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变迁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英语教学与区域性文化资源的整合 浅析连云港区域性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把秀山建设成为武陵山腹地区域性文化中心的思考 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路径 浅析区域性杂志的区域特点 论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 浅谈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 印度的性文化 区域性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设计及施工特点 浅论我国区域性行政管理的特点与改革 142株鲍曼不动杆菌区域性分布及耐药特点的分析 根性文化的芦笙 古着的性文化 越南“要命”的性文化 印度,圣洁的性文化 由《金瓶梅》中寡妇再嫁看晚明女性文化的民俗特点 论地域性文化与少数民族首饰美学特点的形成 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区域性地产行业媒介传播与经营理念及文化定位的研究 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之“柳子文化”板块。
② 此表根据(美)周锡瑞《》的起源中表2“山东举人分布情况表”稍作变动而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③ 此表根据(美)周锡瑞《》的起源中表3“大运河沿岸各县的举人数”改造而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④ 资料来源:2008年10月11日与田庄赵连仲(77岁)交谈所得,四本手抄本现在赵连仲老人处珍藏。
⑤ 由于是卷下,故严格的按照《戏谱杂集》目次记录之,本书目次是从第九个剧目开始的。
⑥ 笔者于2008年10月9号在德州市夏津县做田野调查时所得。
⑦ 笔者于2008年10月9日下午摄于临清市田庄乡吹腔戏老艺人赵连仲家中。
⑧ 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⑨ 王福润(1884-1969),巨野县人士,柳子戏演员,擅演小生。
⑩ 李文远(1896-1976),柳子戏演员,原籍邹平,后迁汶上南站区何楼。在济宁、汶上、曲阜、泗水等地演唱三十余年。
[11] 王传明(1904-1982),荷泽市郓城县人士,柳子戏乐师,工三弦、笛,会弹唱柳子戏曲牌三百余支。何善芳(1917年生),定陶人士,十三岁入科班学戏,擅演文武小生。
[12] 张春雷,原名张兴然,曹县人士,柳子戏演员。擅演红脸、花脸。尤擅演张飞戏,在鲁西南有“活张飞”之称。
[13] 郑兰亭(1920-1994),定陶人士,柳子戏演员,主攻青衣花旦。20世纪50年代初,与其他柳子戏艺人组成郓城工农剧社,后随团调省,成立山东省柳子剧团。
[14] 苗悦芹(1889-1966),嘉祥县人士,柳子戏演员,初习小生,后攻丑行。1960年任职于菏泽戏曲学校和菏泽专区柳子戏剧团教师,口述曲牌300余支,由庞礼记谱整理,共计九册。
B15 黄遵宪(1932年生),荷泽市郓城县人士,主攻文武生。1956年主演《孙安动本》,饰演孙安。
B16 杨汉春,荷泽市郓城县人士,柳子戏演员,擅演青衣。
B17 何丽丽《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B18 [美]周锡瑞《的起源》,第50页,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页。
B19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30,《兖州府风俗考》,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页。
B20 一部分剧目来自于2008年2月10日中午访尹成省,并见到其手抄的部分剧目。一部分来自于在沂南村与剧团人员的聊天所得。一部分是近年春节演出剧目。
参考文献:
[1]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J].东岳论丛,2008,(3):47.
[2]纪根垠.柳子戏简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3]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高志超(主编).运河名城临清[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19-20
[5]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6]马建中.山东地方戏曲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20.
