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设备维修

医疗设备维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设备维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设备维修

医疗设备维修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设备资源;治疗收益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8-0121-02

医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如何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入手,针对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1]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利用最优的设备资源获取最大的治疗收益。

1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级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较多,大致如下。

1.1侧重使用,忽视维修

目前,许多医院的各型医疗设备都比较齐全,也就产生了更多更复杂的设备维修问题。多数医院购置医疗设备仅侧重于科室的使用,尽管科室非常重视这些设备的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却严重忽视了这些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对于一些抢救治疗的大型医疗设备而言,购置厂家也许会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但多数设备购置后,科室人员只重视使用,却忽视了维修。长此以往,这些设备的参数和性能的准确性下降,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致使设备不仅无法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还极易产生各种隐患问题[2]。

1.2人员素质偏低,维修技术落后[3]

现如今,各级医院越来越重视医师、药师的学历和技术的高低,有时为了留住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师人员,医院往往开出丰厚的待遇,无疑出现了重医轻工的局面。长此以往一些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因待遇等问题产生了不平衡,纷纷辞职或跳槽,致使医院现有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其次,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年龄偏大的男技工,多数为中等学历,再或者是凭借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工作,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对有些局限和落后,缺少适应先进医疗设备技术的思考创新能力;再者,医院往往不愿将更大的投入放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上,因为这方面给医院带来效益可算是“隐形的”,这也就导致了维修工具破旧、检测设备不灵敏等后果。以上种种问题,不仅会造成医疗设备维修能力的薄弱不堪,还会给医院在设备维修费用方面造成严重的浪费。

1.3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财力投入甚少

从医疗设备维修的资金投入方面来说,许多医院都没有独立专门的维修基金制度。如某些医院将器械科归入了药局,统称药械科;还有许多医院将医疗设备的采购基金和维修基金放在一起使用,实质还是以采购为主,维修方面的预算资金很难保证。表面看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资金节省不少,实质并非如此:第一,医院忽视了设备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问题;第二,设备长期得不到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缩短,使用灵敏度降低,从而导致了频繁更换零部件甚至是整部设备的不必要开销;第三,某些大型抢救设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有时需要求助于该设备的供应厂家,就会导致医疗设备在医院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使得科室的治疗工作中断,医院效益也会相应下降。

1.4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例如监督制度、巡查制度、工作制度等,然而,医院往往忽略了医疗器械方面的维修管理制度,成为医院的一个“盲区”和“死角”。有些医院缺少完整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还有些医院即使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做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仍就无法适应新进医疗设备的管理需求。

2 如何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针对以上医院出现的有关设备维修方面的问题,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

2.1加强计划管理

医院从购置设备开始,就应做好一系列的计划管理措施,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首先,对于大型抢救用的设备[4],医院不必吝惜昂贵保险费用,不仅应该按照国家要求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应该有一份完整且正规的维护措施。对于其他设备也应该做到定时检查、定期保养,这样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还能够充分保持其参数的准确性、操作的灵敏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充分了解该设备的组成配件和使用操作情况后,应同时购买一些相应的零部件备用,防止设备发生故障、维修时间过长、导致设备不可用,影响医院的经济收益。

2.2提高技术管理

首先,各级医院应避免重医轻工的不良现象,重视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学技术人员,做到一视同仁,提高医院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还应使医疗设备人员不断趋于年轻化,不断引进“新鲜的血液”,在前辈们的经验带动下,逐步提高新型医疗设备及其先进的维修技术,建立一支年轻高技术型医疗队伍;第三,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熟悉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相互交流经验和技术,真正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真可谓是“技术人员一上场,设备维修有保障”。

2.3完善经济管理

医院应严格制定独立的医疗设备维修基金体系,争取做到专人负责,专款专用。特别是对于某些大型医疗设备,应严格交纳保险费,不再出现因资金不够造成拖欠购买厂家的设备费用或是挪用医院其他方面经费的状况。对于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零配件的更新、设备的折旧和修复等经费支出,也能做到及时到位,不拖不欠。

2.4健全制度管理[5-6]

