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1篇

民生新闻因为关注的大多是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甚至小到不值一提,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对于此类事情,作为“来自百姓身边的报道”,只要有代表性,栏目都会选择让记者来关注。但是,面对这类事情,当事人提出的要求,听起来虽然合理,但是,细查国家的相关法规,却未必合法。《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小区住户的房子才住了一年多,玻璃忽然破碎,物业起初答应修理,后来又反悔。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普通住户,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这肯定是玻璃质量有问题,物业应当无偿为住户更换新玻璃。但是,当记者查阅了相关法律之后发现,玻璃等设施的保修期为一年,也就是说,虽然这块玻璃的使用时间大大短于正常的使用时间,但是,依照相关法律,物业没有免费维修的义务,应该由业主自己请人修理。虽然说,站在用户的角度,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挺烦心的,但是,不能情大于法,在评论中,媒体的观点一定要有法可依。不能因为一时情绪,发表与法律规定相悖的评论。

二、评论应多引导,少指责

现在的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消费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也是很大的一个部分。这种新闻,除了要求记者前期采访调查到位之外,后期的评论也很重要。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将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评论应该多加引导,少去指责。《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甲乙两家人发现自家后墙一米处有返潮的现象,有的墙皮甚至已经开始脱落,他们认为,是墙后的邻居丙家院基过高,花带的水下渗导致的,邻居丙却不这样认为。为避免自家房屋受到更大损失,甲乙两人愿意自费将邻居花带处抹上水泥,但邻居没有明确表态。面对这种现象,在评论中,就不能一味指责邻居丙,而是引导她,不用自己花钱,就可洗脱嫌疑,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邻居家的烦恼消除了,自家的日子不就也能更和乐了吗?从正面积极引导,不说谁对谁错。民生新闻关注的很多纠纷,有时说到底,很难分出对错,对当事人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因为一档新闻栏目更和谐,记者也算没有白忙活。

三、语言轻松幽默,少用官话套话

电视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主持人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节奏。切忌掉书袋抖知识,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在我台民生新闻的一条新闻评论中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即使做不成小棉袄,做个小背心也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奉劝那些做儿子的,别忘了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比板起脸来给大家讲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子女如果做不到,将会受到法律惩处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这样说,观众也爱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劝导。

四、评论是为配合新闻而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2篇

1.1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宁夏地区的生态移民进行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卷、SCL-90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施测。共发放350份问卷,有效问卷309份(88.3%)。被试的性别构成为男性185人,女性124人。其中汉族204人,回族103人,其他民族2人。调查时间为2014年3-5月,所有问卷由心理咨询方向的研究生导师主持施测,由生态移民被试现场独立完成。

1.2方法

①社会适应:自编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卷,根据国内外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从生产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和文化适应4个维度出发,参考国内外研究者编制的问卷,自编社会适应问卷,分别从以上4个方面测量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问卷由16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从“非常不适应”到“非常适应”,得分越高表明越适应。在309例样本中,4个维度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64%,生产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文化适应和全问卷的α系数为:0.879、0.747、0.765、0.838、0.901;

②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用于评定一个特定时间(通常为一周)的心理健康状况,包含90个项目共9个因子。该量表为5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此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并证明具有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9个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51~0.903,效度系数在0.77~0.99之间[20];

③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解亚宁结合我国文化的特点,将国外应对方式量表简化和修改,编制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包含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20个条目。该问卷采用4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1、2、3),由受试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好一种作答。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0.78;

④心理弹性:自我弹性量表,由王振宏、吕薇等根据心理弹性理论,参考自我弹性问卷编制。初始问卷20个项目,经过信效度检验,删除4个项目,最终问卷保留16个项目。问卷采用6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得分高表明心理弹性水平高。间隔1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87,α系数为0.81;

⑤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该量表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源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量表含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7等级计分法,即分为极不同意、很不同意、稍不同意、中立、稍同意、很同意、极同意7个级别。在275例样本中(男139,女136),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全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7,0.85,0.91和0.88,重测信度分别为0.85、0.75、0.72和0.85。

1.3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采用Mplus7.0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2结果

2.1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3、0.238、0.174(P<0.01),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9、0.217、0.430(P<0.01)。表明社会适应、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

