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范文第1篇

学前教育义务化为大势所趋。自《义务教育法》颁布后,至2000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实现了全面普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总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有财力提供学前教育义务化,据统计,2012年全国实现财政收入人民币1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但投入到学前教育的经费却很少,从1993年起,学前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左右,学前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虽然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少,但学前教育对国家社会的回报却很高。著名的美国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通过长达三十年的追踪研究表明: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大有裨益,在学前教育上每投入1美元,其效益为6美元。学前教育的效果显著、影响深远。我国《幼儿园指导纲要》也指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学前教育义务化提高学前儿童入园率,减轻家长负担。虽然学前教育事业在我国已取得快速发展,但仍有很多学前儿童没有机会到幼儿园学习,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园率极低。在城镇,2013年幼儿园开学之际,许多幼儿园借着物价上涨而水涨船高,纷纷提高了保教费,并增加了各种不明晰的费用,打着教育管理的幌子乱收费,这使得家长们不堪重负。入园难、入园贵已经成为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根据教育部资料显示,目前,我国3~6岁学前适龄儿童有近6000万名,其中一半孩子因为费用或名额问题,不能接受幼儿园教育。而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由国家承担全部或部分费用,规范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保障更多的学前儿童进入幼儿园,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

学前教育义务化能有效的提高幼师质量和待遇。幼儿教师师资质量和幼师待遇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话题,幼儿教师工作量大,事无巨细,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耐心,然而幼师的工资水平却处于最底层。近几年来,不断的有“虐童”事件发生,幼儿教师的素质质量受到了质疑,面对来自社会、家长各方面的不信任,无形中又给幼儿教师增加了精神压力。幼师岗位流动性大,同工不同酬等现象严重。归根结底,解决幼师质量和待遇的问题,需要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规范。学前教育义务化必然需要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提高幼师入职门槛,规范幼师职业行为。同时,学前教育义务化意味着幼师与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的薪资待遇,提高幼师地位,增加幼师工资水平。

学前教育义务化是世界的潮流和趋势。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关注学前儿童的发展,例如,美国从20世纪初实行“开端计划”以来,每年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都不断增加,并且普及到2岁的孩子。英国学前儿童享受政府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4岁以后的儿童,获得每周5个半天。每个半天2-3个小时的在园免费保教。瑞典的学前教育几乎是免费的,政府负担90%的保教费。法国的学前教育虽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之中,但学前教育免费,入园率很高。日本也已计划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之中,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所以说,学前教育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是势在必行。

当然,对于学前教育义务化暴露的弊端,也要引起重视。义务教育是指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然而学前教育有一定得特殊性。学前教育具有保育和教育的双重性质,这就决定了学前儿童的发展不仅需要幼儿园保教工作,更需要家庭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而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也称义务性)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习、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规定要受到法律制裁。将学前教育义务化使幼儿强制入园,剥夺了家庭对幼儿教育的权利。

学前教育义务化易导致小学化现象前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前儿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孩子全面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一味的追求幼儿园教育的义务化,势必造成家长、幼儿园只关注幼儿考试成绩,幼儿游戏时间大大减少,造成儿童发展的片面性。

我们需要看到,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区别,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这是超脱于义务教育强制性之外的。在我看来,追求学前教育义务化本质上就是呼吁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但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等于学前教育义务化。学前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也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国家应给予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从完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建立多种办园机制,增加财政支出等多方面发展学前教育。

完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唯独学前教育没有立法,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致使政府责任不清,幼儿园管理机制混乱,幼儿教师得不到法律保障等问题严重。如今,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引领学前教育立法的先锋,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纷纷制定了本地区的学前教育条例,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多种办园机制。政府应增加公立幼儿园数量,大力发展惠普性民办幼儿园。面对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西部贫困地区采取政府办园,免费入园。瑞士是学前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在瑞士,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幼儿园,幼儿园的人数不多,便于教师教学管理。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创办社区幼儿园,使幼儿就近入园。既增加了幼儿园数量,解决家长入园难难题,又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更好的关注幼儿个体身心发展。

增加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出,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合理调整政府、社会与家长三方的投入比例。物质基础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国家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较少也是事实,如何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政府的经费投入必不可少,经费的投入不仅体现对幼儿园的经济支持,还体现在对幼师师资培训的力度上,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才能创造幼儿良好发展的坏境。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对“学前教育义务化”论争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0,(5)

[2]《幼儿教育》,《早期教育》,《上海托幼》联合采访组.《学前教育法》一部期盼的法[J].幼儿教育.2007,(6)

[3]王元凯,刘传莉.普及学前教育展望[J].教育导刊.2012(1)

