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基础实训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基础新课程,应区别于传统的会计基础课堂教学,该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和作用:
1.1课程的特点
1.1.1应以培养学生的初级会计工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1.1.2围绕初级会计工作实务来进行课堂教学。新型教学模式下会计基础课堂应贯彻执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掌握初级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
1.2课程的作用
1.2.1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理论和实践知识。
1.2.2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形成有效的会计职业能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获取的理论知识始终与职业工作实践相联系。综上所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基础新课程改革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会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会计基础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会计基础新课程实施的方法
2.1确定新的课程目标熟悉会计出纳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学习正确的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初步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
2.2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加大会计实训课的教学内容
2.2.1教学内容。新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会计实践工作培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为教学目标。
2.2.2教材顺序的改变。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应首先讲述会计基础知识,然后再介绍会计凭证的填制,然后再学习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这种教学顺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工作和学习中级会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3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时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会给会计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灵活把握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分层次教学。
2.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运用任务引领型、任务驱动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会计事务所,进行工学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3.1角色扮演法。这种方法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担任会计部门实际工作中的某一成员,并以此来完成会计工作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课堂形成工作场景,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工作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3人分成一小组,分别担任某公司会计部门的会计主管、出纳员、记账员三个角色,然后各自处理相应的会计业务。
2.3.2情景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建立接近真实工作的会计教学实训室,让学生在会计实训室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例如,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收款机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等。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会计工作实践环境,将职业学习与职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3教学中的问题及反思
3.1教学内容和效果新课程教学增加了更多的教学内容,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二,针对中职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于:第一,教师应尽可能做好理论和实践两者之间的衔接;第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第三,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应多作正面评价与鼓励。
3.3成绩评定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成绩评定方式,例如:通过提问、答辩、小组讨论、社会调查报告的多种形式评定成绩,而不是简单地将平日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进行平均。
3.4实训性教学基地的建立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学校应建立专门的会计教学实训室,既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收款机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等。同时,为了保证会计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实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应该有相应的会计实训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学习。若条件允许,还应根据学科特点、专业性质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实习教学条件的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专家讲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5聘请行业专家授课,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学校应将企业专家请进来,让他们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保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同时,让教师走出去,走进企业,甚至国外。借鉴企业和国外的先进经验、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教学方法及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在学期中走进车间、走进基层,顶岗实习,这种教学方式会达到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4结语
1 目前会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的学习难度大,枯燥、抽象、难懂、难理解。特别是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从未接触社会,理解能力较差。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教材中各种类型的会计分录虽然已经掌握,但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理解尚存在一些问题,这充分说明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无法体会到企业实际工作的情景,对会计工作缺乏感性认识,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相脱节,进而不能形成有效的职业能力。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加强实训性教学内容,并相应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提高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新课程改革模式下的会计基础课堂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基础新课程,应区别于传统的会计基础课堂教学,该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和作用:
2.1 课程的特点
2.1.1 应以培养学生的初级会计工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2.1.2 围绕初级会计工作实务来进行课堂教学。新型教学模式下会计基础课堂应贯彻执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掌握初级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
2.2 课程的作用
2.2.1 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理论和实践知识。
2.2.2 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形成有效的会计职业能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获取的理论知识始终与职业工作实践相联系。
综上所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基础新课程改革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会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会计基础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3 会计基础新课程实施的方法
3.1 确定新的课程目标 熟悉会计出纳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学习正确的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初步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
