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范文第1篇

最近几年,我们幼儿园开始实行“读书漂流”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到不同的绘本,我们让班上的孩子都带一本绘本回来和大家一起进行漂流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除了欢愉,还会出现一些情感上变化:那就是对生命的好奇,她们会奇怪:人是从哪里来?为什么爷爷会死?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由此可见,绘本和生命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些体会: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命教育。说到生命教育,很多的教育者在各种文献中阐述过生命教育,但他们的阐述都集中在理论层面: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国外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国内外的比较,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可能途径等等。而且这些课程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涉及高等教育的不多,关于幼儿的少之又少。直到目前,我国的学校都还没有把生命教育做为一门课程来实施。而在幼儿园里,还是有部分家长对于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存在着疑问,觉得孩子还小,害怕方式的不恰当或内容的不合适反而使孩子获得对死亡的错误认识,贻误孩子。如何使生命教育真正降低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有正确地认识,使她们更好地面对生活,是实施课程过程中有课程本身和教师的方法所决定的。

之前跟朋友说起有关生命教育的话题,一直苦恼于不知如何对幼儿讲述生命教育的话题,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绘本之力》。这是一本由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松居直、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以及纪实文学家柳田邦男通过一次座谈会而整理编写的一本讲述绘本的书。书中引述多个例子来阐述如何利用绘本给幼儿讲述生命中的存在以及死亡。书不厚,我利用两天的时间就把它看完了。在此,我讶异于绘本的魔力,竟然能让孩子们在这么轻松、温情的情况下理解死亡。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作者,让我也爱上了绘本: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绘本是孩子们看的书,大人看的话应该很幼稚。看了《绘本之力》后,我才觉得大人更是应该看,特别是我们做幼儿教师的,更应该从绘本中读懂孩子的世界。绘本很简单,孩子们的世界更简单,想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最简单的方式就能和他们沟通了。

二、选择合适的绘本让幼儿走进生命教育。

说到生命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死亡,如何与孩子解释灵魂与死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般到5岁左右,大部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关于灵魂与生命的主题。很多孩子都会问到“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是回避还是直面呢?死亡对于传统社会是一种禁忌,但是,生命的本质就是有生有死,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珍爱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来解释,让孩子了解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从而抚慰孩子年幼的心灵。例如《獾的礼物》,这个绘本讲述了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班小朋友在听完这个故事后,问:

“獾去了那个隧道就不回来了吗?”

“为什么其他动物不跟着獾去隧道的那边呢?那它们就不会很难过了。”

“其实獾没有死对不对,他留着这么多礼物给它们,它肯定会再回来的。”

“老师,我的奶奶也很老很老了,他也会像獾一样去隧道的那边吗?”

……

在孩子们不断的提问、老师的回答下,孩子们渐渐对死亡有了模糊概念,但是他们不会因为死亡这个词感到伤感、害怕,而是很自然地接收了:人老了,总会死亡,还有些人,不一定是老死的,也可能是生病或者发生意外而死亡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

在我们班的阅读区,我提供了很多的绘本让孩子们阅读,而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是《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和猪奶奶说再见》。前者从儿童的视角来理解死亡,描写布鲁诺在爷爷死后,从不解、懵懂,期盼再见爷爷以及久盼不到爷爷后的气恼伤心,到最终意识到再也见不到爷爷后的失落、悲伤心情和内心中的种种疑问,表达出对死亡的思考,但最终传递出了时光可以愈合伤口并永远印刻下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的主题。后者则用充满温情的方式,描述猪奶奶充满留恋但又含蓄平静的辞世过程带给猪小姐的悲伤,以及悲伤中的克制,辞世者的克制令人感到高贵和不舍,活着的人的克制让人感到高贵和内心的强大。

有关讲述生命和死亡的绘本还有很多,例如《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奶奶的护身符》、《再见了,艾玛奶奶》、《汤姆的外公去世了》、《苏菲的杰作》、《大象的算术题》等等。

三、选择合适的场景更能增加绘本的功效

对幼儿进行生命教学,不但要选择合适的绘本,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景。在我们中国,

