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反思论文

教育反思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反思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反思论文

教育反思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因素”说;“两因素”说;主体(性)[中图分类号]G640

Abstract:Therelationbetweenallkeyelementsineducationalcourseisaquitedisputedtopic.The“TwoFactorTheory",whichisquitedifferentfromthetraditionalideasand“ThreeFactorTheory",goestoanotherextreme:ignoringteachers''''subjectivitywhileaffirmingstudents''''subjectiveposition,which

hascausedcertainresponseinthetheorycircle.Thefundamentalreasonslieintheconfusingaboutrealismtheoryandvaluetheory,factjudgmentandvaluejudgmentby“TwoFactorTheory".Itisnotwisetotakeoneortheother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Whileaffirmingstudents''''subjectivity,weshouldpaythesameattentiontoteachers''''dominantposition,andbuild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them.

Keywords:“ThreeFactorsTheory";

“TwoFactorsTheory";

、受教育者)一直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但在本世纪初,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教授提出了“两因素”说对之予以质疑。他认为“三因素说”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无法“化解”的矛盾,原因就是“人们在传统教育观支配下,对教育过程基本要素作了不正确的划分,进而对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及其关系作了不恰当的理解”[1](P6)。在“两因素”看来,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不是三个,而是两个,即“学生”和“教育资料”。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育资料”是客体,学生与教育资料之间构成主客体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1](P6)。“两因素”说刚提出时,曾在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在肯定其大胆探索的同时,批评者经常提出的质疑是:教育者的位置在哪里?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学生能把握自己吗?现实的教育是这样的吗?……本文无意纠缠于已有理论上的争论,而是立足于当今教育现实,以问题的形式展开问题,以期从另一个视角审视同一个问题。

一、从两个假设看“两因素”说存在的问题

“两因素”说是一种假说,针对这一假说,我们也可以假设两个问题,试着用“两因素”说进行解答。第一个问题是:对于“教会选择”,即教师教学生学会选择,应当作何理解?第二个问题是:对于一个选择做快乐的奴隶的受教育者,教育者应该(或者可以)做什么?

根据“两因素”说的基本精神,回答应该是这样的。对于第一个问题而言,教会选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选择不是靠“教”就能“会”的,选择只能是作为主体的学生自己的“自觉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教师是无法教会的。因为“教育实践活动在本质上不是教师利用教育资料去改造学生的活动,不是教师的活动,而是学生自我改造的实践活动”[1](P8)。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其重要性。这种方式就是对教育资料的选择、加工、改造”[1](P6)。教育过程是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利用教师提供的社会文化进行自我文化建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我的发展,而不是教师利用教育资料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1](P8)。所以,教师包含了“施加教育影响”因素的所谓“教会”是不成立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起来可能比较复杂,但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回答一:根据哲学的观点,实践不仅仅是指practice,即人改变客体的活动,而且还包括了praxis,即人类自我完善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实践实际上是指的后者[1](P7)。一个奴隶,不管他是甘心情愿的、快快乐乐的,还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的,他本身就是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相违背的,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教育者理所当然地要教育他摆脱奴性,成为独立的、自由的、健全的主体。

还有第二种回答: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主体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百分之百的纯粹的主体性,现实社会中的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奴性。奴隶,不仅仅是指奴隶社会那种奴隶,它更多的是指人的一种受奴役的状态,人类发展至今,还没有几个人能摆脱这种奴役状态。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快乐的、幸福的奴隶,总比一个终日里愁眉紧锁、郁郁寡欢的奴隶要好得多。而人生,就是要不断从奴役状态解脱出来,或者说,从受奴役的程度深的状态向受奴役的程度浅的状态过渡。

第三种解答是:正是因为奴隶状态是人生存于世的基本状态,是一种常态,加之今天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所以,学生如果要选择做奴隶,教师也没有必要干涉他。何况他还是一个快乐的奴隶——现代社会不就是奉行快乐至上吗?