2.2中介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假设应对方式、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分别为单一中介变量,建立3个中介模型,使用Mplus7.0分别建立3个中介模型。通过中介模型的检验,发现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两个中介变量分别做中介的时候,中介模型显著,如图1、图2。而在领悟社会社会支持模型中,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079(P>0.05)未达到显著水平以外,其余各路径系数均达到了统计学的显著水平(P<0.01)。该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分别是社会适应影响移民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变量。由于直接效应的系数c'(P<0.001)均显著,因此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所起的中介作用为部分中介作用。同时,通过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回归,计算出总效应C为0.302(P<0.001),由中介效应公式ab/C计算出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分别为13.61%(P<0.01)和9.33%(P<0.01)。

3讨论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民生新闻;转型

一、民生新闻现象

1、民生新闻回顾

上世纪90年代初,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雏形,已经小有影响了。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创了电视屏幕上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1860新闻眼》,湖南经视开播《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第一时间》等民生新闻栏目。由此引发了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大战”。现如今,民生新闻已在全国各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呈现出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的态势。

2、民生新闻兴起缘由

由图1央视索福瑞的2010年31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地面频道新闻节目收视份额数据图可看出:在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超过半数城市的地面频道新闻节目收视比重超过了50%;其中尤以杭州、南京、广州和济南地区表现突出,地面频道新闻节目收视比重均超过75%。显然,这些地区的民生新闻节目的高收视率起到了支撑作用。

民生新闻栏目已是地方台参与新闻竞争的主要阵地。近十年来,民生新闻遍地开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民生新闻以良好的收视表现和丰厚的广告回报,成为各地方台的强势新闻栏目,并深得地方受众的喜欢。民生新闻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既符合新闻的基本定义和标准,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又在形式上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从编播方式看,民生新闻节目大多从地缘出发,让反应百姓生活的内容做主角。再者,民生新闻注重受众参与机制,设置了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上留言等多种信息渠道,受众的参与使民生新闻突破了“我播你看”的基本模式。此外,主持人的形象、语言和风格趋于平民化设计等一系列相关因素也是民生新闻节目蓬勃发展,赢得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原因。

3、民生新闻现存问题

(1)“市井新闻”充斥的内容误区

民生新闻切入点就是大众民生的市井生活,但现如今民生电视新闻往往停滞在事件的表层,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一些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过多聚焦于百姓生活的感情纠葛、稀奇怪事等琐事,报道的新闻内容价值含量低,大量的版面和时间段都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甚至家长里短、奇闻怪事上,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娱乐性大于教育性。

(2)发展同质化的栏目误区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南京等地的成功播出,中国电视屏幕上演了民生新闻热潮。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一哄而上,争相模仿,大批复制,奉行拿来主义,致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区域化特色和优势被掩埋。

(3)舆论监督的角色误区

民生新闻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媒体功能,但有的记者自以为是民众的“代言人”,对相关部门指手画脚。相当一部分民生新闻节目为走平民化的路子一味迎合受众,甚至把媒体自身的客观立场抛之脑后。这样的新闻虽然听着解气,却背离了民生新闻贴近百姓的初衷和客观报道的原则①。

二、民生新闻的转型

1、打造民生新闻节目链

民生新闻能带来较高的电视收视率,在尤其注重收视率指标的地方台往往通过加长节目播出时间的方式,来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标。但随之而来的是节目品质的下降和观众的审美疲劳。而南方电视台并没有做节目的简单加长版,而是在节目理念创新基础上进行外延拓展。南方经视频道定位于民生频道,其品牌民生新闻节目《今日一线》获得中国电视协会2010“全国电视栏目民生影响力60强”称号。9年来,《今日一线》不断创新,在广东新闻类节目的收视率持续稳居前列。同全国民生新闻的情况一样,《今日一线》也面临着民生新闻下一步向何处走的困境。南方台破解民生新闻瓶颈的方法是:在《今日一线》的带动下,继续打造两档民生栏目《真实故事》和《马后炮》,研究公共新闻的深度解读方式,强调民生新闻应该讲故事。由此南方台形成了“民生新闻报道+民生新闻评论+民生故事演绎”的民生节目集群。2011年初,《全民议事听》正式亮相南方经视频道周末荧屏。从民生新闻栏目《今日一线》到民生时评栏目《马后炮》,到民生栏目剧《民生故事》,再到推崇思想互动和观点交锋的民生对话栏目《全民议事听》,TVS-1南方经视形成了从周间到周末黄金时段民生新闻节目链条,继续强化“本土第一民生普语频道”的品牌形象。

