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范文第1篇

1.由于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制约,致使社区教育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有的社区教育资源建成后,一用好几年,更新缓慢或根本没有更新,不能形成对社区居民的持续吸引力;和社区居民很少有互动活动,无法有效地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支持社区居民的个性化教育;社区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不完善,以及社区教育信息资源评价功能的缺失,使得对社区教育信息资源应用所取得实际效果的评判较为模糊。

2.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在社区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上埋头苦干的多,在理论研究方面工作较少,大多数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缺乏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印证和充实理论的意识,没有有效利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强大武器,来为社区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切实增强全市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的基础能力,宜兴市2012年社区教育工作意见明确要求:社区培训学院要把宜兴终身学习网工作放上整体工作安排的相应位置,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专人负责,精心设计发挥全市社区教育龙头作用的服务方案,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予以实施。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上,明确指出要建设好信息互通平台,结合宜兴实际,深度开发社区网上教学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在家门口接受终生学习的平台,以此发挥社区培训学院在全市社区教育办学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

二、增强社区教育信息资源示范辐射功能的实践

1.健全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教育制度建设

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服务体系的建成,确立了社区培训学院在整个系统中的龙头地位,并依托“宜兴终身学习网”作为社区教育网上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主阵地。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宜兴社区培训学院专门组建了宜兴终身学习网管理办公室,由此办公室统一组织和推进“宜兴终身学习网”相关事务,协调与其他社区教育机构的关系,共同建设和维护“宜兴终身学习网”这一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2.加强辐射源(宜兴终身学习网)软硬件建设

“宜兴终身学习网”由宜兴市教育局主管,由宜兴市社区培训学院承办,社区培训学院全面负责网站的整体策划、设计与建设等工作。通过招投标,确定杭州精英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共同研发数字化学习平台。社区远程教育整个应用系统中,系统构建的应用数据硬件平台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鉴于参与社区教育的人员分布地域广泛的情况,为保证能够支持大量学员及分布式架构管理,社区培训学院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当今先进的存储技术和硬件设备,购置专用的服务器,引入了千兆独享光纤,以保证其今后数年的技术先进性。目前,“宜兴终身学习网”拥有流媒体精品课程2200多门,涵盖休闲娱乐、保健医疗、法律维权、饮食起居、舞蹈健美、体育健身等三十多个门类。在学习人群上覆盖少儿至老年各个年龄段,在学习内容上覆盖生活、工作、修养各个方面。课程每月更新,每年更新1000门以上,同时整合全市其他社区教育中心的优质特色教育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全市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3.“宜兴终身学习网”教学过程管理上的两点尝试

市民可到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公办备案制、民办教育机构)领取学习卡,登录“宜兴终身学习网”,填写实名信息激活学习卡;也可以直接登录“宜兴终身学习网”,自由注册并填写实名信息。市民登录网站后点击课程中心,选择想学的课程,就可以开始学习了。平台会如实记载学员在网站平台上的学习行为,学员也可以在“个人中心”查看自己所选的课程和已经完成的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管理中尝试引入“导学制”和“学分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宜兴终身学习网”学习过程如上图所示:市民在网上自主学习,很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制定好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没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志愿者)作指导,学习的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宜兴终身学习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点,引入了“专家团队在线帮助”和“志愿者在线服务”的导学制度。网站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行业精英,组成“专家团队”;大量招募有经验并乐于奉献的普通市民,组成“志愿者队伍”。两者双管齐下,定期在开展指导讲座、答疑解惑等导学活动,为网站和学员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4.结合形式多样的社区互动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

“宜兴终身学习网”以丰富实用的学习内容、方便快捷的学习功能,吸引市民主动注册学习,达到网站覆盖面广、注册率高、学习效果明显的目的。同时结合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互动活动,积极开展市民数字化学习宣传,提高市民对“宜兴终身学习网”的知晓率和网上注册学习率,提高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影响力。例如“大手拉小手,学海共遨游”、“学习币实物兑换及抽奖”、“网络学习进社区”等一系列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成功展开,加强了宣传,增强了互动,扩大了影响,对学习平台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分散各地的社区学习中心及时上报新闻信息及相关活动材料,让市民足不出户,鼠标轻点便知本社区的大小事宜,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宜兴终身学习网”通过多种途径,定期开展网络学习的推广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网络学习。正式上线半年以来,平台注册学员人数达62895人,学习访问人次达1418773人次。

5.加强社区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

社区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研究;社区教育;模式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赵爽(1976-),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农村教育。

一、社区与社区教育:概念是否相通

对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的考察,发现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社区与社区教育具有毋庸置疑的联系。对于社区以及社区教育概念的使用也处于想当然的随意状态。因此,从理论上对社区以及社区教育的概念进行澄清是必要的。

