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博闻强记出语感
1、博闻强记
由于在中国的英语课堂内,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国人,教学环境决定了仅仅依靠课堂内有限的输入无法适应大量的交际活动要求。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大量的记忆能够解决输入不足的问题,即博闻强记。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输入方式,记忆是投入了更多注意力的输入。而中国有诸多的古训如“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论中外教学,都把输入放在首位。多读是多背的前提;多背是促进所读语言内化的输入活动。
2、语感的重要性
语感(languagesense)应是言语(parole)到意念(meaning)的逻辑转换(logictransfer)的能力,换句话说是一种语言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反映。它含有很强的文化因素和对语言惯例(convention)的认知。语言知识分为两种—显形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取自Bialystok语言学习模式),而培养良好的语感便是增长隐性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人们语言的敏感性。通俗地说,当我们听别人讲汉语时,一般可以一下知道它的意思,而不是先分析语法,这就是大脑语言中枢的作用,也就是语感。因此,语感就像一种下意识的反映,能在交流中迅速地针对信息产生回应,从复杂语法中解脱出来,正确和及时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3、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任其自然,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博闻强记是在熟悉语言材料上的高要求,背诵是强化记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词汇、词组还是习惯的表达方式,只有牢记在心,它们才可能变成自己的语言,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背诵促进了语言现象的积累,增加了学习者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度,养成记忆表达法的习惯从而促进记忆。
二、模仿英语中的表达方式。
模仿习惯在语言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学习母语主要是靠模仿,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同样如此。模仿主要包括对语音、语调以及说话神态的模仿以及上学之后对文章的模仿。例句在模仿中的作用由为突出,例句中同种词汇的不同用途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词汇的真正含义和使用场合,这是一种迅速有效扩大词汇量的可行方法。既然是学习他国语言,就要在发音和腔调上尽量向他国人靠近,才更有益于口头的交际。同时要从行文方式到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上寻找模仿的空间,很多学生不喜欢模仿,甚至喜欢汉语式英语的标新立异,这是很危险的。当然,在国内汉语式英语具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如果能够更好的贴进人家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与不同国家人群间英语的顺利交流。
英语语句中的思想模仿也很重要,将英文材料中的中文译文回译成英文然后比较也是一种模仿锻炼。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采用别人的译文,二是自己先翻译成汉语,然后再把汉语用自己的习惯回译成英文,然后与原文对比。这两种练习都可以积极内化语言知识,因为出现在对比中的差异,正是语言文化的差异,与各自思想长期的形成最后定性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些正是语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注意了这些环节以后,在日后的交流中会更轻松。
三、要让学生敢说
敢说是一种胆量,是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因素。喜欢讲给别人听的人往往读书时比较仔细,会格外注意所读内容的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因而较常人口头表达的能力强。但是往往由于环境因素,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上处于腼腆,惟恐讲错了遭人笑话,因而对讲述往往产生恐惧感,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了自卑感。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努力创设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萌动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另一方面从学生心理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素质差,性格内向的问题。
1、学生自我对话训练。
自我对话是指独处时自己设置情景或就某一话题在想象中与人交谈。自我对话的重要性在于他是一个想象者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选择表达方式、修正表达错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会给自己创设一个情景,确定一个话题,然后不断地向自己提问、再回答,自我对话者会考虑到这一情景或话题下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注意事项。自我对话的意义还在于它能使学生发现自己要说的话,这会有利于他们在阅读中发现并学会地道的表达法。
2、团队角色扮演。
1.1博雅教育是教育中的新型科学理念
博雅教育提倡把知识作为课程传授基础,在保留学习知识为主体的特点下,培育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追寻真理过程中,对知识、行为、思想、精神才智的统一,提升学生自我能力实现标准。
