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1篇

为加强班级物资管理,提高物资使用效率,节约开支,培养学生爱护学校班级公物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积极性。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一、加强爱护公物的教育

l、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把爱护公物的教育与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结合起来,与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结合起来,与班级财产包管制度结合起来,在全体学生中形成爱护公物为荣,损坏公物为耻的好风气。

2、加强教室安全管理,开、关门窗时要全部固定好,预防大风损坏门窗。

3、教室里应保持正常秩序,公物摆放要整齐,使用要爱惜,不准在教室内追逐打吵,不准动用清洁工具或其他公物相互斗欧,不准有意关门堵人、踢门等。

4、提倡自已动手,检修公物。

二、班级公物保管制度

1、各班负责保管的公物,班主任有负责登记、监督及经常检查维护的责任。

2、各班设公物管理员若干名(责任到人),协助班主任做好教室门窗(含锁)、玻璃、黑板、班级栏、桌凳、橱柜、电灯、电扇、开关插座、喇叭、墙壁整洁、清洁用具、饮水机、多媒体设备等公物管理,发现公物遭破坏、涂抹等,简单毛病各班及时自行修复,不能自行修复的立即通知总务处记录并解决。管理员名单一式两份,班主任及总务处各保管一份备查。

3、学生课桌凳,由学生保管,本着谁用谁负责的原则,要离开墙壁5公分以上。

4、教室内外墙壁、走廊的公物,由相应班级负责管理,不得有任何损坏、涂抹。

5、每学期开学时,由各班班主任督促学生对本班负责保管的公物详细检查,如有不完整者,应报总务处修理、补充;不能立即修复的,由总务处另行登记备查。

6、各班公物有损坏时,由保管人报告班主任,责任者应负责赔偿或修复,若不能查明原因的,由班级负责。

7、各类电器(饮水机、日光灯、多媒体等)的使用应遵守学校有关规定,做到用时开,不用时关;放学(晚自习结束)或离开时间较长必须关闭室内电源,不开长明灯、无人灯。在自然光较充足的情况下,白天不开灯。

8、每学年初各班填写公物保管清单,清单一式二份,班主任及总务处各保管一份备查。

9、总务处每月检查一次班级公物保管情况,纳入班级量化管理成绩。

10、人为故意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要加倍罚扣或给予处分。

11、实行班级物资管理基金制,每学期每班100元。每分扣1元,不足者从班级管理费中扣除。

三、评分标准(基础分100分)

(一)门

1、视损坏程度扣1-10分/次。

(二)窗

1、玻璃损坏扣2分/次。

2、窗帘损坏扣1分/次。

(三)用电设施

1、出现无人灯、扇现象,每次扣1分,自然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开晴天灯,每次扣1分。

2、开关、插座、面板被损坏,每次扣1分。

3、夜间、周末、节假日饮水机(值周班级负责)未关,每天扣3分。多媒体、微机未关每天扣5分。

4、多媒体或微机开机而无人使用每次1分,学生利用教室微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扣2分。

(四)墙面

1、墙面上乱涂乱画,扣1分.乱刻乱砸扣2分。

(五)桌凳

1、未经许可将其他班级或学校的桌凳搬入教室使用的扣1分。

2、桌凳、讲台上乱画乱刻乱贴的扣1分,人为损坏桌凳的除赔偿维修费外,扣2分。

(六)黑板

1、黑板损坏的每次扣2分.

(七)其它

1、发现其它有损学校财产的行为(如破坏绿化、破坏楼梯过道开关、破坏自来水设施等),每次扣2分.

