护和有序开发。在重点开发区域内,以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积极承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转移人口,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集聚发展。在限制开发区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在禁止开发区域内,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点保护生态功能和文化资源,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2.2.2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政策推进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实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差别化扶持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控制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工程和项目建设。发挥政策措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施生态功能区科学发展新模式、新途径,落实不同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估与差异化考核政策。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全面完成国家试点示范建设目标任务。完善建立试点示范督查考评等工作推进机制。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1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以扶持核心龙头企业为带动,发挥地方特色,实现“乳、肉、油、粮、薯”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的工业化。
3.2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落实绿色“中国制造2025”,对有色金属、水泥等重点工业行业实现绿色化改造,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研究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采取系统设计、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3.3培育发展碳汇产业
生态文明下绿色消费模式的倡导
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构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以感官享乐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新型消费模式,这种模式既符合物质生产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水平,是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绿色消费顺应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趋势,是人类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倡导绿色消费,克制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有利于人类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利于维护和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制度,最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方式的生态考察和哲学反思,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在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由于大学生的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带来了能源消耗问题,大学生的消费已不是一个个人或家庭的问题,绿色消费教育是通过分析各种消费心理与行为,针对当前消费观念的变化与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校的大学生们,他们的绿色消费知识和绿色消费能力仍然相对缺乏,因此有必要将绿色消费观教育融入大学教育中去,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观教育
兴奋
兴奋,是基于一种反思,让我们看到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和升华。
自工业革命以来,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发展观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
第一次,由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工业革命后,人类走上了征服大自然的征程。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难以估量的代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绝灭……
第二次,由征服自然到对话自然。20世纪中叶以来,有识之士越来越看到了传统工业文明可怕的未来。1961年,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激起人们对传统发展道路、发展方式的反思。
第三次,由对话自然到尊重自然。这就是十七大提出、十充分阐述的生态文明建设。十报告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宣言,又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观,意味着我们党不仅对民族负责、对当代负责,而且对人类负责、对未来负责。
亲切
亲切,则是基于自身的一些经历。
记得30年前选修《生态学基础知识》的时候,我就被其中奇妙的生态现象、生态规律所吸引。西部大开发启动后,我开始作生态化的思考。世纪之交,参与雅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便把生态化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一并提出,并在目标定位上加入“美丽”二字,即:“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的新雅安”。为了探讨“生态化”,在2001年7月雅安市社科联举办的跨越式发展研讨会上,我提交了《关于生态化的几点思考》。文中,把生态化概括为“再造秀美山川,把生态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塑造生态文明”,并分别作了简要阐述。这篇短文经修改后,以《西部“生态化”雏议》为题,发表在《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2年3月9日的“百家谈”上。
有了这样的经历,今天学习十对生态文明的精辟论述,倍感亲切,也有点欣慰。
“想入非非”
“想入非非”,是基于一种刺激,这是由“美丽中国”四个字引发的。
看看我们四川的新农村建设,要问“美丽中国”美在哪里,我会大声说:最美在乡村。田园美的一个新兴元素――“微田园”,尤其让人联想丰富。
“微田园”,源于农民在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实践中的创造,是新村建设实践中的否定之否定。最先,农民的梦想是,把乡下的家园建得像城市一样,让新村像城市一样“洋气”。乡村建设照搬城市建设的模式,其结果适得其反。
绵竹市清平新农村综合体是“微田园”的命名地,在建设过程中,清平的老百姓把“小花园”改成“小菜园”,被命名为“微田园”。
实践证明,建设这样的“微田园”, 打破了钢筋混凝土崇拜和城市景观崇拜,既有效利用了日益珍贵的土地资源,又富有农家情趣,让新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了这样的“微田园”,我们又看到了新村里面独特的田园之美、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