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经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
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当时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大增,开发和破坏相伴前进,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在前工业社会及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那样稀缺,当时的道德并未危害人类对自然的规范,或者说并未将破坏环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说已出现了保护环境观点,也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观点,其影响范围也是小规模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问题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进化的结果。
“环境道德”的内涵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代内公平
代内公平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平地享有地球,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社会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平等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资源,因此,富裕地区的人们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贫困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人类真正平等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责任。
2.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持续性。工业时代那种浪费式、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强调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人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
3.人地公平
人地公平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念要求尊重、实现和维护自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尊重自然,摈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
1.更新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尽管如此,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扩展到网络交往,网络交往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交流的交往方式,因其覆盖广泛、信息迅捷、平等隐蔽、价格低廉等传统交往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获得世人的青睐。统计显示,美国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次就是中国,大学生是网民的主体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有的大学生视其为最亲密的伙伴,并产生强烈的依赖。网络交往是对人类交往手段的丰富和时空的延伸,是社会的进步。但应该看到,网络在大学生中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社会责任缺失,自我精神麻木,追求暴力刺激,社会情感冷漠,等等。一些大学生疏离人群,热衷网络交往,人际交往的“异化”趋势令人担忧 。自我认同的困惑与道德教育的薄弱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我认同矛盾使以“教”为主体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凸显。(1)自我认同的困惑。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特定成长阶段,良好的自我认同很难实现。独自住校,脱离父母的照顾,自主支配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人际交往增多而容易盲从,他们渴望像成人一样被肯定和信任,得到社会认可。但是,由于社会实践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面对冲突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困境,他们中一些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是缺乏自制力,或是缺少道德智慧,理想中的自我定位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或不切合实际,以往的道德教育难以解决生活中的道德命题。(2)自我认同与他人的困惑。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层造成贫富差距加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客观社会现象。如今,大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差异逐步增大,过多的差异使大学生既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对待别人。“千人一面”的道德教育难以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中各类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3)自我认同与社会的困惑。学校教育更多是基于课本和培养计划,在以往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社会的问题所在。如今的大学早已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通过网络和社会实践等广泛的信息获取途径,大学生已不能隔离于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是坚守还是适应,一些大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调整道德认知,并做出理性分析,大学生的道德难题只从一些学校灌输的道德教育中难以找到确切答案。
问题成因
经济发展与独生子女抚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改革开放给国人带来了经济上、思想上和文化上巨大的变化,造就了当代大学生开放活跃的时代气质和多元多样的道德风貌。中国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他们既具有思维活跃、性格开朗和兴趣广泛等良好素质,也存在由于“四二一”这一特殊抚养方式和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的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缺失和逆反性强等不健康人格。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004年,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比例至达到19%,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转变。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都开始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经历了一个知识分子普遍短缺到知识分子结构性过剩的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感到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收入丰厚且安全稳定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5]。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6]。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引发了很多的教育问题,如师生关系的淡化。2006年,《中国教育报》的一份“新时期大学生师生关系”的调查显示,94%的学生希望在授课和答题外有机会多与老师交流。有90%的学生对“有无与老师课余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的问题回答是:“基本没有”或“有,但很少。”[7]社会转型引发的文化脱序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当代的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伦理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出现了文化衔接的脱序 。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强调自我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享乐主义等观念,影响人们的生存原则。