(一)社会学中方法论意义上的社区定位

“社区”是社会学的核心词汇,很多社会学家对其进行过界定。学术界认为最早提出“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他的著作“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1887)被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翻译成英语时,把德语Gemeinschaft翻译为英语community。与Community一词对应的汉语词很多,公社、团体、共同体等。我国存在该书不同版本的翻译,《社区与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认为“社区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社会团体。”将社区视为特定的人类群体,这种界定没有体现现代社区所具有的地域含义。

此外,法国人类学家雷蒙•布东在其《社会学方法》一书中按照范围把社会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社会整体”、“个体”、“自然单位:群体、机构、社区”。这里的社区在范围上不仅指特定的群体,还隐含了群体生活的时空特征。

虽然德、法社区在先,却未直接影响中国。“社区”一词来到中国,与中国早期社会学者与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往来密不可分。上个世纪30年代,确切地说是1932年,受燕京大学吴文藻先生邀请,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派克先生来燕大讲学,在“集合行为”和“社会学方法”两门课中将芝加哥大学通过田野调查方法针对城市社区进行的研究介绍到中国,派克将其方法称为communitystudy。燕京大学的社会系学生将community译为社区。可见,从词源的角度看,中国的社区一开始就与美国的社区研究一脉相承。

来自美国的社区研究恰逢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之萌芽。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首先需要方法论支撑,从社会调查向社会学调查实现了这一转向。从调查目的来看,社会调查意在服务于社会;社会学调查意在了解社会历程;从调查内容来看,“社会调查的中心是事实”,社会学调查的中心是理论;从调查的方式来看,“社会调查比之照相”,社会学调查比之电影。而社区研究正是社会学调查的核心。吴文藻先生曾说:“‘社区’是和‘社会’相对而称的。……从社区着眼,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社会是描写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之总称。而社区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的。”⑥社区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田野调查验证某一社会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因此,理解社区在中国的含义必须首先明确几个基本前提。第一,社区是在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作为方法论被界定和应用的;第二,社区是相对于抽象的社会而言的,因此是具体的,在这个意义上,社区成为认识社会的一个微观单位;第三,社区研究具有人文意蕴和文化内涵。本土社会学的形成过程其实质是以相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文化中构建起来的。总之,社区是个情境词,从引入之初就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社区也是个历史词,在方法论意义上不断改进。

(二)用社会教育注释的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同样是个外来词。一般认为1986年上海市真如中学成立的社会教育委员会是社区教育开始的标志。若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计划,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当前的社区教育研究,并不具有相同的概念基础。研究者不过是在概念相通的意义上将各国教育与社会融合的不同形式等而述之,比如将北欧的民众教育、日本的公民馆等社会教育办学形式视为社区教育,强为社区教育进行比较。因此,从词源的角度看,中国的社区教育源自美国communityeducation,从思想的角度看既有国际社会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有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而在形式上却汲取了各国社会教育模式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可见,从研究的角度看,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界限并不清楚,研究者更多的是用社会教育来解释社区教育。在我国,由于政策导向的缘故,社区教育有包含社会教育的倾向,而在理论研究中,社会教育无疑是包括社区教育的。这种矛盾还需要政策与理论研究不断调和。

作为不同时期引入的外来词,社区教育中的“社区”与社区研究中的“社区”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这与当前社区教育研究中想当然地解释社区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社区教育研究的角度看,利用社会学方法论意义上社区研究的相关成果无疑会在研究的视域和研究的方法方面有所获益。

二、社区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是否相通

社会学认为“模式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示和解释方案”。有人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来界定模式,认为模式就是“事物的结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具有一定功能价值的组合形态。”任何模式其实都是人们对实践的解释,这种解释建立在人们特定的认识基础上。因此,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各国社会教育模式,可以了解各国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初动因和影响因素。

(一)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在介绍国外社会教育模式时,人们经常引述美国、日本和北欧国家的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形式。认为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各异:美国以社区学院为代表、北欧以民众学校为代表、日本以公民馆为代表。这种认识属于事后归类,并不能透露出社会教育发生的历史缘由。就好比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思考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历程才能有助于本国现代化发展一样,单纯地面对现代化国家的现状无益于自身的成长。

1.美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民众自主开发模式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新大陆的开发是由具有不同信仰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进行的。因此,在教育方面也汲取了各地移民原有的传统,并形成有利于新大陆整合的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式。新大陆的移民们“无意识地肯定一切机构都做教育工作,都能够培养信仰、文雅和学识三种移民必备的素质。”美国知识界关于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的理念与人们生活中对社会之教育功能的认识一脉相承。美国社区教育模式正是以此种传统为基础的。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社会机构以体现教育性为追求:“教育性教堂、群居式街道文教团、救世军……它们都自命为具有开创性的教育机构……”;美国“20世纪教育机构均如19世纪的教育机构一样倾向于把自己描述并因而想像为社区性的教育机构,教育的赞助者也成为私利的、商业机构更为广泛地运用向公众表明自己是社区性教育机构的手段。大都市人寿保险公司为大众举办讲座讲授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什雷酿酒公司向公众讲授酒后驾驶的危险性;美国电话及电报公司也在报纸广告中声称,该公司通过电视推行实施教育规划,且此教育节目不受商业广告的干扰。”

