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对口帮扶工作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06-02

我国职业教育在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为促进我国技术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有的甚至还比较突出。为此,政府出台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扎实推进职业院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受援学校积极探索和创新对口帮扶工作的有效模式,形成了以提升受援学校发展能力和办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对口帮扶的内容和方式为途径,以建立有关机制和制度为保障的对口帮扶合作办学思路,扎实有效推进了对口帮扶合作办学工作,促进了支援院校和受援学校的“双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主要借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进行职业院校对口帮扶工作模式探索。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对口帮扶合作办学工作机制

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对口帮扶工作问题。成立由学院牵头、受援学校参与的对口帮扶合作办学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以及各受援学校领导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设立对口帮扶合作办学工作办公室,负责对口帮扶合作办学方案的制订以及日常工作的推进和管理,组成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团委及各教学系等职能部门参与的与对口帮扶项目对接的对口帮扶合作办学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要求。制订相应的对口帮扶合作办学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进程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建立帮扶合作项目调研论证机制、帮扶合作项目推进协调保障机制和学院―系部―专业“三层级”管理机制。做到“三有”,即对口帮扶合作总体工作有学院统筹协调,帮扶合作项目有具体对接的部门和负责人,项目落实完成情况有专门职能部门督促检查。

二、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帮扶合作的重点内容和任务

注重对口帮扶合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双向”调研,一方面派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到受援学校进行调研,了解受援学校的需求,帮助其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问题的诊断;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受援学校的领导及专业团队带头人到学院参观调研,根据受援学校的自身需求,发现和选择支援院校的优势领域,形成帮扶援助项目。通过调研,明确和理清对口帮扶合作的重点内容和任务,即以提升受援学校的发展能力和办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受援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学校管理和体制机制建设等工作作为对口帮扶合作的主要内容。在明确“帮什么”和“扶什么”的基A上,通过论证,形成“怎么帮”和“怎么扶”的工作方案。

三、创新对口帮扶合作模式,促进彼此“双赢”发展

要增强职业院校对口帮扶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就必须在明确对口帮扶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内容S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创新对口帮扶的有效合作模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年的对口帮扶工作实践中探索了以下五种对口帮扶模式,值得借鉴。

(一)建立“四参与”专业建设帮扶合作模式,提升受援学校专业水平。为提高受援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以搭建中高职衔接的桥梁为纽带,与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田林县职业技术学校、桂林林业学校、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等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此外,还有28所中职学校(包括12所县级中专学校在内)与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36个专业开展合作,共同修订并完善“2+3”五年制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此,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出有关专业带头人到受援学校参与行业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的调研、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能力素质要求的调查研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论证、参与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的诊断与评估,有效提升了受援学校专业建设质量,极大地增强了这些专业的发展活力和招生的吸引力。

(二)在受援学校设立教学点,传导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在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宁明县职业技术学校、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宜州职业教育中心等中职学校设立6个教学点,并在宜州职业教育中心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分别设立“电力―中关村班”和“电力―电子班”冠名班,在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立“广西电力―互联网营销班”冠名班。通过派出有关专业骨干教师到教学点授课和开展“传、帮、带”,通过开展“项目化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改革示范,影响和转变了受援学校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提升了受援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逐步增强了受援学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建立“四共型”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形成立体化、模块化、形象化、混合化和互动化的教学资源平台。一是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建课程,完成网络技术、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店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图、电工技术、低压电气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拆装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等11门课程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改造建设工作。二是合作开发教材,完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拆装、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网络技术、网页制作等5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工作。三是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库,已落实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库有CAD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和低压电气控制等4个数字资源库。四是采用共建与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专业实训室的高效利用,一方面推动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学校共建移动互联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电子电器维修实训室等3个实训室建设工作,支援中职学校实训建设14.63万元,另一方面面向对口帮扶的中专学校,开放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中职学生强化技术技能训练提供条件支持。