1.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多种需要,不同病种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病人有共同的需要,也有个体化的需要。特别是对病人病史中的隐私和病情应做保密,绝不允许作为嘲笑的话题。如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焦虑抑郁状态的病人均存在需要被承认、被尊重,他们往往容易强调自己的躯体不适感和主观要求,反复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表现焦虑不安,纠缠医护人员,以此得到医生和护士的注意、接纳、承认和支持。此时护士要关心和体贴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疾病的痛苦,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对护士有亲切感和信赖感。恢复阶段的病人,由于错误地认为得了精神病不光彩,被人瞧不起,无社会地位,并担心今后复发、遗传等问题,此时病人常产生自卑和轻生观念,护士绝不能忽视病人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和需要,应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消除各种顾虑,树立正确人生观,同时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杜绝意外发生。
2.敏锐的观察力,确保病人安全
审慎思考,认真负责的工作,准确无误的行为,是避免发生差错事故,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也是护理道德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观察力是知识和思维的结合,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和正确的判断,并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体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技能是观察病人的病情及心理活动。如精神科一级护理中的三防病人(自杀、自伤、冲动毁物、逃跑)护士必须做到坚守岗位,定时巡回,对重点病人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和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
又如高度兴奋躁动病人或长时间呈木僵状态病人,其精神症状掩盖了躯体症状,加之病人缺乏主动描述不适体验,易造成躯体合并症而误诊或漏诊,如护士具有良好的医德素质,精湛的业务技术水平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就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杜绝差错或事故发生。超级秘书网
3.尊重病人的人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分配方式改变、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从大一统逐渐走向信仰的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既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迷惘,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当代中国道德问题复杂化、多变化。首先,从个体道德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随着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其所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随之扩大,而主体能力和道德自觉性的缺失与乏力,必然导致各种道德困境的产生。其次,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原有文化中道德中心地位的挑战等问题,也必然会导致各种道德困境。最后,社会教育的乏力、家庭教育的失控、校园“小社会”的熏染、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交往、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都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困境产生的现实土壤。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角色随其社会身份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社会角色构塑的成长期,对大学生人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其中,道德品质养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形成,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与法制精神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基本的表现是在新旧道德之间,新旧道德在理念上的矛盾、传统道德中精华与糟粕的混淆、新道德中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的相互交织等;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生价值观倾向上的多元化、利益化,在面临社会与个人、利己与利他等选择时容易陷入迷惘;最本质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公德意识、理想信念意识不强,道德意志脆弱,道德人格分裂化,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此外,在多重社会道德困境的重压下,大学生的道德困境还表现为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
二、道德困境的本质特征
道德困境本质上指社会群体和个体所面临的道德方面的迷失和困惑,它涉及道德领域的思想、行为、选择、评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如果一个人为履行某项道德义务就会导致他对另一项或多项其他道德义务的背弃,而且他不能逃避选择,则说明他陷入了道德困境。”人们在认识某种道德现象,或面对两种以上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时,由于认识能力、水平不同,所处的角度和立场不同,难以对是与非做出明确的判断而陷入困惑、迷茫之中。道德困境包括人们偏离以往既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偏离群体道德规范,因此,它既包括群体性倾向,又包括个体性倾向。美国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认为,当代人类道德上的困境与危机的根源在于道德本身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危机,传统道德从人们生活中心向边缘退位,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失去了客观依据,从而依赖于人们的主观选择,最终导致道德困境的发生。[3]在新旧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困境更加突出和复杂。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道德的转型。新旧社会的转型是个过程,人们道德意识、道德理念的转化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必然相互渗透、相互排斥,表现为新道德与旧道德在观念、行为上的冲突,以及新道德对旧道德的扬弃等。在这一过程中,新旧道德不仅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且在实践中影响人们的选择、评价,从而使人们面临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心灵上的煎熬、经济上的损失、社会地位的动摇等。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在道德价值领域最突出的体现是价值选择从一元向多元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面对多元价值观,人们的认知、判断、评价及选择如果缺失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会导致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道德悖论、道德困境由此产生。同时,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道德修养也从自律性的“人格修养”和人“自我完善”的境界中退出来,不断他律化,道德的约束力从根本上开始松动。“道德危机在其实质上是道德信念危机,是道德权威性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或道德约束力的不断弱化。”因此,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道德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道德困境,必然会深刻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如何有效针对社会实际道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解决道德困境,是德育教学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三、道德困境的突围策略