逐步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制。①建立设备维修确认制度。维修人员应对各科室的设备保养、故障维修以及报废处理等,填写相应的设备维修记录,保证器材维修部门和各科室之间的协调管理。②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时下科室下临床,随时掌握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设备维修的预防性工作。③建立健全的维修资料库。维修人员每进行一次设备维修,都应认真做好相应完整的记录,包括: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解决方法、操作步骤、结果等等。这样对今后类似设备的维修获得了经验,还可以缩短类似故障的处理时间。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医疗机构发展的关键,是各级医院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是一门集计划、技术、经济和制度管理为一体的系统管理工程。医师的治疗往往离不开设备的诊断,而设备的维修更是离不开维修技术人员的管理,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才能利用最优的设备资源获取医院最大的治疗收益。

[参考文献]

[1]杨耀模,种银宝,陈渝. 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与对策[J].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1):69.

[2]梁华. 对医疗设备管理有关问题的认识[J]. 中国医院管理,2006,16(6):44-46

[3]张顺旺. 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结构现状分析[J]. 医疗卫生装备,2004,19(1):23-24

[4]张良才,阮兴云,何艳. 军队医院疗养院医疗设备装备配置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医疗装备,2007,20(6):36-37.

[5]汪兆来,韩爱华. 浅谈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科学管理[J]. 医疗装备,2008,13(6):33-34

医疗设备维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疗设备;维修;养护;制度;目标

医疗设备在当今医院,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先进的医疗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治疗能力,而且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及社会影响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及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在医院等级质量评估方面,医疗设备的管理与运用成了评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疗设备工程人员,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针对医疗设备机构建设、医疗设备的运用维修及医疗设备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组建医疗设备购置委员会及专职的维修机构。

1.1 建立医疗设备购置委员会 医疗设备购置委员会应由医院分管层、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组成。购置设备前首先通过本地市场状况对该医疗设备进行立项论证,然后对该设备的使用率、投资回报率、设备的先进性、设备的性能、性价比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估,严格遵守医疗设备购置制度,避免盲目性及随意性采购。一台好的医疗设备不仅能促使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业务的拓展,同时也为医院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反之,一台差的医疗设备,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又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1.2 建立专职的医疗设备维修机构 随着医院步入市场化,各级医院领导层普遍存在重医轻工的思想,在生活待遇、工种重视程度、培养发展等方面存在失衡现象,促使大量优秀医疗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从而造成目前医院医疗工程人员素质偏低、维修手段及维修工具的落后。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医疗设备在诊疗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添加及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现在医疗器械销售厂家及公司售后服务制度比较健全,但毕竟鞭长莫及,而且维修费用昂贵。培养医院自己的医疗设备维修队伍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医疗设备利用率高及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如果医院自己有一支强有力的医疗设备维修队伍,及时地发现、处理医疗器械隐患,并能对一些故障进行及时修复处理,不仅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而且医疗设备的能否正常运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医院形象与声誉,也影响到医务人员的情绪及行为。

2 建立医疗设备维修专职人员的培养制度

一名合格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首先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及全心全意为医疗工作服务的思想。医院管理层应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正确使用,严格管理。在业务水平提高上要做到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搭建院内维修人员与厂商技术部分咨询、沟通平台,鼓励技术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及在职脱产学习、进修。在学术研究、新项目开展方面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支持,营造适合医疗工程技术人员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而提供组织保障。因此医院领导层在重视医疗设备引进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医疗设备维修队伍的建设、培养,把医疗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纳入医院总体建设的轨道。

3 建立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制度

3.1 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制度 一台新设备安装时,应安排分管该设备的维修人员,参与协调厂商工程师进行设备安装,借此机会了解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维护保养方法及易损部件更换方法等。机器安装工作完成后,还要对设备进行调试,了解设备的性能和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所了解的知识,认真做好记录,并填写验收报告。

3.2 建立医疗设备的使用及日常检查制度 医疗设备使用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而且设备操作人员应该做好使用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如设备表面清洁除尘,开机前检查设备外部电压、电流是否正常等,不同的设备日常检查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设备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该设备的出厂要求来做日常检查。如机器运行时出现异响,异味、运行不稳定、图像伪影、数据偏差等异常情况,应及时的通知设备维修人员,不可私自拆卸。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到设备使用科室与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设备使用情况,查看设备的使用环境如室温、湿度、防尘、防护、电源线路保护等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纠正操作中不规范行为。