2、到功能室上课,破坏功能室设施(如综合楼楼梯、楼道、墙壁、墙壁开关、实验室设施设备、音乐教室设施设备、微机室设施设备等)的扣1-10分。

3、学年结束,不交还教室钥匙,多媒体钥匙等,每次扣10分。

4、不及时申报维修(隐瞒损坏情况),每次扣10分。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2篇

如何对班级进行管理,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来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他们潜在优势,是每位班主任考虑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课题的实践,从做好“战前”动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讨论量化细则,共同制定管理办法这两方面来探讨了“量化管理法”实施的前期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又采取了“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评分轮流制”和“丰富班级管理角色,量化监督”两种策略。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认识到在实施量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善待学生,坚持“人本主义”;量化与质化互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持之以恒,避免学生形成双重人格。

【关键词】: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法   班级量化管理法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些年,笔者一直担任小学中低年级的班主任,每天起早摸黑,班级事务繁琐复杂,因学生年龄小,又不得不事无俱细,常常搞得自己疲惫不堪。再加上学校对班级实行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更是使笔者觉得在班务管理上,在对学生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为此,我运用“量化管理法”对我所执教的班级开展管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实践,班级中逐渐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量化,时时有监督,个个是主人”的局面。

一、“量化管理法”的理论依据和概念

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人的后天行为大都不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偶然行为的结果所支配的,其中,受到强化的行为往往得以保留,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往往消失。因此,系统地有选择地强化某种行为,就能纠正个体的不良行为或人格特征。“量化管理法”就是利用强化原理,把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内容量化为一定的分值,然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记分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量化管理法”能体现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全面性,利于学生发展

在班级工作中运用“量化管理法”,能明确地为学生确立目标,使学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主动地按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完善自己,不断拓展内在潜能,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另外,“量化管理法”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量化管理”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特点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被量化出来的情况扬长避短确定目标。综上所述,我认为,恰当地运用“量化管理法”进行班级管理,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全面性,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样的管理方法能较有效又快速地使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化,尽早使他们适应校园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量化管理法”的实施

1、做好“战前”动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们要在心理上维持认知的平衡,需要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任何行为都要有一个理由作支持,这个理由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只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教育手段才能成功。班级生活中,遵守行为规范,参加各种活动,这是维持班级正常运转的前提,这其中的任何一种行为都要有一个理由作支持。所以,我在“量化管理法”实施之前,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内心需要,培养积极兴趣,掀动学生心灵深处“向上”的意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量化管理法”的实施,提供较好的思想基础。

2、讨论量化细则,共同制定管理办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量化显示表细则和管理办法往往更周密,更切实可行,因为满足学生的需要,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所以更能得到学生的支持,更容易贯彻执行,因为自己认同的东西没有理由不执行。从而奠定自我约束的基础。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管理;方法与措施

对班级管理而言,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实际上,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能够自我管理。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人,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才能事业有成。早在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就说过:“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一个靠别人来管理的人”。其次,有关研究表明: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是发展学生个性、主体性的舞台。因此,如何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和需要,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几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接班初便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几个方面制定了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细则》,做到学生有章可循。老师、学生依据细则要求,采用加分、减分的办法记录自己一天的表现情况,每一周进行一次小结,评选出本周的“优秀学生”。同时,还指导学生每人制作一个“承诺纸鹤”,写下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或自己要改正的缺点,挂在班上,让它时时提醒着自己,如果违反时,就拿下来看一看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就这样坚持不懈的规矩约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班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精细化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75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木单位,而班级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功能与效果。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自然也适用于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其实学校的管理比其他行业的管理更需要细节的精心设计,因为学校的管理小单是要面对活生生的人,更为重要而且特别的是这些人都是需要呵护的未成年人。所以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务必小能粗放式地对待孩子、管理班级,一定要时时、事事从细节上精心管理班级。

一、何谓班级“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而现代管理学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所谓班级“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一改过往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着眼细处,管理上实事求是,强调“精”与“细”,要求每件事都要“精心”,都要做得“细致”,着力打造精品建设,实现班级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教师从“班级文化建设”为思想引领、“班级公约”为行动指南、“班级分工表”为细化管理、“班级评分表”为评价手段这四大方而开展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这样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思路清晰,有利于小学生按部就班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同时责任具体到人,保证了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正是这样一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思路,使得广大小学教师找到了班级管理的具体可行方法,一改班主任事事要管的局而,切实减轻了广大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二、班级管理精细化的措施