学前教育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学前教育;“学前性”特征;幼儿园;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75-03

一、当下学前教育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

由于社会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以幼儿园为载体的学前教育,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些幼儿园大多数属于民办,不少人是冲着赚钱而来,于是匆促上马,条件并未达标,尤其是对学前教育仍处于一种简单、肤浅的低层次认识,以致产生一些认识误区和欠科学的做法。比如:

1. 有些地方和有些教师把学前教育看成是小孩托管所、留守儿童集散地的收管工作。

2. 有些地方和有些家长,把学前教育窄化为单纯的幼儿园教育,却忽略了从出生到入幼儿园之前这一段的学前教育。

3. 有些地方和有些教师,把学前教育看成是入小学之前的教育,以为是给小学的预备性教育。

于是,在家里,许多父母把小学生才学的东西提“前”教给孩子,还以孩子能认多少字、背多少首古诗等作为炫耀的资本——早教的成果。在幼儿园,尤其是那些不规范、欠科学的幼儿园,则完全是按小学课程来上课,还出现了许多“双语课”、“课外兴趣小组”、“特长班”等等,更是把学前教育上成了“小学”甚至带有特色专业型的教育,殊不知作为具有儿童性特征的学前教育,是应该让儿童玩,在玩(游戏)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开发潜能、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二、学前教育必须具有“学前性”特征

在学前教育阶段,之所以产生那么多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除了目前主办者素质及办学条件等因素以外,还与缺乏对学前教育必须具有“学前性”特征和实施要求的整体理解与科学操作有关系。为此,务必从理性上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尽可能减少认识误区。

1. 从“学前教育”的产生意义来看,学前教育本来就是“学前性”的,是因“学前性”而产生的。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儿童在正式入学前的教育,现在一般通称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严格地说,这是一种具有“儿童性”特征、针对人的“幼稚性”阶段的教育,也就是关于人成长的启蒙性教育。一句话,就是一种具有“学前性”特征的教育。

在这里必须明确一点,这里的学前教育的“学前”,并不等于是入小学之前。虽然它要与小学教育相衔接,但是这里的“学前”应该是广义的,是相对于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所有正式学历性学习,以及还可以包括有关学力和技能之类的培训学习等在内的继续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及价值取向都在人的一生身上。民间有一句俗语:“从小知大,三岁看老”。其中有一层含义,就是指包含了开展儿童教育所产生的终生性作用,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学前教育不是因为有小学教育才被附加出来为小学服务的预备性教育,而是人生教育整体中的最初阶段的教育,且形成一种与小学、中学、大学等既互相并列、独立却又循序递进所构建为一条龙教育机制的大教育。

2. 从“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学前教育从来就是“学前性”的,是在“学前性”前提下走向进步的。学前教育,最早散见于古代一些著作中,如在《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的记载。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强调父母对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

在西方,一些古代哲学家、教育家也有过关于学前教育的论述。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儿童从出生起就在专门机构中养育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19世纪后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等通过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实验,认为儿童应在集体中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让儿童在生活中预备生活”。

我国到20世纪初,各地先后设置了少数幼儿园。在幼儿园实施方面,先仿效日本,后学习欧美,受教会影响较大。当时也有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如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

3. 从“学前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学前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学前性”的,且都在为“学前性”而认真探索。首先,中外教育家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比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最先将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曾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

然后,通过对“学前教育”的具体实施,来确保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比如,比利时教育家德克罗利的教育体系以3个过程为基础:观察、联想、表现(通过活动,通过口头语言、文字和手工来表示)。他还重视并亲自编订了一些教学游戏。

学前教育范文第3篇

如今,对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而言,农村学前教育是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其是否能够顺利发展也将对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是,与预期情况所不同的是,如今农村学前教育并没有正常开展,发展状况也并不达标。为了能够改善如今的状况,就需要分析状况并且采取有关的改良措施。本文就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加以研究与讨论,从中发现问题与弊端,从而对于如何改善如何发展提出有关的对策,并加以探讨。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农村 发展 探讨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农村经济也在飞速提升,如今与农村有关的惠民政策也逐渐落实到位,农民的生活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开始逐渐受到了关注,在许多乡镇上都开办了不同规模程度的农村学前教育班。可是因为农村学前教育并不普及,同时其起点较低,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并且对此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