生命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 生命 幼儿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目前,随着人文思潮的兴起,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把人的生命看成教育的基石,使个体生命成为教育思考的原点,而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素质教育的摇篮,基础教育的基础,对个体生命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价值。在此影响下,倡导幼儿生命教育,关怀幼儿生命,关注幼儿生存状态,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关注生命:幼儿特殊群体的需要

幼儿作为特殊群体,无论从生理方面、心理素质,还是从个体精神的发生和发展来看,都处于生命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像一粒蕴含着无限生长潜能的种子,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质。正是这殊性决定着幼儿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他们的生长发展需要成人对其关注、呵护和尊重。

然而,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教育界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教育的工业化把儿童的整体生成仅仅变为行为功能的增加,把“人”当作无生命的“机器加工品”。在工具理性价值视野下,“生命”也只能是一种“挣扎。”①这种对原始生命状态的漠视和对功利主义思想的追逐已蔓延到幼儿教育领域。“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工具主义的代言。幼儿教育本应是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的,但幼儿却在不正教育之风下牺牲了。然而,这种牺牲不是“顺应儿童的发展”,而是对幼儿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漠视,对其生命自然生态的破坏,更是对原始生命状态的扭曲。

因此,关注生命就是关爱、呵护幼儿身体,尊重发展的需要和规律,正确引导其追求美好生活,完善生命,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关注不仅是为了满足家长和教师的需求以及幼儿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生命体的需要。

二、理解生命:幼儿生命教育的基点

从学理上讲,生命的存在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统一体。我们所面对和直接感觉到的生命体,就是自然生命,它是作为个体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性的存在方式,也是生命最基本的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体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然而,人的自然生命和动物的又有差别,人的生命是不确定的,而动物的生命是确定化,正是此差别使人的生命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幼年时期,并为教育发生提供了必要性。

人的生命,是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人本身的发展和成熟是自然生命的发展。一个自然生命体要发展成社会生命体,教育是中介,换言之,人的生命要想发展,教育担负着历史使命。所以,自然和超自然的生命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幼儿尽管处于生命的萌发和生长期,但也是自然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结合体。幼儿教育坚持总原则是“保教结合”,它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出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其超自然生命的存在。因此,只有承认其存在,才能关注它们的现实存在并在日常中进行教育。忽视甚至漠视或否定超自然生命存在的价值,是幼儿教育最大的失误,也是对幼儿最大的伤害!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②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必须直面幼儿生命,关怀幼儿生命,把幼儿生命教育作为重要使命;它还必须尊重幼儿生命,了解幼儿生命,把对幼儿生命的理解作为生命教育的基点。

三、生命教育:幼儿元基点的教育

随着人文呼声的高涨,幼儿生命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但由于生命教育的提出和研究,在我国教育界是新兴产物,无论从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方法上,都有意或无意对生命教育存在漠视或压抑现象,还没引起对幼儿生命教育价值的真正关注。然而,“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③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教育,也应从生命的本体意义出发,把对生命本体价值的追逐作为其原点。“生命本体论是从人的生存出发对世界本体所作承诺,对其承诺――诠释都要建立在生命基础上,因为它才是唯一的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④

第一,保护幼儿原始生命状态 ,尊重自然原则。人是自然生命体,具有自然性,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幼儿生命发展,有其特有的生命节奏,关怀幼儿生命。首先,要尊重幼儿的自然生命规律,保护好幼儿天性。天性是在生命中体现,是自然生命的造化,是生命进化的结果,只能保护和尊重,否则就会伤害、压制、毁灭的生命发展,因此教育应保护和尊重天性。其次,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保护其身心不受伤害。成人作为幼儿生命的呵护者,要了解其身心发展的规律,细心地照顾他们,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环境,保障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要尊重幼儿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知道他;必须用这种形式而不是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有成效。幼儿不同于成人的发展特点,有特殊年龄生命规律。幼儿生命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它、改造它、重建它,而是要顺从它、保护它、守护它。幼儿生命教育一定不能人为地改变生命自然发展路径,而必须保持它的生态平衡,养护它原有的自然生命状态。

