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精神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创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

语文作为中国人的母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较强的人文因素。目前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的新特点是能够做到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对培养情感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学习,进而使健康向上的人格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并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人文方面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活跃积极的语文学习氛围,这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来自主地对学习交流的同学进行选择,进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思维活力

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使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注意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许多研究与应用均表明,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对未知问题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进行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等,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学工作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摆脱传统课堂中教学工作者作为课堂主体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愿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进而享受自主的学习过程,搞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效果。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对与语文相关的课堂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力,进而使教学效率有所增强。

教师应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工作者一定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观点主要是学生不具备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需要教学工作者尽可能多地灌输相关知识才能有所改进。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当代高中生潜能的挖掘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学工作者需要用科学合理的观念来衡量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

二、结语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第2篇

民间工艺美术能够不断的流传和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所以,想要深入的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研究,首先就是从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开始入手。通过对人文精神的了解能够真正认识民间工艺美术,并对蕴含的优秀成分进行保护。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信仰在大部分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都不难发现人们实际生活的影子,民间工艺美术的各种作品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又高于实际,充分地体现了人们对于思想的一种深刻寄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正是因为人们拥有一种精神的信仰才使得民间工艺美术中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期盼,他们相信那些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都可以通过工艺美术作品进行畅想抒发人们内心的感情。所以,民间工艺美术中具有的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精神信仰。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并通过各种物质形态进一步表现出来,具备一定的实物基础,这也是不同于其他美术作品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大部分源于古代具有明显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都满足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需求。精神基础实际上都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只有这些民间工艺美术能够先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人们才会更加重视它并开始更美满的精神追求。所以民间工艺美术体现了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正是这种自我价值的不断激励,才有效地促进了民间工艺美术的不断发展,这也是一种合乎情理的人文精神。

(三)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民间工艺美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中深刻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大部分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灵感都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在古代,人类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从古代就深刻的意识到了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的不断发展并促进人类繁衍生息,所以大部分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都蕴含了大量来自于大自然的元素,表达出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二、结束语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第3篇

地理教材对人文意识的挖掘和渗透不够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与人文精神有关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加强地理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此外,发掘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意识的渗透。而在现实中这方面做的不足:教师对教材研究的深度还停留在表面;对学生人文意识的渗透培养意识较弱。如以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时代变化4000年前远古时代2200年前战国时期1100年前唐代1840年前后民国时期建国初期现今覆盖率<60%46%33%17%8.6%12.51%16.55%资料来源:中国木业资源。我国森林总面积世界第5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第119位;我国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但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按人均计算人均蓄积量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我国的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引起大量土地沙化、荒漠化,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森林的减少对我国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的影响。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3]。

二、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以空前提高,世界经济也得以快速的发展和高度的繁荣,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也由和谐到不断地恶化,大自然在赋予我们生命、给于我们资源的同时却得不到我们应有的尊重和呵护。大自然也以它特有的方式在给人类敲警钟,森林资源、水资源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增多,洪涝、干旱、台风、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仅是发展问题,也是道德伦理问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更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将中学地理人文精神教育作为地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归宿点。

三、小结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第4篇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依靠灌输,而应当依靠熏陶。通过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民主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产生自信心与安全感,并且可以受到民主意识、人文关怀等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性。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当重视构建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这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并重视完善学生的人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提倡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平等交流,从而使教学氛围体现出民主特点。这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师道尊严”与“教师权威”理念,并且摒弃忌讳民主与平等的陈旧观念,以便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平等化与民主化创造良好基础。在此前提下,学生能够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并与教师构建平等对话、共同成长的关系,从而使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观与教育观体现出人文特点,并使学生受到良好熏陶。

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元素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

历史学科具有着人文性的特点,其内容涉及到了政治、艺术、科技、思想、经济等诸多方面,并且具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培养资源与素材,通过对这些人文精神培养资源与素材的挖掘并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方面,首先教师需要重视挖掘与整合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素材。人文知识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根基,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要求教师能够重视人文知识的熏陶与教学工作。历史知识中具有着优秀且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教师通过对中学历史教材的把我、挖掘与整理,能够让人文知识教育渗透到中学历史教育过程中。当然,这一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开展深入钻研,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重要出发点之一来对教学内容做出精选,从而找到人文精神培养与历史学科教育的契合点,从而确保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氛围中使用最短的实践掌握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内涵,并让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其次,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当重视分析典型人物以及任务事迹,通过人物品质来对学生的精神和情感产生影响,从而推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评论 独立精神 报刊 社会中心

