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参与社会体育的热情不够高涨
有调查表明,在20~59岁这个年龄段(男、女)的成年人群体各有53.63%和63.96%的人不能达到每周进行一次体育活动。其主要原因分为:
(1)工作占用时间较多。
(2)没有形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60~6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群体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分为:
1)没有形成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受家务劳作影响。但就现实情况而论,我国目前16岁以上人口的空闲时间已经是1900小时/年,显而易见,因工作忙或家务忙造成没有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主要造成人们不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不了解参与的意义和对参与体育活动没有热情。
2.年龄结构分布不均
我国目前参与体育人群就年龄结构来看属于凹形结构。即青少年和老年人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热情比较高,而中年人的参与情况较差。青少年还处在学校教育阶段,直接接受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老年人的余暇时间比较丰富。另外,延年益寿、丰富晚年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热情也比较高;而中年人的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业余生活,导致他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率偏低。
3.场馆的现状不适合
人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需要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小,公共体育场馆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的体育场馆也仅仅是集中在一少部分的学校里,街道、公园、社区中的体育场馆寥寥无几,这给人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因素
1.参与者对社会体育的态度
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包括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乐观向上、积极参与的态度。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直接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积极的态度可以促进人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而消极的态度则直接阻碍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其中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是人们能够排除困难、持之以恒地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参与者余暇时间
目前,实行了一周5天工作日后,我国群众的余暇时间有逐步延长的趋势。但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部分的时间也都被用于做家务、学习等上,参与社会体育的时间几乎没有,这对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所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直接原因,其中包括公共体育设施,学校对外开放的场馆设施、街道的健身器材,公园内的活动场所以及森林公园等。但就我国目前的体育场馆设施来看,很难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情况不容乐观。相对于体育较发达的广州而言,其室内人均活动面积仅为0.0025平方米,室外0.0112平方米,面积数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相差甚远。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的“到世纪末,城市公用体育用地1~2平方米,小学2.3平方米,中学3.3平方米”的标准也远远不能达到。
三、结语
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具有供需矛盾突出的特点,即应届生抱怨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社会也无法招收到满意的人才。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容易陷入“专业即理论”的误区,在教学工作中常常表现为重视课上讲授,忽视课下任务和重视专业理论,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也会因学校本身的资源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忽略学生的技能培训,造成学生学无所成,空有理论框架却不会应用的教学现状。不仅如此,学生缺乏实践教学也会增加社会培养成本,企业在接收人才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可见当前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经济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事实上,理论与实践并重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际工作,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专业知识,达到专业能力的良性循环培养,使学生能够成长为优秀的实用性人才。但是,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体制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重视对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发展进行分析,只是一味地延续固有的教育体制和对国外教学实行“拿来主义”。这种教学方式有其先天的缺陷,缺乏科学性的教学工作会使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而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就使得教学工作的天平向理论过多的倾斜,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其次,我国高校的实践教育资源并不平衡,许多学校缺乏合作的单位和实验基地。对于社体专业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时间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不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严重的是使学生缺乏在社会中站稳脚跟的能力,达不到社会人才的培养需求。(二)人才培养体系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明确性主要表现在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制度缺乏科学性这两个方面上。1.我国高校对于社体专业虽然有一定的人才发展培养计划,但其目标的设置却呈现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状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专业的划分正在向更加细化和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很多学校的社体专业培养目标仍然延续着“老一套”的模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对未来的人才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预测。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社会上对于健身指导方面的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学校本应该跟上时展的脚步,据此情况制定出适当的人才培养方略,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对口衔接。但事实上,许多学校仍然存在着不重视培养目标设计的问题,认为目标只是大方略的指导,对于细化的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指导作用。但实际上,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工作施行的参照和基础,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多重阻碍,造成“专业学习无用论”和专业、工作不对口的困境。2.我国社体专业的教学任务、课程设计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缺乏科学化的制度建设。教学内容常常因地域、学校等因素的不同而设置,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体系指导。这样的教学制度虽然能够适应短期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却无法适应于国家人才的长期发展方略。并且,教学体制的不同也使得学生无法适应于多地区的人才需要,对于教师进行科学性的课程设计也造成了阻碍。