[7]马建中.山东戏曲论稿[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60.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ndong Liuzi Drama
HE Li-li1,2
(1. School of Music,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59;
2. School of Musicology,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anghai 200031)
Abstract:Liuzi drama mainly spread in Shandong section of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Various culture factors of areas around the Grand Canal impacted much upon western Shandong plain,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combining humanity and military of Liuzi drama. Historically speaking, humanistic culture always prospered in 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Shandong regions where plays of Liuzi drama were brought up. Meantime, an ingenuous and straightforward style well developed in such drama could not be dissociated with advocating of martial arts in the are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存在人类社会,便不断地上演各不相同的纠纷。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是早期人类面对纠纷的普遍选择,在后来的国家法建立的过程中和之后,尽管国家法试图将这一领域纳入到自己的治理范围,可是调解的方式仍然顽强而富有生命力,内容逐渐丰富,方法日渐多样化而趋成熟。
对于这些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纠纷案例,比虚拟的案例更有价值,比逻辑推理更有血色,纠纷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极为丰富与真实,因而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吸引了众多的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去揭示纠纷案例背后所掩藏的行为逻辑。本文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纠纷研究的一项研究,其中将不涉及具体案例,展现纠纷研究的不同学科、研究成果,并试图对其进行简单评述。
一、村落社会纠纷研究的社会背景
在《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的乡村社会结构及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为了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性质的经典著作{1}.先生是通过绅士权力在乡土社会的运作的分析,揭示中国社会中央官僚制帝国与皇权不下县的背后逻辑{2}.但是当前中国村落社会与先生所述“乡土社会”已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迁,以至于众多学者著书立说,试图揭示变迁中的村落社会的现实情景。弗里德曼的《东南中国的宗族组织》试图通过对地域化的宗族组织的结构认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法则,从宗族的视角揭示了汉人社区是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关联{3}.杜赞奇试图从“国家政权建设”与“权力的文化网络”来认识传统乡土社会的变迁、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4}.黄宗智则揭示国家与社会的变迁中乡土社会是如何突破了“过密化”的运作方式{5}.事实上,这些研究将研究点放在乡土社会,而研究的对象则是“村落”。村落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观察、分析村落便可以折射出中国乡土社会本色和乡土社会的变迁。
对于是否可以将村落作为研究乡土中国的出发点存在着不同的争论。也有学者跳出村落,从其他方面来解释乡土社会的结构。魏特夫从水利的角度,认为中国乡土社会可以通过大江大河——大水利——小水利到基本农田的灌溉形成农耕社会的图景,从而形成了东方特有的专制主义{6}.施坚雅则从市场出发,形成了分析中国社会的市场结构理论。他认为“基层市场共同体”是中国乡村的基本单位,由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和地区首府,构建了中国社会的图景{7}.
尽管分析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对于解释乡土社会的变迁,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迁对于乡土社会的分化、解构、重建的影响,这些模式难以让人信服。自20世纪40年代(恐怕还要往前推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事件主要有两件:国家政权建设{8}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贺雪峰先生在对中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生存方式的区域分析中,称为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与市场经济的化约能力一步步消释、瓦解乡土社会的传统,构建新的乡土社会,提出了“新乡土中国”{9},从而有了重新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认知,研究转型期乡土社会的性质的学术使命与命题{10}.但是对于国家政权建设或曰吉登斯民族——国家形成与市场经济是如何化约乡土社会的传统,重新构建新乡土中国却未展开论述。
国家政权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化约与瓦解的背后是现代化,是通常所说的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甚至到近年来极为流行的“后现代”、“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断裂社会中,如何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断裂的背景下,在由生活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的转变,在资源重新聚集下,底层社会(农民、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构成)形成的背景下能否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则是另一个问题{11}.