当然,还可能存在一种极端的反驳意见,从前提上进行驳斥,它说:奴隶,由于他的地位决定了他永远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他必然是痛苦的、仇恨的、叛逆的、反抗的,怎么会快乐呢?对于这种极端的反驳,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极端的例子作为反反驳:1838年,正当废奴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有200名被解放的奴隶要求重归束缚,被主人格兰尼格(Gienelg)拒绝后,竟将主人杀死,可见快乐的奴隶还是存在于世的[2]。相信张教授是不会做这种偏执的回答的,所以,此项不在讨论之列。上面的假设暴露出“两因素”说虽然在创新上有所突破,但一旦与具体的、现实的教育联系起来,就显得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了。

二、“两因素”说对“主体(性)”的误读

现在从对两个假设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对“两因素”说作一反思

对第一个问题,张教授在文章中有类似的分析,他讨论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他认为:“从哲学上的主客体关系来看,主体、客体是一对关系范畴,是一种事实判断。只要有一个实践过程,就存在主体和客体,它们无须外人赋予。‘他人’把‘我’看作主体,‘人’就是主体,‘我’就是客体,‘我’不因为‘他人’把‘我’看作主体便成了主体,在‘他人对待我’这个过程中,‘我’总是客体。主体性教育理论并没有从事实上去确认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因而,它强调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强调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展主体性。”[1](P9.10)

也就是说,主体性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而“培养”则是暗含了价值取向在内的。事实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否作为一个主体,这不是教育者主观上“想要”实现就会实现的。究其根源,“培养”、“教育”、“教会”等词本身就预设了对主体性的忽视、埋没、抹杀。根据这样的理论,我们推论出“两因素”说对第一个问题可能作出的回答,这是顺理成章的。然而事实是,学生的选择也是需要“教”的,无论是从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上看,主体都是离不开“教”的,这种“教”有着“对”“错”之分,但却没有“有”“无”之别。早在启蒙运动如日中天的时候,作为主将的卢梭就曾对教育者们提出忠告:“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3]今天也可以说:“不要在教想做主体的孩子排斥教师的主体作用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奴役的魔鬼。”诚如金生鈜指出的:“人要成为主体,意味着在教育的理性训练中成为理性的服从者。本来意义上的理性主体是一个自由的、自主的自足主体,它可以从自己出发决定一切他愿意决定的事,做一切他理所愿意做的事,但是,这个理性的主体在成为主体的路上必须成为一个屈从者,他必须彻底地适应各种所谓的理性秩序。人的理性化与世界的理性化导致了对人性的普遍的控制,人的主体化在这个意义上是理性的奴隶化。”[4]教育者在“教育”甚至“解放”受教育者,使其成为自己的主人的时候,往往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让后者成为了奴隶,而且还是满心欢喜的奴隶。在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的,是教师把学生教成了精神的奴隶,而不是教师把学生作为施教的客体。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看第二个问题。根据“两因素”说,如果“做一个快乐的奴隶”是学生自我选择的结果,那么,教育者也必须认可这一结果。即使他不认可,在实际的教育中他也是无能为力的。因为第一个问题已经说明了:教会的选择不是选择,选择只能靠学生自己。选择奴性也好,摆脱奴性也好,都是受教育者自己选择、建构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者除了提供一些他认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并把自己也作为一种资源供奉于学生的面前,他一无所能。如果教师存在着教会一个选择做快乐的奴隶的学生转而选择做一个具有独立精神、批判意识的自由人的“妄想”,那倒是违背了“真正的”(也是“两因素”说所说的)教育的宗旨哩。

如果他作的是第二种回答呢?姑且认为每个人都是处于一种受奴役的状态之中的,也姑且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从受奴役较重的程度转为受奴役较轻的程度。只要作出了这种回答,也就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因为对想做快乐的奴隶或者已经成为快乐的奴隶的受教育者而言,奴隶状态是他作为主体自我选择的。教育者只要对“奴隶”这一生存状态持批评态度,并试图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改变之,就犯了干涉学生的主体性的错误了。作为一个教育者,他所能做的,就是选取一些他认为对于唤醒人的奴役状态有所帮助的教育资源,创设一种杜威所说的“环境”,让学生再选一次或者若干次。在这些选择过程中,教育者不能开宗明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呈现客观的教育资源——他自己也是这种资源之一。至于受教育者听不听、选不选、信不信,这是教师不应也无法干涉的。这倒有些与第三种回答相类似了,然而殊不知,这种回答正是要明目张胆地取消教育,相信作为教育者的张教授也是不会肯定这样的认识的。

从对上面几个问题的解答,可以看出:“两因素”说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上处理得不是很好,在分析实际的教育问题时,容易陷入反复纠缠、牵扯不清的境地。这个问题就是:对于人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理解?主体性究竟是先天赋予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教育在主体性的建构方面究竟能起怎样的作用?又起着怎样的作用?