第二,唤醒生命意识,开掘生命潜能。生命教育关注生命自主性的发展,但不等于完全任意其发展,完全本能的发展,使教育失去存在的意义。对于自主生命教育体,生命意识需要教育唤醒,生命潜能需要教育开掘,生命发展方向需要教育正确引导。幼儿的身体是脆弱的,但生命潜能是巨大的。但我们对其认识却是肤浅得、表面的;尽管随着“新儿童观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幼儿生命的漠视状态,但这种改变与其生命潜能相比,显得十分卑微和渺小。关注、承认其潜能存在,并创造良好的条件疏导和释放其能量,是生命规律的内在要求,是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

第三,体验生命意义,享受美好生活。人是自然和意义的存在体。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就是人所具有的意义的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就活在意义之中并不断地追问意义,其生长不是自我封闭的生长,它需借助外在资源,通过体验、领悟和理解来获得。哲学家狄尔泰说过,“我们是通过体验和理解所领悟的,是作为把人类包含于其中的脉络而存在的生命。”⑤体验是生命意义的组成元素,生命是在不断地体验中进行。

幼儿生命教育,不仅要保障他们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健康发展,还要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学会运用自己的主体性智慧,更好地适应社会。幼儿的生命教育,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基于现实,为了生命的教育。

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有血有肉的,是最真实、最本源的生命存在的世界。幼儿只有生活在其中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因此,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是为了认识、理解和呵护幼儿的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为了更好地引导其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帮助他们提高自己超越生存状态的能力,迈向美好的未来。

幼儿的生命是稚嫩的,它需要成人的关爱和呵护;幼儿的生命是有规律的,它需要成人的珍惜、欣赏、理解和尊重;幼儿的生命孕育着潜能,它需要成人的守护和开掘。因此,为了使幼儿生命教育真正成为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教育,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幼儿生命教育。

注释:

①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②冯建军.生命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4).

④张宪.“生活世界”与“生活―世界”.现代哲学.2002(1).

⑤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山西教育.2004(6).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生命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69-02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1]24。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无疑不能摆脱生命的“纠缠”,它是基于自然生命,在现实生命中,追求生命质量的完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成为一项直面个体生命,并以提升个体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教育在“我”和“你”的精神相遇中,唤醒生命的潜能,实现人性的复归。它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把尊重和爱贯穿其中。

一、宏观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哲学家张载说:治学的真正作用,从某一程度上可以说是变化气质。通过知识来增强个性抑或是改变个性,从而以知识启发行动,否则,个人的心智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灵性自然也得不到照明。可见“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变化气质”,而非记忆知识,也非学习某种谋生的技能,而是发展个体的生命力 [2] 。大学生如果能够通过教育发展个体生命,自然就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别人的生命,更会懂得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必要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

1.大学生中轻视生命的现象日益增多

池田大作说:“最崇高、最尊贵的财富,除了生命之外断无他物[3]60。由于个体生命的短暂性、有限性、独一无二性,从而体现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我们一直把这一简单的事实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点。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珍爱和尊重。一串串数字触目惊心,一起起悲剧令人痛心疾首,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扼腕叹息之余,我们不禁思考:是哪个罪魁祸首,把他们年轻的生命推向黑暗的坟墓?这样的悲剧为什么在大学生中屡屡上演,而这些思考不得不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敲响警钟。

2.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怀德海认为,教育不仅具有教会人掌握娴熟的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与“尊敬他人”的道理,并让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安顿心中不安的心灵” [4]。然而当今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却是用一种机械的、冷冰冰的、僵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控制”。它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忽视了生命的需要和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使人成为被功利所驱动的“工具”,放弃了对生命的感悟,对幸福的追求。正如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所说:“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为实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3]61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的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和谐丰满的人格教育。