当前乡村社会的纠纷研究所面临的正是这一背景:现代化及现代化过程中,后发外生型国家通过国家政权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呈现的纠纷。在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国家法与民间法等相互之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新乡土中国的景象,只是学者们知识背景不同,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所关注的焦点不同而已。
二、法律社会学的纠纷解决研究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法律社会学在研究纠纷解决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现象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在于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1.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的研究
这是对于纠纷解决研究中一个独特的视角。体现这种关怀的著作或论文很多,影响较大的有:梁冶平的《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12}中的文章、范愉的“代替式纠纷解决方式(ADR研究——兼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3}、《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14}、谢晖编《民间法》{15}、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16}、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17}、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18}、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19}等。
杜赞奇认为:在中国,建立民族国家与实现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20},“在新的民族国家成长并试图确立其合法性的过程中,历史被重新定义,社会被重新界定”{21}.中国由于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其社会变迁呈现出国家自上而下的推行和实现,是“规划性的社会变迁”()。乡土社会代表着传统的习俗、习惯被视为旧的、落后的,而被所谓新的、先进的所替代。在国家法大规模“下乡”的过程中,即苏力之送法下乡,蕴涵的正是“规划性的社会变迁”,国家法与民间法在法制化进程中已经定下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然而,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法治、依法治国等口号下,国家法形成侵蚀之气势,但是伴之而来的是民间传统、习俗复苏的现象,如王铭铭在闽台三村的观察{22}.家族法规、村规民约等民间法遭遇到国家法借助政权下沉而形成的“重创”之后,逐渐退居为内在的观念形态,但是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形成“地方性知识”,并在纠纷的调解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人情、面子的关联下{23},在秋菊打官司的分析中{24}表现出来。国家法与民间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历史命运成了纠纷观察者的理论关怀点。
2、法治与本土资源
【关键词】社会浮躁 社会变迁 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浮躁是一种社会病
“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即行为上漂浮,心理上急躁。而社会浮躁的含义则更加地宽泛了:一是指一种社会心态,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指心中有许多事情想做,但又没有扎扎实实去落实。总想投机取巧,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回报。想得多,做得少。二是指一种社会行为,做事情没有持久的、稳定的、专注的精神与毅力,见异思迁,做事无恒心,总想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快的收获。三是指一种思维方式,目标短浅,急功近利,只追求近期的、能够快速获得的目标,而不顾及长远的事业。可以说,急功近利观念是社会浮躁的本质。
当社会的自然气候出现炎热和沉闷时,人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会感到烦躁、不安,社会的精神气候同样如此。当下的社会,有许多人在认真、扎实地工作、学习、生活,也有许多人变得浮躁。社会浮躁已经变成了一种不良的社会精神气候。充斥着各个领域、各种群体,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渗透在交友、恋爱、婚姻、工作、事业之中,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社会心态与许多人的社会行为。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
浮躁本来是一种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情绪,属于负面的心理特征。但是,当浮躁在一个社会中许多人身上表现出来,或者在群体认知与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情绪特征。所以,社会浮躁从范围上来讲,是指社会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的一种现象。例如,在经济领域,地方政府贪大求洋,追求世界第一、全国第一;追求政绩,不顾群众利益、不顾环境生态、不计长久利益,遗留下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
从主体上来讲,是指社会中无论哪种职业、哪个年龄段、哪个阶层的人,都存在着浮躁现象。譬如,从职业需要讲科研人员应该是最有耐心的一个职业群体。科学研究的重要创新,通常需要“十年磨一剑”,但现在只能够“一年磨一刀”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过多地重视科研论文和成果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科研创新的质量。
社会浮躁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归纳如下:第一,没有计划性。对人生只有短期的目标,没有长期的规划,因此目标漂忽不定;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对现有目标缺少专注度。第二,没有持久性。总是想急功近利,没有扎扎实实地投入精力。不愿意做持久性的投入,总是盼望一蹴而就、一棒定音,耐心度不足。第三,没有稳定性。目标不断地转换,所以常常出现见异思迁,心浮气躁,做事常常浅尝辄止。第四,急躁性。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就,渴望和别人一样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而自己的能力又无法达到,产生诸多烦恼、不安、急躁,常常喜怒无常,乱发脾气。第五,恐惧性。对事业、个人前途焦虑不安,患得患失。第六,不平静。日常生活中整天给人很迫切的感觉,其实根本没什么事,却像热锅上的蚂蚁,安定不下来。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必须予以纠正。