1.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状况

1.1小学化教学内容过于严重

目前有关农村学前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属于非常规规律,其并没有遵照幼儿生理正常发展规律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的形式将会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产生很严重的压力。先从教育活动上进行观察,农村学前教育大多是因为家长的激烈要求,才会开展的,而家长之所以赞成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提前接触到小学的知识,所以孩子的听说读成为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重点,造成教师对于语文数学重点关注,但是本应注意的美术、音乐、舞蹈却反而不受重视。另外在教育方式方面,其采取的与小学教学方式接近的模式,这使得孩子的动手能力并未得到一定的培养,并且也缺乏应有的游戏环节,这样无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得幼儿的主动学习性无法有效地形成。最后则是教学教材的环节存在问题,因为农村学前教育的不规范,导致所使用的教材多样,并且多数使用一年级教材,造成学前教育变成小学教学预备班,与因材施教的根本有着极大的偏离。

1.2薄弱的师资力量

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即将退休的小学教师,或者是非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社会青年,其本身也并未经受过任何有关的专业培训。而这两者是无法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求,仅仅只能对幼儿起到看管作用,保护其不受到摔跤磕碰等伤害,但学前教育的课程安排以及活动开展就无法有效开展。

1.3错误的开办目的

农村学前教育本是为了能够开发农村幼儿的能力,启发其创造力,激发其兴趣,但由于家长对于孩子成才过于急切,仅仅只关注表面的显性成果,而对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情感方面等隐性教育的培养则并不关注。这就导致部分学校仅仅将学前教育班的开办当做学校营利创收的方式,而受到利益驱动开办的特色办、兴趣班都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完全没有顾忌幼儿成长过程的规律。另外,教师给幼儿灌输各种知识,仅仅是为了能够让家长与领导认可自身工作,而非学前教育的初衷。

2.改善并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对策

2.1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与待遇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前提为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与待遇,农村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的好坏对于其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村教师水平开展改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第一,补足农村教师的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福利待遇的效果;第二,将农村幼儿教师薪资待遇纳入财政系统,建立有关的收入机制以及工作保障,使得编制内的幼儿教师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第三,对于幼儿教师的招聘与使用需要严格把关,并且在职期间需要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幼儿教育方面的业务素质,确保其学前教育的开展能够顺利进行。

2.2教育观念需转变

学前教育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之一,是之后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其重要程度与义务教育相同,所以需要受到家长、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与关注。为了能够保障学前教育顺利进行,需要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对其有着正确的认知,需要认可学前教育是以孩子为根本,并且转变错误观念,不应将学前教育与提早教育当作同一概念,需要将孩子自身发展需求作为学前教育的根本,不能急于求成,应以孩子的未来发展为主。另外,每个孩子就是独立的个体,应对孩子的认知与兴趣持有尊重的态度,将成人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是错误的作法,这样将会造成儿童过早对于学习的反感,并且将其童心及创造力给剥夺。为了确保其能够奠定出良好的基础,需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各种发展经验,使得其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3农村学前教育环境需提升

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中小学教育也在朝着信息化发展,而农村学前教育也需要随之改变。为了能够满足如今农村学前教育的需求,有关幼儿园也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采购教育所需要的娱乐设备、电脑、多媒体等。另外政府投入时也可以采取多渠道办园,比如合理收费、捐款办学等,这样就确保开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经济有着其应有的保障。

3. 结语

农村学前教育既是如今教育事业中的重点,也是最薄弱环节。为了能够让孩子的发展不受到制约,需要从教室、学校、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改善,让教师、家长对农村学前教育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使得有关的教学活动与内容不再是小学化,而应让其回归自然,能够顺着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为将来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开展有着地区特色的办学方式,让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最后让国内的教育事业有着飞跃性的突破。

作者:聂凤云 单位:舒兰市亮甲山中心校

参考文献:

[1]郭兴平.探讨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7):163-163.

[2]吴继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瓶颈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1):97-100.

[3]何显禄.浅谈政府主导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J].科学导报,2014,(19):7-7.

学前教育范文第4篇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积极优化学前教育,着力提高幼儿园师资队伍素质,建设了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573所,其中达到规定办园标准的幼儿园350所,所占比例为61%,未达到规定办园标准或未注册的幼儿园主要是规模较小的乡村及社区民办幼儿园;达到规定办园标准的幼儿园中,教育部门办57所,民办270所,其他部门办23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所,占1.7%,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1所,占3.1%;全市3-5岁适龄儿童239701人,在园人数12879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54%;5周岁适龄儿童人数69652人,学前一年在园人数55025人,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9%;在职幼儿园园长407人,幼儿园教职工5192人,其中专任教师3241人,具有专科学历的比例为73%。年我市3-5岁儿童预计达到23.9万人,0-3岁儿童预计24.5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尤其是公办幼儿园数量太少;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三是对民办幼儿园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管;四是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有关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五是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六是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