1.2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成为博雅课程的首选内容
科学教育是针对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培育,确立其理性思考方式的专门学科。人文教育是针对学生特性和对问题的判断解决能力创建的学科,侧重点为培养人文情怀,显露个性和确立人格特性,在社会、自我、人类、他人各式问题、价值中体现超乎以往的体会和理解。人文教育需要培育的是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自我价值,具有应对挑战、团队合作的能力。投入实践中可以做到敬业、善业、乐业,始终保持不间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以上,为社会生存以及个人生活处理方式所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
1.3博雅教育所包括的三种层次
第一种,专注学生各层面发展状况。通俗来讲,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做到自爱、自尊以及对道德的判断,从而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第二种,培养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简单说,就是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学科知识能力,使学生具备工具类知识,与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力相适应。第三种,个人能力的提升,能力包含广阔,学习知识只是其中之一,实践才是个人能力中更重要的方面。书本是我国教育固有模式,考试是教育核心,学生往往通过对知识的理解、熟背来取得高分,而这些都不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创新能力和对工作的胜任能力才是社会最需要。
2博雅教育作为教育革新内容,被应用于当今大学课程中
博雅教育将教育从专业、知识教育向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转变。为实现个人实践、判断、创新为基本教育点,应展开以博雅理念为基础的教育课程。
2.1科学课程构成中,将“学会选择”作为向导
当今社会以现代化、信息化为主,选择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人生重要课题。博雅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以尊重为前提,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题学习,对知识能力进行优化,完善以往课程包含的硬规定缺陷。
2.2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性,使课程行之有效
大学教师通常有较深的教学水平,但授课形式为固定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模式进行变化,根据模式、考核、内容做原则内的调整。老师不再以“浇灌”为主,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分享意识逐渐形成,课堂上交流合作增多,个人优势能力得到完善或展示,促进学生各方面社会所需能力的发展。以上均是博雅教育的基础理念。
3结语
[关键词] 纽曼 《大学的理想》 自由教育 知识 综合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大学的理想》是其关于大学教育的一些列演讲的集合。纽曼作为人文主义教育者,对18世纪末以来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狭隘的专业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其观点深刻影响着当时及后世世界的高等教育发展,以至于科尔评价说:“在纽曼以后的所有关于大学教育的论著都是他的演讲和论文的脚注”①。
一、大学和教育:“大学是自由教育的场所”
纽曼在书的前言部分就明确了自己对大学的定位,“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他认为大学应该平等、完整地传授各种知识。“大学的存在既不是为了使人变得有学问,也不是为了工作作准备,也无法使人变得崇高神圣,而是为了获取知识作准备。”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是训练人的理智的地方,而不是怀着功利的目的向学生灌输某一门或几门专业的知识。
大学是自由教育育(liberal education)的场所。“自由”(liberal),是与奴性(servile)相对的,纽曼所谓的自由,强调的是心智的参与,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运作。“教育”,在纽曼看来,虽然粗浅地了解一些化学、地理、政治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知识分支,是一项引以为豪的成就,但却不是教育,因为它们“无助于理智的形成和培养”。
自由教育就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是习得的判断力、敏锐力、洞察力、见识力、心智的理性延伸力以及才智的自制力及沉着力的训练过程。大学是自由“教育的场所” (place of education),而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 (place of instruction),因为教学教授的是实用工艺技术,对心智本身没有或很少有影响。
二、大学教育的目的:“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纽曼认为,对于大学教育,“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这里的“知识”,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纯粹的知识,而是自由知识,“具有工具和结果双重性质的知识被称为自由知识”,这种自由知识既是获取其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心智和理性),其本身又是一种实用的知识(学识),“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和条件”。