2、解读南方台经济频道创新模式

如今各电视台都在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要求,整合频道资源,强化栏目定位。南方经视频道的创新模式在于其打造的民生新闻集群。集群方式一方面使节目在播出内容上形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丰富了节目内涵。另一方面,节目集群使频道在统一定位的调配下,做到节目资源的共享和多次开发利用。南方经视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集群强化了频道的民生特色,凸显了频道专业化及品牌化。现将其民生新闻创新模式做如下解读:

(1)创新民生新闻节目扩容方式

民生新闻在地面频道之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增加节目版块、延长节目时间的扩容方式出现在各个电视频道里。跳出节目本身,借助原有民生新闻栏目,制作与其内容呼应、形态各异的民生栏目是另一种扩容方式。如改变山东人收视习惯的《拉呱》栏目推出方式:齐鲁电视台将“嬉皮笑脸”的《拉呱》与“一本正经”的《每日新闻》捆绑播出,《拉呱》放在《每日新闻》之前半小时播出。尽管《拉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其曲艺嫁接新闻的形式,但其开播之初则是借助《每日新闻》拉动和提升。等到《拉呱》培养起来自己的一批忠实观众后,《拉呱》与《每日新闻》形成了良性互动。这种通过增多几档民生新闻节目的形式,也还只是量的增加,由于新闻资源的有限会导致同一频道内各栏目因相互争夺资源而出现内耗的矛盾。南方经视频道对于民生新闻的扩容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民生新闻扩容模式。其在品牌民生新闻栏目《今日一线》的带动下,继续打造了民生栏目《真实故事》和《马后炮》以及周末版的《全民议事听》,形成民生新闻栏目剧、故事剧、评论剧的不同节目形态的搭配。这种多体裁形式的搭配不仅突破了单一节目形态的发展瓶颈,而且强化了频道的民生定位,进一步提升了频道的品牌影响力②。

(2)创新频道运营模式

集群是经济学的一个术语,集群经济是指企业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基于技术关联关系的集群式创新比企业从事单项创新更经济。即集群创新的总体绩效大于单个创新活动绩效之和。频道在电视行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民生节目集群可以说是南方台在频道运作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条民生新闻的新出路。主要表现为频道从产业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民生新闻节目外延扩容,打造多种形态节目,从而构成一个民生节目的集合体。而这一经营管理思想可以说是节目集群理念与频道运营概念的巧妙融合。

三、发展民生新闻的建议

1、重视研发,探寻扩容模式

媒体市场化的今天,媒体研发部在媒体运营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职位。电视频道研发人员要在保证节目品质内涵和保持原有品牌节目影响力的基础上,挖掘品牌节目资源更多的传播价值,打造多种节目形态并对其进行有效编排组合,找到新的外延扩容形式,为频道发展带来发展契机。因此,频道应不断加大节目研发力量,不断创新节目形态,保证节目资源充分共享,品牌效应互相叠加。南方台的节目集群要良性发展,研发队伍要强化整合营销思维,从集群以至频道层面对品牌节目集群进行整体的策划、包装与推广,从而有效避免频道既有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更好发挥频道资源的传播效应和价值。

2、多媒体融合,增值经营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注重受众参与的今天,电视台要引入媒体互动元素,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形成跨媒体合作。以“互动”带动民众深度参与节目,打造多媒体互动全新平台。现今热线、短信形式的民生新闻参与方式已被各电视台使用,在新媒体时代影响下,大多数电视台还应紧跟新媒体步伐将微博,社区等新媒体宠儿用于栏目运行过程。跟进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运营平台,并探索经营平台的增值业务模式。如北京大兴电视台开设了国内第一档以手机拍摄内容为素材的新闻栏目《手机新闻眼》,在全国首先推出了手机记者和手机新闻的概念。

3、内容联动,树立频道运营新理念

频道是电视市场竞争的基本单元,其在电视行业的整个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已成为带动产业发展,凝聚社会资本的核心力量。频道化机制已成为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电视台的运作方式,频道化运作机制一定会产生频道化的内容产品,频道内容高度联动必会形成节目集群。因此,节目集群也为频道运营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电视台在做民生新闻集群研发时,要树立频道意识,改变过去那种以节目为单元的管理理念,把整个频道当作一个有机系统去运作经营,从而做到通过一档品牌节目研发更多品牌节目,整体提升频道传播价值,最终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③。

【项目名称——基于价值网络的移动服务业企业创新机理研究;项目编号——71172040】

参考文献

①何士华,《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几个误区》[J].《声屏世界》,2010(8)