3.3 建立维护人员定期检查制度及维修工作制度 定期检查医疗设备其目的是对设备的精准度、状态、性能及易损部件进行预防性维修。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校准、更换。这样不仅大大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及消除设备故障隐患。

随着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增加及年限的增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故障。医院设备维修部门要及时的组织、调配相关医疗工程技术人员到故障现场,对机器故障进行精确的分析,及时的修复故障设备,确保临床诊疗工作继续顺利进行。

4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目标

4.1 建立主管领导负责制度 医疗设备目前是医院资产的核心部分,必须加强对医院维修机构的领导管理,确立主管领导负责制。主管领导工作职责应包括,负责医疗设备维修的日常工作,积极组织维修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培训、讲座及业务交流,统筹安排维修工作的详尽规划,进行经费预算,尽可能的降低运行成本,论证各种设备的保养周期、日常维护及维修的相关事宜等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设备的管理、事故责任细则等,并负责具体实施。

4.2 建立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组建设备档案资料部门,并制定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细则。凡有价值万元以上的各种进口和国产的贵重设备及精密、稀少设备都必须建立档案,来具体详尽收集或记载医疗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及维修方法等,并科学分类、严格管理、确保维修有案可查。使维修依据更加及时可靠、方法更加恰当,更换部件更加准确。

4.3 建立管理目标制度 对医院设备维修工程人员根据学历、资历、职称等,进行技术合理分工,如分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组,精密设备维修组及常规设备维修组。根据业务能力各组设立负责人,各组之间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必要时各组组员可相互调剂,使维修工程人员技术更加全面。医院结合自身现状对维修小组的自维修合格率进行明确的目标要求。如CT自维修成功率应达到70%,生化分析仪自维修成功率应达到90%,B超自维修成功率应达到80%等。年终根据各组自维修合格率进行考评,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医疗设备维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 设备寿命及保养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04-01在现代的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障等各个系统中,相关的维修人员应该按照相关的客观规律来进行维修工作,其中包括了组织、计划和监督等工作。而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做到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团结精神,使整个维修队伍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维修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预测与调节,以便获得最佳的维修效果。

1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作为医学上不可缺少的医疗设备器材,在安装前与使用中都应该做到相应的维修管理措施,而在此文中,主要提到的两点则是它在安装前与使用中的维修管理。

1.1?医疗设备在安装前的维护管理

为了防止医疗设备在工作时多发生设备故障等问题,在进行设备订购时,相关的维修管理部门和订购部门应该同时把好各项的管理关,对需要购买的设备做好全面的考察论证,并行成可行性的报告。在进行医疗设备及器材的购买时应该着重考虑其可靠性、稳定性、工作性、以及购买后维护保障性等相关的信息,以做到未雨绸缪;在新时期,一切从新着手,在购置医疗设备的同时也要对医疗设备的保障性进行重点分析,并及时提出相关的维修方案和建议,做好保障系统工作;对医疗设备的技术资料应及时做好整理归档,保证资料的完整。同时以备日后维修查找资料提供方便。

1.2?医疗设备在使用时的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倘若出现生产缺陷及质量不满足要求而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从而造成其工作性能低、质量不到位等,这时主要的维修团队一般为医院的相关维修部门或是医疗设备的生产公司;由于很多时候医疗设备所存在的一些管理和保障上的缺陷使得其维修保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从而使维修制度等无法满足医院的使用要求,这时便需要相关的维修管理工作对其新安装的医疗设备在使用时的适用性和质量稳定等做出重点考核;及时对新到的医疗设备的维修保障资源做出相应的评估,以确保其使用度,然后再提出重要的修改建议。

2 医疗设备维修质量及设备寿命

维修质量与维护程度的好坏与高低直接关系着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在保证购买的医疗设备的适用性及可靠性和维修性的同时,更要做好其维修维护工作,以便让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最大限度。

(1)由于医疗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的提高,所以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应该进行全面的科学管理,从根本上保证其科学的、高质量的使用寿命;全面管理是在考虑医疗设备系统的整体效益的情况下为出发点的;从整个医疗设备维修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需要将维修中的各种因素实行全面性的管理,并使其维修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使设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及利用,从而使整个维修保障系统有效的运行下去。