其次,社体专业教学体制的科学化建设还体现于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如对当今社会热门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广、更深入的培养和对未来有可能会成为热门点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提前培训。只有跟上或者赶超社会的发展速度,才能实现应用人才的对口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社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其中,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一)明确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高校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平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在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才进行细化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针对社会对于社体人才的需求,高校科研将教学目标向大众健身、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和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进行倾斜,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利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群体性体育指导与管理工作,成为适应于时展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采用案例、社会调查、实际操作与教材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上注重以经典案例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说明,并且通过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或是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实践工作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增加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以“理”促“实”,以“实”固“理”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讲授体育指导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健身指导的相关记录短片,或是到相关企业和实践基地进行实际参观,或是让学生到合作企业或是当地社区中进行相关的服务,达到实践与理论相平衡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向学生布置一份将理、实结合的作业,让学生写一份与自身体验相关的感悟与反思,让学生以理论结构作为基础,对照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逐条进行反思,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学习能力。(二)完善保障制度,全方位提升实践教学成果。教学保障制度的完善主要是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财、物多个方面的资源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急剧扩张带来的就是人均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针对自身的不足探究解决方法,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1.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教师在教学工作的施行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教师本身不具备完善的社体专业知识和教师资格,就无法应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应注重考察教师的相关资质和培训经历,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考察,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高校应定期对社体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训,通过让教师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工作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践学习在课堂中的比重。最后,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合作,邀请社会上的社体专业人才来校进行讲座或者培训,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度,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2.明确实习职责,保证实习基地。高校应当与相关实习企业、社会组织和学生明确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减少不可控因素在实习过程中的影响力和其造成的损失。其次,高校应当结合社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保障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如健身房、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服务和运动训练项目等方面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找准自己的实践学习方向。(三)构建完善的成效评估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完善的成效评估体系包括学生、教师和实习机构三个主体对于实践过程和成果的评价,评价方式应该由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评估体系应当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全方位和多样化的成效评估体系构建,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其中,成效评估注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实行多主体评估方式。实践教学的成效评估不只要包括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还要将实习企业与学生自评纳入到考量范围之中。评估方式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生、企之间的互评,以此构建完善的主体评估方式。如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企业的实习环境、实习工作进行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等。2.构建多方位的评价内容。成效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多样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基础上,评价标准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的具体工作成果或是某项突出表现上,而应该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团队意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性格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3.评估体系应长期进行。成效的评估时间不应只局限于短期的观察,而应贯穿于学生实践学习的始终。在学生实践学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系统性的对比评估,分析学生的不足和成就,指出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总结
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目标中融入实践培养的长期规划,在成效评估中对实践能力进行系统化和多方位的考虑,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发展规划,在社会中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专业的社体人才。
作者:常超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云,阮云龙.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J].运动,2015(17):104-105,123.