1932年5月22日,《独立评论》(以下简称《独》)周刊在北平创办。此时,经历“九一八”的中国社会,日本侵略步伐一日紧甚一日,国难当头的危机意识激荡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心怀,怀揣救国理想的他们踏上了报刊这个舆论平台,开始为探索救国之路,觉醒国民之识摇旗呐喊。《独》的创办可以说是以为首的精英群体的一次成功尝试,“刊行到第四年时发行量已高达13,000余份,寄售及代订处分布全国,在当时所处的近400种杂志中独树一帜”1,连自己也对这份“成绩”相当满意,说《独》真可算是“全国人的公共刊物了”。

其所存世的五年间(1932年――1937年),一直以“独立的精神”标榜自身,它在创办之初就公开申明:“我们把这刊物叫做《独立评论》,因为我们都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倚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常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这是独立的精神。”2 “独立”精神的倡议与其说是对独立社成员职业准则的规范,不如说是寄托了等现代知识分子借报刊进阶社会“中心”的美好愿望。在动荡纷争的社会环境下,现代知识分子既无权力,亦无武器,身处社会政治中心的边缘,要实现救国理想何其艰难,连丁文江也说:“我们这班人可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3“‘乱世之饭桶’一语最能体现知识分子所处的‘边缘’地位,但是,他们并不甘于这种地位,他们同样渴望走向‘中心’,其路径就是办刊物,尤其是办政论刊物。”

那么,以为首的现代知识分子为何如此热衷进阶社会“中心”,而不仅限于教育、文化、学术的园地“从容漫步”呢?这里,有必要对知识分子在民国政治中的地位进行梳理。

在有关现代知识分子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变革促使了传统的“士”向现代的“知识分子”的蜕变4。虽然学界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众说纷纭,但基本认同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士大夫之间,存在着历史角色的延续和承接,这一传承的基点就是社会中心意识。“士”在传统社会等级观念中,居“四民之首”,“无论如何,在一般社会心理中,‘士’是‘读书明理’的人,他们所受的道德和知识训练(以儒家经典为主)使他们成为唯一有资格治理国家和领导社会的人选。在传统中国,‘士’确是处于中心的地位。”5从等人创办《独》的初衷来看,这种“中心”意识显然没有因为角色转变产生变化。“我们现在发起这个刊物,想把我们几个人的意见随时公布出来,做一种引子,引起社会上的注意和讨论。”6期待“意见”可以随时公布出来,并且作为全国舆论的“引子”成为“全国一切用公心讨论社会政治问题的人的公共刊物”,已经尤为清晰地表明了等现代知识分子企图走向“中心”的心态。

当然,独立群体希冀通过发表言论而把持的“中心”远非所说的“社会重心”,时代变迁早已破碎了知识分子身处社会政治舞台呼风唤雨的愿望,“到了20年代末期,士大夫文化基本上已消失了,知识分子正迅速地边缘化。” 7 “从某个角度或近代中国发展的结局来看,这是一种明显的社会趋向。”8现实的“边缘地位”和

理想的“中心意识”激烈碰撞,拉锯之下成就了报刊作为爆发极点的缺口。

现代知识分子无论是否参与实际政治,几乎都有过办报经历。以为例,自《新青年》“暴得大名”以后,先后创办过《努力周刊》《新月月刊》《独立评论》《自由中国》,可谓屡遭挫折,却始终不离不弃。以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影响和地位,“平素得大众之信仰者主持而引导之不可,窃以为斯人,即先生也。”9当可反映报刊在知识分子争取“中心”地位的过程中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

对于独立评论社的初创社员学界尚有争议,这里且不作断究。对其主体成员的基本情况(生卒年代、留学与否及何国何校、参加独立社时的职业),有学者曾进行过分析。从中可以清楚地得出,其主要撰稿人皆有过留学海外的经历,尤以英美为重。以洛克、边沁、穆勒等人为代表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现代国家意识以及舆论在西方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都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投射出印记。言论自由一直是知识分子最珍视的价值之一,“在政府建立之初,曾经激烈地批评了侵犯‘人权’的政策和所谓的‘党化教育’”10对言论自由的追求在《独》的创刊号上曾用直白的语言予以表现,“我们八九个朋友在这几个月之中,常常聚会讨论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有时候辩论很激烈,有时候议论居然颇一致。我们都不期望有完全一致的主张,只期望各人都根据自己的知识,用公平的态度,来研究中国当前的问题。”在言论自由精神的指引下,与之天然联系的报刊成了知识分子的不二之选。“公共刊物的出版迅速扩大了知识分子的影响力,也使得他们的言论具有了‘公共性’。”11

