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赏识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赏识教育 自我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56-01

赏识教育也叫鼓励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充分肯定不断强化,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赏识教育一经我国著名教育家周弘提出,就被教育界所认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 、赏识教育的运用的意义

赏识教育法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实践证明赏识教育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亲自体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其主动性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经常运用赏识教育,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这样的教学要比传统的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效果要好得多。

二 、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80年代开始,国家就决定在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法》明确提出要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新一轮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一种新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2.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好学、好动、兴趣广泛,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参与愿望,希望在参与活动中表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满足其各种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体差异,使不同水平和类别的学生均能体验到成功的,从而满足其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三、掌握赏识的时机与方法

1.赏识的时机

学生第一千次摔倒了,做教师的要坚信他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学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饱满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这就强调了说话时机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赏识要及时,一旦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闪耀”点,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赏识的方法

(1)语言鼓励。在教学中,语言是运用得最广泛、最直接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必须掌握运用丰富的鼓励性语言。例如:学生能够顺利、准确地回答出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好、非常漂亮、棒极了”这种评价鼓励的语言。针对作业、检测中学生的表现和差生信心不足时,教师应用“加油、坚持、你一定能行”的期望鼓励性语言。

(2)行为鼓励。在教学中,有时教师一个赞许的手势和眼神比口头表扬更有说服力,如:学生认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微笑的点头、风趣地竖起大拇指、顺手拍拍学生的肩膀等各种鼓励行为,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效果。

(3)信号鼓励。对学生个人或集体的称赞,教师带头以掌声,会引发全班学生的响应,这种信号鼓励也会促进集体友好和融洽氛围的形成。

(4)集体鼓励。全体学生用掌声、摇旗呐喊鼓励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取得好成绩。另外,还有关怀鼓励、精神鼓励、竞赛鼓励等等都能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

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新模式。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日常的点滴教学中,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有利于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勤于思考和提问,互助互学,不断刺激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培养顽强拼搏及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华.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体育新课程,2005,(9):15-17.

赏识教育范文第2篇

古语云:“棍棒下面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好像古代的孝子、才子都是在“严”字下产生的,殊不知,孩子,尤其是今天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赏识。这就给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赏识教育。所谓赏识,就是要欣赏孩子的优点。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中要多给孩子以表扬鼓励,使得在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因此,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发现优点,哪怕是所谓“一无是处”的孩子,在他身上总有闪光点。有位孩子的妈妈这样说:“我儿子既顽皮又讨厌,哪门成绩都差,没优点。”当人问他:“就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这位母亲说:“就喜欢看兵器、军事方面的杂志。”作为小学生,喜欢看军事方面的杂志这么专业的东西,说不定,将来还是个军事天才,这些方面不正是他的优点吗?其实,每位家长都曾是个好的教育家,也就是说,都会“赏识”。在孩子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哪位父母不是充满信心,坚信自己的孩子会说话呢?若说得迟,还会说“贵人语迟”呢!可惜的是,到孩子上学后,家长们却丢弃了赏识,总觉得自己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看到了差异,便要训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少发现。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则更需要“赏识”。

有这样一位家长,他原来总嫌女儿字写得不好,训来训去总没有效果,相反的,每次教育孩子,孩子总是犟嘴:“怎么不好啊?就好!”后来,这位家长改变了一种方法,一次,看女儿写作业,字还是那样,但他却说:“哟,字写得很工整嘛,这样认真,以后一定会写得很漂亮!”没想到女儿呆了呆,竟然大哭起来,并说以后会写得更好。从这孩子的由犟到哭到表示决心来看,她是多么需要赏识啊。因而,在强制要求和期望鼓励均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方式时,期望鼓励可能会产生更积极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善于赏识学生。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甚至可以为学生创造取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点滴的进步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失败是成功之母”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即使是学困生,教师也应善待他们,学困生不过是一根“生锈的针”,只要教师帮忙磨,他也会发光的。当然,赏识并不是说不要批评,关键要看如何批评。若是训斥地批评,那定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扼杀其自信心和积极性。而赏识则能激发其自信心和进步的潜能。可见赏识教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亚林 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中学