自由教育的目的不纯粹是为了知识,或者说是为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才智的扩展,对思维方式的训练。一个人即使纯粹的知识再渊博,但没有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构建概念的能力,没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那么他就不能算是有知识的人,不能算是接受过真正的教育。“对十来门学科的泛泛了解就意味着博学(这根本说不上),而不叫肤浅了(这才是真正的肤浅),这是错误的。”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早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对照,进行消化吸收,使之融入我们原先的思想内容。惟其如此,我们才会真正感觉到,我们的心智在生长、在扩展,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知识。由此可见,纽曼将对人的心智、理智和思想的训练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三、大学教育的方式:“联系与综合”
如何实施自由教育,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训练?就是需要在大学中开设各个门类的学科,因为知识所有的分支是相互联系的,构成知识的各门科学是相互联系的。
纽曼认为,“一门科学被视为整体的一部分时所产生的意义,与一门孤立的科学在没有其他科学的保障情况下所产生的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举调色为例加以说明:选择不同的颜料,会调出极为不同的色彩效果。红、绿、白三种颜色,根据不同的配比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同样,一个知识分支的主旨和意义会碎传授给学生与之相匹配的其他知识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学生只囿于一门学科,那么这种劳动会助长片面追求某种知识的倾向,这样做会限制学生的心智发展。”
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获取真正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综合。纽曼称智力的这种联合与协作,这种扩增与发展,“势必是一个训练的问题”,而这种训练就是大学的教育方式。
四、大学教育之自由与专业:“好”与“实用”的关系
对于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纽曼用“好”与“实用”来说明。书中纽曼举了健康作为例子,在这里,笔者通过描绘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说明健康和自由教育之“好”与“实用”的关系。
图1 健康和自由教育之“好”与“实用”的关系图
如图1,我们呵护、珍惜、锻炼身体,才能拥有总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好事,但我们无法指出健康所能发挥的确定的、独特的作用或结果。我们用健康的身体去参加劳动,就会获得工作或报酬,这就是实用层面的了。因此呵护、珍惜、锻炼身体是好的,其目的是身体健康;也是实用的,因为能通过健康的身体参加劳动获得工作和报酬。
同理,自由教育是好的,能增长学识、训练理智;也是实用的,因为能将学识和理智运用于实际工作获得报酬。“自由教育即使在实用的范围内也远远高于通常所说的实用主义教育”,因为自由教育培养的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智的头脑,有能力马上从事专业性质的工作。
但是作为本质的目的,则是在图中的A区域,锻炼身体的目的是身体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广学识、训练理智。“如果自由教育在于理智的培养,而且如果这种培养本身是好的,那么我就无需再深入了。”B区域的情况只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目的,这种结果当然也可以不通过A过程得到。纽曼并不否认这种实用的结果,而“只是否认将某种技能、职业、专业、行业或工作作为教育的目的”,而专业教育却恰恰如此“以实用为目的”。
五、大学教育与宗教:“理想的大学需要宗教的信念”
纽曼提出:“自由教育造就的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绅士。”大学应独立于与教会的关系之外,宗教的介入会使大学在履行其智育职责的过程中表现得更稳健。一方面,根据“所有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和“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若不把神学包括在内,不传授普遍知识,那就不能称其为大学。另一方面,如果教育训练的是智力,那么对良知的渴求以及对情感的磨砺,必须来自它处,在纽曼看来,他们必须来自宗教。
六、结语
在教育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重温纽曼对理想大学的论述意义深刻。教育要训练人的心智和理性,大学要培养的是“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学不应是满堂灌,而应是引导和疏通;课堂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应该启发和思考;教师不应是教书匠,而应是灵魂的工程师;学生不应是盲目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会理性分析和感性阐发的有活力的人。虽然纽曼的某些观点由于受到时代和社会现实的限制,不够全面和客观,如没有看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一面,忽视了大学发展过程中会受到社会现实实际需要的影响等等,但总体而言,他的大学理想代表了经典自由教育哲学,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正因如此,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仍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我国更好地处理高等教育中正在凸显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梅・亚德利. 大学的理想(序)[A]. 纽曼.大学的理想[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 徐美娜. 纽曼《大学的理想》中的教育思想精华及启示[J]. 教育探索,2011(10):1-4.
[3] 徐少华. 大学的理想与大学的现实――对纽曼大学理想的寻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3-5.
[4] 易 洁. 纽曼自由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8): 115-118.