精神性的东西需要时间的持久性才能够建立,如一个人的知识文化素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一个社会的精神信念等。但社会浮躁使这些需要时间慢慢积累的东西,无法得到积累与建立。在浮躁的社会中,凡是需要时间积累,需要个人稳定持久投入的东西遭到的破坏最大。为了达到目标,只追求短期效应,就出现了大量不择手段的行径,产生了大量的失范与越轨现象。
社会浮躁是社会急剧变迁的一种伴生现象
社会浮躁的根源是社会变迁后社会成员在认知与行为上的不适应反应。社会变迁是因,社会浮躁是果。它不是人为可以消灭的。
急剧变迁的社会大环境带来的不安全感。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认为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进入到加速度发展时期。如果我们以交通工具来比喻社会发展的速度,那么,农业社会是牛车的节奏,工业社会是火车、汽车的速度,而信息社会是高铁、飞机的速度。社会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社会中,经济发展是缓慢的,社会结构是高度整合的,社会是高度组织化与稳定的。社会结构高度的整合与稳定,决定了人们的行动自由很少,人们的利益变动极少,人们的需求也十分有限,人们的选择性也有限。那时,没有社会浮躁的社会环境。而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制度上的巨大变革引发了社会的政治制度、教育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的变革,伴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大调整,每个人都面临着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对降至社会底层的担心,急于向中层、上层迈进的烦心,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成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老的标准被打破了,新标准又不能建立。只要这种失控的社会动力没有达到新的平衡,这段时间各种价值观都无一定,规则标准也无从说起。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人们很难区分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不公正的,什么是合情合理的,什么是非分之想。由此,人们的欲望便失去了约束。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也自然而然地使欲望迅速增长。就在传统约束失去权威的同时,可望得到的报酬越厚,刺激就越大,欲望也变得越迫切,越不受控制。在这最需要限制激情的时刻,限制却偏偏更少了,脱缰野马般的激情更加剧了这种无规则的混乱状态。”①人们得不到满足便总是处于激动不已、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财富使人忘乎所以,激起对抗心理,从而走向邪恶。②这时,许多人会产生“镜花水月”心态。社会的变动性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思潮不断变化、新工具不断出现,要不落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断地做出新的选择,不断地找到新的发展机会,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中重新定位。人们被社会发展的快速节奏所支配,个人在加速转动的社会机器面前,感到渺小与无助,生怕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摒弃,所以我们难免急躁。
社会竞争带来的压迫感。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会直接产生浮躁。在计划体制下,平均主义观念支配下的“大锅饭”、“铁饭碗”,人们没有压力感观。社会的发展需要竞争,竞争促使优化,优化则导致每个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否则就容易被淘汰,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而社会竞争的一个结果,总是有胜负之分,有的人占了优势,有的人处于劣势,有的人成为失败者。竞争最大的结果是带来了利益分配的差距,有了贫富两极分化,产生了诸多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激烈的竞争带来压力,有了压力就感到不稳定性、不安全。
竞争压力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坐享其成,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人们希望事业、职业、家庭财务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希望尽快获得期望的结果,尽量地减少投入、减少成本、减少时间。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在速度上尽快搞定,速战速决的思维方式与社会心态在社会中形成。最好今天决定,明天行动,后天达成。浮躁已成为一种社会亚文化。
攀比带来的不公平感。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都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但这种成果的分享并不是完全公平的,竞争在某些场合也是不公平的。竞争的结果对某些群体不利。
但总体上讲在我国,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占了主导地位。一是个人的欲望增长的速度,超过现实自己获得的速度。在与自己过去的比较中,尽管也分享了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总是感觉这种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中,感到其他人的收入增长要比自己更快。三是与其他人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投入更多,而收入并没有更多。这些比较都会产生不满。因攀比而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不公平的感觉油然而生。内心产生了一种似乎别人的所得是对自己的剥夺的感受,尽管实际上别人并没有从自己这里拿走什么。人们因而显得急躁、不满、焦虑,一味在挣扎、奋斗。浮躁成为社会发展的“衍生品”。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认知出现了差错,社会归因简单化,将自己的劣势原因归为外部的社会环境,骂社会、骂制度、骂领导,为自己的失败、落后、劣势寻找合理性的答案。不是努力地改变自身的素质提高竞争力,而是宣泄。
缓解社会浮躁的措施