三、在教育中究竟应该怎样理解人的主体性问题

与传统师生观不同,“两因素”说十分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就把教师的主体性给抹杀了(或者说是悬置了),从而提出没有教师的“两因素”说,这却是值得商榷的。时至今日,大家都谈“和谐社会”了,何以在“主体(性)”问题上,教师与学生必须是二选一,必须有你没我,而不能是“双赢”、“共生”呢?原因在于“两因素”说在解释“主体(性)”时造成了误读,混淆了实在论意义与价值论意义,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1.主体(性)在两种不同视角上的界定

对于“主体(性)”的理解,可以从实在论意义和事实判断的视角进行,也可以从价值论和价值判断的视角进行。两者区别显著,不可混为一谈。

诚如张教授所说,“作为教育资料的社会文化不是教师能‘安置’到学生的身心结构中去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与接受等学生作用于文化和知识的过程是不能忽略的。教师无论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文化,它都得经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接受等活动才能‘内化’”[1](P9)。这话说得对极了,它正是在实在论意义、事实判断的视角对主体(性)进行解释。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指出了:“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是他们自己”,“个人是最终的判断者”[5]。教师也不例外。

张教授还说:“如果学生不是主体,或者像人们通常从现象层面所看到的那样,认为教师是主体,那么教育活动便成了教师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学生的实践活动。相应,教育就成了教师的而不是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的发展,便成了教师的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这显然不符合实践活动与人的发展的实践和逻辑关系。”[1](P9)

既然学生作为一种主体是一种事实,那么又何来“如果学生不是主体”之说呢?显然,这句话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说的。如果如此,从实在论意义上看,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根本就是一个自明的问题,同时也变成了一个伪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讨论来讨论去,要么意义不大,要么会弄巧成拙,越来越迷糊。就像萨特所说:“拷打本身并不剥夺我们的自由:我们是在拷打中自由地屈服的。”[6]那么说来,人生何处不自由?追求自由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前面所说的选择做快乐的奴隶的学生,他的选择肯定是自己做出来的,作为一个主体,自然是毫无疑问的,这样的话,教育者就只要——而且只能——安安心心地做“教育资源”了。

2.“两因素”说对两种视角的混淆

上面的问题,张教授也意识到了,他指出:“将学生认定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不是一种‘应然’性的价值判断,如果那样,仍然要落入‘要把学生当作主体’的窠臼之中,而是一种基于人的实践活动与发展的因果关系的事实确认。”[1](P10)这话十分正确,但如上所说:既然都已经承认了学生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地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了,无论教师想当“主导”还是想当“主体”,都只能是一厢情愿,那讨论还有多大意义呢?所以,到了最后,为了显得“有意义”,“两因素”说不得不进行大胆的尝试,这种尝试最终造成了两种视角的混淆。

张教授批评:“如果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那么,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实际上他并不是‘事实上’的主体,而是‘价值意义’上的‘主体’,即教师要把学生当‘人’看待,当作‘主体’(在那些论者心中,‘主体’是等同于‘人’的)看待。”[7]这么说有点让人费解。前面已经说过了,实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怎么在这里学生又“不是‘事实上’的主体”了?对于“‘价值意义’上的‘主体’”,我们又该如何理解?究竟是教师,是学生,还是两者都是?教师把学生当“人”看待,这错了吗?如果不当人看待,那应该当什么看待呢?只要教师“看待”了学生,对教师而言,学生就是客体了,那就不符合“两因素”说的主旨了,所以,教师最好是对学生不看待;硬是要看待,也是看作教育资源,而且把自己当作其中之一来看待。这是多么匪夷所思啊!

