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习惯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作文 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同学,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没有养成用心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记得前不久我布置了一道选拔参加全县作文竞赛的作文题《我的家》,先是布置作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准备从这些写作能手中发现几篇佳作,然而事与愿违,多数同学编造的痕迹明显。最终写得最打动人的是未参加兴趣小组的普通同学。这位同学饱含深情地叙述了母亲与父亲离婚后突患重病,舅舅姨姨们倾全力救助母亲的经过。此文写得令老师动容。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言谈中,对有些教师批评有加,但在写老师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教师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能写得好吗?只能给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的缺点。
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二、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
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作文也往往就是肚里没货。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
三、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地硬挤出来。
1、了解习俗对出国深造的人很重要
2、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习俗
3、努力宣传各国习俗以增进各国的友谊及发展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stoms.When you travel in other countries,you should know the customs of those countries In Japan,when you enter someone's home,you should take off your shoes.In Brazil,people never go out with their hair wet. In Indonesia,you mustn't point to anything with your foot. Don't eat with your left hand in Muslim countries,and don't touch a child on the head in Thailand.
2、贴春联这几乎是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的,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是用以辟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于桃木土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意味着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
4、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随着环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经禁止放鞭炮了,估计以后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见不到了。
5、过年收压岁钱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事了,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压岁钱就可以压住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关键词】:班级 文化建设 德育
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规范他们的言行,有两种办法:一是用强硬的罚则,让学生凡事都“三思而行”,考虑考虑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这种方法有西药的功效,可以治标,解决暂时性的问题;另一种方法是用一种班级文化慢慢“熬”,对学生实施文化渗透,通过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解决德育问题,这种方法有中药的功效,可以治本。
强硬的罚则可以暂时管理好班级,不可常用,也不可缺失,遇到“发炎”、“痢疾”之类的病患,还真得用它迅速控制病情。
建设班级文化,时间长,但能“断根”。从总体上来谋划一个班级管理周期,班主任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提出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所以,我认为,解决班级暂时性的问题用罚则,解决班级根本性的问题用“文化”。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言行更需要一盏温暖的航灯引领,而不是由班主任老师划定一个“雷区”,然后警告他们永远不得涉足,否则“后果自负”。天性好奇的学生可能会偏要去试试,让班主任老师骑虎难下,执行罚则自己就会踏进“体罚或变相体罚”的雷区(反而把自己送进来了),不执行罚则又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
班级文化的温情和人性,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它承载的行为规范,对班级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盏航灯,而不是可能导致他们“以暴抗暴”的罚则。 我一直在做的一项班级管理工作是:将严谨的“军营文化”引进自己所带的班级。班级文化是班级德育工作的载体,“军营文化”既是一种班级文化特色,也是一种班级德育特色。同学们学军人、唱军人、演军人、读军人、写军人,在班级内部传递的是一种军营文化,同时也是在悄悄进行一种“随风潜入夜”的德育教育。对这样一个班级,我选择了军营文化对学生实施渗透,对学生提出了三个德育目标:像军营一样严整规范,像军营一样朝气蓬勃,像军营一样训练有素。我认为:军营文化的严谨、规范、充满活力,正是我们班级最缺失的,扭转和疏导学生的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还非得用这一剂“猛药”不可。
就现下的校园而言,冲口而出的蛮横和随心所欲的放纵,大打出手甚至动辄挥刀相向的流氓习气,让一心为人作衣的教师们常常叹息校园这方净土的污浊,老师们痛感校园程门立雪的精神正在式微的同时,也在呼唤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和班级文化。
班级的德育工作它需要一种有效的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它需要有一个主题,两者的需要是他们结合的基础和条件。是班级德育的需要,诞生了班级文化,班级德育的目的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现在的时尚是:班级文化主题是可以随时进行调整的,几乎有可与变色龙媲美的环境适应能力。学校的管理层可以学校管理的需要,要求班主任老师随时做出调整,为了多出经验,多出科研课题,班级文化建设被迫频繁更换主题,这种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的急功近利,导致班级文化建设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德育功能。
德,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学校开设的其他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上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目的和重心。德育要突出实践性,它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形式和内容。按照德育的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来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和活动,所有的班级文化活动及设施都要体现德育的指向和要求。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学校德育工作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德育博大精深,她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自身实际,找出一个重点,再用这样的一个重点指导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说,此时班级打造的德育特色也就是班级文化特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精神的结合,是班级文化的主流。现在各级校园里广泛开展的“校园诗文节”,旨在弘扬东方特色的人文精神,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振兴民族的人才,那数千年沉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传统精神的精华不能丢。