浮躁心态的对立面就是冷静、淡定、理智的社会心态。其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对此心态的调控,二是个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调适。
在社会调控方面,主要有规则调控与媒体引导:
第一,合理、公平、科学的规则(广义的包括制度、政策等约束人们行为的原则)与措施,有利于淡化社会浮躁心态。在决策层面与管理层面制定出合理的规则,有利于产生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使人们减少压力感、急迫感与不公平感,调节某个地域、某个系统内的关系,减少浮躁心态。
在社会转型中,许多规则、措施是针对社会转型的情况而制定的。许多规则措施表面合理,实质不合理。例如,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原创。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突破。但现在的科研单位与高校的评价体系是按照时间量化的。在一年内需要写多少论文、拿到多少科研基金。管理层逼着研究人员短时间内出大成就。在制度设计时奖赏的是一些短期行为,冷落的是那些耐得住寂寞却暂时未出成绩的人。如果制度鼓励的是急功近利,让科研人员如何不心情浮躁呢?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也是如此,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干部就直接地奔向经济增长。因此,单纯依靠呼吁人们加强道德自律恐怕还不够,进行制度化治理才是最根本的途径。
第二,媒体客观、理智的舆论导向。如果媒体总是以猎奇的心态,去报道、宣扬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偶然的个案,而不是具有普遍性的榜样,那么,对民众来说,只能够挑拨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浮躁心。媒体需要宣传勤劳致富的榜样,宣传各行各业中通过艰辛劳动努力奋斗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这对民众才具有正向的引导作用。
在个体的心理调适方面:
第一,正确归因。社会环境条件并不直接引发人的某种心态,而是以人对此种社会环境条件的认识为中介的。这就是身处同样的社会环境之中,却并不是人人都心态一样的原因。要想保持心态平衡,关键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形成对外在环境的客观看法。
归因即个体对他人或自我的行为动机的推论和对行为过程的因果解释。每个社会成员都会考虑是什么决定了我在社会中的位置?这有社会外部条件的因素,也有我们自身的因素。个人的归因会出现偏差,意味着个人在做社会推论时,往往会选择依据直觉的判断而忽视客观的评价,趋向于选择从众模式,如将自己现在身处的劣势,归因于社会不公平,社会没有提供机会与条件等,这是一种简单的、懒人的归因。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为什么他人成功了,把握住了机会,而自己却没有把握住?对此要有冷静的反思。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主要的还是自身的因素。因此,要调整好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如果将自己追求不到的对象作为人生目标,形成不理性的认识和追求,其结果只能是自作自受,整日浮躁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调整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使之与自己的实际条件基本一致,保持相对平衡心态。
第二,选择多重参照系。在选择比较的参照系时,要遵循相似性原则,选择与自己学历、经历、经验、能力、背景相似的人进行比较,这才能够保持客观性。在与成功人士比较的同时,也要与非成功人士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够平衡自己的心态。人们在比较时通常会产生两个误区:一是,在自己处于优势的时候,通常将原因归为自己的能力、才能,而在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通常将原因归之为外因,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二是人容易产生过高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过低估价社会对自己回报的倾向。一方面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有本事的,另一方面觉得社会没有给予自己应有的机会或没有从社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比较中我们要防止这种误区。
因此,在选择参照系的同时,既要选择成功的榜样,可以激励自我成长。也要选择某些不成功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自身优势,平衡自己的心态。无论身居何位,都不要盲目攀比。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看到劣势。不能够只比收获而不比投入,要相比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从而得出的结论才是真实的。这样,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第三,提高自身修养。中国历史文化中有大量的修身养性方面的知识,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摆脱浮躁,使心理产生平静的力量。得失心淡了,自然对身边的功名利禄的追求就淡了。容易冷静下来去寻找和追求自己所喜欢的目标。修身养性是培养心理调节能力的有效办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弹性或心理复原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来反省自己的行为,获得对浮躁的抵抗力。在节奏太快、头绪太多、压力太大、选择太多时,可以暂时转换社会情境,到大自然中去放松身心,也是一种办法。另外,培养一种闲情逸致,一种有趣的业余爱好,也是很好的解决浮躁的方法。
【注释】
选文内容贴近社会现实,文化气息浓厚,能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题目设计紧扣议论文的特点。
从埃菲尔铁塔谈起
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价是4332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历史遗存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
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在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埃菲尔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全国4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
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