“两因素”造成的这种混淆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在这一点上,“两因素”说与价值澄清学派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认为主体性似乎是一种绝对的、纯粹的个人特性,似乎只要是受了他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就会削弱主体性,甚至导致主体性的丧失。在这里,他们突出了学生一方的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性,同时排斥学生之外的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性。

这种看法的确很纯,但正因为如此,它也过于理想化,成为脱离现实的乌托邦。因为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在现实的社会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主体(性)。对于外在于我的他人、他物而言,我是主体;对于其他作为主体的人而言,我是客体。学生也是处在这种关系中的个体,也要受这种关系的制约,并不存在绝对的作为主体的学生——虽然我也和“两因素”说一样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3.教师的主体性

具体到教师身上,就主体性而言,它对教师的要求非但不比学生低,而且还似乎比学生要高,但“两因素”说却不这样认为。张教授说:“教育作为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有目的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发出者,教育活动的结果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他人的发展。这是符合实践活动的主客体关系原理的,也是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1](P8)这里仍然是突出学生的目的性、能动性,而把教师晾在一边。

然而,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是有目的、能动的,而学生倒不一定要有目的,相反,有时候还就是要让他们意识不到这些目的。诺扎洛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盲目的教师能取得成功的。

所以可以说,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并非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时”“共享”的。只要满足了其中之一,具体地说,只要满足了教的一方,而无论学的一方如何,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就成立了。教育者的目的性是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得以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人们在界定“教育”概念时,往往只是从教育者这一方面来看,并不顾及受教育者。这正好和“两因素”说大相径庭。

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它是由教育活动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教育活动之所以成为教育活动,就在于它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没有这些,教育就泛化为“影响”,那它和其他一切人的社会活动又有什么区别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抹杀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忽视教师的主体性,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诚如有学者指出的:“教师与社会文化要合为教育资料,还需回答它们是同质的吗?或者说它们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同样的功能吗?”答案是否定的。而且,“教师与社会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也是不同的”[8]。把教师并入教育资源,说得委婉一点,是对教师主体性的轻视,说得严重一点,是对他的主体性的亵渎。

总而言之,主体(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绝对化。这里的“相对”,也不仅仅是指辩证法里面讲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而更多的是指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间的相互对应和置换。主体性有着实在论与价值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上的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十分重要的,但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把教师的主体性忽视了,或者说淡化了——教师的地位仅仅在于作为教育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仅仅在于对文化的加工萃取,在于对无生命之物的作用——这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当然,这种作用势必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但它的影响却显得那么的苍白微渺。传统的教育把教师放在一个近乎神圣的地位,学生则显得卑微渺小,今天我们是不是要来个矫枉过正,让教师和学生对调一下位置,把神坛上的拉下来,再把神坛下的请上去呢?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2]李银河.虐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24.

[3]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01.

[4]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6.

[6]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671.

教育反思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人文

“批判理论”述评

自从欧洲文艺复兴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信赖与日俱增,依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所取得的成就向人类展示了知识的伟大力量。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并且以具有合理性、可计算性与可控制性的科学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认为在现代社会,科学意味着理性、文明与效率,不仅是外在的善,而且是内在的美;以为科学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天灾人祸,如政治危机、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宗教问题、文学艺术问题、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这种以科学为唯一追求的社会思潮的背景下,“批判理论”应运而生,霍克海默与阿尔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指出近现代以来那种强调理性至上和人对自然的征服、统治的各种“启蒙思潮”(并不是专指18世纪西欧的启蒙运动)已经走向反面,人类所追求的对自然的克服与控制,将反过来使人遭受奴役与束缚。他们认为,这种启蒙运动的悲剧性辩证法就在于:启蒙退化为神话和新的迷信,启蒙运动不断以内在精神的丧失换取外在物质的享受,以开明进步为理由,要人们服从与日俱增的秩序和权威。他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聚合成一种全面统治人的总体力量,启蒙精神在使人摆脱愚昧的同时,又由于追求一种使人能够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而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并产生出两大恶果:知识成为工具;人异化为物。