赏识教育范文第3篇

一、探索人性的需求,给学生一个信任的微笑

人人都应学会赏识,教师尤其如此。因为“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学生道德和学识上崇拜的偶像。教师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驱散积聚在学生心底的自卑阴云,唤醒学生早已尘封的潜质,诱发学生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记得二零零一届初三毕业生王××,因母亲意外病故,加之家境贫寒,思想上出现了波动,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在他的作文评语中写道:“你是一个很有毅力的学生,孩子,勇敢地去战胜苦难吧,它将成为你一生最大的一笔财富,老师亲切的微笑和深情的目光将伴你前行。”结果他触动很大,经常主动找我谈心,不断督励自身,勤苦力学,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并从此热爱语文,还在《陇南报》上发表了诗作《给远方的姐姐》,后顺利考入了大学。这个事例更加坚定了我赏识学生的信念。

二、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学生感受平视的目光

赏识学生,教师首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赏识成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教师陶醉于“师道尊严”,把自己高高地摆在讲台上,不肯走下“神坛”,久而久之,与学生心灵之间形成明显的鸿沟,使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也就谈不上心灵的沟通,从而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就必须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懂得柔情是人性中最温馨的部分,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真正把教师的胸怀变成放飞学生纯洁童心的一片晴朗天空,从而激发学生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三、转换心灵视角,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世间万事万物,各有所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真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这就难免会千奇百怪,“百人百性”,作为教师要善于透过稚嫩、丑陋、笨拙、顽劣的表象,发现、挖掘他们内部蕴含的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内核,就不能戴上“有色眼镜”看学生,不妨转换心灵的视角,用真诚而充满爱意的目光去审视学生,拐个弯子想一想,努力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鼓励,让学生产生“我也能”的心理体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积极地配合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这个“闪光点”开始,由点成线,继而成面,引导他们从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比如2008年我担任初三班主任时,转来了一位学生,名叫王××,本来随父亲在兰州读书,但由于十分好动,爱打架,不认真学习,被原学校劝其退学,没办法只好转回老家读书。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虽然脾气暴躁,爱打架,但身体条件很好,模仿能力极强,非常喜欢体育课。于是我找他谈心,肯定了他的这些优点,并委以文体委员的职务,同时给他介绍了诸如“起床练腰功,出门练腿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锻炼方法,没想到他每天坚持跑十里山路通校上学,长跑的能力提高很快,后被学校选拔为运动员,先后参加县、地、省级运动会,被省体工大队录用为专职运动员。他在春节时寄给我的贺卡上写道:“老师,你以你独特的个性打破了无数的平行,成就了学生的未来,师恩难忘,我将永铭心间。”可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转变后进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四、把握赏识标准,发挥赏识的真魅力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急于求成,对学生要求过于完美,期望值过高,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应该在赏识学生的前提下,把握好赏识的标准。

1.明白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不必。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赏识便会失去家园,丧失存在的价值。我们要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甚至稍降一格去看待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纯朴的心灵……

赏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赏识教育

一、在赏识教育中开发幼儿的个性潜能

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偿甜头”的教育。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质的感觉。一个人,没了感觉,也就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那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便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那种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那些“弱差”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孩子,有未来。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建议幼儿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比如,有的幼儿注意力分散,那么它可能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比较好的幼儿;有的幼儿做事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有的幼儿非常懒惰,那么他可能是个非常放松的幼儿等等。如果把幼儿不可忍受的缺点换一种角度去看,就会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品质,教师就会对幼儿产生很多好的期望,而教师的期望是可以促进幼儿发展的。