二、发展目标及任务

(一)总体目标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0所(含改造未达到规定办园标准和需重新注册的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250所,保证每个乡镇至少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资源进一步扩大,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10%。7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幼儿教师全部具备教师资格,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9%。基本建立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体系。

(二)年度目标及任务

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70所。基本保证每个乡镇有1所中心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比例达到3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5%。开展幼儿园达标创建活动,4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启动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工程。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5%。制定0-3岁早期教育工作意见。入园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0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比例达到4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8%,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7%。继续开展幼儿园达标创建活动,5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组织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7%。以幼儿园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通过多种途径举办幼托班或早教中心。解决入园难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00所,原则上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举办2所,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举办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比例达到5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所占比例分别为5%、10%,7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继续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9%。对3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市政府成立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育工作的市领导任组长,市教育、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研究并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二)分解目标,落实责任

县(区)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实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管理责任制,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署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年度和县(区),各县(区)要落实到项目。市有关部门要检查落实,好的表扬,差的问责。

(三)加强督导,稳步推进

市、县(区)政府建立督导检查制度,每年要对学前教育发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评估,加强政府对责任落实、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市、县(区)政府教育工作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为对市、县(区)政府学前教育工作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市、县(区)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要逐步提高;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建、改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公办幼儿园,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费附加的10%要用于学前教育。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促进幼儿园建设,新建达到办园标准的幼儿园每园奖补10万元,其中市财政奖补6万元、县区财政奖补4万元,改扩建达到办园标准的幼儿园,根据资金投入情况给予奖补,原则上市、县(区)财政各承担奖补数额的50%,(公办幼儿园的奖补对县、区政府,民办幼儿园直接奖补到园);鼓励争创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对幼儿园晋升为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的,也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政府要采取减免相关费用的办法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五)制定政策,扶持民办

各县(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新建、改扩建民办幼儿园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要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由财政进行奖补,奖补办法按省定要求执行;对民办幼儿园在报经当地有关部门备案并经公示的收费标准范围内收取的教育费、保育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用水、用电、用气比照公办幼儿园标准执行。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实现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范文第5篇

本课题研究以幼儿舞蹈创编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现状,探讨有效性、实践性的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体系,旨在为我国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幼儿舞蹈;学前教育;创编

本文系长沙师范学院院级一般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舞蹈创编研究——一幼儿舞蹈为例》,项目编号:XXYB201535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教育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五大技能(说、唱、弹、跳、画)之一,凭借其巨大的美育作用成为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课程。幼儿舞蹈创编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核心部分,不仅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更是对所学的舞蹈和音乐知识进行全面优化和综合运用的过程,为学生今后在幼儿园工作中舞蹈相关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发挥舞蹈益于儿童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和智力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宏观上来讲,幼儿舞蹈创编的教育能推动整个幼师行业教学水平的进步。

(二)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教育现状的调查

以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四年制本科生为例,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开设在第三个学年,在这之前,学生们已经经过了两个学年舞蹈基础的学习,即一个学期的舞蹈基训,和三个学期的民族民间舞学习,对身体的直立感、协调能力和舞蹈审美有一定了解,对于幼儿舞蹈有基础的认识。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共一个学年,分上下两期。上学期学习幼儿自娱性舞蹈创编,这一部分也是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基础部分,包含幼儿律动的创编、幼儿集体舞的创编、幼儿歌表演的创编、幼儿歌舞表演的创编、幼儿音乐游戏的创编五大模块,下学期是对幼儿表演性舞蹈创编的学习,是对基础学习汇总和升华,包括幼儿表演性舞蹈的创编理论,创编技法与练习、以及舞台美术的运用。上下两学期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关联,注重幼儿舞蹈编导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二、学前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较差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对于舞蹈基础没有要求,四年制本科生的入学标准只有高考分数作为唯一的依据,入学前没有专业的面试。于是招进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任何舞蹈基础,身体的直立感、平衡能力、动作的模仿能力、协调能力、身材比例和软开度远远达不到学习舞蹈的要求。尽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和舞蹈专业的舞蹈课对学生的要求不同,理论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提高,但是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已经错过了训练的最佳时间,导致于学生学习舞蹈难度变大,许多学生尽管非常努力反复练习但还是难以达到要求,久而久之,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开展舞蹈教学。