同时,马尔库塞把他的“批判理论”的核心指向“单向度”。“单向度”与“多向度”是对立的。他指出,当代工业社会采取以科学技术为工具的社会统治形式,取消了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使社会、人及思想都成为单向度的,工业社会以技术为媒介,将文化、政治和经济合并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制度,这种制度吞没了或者排斥了所有的选择。以科学技术为工具对意识形态进行控制和操纵。这种统治弥漫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教育的过程也不例外。技术统治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比从前的要美好得多,而且,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抗拒质变。一种单面思想与单面行为模式就这样诞生了”。①

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类的异化”首先是“劳动的异化”,“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人力量和个人意志,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②技术异化不仅表现为技术及其造物对人的外在统治,更重要的是,技术理性已经内化为人的意识,使人成为缺少超越维度与批判维度的工具化存在。

人们如何摆脱现实生存境遇中的各种异化力量和普遍的文化——历史困境,如何超越人的异化受动的存在方式?马尔库塞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使否定理性被肯定理性所取代。因此,只需使理性摆脱工具化而恢复其否定性与批判性,把价值重新整合到科学中,使科学技术具有一种内在的人本主义批判意识,科学就不会再与统治、奴役相结合,而会与自由和解放结合在一起。随着“理性的功能是促进生活的艺术”(怀特海)这种新的理性观念的出现,技术的“逻各斯”将打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人类将从“额外压抑”中解放出来,劳动不再是一种异化劳动,而成为一种消遣,生产也将成为表演。因此,在工业化社会中,人的解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发展为追求,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进行批判,反抗和超越由技术理性等异化的文化力量所形成的生存困境。

“批判理论”以敏感的心灵感触了人类即将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的不安与绝望,以超人的勇气和救赎的热情批判了现代主义的内在弊端,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了曙光,启发了在异化的惨境中的心灵,指出了个体的有限生命应如何觅得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批判理论”反映在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批判教育学。它反对普遍本质的个性,强调教育目标的多元性与差异性;教育过程应成为学生批判思想、自尊和自由个性发展的真正的解放过程;课程要以解放的、人性的知识为中心,应是一种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的结构。批判理论学家认为学校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场所的问题的意识性,学校应该尽量避免用现有的物化知识与技能来限制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与技能是人类创造的而且是为人类服务的。

基于“批判理论”基础上的教育学对于当代中国教育价值的指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应注意探寻和建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共通融合的现代文化精神,尽可能地减轻和避免可能出现的人的异化现象。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区别于传统学科性教育、更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给予受过各类中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某种与相关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的教育活动,是培养人们从事某种职业能力的一种专门化教育。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基础,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注重职业岗位的规范要求,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使学生能适应毕业后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需要,其培养目的是造就一批适应大工业化机器生产的技术熟练的技师或技术工人。在这种教育目的的背后,隐藏着一种“非人”的教育哲学——人就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机器,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或者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

在这种教育目的下,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讲究实用性、应用性与针对性。因而,其课程结构体系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是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的,是由若干个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课程模块构成的。因为职业岗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课程不是系统的而是跳跃的、孤立的和片面的。流水线上设置了什么流程,就开设一门专门针对这一流程的技术课;某一类劳动有某一工序就开设专门对付这一工序的课程;至于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操作的目的和社会结果是什么,怎样让人更加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怎样才能使劳动更具有精神的愉悦感,都不是职业教育课程所关心的。教学手段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操练和应用来学习,因而更多地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等,强调要“真刀真枪”地重复精细的操作规范,经过不断地、机械地重复训练,使学生的技能达到发展的最高阶段。整个教学过程是以物化知识、机械重复、形成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流程,从中寻觅不到人性与人文的影子。课程评价也是建立在以技术评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并以技术的熟练程度为尺度的,忽视学生主体精神感受和个性发展,丝毫没有注意到人们在掌握技术的同时还应该自由地生活与发展。