(2)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时应该以科学的维修技术为基础,从根本上来分析其需要维修的地方,以及其弊端,积极采用先进科学且有效的维修方法和手段进行维修维护,从而使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质量达到最大化,从而让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3)从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的角度来考虑,要做好维修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到及时预防,只有预防的工作做到位,才能从根源上寻到需要维修的各个方面,这样不仅会节约更多的时间、精力及财力,还会在根本上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按照现今的器械维修论,科学的拟定出医疗设备的预防及维修的一纸方案,从最低资源耗费的角度出发来有效的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

(4)在进行医疗设备的维修及管理时应该做到及时找出问题重点,并且知道重点保障的对象,以及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后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维修维护工作,以达到设备寿命最大化。

(5)在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的同时也要保证维修的质量,因为维修质量的高低与好坏直接关系着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不合格的维修方式不仅不能满足维修质量所需要的要求,还无法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这样一来就更谈不上医疗设备的寿命保证了。所以说,质量过关的维修管理方式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6)医疗设备在工作及进行维修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有着重要且不可取代的作用与地位,因为有效的质量监控能够从根源上有效的对医疗设备的质量及工作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并能够及时为医疗设备的使用和保障等方案提供合理的依据;作为与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同时进行的一项工作,质量监控不仅能够将维修中所需要的种种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并反馈出来,还能与其维修维护工作相结合,从而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

3 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

(1)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首先要做到设备的系统化和制度化,特别是像放射、检验、超声、供应消毒等医疗设备,更是需要科学的、合理的、适用的保养方案进行维修及保养工作,从而达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的效果。

(2)在医疗人员及相关使用者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相关操作时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必须是由厂家指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只有在熟悉了该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熟读说明书后,才能上机进行操作,杜绝盲目使用设备,最好设备有专人使用和保管。同理,也只有在熟悉了该设备的操作步骤后,才能更好地对该设备进行维修及保养工作,从而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3)在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也要做到定期检查与定期保养工作,及时检查该设备的相关零部件的耗损程度,以及该设备的使用性能是否达标,如果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则需要对该设备进行有质量的维修或是返厂处理,从而做到防微杜渐,避免该医疗设备寿命缩短的现象发生。

(4)保持与相关厂方的联系,在医疗设备出现维修小组无法解决的事情时以便方便联系该厂址,从而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对该设备进行有效且高质量的维修,从而达到该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的目的。

4 结语

总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好坏及质量的高低与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在保证购买的医疗设备性能优越的同时,也要在购前与使用中保证其质量的优越性,以最小的风险达到最大的利益,从根本上去进行维修维护的质量性工作,在进行设备运行的同时做好设备的维修及质量监督工作,从而使设备的寿命延长到最大限度。

参考文献

[1] 阳建华,何燕,龙田.论创新解决医疗设备维修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63.

医疗设备维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修管理系统;医院信息化

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如何科学和高效地开展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医疗设备维修科室的一项主要工作[1]。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的信息化管理也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其发展远远落后于临床一线的信息化水平[2]。