可以说,社区教育是美国社会教育思想的凝练。从这块新大陆建设之初,在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过程中,社区的形成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大成就了美国的社区教育模式。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学院不过是社会教育体系中的新亮点,更可以说是社会教育趋向正规化的体现。

2.日本的社区教育模式:国家主导模式

与美国社区教育模式具有普遍的教育思想基础不同,日本的社会教育主要是由国家促成的。无论是战前的教化政策还是战后的重建政策,都体现出国家的强势。特别是战后终身教育思想与日本战后重建的决心不谋而合。终身教育思想以及社会教育思想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日本《社会教育法》第20条指出:“公民馆的目的是为“市镇村及其他一定区域内的居民,开展各种有关适应实际生活的教育、学术及文化事业,从而谋求提高居民的教养,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振兴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作贡献。”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将公民馆视为综合性的文化设施,具有多方面职能。公民馆的设置使日本的社会教育成为实体性的存在而成为日本社会教育的代表性模式。

3.北欧各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民众启蒙模式

通常认为北欧各国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民众教育为依托,因其处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因而也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但在北欧各国,瑞典、丹麦和挪威,社会教育却是面向成人展开的。各国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社会教育目的有所不同。如:丹麦由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希图通过教育唤醒民众民族意识之觉醒;而瑞典却希望通过民众教育拓展成人学习的机会。民众教育就是因此成为北欧社会教育之代表的。

(二)社区教育模式开发需要理论支撑

上述三种社区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国社区教育虽然起始时间不同,但都是某种教育思想普及所促成,比如美国的大教育思想的泛化;日本教化思想与终身教育思想的融合;丹麦教育启蒙思想的普遍认同。可见,社区教育模式开发需要以大众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为基础。

1.教育思想基础:从社会教化到终身教育

教育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即便在国家交流日渐增加的现代社会,国际先进教育思想的引进也是在与传统教育思想的调和、摩擦中被进行解释的。

从大众对教育的认识来看,中国古代社会“重教”的传统在国家现代化初期被赋予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仍主导着中国大众的教育选择。这使得终身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官方行为。另一方面,教化育人的传统在国家从伦理本位社会向建设法制社会的转轨时期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为。因此,引导、启发国民的教育意识的觉醒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2.社区研究与社区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任何学科的方法都不是从一而终的,因为方法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总要依托于特定的研究对象,因此必然具有历史性。方法论意义上社区的内涵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事实上,促成这种变化的问题――小社区研究能否透视中国大社会,从方法确立之初就存在,也就是社区是否具有社会代表性的问题。不同时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代表了社区方法论内涵的变化:1920s-1940s,在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的认识下,小型社区研究开始繁荣;1950s-1960s,社区代表性受到质疑,大型社会史和社会结构分析取代了社区研究;1960s-,社区研究经受了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受到重视,并开启了国家社会关怀的社会史叙述研究。①

对于社区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一问题的回答实质上是不断寻求社区之社会代表性的解释。如果用图形来勾勒社区内涵的变化,最初,社区是一个封闭的圆环,历史、国家、社会不在社区场景之中;当这种封闭性受到挑战之后,社区在时空坐落中与历史、国家、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了,社区也因此失去了方法论意义;但作为探究复杂社会的方法,社区研究中内在包含的田野调查法并未失去应有的魅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社区成为“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透视单位的结合体”,超越了最初作为方法论单位的功能内涵。

三、社区教育模式开发展望

对于社区方法论含义的阐释以及各国社区教育模式的分析为社区教育模式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托和方法依据。

人们将当前国内社区教育模式总结为: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以中小学校为主体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小众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

从上述各模式能够回答的问题的同质性来看,这种归类是按照社区资源开发方式进行的。每一种模式都回答了谁开发、开发什么以及如何开发三个问题。然而,进一步的追述会发现,各种模式都是在行政主导之下的。街道办事处本身就是政府的一级单位,中小学的办学主体也是政府,社区学院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也难以形成,而地域边界与行政边界几乎是重合的。政府主导模式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不能超越的历史阶段,也符合后发现代化地区国家力量的强势。但以政府为主导开发社区教育难免造成社区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局面,社区方法论内涵的转变能够带来如下的启示:

1.社区的方法论内涵可以解放我们将社区教育视为区域教育的狭隘思想,与其说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莫不如说它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因此,在社区教育模式开发的意义上,要确立“模式开发,理念先行”的原则。

2.社会变迁意义上的社区研究使我们能够历史地看待社区教育及其模式。也就是说社区教育模式的开发应当具有历史视野,在传统与创新中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式的模式构建。比如:超越服务于一代人的想法,做代际传承式的模式开发。

3.淡化社区模式代表性需要从政策、理论上解放社区教育模式开发中的思想障碍。从理论上看,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模式,这与当前我国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大相径庭。