(四)建立“培、导、研”的师资队伍建设帮扶模式,提高受援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积极探索受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帮扶模式,形成以“培(培训)”为切入点,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以“导(指导引导对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的诊断与完善)”为着力点,使教师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以“研(教学研究与改革)”为提升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帮扶思路和模式。一是先后选派出40多人次的优秀专业教师及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分别到都安职校、宜州职教中心和宁明职学校等中职学校指导当地教师组织教学,举办“电子技术操作技能训练途径、方法、过程与评估”、“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等多场专题培训讲座。同时,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如北京中航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培训中心等企业帮助中职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二是加强对受援学校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模式的指导,一方面接收电子类、计算机类、机电自动化控制类和汽车类中职学校教师到学院跟班学习100多人次,另一方面先后选派50人次的优秀专业教师到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宜州职业教育中心等中职学校担任课程内容教学或专题讲学指导,为合作学校带去新的教学方法。三是与中职学校联合申报教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五)建立“感、参、融”的文化帮扶模式,提升受援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注重对受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进行帮扶的同时,充分依托自身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优势,注重对受援学校进行文化帮扶,初步形成“亲身感受感知校园文化的魅力价值自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自愿将校园和企业文化融合起来的文化帮扶模式,并渗透到学习和实践中。前后邀请南宁六职校等8所中职学校有关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文艺联欢会,并到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横县职业教育中心等中职学校承办文艺联欢会,参加宜州职业教育中心等中职学校11次各类文艺联欢会,扩大了本校在中职学校的知名度与认同感,提升了受援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重要作用和意义的认识,许多受援学校积极学习和借鉴学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和模式。

此外,紧密围绕“培育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主题,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了2016年职业技术教育活动周开放日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工作研讨会、学院技术技能展示和校园文化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活动,邀请横县职业教育中心等中职学校师生近200人参加相应的活动,向中职学校师生展示本校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技术作品,引导中职学校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团队和工作室并鼓励其学生制作“创新创业”作品。

四、以绩效为导向,建立帮扶合作成效考核机制

注重对口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明确帮扶合作的内容和目标,并结合学校有关部门的职能进行分解,落实职责。二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根据帮扶合作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大对中高职合作办学工作的投入,并制定中高职合作办学工作经费管理规定等有关管理制度文件。三是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帮扶合作成效考核机制,按年度对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对口帮扶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有效激发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开展对口帮扶合作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区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校企合作推进专业特色化发展‘六融合’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重点项目“基于内涵建设的电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13JGZ195);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行业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五融合’模式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2012JGZ188)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之间对口支援为基本形式,以乡镇学校为支援对象,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发挥示范学校和骨干教师作用为主线,以相对薄弱学校为重点,以推进薄弱学校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促使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二、帮扶目标

按照“整体帮扶、软硬兼施、长短结合”的帮扶总体思路,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方面构建帮扶机制。通过实施校对校“对口帮扶”工作,发挥城镇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使所有优质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帮扶时限

帮扶活动从2013年10月开始,至2016年8月止,为期三年。所有优质学校要对口帮扶一所薄弱学校,制定相应的帮扶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好对口支援计划。

四、帮扶任务

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帮扶工作。

(一)学校管理水平帮扶

1、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帮助受援学校提高管理水平。

2、帮助受援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3、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学期互派至少1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对口学校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支教领导每学期支教累计不少于一个月,每次连续开展指导工作不少于一周。

4、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年要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交流与学习。

5、帮助受援学校规划校园布局,做好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

(二)教育教学工作帮扶

1、帮助受援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各个环节。指导和帮助受援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引导受援学校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效率和水平。帮助受援学校用好各级基础教育网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受援学校教研活动的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4、帮助受援学校加强部室的建设、配备,并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5、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学校举办各类艺术节、科技节和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和相关节庆活动时,双方学校互派师生参与,促进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6、共同开展团队活动。通过组织共青团、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促进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的学生进行多方面交流。

(三)教师业务素质帮扶

1、帮助受援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培训计划和工作措施。对受援学校教师每年全员培训一次以上,3年内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培养一定数量的县级学科骨干教师。受援学校科任教师人数在20人以下,至少培养1名,受援学校科任教师在20-50人,至少培养2名,受援学校科任教师在50人以上,至少培养3名。

2、帮助受援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

3、帮助受援学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展同类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包括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报告等交流活动。

4、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学年要互派教师不少于2名到对口学校任教,尤其是短缺学科,确保受援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支援学校教师每学期支教时间累积不得少于一个月,每次连续开展支教时间不得少于一周。

(四)经济物质方面帮扶

支援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给予受援学校经济物质帮扶,也可提供自身闲置的教学仪器、教具和图书等。

