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离职分析报告

离职分析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离职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离职分析报告

离职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肺部小包块是临床常见问题,早期定性诊断困难,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常延误病情。我院胸心外科1999年元月至2009年12月施行手术治疗149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人男98例,女51例,男女之比1.9:1.0。年龄9岁—75岁,平均41.9岁,其中41岁—69岁119例,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

1.2辅查资料 健康体检发现61例,诊治其他疾病体检发现88例。照胸部平片首先发现肺包块,胸部增强CT证实。包块位于右肺上、中、下叶48、13、27例,左肺上、下叶32、29例。包块直径1—3cm之间,肺叶周围型包块147例、中央型2例。CT及B超引导穿刺包块活检共127例,查见癌细胞14例,可疑癌细胞4例,阴性结果109例。术中发现:肺周围型小包块并胸膜弥漫3—6mm大小癌转移结节13例,同侧肺周围并存1cm左右多发小包块7例。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不张(病检慢性炎性纤维化)42例,纵隔、肺门、肺裂间淋巴结长大129例。

1.3姑息治疗 本组患者术前均长时间抗炎、抗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间最短20日,最长2年。复查胸部CT肺包块略缩小11例,无变化28例,长大110例。

1.4手术方法 (1)2000年以前常规经后外侧标准切口,2001年以来常规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或腋下沿肋间小切口(长约10cm左右)。(2)术中常规取包块组织快速冰冻活检。(3)楔形肺叶切除66例,肺叶切除81例,单袖式肺叶切除2例。常规清扫区域淋巴结及脏壁层结节电凝碳化清除。

1.5结果 (1)切除标本全部病检诊断出鳞状细胞癌、腺癌、透明细胞癌、细支气管癌、小细胞癌、硬化性血管癌、炎性肉芽肿、结核性肉芽肿、浆细胞肉芽肿、不典型类癌、肺错沟瘤、肺叶不张纤维化共12种。本组肺癌占101例,切除多发结节100%癌转移。(2)全组术后无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Ⅱb期以上癌症患者术后规范化疗抗癌治疗2—4月,结核病患者抗痨治疗3—6月。

2 讨论

回顾分析本组手术切除病检结果,对于肺部小包块想获得理想效果满意及无后顾之忧的治疗,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措施:

2.1高度重视疾病防治意识 本组肺包块病因不清楚,病检诊断有12种类型,肺癌占67.79%。发病年龄中老年人占79.87%,可能与中老年人机体功能逐年下降、嗜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生活、工作环境污染重、工作繁重、过度劳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关。肺是人体最脆弱的动力器官,极易患病,也可能是肿瘤多发部位。因此,人到中年要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工作健康习惯,避免透支体力及接触、食用、吸入有害物质,强化防病意识,期许减少肺部疾病。

2.2肺部包块的诊治策略 肺部小包块缺乏临床特征,我们认为坚持健康普查,以及患病时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发现肺部包块的主要方法。文献报道肺部包块恶性肿瘤占80%[1]。本组诊治肺部小包块体会到肺包块太小,肺穿活检存在假阴性结果,无临床症状对生活工作暂时影响不大,我们在临床诊治工作中遇到较多的肺部恶性小包块,病情发展迅速,极易种植和转移,良性包块可能长大恶变。因此,我们建议发现肺部小包块后要抓住肺包块小能彻底治愈的时机,尽快行胸部增强CT、纤支镜、胸腔镜及胸部小切口手术确诊和根治以防病情蔓延[2]。

2.3权衡姑息与手术治疗 部分肺部小包块确实经抗炎、抗痨可以治愈。怎样正确权衡姑息与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肺部小包块患者恐癌心理重,疑虑问题多。易偏离正确诊治方法,失去肺癌早期诊治时机。我们认为对肺部包块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动态观察,选择姑息性治疗时最好确立肺包块性质后进行。及时摒弃无效的姑息治疗,选择VATS及小切口行肺部小包块手术具有创伤轻、并能达到早期确诊根治、术后恢复快、美容等优点。因此,肺部包块无论大小,均应尽早手术治疗,从而消除病态心理。

2.4手术治疗需注意事项 (1)中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协同相关科室治疗并存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2)VATS或小切口手术中应仔细探查反复确认肺小包块是单发、多发,以防遗漏切除病灶,术后发生医疗纠纷。(3)术中对小包块不能一概而论作楔形或肺叶切除,而应根据包块良恶性质来决定缩小或扩大肺叶切除。肺部小包块手术治疗仍应坚持最大限度切除病灶、最大限度保留健肺、最大限度清扫淋巴结。特别是脏壁层胸膜癌性灶应用电凝仔细碳化转移的癌结节,防止盲目的施行扩大根治术。(4)术后应根据病检诊断,合理选择后续维持治疗,尤其结核病和肺癌,必须坚持抗痨、抗癌治疗3—6月,确保远期效果。