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多重维度求解道德困境。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明确道德困境与非道德困境,关键要将“理”论清楚。由于大学生个性心理还处于成长过程中,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方面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从开始不关心道德真谛,到产生人云亦云、无所适从的道德困惑,进而陷入功利与冷漠的道德困境,最后导致不恰当道德行为的发生,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道德状况,必须进行合理疏导,解析其面临的道德困境,强化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养成,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评价及实践能力。
(一)提高德育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重点在于理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道德的层次性,这是走出道德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繁杂难辨的“道德困境”之所以困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理清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往往无形中将“道德困境”扩大化,模糊和混淆了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差异性。法律的明确规定性以及它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软约束具有鲜明的区别。合乎道德的事情不一定合法,反之亦然。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而具有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是良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法律离不开道德,无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如何无足轻重,法律总是蕴含着道德的关切,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其中,道德的法律化使道德的社会影响力更为强烈。同时,法律不能替换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即使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模糊性,但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确的界限。目前,我国社会生活领域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根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因此,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才能有效走出社会面临的诸多道德困境。
2.明确道德的层次性要解决道德规则之间的冲突,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规则排列成一定的等级次序,明确道德价值的基本排序。建立一般的道德法则是伦理道德发展的时代任务,具有一定层次和体系的道德法则,有助于人们在道德困境中做出合乎一般伦理道德法则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譬如,伦理学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强调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是对动物本能的超越,社会义务高于个人义务;在社会利益正当的前提下,如果社会义务与个人义务发生冲突,应当优先履行社会义务等。这些基本原则成为人们评价其行为、活动的基本价值尺度。另外,应当注意英雄道德、圣人道德与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区分,防止英雄道德、圣人道德的空泛化,积极倡导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常态化,切实促进道德的社会实践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达到儒家的圣人境界只是一种理想与崇高,应当更加肯定普通人的生活道德规范。作为普通民众,即使达不到圣人境界,亦可通过努力达到“由明至通”的境界。“好人一生平安”对普通民众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因此,把人生意义和道德理解透彻,就能从思想上正确面对道德困境。
(二)切实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将相关案例和事件情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能提升学生对道德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行为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案例教学和讨论法。坚持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调控教学气氛。案例与讨论教学方法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开放式的道德困境素材的课前预习,不仅能让教师充分收集到问题的基础数据,也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为课堂讨论打好基础。在选取素材或案例时,教师要坚持针对性、典型性、结果的可预测性、由浅入深等原则。在有限的教学中,教师既要解决学生当下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又要使其从中学会思考与判断,由此达彼,由浅入深,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情境教学法。《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弗莱彻认为:“一切事物正当与否完全取决于境遇。”这里的“境遇”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景”。约瑟夫•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将“境遇”作为伦理学价值判断的基本出发点,虽然不免有失偏颇,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寻找可以双赢、多赢、共赢的解决途径,使多元价值之间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合理的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上得到改善和加强。道德困境教育本身是一些价值、品格传递的过程,在道德困境叙事课堂中,通过平等交流,教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想法,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并尽可能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与美好的品质。