3.2 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加大会计实训课的教学内容
3.2.1 教学内容。新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会计实践工作培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为教学目标。
3.2.2 教材顺序的改变。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应首先讲述会计基础知识,然后再介绍会计凭证的填制,然后再学习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这种教学顺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工作和学习中级会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3 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时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会给会计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灵活把握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分层次教学。
3.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为了体现“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运用任务引领型、任务驱动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会计事务所,进行工学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3.1 角色扮演法。这种方法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担任会计部门实际工作中的某一成员,并以此来完成会计工作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课堂形成工作场景,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工作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3人分成一小组,分别担任某公司会计部门的会计主管、出纳员、记账员三个角色,然后各自处理相应的会计业务。
3.3.2 情景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建立接近真实工作的会计教学实训室,让学生在会计实训室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例如,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收款机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等。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会计工作实践环境,将职业学习与职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3.3.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学很有成效。
3.3.4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提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自觉、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在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 教学中的问题及反思
4.1 教学内容和效果 新课程教学增加了更多的教学内容,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二,针对中职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2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于:第一,教师应尽可能做好理论和实践两者之间的衔接;第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第三,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应多作正面评价与鼓励。
4.3 成绩评定 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成绩评定方式,例如:通过提问、答辩、小组讨论、社会调查报告的多种形式评定成绩,而不是简单地将平日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进行平均。
4.4 实训性教学基地的建立 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学校应建立专门的会计教学实训室,既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收款机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等。同时,为了保证会计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实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应该有相应的会计实训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学习。若条件允许,还应根据学科特点、专业性质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实习教学条件的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专家讲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5 聘请行业专家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1】在继续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工作重心从会计核算向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稳步推进。
【2】构建科学完整的内控体系,积极推动内审工作的监督职能,强化预算和资金风险的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3】有计划有步骤促进和稳妥解决原有双轨管理体制下遗留的突出财务问题。
【4】做好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对往来款项清理,加大财务规范化管理。
【5】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网络化信息工程建设,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全面实施。继续做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培训。
【6】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对重大投资和基建项目进行财务评审,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围绕上述目标,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严格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强化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
培训一批既懂会计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人才;推进高级会计人才和会计领军带头人的培养;进一步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技术实训和职业道德、专业品质培养,实现会计核算、监督和财务管理职能必须做到同步提升
二、对年度财务决算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调研,科学而有严格执行年部门预算,提出年财务收支执行计划。
三、进一步加强收入管理,理顺投资关系,促进经济实体健康发展。
四、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局管理工作实际,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一是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为全面信息化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通过将相关会计准则制度与信息系统实现有机结合,自动生成财务报告,确保会计信息等相关资料更加真实、完整;三是根据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要求,将内部控制流程、关键控制点等固化在信息系统中,促进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更加有效,形成自我评价报告;四是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标准化。
五、强化内审职责,担当全局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就业需要的会计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中职会计教学既要注重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更要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如何在教学理念上突破传统“学科教育"思想,在教学结构上要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的界限,实行会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会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设计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实施流程
增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营造工作过程知识为载体的学习领域是职业教育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实施流程的核心环节。职业教育设计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实施流程时坚持由浅入深原则分三个教学模式进行:第一个教学模式是学习过程,其主要致力于手工、电子模拟实训;第二个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过程,其主要致力于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第三个教学模式是工作过程,其主要致力于会计事务所现场实训。