1.1文献资料法以“农村大学生”、“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全民健身”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和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搜索或查询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情况,及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动态反映,同时,查阅当地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及高等院校体育主管部门等关于农村大学生或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为本论文的顺利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2问卷调查法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对象,编制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并请关专家和学者对这两套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判定,反馈结果为具有很这几年来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在问卷的发放上选取郑州师范学院的体育科学系、教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等6个学院的农村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率回收率100%。
1.3访谈法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拟定访谈大纲,对农村大学生、基层领导干部及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村民等进行访谈,为本研究的顺利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和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和SPSS17.0软件进行问题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意愿分析从图1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意愿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乡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其中有21.32%的大学生非常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有36.7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有28.95%的大学生对参与此实践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2.96%的大学生表示讨厌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这足以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参与乡村社会实践活动的。通过对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大学生的访谈,不难发现,这些大学生多数认为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多为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均要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利用假期实践活动刚好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但这也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对于那些讨厌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多为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之人。所以,各高校要多引导学生假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2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从图2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有63.77%的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比赛或节庆民俗活动,有24.35%的大学生参与了挂职锻炼。由图3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职责及作用的分析得知,有31.21%的大学生担任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有17.41%的大学生负责了活动的宣传策划工作,10.20%的大学生担任的节庆体育活动的主要领导,10.75%的大学生负责着活动的其他工作及任务,还有30.43%的学生处于旁观的地位。结合图2、图3的分析可以获知,农村现代大学生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中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大部分学生愿意在乡村节庆实践活动中,承担职责,发挥大学生的专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乡村体育活动的发展。
2.3影响农村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思想与认识对其实际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图4的分析可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怕别人说闲话”、“害怕与人交往”、“自命清高”等思想或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其中“脱离家乡生活太久”的思想占据调查人数的38.16%,其次是“害怕与人交往”的认识,占21.25%,再者就是“怕别人说闲话”占16.11%及“社会经验少”占15.32%。再通过图5阻碍农村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活动能力的调查中发现,“社会交往能力”占据30.11%,位居第一位;“社会实践能力”占29.56%,位居第二位;再者是“组织活动能力”占25.32%,位居第三位;最后是“专业知识能力”占15..01%。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均是阻碍农村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因素。在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和乡村干部或农民的调查中发现,其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其在学校所担任的学生职务也有很大关系,其中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者节庆体育活动者最多,因为这些大学生在高校所学专业知识在乡村体育活动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担任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或参与篮球比赛等;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比较丰富,所以在乡村体育活动比较活跃;其次是在高校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多次担任和组织学生工作的实践,所以在家乡体育活动中也便很自然融洽的加入其中。因此,各高校要多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实践机会,丰富和提高大学生体育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各乡村体育负责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学生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工作,为乡村体育活动的丰富和顺利开展积极努力。
3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新闻话题讨论 通识教育
1.引言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历经改革与探索,日渐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共识。我国著名学者李曼丽对于通识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
显而易见,大学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英语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英语存在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通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目的,又可以引导学生辩证性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
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还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个体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好的理解。
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话题,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就话题展开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与监督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3.社会新闻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3.1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加强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依然无法“开口说话”,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束定芳(2011)指出:“在语言使用中学习语言往往是最有效的。”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对于新闻话题的关注,使他们对于讨论充满兴趣,这无疑可以增强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意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陈述,既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关键词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
