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助理学习计划

助理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助理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助理学习计划

助理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讲计划;自主学习;实施策略

学讲计划是徐州市于2014年年底提出来的,并大力推进,是课改的深化和创新,学讲计划旨在让学生“学进去”,然后再“讲出来”,以让学生“学会”和“会学”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颠覆。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谈谈“学讲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精心设计预习任务,使他们“学进去”

课前预习是“学进去”的关键环节,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导学提纲,可以使预习落到实处,提高预习的有效度。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前,教师可以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自学提纲,包括知识点和预习检测题。对于知识点的预习,可以以纲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如:

1.锋面天气系统

(1)锋面的含义

(2)锋的分类:冷锋和暖锋

(3)锋面天气

(4)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系统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气旋)系统

(2)高压(反气旋)系统

这样的导学方式,以提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概要,也利于学生从教材中去捕捉主要信息,方便学生抓住重点,抓住教材,自主学习也可以有的放矢。

二、提供足够多的交流时间,使他们“讲出来”

传统课堂上,教师喜欢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唯恐少讲一会儿,教学任务会留下空白,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这样忽视预习环节的检查和交流,会使学生逐渐放松预习。

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或者以提问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回顾预习内容,掌握主要的知识结构,为课堂的学习做准备和铺垫。也可以直接给学生5~8分钟,让他们充分交流预习成果,交流预习心得体会,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组间讨论、组际讨论,让他们充分地“讲出来”所预习的知识,他们在“讲出来”的过程中,也尝到了预习的快乐,尝到了预习的甜头。

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之初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情况,如对于预习提纲中的“锋面的含义”,让学生说出“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再在一起以作图的形式,从锋面、上界、长度、暖气团以及冷气团、地面、下界、宽度和锋线等方面说出两侧大气物理性质的差异,交流冷锋和暖锋的不同等。

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不仅仅体现在对预习环节的交流和讨论,也应该包括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设计的每一个任务,都应该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教师不能“代劳”。否则,如果在预习检查上用“学讲”,然后一反常态,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一言堂”,那么,这样的学讲模式的构建,就有走过场、搞形式之嫌。

三、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拨开迷雾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对于学生共同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都无济于事,此时,教师的情境的创设、巧妙的问题、言简意赅的点拨,都会为学生拨开迷雾,使他们眼前一亮,产生顿悟现象。如对于这节课的教学,在学生交流预习后,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徐州市一周天气预报”。情境的给出,既是自主交流向新课的过渡,也为学生构建了“天气系统”的直观概念。

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的指导和析疑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善于运用有效的方法,给予提示和启发,让学生善思、善悟。如对于“锋面系统”,知识点散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分析和归纳,再以列表的形式,将“冷锋、暖锋与天气”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出来,使知识一目了然。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论,如“准静止锋”的问题,呈现一幅图,让学生分组讨论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状况等,教师的“导”和“引”促使学生会学、学会。

此外,教师导学行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讨论,总会有书到临尾渐渐松的感觉,如果教师不能调控好课堂的节奏,课堂会“虎头蛇尾”,教师应巧妙设计任务,促使学生从低谷中走向。如呈现“梅雨”的背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探讨梅雨发生的时间和地区,探讨梅雨是由什么天气系统形成的。再让学生综合分析影响我国天气状况的天气系统等,促使学生再次回归课堂,也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讲模式是传统课堂的革新,是接受学习的彻底改变,学讲计划也为我们实施新课改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的指导,为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学讲计划的提出和推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让课堂生机一片、精彩无限、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助理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67-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储存和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个体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的保证。”[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起点,要求学生把握可迁移的技术文化要素,提升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确定学习方法,通过自我调控来实现学习目标。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

在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量大大增加,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接受社会和时代的挑战,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也是自身发展的基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课堂中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构清晰的概念图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设计微视频教学资源,主题明确,短小精练,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运用集体的智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 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概念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 概念图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技术[2],它包括概念、命题、交叉连接线和层级结构四个要素,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概念图可以清晰地表述出概念之间的关系,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转换。利用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可以实现课程内容的导航和课堂知识的导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起点差异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领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高一年级信息技术的引导课上使用概念图来展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相关技能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和进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概念图呈现教学内容,展示知识分支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讲授“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按照知识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在每个模块中对主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概括。图1是“表格信息的加工”内容的部分概念图。