关键词:口语交际;作文能力;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64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每个单元的最后一次教学内容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由此可见,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务之急。
一、口语交际的特点
口语交际并不等同于简单的说话,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交际对象)为了特定的目的(交际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交际手段)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而“听话、说话”,人为地把听、说分解,或单纯的“听”(如“听广播”练习),或单纯的“说(如“看图说话”练习),训练中有时是“自听自乐”,有时是“自言自语”,既缺乏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又构不成一定的交际环境,所以只能是一种单向自我式的静态语言实践。因此,口语交际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听话说话常是单方面的,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原来的听说训练都是一人说众人听,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则强调信息往来交流,参与口语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课堂中的口语交际更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2. 口语交际比听说更有实用性、规范性。原来练说话往往凭借看图来进行,随意发挥更重要,口语交际则不一样,其交流的话题来自于学生生活之中,训练的形式是当面交谈,学生在课堂上,要求表达得体、规范,有条理性与逻辑性,颇有实用价值。
3. 口语交际需要全面的表达能力,即面对面的接触、交流, 说话时应该考虑语言、情感等因素。而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口语交际需要待人处事、临场应变、表达情意等能力的培养。
二、写作教学的特点
新课标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的是写作,虽然作文课上,教师常常强调学生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多思考生活,多注重情感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是实际情况,大多数学生面临作文话题,依旧无话可说,无字可书;要么不会规范使用书面用语,思维逻辑混乱,无法抓住中心。而常规作文的特点是:
1. 有中心。注重作文的中心是否鲜明、深刻。
2. 有选材。文章是否具有说服力,要看选材是否得当、是否具有典型性。
3. 有结构。注重文章的开头结尾是否照应、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
4. 有表达方式。文章包含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表达方式。不同的文体包含符合自身的环境。例如,说明文有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做阐释、列图表、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小说有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三要素;散文一般形散神聚,语言优美动听;议论文则围绕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关系展开。
写作教学的特点有很多,关键抓住主要的、突出的、与众不同的进行论述,才能起到好的表达效果。由于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也有相通之处,一“说”一“写”,既拥有思维能力,也具备表达能力,二者并驾齐驱、相互促进。
(1)口语表达是书面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就是对外界事物不断探究的过程,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我为主要方向。在认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思想、情感,当他们渴望急于把这些体验、情感告诉他人时,作文就成了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口语表达可以为作文提供思路、素材。如果在作文之前,都让学生先想,把所见所闻变成所思所想,学生就会有一个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想清楚了之后,让学生把它说出来,先说清楚,然后写到作文本上,这样就水到渠成。
例如,在学习《感受自然》时,学生初步能体验到的就是一年四季的变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让学生先自由讨论四季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在表达的过程中,有人可能关注虫鱼鸟兽,有人可能关注风雨雷电,有人可能关注生命更替,有人可能关注心灵呼唤,互相聆听、打开视野、拓宽思路,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挖掘所感所悟,想象力越丰富,思考方面越多,最后的作文内容越丰富,越能吸引读者。从而自然解除了学生作文中因无话可写而瞎编乱造的尴尬局面,因为要他能说,就表明他在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的源头就是那一次次口语上的交际、思想上的碰撞。
(2)书面作文为口语交际提供方法、技巧
初中学生往往语言匮乏,口语表达能力有限,平时学生在一起谈天说地时,由于没有具体的要求而总能海阔天空,无所顾忌,一旦让他们在正规场合上说,就会显得很吃力。究其原因,除了畏惧心理作怪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是缺乏词汇和表达技巧,不注意词语的准确性和语法的规范性。
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多数羡慕别人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当他渴望表现自己,希望引起教师的关注时,语言成了他们模仿的重要标志。这就必须注重遣词造句、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等表达技巧方面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只有在书面作文中更容易掌握。比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教师虽然没有限制演讲内容,要求脱稿,但是学生还是会在准备的过程中,写成文字的形式,反复阅读,加强记忆,最后转述给大家。“负荆请罪”的故事原本只需要介绍廉颇因不满蔺相如位高于自己,对蔺相如恶言相向,当他得知蔺相如“先国家后个人”的政治远见时,自愧难当,于是负荆请罪,渴望被原谅。学生为了将故得栩栩如生,必定会对枯燥的故事进行润色,如廉颇的小人心理,蔺相如的大将之风,廉颇请罪时的神态,蔺相如原谅时的心理,甚至可以加上肢体动作,原本简单的故事,在学生的表演之下,生动活泼。而这一切都需要提前用文字进行书面记录。
三、口语交际与作文能力相辅相生
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也可以有机整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展示。“云对雨,雪对风,落霞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岭北对江东……”经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一定会注重表达的逻辑与关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每一次口语交际课实际上都是一次口头作文,要求学生先想,想好再说,然后在写,最后呈现出来的成品实际上也就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上的所思所想,整理好思路,运用好表达方式,斟酌好语言,从而转述在作文本上。通过一堂口语交际课,使学生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思维的深度、广度、速度)、写作能力得到训练,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