4.社区模式开发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基于对地方的了解,而这就需要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为社区模式开发准备充分的资料。因此,建设社区教育资源库是社区教育模式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注释:

①此部分参考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95-96页。

参考文献:

〔1〕马姝.我国城市社区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以北京市LG社区为个案〔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2〕雷少波.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

社区教育范文第3篇

1.社区的广泛覆盖可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社会地域基础。人们必然生活在社区中。从地域上看,不管地形地貌如何,经济发展程度如何,文化有多少种差异,都属于一定的社区;从人口结构特征上说,无论居民年龄大小,都生存在一定的社区中。在我国,社区目前主要是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主的基层单位。中国现有的教育改革是建立在巨大地域差异基础之上的,由地域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文化多元是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域文化本身已经融入到居民的思想和情感之中,成为居民获得历史和文化认同的来源。为了尽可能避免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因为贫困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入学率。对于贫困大学生,国家也采取减免学费及教育救助等政策。针对地区差异在文化上的表现,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倡校本课程,鼓励在教育内容中体现地域文化差异,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能够被接纳,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获得更多的地域认同。另外,以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全球化不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它要求国家与国家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要求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更广阔的地域团结,以便应对更高层次的竞争,迎接更大范围的挑战。

2.社区独特的社会化方式可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社会人力基础。家庭、学校和社区都是人类实现基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社区的社会化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它具有“非制度化、非中心化、民主化和地方化”[1]的特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不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就无法让居民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家庭中人的社会化主要面对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是血缘和情感,学校中人的社会化则强调对于外在规章制度的服从,它们都无法取代社区社会化对人的影响。社区中的社会化首先强调人与人之间是因为彼此需要而聚居在一起。社区对于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和他人共同居住在一起,更是一种互相依存的需要。社区满足成员需要的手段不同于血缘家庭和制度学校,它强调在社区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能把自己变成这个人而存在———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人们在社区中需要学会平等的与他人共处,但是人们在社区的社会化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人们的学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会对社区经济的发展及社区文化的繁荣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可以近距离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好的社区不断帮助社区居民接受公民教育,学会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与他人形成互惠互利的相处原则,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3.社区的资源丰富性可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社会资源基础。社区是由众多成员的社会需要形成的一个社会支持网络,也是一个资源网络,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政策的改变,人的改变,还应包括新资源的开发、旧资源利用以及管理方式的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区物质资源不但包括学校、社区图书馆及博物馆,还包括工厂、田野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可供学生参加实习的场所;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历史名人和敬老爱幼等乡风民俗;社区拥有的网络资源包括社区的志愿力量、公益团队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交往等等;这些资源之间过去由于单位之间的壁垒,开放程度有限,缺少足够的引导和共建。在教育改革中,经济资源被过度重视,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被忽视,如果能对社区资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可望有效缓解教育改革资源不足及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现阶段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困境

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新世纪已经进入深水区,是积极吸纳社区参与,还是忽视社区的支持介入,关系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的过程中,社区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现阶段在发挥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功能方面,社区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1.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识难以激活。首先,大多数基层社区组织的工作重心和重点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目标,往往缺乏了解和准确把握,也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对于大多数社区来说,这并没有直接带来对教育改革支持意识的增强。社区目前发展的主要目标仍然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维护政治稳定,经济效益的高低往往能决定社区工作人员收入的多少,旧的考评机制多数都和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程度挂钩,这就造成社区更加关注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相关的事项,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受关注程度并不乐观,基本上停留在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传播层面。其次,社区对自身参与教育改革的能力表示怀疑。现代社会强调专业分工,教育被认为是有目的系统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专业和职业行为,应该由专门机构组织与实施,教育改革则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于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系统干预,社区认为自己作为外行人,没有参与的资格,也与自身无关,绝大多数社区宁愿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来决定自己工作的范围,也不愿意对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系统的建议。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社区获得了表面上的稳定,但也失去了挑战自身能力的机会。再次,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愿参差不齐。居民的参与意愿往往会受个人认知、情感和评价的影响,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将参与分为三种政治文化类型:(1)村民,对于政治系统没有期待,政治角色没有从宗教和社会取向分离出来;(2)臣民,情感上对专业化的权威有些感情,但是消极的关系。(3)参与者,成员公开地取向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参与政治和行政的结构与过程。[3]按照这种划分方式,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愿大体可分为三类:村民型的社区居民对于教育改革漠不关心,臣民型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则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参与型社区居民则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整体系统的一种担忧。居民参差不齐的参与状态如果遇到信息不对称,受到个人功利理性思想的主宰或不恰当舆论的引导的情况下,会采取抗议性的方式参与,扩大既有体制与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也为社区协调带来难度,导致“政策产品的价值背离参与初衷,反而导致政策质量的低下。”[4]