3.21世纪对未来公民的素质要求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649。我国教育一直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这也是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全面教育理论,极大丰富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真正的目的是帮助生命正常发展。”[6]生命教育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以个体生命发展为基点,力求将人的个性化发展上升至社会发展的高度,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生命教育的实质精神自然就要承担起建设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引导个体生命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微观上,生命教育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一性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帮助他们理解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及其生命质量奠定基础,减少大学生践踏生命的现象;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启发生命潜能,为学生的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把握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能力。由此可见,两者的教育目标具有同一性,根据学生生命的发展需要和个体的差异性,生命教育的目标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自然目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真追求,而人的心智、道德、人格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是自然生命的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无视人的自然生命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热爱、珍惜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他们的责任,因为生命不仅是属于个体自己的,也与社会和家庭密切相关;要教导学生能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以敬畏的态度善待一切生命;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以青春和智慧去捕捉趣味。只有这样,人才会领悟生命的顽强和意义、生命的价值和生机。

2.精神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人生信仰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人需要追求人生信仰。人生信仰是一种精神上的价值追求,它要求学生学会追求自我的幸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还表现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上。一个人如果缺乏信仰,且不说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连自己是否真实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都无从谈起。因此,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信仰,不仅对其生命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会将个体生命的发展提升到较高的层次。由此可见,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社会目标,教育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实现自我,旨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和融合”,最终展现生命光芒。超越自我,就是教会个体学会超越功利和世俗,将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教育学生根据个体的需要树立人生的理想,通过协调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最终实现自我的发展;通过将自己的命运与他人及社会的命运相联系,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让他们通过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让心灵得到充实,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高层目标。

三、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

生命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努力共同完成,其中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生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作为高校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多渠道宽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加强生命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用人性化的方法来深化生命教育的程度

任何教育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需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从根本上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个体差异性,尊重其人格尊严。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从教育方法的运用上来看,一般都是统一要求,统一管理。这种教育方法很显然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生命的人本关怀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的学习和管理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教育模式却严格地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其发展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为它是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潜能以达到某种僵化抽象的道德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确实有效的开展,必须要提高其实效性,把个性化与整体性统一起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从学生个性差异性出发,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使生命潜能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自由的发展。

2.以生活化的平台来加强生命教育的力度

陶行知老师曾经说过:“是生活便是教育,是好的生活便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便是坏的教育。”[7]生活的基础是生命,生命在生活中的呈现,关注生活必然就要关爱生命。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基本上都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这些过高政治的目标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来自生活并回归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育目标不仅要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缓解学生在学校期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应该关注学生生存的状况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3.以幸福化的教育理念来加强生命的享受度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毋庸置疑的。”[8]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都应该有享受幸福和拥有幸福的权力。只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幸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会成为一种幸福化的教育。学生就会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种在感受快乐的过程、享受美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会体验幸福,提升个体生命的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完成教会学生掌握各种社会行为准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富有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真善美,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高校也义不容辞地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他们个体生命自由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肖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多维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0,(3).

[3]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4]张文.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纬度[J].教育评论,2008,(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温菊琴.走出生命误区,重视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

生命教育范文第4篇

(1.莱州市一中 山东 莱州 2614002.莱州市职教室 山东 莱州 261400)

【摘要】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年轻人特别是学生进行宝贵的生命教育。珍爱生命、呵护生命则要从了解生命开始,通过感受死亡,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宝贵。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有感于最近网上的热议素材:一是2014年12月7日下午,燕山大学18名学生在冰冷海水中救人的义举迅速传遍了全国,网民纷纷点赞。二是12月6日下午,有女士在西江大桥跳江,”围观者只拍照不施救的冷漠,和警方难以有效救助的短板,很难说不是在营造着看客的现实围栏。”(张立)三是12月8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开庭二审。三天内三件热议话题,莫不与尊重生命有关。

从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到复旦”4.1投毒案”,你会发现,十几年来,在一些年轻人身上,存在着一种共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和呵护。在他们眼里,生命是可以漠视的,生命是可以赎买的,生命甚至是可以随意剥夺的。另一方面,年轻人不珍爱生命健康权,酗酒、吸烟、透支身体甚至吸毒、轻生。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一定的年龄段,竞有80%至90%的孩子曾有过出走或自杀的念头。现实提醒我们: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年轻人特别是学生进行宝贵的生命教育。

