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教育转向城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这是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1926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文中的一句话。如今,90年过去了,“乡村教育怎么走”依然是困扰中国教育的重大难题。
目前农村学校体系,是中心小学统管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教学点,责任重大,资源有限,穷于应付,师资流失现象严重。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更存在一个空虚化的问题,面临“被自然消亡”的危局。乡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很多乡村学校的师资是临时代课教师,待遇很低,留不住人。
农村学校不光是留不住教师,也留不住学生。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城市取向”,很多农村的学生,其父母、老师、朋友都在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去城市里生活。这是无解的难题:在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时代,教育农村学生长大后扎根农村,做新一代中国农民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
从政策角度和社会发展趋势看,农村教育向城镇教育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今后,不光是农村的学生要向城里走,整个乡村都要向城镇化转型。改革开放3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增加了34.7个百分点。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城镇化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国务院总理指出:中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今后一二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展望未来,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还多次指出:新一届政府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教育的城镇化。这也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无法回避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但仔细分析农民的收入构成会发现:2012年农户纯收入中有65.6%与农业无关,而在当年增长的收入中,这类收入的贡献更高达78.5%。这是因为,有工作能力的农村人口主要在城市工作生活。这部分人口,恰恰是学龄儿童的家长。据统计,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已经达到了55%,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大概只有37%。两者之间有18%的差距。按照就近入学政策,适龄儿童要就近入学,也就是说,要回到农村的户籍地入学。随着越来越多学生随父母到城镇中生活,实际生活的城镇化和在农村户籍地入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这是当前农村教育中最主要的问题。以这一矛盾为基础,衍生出了大量的新矛盾,令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举步维艰。
师资薄弱依然是瓶颈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我国有90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长期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大事: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6万人,首届1万余名毕业生都到农村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赴中西部22个省区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两年达到87%;实施绩效工资后,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增速;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教育部门要求农村教师,把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干一辈子而不是干一阵子。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一盏明灯,心甘情愿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教育部门还要求农村教师提高素质,鼓励高学历人才从事农村教师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巨大困难。
在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中,学历较高者更为适应城镇化转型,也拥有更多的信息量,了解城市的魅力所在。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最有能力,也最可能进入城市中生活的人群,他们往往自己走出农村,把自己城镇化了,留下了没有教师的学校。很多农村学校建有宏伟的教学楼,以及多媒体教室、电脑房等教育教学设施,但利用效率很低,根本没有教师来辅导。硬件条件上去了,但是最大的“软件”――教师问题却没有解决,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讲台上没有了教师,乡村教育能有什么改变?
专注中国农村教育的慈善机构“美丽中国”的理事长刘泽彭,从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农村教育。那时,他就发现,很多希望小学建好后,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是因为没有合格的农村师资。农村教师不但要有合格的教学知识水平,还要有超常的教学激情,才能在农村学生心中激起起希望的火花,这火焰才能培养出有理想和志向的学生。于是,一批像美丽中国一样的慈善组织,专注与向农村地区派去有理想有激情的高水平青年教师。虽然他们纷纷交出了惊人的成绩单,但相对于广大中国农村地区,无异于杯水车薪。
为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多年来在贫困地区教育上投入不菲,每年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这当然是应该的。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表面上看,要发展数目惊人的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让农村孩子享有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但是,这可能吗?就算真的用钱买来了一支高学历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就真的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了吗?这样做,对农村教师和农村孩子都不公平。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每个人生活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成为优秀人才,基础教育是核心。在中国,发展最好的是大城市中的著名高等学府及所谓重点学校。对此,一碗水端平般的均衡乡村教育,不可能出现。
走好向城镇化转型的每一步
顺应社会的变革,是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孩子辍学问题等。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阶段性产物,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教育面对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社会城镇化转型不可避免,学校死守农村绝非出路。撤点并校虽然导致了诸多问题,但本身与城镇化转型的历史浪潮是一致的。随着今后城镇化浪潮不断袭来,已经建成的农村地区中心校将大有可为,是以基础教育引导,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农村的核心。