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1400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
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
(张贺/文,有删改)
1.第一段写埃菲尔铁塔的价值,其作用是什么?(3分)
2.决定文化古迹价值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3.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做分析。(4分)
>> 基于语料库的搭配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研究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语言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服务平台建设 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酒店英语语言特征研究 浅谈语料库在语言研究中的作用 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语法研究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郑渊洁童话“儿化语言”特色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应用语言学方向论文摘要研究 基于类比语料库的中国新闻英语语言特征研究 基于FAO语料库的农业英语语言特点研究 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英语课堂话语研究评述 基于语料库的《典仪》的检索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唐朝的酒文化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实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influence搭配行为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语篇分析范式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测试效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医学英语介词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公示语“厕所”翻译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的工作指南:
(9)a.Respond as a reader, explaining what and how you were/are thinking as you read her texts so that she can discover where a reader might struggle with her writing.
b.Ask him to outline the draft to reveal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per.
c.Ask her to describe her purpose and audience and show how she has taken them into account in her writing.
d.Explain a recurring pattern and let him locate repeated instances of it.
译文:
a.回应读者,解释当你读到她的文本时你在想什么,以便她能够发现读者在什么地方和她的论述发生冲突。
b.要求他提出大纲以便显示论文的结构。
c.要求她描述她的目的和她的听众,说明她在她的写作中是如何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的。
d.解释重提模式,让他找到模式中重复的例子。
这个极端的例子中,为了避免片面地使用人称的阴性或阳性,采取了交替使用“he”和“she”的方法来保持性别的失衡。
2.避免使用人称代词回指语
还有一种指称的语用变异现象,就是为了避免语言歧义而彻底清除人称代词。例如:
(10)Allan Johnson is a contemporary feminist theorist.This writer and professor gave a speech at UNC in the fall of 2007.
译文:艾兰・约翰逊是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这位作家兼教授在2007年秋季在UNC举行了一次演讲。
这个句子中,Allan Johnson的同指语没有采用常规的代词回指形式“he”,而是使用了名词形式“This writer and professor”作为回指语。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可以补充新信息,二是避免使用阳性的指称形式来指称这位“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学家”。
3.两性人称代词回指语并用
在新闻英语的语料中,出现了大量使用“he or she”“she or he”“he/she”或“she/he”等两性并用的代词形式来表示泛指概念。对BNC语料的统计显示如下表:
英语人称代词词汇变异频率对比
例词 口语 小说 新闻 学术 文娱
数量 频率 数量 频率 数量 频率 数量 频率 数量 频率
he or she 57 5.7% 40 2.5% 60 5.7% 555 36.2% 1009 22.6%
she or he 2 0.2% 0 0% 0 0% 18 1.2% 34 0.8%
统计结果显示,完全形式“he or she”和“she or he”主要用于政府公文、法律文件中;而使用“he/she”“him/her”“him/her”等变体形式只偶见于新闻报道、学术论文中。无论是完全形式还是缩写形式,都是以阳性先于阴性的形式为主。这体现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另外,这种现象也可能和语言的韵律形式有关,因为“he”的音节要比“she”短,拼写形式也更简单。另一方面,“she or he”的出现也反映出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意识的觉醒。这种语言变体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顺应社会变化,体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也有的是出于学术上或者法律上的严谨。比如当谈论的是和生理或者社会权益等问题有关的话题时,“she/he”或者“she or he”出现的频率往往比较大。例如:
(11)A student attending a well directed breast clinic may personally see this number of patients in less than a month and be taught to make an accurate clinical assessment.She or he would have to spend a year in general practice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cquire similar skills.