(三)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引导道德困境是一种道德难题,但并非所有道德难题都是道德困境,在引导学生认识、走出道德困境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是基础,而科学的道德评价则是理解道德困境、选择道德行为的前提,只有科学正确的道德评价,才能产生客观正确的道德选择。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引导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评价要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当下发生的重大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甄别、讨论与评价,避免各类负面社会舆论先入为主,影响、干扰学生的判断和评论,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降低教学地实效。第二,科学合理地制订评价标准。由于道德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如儒家关于“经”与“权”等思想,充分借鉴西方伦理思想中的义务论、责任与目的论、功利论等理论,实现价值观的整合。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要立足本土文化,融通中西价值观的合理成分,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第三,评价要具有动态性。任何具体道德困境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要以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进行道德评价,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方法。第四,教学考核和评价要具有长效性与实效性。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应该合力作用,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人,最终使学生不但成为合格公民,而且成为良善的公民。
四、道德困境的未尽意蕴
(1)组织形式的差异性。
广场舞蹈的重要特点在于组织形式的差异性。广场舞蹈的表演场地并非在任何场合都能进行,对舞台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广场舞蹈的表演者和观看者能够进行实时的互动,具有特殊的感官感受。广场舞蹈的组织人员是自发进行的,是一种业余爱好下组织的表演活动,广场舞蹈表演中使用设备和道具也都是舞蹈人员自发筹备的,这与其他舞蹈形式有着重要的差异。另外,广场舞蹈的组织形式通常以集体形式存在,在场地宽阔、人员众多的情况下进行。这是广场舞蹈组织中的集体性体现。
(2)舞蹈内容的自由性。
群众文化自身存在一定的自由性,群众的参与是自发的,娱乐内容也是自发组织的。广场舞蹈也具有同样的自由性特征。在广场舞蹈中,群众通过自我娱乐进行内心情感的宣泄,在参与的过程中群众精神世界和内心得到充分地享受。广场舞蹈的自由性也是吸引大多数群众自发参与的重要原因。
(3)舞蹈结构的独特性。
广场舞蹈的表演结构严重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舞蹈表演,由于广场舞蹈所在场地、组织形式以及参与人员的特殊性,使广场舞蹈不具备较为严格的表演形式。在舞蹈结构上,通常以情绪取胜。广场舞蹈注重情绪的培养和煽动作用,以达到群体人员的热情和情感的表达。由于广场舞蹈结构的独特性,受到大部分群众的接受和喜爱。
2解读广场舞蹈———顺应社会发展丰富广场舞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在现代精神文明社会的建设下,群众文化的广场舞蹈具有更加深层次的意义。
(1)群众参与热情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开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进行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人们追求文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经济水平稳定的同时,更多的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对群众文化的参与意识逐渐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群众自我意识增强。群众自身希望更多地投入到社会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在集体活动中体现自身的存在感,寻找更多沟通和交流,得到来自社会和群众的更多的认可。2)群众希望丰富自身生活。通过参与社会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生活的多样性,在活动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广场舞蹈的参与中,能够全面释放自身的能力,打破约束,没有限制的进行自我表演,充分进行情感的发挥和宣泄,真实地感受到存在的真实性。同时由于广场舞蹈中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没有严格的规定界限,观众在主观能动的作用下容易成为参与者。自由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群众参与热情。
(2)广场舞蹈使广场充满活力。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广场舞蹈从早期的生存行为到宗教、祭祀活动,后逐渐发展为民族、民间舞蹈,最终演变成为群众的娱乐、休闲、健身文化活动。其内涵不断变化,逐渐从宗教、祭祀活动中剥离出来,实现了由“娱神”功能向“娱人”功能、“自娱”功能转变。广场舞蹈作为沟通民情民意的载体,展示群众风采的舞台,可以在群众心理上培养起相近的审美趣味,进而培养起相近的道德感与共同体的认同意识,给群众以精神愉悦,使他们在闲暇时间轻松自如地得到心理的和精神的快乐。它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一种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娱乐文化。广场舞蹈作为一种群众文化,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情态、文化情趣和娱乐趣味。在当下,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实现文化权利、满足文化需求的最好形式。广场舞蹈的热潮现象,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3雅俗共赏下,广场舞蹈的重要意义
尽管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对广场舞蹈的态度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群众文化中,广场舞蹈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下,大多数人由于工作或生活压力产生消极情绪,生活的紧张和工作的疲劳对人们的影响重大。通过广场舞蹈有利于人们有效缓解疲劳情绪,在自由和随意的空间内,进行情感的宣泄和释放,达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2)有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
广场舞蹈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同时运动强度较小,适合大多数人参与。在充满趣味性的舞蹈运动中,对肢体进行有节奏的控制,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肢体协调和身体健康。由于广场舞蹈自身存在的特性,对参与人群的要求较低,适合中老年人进行休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3)促进群众交流。
广场舞蹈没有固定的形式和要求,且舞蹈的种类也较为繁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广场舞蹈在人民群众工作之余带去更多的是精神的放松。在广场舞蹈中,舞蹈者和光看者的界限没有明确界定,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存在过多的约束性,使群众自身感受到存在性和欢愉性。广场舞蹈的环境下,能够促进参与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有利于友谊的建立,促进沟通,释放情感,缓解压力。
(4)促进社会和谐。
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和谐是活动建设的重要目的。广场舞蹈自身的文化交流形式和情感宣泄途径,都十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透过广场舞蹈中欢快的节奏,美妙的乐曲,和肢体之间有效的摆动,构成了一个和谐友爱的沟通环境。通过广场舞蹈能够培养人们之间互相倾听、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能力,在沟通交流的同时,完善人们自身整体素质。通过广场舞蹈的沟通,能够促进人们在舞蹈中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提高自身团结意识,感受集体的力量,提高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构建。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