(五)其它方面帮扶

提倡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其它帮扶,并能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薄弱学校改造,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挖掘优质学校办学潜力,促进支援学校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各学校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对口帮扶”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对口帮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安排专人负责。要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成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是一项全方位合作、多方面协调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成立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教育局每学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考核和评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帮扶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层层落实目标责任,要通过建立互访制度和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校对校沟通,及时掌握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和协商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做好工作小结,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帮扶办法。

(三)签定帮扶协议,规范双方行为

对口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签定帮扶责任书,进一步明晰3年内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应实现的预期目标和分年度的具体目标任务。支援学校要加强与受援学校沟通和交流,逐项落实自身担负的责任目标。各受援学校要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帮扶学校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以及好思想、好作风,要克服依赖思想和各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四)落实优惠政策,创设帮扶条件

各学校要将“对口帮扶”所需的经费列入预算,给予保证。教师在支教帮扶或挂职培训期间,原学校待遇不变,年度考核由对方学校负责,年度考核的情况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并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应给予表彰奖励。对口学校应给予支教人员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必备的条件和积极的支持与关心,为他们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支援学校三年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将作为校长评聘重要业绩进行考核。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各帮扶单位的特点,结合乡镇的实际情况,以组织建设、项目实施和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为重点,选好点,搞好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帮助进行村级团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关爱留守儿童、青年等,结合“五位一体”帮扶单位的帮扶计划,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弄清楚我镇留守儿童、青年的现状,并尽力提供一些帮助;扶持农村青年创业,以技术支持等形式,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帮助。

2、抓活动及项目建设。将对口帮扶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活动和工作项目上,把各项服务措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以项目运作的方式,促进结对帮扶取得实效。同时突出重点,根据各帮扶单位的工作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争取开展帮扶活动,突出重点,集中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三次相关活动,为留守平困学生发放了2000多元的助学奖学金。开展青年创业交流会活动,鼓励创业成功的青年去帮扶有创业愿望的青年,给他们提供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工作服务。定期与各帮扶单位联系,反馈信息,沟通工作,同时做好镇有关单位和相关村场的工作,取得其支持,使帮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目前已与武大团委和三峡总公司团委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成立帮扶机构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山区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统筹、指导、督促、协调帮扶企业工作(见附件1)。

(二)开展专项调研

按照"加强统筹、分类调查,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领导负责、部门联动"的原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采取分行业调研方法,选取工业、建筑业、高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商务金融业、居民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文化创意及旅游会展业等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重点关注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商务金融、高新技术、旅游会展等CRD核心产业;重点关注吸纳社会就业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关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外向型出口企业;重点关注具有核心竞争力高成长性企业。

主要调研内容为:1.企业发展现状。2.金融危机对企业产生的主要影响。3.当前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应对困难采取的主要措施。5.希望政府帮扶企业度过难关的措施建议。

(三)出台帮扶政策

在帮扶企业过程中,要注重解决企业提出的实际困难,在调研及走访的基础上,提出本区帮扶企业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放大政府帮扶效应,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四)建立帮扶工作台帐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步建立帮扶企业台帐。一是各委办局在四月初建立本行业、本系统帮扶企业台帐(企业联系人、联系电话、企业存在主要困难、帮扶企业情况)对外公布本单位帮扶企业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二是各街道及鲁谷社区在四月底前建立本区域帮扶企业台帐(企业联系人、联系电话、企业存在主要困难、帮扶企业情况)对外公布本单位帮扶企业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五)工作制度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原则上每周一次),听取各成员单位帮扶企业工作情况以及对相关事项协调意见的汇报,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的企业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可就重大问题、突况向领导小组申请召开全体成员会议。

(六)落实帮扶企业责任

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加强领导,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责任人,相关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各相关单位要统筹各方力量,要做到"职责清、情况明、数字准、作风正、效率高",并依法依规做好企业信息的保密工作。

(七)加强沟通、密切配合

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发挥部门对口渠道优势,精心部署、合理安排、密切配合,有针对性地细化帮扶企业工作方案,做到责任到岗、配合到位,把帮扶工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八)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各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与本系统企业日常联系。关注我区企业发展,协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建立企业发展数据库和综合服务平台。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帮扶工作进展,汇总我区企业发展情况,实时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 “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 “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13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