二、赏识教育可以使幼儿自我肯定,培养自信心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认识并赏识幼儿,使幼儿增强自信、自主发展的教育方式。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心理,增强其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上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只有得到赏识,才能拥有自信,拥有了自信,才能有利于激发幼儿潜在能量的发挥。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机遇面前心态决定一切”。因而:“培养幼儿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超越自我的精神,锻炼幼儿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品格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用童心看是世界,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赏识教育是点燃幼儿智慧火花的催化剂,是开启幼儿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激发幼儿好学上进,勇于探索、心身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教育幼儿要从理解幼儿入手”,认识的提高,教育理念的转变,干起工作来就会得心应手。热爱幼儿、关心幼儿、理解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成功的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注重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使每一位幼儿快快乐乐地参加教育教学活动,不断超越自我。赏识教育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活动中幼儿学习情绪高涨,效果显著,每位幼儿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发挥自己的潜能。由此可见,恰当的运用赏识教育,有利于调动每一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关爱是赏识教育的核心

人人都喜欢被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教师是爱的使者”。一位爱学生的教师会面带微笑地给孩子上课,孩子会觉得这节课轻松有趣,自然而然认真听课,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相反,一位教师如果表情严肃,而且看到有不认真听讲的孩子,就大声训斥,孩子的情绪会变差,从而自暴自弃。一节语言课上。笔者正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讲述着故事,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唯独乐乐低着头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可能会习惯性地训斥孩子,“你上课怎么这么不认真,又在做什么小动作。”这样一批评,不但影响全班孩子上课,对那个孩子也不好。于是笔者停下了故事的讲述,并引导幼儿看图想像“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片,并想一下故事里的小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全班孩子在问题地引导下进行思考,笔者轻轻地来到乐乐地跟前,“你刚才为什么总低着头弄自己的手?”他伤心地说:“我的手指刚刚不小心被拉链割破了,很疼,我想下课的时候再跟你说一下。”听了这话,笔者很感动,孩子这么懂事,真是难得。幸好刚才没有马上批评他。笔者给他贴了张创口贴,真神奇,贴上创口贴的他好像就不疼了,接下来上课也很认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爱的力量。下课后。笔者给大家说了乐乐的事,并表扬他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这种创口贴的小关爱。接拉近了师幼间的距离,给了这名孩子极大的温暖,让他觉得老师是爱他的,爱孩子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四、分清真爱与溺爱

什么是真爱?什么是溺爱?严格掌握教育原则,允许孩子在正常范围内自由地、舒畅地活动、成长,锻炼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在力量,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性情开朗、活泼愉快的良好性格,教育后果是卓有成效的,这就是真爱。如果娇惯孩子,任凭他超越正常的界限范围,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或者限制太严,干涉过多,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压制了孩子好奇好动的特点,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以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懦弱、胆小怕事的消极情绪,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这就是溺爱。真爱和溺爱都会影响终生,这一点应该引起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和重视。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的坎坷,培养幼儿也是如此,从小到大幼儿不知要摔多少跤才能长大,每当幼儿摔倒了家长是鼓励幼儿自己站起来,还是心痛地扶他起来怕他摔坏,或者是采取骂他连路都走不稳的态度,这当然取决于家长自身。我们希望家长和老师都来尝试赏识教育,欣赏赞扬幼儿的优点,鼓励他,帮助他,让这些幼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教育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赏识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赏识教育 教育方法 培养自信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位母亲的我经常听到家长背着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对其进行评价,孩子身上的缺点被家长无限放大……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累,也不怕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促使孩子乐意接受并提供前进的动力呢?――那就是赏识教育。

一、巧用语言,引导激发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物品,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性情温和、善解人意,但缺乏勇气;有的调皮睿智、富于创造,但却缺乏耐心;有的小心细致,遵守规则,却不够勇敢……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件作品,在我们看来显得很幼稚,但却是他们努力创造的结果。如果我们习惯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简单地给予否定或加以嘲讽,那就使其自信心受损,甚至产生自卑、一蹶不振。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被爱及被肯定的需要。老师家长的一句积极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使孩子心里充满阳光,更加努力表现自我。我们要接受孩子的差异,在孩子的角度用他们的思维解读其言行,体验其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班的凡凡,动作发展不是很好,在前一阶段学拍球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有担心。因为她的先天条件会影响学拍球的进度和学习的勇气,为此每当她能拍一个或两个时,就会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鼓励她:“你真行,你每天都在进步哦”。她妈妈在宝宝成长册上写道:“老师的鼓励、赞赏给了她很大的力量,宝贝回到家天天吃晚饭前练习拍球。”出乎我们的意料,凡凡很快学会推球,而且名列前茅。“行”这个字为何作用这么大?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