[5]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 徐辉,等,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前概况
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社会结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虽有不同,但其高等教育方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高校的教育改革背景、内容等,有着相似之处。本文略作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启迪。
1.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在适应社会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进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随着中国政府机构的改革,原隶属中央各部委(教育部除外)的大多数高等学校改由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管理;长期“条块分割”的体制被打破,形成“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类型上,近来由于各高校的学科拓展,特别是高校合并,使得多科性综合大学正在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在所有制上,单一的、公有的高校所有制已被打破,民办(私有)高校正在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上,单一的基本由国家财政拨款的状况也被突破,财政支付、社会出资、受益者负担的多渠道经费来源正在形成。高等学校办学上,高校在“调节招生比例”、“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自,也都有了一些法律依据和灵活性。
1.2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基于其高等教育人口(18岁人口)出现逐渐减少趋势,会对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产生深刻影响。日本政府为摆脱“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社会经济困境,应对国内外状况的变化,所推行的行政改革中,要精简机构、精简人员,要让一部分政府所属机构民营化。故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其实质是改变国立大学的性质,使其从政府的直属机构转变成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机构。这样,国立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对国立大学的拨款方式、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等都将发生相应变化。这种独立的国立大学,可在高校办学、运营等方面获得许多自;并在具体的办学领域和教育体制方面,又推出了《大学设置基准》等法规,进一步给大学办学松了绑,增加了大学的更多自。
2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1]
中国和日本两国大学教育改革的背景、内容,虽有相似之处,但因两国高等教育传统、教育制度、面临问题不同,改革的内容仍应各有侧重。但总体上看,都在围绕扩大高校办学自,但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会有不同侧重。当前我们还应看到,共同面临的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市场化的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等。基于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依存,就须把高等教育改革放在这个大背景里边去思考、去改革、去深化。
2.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改革,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就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办学规模原为10600人,现在在校本科生是2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原为250名,现在近5000名。学校本科专业原有40个,现有62个;学校硕士点原有21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0个;博士点原有2个,现有25个,现在还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工程领域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也有很大发展,原有教师1600人,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名;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原来580人,现有12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过去有4名,现在有70余名。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发展所带来的规模与质量、规模与投入、规模与结构、规模与就业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问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已经引起政府、高校管理部门、高校内部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要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使我国大学的改革发展,不仅停留在量化指标的增长上,而且要有质的飞跃,要能可持续发展。例如,过去大学是运营的理念,现应逐步转向大学是经营的理念;应从“知识共同体”走向“知识经营体”;创造性教育才有创造性财政;以资本运用为目的的捐助金;构建捐助文化等等。应该说,这些理念让人们接受还要有个过程,有的还需逐步研讨。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用前瞻性的思维去思考这些理念,不能不说是新颖的,不能不对固有的思维定式产生冲击,因此,总结中国大学改革发展的历程,吸取各国大学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就要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促进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发展。
2.2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是高校改革的中心工作。近年来,中国高校正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扩招以后,出现的规模与质量等问题,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在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提高质量。国家更是拿出大量资金实施质量工程,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应看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育和教学改革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高等学校需要培养技术型人才、技术开发型企业的管理运营人才、经营人才、懂技术的经营者、懂经营的技术人才、技术开发管理、技术经营人才、把技术需要和技术资源结合的人才、产学联合协调人员,技术转移机构、知识财产总部的管理者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理论型向课题型变化,从系统性理解向现代化课题的实践性靠近,从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型向师生对话和讨论等参加型转变;同时,要对毕业生就业趋势的分析寻找教学上的问题点,并贯彻到教学改革中去,要树立就业问题也是教学问题的理念,真正把教育、教学改革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2]。