②于凡奇、谈天,《电视民生新闻的扩容与延伸》[J].《现代视听》,2009(12)

③赵德全、李岭涛、罗霆:《地面突围:中国电视省级地面频道四小龙》[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4篇

1、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

由于偏远地区的经济落后,教育条件较差,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的学习基础较内地学生而言比较薄弱,自助学习能力较差,同时由于语言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听课效果也十分不佳,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困难。

2、民族信仰强烈,存在小群体性

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具有强烈的(例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高校中的汉族学生有着信仰、文化的区别较难融合,因此他们同一个民族的学生在学校中就会形成特殊的小团体,如果不妥善管理这些小团体,就严重影响到民族之前差异的融合,不利于校园的安定团结。

3、融入适应性差,心理承受能力弱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后,首先面临的是生活环境的明显变化,由于他们的饮食、作息习惯与内地学生差异较大,使他们融入宿舍、班级的集体生活形成一定障碍;同时,他们的汉语应用能力普遍较差,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不畅;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以上的诸多因素都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内地大学生活不理想,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较弱,不少学生会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嫉妒、逃避、倦怠、不满甚至抵触情绪。

4、自我要求较低,理想目标模糊

新疆、等偏远少数民族学生深知国家对他们的照顾,无论所学什么专业只要毕业回家乡考取公务员就可以轻松就业,加之他们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校对他们也有照顾政策,因此他们普遍对自己要求较低,理想目标模糊,多数学生在校处于混日子,只要能够毕业就行的状态。

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进行招生是近些年逐渐增多的,因此内地高校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管理工作一直处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虽然近些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中的不适应、成绩差等多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校的重视,但是在教育管理中基本上还是保持和内地汉族学生统一的管理方式,即使有资助政策的倾斜,但却无法形成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体制。

三、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为使新疆、等偏远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国家对他们的关爱和照顾,内地高校应该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所创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日益的变化,使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感受国家的关爱及家乡对他们成才的需要,激励他们形成远大的目标及努力学习的动力。

2、日常管理工作的创新

(1)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信息系统。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民族信仰强烈,存在小群体性,因此对他们的日常管理不能与普通内地高校的学生一样对待,需要建立少数民族学生的信息系统,系统中内容需要更加详实,囊括学生的家庭、个人以及在校的所有信息并及时更新,保证能够时时了解这些学生的信息及动态。

(2)特殊政策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为照顾新疆、等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使他们尽快融入内地高校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内地高校都有针对他们的特殊照顾政策,但这些政策有时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放松要求,不听课、旷课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学校校规校纪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学生的日常管理更应该严格,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给予关心及特殊政策的照顾,但他们违反校规校纪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不能纵容包庇,要让他们养成规范自己行为规范的习惯和能力,这对于他们成才以及学校的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校园文化活动创新

由于新疆、等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的小群体性无法避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少数民族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学院的少数民族社团,由学院负责少数民族管理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依托少数民族社团及学院学生会,开展体验民族生活,了解民族传统,学习民族语言等具有特色的民族间互动活动,并使活动常态化开展,使少数民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大学的快乐并有所收获。

4、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1)开展朋辈辅导工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而针对他们年龄的特殊性,避免部分学生逃避与老师谈心,辅导员应该开展朋辈辅导员工作,由每个班级的助理班主任(学生会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担任该班级的朋辈辅导员,学院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由他们关注班级学生的日常的思想变化,用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内心,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关心与关爱,帮助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的疏导。

(2)辅导员定期谈心工作。辅导员应该定期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谈心,谈心之前通过班级朋辈辅导员及班级干部了解这些学生的近期表现及心理状态,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谈心工作,要将自己对他们关心和关怀融入每次谈话中,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困难与诉求,帮他们解决生活、学习、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难,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5、帮扶资助工作创新

(1)建立少数民族学习小组。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特点,学院应该分专业建立少数民族学习小组,由同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干部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定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由学习好的学生为他们讲解近期的学习要点,针对学习能力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使他们能够跟上日常教学的进度,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民生新闻;和谐社会;辩证关系;注意并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066-02