(一)建立精细化的学生跟踪档案

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之初,必须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详细的档案。档案要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信息、自我评价栏、小组评价栏、教师评价栏、每次考试成绩栏、违纪栏、表现突出栏等,要求以一个学年为界,以每一个学期的期中、期末为节点,如实记录学生这一段时问的种种表现。这种给班级学生建立详细档案的做法小但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而且可以督促学生自律、自省,有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小学生是非常愿意表现的,当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被记录卜来的时候,无疑这个档案就变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星光大道”,这就会形成学生争相表现的局而,这样班级管理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师生情感交流,便于精细化管理

交流是情感的基础,有了交流才会有情感,有感悟,有教育。只有用心走近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去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才会尊重我,喜欢我,理解我。这样才会使每一个学生更愿意去融入别班级,热爱班级。在学习中,老师应当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游戏;利用放学时间和学生一起沟通学习中或家庭中的困难,和学生谈心,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学生打架了,老师应该静下心来了解情况,从学生双方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我可以与学生一起融人我们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管理了班级,有了自觉性,而与我的感情也更加深刻。

(三)细化评价万案,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用夺红花的形式,体现在班级的评价夺分园地内。每位学生名字后面都有两朵小红花,每朵花的分值是20分,学生的基础分是40分。如果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出色,就加上1分,用“√”的形式记录;如果学生出现过错,屡教不改,就减掉一分,用“X”的形式记录。当得满20分时,就奖励一朵小红花,发给学生一张绿卡,再发给一封教师亲笔写o家长的表扬信;当被扣满20分时,就会取下一朵小红花,罚一张红卡,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反映给家长。对于得花较多的学生,学期末给予物质奖励,并在家长座谈会上进行表彰。

(四)班委会精细化分工做好助手

班委会选拔是每一位班主任开学伊始必须要做的,我认为组建班委会也不能随意,需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是注意人选,班主任不要急于做出选择,可以观察一周再组建一个临时班委,随着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渐深,可以逐渐调整人员,要让他们都能胜任自己的岗位,这样才能起到班主任小助手的作用。其次要注意分工细致,甚至每一天的分工都要明确,不能让学生有界限不清的问题。其三班主任要选定学习小组的组长,并明确其职责。小组学习方式实施之初,班主任要逐步指导学生,尤其要专门培训各个学习小组长,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自觉学习。

(五)“精细化”更需要“人性化”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文第5篇

一、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

1.小学生的“情绪”

小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自然带有这个年龄段的一些特征,如活泼好动,调皮爱玩,由于很多孩子又是独生子女,因此也带有一些独生子女的脾气秉性,在课堂上如果控制不好,孩子们自然会由着性子来,起哄捣乱,说话聊天,不注意听讲,不好好上课,偶尔还会大打出手;有事没事的还会打些小报告,这个怎样了,那个怎样了,今天他干嘛了,明天他又干嘛了,鸡毛蒜皮,乌七八糟什么事都有。

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讲觉得不可思议,也觉得小题大做,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本然,是小孩子的本性使然,一种本能的情绪,很多事基本上都是那个年龄段的普遍现象。他们带着孩子们固有的本能将这一切都浮现在我们面前。这种不带修饰、出于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本性、活脱脱展现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称之为“小学生的情绪”。

2.教师的“情绪”

面对着孩子们的调皮捣蛋,起哄聊天,乱七八糟的小报告,很多新手老师基本上是招架不住的,有的孩子公然大打出手,举起拳头就互掐起来,这样一种场面,许多没有经验的老师简直不知如何是好。对于孩子们的这些情况,有些教师有时会烦不胜烦,有时会忍无可忍,有时气得浑身发颤,有时训斥的话想脱口而出,这种面对问题时的一种潜意识下的表现,我们称之为“教师的情绪”。当然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艺术与智慧,相对比较得心应手,但前提是“有经验”。那么他们的经验是从何而来呢?在这种“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状态下,那是一步步的历练;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虽也同样是新手老师,但游刃有余背后的素质积累也是一步一步实现的。这里我们所说的情绪就是一种还原于人的潜意识状态下,除去过多的约束下的状态。