参 考 文 献

离职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 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也就是分升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三、材料用具

紫色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吸水纸、清水、0.3g/ml蔗糖溶液

四、实验过程(见书P60)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五、讨论

1.如果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离职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贝飞达 腹泻 小儿 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340-01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们在采用合理饮食、液体疗法、对症治疗等方面治疗小儿腹泻病的同时加服贝飞达胶囊口服,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组全部病例为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腹泻病患儿2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对照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粪便常规外观均为稀水或蛋花汤样便,未见白细胞及红细胞,脂肪球(+~++),婴儿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

1.2 方法 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飞达胶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晋城海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次1粒,2~3次/d口服,重症患者加倍,温开水服下。

1.3 疗效观察标准 显效:治疗后排便次数每日少于2次,外观为成形软便,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后停药未再腹泻;有效:治疗后排便次数减至每日4次以下,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后排便次数与临床症状未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均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肠黏膜屏障功能包括机械屏障功能、生物屏障功能及免疫屏障功能,三者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保护层,防止肠道内细菌移位浸入血液及组织中。其中生物屏障功能是由肠道共生菌群完成的。一个健康人肠道内大约有400多种肠内菌,其数量在1014个,众多细胞保持一种微生态平衡状态。根据肠道内菌的致病性不同,可将这些菌分为三类。第一类:有益菌,又称共生菌,这类菌数量大,无毒、无害并有营养、免疫、生物拮抗作用,宿主终身携带,如双歧杆菌、消化球菌等。第二类:有害菌,又称抗生菌,其数量少,多为过路菌,如数量超过正常范围即可引起疾病,如葡萄球菌、假单孢菌等。第三类:中间菌又称双向菌,数量介于有益菌和有害菌之间,作用双向,有时致病,有时不致病,如大肠埃及菌、链球菌等。在肠道微生态有益菌的构成:双歧杆菌数量占95%,乳酸杆菌占1%,其他厌氧菌(如拟杆菌、难辨梭菌等)约占3%,需氧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占1%[2]。由于饮食不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滥用抗生素,各种外来致病菌或病毒对小肠黏膜侵犯,使有吸收功能的绒毛细胞脱落或其细胞结构破坏,肠道内水、电解质转运失调,引起渗透性腹泻或分泌性腹泻,导致肠道内环境变化使正常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资料表明,腹泻时肠道内厌氧菌的数量约下降为原来数量的1000倍。由于肠道内厌氧菌的大量减少,破坏了其屏障功能及拮抗作用,从而有利于致病菌的侵袭,腹泻与肠道内微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可形成恶性循环。维持和调整微生态平衡是必要的。近年来,人们亦认识到微生态制品具有优于抗生素的优点。

益生菌组成的生物制剂服后能大量补充肠道内益生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一些研究认为:双歧杆菌作为肠道益生菌之一,在肠道中对病原微生物产生营养竞争、黏附竞争及生物化学抑制作用;其与其他益生菌及厌氧菌一起共同占据肠黏膜表面,形成一个生物学屏障,阻止致病菌的定植与入侵;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此外,它还能产生醋酸和乳酸,降低肠道内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恢复肠蠕动,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贝飞达胶囊配方是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粪肠球菌,经适当配方而成的活菌制剂。本文结果表明,应用该品治疗小儿腹泻病显效快、止泻效果好、服用方便,患儿易接受,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离职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膀胱破裂;诊断;治疗

作者单位:461400 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太康县人民医院2007~2010年共收治膀胱破裂患者26例,经膀胱灌注,膀胱尿道造影及CT检查均获得早期诊断,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6例, 其中男22例,女4例;年龄19~59岁,平均37岁。根据临床分型:腹膜内型3例,腹膜外型膀胱破裂21例,混合型2例。根据致病因素:①外伤性膀胱破裂23例,其中:交通事故16例,高处坠落4例,锐器伤2例,下腹部踢伤1例。②医源性膀胱破裂2例,其中:膀胱肿瘤电切术致膀胱破裂1例,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误伤膀胱1例。③自发性膀胱破裂1例:膀胱癌出血合并尿潴留所致。