1存在问题

(1)设备采购中的问题。我院设备采购和设备维修是两个独立的科室。设备采购科室负责从提出采购计划到安装验收合格的所有过程,包括整理各科室的购置计划、设备的论证计划、招标采购、设备的安装验收以及采购发票和合同等的管理。设备维修科室负责从设备安装验收后到设备报废的所有过程,包括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外的设备维修管理、维修产生费用的发票和合同的管理、设备的报废及报废库的管理[3]。由于设备维修科室不参加设备采购和安装的有关工作,当新设备出现故障要求维修人员前来维修时,其对新设备不了解,也不知道设备的生产厂家或销售公司的联系方式以及设备是否在保修期内等问题,使得维修工作无法开展。(2)设备维修人员维修中的问题。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对于新设备,维修人员要到设备采购科室查阅采购合同;对于旧设备则要到设备维修科室查阅维修合同;对于出保修期需要联系厂家工程师指导维修的,则需到设备档案室查阅设备档案,再找到设备厂家维修工程师的联系方式[4];如果设备维修人员想查阅故障设备以前的维修记录,就要翻阅大量按照日期存放的纸质的设备维修记录单。这一系列的繁琐查找,延误了维修工作的开展。(3)维修发票和维修合同管理的问题。我院维修的发票都直接交到财务科,报销没有任何存档,如需查阅发票是否回款,只能到财务科查阅。维修合同在设备维修科室存档,且均为纸质版合同,查阅起来也很不方便。(4)设备维修统计工作中的问题。我院目前只有各科室月维修费用统计表一种,该表是根据设备维修记录人工填报,且只有科室和费用2项内容,无法查阅是哪些设备产生的费用,也没有年维修费用明细,更没有某一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维修情况,也就无法进行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5]。(5)设备报废管理中的问题。我院现在需要报废的设备在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后就直接放到报废设备库房,没有任何登记措施[6]。若想变卖报废设备库的设备时,需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一件一件清点报废设备库的设备,列出明细,上报医院,再进行变卖处理。有时当需要从报废设备上拆可用零件维修其他设备时,费挺大劲拆下想要的零件后,发现该零件也不能使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2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院自主研发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修管理系统,实现设备采购、维修、报废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实时掌握各种医疗设备的信息以及使用状况,为维修管理提供各种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统计分析,使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可方便查阅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任何信息[7-8]。该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模块:(1)设备采购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设备采购合同管理和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对纸质版的设备采购合同和设备安装验收报告,用高清扫描仪扫描成图片的形式存到该系统中,另外还需手动录入一些重要信息。设备采购合同管理包括:采购时间、合同金额、保修期、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固定电话、销售人员姓名、销售人员移动电话。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包括:设备验收时间(从设备验收后开始计算保修期)、名称、品牌及型号、使用科室、机器序列号、固定资产编号、生产公司、生产公司固定电话、安装工程师姓名、安装工程师移动电话。通过设备采购模块可查阅关于设备采购的各种信息,另外设备维修人员务必全程参与设备安装验收与培训,使设备维修人员对新设备有一定的了解,方便日后的维修。(2)设备维修管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设备基本信息管理、维修记录管理、维修发票管理、维修合同管理和临近保修期提醒。设备基本信息管理主要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设备的唯一区别代码为设备固定资产编号,当新设备安装验收后,需给设备贴上固定资产标签。有了固定资产标签,设备维修人员就能区分出来同一科室同一品牌型号的设备,方便录入设备维修记录。在填写设备维修记录时,只需查询设备固定资产编号,就能录入对该设备的维修记录,主要包括设备的故障现象、维修过程、维修产生金额、维修日期和维修人。维修记录包括暂存和提交2个按钮,当设备没有完全修好时可以点暂存,设备运行一段时间没问题后,再点提交按钮。当设备维修产生高额费用时,需记录设备发票管理,包括开票日期、发票号、所扣科室、维修设备、发票金额、发票公司和回款日期等。设备维修合同管理包括设备保修期后续保的合同和设备维修后的保修合同,主要记录合同生效日期、保修期和保修部位是整机还是某一特定部位。该系统的设备临近保修期提醒功能,每天都会对所有涉及到保修期内容的表格做一遍自检,当保修期减去现在日期和设备验收日期或者合同生效日期的差值<10d时,系统发出某一设备保修期将要到期的提醒。(3)设备报废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设备报废管理和报废库管理。当设备申请报废处理时,进入设备报废程序,需填写设备固定资产编号、报废时间、损坏零件、报废原因、存放位置。当报废库满需要变卖报废设备时,可以快速列出一段时间内所有报废设备的明细。另外当有同型号的设备损坏需要拆报废设备的零件时,通过程序查询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是否有同型号机器的零件是可用的,把可用零件拆下后,需更改报废设备的“损坏零件”字段。当报废库的设备变卖后,需将已变卖设备的“存放位置”字段改为设备回收公司名称。

3小结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修管理系统在我院运行近一年时间,基本解决了设备维修科室所遇到的问题。虽然填写记录增加了维修人员的时间,但整个系统为设备维修科室节省出的时间和人力要远远大于填写记录的时间。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也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童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91-92.

[2]李丽,张艳.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化的探索[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150-152.

[3]杨波.浅谈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J].中外医疗,2010,(1):126.

[4]王鲁,韩晗,王希霖.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装备,2010,(11):9-11.

[5]胡萍.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医疗装备,2013,26(7):50-51.

[6]张晓红.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

[7]陈绵康,张进,余世准,等.基于HRP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3,37(1):68-71.