这就是今天的职业教育所体现的一种普遍的、把人看作工具的人力资本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人成为仅仅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有价值的资源。教育把学生看成是需要发展的人力资本。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职业教育看作纯“生计”教育,在实践中,越会实际操作,越能解决问题,越有一技之长,越是能工巧匠,越显得水平高、作用大,也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也是民主社会的公民,是有自我价值取向的个体,不仅可以为他们自己和雇主创造经济利益,也应该能够满足个人成功的需要,创造性地表现和为他人服务。然而,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了娴熟的生产技能,却失去了人所应该有的“善”——德善、智善、美善、体善;人的智慧与潜能的发展在技术中消失殆尽;人通过技术劳动获得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没有使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人格尊严与个性、更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讲现实,不顾未来;只按“技术理性”行动,成了没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单面人”,社会也成了缺乏批判的“单面社会”。人通过这种教育获得物化的知识和技能,却把自己迷失在这种知识与技能之中。职业教育成了束缚人、压迫人、剥夺人的自由的工具,使人感到心灵脆弱与枯竭,生命暗淡无光,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也是整个教育的悲哀。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契合的高职教育

那么,洋溢着鲜活生命自由的职业教育在哪里?导引人生理想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

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三位研究者在论文《教育、雇主与阶级流动》中指出,因为雇主们对学历的兴趣在变小,所以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在变小。雇主们看到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学会如何思考、坚持不懈、理解信息和提出想法;同时,对制造业不利的服务业一直在增长,服务部门的雇主们越来越想要口齿清楚、自信而机敏的雇员,而高校并没有塑造这些品质。这就给高职教育提出挑战并促使我们反思。高职教育不应再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目标,仅仅培养学生的单一知识与技能,而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的、反思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适应性,能为未来的工作变换做好准备,如伯特兰·罗素所说,能为今后享受“理智的生活”打好基础。为此,高职教育应注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契合,把培养有文化品位的、有教养的、懂技术的“能力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人们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摄取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人生体验、文化品位与技术能力绝不是仅仅靠僵死的、物化的知识所能获得的,它需要人文教育的滋润。人文精神是凝结在几千年来人类已有的一切知识和文化中的精髓与主旋律,是一种付诸于实践,以人为关注点的理念,它立足于现实生活,放眼人与社会的未来发展,潜藏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理解与关怀,隐含着人类的文化理想,能够使科学知识更为丰满、更具有价值意义、更具有活力。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与尊严的肯定。人文精神的要旨是“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目标既面向现实,也反思与检讨现实,强调主体的自由创造与自我超越,反对盲从的行为。

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知识不断更新,本已极其繁多的社会职业岗位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但是要为每一个职业岗位分别设置专业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专业的相通性,强化“技术通识”教育,弱化专业;设置技术实践课程时要兼顾人文课程,积极设计能够使知识学习与校内各种活动密切结合,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知识学习与各种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力求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综合化,使两类课程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获得对话与交流的可能。基于“批判理论”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已经在美国一些学校成功地实施了多年,学生从中受益匪浅。许多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满意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决策,包括劳动决策、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决策等。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契合就是基于“批判理论”的人性化的职业教育观,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并且是一种代表人类社会文明精髓的新型的教育观。

注释:

①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9-10.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44.

参考文献:

[1]张华.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探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6,(4).

[2]彭正梅.批判理论与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3]刘旭东.论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教育反思论文范文第3篇

语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胡壮麟(1994)将语境分为“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并指出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者都属于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每个言语社团都有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语和价值标准,这些构成了语言的文化语境。一般而言,文化语境指在话语事件中参与者所共有的有关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本族语讲话者不仅用他们自己的声音讲话,而且还要将他们的社会和语言社团建立起来的共有知识、他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表达方式和他们用以表达他们的经历的范畴在语言交际中体现出来。所以本族语讲话者对他们之间的话语是可以预测和理解的。而这些知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难题,因为外语学习者没有本族语讲话者所记忆的东西和知识。由于外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常都不是本族语讲话者,所以他们经常意识不到他们话语中的文化内涵。这样,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会本族语的话语模式,把它们用到他们的外语交流中去。

二、课堂话语与文化构建

在外语课堂上,文化的创造和激活是通过学生之间或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来实现的。在对话中,参与者不仅重塑了已有的文化语境,而且还具有创造一个新文化的潜力,因为对话是在外语学习环境中进行的,讲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都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发话者同时也是受话者;受话者同时也是阐释者。在课堂话语产出过程中,发话者向受话者发话,同时认为他发出的话符合受话者的交际目的;在阐释过程中,受话者建立了发话者讲话目的的印象,并传送给发话者。