3.2通识教育的实现
网络是现代社会大学生了解社会新闻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的网络新闻报道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不完整、报道失实等,极大地误导学生,使学生无法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尚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欠佳。在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给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辩论交流的方式倾听大家的意见,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加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培养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4.1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
从中学时代的中考、高考,到大学时代的四六级考试,都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估手段,“应试”似乎已成为教师教授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但是,不断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意味着形势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已不符合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和讨论与培养学生怎么做社会人结合起来。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引导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4.2新闻话题的选择
新闻话题的选择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话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话题是否具有可讨论的深度等问题。首先,话题的难度是影响学生口语输出与讨论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相比于普通话题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时性,这无疑加大了课堂讨论的难度。因此,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使话题讨论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其次,选择的话题讨论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要给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进行逻辑推理、原因陈述等,而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其思辨能力。最后,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话题的延展性。将话题讨论扩展到课本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到整个的英语课堂上,而不仅仅是话题讨论上。
4.3话题讨论效率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都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在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话题讨论效率低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模式,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传递,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模式,而是众多讨论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并有所收获就成为一个难题。对此,教师要对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分组,考虑到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英语水平较好学生的引导作用,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小组讨论时间要合理,并及时进行汇总报告或辩论。而且,要实现新闻话题讨论的有效教学,一定要做好课后的反馈与总结。例如给学生布置课后写作类的任务,对课堂讨论内容形成书面报告等。
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把握好话题的选择,考虑到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对于小组讨论,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话题讨论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况的发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状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进度。
最后,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积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话题讨论,鼓励小组合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动者。
5.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促进了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共同目标,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广大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共同努力,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康志峰,邱东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J].高教研究,2009,6.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论文关键词:社会学;常识;知识社会学;社会学智商测验
论文摘要: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但当今社会学概论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却往往存在偏误。本文从学科、专业/常识的角度、教师(研究者)与学习者的角度和专家与大众的角度对社会学与常识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不仅仅是对立的关系。只有综合三种不同角度的观点,才可以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这对关系的涵义。
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之一。其中,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和社会学家从事专门职业时所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它也是社会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对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社会学家们在林林总总的教科书中多少都进行过论述。不过,国内专家在介绍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注意不够,要么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要么是只论述其中一点,而不顾及其它,造成误会甚至偏见。由于教科书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教科书的偏误不可小视。本文在以往学界对社会学与常识关系问题的探讨的基础上,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进行梳理和综述,以就正于方家,并希望在以后的社会学教科书中能够较为全面的介绍这样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
一、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透视