译文:学生参加管理出色的乳腺癌临床学习可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亲自见到这个数的病人,并学习作出准确的临床评估。她/他通常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来实习以便有机会学会类似的技术。
就目前所搜集到的语料来看,“he or she”和“he/she”的形式并非偶然的、孤立的、昙花一现的现象,它实际上已经逐渐进入了主流语言之中。目前,语料库中“she or he”或者“she/he”这类样本量还很小,还仅仅是初露端倪,但还是可以从中透视出社会变迁的痕迹。
这种语言的变异表明,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语言中体现的性别歧视受到批判,因而采用可以兼指阴性和阳性的复数形式“they”来取代阳性代词“he”,或者采用“she or he”等形式以抵制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
在当代英语中还出现了语言“跨性别”(trans-gender)现象,即由于变性者的法律地位而引发的指称语的社会变异现象。例如,在一则关于世界首例变性“爸爸”生育的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12)If he/she wants to be a man, that is fine with me.If he/she wants to be a woman that is fine with me.But this is crazy how much publicity this story is getting.He/she is only doing something that women have been doing for eons, but getting much publicity for it.This individual is either very mixed up emotionally so that he/she can not make a decision on which sex she wants to represent and thus is more to be pitied than made to be a hero.
译文:如果他/她想当个男人,对我无所谓。如果他/她想当个女人,对我也无所谓。但是荒唐的是这个故得如此兴师动众。他/她不过是做了一件女人们做的异装癖的事,但是变得如此引人注目。这个家伙在情感上太混乱了以至于他/她无法决定她想当哪个性别。所以与其说是一个英雄不如说是令人可怜。
上面的例句比较典型。在这个语篇单位中,一系列的指称代词都使用了“he/she”,只有末句突兀地使用了一个阴性的代词“she”,用来突显“她”的真实性别,也表明了作者对“他”的否定态度。可见,在社会语境中,人称代词的指称功能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对名词的替代作用和语篇的衔接功能,它还具有了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
四、结语
从社会语境来看,人称代词作为语篇回指语时,不仅具有替代和衔接功能,可以作为认知状态的可及性标示语,而且还承载了社会功能。这种社会语言变异现象折射出变迁的社会权利意识,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言语群体的社会意识,浸染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社会文化色彩。人称代词指称的社会变异现象从一个微观的层面验证了语言的“异质有序”性,也启示语言研究需要克服传统研究中机械的、静态的、局限于形式化的研究路径,以动态的、全境的视角,以综观的方法论,从共时和历时的纬度来研究社会语境中的语言现象。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JC740021]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0E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受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HEUCF121204]资助。)
注 释:
①anaphora一词源于希腊语anaphorá,意为“提起”或“唤回”
(carrying back or referring back)。在汉语中,anaphora除被译为“回指”之外,还被译为“上指”“前指”“复指”“指代”“照应”“参照”等。
②BNC语料库是世界上最大的英语语料库之一,词汇量达10亿左右,
时间跨度覆盖了20世纪后半叶至今。语料来源包括新闻、学术期刊、小说、书信、法律文书、政府和学校文件等,其中新闻语料主要源于国家和地方报刊杂志。
③Sinclair抽样提取索引的做法是该词语在语料库的频数除以要求
的索引行数,获得索引行抽样的间隔。如某一词语的原始频数为5000,如需要提取25行索引,那么,5000/25=200,即分别抽取第1行,第201行,第401行等。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1976.
[2]Lyons,John.Semantics.Vol(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 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