与传统社会报刊作为统治阶级控制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性不同,知识分子注重的是报刊的功能性,即如何利用报刊公共媒介的特性形成全国舆论。在《新青年》“暴得大名”之后,也常以“舆论家”自称。虽然《努力周报》的失败曾让在创办《独》时一度“不怎么热心”,但是他也深知,如果不走办报这条路,要使知识分子的言论在全国形成影响乃至建构另一个独立的“中心”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践行“独立”精神,等独立社员在刊物初创之时,坚持集资办报。丁文江提议“仿照《努力周报》的办法,社员每人捐出每月固定收入的百分之五,先积了三个月的捐款,然后出版。”12经济独立在知识分子看来是把持言论自由的必要前提,这在当时并非《独》一家之法,众所周知的《大公报》“四不”方针之一就有“不卖”之说,意即经济独立。张太原曾说:“这种办法保证了这个刊物的‘自由’性质,不是为某种现存的政治势力说话,而确是凭着自己的良心‘自说自话’。”13这在与的关系变化中确可得以印证,无论是《新月》时期发表言论攻击,还是《独立评论》时期与的矛盾冲突日渐缓和,其态度变化的中轴线当是一生坚持的理念――政治模式的理想,文化观念的自由主义。实践证明,独立社的运营模式的确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认同,“在总计244期中一共发表了1309篇文章,其中55%是社外的稿子。前四年中除了第一年社员稿超过社外稿(社外稿占42.7%),其余三年社外稿均超过55%。”14

当然,经济独立并非保持“独立”精神的唯一必备条件。这种表面的独立尚需知识分子内在独立意识的支撑。曾说:“我们办这个刊物,本来不希望它做我们这十一二个人的刊物,也不希望它成为我们的朋友的刊物;我们自始就希望它成为全国一切用公心讨论社会政治问题的人的公共刊物。”15“公共刊物”清楚传递了独立同仁的自由主义理念。从学界对《独》作者群的职业身份探讨来看,“大致顺序是大学教师、大学生、公务员、研究员、中小学教师、助教、编辑报人。”16尤其是独立社把持笔政的核心成员,皆是大学教授,其各人参加独立社时的职业分别是“――北京大学教授及文学院院长,丁文江――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等”17如此而言,这些自由知识分子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换言之,仅凭现代国家意识和国难之下,知识分子“吾曹不出,予苍生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独》发表救国言论是完全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独》所坚持并倡扬的“独立”精神,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独立,不依附任何党派,也不能地以独立群体核心成员比如和丁文江与的关系来划定《独》是否独立,当然更不能简单仅凭《独》后期社员先后入阁来作为评判的标准,知识分子和实际政治的关系在中国尤为复杂,儒家的积极入世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时常纠结于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在努生家中,他们都颇批评我的‘无为’论,但也不能不承认这是‘对症下药’的一种办法。”18曾放出狠话:“二十年不谈政治。”但是国难当头,就连自己也不得不放下“从容漫步”的心态,奔赴国难。“约在1937年8月,与张忠绂、钱端升受政府的征派,他们三位北大教授的共同使命是赴美、英、法等国宣传抗日,争取各方面奥援。”191938年9月17日,被正式任命为驻美大使,并且一做就是四年。在主持《独》期间,曾说:“《独立》诚有太和平之处,你们何不多说不和平的话,使《独立》稍稍减轻其太和平的色彩?”20可见,等自由知识分子一直在自觉保持“独立”精神,即使在介入实际政治时,文人的自由意识也时刻提醒他们与实际政治保持距离。■

注释

1、20、《“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章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2、《独立评论》第一卷,《引言》。

3、4、《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张太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5、8、6、《中国知识分子论》,余英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日记全编》(1931―1937),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9、13、14、18、《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张太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张太原在《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章清在《“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都有关于独立社员基本情况的清晰列表。

11、12、《“国难”与“思想界”――中国政治出路的思想论争》,冯峰,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5、《的四周年》,,《独立评论》第201号,1936年5月17日。

16、《“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章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17、《的一周年》,,《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