1 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与报道民生新闻,二者联系有机而紧密,是一种辩证关系。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规律的总纲,表现在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上,也就是二者紧密关联,相互促进其对方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太大的矛盾,力倡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力保环境不受污染、生态不被破坏。一句话:人与自然共在,人与自然和谐。而报道民生新闻,则要力避以人为经济增长中心,却忽视或甚至忘记了人赖以为生的自然资源环境之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习惯,它将更加监测着人与自然共生、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取用以及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或者严重危机的时候,报道民生新闻只顾及一端“民众生活‘富’”,却没有顾及另一端“不远的将来资源环境‘穷’”,采取“头痛医头(头痛就报道说“头痛”)、脚痛医脚(脚痛就报道说“脚痛”)”而不是联系起来看问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辩证施治诊疗方法虽然可能会一时奏效,甚至会很有轰动效应,但对于长远来说,那种“杀鸡取蛋”的方法、弄得本枯末萎,只见眼前的生命,而未来人们却无法生存。就是说,以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资源与环境,不可耗损太大,报道中要以这样的经济增长来保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平衡。而报道民生新闻,则正如目光宏阔而辽远的“望哨”那样,对其中的统筹与协调、发展中的不那么平衡,与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不同,多关注于未能统筹兼顾的另一方,没有协调一致的另一区域,或城或乡,或东南沿海或西北山峦,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的失衡方面,作出其见微知著、扶斜补正的特殊贡献,此可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报道民生新闻,这方面要“目光远大”,绝不可以专于一点而不及其余,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平衡,这地区与那地区,城市与乡村,党委和政府在怎样抓、怎样做。有个统揽全局、保持基本平衡的问题,不能揪住一点民生问题,本来是再协调发展下去就能解决的,但是新闻报道者却没看远,举起关注民生新闻的旗帜,结果是帮了倒忙,新的更难克服的“不平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主要在于组成社会的全体成员之素质提高和作风纯正。因而,促进社会和谐,其关键点还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普惠社会美德。要培植勤政为民的意识,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而报道民生新闻,从一开始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移风易俗作用,真可谓报道民声新闻,其“生”也逢时,“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不可忘记了:思想道德、精神意识的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社会风气,而社会风气的好坏,间接地影响着民众生活,却直接地影响伦理道德、精神生产。把人民群众希不希望、满不满意、期不期待、相不相信,作为纯净社会风气、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唯一标尺,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和提振人民群众信心,应对危机,共克时间,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的报道,将从更深内容的层次上通过正确导向和舆论监督以进一步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以上从内容上将“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二者进行了既综合而又略加归类的分析,便可以从中看出其两者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是报道对象、报道内容,而“报道民生新闻”方面则是舆论向导、舆论助力。这两者将会在并肩行进中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这也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极力地推动科学发展。

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

说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轻松一点说就是需要提醒的问题,严格一点说就是必须注意的问题。这里仅仅是就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而言,因为报道民生新闻的活动显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历程之中,或者还只能说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这个部分还不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硬性部分,却恰好只是相对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精神生产方面之软性部分,属于“软实力”,也属于“巧实力”,但它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须部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万万不可或缺!这里所主要列举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指既属报道民生新闻方面的问题,又紧密联系着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至于民生新闻还所能报道的其它方面却并不涉及,虽对报道民生新闻来说并非全面,但在此特别说明,尚希读者明察。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值得报道民生新闻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所要报道的民生新闻之时新性的提升。民生新闻既然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事实的报道,终归是属于“新闻”一族,必须具有时新性,更不可仅只涉及民众生存日常生活琐事,并打着“平民”的旗号,来装饰报刊版面、或点缀广电节目、甚或摆设网址页面等。这就是把此类报道的时新性改为平淡化了,也便远离了新闻报道的正鹄。尤其在今天金融危机而严峻地冲击实体产业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新闻媒介组织的经济收入支柱之一――产品广告宣传时,适当地报道民生新闻也还是要有新闻竞争的观念意识:应该尽可能地于“第一时间”做“即时报道”。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值得报道民生新闻关注的问题之二,就是所要报道民生新闻之主体性应该再商榷。这决不是与提出“民众立场”唱一反调。从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来看。即便是再多的新闻传播媒介都把那些“三斤酱油、两斤盐”的餐饮生活之事给刊登完了,至于版面或节目、网页等新闻传播媒介,总是在“等米下锅”,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若照此看来,报道民生新闻那就是有选择的。既然是有所选择,那就肯定会有新闻“把关人”或新闻“守门员”,就有民生新闻采用的主观立场,即民生新闻的主体性,所报道的民生新闻之主体性应该突出或加强,如果失去了民生新闻由专业新闻传播工作者选择的主体性,并且逐渐增强其主体性的意识,民生新闻就很可能成一杯无味的“白开水”,终究会被有品牌的“绿茶”所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