2.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式与渠道单一化。根据《纲要》,社区支持教育改革可以在本区域协助规划和实施素质教育、公平教育和终身教育,依据三个不同方面的需要协调资源,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在素质教育、公平教育及终身教育等方面提供的支持非常形式化。首先,社区素质教育空洞化。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占据先导地位。我国现行教育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爱家乡的教育。社区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本来可以利用本地及本土的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及其它社区居民进行爱国、爱家乡、敬老爱幼、扶贫帮弱、自强自立及诚实守信等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在实际的社区工作中,由于资金匮乏和缺少工作人员,开展类似的实践活动变得较为困难,学生素质教育在社区难以落实。其次,实践教育匮乏。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学生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社会服务或产品。其实,社区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教育平台,农村社区可以为学习农、林、牧及医等应用性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造福家乡;城市社区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服务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做社区的小主人,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这些需要社会帮助的成员提供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中提升自己,将所学的知识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更加扎实的素质。但是,由于学校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社区往往投其所好,迎合家长功利性需求,宁愿配合学校举办办各种学习成绩提高班,也不愿组织各项实践活动。其次,社区公平教育弱势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区域、社会阶层及生存环境差异明显,公众在接受教育方面并没有完全获得公平的机会,户籍制和身份制为不同人群贴上了标签,尤其是在优质教育资源面前,那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人群更是望洋兴叹。教育的不公平必然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教育利益分配的不公平,进而对弱势人群的社会流动、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产生实质性的不利影响,使得他们的社会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强。当下社区在救助社会贫困和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入学等方面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对社会弱势人群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如何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及如何维护社会弱势群体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社区尚缺乏系统地考虑。因家庭困难而在义务教育年龄段辍学的孩子在许多社区仍然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明证。在某种意义上,社区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自身就处于弱势状态。最后,社区终身教育虚无化。1965年终身教育概念提出后,经历了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发展过程。社区是终身教育的落实之地,可为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成年人扫盲教育和社区劳动力培训以及老年人的“老有所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社区可以对每一个有自主学习欲望的居民,提供合适的机会,承担起教育的功能,社区可以分类研究不同人群的教育需要,运用社区内外的教育资源,根据社区应承担的终身教育责任,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居民教育的需求在社区远远无法得到满足,我国现有0-6岁幼儿人口达1.3亿,占世界同龄儿童总数的1/5,然而,我国幼儿毛入学率仅为40.7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标准。成年劳动力在家庭和社区中扮演着中坚作用,但是,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所导致就业机会低、工作待遇差等现象仍然比较常见,他们在社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非常少,终身教育并没有在社区中得到充分落实。

3.社区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能力有限。其一,管理体制相对僵化。社区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受社区自身治理结构的影响较大,目前,我国的社区虽然是法定的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的发展已经从社区服务阶段逐步转向社区建设阶段,但社区发展仍然受制于传统的管理体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区支持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主导型的管理体制,权力和资源都过分集中于政府部门,社区在事权、经费及人员等方面都缺乏真正的自,社区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也都集中于政府下达的行政性事务,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很难提上议事日程。其二,资源和能力不足。当前,社区自主性程度较弱,无论是资源分配还是利益分配,社区都无法获得行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对于社区来说,社会资本存量越大,社区支持和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就会越强。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参与能力也取决于其获取和综合利用各项资源的能力,事实上绝大多数社区并无专项经费支持和人员配套,居民也没有自我组织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资源和能力,这就导致了目前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其三,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力度方面,东西部社区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东部一些社区,经济比较富裕,能够主动寻找渠道满足社区居民教育的需求,面对劳动力转移和当地技术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主动与相关部门协商,利用本地优势,帮助筹建幼儿园及职业院校,对成年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达到了自身与教育双赢的效果;然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社区,资源匮乏,社区缺少足够的意愿去关注教育改革,它们将教育变成个人责任和家庭责任,造成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率低,也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才储备的质量。

三、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开放的策略探寻

《纲要》提出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改革和发展追求的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具备现代人特征的劳动力,需要人们社区这个相互需要的平台上“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基于以上目标,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社区作为居民熟悉的地域,在空间上比较临近,在交往中比较便利,比较容易形成高凝聚力的社区文化,社区可以通过社区动员的方式和社区居民一起发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社区教育发展的长、中、短期的规划与计划,还可以通过与业主委员会及非政府组织等单位联合,了解社区中残疾人、老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存在的教育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例如社区的三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站)作为阵地,挖掘更多社区文化的潜力,培养骨干队伍,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扩大参与渠道,在社区中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积极参与的文化,提高居民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2.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释放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应有的活力。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程度,不仅仅受到居民参与意愿的影响,还与社会结构的优化休戚相关。社区作为法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最为重要的平台,它依法承担着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最综合和基础的供给职能。然而,由于社区管理体制职责不清,社区在教育改革问题上养成“等、靠、要”的习惯,被动等着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经费,出台公平政策,失去了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活力。未来的社区可以依照相关政策法规把实现社区自治作为基本目标,完善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机制,协调社区各个层面的相关利益,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增加更多的推动力。

