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养成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范文第1篇

(1)落实《规范》是知与行的统一体。日常《规范》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包含人类传统和人类优良品质的复杂的道德体系,是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简化为具有明显行为标志的伦理纲要。“听腻了”,正说明我们长期停留在口头说教阶段而忽视了行为的养成,应当把“讲”的过程深化为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的过程。《规范》是知与行的统一。“知”是简单的(这里指口述或背诵而言,彻底的“知”应指真正理解其复杂的道德内涵)。“行”则困难得多,所谓“困难”主要是难在持续不断,难在养成习惯。实践告诉我们:时断时续的教育结果往往是功败垂成。

(2)落实《规范》需要全体教育者形成“合力”。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是分工不同,培养学生的大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班主任抓了行为规范,为任课教师上课创造了条件;任课教师以自己的良好习惯影响学生,并时时配合班主任抓好行为规范,又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方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使行为规范较快地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认真品味“养成”二字,可以认识到,它就是连续的、一贯的,而决不是时续时断的。

(3)落实行为规范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落实《规范》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准则,实际上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对于大多数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应当在抓学习成绩的过程中落实《规范》,应从落实《规范》的实际行动中要学习成绩,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讲究养成教育的方法。养成教育的方法论,首先要求我们必须端正指导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讲求养成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

(1)定时专一法。行为规范的内容广泛,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训练达到要求。可定时重点抓“一”条(专一),要求学生对照《规范》,努力改正“一”个缺点。只有目标专一,才便于强化训练,也易于见到成效。第8条规定:“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要节约水电。”在进行教育时要求学生对照这一条,进行检查。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爱护学习用品”这一具体的“点”上。如,有一学生有十几支圆珠笔,经常乱丢。集中了一条后,他主动把多余的圆珠笔放回家中,只带一支到课堂上;这时,教师给予表扬,使其他学生也受到教育,纷纷仿效。

(2)分类突破法。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学生既有菜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有落实起来感到困难的答款,也有落实起来相对容易的条款。对共性的、难以落实的条款,可组织学生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或由教师把《规范》分解成具体细致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这些“行为目标”或“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实践。教师利用班会时间单独立项检查,经常给以鼓励表扬。通过检查、鼓励,提醒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目标”是否落到实处。

(3)自我教育法。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周记本中,每周开辟几行字的专栏,以“教师”的口气评判己一周的表现,由教师阅读这些评判,看看是否与事实吻合。应该看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是教育者、被教育者在信息传递与行为反馈活动中的协调过程,只有充分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之与教育者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被教育乾缺乏主动性,就不可能把《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日常行为。进行养成教育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便于观察和操作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生依赖性和冲动性的心理特点。

(4)说理引导的主要措施有:联系学校实际表现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日常行为问题讨论;找不同类型学生谈话;到校外进行调查、参观、访问等等。

养成教育范文第2篇

一、制定常规,严明纪律

设置体育教育常规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有规矩才有方圆,常规是硬性而又严肃的行为准则。从小学生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教师就要严明课堂纪律,每堂课开课之初,队形排列,站姿仪表,列队行走、跑步前进等都要一一要求并指导训练,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队号整齐嘹亮,做到课堂气氛严肃活泼。司马迁说:“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 。”。有了有规有矩的行为模式,体育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在这样的行为约束中,也间接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课堂,要尊重师长,不乱插话,不任性随意,要有集体意识。这与养成教育息息相关,课堂上的常规要求,是与学生步入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链接关系,习惯的早期培养和养成,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课堂规矩的形成,能够规范学生的懒散行为,也能够使其明确何种场合要注重仪态仪表。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一开始接受教育,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将体育课程的教化功能与德育的养成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不仅会让小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能在他们的脑海中植入良好习惯的种子,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就要从培养规矩开始。

二、不畏困难,锻炼意志

体育课堂教学不像其他学科,要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内,听够45分钟,体育的课堂教学是动与静的结合,听教师讲解体育项目内容是教师讲,学生听,初步将运动项目的基本内容记在脑海中,紧接着,则是教师的示范演练,学生在观察中学会练习,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完成体育项目的规定动作,势必会让小学生感到身体的困乏和疲惫。体育课堂教学的设计,通常都是将体育训练项目分步骤进行,教师从中做适度调整,防止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但是,从训练中不难发现,不少小学生平日都是娇生惯养,还没有做多少训练,就干喊着累呀苦呀疼呀,受不得半点委屈。这其实就是因为小学生还未养成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面对眼前一点困难就害怕退缩。那么,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有的放矢,哪一位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就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中不断用鼓励和肯定的语气帮助这位学生接受挑战,迈出勇敢的一步。如跳绳运动,两分钟的时间,也许对一些耐力好、喜爱运动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有的学生跳到一半就开始叫嚷着肌肉酸痛坚持不下去了,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循循善诱,一方面给学生讲明,刚开始跳绳大多数都会感到肌肉酸痛,但是如果放松自己,慢下速度,两分钟的跳绳下来的结果是完不成达标的成绩,同时也会让自己的训练耐力戛然而止,因此,只有猿植呕嵊惺だ。另一方面,敦促学生锻炼意志,教师不能“硬干”,而是讲究策略,如,让跳绳好的学生陪跳,对跳不下去的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一旦学生突破自我,完成规定时间规定数字的跳绳,就对其大加称赞和鼓励,使其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得到助燃,将有利于其完成以后的各项运动项目。这些看似细小的言行,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深层认识,也同时对其内在的养成大有帮助。学生从超越自我中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体验,也从这种意志锻炼中得到身心的洗礼,遇到困难再也不轻言放弃,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任务,击败困难,这样的心理自我暗示直接影响他今后做事情的持久性和专注力。