二、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理性”

1.教师的理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教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合格教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优秀教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特级教师,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名师,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教师理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把教师界定为教师这类人;另一方面我们把教师界定为教师这一职业。无论是作为教师本身的人,还是作为教师职业来讲,教师的理性便给其增加了很多约束、很多限制、很多规范、很多要求,这些条条框框是教师必须去遵守的,是一种应然与必然的状态,逾越了这些,首先就突破了教师的底线。对于上限如何,在于教师对自身素质的一个更高要求,在不同的要求之下,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名师。

面对着小学生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着课堂的纷纷扰扰,面对着班级的杂乱无章,面对着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出于教师的情绪,他们可能会采取很多我们不想看到的违反师德的管理手段,但教师的理性则使管理重新回到了更为艺术、更为智慧的轨道。

2.小学生的理性

小学生处在一个特殊年龄层,自然有着这个年龄的烙印,有着这个年龄的种种特点。小学生虽是孩子,但他也是学生,既然是学生,那自然在孩子这一角色的基础上,还加上了“小学生”这样一个角色。保持孩子的天性是教育的本质,但还要有个学生的样子,这也是教育的本质,所以,对于小学生的规范、约束、教育也是必然,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理性”。打架斗殴,有了脾气就随便去发,上课随便聊天,有事没事打小报告,不喜欢写作业,不喜欢课堂等等这些问题,若只单单由着他们的性子,恐怕也是使不得的,那样下去教育也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

三、 小学班级管理的情绪与理性的转化

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局限也是潜力,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这需要将情绪与理性做一个合理的转化。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小学班级管理也同样如此。我们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失去了科学与艺术的成分,那么管理就会失去育人的功能。[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两者是辩证的关系,绝对不能偏重一方,惟有如此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以理性化情绪,以情绪化理性,在情绪与理性之间寻找到其可以调整的空间,使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井然有序,让学生与教师在这样一个班级里都能体验到教育的充实与意义,这便是班级管理的本质所在。

1.以理性化情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由情绪信马由缰这肯定是不行的,只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走向崩溃的边缘,但绝对的理性与绝对的情绪都是太过生硬的两个极点。对于小学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刀切”“一手包办”,也不能“任我行”“放任自流”,而应以学生为主体,为“主角”,倡导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为“导演”,宏观调控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自主的班级管理模式。[2]对于小学生来说,纯粹的情绪对于班级管理是不利的,但是从孩子们的天性来讲这又是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地方,所以在转化小学生情绪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智慧,以严格有爱、严厉有法、严肃有度、爱中有教的方式将孩子们的情绪转化为理性下的情绪,这样既保留了孩子们的天性,又促进了小学生的成长。

2.以情绪化理性

规范条例、规矩约束,没有弹性的空间只会让人越来越固限,越来越没有温度,冷冷的就像冰块一样,这不是班级管理的上策。对于小学班级管理来说,要在理性的骨子里加上一点调和剂,这便是“智慧的艺术”,教师若只是有板有眼地去宣布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就像是没有表情的金科玉律,孩子即使听话得像个小绵羊,那恐怕也是一种极大的悲哀,亦或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反叛得更是变本加厉,这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在理性之中我们需要加一点智慧,在智慧的头脑中加一些艺术,在艺术般的管理中加一些温度,这便是以情绪化理性之法,要让学生具有自尊、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就要对学生授权,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选出班干部,在班主任的协助下独立进行自我管理,处理日常事务,推动班级工作正常运行;同时要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日常事务中,让其承担责任与义务,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各种活动中,使其得到体验、感受、思考和提高。[3]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工程,在情绪与理性之下,我们增加了温度,增加了艺术,在两者的转化之中让课堂更像课堂,让班级更像班级,让教育更像教育,让孩子更像孩子,让小学生更像小学生,让教师更像教师,让一切在本然与应然之间有着最美的绽放。

参考文献

[1] 郭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