2.3需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能在生产实际、工程实际中具有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扩招后,中国高校对工程教育方面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对比来看日本高校教育,却很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前,就要有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1)他们在课程设置上就很突出实践能力。要培养具有较全面的机械方面综合能力的技术人员;要培养具有能迅速上手为企业制造产品的机械方面的技术人员;要培养熟练掌握数值解算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机械方面的技术人员等。2)他们在实习环节方面注重实效性。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去校外的企业、科研院所或事业单位实习。实习报告中一定要有学生根据现场实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内容描述。3)他们的毕业论文一般都是真实课题。日本的大学三年级各门功课及实践环节成绩都合格者,方可进入毕业论文阶段;约有10%~30%的学生不能通过审核。日本的本科教育中,最后一年都用于完成毕业论文,这是培训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最集中的阶段,为此,老师将从国家和企业,所得到的课题分配给研究生,本科生再分担研究生任务中的子课题。从此看出,日本大学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方面,确实有许多值得我国大学借鉴的地方。事实上,我国许多大学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方面做的也很好,但由于扩招后的经费投入不足,不能很好坚持下去,或者减少实习和实践次数,导致有些大学在学生工程训练方面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下功夫。因此,若要学习日本大学的经验,就要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中,特别是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只有真正把教育、教学改革贯穿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才能培养出有较强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p#分页标题#e#
[关键词] 引导教育 迷失类型 意识
引导一词最初是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的一种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医学方法,本文所述的引导则完全是针对教育而言。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笔者近年来亲眼目睹了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的种种不良行状。大学是一个人性格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什么类型的大学生活就会促成什么类型的性格,而性格又是工作态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活的内容与质量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未来的人生旅途。作为国家的未来能否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大学教育,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迷失类型分析
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最为“勤奋”的学生,从能够接受教育的幼儿开始就被卷入了越转越快的应试教育漩涡之中。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都是那么明确,即竭尽全力为进入下一级别重点学校而拼搏,其实这种目标并不错,但是问题在教育的方式上,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应试的,学生由老师在前面牵引,家长在后面督促,向着看不到尽头的书山题海进发。问题出现了,一些学生缺乏自主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在高中阶段尚可在多方监督与指引下努力学习,而一旦高考结束,外界的牵引力和推动力也就不复存在,原来对家长和老师的过分依赖性后遗症暴露无遗,这种后遗症在进入大学象牙塔之后就会促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迷失自我,这种内生性毅力缺失(主要是由于长期强外力作用引起内力弱化的结果)使学生失去方向,导致四年大学时光的荒废。尽管教育管理部门一直在努力改革教育,试图铸就素质教育这个强国强民的根基,但几十年应试教育的积弊又怎能在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更何况高考制度的存在造就了为提高升学率而进行应试教育的学校,应试教育又过度挖掘了学生的智力,滥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跨入大学校门之后,遇到生活与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困难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出现不同程度的迷失。在应试教育大环境无法立刻改变的情况下,沿应试之路走来的学子们在大学中渐次迷失的现象就还会存在,大概类型有如下几种:
(一)立刻迷失型
根据笔者多年大学新生教育的经历,有一小部分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属于经历了漫长的初高中“牵拉式”教育,内生性毅力缺失的类型,表现出学习自主性和人生目标严重缺乏的特点,有些学生对自己即将学习的新专业没有认识,对未来没有规划,一旦获得“自由”,便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又对于新环境适应能力不强,面对大学中许多新鲜的事物的吸引,什么都想尝试。在缺乏强制作用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将自己局限在虚幻的理想世界中,或在烟、酒、游戏等事物中寻求解脱,表现出对学习以外的事物的极大兴趣,和对学习的严重厌烦情绪。大学的教育方式本身不同于中学,对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较宽,在教师和家长都无法有效监督学生的“雷达盲区”,这类学生很容易一步步陷入迷失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二)逐渐迷失型
这类学生占据大学中迷失学生的半数以上比例,在校园内也经常可以听到类似于“大二是迷失的开始”这样的话和见到“某某同学第一年和第二年学习成绩产生巨大反差”这样的现象。其实这种问题的出现并不奇怪,“高中惯性”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大部分。在我国,由于中学生学习不是自主性的,这样就错过了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不少中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这是建立在脆弱的“牵引式”应试教育的基础上的,一旦这种外部力量消失,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失去动力,而自主学习恰恰是大学生活的必备能力,大学不可能像高中一样从早到晚把学生集中起来管理,即便可以这样做,这样做的效果也是早就了一批批只会考试的废材,而且强制式的管理一群已经成年的年轻人无疑对对他们自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建立是有害的,那么把时间交还给那些还不太善于管理支配自己时间的学生,初期的结果可能是平时自习室人满为患,大家争相向学,过了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之后,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来源于内部的动力而逐渐茫然起来,空虚起来,单纯的为了学而学的确不是长久的动力来源,这就好像一部依靠发条带动的机器,在中学时代老师和家长会定期的给发条上劲,使这部机器始终保持最强的动力前进,而一旦失去老师和家长这些外部因素,学生自身不懂得给发条上劲,那么进入大学后依靠的只有高中阶段还没用完的力量,但没有力量补充,发条终究是会转完的,这也就是“逐渐迷失型”学生产生的原因。
(三)晚节不保型
其实这一类别同上面第二类比较相似,区别在于此类学生是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开始放纵自己,不能跑完大学马拉松最后的一段冲刺距离,看起来更让人感到可惜。之所以单独将其列为一项,是因为其与第二类的成因不同。此类学生有着极强的好胜心理,往往喜欢与人比较,在大学的前半段始终保持不错的斗志,有着较为理想的成绩,但容易在后半段产生不平衡心理,往往错误地认为其他学生拥有恋爱的甜蜜,拥有游戏的惬意,而自己还是像高中一样埋在书本之中,真是枉度大学生活,便开始寻找心理平衡,而恋爱与学业的天平又有几人可以将尺度把握的十分完美,稍有不慎,悔之晚矣,到最后落得爱情与事业两空的令人惋惜的结局,岂不悲哉!