3.强化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基础。社区不仅仅是利用资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政策倡导和社会服务的基地,还是多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平台,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可以成为社区资源,只有那些能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服务与帮助的,能为社区所掌握、支配和动员的资源才是社区的资源。社区整合资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首先,社区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政策资源。社区的各类人群都有相应的保护法律,例如老年人有《老年权益保障法》,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有《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等。社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资源,调动各类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不同人群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利益诉求提供法律支持。其次,社区可以利用不同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例如创造条件为学前儿童创办优质的幼儿园,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提供物质救助和贫困证明,为照顾困难家庭提供社区服务,为有就业需求的成年人提供入职培训和技能培训,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讲座及身体检查,等等。最后,社区可以发动社会公益力量整合资源。公益以对他人的尊重为前提,关注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及学习性的特点。社区成员以公益形式参与教育改革,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增进社会交往,培养合作能力,同时,对社区来讲,公益力量的壮大,可以更好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促进社区教育公平,还可以节省行政成本,促进社区居民的融合。

4.联合多方参与,拓宽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目前,社区与学校、家庭尚未围绕着教育改革形成行动的合力,如何才能打破系统之间的壁垒,真正做到将家庭、学校和社区教育相融合,是现阶段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社区、学校和家庭三者的联合需要优势互补。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学校可以调动社区、家庭成员作为合作单位,为学校自身发展出谋划策,教育质量高的家庭可以为其它家庭提供咨询建议,在合作的过程中,三方各自发挥优势,相互协作,一方无力解决的问题,可借助另两方的关系或力量来解决。其次,充分发挥专业社会教育组织的作用。伴随教育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落户社区,专业的社会教育组织有成熟的理念及处理复杂问题的丰富经验,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教育合作的活动进行策划、实施、评估,降低活动的风险。最后,形成合作共同体。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需求,社区应该发挥枢纽作用,主动提供平台,主动与各方沟通,整合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合作共同体,扩展社会支持网络,使得参与合作的各方都能够得到收益,完善社区终身学习体制,保证教育改革与发展在社区顺利推进。

四、结语

社区教育范文第4篇

2002年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共同策划举办了江干区社区教育论坛,邀请省、市专家作专题发言。区领导、各部门、镇、街道以及基层有关干部参加论坛,初步了解社区教育的概念及其意义,逐步引起重视。2003年部分街道社区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展了社区教育节和社区教育宣传咨询活动。2004年区教育局与街道联手开展了大型广场社区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板报宣传、咨询活动、现场书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理念,营造氛围。活动中有180多名专兼职和志愿者参加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参观。还在江干教育网建立了社区教育网页,宣传社区教育,报导社区教育信息和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和载体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区教育在我区上下渐入人心。

二、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构建网络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2003年10月我区社区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社区学院定名为江干区社区学院(筹)。闸弄口街道、采荷街道、凯旋街道在此前后成立了社区学校。基层社区先后成立市民学校,至今全区49个基层社区成立市民学校41个。4个镇则依托化学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全区46个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学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三、建立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我区重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队伍建设。已建立起由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的干部师资队伍。目前全区有专职人员16名,其中区社区学院6名,各镇6名、街道4名。15名干部是由区教育局委派。1名由镇解决。兼职人员主要由各基层社区、村文教委员担任。目前社区文教委员49名,村文教委员46名,共计95名。2004年通过举办两期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其余是外聘的师资和志愿者,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随时聘请参与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采取措施,推进工作深入发展

(一)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出台的文件如下:

2001年:

由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下发了《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2年:

区教育局下发了《江干区中小学参与社区共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意见》。

2003年:

1、区教育局向区政府报告申请社区教育专项事业经费并经同意按我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

2、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江干区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

3、区教育局与文明办、民政局联合下发《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的评估认定的意见》,同时下发了《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评估细则》。

2004年:

1、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了《江干区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区教育局下发《关于社区教育券发放方法的通知》。

(二)为了贯彻落实有关文件,采取了以下一些举措

1、2002年起,区教育局就分别对闸弄口、凯旋、采荷三个街道派出专职干部到街道承担基层社区教育的指导工作。从近两年半的工作来看,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在指导网络建设、活动开展、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也受到街道、社区的欢迎。

2、2002年起全区中小学场地等资源向社区开放。区教育局统一制作铜牌向社会公布,统一印制市民活动卡,大部分学校开放工作比较好,也受到市教育局的奖励。

3、加强对基层市民学校的管理。教育局统一印制社区教育工作台帐,规范基层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过程的记载和年度工作和小结,并通过例会,调研等形式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加强工作指导。2004年通过创示范市民学校活动并进行评估,评出十所首批区级示范市民学校,区教育局分别授予铜牌并予以5000元的奖励。这些措施的落实,在促进基层市民学校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4、2004年试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制度。采用学习者自己出一点,社区教育券补贴一点的办法,激励市民参与学习,提高素质。全年共计发放社区教育券16万元,已基本回收。社区教育券主要用于市民三项等培训。1000余名市民受益,其中600名市民通过培训拿到市教育局颁发的结业证。从试行的情况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市民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的调动,同时也调动了社区学院和各成校、社区学校的培训的积极性。