在课堂教学中,概念图能为教学导航,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护航。在概念图中可以预留空白,让学生自主预习并进行填充;课堂学习后鼓励学生绘制出本节课的知识概念图,完成学习的反思和知识的内化;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意义的构建,把自己或小组合作的成果用概念图表示出来,及时记录下头脑风暴,捕捉学习过程的一个个闪光的灵感。

概念图优化了知识的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带领他们有目的地进入学习,帮助他们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他们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提升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指导学生能学的内容自己学,想学的内容互相学或跟教师学,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概念图画出来,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借助微视频,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微视频是一种特别的教学资源,是通过计算机手段将文本知识进行技术处理,配合同步的讲解和互动,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的一种视频资源。它短小精悍,适合现代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每个知识点,是学生身边的学习指导者。微视频消除了师道尊严和学生的敬畏心理,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在短时间内向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内容,并提供了可操作的交互方式,学习者可以自主地控制学习的进程,也可以反复观看,彻底理解后继续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教学微视频实现因材施教。课前教师准备大量的学习资源并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微视频制作,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传到学习资源平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微视频的观看和学习,由学生自主分析学习内容;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难度的操作练习;参与微视频提供的测验,结合评价结果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微视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

在图像信息的加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微视频资源,包括图像的类型和特点,常见图像处理软件介绍,按主题功能介绍软件的应用等。这些教学微视频不同于普通的软件教程,它融合了原理知识和操作交互。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微视频的主题灵活,比较单一,比如制作贺卡、美图加工、海报、导航图或者平面图的制作等。在微视频中设置有相关的任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阶段性练习的过程中,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实践和思考,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微视频教学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迅速找到最近发展区,利用微视频的辅助功能,完成内容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借助于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 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应以完成课堂与教学目标为己任,在此基础上有限和有效拓展[3]。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掌控、及时跟进。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总会有一些预设方案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观察,注意细节,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准确判断和适时捕捉生成教学资源的时机,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资源[4]。要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机房的网络环境下,许多突然发生的事情是教师无法预知的。比如机器突然掉电、网络中断、程序运行异常、学生的误操作或者一个提问,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这些资源的价值,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利用,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回归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面对学生突然冒出的问题,教师要勇敢地接受挑战。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在某些方面教师不如学生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和学生一起学习,指导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言传身教,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也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珍惜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资源,让信息技术学科充满人文关怀。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不能因为意外而慌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容忍学生犯错误,接受学生的学习差异,分享学生的学习创意。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实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节,对于错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信息习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会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的作品,并主动体会和感悟,从同伴身上学习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别出心裁,教师要及时分享,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在实践中强化知识的运用,体验技术的魅力。

3 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具体的“信息技术”认知为基点,以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习惯,进而实现信息素养的提升[5]。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超越工具的使用,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本质,在学习化社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国庆,杨南应,贾振洋,等.概念图的布局算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5):32-36.

[3]曾庆伟.论课堂教学从预设到生成性机制的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35-37.

助理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研究性学习;数字网络化;计算机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J1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70-01

现今世界正被计算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艺术代表的信息科技所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也正受到这种信息科技的冲击和挑战,故此美术教学自身正发生着无声变革,教育者们正努力探索数字化时代内美术教学实现其技术与美育契合的可能,这些变革的实施正改变着今后传统美术教学的生存空间,更是变着美术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计算机数字化学习的内涵

教育界论坛给出数字化学习的学习类型,指明在计算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借助数字化资源,运用计算机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计算机数字化学习包含如下观点:计算机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数字环境、数字资源、数字方式。

计算机数字化学习模式给予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很大的理论支持,过去对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仅仅是单纯呈现,忽视了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如今,教育者更多地认知计算机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重要特点、核心价值、技术特点和学习模式,这为提高学习者的美术学习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索基于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目前,国内教育者对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论有很多观点和解读,这些各异的观点和解读是由于教育者所处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而发出的。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对研究性学习给与了布角全面的解读,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界定: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习者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适用于学习者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习者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内外对研究性学习的解读虽有着不同的观点,但究其对培养学习者提高学习能力,探索未知事物有着共同的特性,主要都重视发挥学习者的主导性和团队协助行;重视培养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探究素养;重视培养学习者获知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依靠教育者的指导辅助作用。研究性学习是教育者指导辅助学习者,由学习者主导探索未知事物,通过其对问题的观察思考、数据择控、数据分析、结果猜测、后续探究等过程,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和报告等。