(四)标新立异型“标新立异”是一个带有一定贬义的成语,之所以用在此处,是因为有部分学生为了自己的兴趣,显示自己的特有才能而将精力全部用于研究其中,而荒废学业,这类学生不占少数,几乎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甚至每一个班级都会有那么一两个,这些学生多数可能有与常人不同的兴趣与才能,如果能够很好的开发,或许可以成为杰出人才,但是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清,有几人可以成为微软的比尔.盖茨、腾讯的马化腾,一旦自己没能闯出一片天地,又失掉了最基本的生存底线,这难道不是对人才的一种悲哀,所以,对于多数学生,切不可走舍弃学业而专攻自己所长的路,一定要在保证学业完成的基础上再施展自己的特殊才能,走平稳的成才之路。
二、发挥教师作用,引导学生走上成才之路
以上对大学生迷失的几点原因进行了探究性分析,作为大学老师,深感国家与社会赋予的责任重大,为了能将一批批迈进象牙之塔的可造之材们真正培养成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用的人才,笔者根据多年大学从教经验,对于大学教育试探性给出以下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做好承接工作,引导学生顺利过渡
1.抓好准大学生引导工作
自2003年起,高考时间由原来的七月六、七日改为六月六、七日,这样一来,从考后到进入大学校门之间就产生了长达三个多月的空闲时间,这段时间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利用,就会成为上述分析的迷失类型中第一类形成的重要原因,这段时间相对于大学漫漫四年而言的确短暂,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往往家长包括学生本身都将这宝贵的三个月用于彻底的放松,学生本人自认为劳苦功高,家长也将其视为有功之臣而不加以管束,这样一来就错过了宝贵的自主性培养的关键时期,在笔者分析应作的众多工作之中,这个时期是需要家长起作用,来培养学生的一些自主性习惯,包括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能力等等。另外学生本人也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认识自己所选择的相关专业,进行专业兴趣的培养,了解专业的详细内容和将来的工作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各个高校应该在自己学校网站上开办一个相关专栏,专门帮助准大学生们了解自己未来的专业,进行答疑解惑,做好入学前的必要准备。
2.抓好入学后新生适应期的引导工作
当今中国80后,90后生活能力普遍不强,缺乏自立能力,一旦脱离父母的关照,很多人会无所适从,鉴于此,对于新生入学后教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动员老生进行生活指南辅导讲解,帮助新生迅速适应大学日常生活,防止脱离群体的现象出现,并进行跟踪教育,不到学生真正进入大学学习正轨绝不放松,选拔适应能力强、表现突出的新生及时反映新生群体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的苗头。现在不少高校也设有辅导员对新生进行入学帮助,但往往实行力度不够,这也是近年来出现新生跳楼自杀等现象的原因之一。
3.定期与学生们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新生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开学后一两周之内的事情,因此,作为大学的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向,遏制不良风气的出现,提倡积极向上的学风,和热情饱满的在活动中培养实际能力的作风。现在很多高校的班主任十分“神圣不可侵犯”,有的一个学期学生们才能见一面,而这仅有的一面也是学生用挂科作为代价换取的,试想连教师都不能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那么学生自身会怎样想,会不会觉得自己在大学里可以恣意妄为,行诸多不可行之事,反正没人约束。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希望大学的教育工作人士们真正体会到自己职业的意义所在,不仅要完成教书的任务,更要负起育人的责任。
(二)发挥教师作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世界观
对于“逐渐迷失”的类型,要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对症下药。为什么学生可以在入学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异,而后就陷入迷失呢?究其原因,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以往在小学,目标是上中学,上重点中学,而后又是大学,重点大学,而对于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个问题认识不清,对于自身定位不准,不少新生在入学之初都表现得初生牛犊不怕虎,豪言壮语连篇,要成为这个那个公司的总裁等等,而很少有几人可以脚踏实地,一如既往地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即便是可以保持始终如一的斗志,将目标定得过高也不利于学生信心的培养,一旦感到力不从心,就容易丧失斗志,前功尽弃。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帮助其认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合适的定位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会学生为自己的发条上劲,使动力源源不断。