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透视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是指从专业/学科分类体系中怎么确立社会学自身的立足之地这一点来考虑问题的。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19世纪社会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逐步建立起来。在已经拥有制度化支撑的社会科学诸学科面前,社会学要有自身的地位,必须拥有与其他先制度化的社会科学诸学科更为独特的地方。
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从孔德(AugusteComte)最先提出“社会学”概念到涂尔干(EmileDurkheim)最先获得法国大学的社会学教职,早期经典社会学家虽然没有明确就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进行说明,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假设,就是科学自然优于常识。比如孔德,他把人类观念进步的阶梯分为三个阶段,即神学的阶段、形而上学的阶段和科学的阶段。孔德认为,社会学在时间上是最晚出的,在逻辑层次上是最高的,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做了准备,而它可以把先前一切学科作为源泉。在他的科学分类里,所牵涉到的问题不包括常识,因为在科学理性的关照之下,没有任何属于常识的藏身之地。
涂尔干则在孔德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涂尔干指出,“孔德这种用历史发展的观念来解释社会的方法,与人们用常识来解释社会的方法没有多大区别。从表面上看,历史提供了社会进化的一个简单程序……因此,对于解释社会进化似乎只能用人的意念了。假如这样来解释社会,不仅是陷入意识形态决定论,而且是将与社会学毫无关系的概念当作社会学对象了。”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方法要求人们不要用常识代替科学,凡是未经科学检验的概念,不能随便使用,更不能用来代替事物本身。”在涂尔干看来,由于社会现象的异常复杂性,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用常识来解释它们。可是,社会学家不能这样,他指出,“社会学者在决定研究对象时,或者在讲授他的研究结果时,都不能乱用科学以外或没经过科学研究检验的概念。社会学者还应该清除常识导致的谬误和前人传下来的习惯中成为科学研究桎梏的部分。即使不能完全清除,也应该明白这类常识和习惯是毫无价值的东西,才不致于让这类东西在学说上占据重要地位。”
涂尔干关于社会学的方法论的主张,在其《自杀论》一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涂尔干挑选了一个常识看来无非是极端个人化的行为,如自杀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自杀率的研究,他否定了常识关于自杀的很多观点(当然也包括当时心理学界关于自杀的很多观点)。通过这样具体的研究成果,涂尔干清楚的表达了他在社会学与常识关系问题上的立场。
总之,在这些经典社会学家的眼里,树立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显然是要把它不仅与常识而且要与其他已存的社会科学的学科相区别,这在他们说来显然不仅是树立学科本身合法性所必须的(我们只要看到孔德、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在创始社会学时在将她和其它学科区隔上所做的努力,便可略之一、二),而且也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从学科、专业/常识的角度看,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也不仅仅存在于经典社会学家那里,在社会学家作为专门职业的层面,也需要考虑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家从事专门职业所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很多社会学家为了求证社会学研究自身对于常识的合法性,往往对此加以说明论证。据美国社会学家的看法,常识性知识和科学知识有三个基本的区别:(1)目标。常识性知识关注的是使用性的活动,是怎样以一种有意义的、可以预料的方式从事这些活动。相反,科学知识的基本目标是为其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识。当科学家出于个人的原因而尽力“证明”某种理论时,指引着他的就是常识,不是科学。(2)支持其理论的证据。常识性知识建筑在现行事物的基础上。科学则需要远为广泛的证据,他们是按照明确的规则收集起来的。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甚至将努力证明其理论之不成立。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们才能向任何一个接受所运用的证据的规则的人提供系统的令人深信不疑的证据,证明其理论之成立。(3)系统性。科学理论就其本性而言是清晰的,并且是做过系统阐述的,而常识性理论则是想当然的,并且可能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常识性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这种区别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上。
二、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透视
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主要是指社会学家作为教师怎样在教学中阐明这对关系。在现代大学教学体系中,社会学概论课程是很多大学生的必修/选修课,对学习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是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这门社会学的入门课里,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同学们首先就要碰到的重要问题之一。理解好这个问题,可以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学习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社会学最为发达的美国,几乎每一本社会学的入门书都会涉及到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是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E.Snizek为美国大学选修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新生所提出的一份社会学智商测验(SociologicalI.Q.Test)。
这份测验由30个陈述组成,依一般常识来看,进行判断是没有问题的,难度似乎不大。但根据社会学的科学调查或社会实践表现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这些陈述的对错与常识的观点几乎都是对立的。这份测验其具体内容,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其结论不一定还适合已经变迁了的社会情境。但同时,这种测验的思路体现了撰写教材的专家们在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上希望透露给这些专业修习者的理想和信念,即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测验,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常识的种种观点和看法并不一定经得起社会学研究的推敲和考验。
在大陆,目前很多社会学概论教材里面,也仿照美国社会学教科书的思路,提出了社会学知识可能迥异于常识的观点(甚至在这些教材中,所引用的例证也是与美国教科书所引用的例证相同)。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社会学家刘少杰就在访谈中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进行过评论,其主旨也是与美国社会学概论教材的提法没有什么两样。国内近几年来出版的一些社会学概论教材,如张敦福主编的《现代社会学教程》、风笑天主编的《社会学导论》,朱力主编的《社会学原理》,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等等,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大体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国内教科书中关于社会学与常识的评论,仍是立足于社会学与常识的对立或者至少是有优越性的地方。也许,在他们的视野里,社会学当然与常识不同,甚至与常识的观点正好相反,否则就没有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了!
三、从专大众的角度透视
如果说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和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这还是从知识本身的角度来考察这对关系的话,从专家与大众(门外汉,layman)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则远远超出了知识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更深刻地讨论了社会学与常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社会学知识至少不比常识拥有更多道德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考察,就不是局限于社会学与常识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而考察他们各自在社会生活中所应用的范围、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等等。