三、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基于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是计算机数字技术与美术艺术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是计算机数字技术支持下的美术教学课题的学习研究,是发挥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开放自由、互动自如、信息广阔、异步相通等优势,输送研究性学习的研学思想理念,建立符合艺术特点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等专业学习方式。

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学习者具有开放的学习空间。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优势的研究性学习,使得学习者无现实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计算机数字环境下的虚拟空间给予学习者无以伦比的开放特性。

(二)学习者具有数字网络化的学习过程。学习者更多的学习内容、资料来自于计算机数字网络;学习结果和成绩可网络交流、资源共享;学习结果运用数字网络平台与世界同步,并随之全球。

(三)学习者借助计算机数字技术特性开展多样化学习方式。在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中,设计美术课题的学习情景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计算机数字网络平台上开展,也能是计算机单机条件下开展,更可能是兼顾计算机数字网络及数字单机共享条件下开展。

四、总结

在当今数字化科技浪潮的影响下,基于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更像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旨在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主动探究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能力,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现代乃至今后的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72-73.

[2]戟锋,杜爱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三大主要任务[J].现代教育技术,2001,(08):47-48.

[3]黄永明.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教育探索,2003,(11):54-56.

[4]丁顺宏.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04):35-37.

助理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新课程提出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发挥,对于弘扬学生独立性和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化学教学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而言,自主学习不仅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而且能够通过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一、分析高中化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化学学习较强实践性的要求。化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科学实践探究性是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化学的科学探究就是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化学教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每一个学生在个性、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多具有个体差异,如果一刀切地实施统一的教学策略,教授统一的教学内容,势必难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了解自身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以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从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提升。

最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体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不再教育,让受教育者不仅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还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继续学习提供条件,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懂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搜集、集合、询问、创新等方式习得知识,而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只会被社会的潮流所淘汰。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二、分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较强的学习动力

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而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主要途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学习的主动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也来自于学生内部,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从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课堂学习中保持高昂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避免冷言冷语相待,避免挖苦嘲讽相待,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上高中化学课堂。

其次,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的质疑。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败”的实验现象,如果教师回避事实,不做分析,不仅会磨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会失去教育学生的良好机会。教师要面对实验中的“失败”事实,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承认并带领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失误,发扬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中的主动性。

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鼓励和表扬,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信心。教师要抓住表扬机会,毫不吝啬地对学生的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进行鼓励,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成就感,并在成就感的满足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前进。

(2)科学指导,增强学生的体验

首先,教师在新课授入开始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本节课即将学习的知识主题和知识技能有一个清晰地认知。例如,在高中化学新课教学的前期准备阶段,我会通过知识填空或给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预习知识,充分了解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前做好保证。

其次,教师在新课授入过程中,要彰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程度。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学生体验知识和感悟知识的具体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高中教师不应该忽视。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新课开始的阶段,给出学生一些探究空间和互动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在预习中留下的疑问听讲,在课程结尾总结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若未得到解决,可以提出再讨论再解决。

最后,教师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提示性引导或有效性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互动探讨等先解决,再提出学生的解决思路或方法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概括总结中让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实验教学中的观察功能,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要发挥实验教学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方面的作用,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法是实验教学手段中的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现象是比较细微的,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出效果来,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教师要善于从观察事物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展开观察,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好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演示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结合,通过实验过程的演示和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的方式,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利用各种实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并通过认真分析和讨论,得出科学有效的结论,以达到自主学习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祥. 摭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2]陈立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3)

[3]姚秀梅.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谈[J]. 数理化学习, 2010,(07)

助理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计算机文化基础;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概括起来有如下观点: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做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在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知识经验和信念起重要作用;强调教学中多向交流对学生学习建构的重要作用,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社会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讨论和合作性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和交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学习可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的不同层次;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学习需要走向“思维中的具体”;重视活动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