1.2 诊断方法 结合现病史和临床表现,尿常规,膀胱注水试验,腹平片和骨盆片,膀胱造影,下腹部CT、MRI等检查,拍片及CT检查前经导尿管注入20%泛影普胺250~300 ml,均获得早期诊断;有手术指征的及早剖腹探查。

1.3 治疗方法 膀胱破裂常合并多发伤,创伤性休克,首先建立输液通道,纠正休克,有手术指征者及时手术探查。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器官损伤如:肝脾破裂等。本组行肝脏破裂修补3例,脾挫伤修补2例,切除3例,小肠及结肠破裂修补3例,骨盆内固定6例,其他器官伤6例,膀胱修补术23例,原则是:膀胱一期修补、高位膀胱造瘘,造瘘管皮下潜行后引出,耻骨后引流必要时负压吸引。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估计裂口较小的3例,采用严密监护下的保守治疗,留置22F三腔气囊硅胶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12~14 d。

2 结果

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的26例,随访6个月~1年均痊愈。其中1例合并后尿道断裂者定期扩张尿道,仍排尿通畅。

3 讨论

成年人膀胱是一个腹膜外器官,空虚状态下位于盆腔深面,有骨盆保护。一般不易受到损伤,当骨盆骨折或膀胱充盈时,发生膀胱破裂的可能性明显增加。根据膀胱破裂口与腹膜的关系可以分为腹膜内型膀胱破裂、腹膜外型膀胱破裂和混合型膀胱破裂[1]。根据致伤原因又可分为外伤性膀胱破裂,医源性膀胱破裂,自发性膀胱破裂,和膀胱贯通伤,其中外伤性膀胱破裂最常见。

诊断方法有如下几种:膀胱造影是膀胱破裂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根据造影剂外溢情况准确判断有无膀胱破裂,本组膀胱造影17例确诊膀胱破裂17例,膀胱注水试验简便易行,适合初步筛查,本组行膀胱注水试验21例,阳性17例,准确率80%以上; 尿常规检查均有镜下血尿。由于腹水在腹腔内重吸收,引起BUN、Cr异常增高,造成假性肾功能衰竭,是诊断腹膜内型膀胱破裂的重要指标[2]。CT,MRI的对比研究显示其诊断率不及膀胱造影不作为首选方法[3]。本组行下腹部CT检查4例,扫描前经尿道膀胱内注入造影剂250~300 ml均明确诊断。

根据不同类型的膀胱破裂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腹膜内型较少见,往往有较严重的合并伤,这些合并伤也是创伤性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破裂口较小的可给予留置导尿10~14 d,保持尿管通畅,需要探查时,可取下腹部正中切口,首先探查腹腔内其他器官,最后修补膀胱,高位造瘘,皮下潜行后引出,以防膀胱痉挛,及拔管后尿瘘的产生。膀胱耻骨间留置引流管。腹膜外型破裂,多发生于骨盆骨折时,膀胱破裂的部位几乎全在膀胱前侧壁,接近膀胱颈部[4]。部分保守治疗同腹膜内型膀胱破裂外。手术探查双侧输尿管,三角区及后尿道,合并损伤时,给予相应处理,有骨折断端刺入膀胱时膀胱修补前要固定,可从膀胱内修补,高位造瘘。本组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常规应用镇痛泵,以防膀胱痉挛。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膀胱周围血肿,不必引流以防诱发感染,可给于局部理疗促进吸收。

参考文献

[1] 李振华,赵伟,于秀月,等.逆行性CT膀胱造影在膀胱破裂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03.

[2] Itoh N, Kounami T. Spontaneous rupture of a bladder diverticumultrasonographicdiagnosis. Urol,1994,152:1206-1207.

离职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制剂;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c)-0130-03

目前的中药制剂是以现代化技术作为手段,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以及精制,最后成为一种溶液或是乳状液的状态,以及在应用前配置的溶液粉末或是浓溶液的无菌制剂[1]。近年来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制剂也越来越多,临床上发生中药制剂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情况逐渐增多,且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同时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重视程度不断升高,因此在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要慎之又慎,避免发生医疗安全事故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本文就本院发生中药制剂致ADR的情况作统计和分析,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12月出现的ADR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共24例,各种疾病均不相同,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为10~89岁,平均为43岁;其中大多数患者出现了全身红色皮疹伴瘙痒、恶心、呕吐等情况;均发生了不同组织器官的病变。

1.2 方法

对抽取的24例患者的病历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了解患者的用药种类、发生ADR的时间以及临床表现、用药剂型、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出现的程度以及涉及的器官和系统,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以及原因。