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学进步的重要障碍是,错误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探究人类的所有实践,包括象科学、哲学、法学、艺术等实践,因而具有“元”科学的性质;社会学家这门专业,其无意识的动机之一就在于它是一门力图成为“元”科学的职业。布迪厄认为,社会学的“元”科学性质,“始终应当是针对它自身来说的”,它必须利用它自身的手段,对自己进行反思,确定自己是什么,自己正在干什么,努力改善对自己立场的了解。这样就能消除由于无反思所引发的各种偏见,努力探寻各种机制的知识,一方面推动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反思的条件。
此外,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也对社会学知识本身以及社会常识做了建构论的解释。比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把常识定义为行动者关于社会生活的陈述性信念和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他认为主流社会科学——惯以纠正常识为己任,这就是偏见。在吉登斯看来,正统共识的支持者“设想社会科学的实践内容具有一种技术形态。社会科学纠正行动者关于社会行动或制度的虚假信念。如发生在自然科学中的情况一样,随着我们对社会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就可以改变它。”但是,这样一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确包含了对常人行动者所持的关于社会世界虚假信念的批判。但这些批判的概念和理论得以构成的背景、其实践的意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大为不同。社会科学关注持有观念和创造观念的行动者,他们会对他们的行动以及如此行动的条件做理论概括。社会科学涉及一种双重解释,因为在那里发展出来的概念和理论,理论要发生效力的那个世界,是由进行概括和理论思考的个人的各种行动构成的。社会科学不必向身处其中的行动者解释社会世界的意义。正相反,社会科学的技术观念必然是寄生于常人观念之上的。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概念是被制造来分析社会世界的,却又反过来被纳入这个世界。因此,社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并非主要是技术的影响,而是通过社会科学的概念被吸纳到社会世界中并成为它的构成内容来发挥作用。当社会科学概念为常人行动者所接纳并融人社会活动中,它们自然成为社会例行实践中人人谙熟的要素了。这从社区、社区建设、社会指标、社会发展、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等等社会学的专业词汇逐步推广到变成大众的日常用语的一部分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所以说,社会科学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为常人行动者的理论和实践所熟悉,它不会局限为一种专业的话语。
吉登斯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平也认为,与自然不同,在社会一人文环境中,每一个被专家视为“外行”的社会成员作为具有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行动主体都在时时处处参与着社会的建构过程;并且,这既是行动的过程,也是阐释的过程,而他们对在自己的行动参与下建构起来的社会生活的阐释,若照专家看来也许无非是“常识”而已。不过,情况也有正好调转过来的时候,所谓的关于社会一人文的专业知识,倘依常人的(或外行)看来,也不过是用某种学术语言讲述的常识。而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由于常人也是知识者和阐释者,任何一种关于社会一人文的专业理论都是在被常人从自己的眼光和角度不断进行再阐释着。正是这种“双向阐释”构成了社会不同于自然的基本品质。
因此,从反思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等角度来看,常识与社会学的关系就不像前人所认识的那样是简单对立的。这些方面的认识,也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事实的主观方面,注意到常人的理解与生活,因此,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总的来说,从以上的三个角度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学知识与社会常识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全面的考察社会学知识与常识性知识二者之间种种变化的关系。从这种知识社会学的考察结果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社会学与常识之异
社会学包括的不仅仅是社会学的知识,还包括社会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思考方式。常识也包括常识性的知识、直接经验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直觉从众的思考方式。社会学与常识的区别关系也可以参照前述的常识性知识和科学知识之间的区别来看待。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凭个人经验和普通常识来处理日常事务与解释社会现象,这种方式也可以发展出知识来,就像传统社会以经验累积与传承来建构知识一样。“社会学”不必也未必能“导正”所谓“偏颇”的想法(因为“正”与“偏”是相对地),但至少能提供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而这个解释通常是经由实证资料的搜集来支持或是经由理论逻辑的推演结果。由于现代知识的建构方式,通常强调“系统”而不是零散,重视“累积”而不是秘方。因此,具有“系统”与“累积”的知识成为现代学术的特色。“社会学”的特色就在强调“系统与累积”,主要能提供我们一般性(即大数法则)的知识。当然这并不能说是“正统”知识,只不过是能透过现代“科学”技术或程序的“实证资料”来加以支持的说法而已。透过社会学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一般”现象(而不是和一个人的想法),这或许可以帮助一般人跳脱出以自己经验为主的“认知”与视为当然的“常识”。同时,熟悉(常识)使我们“视而不见”,“去熟悉化”则是社会学式思考(think—ingsociologicaly)的第一步,打开我们的社会触觉,让我们“见人所不能见”,看清楚这个世界,也更了解自己。
其次,几乎是命定的必须以“常识”为探讨对象的社会学让人们往往以为社会学并无举足轻重或者对实际人类社会贡献——甚至有些人直觉地就去质疑(或者否定)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但其实,社会学的知识具有强烈批判品格(尽管社会学之中的某些说法被视为是保守、静态且倾向于维系“现状”(htestatusquo)的),社会学的这种批判品格也是常识所不具备的。
另外,在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早期的社会科学家在其研究和理论中,也使许多他们那个时代的相当普遍的常识性假设成为理所当然(take—forgranted)的东西。社会学最近几十年的进步,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对常识性假设进行再考察,对它们做出批判性评价,在必要的地方以经过科学的证据严格验证的观点来取代。
因此,现在也有一些关于“社会学庸俗化”的批判文章,它把“社会学庸俗化”问题提出来,希望使社会学学科的特性更加凸显。在这些论者看来,对社会学家而言,常识只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题目,而不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这种提醒显然是必要的,由于社会学家们都生活于常识的世界里,他们对自己所利用的常识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这样一来,他们在自己的社会学研究工作中才不至于把常识当成了社会学知识(当然,反过来说,有些社会学家不是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出发做出的社会评论,我们也不能把它看成是社会学的知识或者社会学的理论成果)。
2.社会学与常识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学对社会的介入越来越广泛、深入,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也由原来的似乎理所当然的“社会学与常识相对”的态度要变得不那么肯定了。在社会上,一方面,社会学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书籍等等媒介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似乎什么样的情况下社会学家都可以发言且常有惊人之语,另一方面,有些舆论把社会学家的工作称为“花大量的钱财去发现尽人皆知的事实”,把社会学家在大众传媒中传播的很多“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学的视角”所作的分析称为“庸俗社会学”。社会学家对社会现实的全面介入与社会舆论对社会学的讥讽之间的张力使得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又重新成为社会学家反思的对象。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危机”,更是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学与常识(实际上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社会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出反思。
如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香港的社会学家张德胜在其著作《社会原理》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论。张德胜的基本观点是“道不远人”,社会学的规律来自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它自然不会与人们的常识认识太过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