在外语课堂中,各个参与者通过发话和交际条件的改变,以及课堂话语的接受和阐释条件的改变来创造自己的文化。教师与学生一方面在交际中固化传统的课堂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和塑造目标语的文化,按目标语文化规则行事。

所以,教师自己在外语课堂中成为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他们需要不断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意图和目的来确定不同语境,使这些不同的语境具有新的文化意义。

三、文化教学基本内容

以下内容因素可作为目标语文化教学的基本内容。把这些因素确定为教学内容是因为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项目来进行语言交际。换言之,如果学生掌握不好或不掌握这些因素,就不能适当地将所学的语言项目运用于社会交际。

1、话语构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

构成话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包括目标语文化所涉及的经济、政治、习俗、习惯、社会活动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因素,来把所涉及的社会活动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

2、话语所涉及的活动类型和领域

学生需要了解话语所涉及的活动类型和领域,以便能够了解在目标语文化中哪些题材是可能出现的、哪些是经常出现的、哪些是很少出现的、哪些是禁忌的以及各个类型与领域之间是什么关系等。

3、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

社会交际中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种类多样,包括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同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学生需要了解目标语社会文化系统中不同的角色关系对交际造成的不同影响。

四、文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反思

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看,文化包罗万象,复杂异常。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我们需要抓住文化的关键和核心部分而不能对文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探讨。对此,有人提出了文化中心概念,它既包括日常习惯和行为规范,又包括文化主要的价值系统、惯常的思维模式、本族语者需要面对的对人类社会和人性本身的某些流行的假设等。然而,这种所谓中心概念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确定哪些是外国文化有的方面,对中心概念的教学和学习对外语教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实际的文化语境不是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和学习就可以掌握,只有在实际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才能真正学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是基于意义潜势的行为能力,它存在于人最根本的生活能力和交际能力之中。而从外语教学的角度讲,文化语境存在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之中,其学习离不开语言运用。

另外,文化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单纯地谈论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场合都具有一致表现的东西,而是表现在社会不同的次范畴中。文化课程对于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些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对整个外国文化语境而言只是冰山一角,属于相对显性的文化知识。而大量的文化现象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直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和日常交际之中,我们在任何时候所讲的任何语言和进行的任何交际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在外语教学中直接教授文化知识讲解文化知识点是必要的,但文化不能只依赖文化课程的课堂教授,文化学习需要融入到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在听、说、读、写、译等教学中都要时刻注意文化现象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义潜势,使文化既表现为知识,又表现为能力和行为。

教育反思论文范文第4篇

1.1研究对象以评价反思性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为研究对象,以山西师范大学2010级排球选修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就“评价反思”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文献,通过教学实践的观摩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在教学过程中向山西师范大学2010级排球选修课学生(共100人)发放关于评价反思性教学的调查问卷,征求对于评价反思的看法及其对本人教学能力的影响。问卷共发放100份,实际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1.2.3实验法

在2013年,对该校2010级排球选修班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实验前后测,分析“思与评”模式融入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作用。

(1)实验的设计。在16周的排球选修课中,对实验对象进行观察、考查,其中15名男生,5名女生。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选取“学习活动,学习环境,知识传递,师生互动”几项指标,根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教学能力按优秀、合格、不合格给予打分。