三、调整心态,面对失败

我们知道,不是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的。这其中就有失败的阴影留驻在人心头。有的人心态良好,能够泰然面对失败,但有的人则会深陷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而在体育运动中,这样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作为体育教师,要从课堂训练或者竞赛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及时帮助失败的学生从阴影中走出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为下一个胜利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例如,体育教师课堂上组织了一场以技术训练为重点的篮球比赛,旨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良好的行为养成,以及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教师将这失败组的成员召集一起,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技、战术,寻找失败的而原因,并重新调整队员的目标任务,同时告诫队员,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还要顾及全队的默契配合。失败不要紧,要紧的是查找原因,纠正错误,改变战术。这一组重新投入比赛,最终两组打成了平手。这一成绩令全队士气大振,同时也让每一名队员的身体、战术、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以后的课堂组织的小小篮球赛上,两队成员都胜不骄败不馁,逐渐克服心理压力,既从竞争失败里战胜自我,也从胜利成功中品尝甘甜,这种潜移默化进行的道德养成,给每一名学生充实了人生经历,也丰盈了精神食粮。

养成教育范文第3篇

近年来,重视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与日常行为教育、思想品德、各种活动相结合。从实际出发,遵循养成教育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行为的指导与训练,加强养成教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制定实施计划

我们坚定地认为:文明礼貌是做人的关键,行为规范是道德的基础。实施养成教育,是完善人格、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养成教育,把它列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议程,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讨论,统一认识,确定教育目标,分阶段分布骤制定实施计划,确定养成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位置。组织领导方面,学校成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任组长,教导负责检查,督促养成教育在道行中实施的情况,由各班主任组成精干的队伍,根据各年级的教材要求,每个人确定一个养成教育教学项目,训练时间、地点、活动计划,由领导小组检查落实,定期总结交流,学习有关养成教育教学方法,明白养成教育法规,理论依据,提高对实施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确定在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讨论实际问题,明白自己的职责。

二、讲究方法,抓点带面,提高训练效果

1、德养并重,陶冶情操。为了更好地使养成教育渗透于品德教育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品德教育为主线,以学科教育为中心,以知识技能传授为基础,把养成教育与德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养成教育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们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其中包含的思想性,欣赏鲜明的艺术性,使学生在欢歌笑语中感受美,在庄严肃穆的深刻中挖掘美,在催人泪下的情感中理解美,在无声的奉献中享受美。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强调的都是从小培养做人的重要性,“升国旗,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倡“学雷锋,树新风”,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通过养成教育教学,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2、抓点带面,提高实效。在讲究养成教育教学技巧,大面积、大范围地进行养成教学的同时,注重开展第二课堂,突出特点,培养兴趣,内外结合,分散实施。如根据学生不同特点与爱好,开设了文明礼貌、清洁卫生、勤劳俭朴、爱护公物、见义勇为等专题活动,利用早读课、班级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学生自发地组织了“红领巾广播”、“黑板报设计组”、“献爱心捐资箱”、“德育基地活动”、“美化绿化兴趣小组”等项目。通过养成教育在导行中的实施,在家庭、社会、学校都受到较大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

养成教育范文第4篇

        一、少先队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为什么许多少先队员背《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扔纸屑,为什么许多队员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少先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少先队员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老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谁的自行车被风刮到主动上前扶起,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红领巾,下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二、少先队的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抓住了关键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是,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得多。如果低年级学生养成了坏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低年级新生的特点,利用低年级新生优势,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广大德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紧、抓好、抓实、抓小、抓早。比如,对刚入队的少先队员进行“爱红领巾”教育,让队员开展“戴洁净红领巾”活动,进行爱班级爱学校教育,开展“唱校歌,讲校训”教育,进行文明守纪教育等等。

        三、少先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少先队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开展活动,让队员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队员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少先队组织可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八一节”慰问交警活动。

        四、少先队的养成教育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转化需要训练,由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转化更需要训练,由不良习惯想正确行为转化需要训练。国外教育也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只有通过行为训练才能使队员身体力行,知行统一,只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能形成少先队员言行一致,言行统一的高尚品德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实践和锻炼,必须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

养成教育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27―01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意培养行为习惯。笔者根据从事小学教育二十多年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要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老师必须首先向学生提出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按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不能边写边看电视,书写作业不能赶急图快,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或当天完不成第二天来抄袭别人的作业。坚持这样的严格要求和持之以恒的考察,学生书写作业的良好习惯就能养成。

二、加强监督,保障养成教育

由于各种原因,老师有时说话随意性大。于是,学生也有了相应的对策,对承诺的事做不到,对老师的一些要求也毫不在意。所以,当老师警告学生的某种行为时,一定要考虑自己说的学生能否做到。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实现,就不要随意讲,否则讲的话将失去可信度,学生会应付差事。如果在行动上不加以督促,不要求学生认真去做到,或在遇到困难后就任学生打退堂鼓,这样不仅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惰性,养成恶习。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能给学生以无言的教育,老师在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应起到表率作用。老师要关心体贴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多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工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都视而不见。老师严厉批评后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在意识上不能根本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先通过班队会和思想品德课反复讲,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因此,教师就应从我做起,在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发现地面上的纸屑就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在行动上也体现出来。

四、查找原因,强化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