医疗设备维修范文第5篇

医疗设备在医院正常运营、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在平常的使用中还是会出现一些故障及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检查,从而有效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因此探究医疗设备维修领域中常见的检查方法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医疗设备的供电故障的检查方法

如果医疗设备发生供电故障,首先要检查电源插座上是否有电压,确定设备是否发生短路,如果没有短路的现象,再做相应的合漏电保护开关处理。而供电故障通常也会因为电源插座和插头接触不良引起,而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电源线的两旁,如果检查不是因为接触不良的原因导致的,就应该更换与设备电能消耗相一致的电源线[1]。

2医疗设备的内部电源故障的检查方法

在医疗设备的供电发生波动的情况下,通常会引发保险丝熔断的现象,保险丝通常有速熔及慢熔两种。在特殊的医疗设备中,这两种保险丝独立使用,不能互换,如果设备内部出现严重的短路现象,就会导致电源保险丝熔断。出现这样的故障问题,必须要在断电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应该检测电源是否有短路故障,出现短路故障时,电源部分通常会出现某些部位烧焦、烧糊的现象,这些比较直观,容易检查和辨别。

3医疗设备发生干扰故障的检查方法

常见的医疗设备,如心电设备、脑电设备等,都极容易受到220V交流电及外界高频电磁场的干扰和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有误。如果发生这样的干扰故障,首先需要检查的是接地是否有误。其次,供电电源线不但要短而且要安全可靠,电线则需要使用三插头线。

4医疗设备安全故障的检查方法

医疗设备正确的接地操作可以对设备本身、检查的患者以及设备操作者产生必要的安全保护作用。如果设备的外壳接地不良,必然会使得电源火线和机壳之间的绝缘发生故障或是出现电容短路的故障,而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导致机壳和地之间出现一定的电位差[2]。这时,如果人同时接触到设备的外壳和接地物体,必然会受到电击,引发安全问题。所以在出现安全故障时,要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5医疗设备水和汽的供给故障的检查方法

当医疗设备的水和汽供给不良时,也会引发一些故障问题,这种情况下应该检查医疗设备的压力和流量,使其恢复到正常情况,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作。

6医疗设备的电子电路故障的检查方法

在医疗设备发生电子电路故障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以下步骤对其进行检查维修。

6.1了解故障

首先应该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询问,了解设备发生故障前后的使用情况,通过询问,先对设备的故障有大概的了解。其次,自己操作设备,记录下故障的表现形式,为接下来的分析故障提供依据[3]。

6.2分析故障

结合询问的情况以及自己记录的故障形式,设备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平常的检测经验,准确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

6.3故障检查

通过分析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将故障的范围缩小,以准确找出发生故障的具体部位。故障常见的几种检查方法可以简单的用“望、闻、问、切”四个字来概括。望也就是观看,指的是观察设备的零器件是否有烧焦烧糊、颜色变化、破裂、漏液、焊接不良、短路、脱落等现象,正常通电后是否出现打火、冒烟等现象。闻指的是去闻有没有出现一些异常的气味。问指的是跟相关人员询问设备发生故障前后的一些使用情况。切指的是检测故障所发生的部位。通常依照先外后内、先电源后电路、先电路后元件的方法和原则来检测设备的故障问题。首先,先外后内。在维修时需要对设备面板上的按钮或是控制键进行外部检查或是做一些具体的操作来确定设备发生故障的具置。其次,先电源后电路。因为一旦电源的电压异常,都会导致设备的很多功能异常,而很多设备故障也都是因为电源的故障问题所导致的,所以通常先对电源进行检,从而有效提升维修的效率。再次,是先电路后元件,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检查:(1)拔插法,即通过对电路插接件进行插或拔,来判定故障出现的具置;(2)代换法,如果有同样型号的设备或是备用的电路板,可以用好的电路板代替有可能出现故障的电路板,通过观察设备的运作情况来判定出现故障的具体电路板。

6.4指标调校

首先,应该认真检查故障可能会影响到的电路,看这些电路是否还存有一些安全故障或是隐患。其次,维修的设备还需要做好指标调试及校验的工作,尽量将设备调整到最好对工作状态。总之,采用正确的检查方法,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维修,从而有效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促进医院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建明,蒋德林.医疗设备维修的常见检查方法[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4):97-98.

[2]张敏.浅析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J].科技资讯,2011,9(3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