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组织和安排
职业教育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组织时应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基础之上,紧密结合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推进教、学、做三者有效融合,力争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
(一)在实训室模拟实训
实训室模拟实训是职业教育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环节将以实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为例,对实训室模拟实训进行全面分析。实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划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期初建账、凭证处理、账簿处理、期末清查和报表编制,并且设立相应的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
对于职业教育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训教学而言,其主要分为9个技能单元:存货核算、资金核算、出纳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资本金核算、职工薪酬核算、往来核算、销售核算以及总账报。每一个技能单元可视为一个教学项目,并将其交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实训过程中,需依据技能项目大小、技能项目难易程度给予学生设置完成时间,当遇到困难时,教师需鼓励学生自主解决,结合互联网搜寻更多的相关资料,以此,在研究中完成实训项目,此行为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实训项目研究的自信心,使他们的抗压能力大大提高。
(二)在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
职业教育校园应为会计仿真实训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即加大软件、硬件设施资金投入、构建校内实习、实训真实工作场景,从而,使学生在职业教育校园内顺利高效开展会计仿真实训。例如,基于学校超市是学生相对较熟悉且流动较大的场所,因此,可在职业教育校园内建立校园模拟超市,将其作为会计教学实训基地,号召和鼓励会计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轮流担任超市会计员、收银员、核算员等相关会计工作,并由会计专业教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工作状况做出评价和指导。以此,不仅能够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其职业素养,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
(三)在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
中职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需建立“学校+会计事务所”或“学校+企业”,由其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平台,同时,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稳定的校企关系,学校派遣会计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会计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自身便是企业的职工,必须承担工作职责,并且,还需要虚心向企业会计职工学习,接受其指导和教育。以此,不仅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岗位工作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其树立起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以及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三、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综合考核评价
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综合考核评价是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为推进职业教育会计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一体化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七多、七结合”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七多”是指多考核评价内容、多考核评价方式、多考核评价方法、多考核评价标准、多考核评价目标、多考核评价时段以及多考核评价主体;“七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课堂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教师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闭卷、开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其中,并为相关考核内容进行赋分:课堂出勤考核10分,自学笔记考核10分,平时大作业40分,课堂提问10分,期末技能考核30分。
(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评价主要特征
1.考评内容多元化,注重会计专业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下,职业教育会计实训一体化考核评价内容呈现多元化,即技能分、态度分、团队分等,教师往往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以及项目设计能力等方面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地方性高校会计教育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理论知识和就业能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完成了对学生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后,就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加强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的优势。但是目前的地方性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的学科本位教学思路,改变地方性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环节薄弱就成为了地方性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性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地方性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在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能够胜任会计工作,能对本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帮助企业管理层进行经济决策上。在职业能力上要求学生熟悉国家财经方针、法规和制度。具备会计学和审计学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及相关岗位工作;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具有对经济事项进行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自学、自我发展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具有系统专业理论知识是地方性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主要特点,高职、中职学生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而其花费在专业理论知识上的时间相对较少。使学生在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是其另一主要特点,全国重点高校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和设计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要求较高而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要求相对较低。地方性高校应该定位于全国重点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上高于高职类院校、在职业技能掌握上高于国家重点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学生的能力为中心、素质为基础、知识为载体,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当前,在地方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受到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影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总是希望在学校里尽可能地把完整的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以传授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手段为主,突出了专业理论知识,或者虽然有一些实践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与实际工作脱节、业务内容滞后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