(三)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并理解学生
多数大学教师倒是做到了让学生学习完全“自主”,对于那些成绩靠后的学生,他们也只是在某门功课即将或者已经挂掉的时候才稍稍过问,更不用说那些一直被认为毫无问题的拔尖学子了,其实大学教育应该是普遍性的,因为但凡可以进入大学门槛接受教育的人都是有可能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潜在人才,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不能放弃,对那些已经表现优秀的学生更不能放任不管,对于这些成绩好的同学可以采取与其成为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朋友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引导,遇到学习以外的一些生活问题的时候及时地予以疏导,在于学生交流过程中逐步了解各个学生的性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便可事半功倍,防患于未然。
(四)注意对个别拔尖人才,专项人才的引导教育
其实对于上述分析的第四类学生,笔者对其研究兴趣最浓,当前国家对于人才培养方针提出了要培养各学科拔尖人才的号召,在此前提之下,同时也基于一名教育人培养专门性人才的天性,笔者认为对这种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天赋的怪才,应该因势利导,使其在保证学业不致荒废的情况下,鼓励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应简单地把他们看作不用功学习、逃课的反面典型,从而扼杀其成为特殊人才的可能。同时,学校的教育制度上也应该做出调整,成立特殊人才培养基地,从新生中发掘在某一方面具有超出常人才能的好苗子,在证实学生在此领域确有天赋之后,集中进行该方面的知识培训与研究,并且鼓励其凭兴趣自由发挥创造,学校制定一套适合此类人才的教育教学计划,必要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专业转换,或者允许其保证本专业基本通过的条件下,进行特殊才能开发,自上而下为特殊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努力使其成为专项拔尖人才。
三、灌输社会意识,增强危机意识,培养竞争意识
(一)灌输社会意识
大学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教育教学时期,其承接了学校和社会两层关系,是二者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大学的教育方针决不能只是停留在书面教育,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实践联系,时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有所用,而不只是纸上谈兵,向学生灌输社会工作意识,使其意识到即将步入社会,即将开始完全自立的社会生活,必须努力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为自己的社会生活赢得立足之地。
(二)增强危机意识
不少表现出本文开篇所谈到的四种迷失现象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或者缺乏危机意识,自以为身为大学生便高高在上,只要文凭在手便高人一等,殊不知当今社会更加看重的是实际的工作能力,空有文凭一张根本得不到永久的保障,若是没有真才实学傍身,迟早要被社会淘汰。为了让学生自身产生足够强的危机感,我们的教育就必须发挥其引导作用,制造适当的危机气氛已增加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
(三)培养竞争意识
缺乏竞争意识也是迷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证明,很多表现不佳,经常旷课,不务正业的学生,其周围同学并不一定都是与其同流,那么这些迷失者们怎么会眼看周围同学都纷纷上进而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呢?答案就是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竞争意识,就没有拼搏的动力,就会停留原地放纵自己,最后醒悟之时已经悔之晚矣,针对这种原因,各高校或学科所在学院应该注重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同学们认识到竞争的存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工作岗位相对较少,竞争尤为激烈的国家。
以上三种意识培养的具体形式可以采用举办讲座,社会实践,让同学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会达到有效引导的教育目的。
大学教育位于人一生成长中的特殊时期,这就决定了大学教育不能采用中学一样的强制性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放任不加约束管理;也正是这种时期的特殊性决定了引导式教育方法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文胜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六题[A].高教研究,1005-5843.
[2]郑春海.新形势下对我国高校、政府及市场三者关系思考[A]高教研究,1005-5843.
[3]龙献忠,刘鸿翔.论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模式[A].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4]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