五、教育培训活动蓬勃开展,我区成员和市民素质得到提高

随着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形成,各层面均开展了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区社区学院成立一年来,举办了成人业余高等、中等学历教育11个,学员500余人;面向我区机关公务员开展电子政务培训班9期,360余名学员培训结业;举办“十万家庭网络行”培训,1997名市民通过培训结业;还举办了基层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等等。

各街道社区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也举办市民三项培训、中老年书画班、文史知识、外语等各类培训班。市民参与率不断扩大,有些班级学员报满供不应求,还涌现一大批学习积极分子和动人事迹。各基层市民学校也开展了“百场讲座”活动,内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镇和社区把青少年的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利用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据统计参与率达到80%以上。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创新。例如:“家门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论坛”、“青少年模拟法庭”、“我爱家园演讲比赛”,给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体的报导。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还出现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学习型团队。例如:景新社区的书画社、庆春门社区的集邮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点名声。农村成校仅2004年举办成人业余中专学历班学员298名,大专学班学员135名,其它培训班培训人数1690人,还配合镇各有关部门开展各类培训达12500人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有1099名获得技能证书或学历毕业证,大大超额完成区今年下达的200名指标。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为提高我区城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区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有效,需加以完善。

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落实各级的目标任务,并健全有效机制。目前,街道、镇和基层总体讲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开展主要靠领导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而在社区教育的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工作的落实上随意性很大,个别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区学校正常地开展社区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并统一由区管之后,各镇、街道的教育工作重点,应及时转到以提高辖区成员的综合素质的社区教育上来。区政府要起到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落实各级的工作目标责任,建立符合我区、镇(街道)、社区(村)分级主办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内部协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区自2003年起作为区级层面,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这笔经费除了解决区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和区社区学院事业经费外,主要用于基层市民学校建设的奖励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发放,即推进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与兄弟区相比我区的投入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上城区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下城区则把外来人口也列入预算。江干区是个外来人口大区,对他们的教育也关系到我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把外来人口列入社区教育经费指标。在镇和街道层面的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较好的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就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至于城区各基层社区市民学校普遍反映经费难以落实,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除了区级予以投入外,街道、镇也应该给予基层社区教育工作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形成制度。

三、落实专职社区教育人员的编制,理顺管理体制。

我区现有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专职人员,除社区学院外,其余人员的编制还在原学校。随着中小学定编工作的开展,如何落实这些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人员安定,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西湖区、上城区的做法是派到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干部的编制全放到区社区学院。农村成校的编制,兄弟区、县(市)的普遍做法是规模较大的成校,编制独立。最近省教育厅、人事厅的文件规定,农村成校编制控制在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二。根据上述情况,我区人员编制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是采取以下做法:

1、下派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其编制统一放入区社区学院,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发放,其它每月的奖金福利由街道给予解决。

2、农村成校前几年已办妥独立建制的法人单位手续,其人员应从原单位划出并划入成校,同样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统一发放,其每月的奖金、福利由镇给予解决。

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3年10月市教育局批准我区社区学院(筹),但至今仍借用四季青小学场地。进修学校、社区学院新场地已在筹建中,内部规划需充分考虑社区教育的特点、规模和功能。根据市教育局对社区学院的评估指标要求建筑面积要达到4000平方米,在设计上要考虑功能的整合,以便实际使用并能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评估认定,正式批准我区社区学院。四个街道有3个建立了社区学校,其余1个至今未建立社区学校。要加大指导力度的同时,把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区级对各街道的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各街道都要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同时实行分管领导任校长,教育局下派专职干部任常务副校长的社区学校管理运行模式,确保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要对各街道社区学校实行督导评估制度,认定合格社区学校。各镇成校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向社区教育接轨,现阶段成人学校要通过区教育局督导评估增挂镇社区学校牌子。各街道、镇也要加强辖区基层市民(村民)学校的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要继续实行区级示范市民(村民)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进一步推进市民学校建设。

五、打破条条分割,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的整合

社区教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面向全体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社区教育具有“全面、全员、全程”的特征。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全面广泛,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等;教育对象涉及辖区干部、职工、农民、市民、外来人口等等;培训过程涉及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等。目前我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上都存在条条分割的问题。在教育资源上各条线都要基层成立学校。例如;老年大学、妇女学校、人口学校、团校等等,名目虽多其实并不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而且各条线对下都还要组织考核等,使得基层不得不忙于应付,不但浪费有限的资源而且极大地增加基层的人力、精力上的负担,还会助长了形式主义。

区、街道(镇)、基层社区(村)三级都应该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两方面加以整合。萧山、余杭等兄弟区整合电大、职业培训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教育培训,统一建造一所区社区学院。规模大、功能全,具有极大的教育培训优势,较好地满足辖区各类人群培训的需求。我区应该打破条条分割,建设好江干区社区学院,使之成为面向我区干部、职工、市民、中老年等为一体的上规模、设施新、功能全的一个终身教育平台。