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但每一个生命又都是神奇的,面对生命,我们并不是匆匆的过客,而是真实地拥有她。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再版,这就意味着生命无法重演,意味着失去的时光我们就再也要不回来。“天下孰最贵?”“生最贵。”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人的生命都值得敬畏与感激。珍爱她,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并不仅仅只为了自己而存在,她还承载着沉甸甸的亲人的爱。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也是父母生命的外延,是他们幸福的源泉。于是,这生命,冥冥之中承担起了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基本底线就应该是: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呵护自己的、他人的以及一切其他的生命。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输生命的气息。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是世界上每个民族在任何时期都应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指出,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这是最基本的道德,也是作为人应有的道德。

敬畏生命,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汶川地震中,那些拿着微薄的工资,默默地奉献在山村学校的老师们,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一刻,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相信读到这个细节,每个人都会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珍爱生命、呵护生命则要让学生从了解生命开始。结合他们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的孕育和出生都是一个漫长的选择,无数次的淘汰,才能成就一个生命。而完美的,健康的生命更是多少次的锤炼才能圆满,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生命教育范文第5篇

作者:罗 扬

生命教育就是通过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的教育,让学生形成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和具有对自我、对他人以及整个生命世界的爱心,珍惜生命价值。早在上个世纪中叶,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而后生命教育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从我国来看,近十多年来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围绕生命教育的主体展开的。 我国台湾地区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 、关爱生命,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生命教育的见解。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中已蕴涵着深刻的生命教育内容。新世纪以来,生命教育在我国正悄然走来并勃然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意义

(一)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发展中唐纳・华特士,美国人,最早明确提出生命教育

呈现出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世界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粮食,人口,资源,能源,环境。表明了人口的增长,资源的利用,环境的破坏等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非典的疯狂,禽流感的警钟……无不预示人们要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学会对其他生命的重视。

2.社会人对生命的忽视发人深省。“虐猫事件”“打狗故事”……;电影《可可西里》……;大学生自杀,“某某杀人连环案”等等。很多现实的例子都显现出现代人对自己或者他人,或者其他生命体生命的漠视事件;也有一些人在心理,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甚至用生命作为代价,实是令人痛心。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意义

1.“生命教育”重在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精神世界的启迪 ,生命潜能的开发,生命质量的提升,是人民教师的重要职责。作为教师,我们要教育学生关注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就要倍加珍惜青春、争做时间的主人 ,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就要努力开发出生命的潜能,充分展示自身的聪明才智 ,为社会努力工作 ,尽情创造生命价值和财富;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就要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人与其他类生命的关系,学会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学会对其他生命伙伴权利和生存空间的尊重;就要引导要学会爱与被爱,学会在团结协作中孜孜以求,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生命教育对于今天的教育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温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因具有(1)不平衡性;(2)动荡性;(3)自主性。所以在这个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有必要性,而且也有成效性。

二、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以下就将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列举一二,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实例一:在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用“利用细胞全能性培育新个体”的奇妙实例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以及感受新的生命的产生的伟大;在细胞的癌变知识中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远离,爱惜生命,如何更健康地生活;在细胞的衰老讲解中使学生认识衰老是正常的生命过程中必然的部分,让学生认识生与死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些相关资料。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孕育、生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启发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实例二:在植物生理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植物生理知识的学习中体会生命的神奇。在光合作用知识中适当拓展,用原始生命的诞生的伟大,用光合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启发学生思考“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有的学生“异想天开”地想到:假如人或其他动物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因势利导,在这个想象中体会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过程等,将探究启发式教学用于其中,学生兴趣高,效果明显。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崇拜的同时,体会植物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到达让学生学会去观察生命,懂得尊重生命。

……

三、总结与展望

当然,生命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形式也多种多样,内容也丰富多彩,这里仅仅是几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在很多的教学内容中适时地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使生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教会学生去面对人生,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从实际意义上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是积极响应新一轮课改的号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持续和谐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