2 结果

2.1 24例ADR患者临床表现及具体分布的情况

24例中药制剂致ADR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用药种类有21种,损害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所占比例较大的具体临床表现如下: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以及手足发麻等;皮肤及其附件,临床表现为瘙痒、灼热以及皮疹等;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循环系统,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以及胸闷等。24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多分布于皮肤以及附件,药物种类大多以治疗皮肤及附件为主(表1)。

2.2 24例ADR患者用药剂型的情况

24例中药制剂致ADR患者的用药品种主要包括注射剂、口服剂以及外用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中大多数为注射剂,少数为外用制剂(表2)。

2.3 24例ADR患者给药途径的情况

16例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构成比为66.7%;4例患者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构成比为16.7%;4例患者采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构成比为16.7%。

2.4 24例ADR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多数患者一般在用药当天出现不良反应,有15例发生ADR,占62.5%(表3)。

3 讨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制度越来越完善,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其中医学方面影响极其深远,中西医药间的理论互相渗透,吸收对方精华以推动自身发展[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中药制剂手段得到很大改变以及突破,中药制剂品种越来越多,临床上对于中药制剂的应用也不断深入,但是随着应用的广泛,关于中药制剂药源性损害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引起了医学界广泛关注。有相关研究对出现ADR的病例进行收集,结果发现在所有ARD发生的事故中,因为中药制剂引发的比例占19.0%,且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中药制剂出现ADR已经开始泛滥,甚至占据重要的比例,据分析中药制剂出现ADR可能与目前临床对于中药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品种数量增加有密切关系。

患者因为自身独特性,出现ADR的概率也不相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不同情况的患者对于药剂在吸收、分布、排泄以及代谢等均有所不同。女性出现ADR的概率相对于男性患者要略高,这可能因为女性生理特点影响的关系。中老年患者出现ADR的概率相对于年轻患者要高出很多,原因之一在于中老年人有多种疾病需要应用大量的药物,且品种不一;另一个原因则是某些中老年患者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器官功能表现出逐渐减退的趋势,没有良好的药物代谢能力,多种药品的使用导致患者对中药的排泄功能下降,中老年患者即使服用的是普通剂量的中药制剂,出现ADR的概率也比普通患者要高,这在临床上需要注意[4]。

中药制剂致ADR几乎出现于人体所有的器官以及系统中,大部分会对其他器官还有系统有所累及。有研究显示患者出现ADR对器官或系统的累及,皮肤及其相关附件为主要部分,临床表现为斑丘疹、瘙痒或者皮疹等[5];除了皮肤之外是消化系统,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还有胃部不适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损害、反应较其他更容易被发现有一定关系[5]。

通过统计调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①中药制剂发生ADR,可影响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其中发生比例较高的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循环系统,且皮肤过敏现象较多;②中药制剂致ADR患者的用药剂型比例较高的为注射剂,且大多是静脉给药的方式;③中药制剂致ADR与用药时间的关系体现为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概率较高,尤其是用药的4 h内,因此医护人员在此阶段必须特备留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6]。

为了减少中药制剂ADR出现的概率,需对中药品质以及剂量等严格监督及管理,才能有利于中药优势的发挥。对于注射剂在安全、评价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力度要加强,对于中药制剂在临床方面的应用要有所规范,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于中医辨证的理论知识。对中药制剂的相关适应证、禁忌证,要全面掌握,且临床如何才能对中药制剂进行合理使用,也需要熟练的掌握。除此之外,对中药制剂的临床使用需要设立相关的监护制度[7],最大程度地避免在临床使用中出现错误的情况。在医疗机构中广泛展开关于中药制剂ADR的检测,关于中药制剂的安全知识在宣传力度方面需要有所加强,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中药制剂ADR发生的情况[8]。

综上所述,在后期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用药监管,加强中药制剂致ADR的调查与研究,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远光.我院4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21(1):16-17.

[2] 陈亚媚,郦尧旺,朱光辉.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致103例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237-239.

[3] 白琳,杨毅恒,刘芳,等.我院14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6):560-562.

[4] 姚苑梅,徐玉红,吴斌,等.176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9):566-569.

[5] 李铮,张亚同,纪立伟,等.我院2007年3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5):376-377.

[6] 黄培良,陈芃,陈贤伟.31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分析[J].今日药学,2009,19(8):49-50,53.

[7] 许敏芝,谭春云,李文超,等.我院56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云南医药,2009,11(5):57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