二、了解孩子。承认差异

当今儿童生活优越,在物质需求达到满足后,他们更渴望精神需求的满足,渴望得到周围的成人,特别是老师、父母的认可,这样能激发自我价值感增强,信心更足。比如:我有一个邻居,家庭条件非常好,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无微不至,可是这个小男孩总是不肯亲近父母,有什么话也不愿意跟父母说。反倒经常有什么事都跟我说,跟我玩得很开心。因为他妈妈常常大声嚷嚷:“瞧,人家××孩子多乖多好,瞧你怎么那么差!”“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聪明,瞧你多笨!”这孩子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出现攻击,不是在阳台上用玩具水枪往行人身上射水,就是躲在楼上用石子打人。在学校也是经常攻击同伴,总是挨投诉,他妈妈流着眼泪向我诉说:“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对他好,挣钱全为了他,可他却不领情,整天闯祸,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对她说,“您爱孩子,可是您的孩子不理解,因为您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爱和赏识。您老看他的缺点,您赞赏的是别人孩子。因为您的盲目比较您的孩子失去了自信,他的攻击只是想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和关心罢了。”我还跟她说:“孩子最怕就是用别人的长处去比较他的短处,您应该一看到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要鼓励他。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对孩子的赏识,肯定和鼓励,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受人关爱,得到了尊重,自信心就会建立和曾强起来。”其父母通过尝试效果很好,现在他已经能跟父母相处得很融恰、性格也开朗了、成绩比以前进步了。

三、挖掘优点,树立自信

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哪怕是细微的长处和闪光点,以其积极的一面去克服消极的一面,扬长避短,才能使孩子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记得担任美工兴趣班期间,有两位孩子让我记忆犹新:军军和明明是从农村转来的,美术功底能力较差。一次美术活动。军军和明明的作品效果都很不理想:军军的构图差,蚂蚁画的比人高;明明的涂色不均匀,色彩搭配差,且不合理。家长们来接孩子了,军军的妈妈一看就指着生气地说:“画的什么鬼,乱七八糟的!”连画也不带,拉着军军就走。我注意到。当时孩子的脸上原本兴奋的表情变得沮丧,不高兴地跟妈妈走了。后来一段时间里。他对画画不再像以前那样感兴趣了。而明明妈妈接过作品,仔细看了看,问明明都画了些什么?听完孩子的介绍,妈妈对作品大加赞赏,明明又得意又开心,小脸一刹那好像发出了耀眼的光,妈妈又说:如果你能……那就更好了!明明认真地直点头。从那以后,他更喜欢画画了,他的水平进步很快,并连连在省、市获奖。

明明原本的绘画水平并不高,之所以能有这么快这么大的进步,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源于他妈妈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那么多“沙粒”里,慧眼识出潜藏其中的“金子”,并菩用赏识的语言加以赞扬鼓励,使孩子获得满足和成就感,大踏步向前。而不像军军家长那样不屑一顾泼冷水,让他失望和伤心。可见,我们该寻找幼儿的闪光点,仔细观察其每一点进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内因,不断提出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和希望,帮孩子树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四、赏识批评,遵循原则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是得不偿失。那么赏识教育到底还能不能批评孩子呢?我认为批评可以,但批评要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孩子在某件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家长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提醒过你多少次了,你真笨。”考试考糟了,“考这么点,将来捡垃圾……”这样的批评。就像针戳向汽球,整个泄气。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能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