2.1发展性

计算机课程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等。在给学生上理论课的时候,我会经常把一些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时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的新鲜感、亲近感,这就拉近了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同样,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时候,将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真实的图片甚至是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硬盘是什么、主板又是什么;介绍计算机软件则可通过上机演示来表现该软件的特点和用处。教学硬件设备的更新相对困难些,因为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更新硬件设备。

2.2实践性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上的知识,如果单凭课堂讲解和演示操作来教学,学生只是去死记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很难达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况且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掌握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因此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才会把概念理解得更好。

2.3创新性

计算机课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除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这两部分外,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操作等,都是要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这些软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需要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动脑去想,动手去做,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2]。

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教学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如何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以下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PowerPoint 2000的教学课例进行阐述。

3.1与学生已学到的知识建立联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基于脑的学习强调学生的经验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学生的经验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学习情境,学生是从他们正在经历的完整经验中展开学习的,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总是要将新知识与以前的经验联系起来。因此,要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当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

在开始讲授PowerPoint 2000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微软办公软件Word和Excel,并让学生说明这两个办公软件是用来做什么的。Word是用来编辑和处理文字的,可以用它进行书信、公文、报告、论文、商业合同、写作排版等一些文字处理的工作;Excel是用来进行表格处理的,可以用它进行财务、金融、统计等表格数据计算等一些相关工作;之后,给学生介绍PowerPoint 2000是用来制作和放映演示文稿(幻灯片)的。使学生知道PowerPoint 2000与Word 2000和Excel 2000一样,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套装软件中的一个。在讲授中,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告诉学生可以用PowerPoint 2000制作幻灯片,在毕业答辩时、在作自我介绍时或推广产品时都可以用到PowerPoint 2000,还可以用PowerPoint 2000制作电子贺卡。为学生展示老师收到过的一张电子贺卡,由于贺卡制作精美并加入了许多趣味性元素,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即将学习的内容上,他们此时对PowerPoint 2000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迫切想知道如何使用PowerPoint 2000制作出这样美丽的贺卡。

3.2为学生参与教学创造机会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成为知识的给予者,而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多媒体教室里,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大屏幕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每人一台机器,学生边看大屏幕上老师的讲解,边亲自动手,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整个PowerPoint 2000演示文稿的创建分为几个步骤:简单设计修饰复杂的动画设计,都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做,并呈现在大屏幕上。在讲解的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提问:列举问题,如:怎样修饰文字?PowerPoint中的文字修饰和以往所学过的word中的文字修饰是否有相似之处?怎样插入剪切画和图片?PowerPoint中的图片的插入和以往所学过的word中图片的插入是否有相似之处?等等,让学生边复习,边学习,学习新的操作的时候不会感到陌生。

以一幅作品为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添加进去多种元素,适当分配讲解和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使学生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对所学知识以亲自动手的形式进行巩固。在讲解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保持与学生实时沟通,随时按照学生的建议对所做的PowerPoint 2000作品进行修改,一堂课下来,与学生一起完成了整个多媒体演示文稿从长剑到简单设计,到修饰,到复杂的动画设计的全部过程。由于加入了大量课堂互动,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感觉课堂上老师所展示的PowerPoint 2000文稿是自己参与制作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3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成果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反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验、调节、选择、控制,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

PowerPoint 2000教学实践性很强,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具有独自动手制作幻灯片的技能。因此,在实验课上,要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制作幻灯片的机会。在实验课上,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幻灯片时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使他们改正。

在PowerPoint 2000教学结束时,为学生放映一组他们做的作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分析,告诉他们如何改正。

4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室中,交往和交流的形式比较简单,也不够充分,教学中最主要的交流形式是教师讲和学生学。教师提前准备好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讲解,学习者只是像填空一样给出简短的回答,往往没有多大思考的余地[3]。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用以有的知识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接受书本上和老师讲授的知识,而要存在质疑态度,验证已有的知识并探索获取知识的新途径。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Word、Excel和PowerPoint教学中,实现某一效果往往有多种操作方法,教材中往往不能面面俱到,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菜单栏中的任何一种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最佳途径。教师不应该以教材中的内容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给学生留出批判、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院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