街道(镇)和基层社区(村)同样整合有限资源,建设和完善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把其它各类称呼的学校均纳入其中,成为各层面的终身教育平台。纳入之后各条线在管理上要加强协调和整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真正起到提高辖区成员和市民综合素质的作用。

六、社区教育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培训面有待扩大

区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延续了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一些培训内容,例如十万家庭网上行。但总体来说,培训面尚不宽,且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项目。社区教育从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公民为了提高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生活质量的培训,这一部分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作一些有偿的服务。区社区学院更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搞好课程开发,搞好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知名度。各镇街道社区学校除了大量开展面向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活动外,也应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服务。各基层市民学校则主要开展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辖区的文明建设。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率。

七、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在农民素质工程中的作用问题

我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初步形成,这是我区提高城乡市民素质的主力军。我区社区学院和农村成校,均有开展教育培训的场地,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还有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也有专门的干部师资队伍。社区学院前身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成校均有10多年的办班培训的经历,不但开展了成人高等、中等学历教育,也开展了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还与省、市高校,技术学院和职能技能培训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全有能力承担和组织我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失土农民的技能培训。可是2004年我区失土农民培训却通过招标方式,让民办教育机构承担。据了解,民办教育机构也无专门的培训人员,基本上也是外聘人员,而且在我区并无健全的网络和基地,最后还是租用我区的成人学校的场地设施并由成人学校参与管理来实施培训工作。我区既然构建起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我区自己网络的作用和效益。

八、加强对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领导

社区教育范文第5篇

    (一)课堂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社区教育由于针对群体年龄、程度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课堂学习也是社区教育管理的体现,统一制定的培训课程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便于社区居民自发地参与学习,自觉地遵守美术培训的制度要求。艺术源于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观念,强调教育离不开生活,美术教育更是和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社区居民有着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他们对审美的认知和美术修养更能激发其对美术的热爱和切实的感受。因此,社区美术教育还要走出课堂,到生活中、自然里去感受艺术文化。如带领社区居民外出学习、写生等活动有利于居民锻炼身心,以达到社区教育的本质目的。

    (二)适合社区居民美术认知程度参加社区美术培训班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其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培训课程时要遵守因人施教的原则,为社区居民设置适合其认知和接受程度的美术课程。一开始可以通过生动的美术作品、结合生活的美术历史和案例来启发社区居民对艺术的向往,以探视居民对中国现代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更多地了解居民心理需求。社区居民中,有些人对民俗文化很了解,甚至是民族美术文化一脉相传的继承人,可以请他们担任教师,既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另外,在教学内容上也要进行艺术种类和内容上的甄别。现在美术文化发展空前繁荣,一些前卫、鲜活的艺术文化充斥着人的眼睛。由于接受人群的限制,社区教育需在美术专类和表现内容中选取适合社区居民文化和经历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需要过强体力活动及刺激的内容不适合老年人学习,应尽量挑选表现美好自然、和谐生活的主题,有利于美化生活的美术活动,回避沉闷的色彩和忧郁的艺术题材。

    (三)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乐”有愉悦身心的含义,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乐”,重视快乐的活动高于单纯教育意义。社区教育既要满足社区成员教育的要求,又要满足其“乐生”的需求。美术活动有利于锻炼身心,使人心旷神怡,很适合在社区教育中开展。在教学中应侧重兴趣培养,注重动手活动,让社区居民在美术培训中体会到美术本身的魅力和带给人精神上愉悦的享受。

    二、开展社区美术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美术吸引力社区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质量,陶冶情操。为此,应通过展会、美术馆以及网络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艺术文化,普及美术知识,努力营造社区美术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社区教育是涉及教育和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政府加强统筹领导和综合协调,把社区美术教育变成对外开放的平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以及发挥社区公民个人和社会团体自治积极性、有效地组织开展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要从经济、社会与人相互协调的角度出发,把发展社区美术教育作为优化社区环境的重要举措,形成各部门领导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局面。政府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认真组织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加强对社区美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三)建立有效的社区美术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推动社区美术教育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一,明确社区美术教育管理制度。要制定社区美术教育各项管理规章和工作制度,将社区美术教育发展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轨道,明确美术教育组织和居民个人在社区美术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行为。第二,形成社区教育实体为主、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美术教育运行机制。社区要利用各种题材和形式的美术教育、文化资源,联合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社区美术培训机构,并发挥其组织、协调等作用。

    (四)整合社区美术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双向开放和互相衔接,社区内的图书馆、美术馆、文化站等设施设备,要向社区居民有序开放,同时结合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美术培训和艺术文化欣赏等学习基地。定期组织居民收集有关家乡的风光民俗图片、故事等,通过整理筛选制作多媒体投影或是短片,将家乡发展的标志性街道、建筑等的一些图片打印出来用于课堂教学,让他们在观看中意识到自己家乡的美丽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深化审美情感,激发爱国爱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