(2)实验的实施。实验前1周,让20名学生都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每位学生都独立完成一次课堂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语言性评价。督促学生进行文字性反思与评价,收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统计实验前学生的教学能力情况。课前: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专研课本知识;在认真专研课本知识时,增加课本外的新知识;多次尝试独立完成教案设计,思索其不足之处。课中:通过让学生自己代课的方式,学习组织课堂教学;多让学生自己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身组织教学及课堂评价,学习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学生结合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将其记录下来;让学生独立设计教案,研究自身教案操作起来是否可行;8周后,让学生进行总结,研究学生教学能力的变化。实验进入尾声时,同样让20名学生都独立完成一次课堂教学,并进行语言性评价。收集16周学生所有的反思与评价,统计实验后学生的教学能力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收集2010级排球选修班学生的评价和反思及学生教学能力的得分,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后教学评价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教学评价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5人,合格的学生10人,不合格的学生5人。学生并不太清楚评价的形式以及怎么样正确合理地评价课堂教学。实验后,学生教学评价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16人,合格的学生有4人,不合格的学生0人。通过反思评价性模式的教学,学生懂得了正确的评价方式,并通过反思,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了学生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4.03.028实验与调查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2.1.1注重教学评价中自身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大多数人不能够清楚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就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评价反思性教学中,同学、老师等评价可以促进和深化学生个人的自身评价和自我发展,更有效地达到教学要求,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1.2注重教学评价中语言评价和文字评价相结合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语言评价,更直观地找到问题,了解自身的不足。从另一个方面,通过语言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以此让学生不断积累,提高今后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时,可能会想不全面优缺点,这时候就需要文字性评价。学生通过课后回忆课堂教学时所产生的各种情况及教师、学生的心理变化,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2.2实验前后教学组织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教学组织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3人,达合格的学生有10人,不合格的学生有7人。以往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课堂教学的机会不多,所以很多教学环节学生从未仔细考虑过。实验后,学生教学组织能力达优秀的有17人,合格的有3人,不合格的0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运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进步,为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

2.3实验前后教案设计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教案设计能力达优秀的有9人,达合格的有10人,不合格的1人。学生之前都独立完成过教案,但很少自己思索其可行性,大部分只是模仿教师以往的教案设计。实验后,学生教案设计能力达优秀的有18人,合格的有2人,不合格的0人。学生不再是一味模仿,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以及对教案设计进行创新。

2.4实验前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对比分析据统计,实验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优秀的有5人,达合格的11人,不合格4人。以往学生很少自己独立完成课堂教学,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必然有所欠缺。实验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优秀的学生有16人,合格的学生有4人,不合格的学生0人。经过16周的反思评价性学习,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断学习,慢慢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讲解示范正确的技术动作有很大的帮助。

2.5学生阶段性教学反思能力的对比分析通过评价反思性教学,将本学期课程分为4个阶段,每阶段的评价各有自己的特点:A:自身评价,B:对同学的评价,C:积极性评价,D:反思性评价,E:共性评价,F:教学能力的评价,G:对教师教学评价从收集数据可以看出(表1),第1阶段,更注重的是对教师的评价,并且在该阶段学生都对自己比较满意。第2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开始发现问题,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反思。第3阶段,学生在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段方法,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第4阶段,学生自身不能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所以需要学生互评,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反思评价性学习,让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进步。在长期的积累中,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一起进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教师也直观地看到了教学效果。

2.5.1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学会教”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基本上都把“学生成绩”作为唯一准则。而这种评价方式与当代教育对教师能力、素质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是不适应的。通过评价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成长,并让教师从中积累经验,为完善自身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反思评价性学习的重点是探究和解决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5.2在教学反思中,学生“学会学”评价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它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手段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自身、同学、老师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其次,反思评价性教学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评价只是单纯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在反思中进步、在评价中提高的良好习惯。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通过反思评价性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教学评价能力。实验研究表明,多进行反思和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反思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反思反思性教学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fivepracti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师范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反思性教学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反思

2.1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2.1.2听课与集体备课观察和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管理措施、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等。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学习长处、反思不足。并在课后彼此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讨论不同讲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反思上一年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改正。

2.1.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比听课更全面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评价者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文件作出评判,即教学文件准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得当等。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循环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1.4学生评教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反思性教学的实践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反思为基础,是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反思性教学。

3.1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要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凭主观臆断实施教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进人临床实习的学生,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人科实习计划,再根据学生希望获取什么知识来制订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

3.2区分个体,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

我们知道,虽是同类事物,但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之分。比如由于《护理技能操作教程》相对规范、细化,护生进科实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医学生则不能。因此,在给医学生讲授技能辅导课时,应备齐所需用物,认真备课、示教,先以大班形式教学,再以小组形式教学,必要时一对一进行个别答疑。

3.3勤实践、多提问,返学为敬

学生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如,要求护生学会初步分诊、询问病史,将跟随医生诊病、跟随教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指定某护生边操作边讲解,其他护生找出不足之处,最后带教教师给予指导,使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转换成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4定期祖织麦流活动,进行反思性总结

要求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将自己的想法、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问题重点,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以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