二、会计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也是以会计专业知识为教学目标的,这样就与会计理论课程产生了重复,会计理论课程体系是以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教学目标的,而会计实践课程则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地方性高校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就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地方性高校学生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存最大的误区是“知识就等于能力”,事实上从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后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最好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知识掌握最好不意味着能力就一定强,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应用”这个巨大的鸿沟。而这个鸿沟需要实践、实训课程来填平。所以在实践课程中首要的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应用,职业能力的培训。
(二)教学形式不能满足需要
目前普遍存在的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和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基本一致:教师讲、学生听,条件好一些的课程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能力是不能传授的。想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只能靠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以后,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形式应当以教师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自己动手进行训练,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在学生无法完成或完成不规范时起到辅导和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作用,授课的地点应该选择在会计专业实验室,以便提供学生完成训练任务所必需的相关条件。
(三)教学内容不尽合理
现行会计专业实训教材的内容大多是为了巩固和理解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实训练习往往集中在解决会计分录、填制会计记账凭证、记账、编制报表上。当然上述内容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会计基本技能,但是在研究中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调查和了解,学生对以上的会计技能基本掌握后仍然不能充满信心地面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会计岗位。因为会计分录、记账凭证、记账、报表不能涵盖会计工作的全部,实际的会计工作还要涉及到会计的岗位分工、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该如何对应、如何报税等很多细碎的问题,学生上实践课时感觉和理论课差不多。只是感到在上会计课。而不是感到在从事会计的工作,因为上实践课和实际工作距离太远,对实际工作的帮助有限。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也曾有过很多实际的例子,比如毕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就曾经把出库单当作是销售记账凭证的附件附在了记账凭证后面等。学生不是完全不能把会计业务处理对,而是不能完美地胜任会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上实践课时感觉就是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而不是在上课。
(四)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还不完善
现在通行的会计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是以教师为主体,对每个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形成的会计资料和平时实践表现以及学生在实践后写出的实践总结作出评价,得出学生的学业成绩。通常是以学生实践形成的会计资料评价为主。这样的成绩评定体系偏重学生实践结果,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作用。因为最终的会计资料是学生根据统一的会计实训教材做来的,抄袭等问题广泛存在,最终实际成绩可能和学生的能力不能形成对应关系。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发现,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干净、整齐的学生要么是最认真、最仔细的学生;要么是最后抄袭和照搬别人资料的学生。指导教师要指导很多学生实践,想要通过教师平时对学生实践情况的观察完全修正这种情况往往比较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会计资料的差异,差异的会计资料不必太多,有几笔业务使学生无法抄袭即可。
三、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一)明确以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为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现行课程教学主要目标都是以知识体系为主。教学似乎只与教师“讲”得好不好相关,但事实上,尤其是实践课程的教学
效果首先要看学生“学”的好不好,能力是不是得到了提高,会计实践课程的目标以学生会计职业岗位胜任能力提高为主。
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国家技能振兴战略》首次把人的能力分成了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以及核心能力。结合会计专业实际情况,将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体系分为:会计业务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其他能力等三个方面,会计业务能力包括:点钞、运算、计算机操作、实物的盘点和计量、会计岗位交接、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取得、账簿的登记、报表编制、税务相关表格的填写、会计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能力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实现自我提高的能力;其他能力包括人际沟通、创新创业、团队协作、办公事务处理等能力。会计实践课程设计应当围绕学生会计职业岗位胜任能力展开,突出“能力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二)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双线并行、学生分组练习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双线并行是指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的会计业务内容是不同的,教师先带领学生完成一个由几笔业务构成的一个简单的账务流程,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相对比较复杂的会计实训教程。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死记教师演示时的会计处理,照搬教师的账本等情况。学生分组是指会计实践时学生3~5人一组,每组负责一套账,设置出纳、审核、主管等岗位,学生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每做一些业务后,实行岗位轮换,使学生既能体会不同会计岗位的分工。又能全面了解会计工作的内容,并且在遇到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会计业务时也可以进行讨论和沟通,有效避免因会计基础知识掌握的差异造成的厌学等情况。
(三)调整教学内容,针对会计职业能力培养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和顺序
针对实际会计岗位中存在的一些事项,现有会计实训教材进行补充和调整:加入会计岗位轮换、填制原始凭证、自主业务处理、报税、财务报告分析等相关业务,并且对会计实践教学会计资料进行手工和电算化两次处理。
岗位轮换是会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学生分组岗位轮换时,应该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进行交接,练习岗位交接。原始凭证是学校会计实训的短板,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按照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原始凭证去取得,确实无法取得的也应按照实际样式和大小复制,尽可能创造真实的填制环境,现行的会计实训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原始凭证有很多地方和实际情况差异很大,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应该由教师或学生收集来之后,统一将要由学生填制的原始凭证进行整理和印制,要求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填制要求进行填写,多联的原始凭证应当由学生复写、按要求取得记账联次记账。多余的由学生自己保存,期末单独装订和其他实践成果一起交回。自主业务是指学生应当根据学习过的会计基本知识自主决定在组间发生一至两笔经济业务,可以是买卖等简单业务。也可是非货币换、长期股权投资等较复杂的经济业务,具体操作时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等相关资料由学生自己完成,指导教师主要责任是避免学生由于知识不足而产生的错误,这样学生的会计资料自然就产生了差异。避免了学生之间的抄袭现象。报税是企业的一个周期性的会计业务,有的学校甚至单独设置了税务会计的课程,在学校会计实践课程中加入报税实践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用自己做出来的会计资料为蓝本来进行报税练习,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税务意识和税收筹划意识。财务报告分析作为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体现,将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具备,让学生对自己的会计实践资料形成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可以加强学生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也培养学生通过会计报告分析企业的业务运营情况的分析能力,财务分析报告可以附在实践总结后,成为学生实践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学生完成手工会计资料后,再要求用ERP软件再做一遍,或者手工和电算化同时完成,让学生对会计资料的信息相互进行验证,对电算化的特点和手工会计的特点进行比对,加深学生对手工和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