(二)基础训练阶段课时量少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时间为三年,前面两年是舞蹈基础训练阶段,学习舞蹈基训、民族民间舞,教学目的是解决学生身体的自然形态和积累舞蹈语汇,为舞蹈创编课打下基础。按照每学期17个教学周,每周1个课时来计算,完成基础训练阶段的学习仅有68个课时,每周一个课时也就是45分钟,往往热身的时间就要花掉5到10分钟,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模仿,教授的动作教师要进行抠练,动作学会后还要合音乐练习,就算所有的环节可以环环相扣,衔接紧凑,45分钟也仅仅是填鸭式地把知识讲完,没有时间展开和延伸,造成学生没有课堂内消化过程。这样急急忙忙的68个课时,学生的身体形态、协调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也没有积累足够的舞蹈语汇,对于舞蹈的美感和对幼儿舞蹈的了解程度都还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进入了幼儿舞蹈创编的学习,这就像小学生们还没有学会单个汉字怎么写就开始被要求写作文章,会影响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教师们而言,这也是很痛苦的过程:在有限的课时里,要完成原本应该经过大量的教授和练习后才能达到效果的教学任务,必然导致对教学内容的压缩和简化,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舞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练习来消化、巩固、和领悟,课时量太少,导致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上层建筑,很多教与学的衔接也无法完成。

(三)教学模式陈旧

在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言传身教,学生模仿练习,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旨。这样的弊端是,学生对学习没有主动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再次,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无法立足幼儿生活实践,作品很难体现出幼儿的生活特点。

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首先是对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不同于舞蹈专业课,在舞蹈艺术方面取得十分专业的造诣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舞蹈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学目标不应着重在技法上而是对于音乐和舞蹈的感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知识眼界,积累舞蹈素材,增强表现力。例如: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教学目标应针对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来确定课堂重难点,要求学生节奏准确、情绪饱满地完成组合,对于风格性和技巧、小范儿,则点到即可。其次是对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舞蹈创编,不强调身体的软开度、力量、控制、跳跃、旋转等,不把成人的舞蹈训练内容和方法强加给幼儿。教学内容应上应尽量把握易于模仿、形象生动、富有童趣和童幻,同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规律。例如:在幼儿集体舞创编的环节中的双圈练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全体幼儿站成双圈,面对面站立,外圈扮演小熊、里圈扮演洋娃娃,作品用拟人的手法展示人和动物的共同舞蹈,符合幼儿向亲近大自然和动物的心理,通过动物模拟人类高兴了就敲鼓、吹喇叭,告诉幼儿动物和人类一样有思想感情,要保护大自然。

(二)增加课时

1.增加舞蹈基础课课时

舞蹈基础课程总共开设两个学年,即四个学期,根据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舞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中对于基础学习部分的划分,共有四个单元共33个组合和91个知识点,按照每个组合基本动律1课时、短句1课时、组合链接1课时和组合提高1课时的粗略计算,仅组合部分至少需132个课时,这和目前舞蹈基础68个课时相差甚远。舞蹈基础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的自然形态,培养协调能力和审美意识,积累舞蹈语汇,基础课时的缺失导致学生基础不牢固,创编课程没有素材,因此,应酌情增加舞蹈基础课的课时。

2.开设选修课

由于基础课时量的不足,学生对于作品欣赏和艺术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许多学生喜欢舞蹈课但苦于没有实践机会而难拾信心。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差距,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是不公平的。因此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来对教学进行优化。选修课的开设方向可以是对于舞蹈基础部分的补充,比如舞蹈赏析、舞蹈技巧、中外民族民间舞,也可是对课堂实践的延伸,比如作品排练、剧目表演、舞剧创作,等等。开设选修课可以弥补课时量的不足,还可以培养和带动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增加早晚功课时

舞蹈的学习是一个对身体进行开发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消化和练习。因此,应该增加舞蹈早晚功的时间,甚至可以借助“教学相长”的模式,从高年级的学生中选拔小老师,负责监督和带领低年级的同学进行早晚功训练,教师只对训练结果进行点评和辅助。这样,带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首先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近年来教育界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行设疑、探究、释疑,从而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教学中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在自主的氛围下通过思考和行动获得对问题的某种认知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达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并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主感和积极性。其次是增加实践的机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同于舞蹈专业,没有太多舞台实践,学习和排练的舞蹈作品没有对外展示的机会,只有教师和学生的“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舞蹈技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是对于幼儿舞蹈创编的实践,作品要立足幼儿生活实践,体现出幼儿的生活特点,就必须要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四、结论

对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过程,涉及教与学的方方面面,除了生源、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等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究,本文仅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从作者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幼儿舞蹈创编进行设疑和探究,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学前专业的舞蹈教育工作。

作者:刘妙芝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

参考文献:

[1]王印英.幼儿舞蹈创编与赏析[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Z].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代春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发展探究[Z].课程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