与此同时,农村教育城镇化还有很多伴生性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难就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了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即“两为主”的政策,并要求在收费、受资助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但应该看到,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到“两为主”加“全覆盖”。要逐步健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规范、扶持以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抓紧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现状分析 建议
苏北农村小学的现状是全国各地农村小学的一个缩影。这里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教师工作状态、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存在缺陷和不足,给本来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在这里将农村的教育现状择要列出,以期望得到关注者指正。
一、学生方面――基础差,知识点脱节
农村多数学生基础较差,知识点存在脱节或盲点。学生基础差、存在知识盲点的因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教的不“实”,学生学的很“虚”。老师家中有事,动辄请假,复课后又不及时补上脱节课程,指望学生自学,或者不按时改作业,甚至让学生改作业。老师不认真,学生当然马虎,自我放松。这样,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应付式的,不勤于思考和记忆。经常过段时间后,把已学过的知识忘记得干干净净。笔者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课前备课仔细及时,课后掌握学生知识动态,并在每节课抽出一些时间,把学生的知识脱节点给予修补完善。实际只有靠严谨的工作作风,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逐步改变农村学生基础差、知识点脱节的不良现象。而这个抓基础的平凡工作,只有“认真”二字,其他皆爱莫能助。看似简单的一个抓基础工作,却关乎农村学生教育的大计。
二、教学管理――重常规,教学专注度低
目前的状况是农村学校环境特别好,硬件设施也非常完善。然而,大量的教学资源被所谓的“安全问题”尘封,新彩电被锁在仓库里,崭新的钢琴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成捆成扎的世界名著被束之高阁。说到底,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怕丢乌纱帽的想法,却在农村小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更为可笑的是,被校长们屡屡强调并挂在嘴边的安全工作,不惜牺牲老师上课与休息的时间,轮流值班保卫,而教学工作只是“最后顺便来谈一下”。“考倒数第一没关系,心里难过一下,脸红一下就算了。班级出了事儿,你一辈子饭碗就没了”,这种重管理轻教学的做法,实在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弊端。
三、家庭教育――投入少,校外教育缺失
农村孩子的父母多数在外务工,留守孩子大多由祖辈抚养。而祖辈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使得家庭教育几乎为零。靠改变学生家庭教育背景的做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每次在开家长会或者家长来访的时候,教师还没有离开学生与家长的视野,家长就对孩子大打出手。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肯定是会对我们农村学校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实在让人担忧。尽管有关部门组织了“千名校长进社区,万名老师进家庭”的家访活动,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教育,要靠政府和社会,教育本身就是百年树人的宏伟功业,不是靠一两次活动所能解决的。作为农村学校,上级还要加大投入,增加寄宿制的比例,扩大学校管理和教育范围。
四、教师方面――有潜力,进取心不足
多数乡镇教师认可城市的高效教学,他们大多认为城里教师在教学方面很有一套。但是另外一个层面也透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性信心不足。一部分农村教师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怀疑农村孩子素质低,自己在最基层,参加一些活动也是应付式的,上进动力不够。这种整体的消极环境,造成上课不认真,得过且过,教学马虎,以至于形成开头所说的学生知识盲点或知识点脱节。其实,农村小学教师个人基本素质并不差,许多都是从大学毕业新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人。他们在城市学校交换交流教学中,都很投入,展示了自己良好的素质和潜力以及进取心。在城区学校,他们抓住各种机会,刻苦用功,勤于思考,勇敢创新,和其在农村学校的工作状态判若两人。
五、学科平衡――英语弱,有短腿科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内容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这一系列的内容都体现出国家对农村教育改革的决心,农村教育的面貌正在悄然改变。
一、农村教育正在全面发展
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思想决定了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改革开放之前,在农村,一般家庭的人口数量都在7―10人左右,让所有小孩接受学校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就会选择让男孩入学,而现今社会,农村同城市一样,也在响应计划生育的政策,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数量已从之前的7―10人缩减为4―6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再延续,由于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小学初中上学均免学费,这一政策使得农村家庭自愿的送孩子去上学,因此,是国家的政策改变了农村家庭对子女上学的态度。
家庭态度的转变直接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也带动了农村创办学校的积极性。农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来说,范围要小很多,由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半数以上的人口都愿意到城市生活,而农村的学校也只开设至初中阶段,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要到镇上或县城上高中,因此,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就是要加强对小学初中教育的投资,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从2008年秋季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始免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凡适龄儿童都必须履行这项义务,这一政策使得农民子女也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权,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一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二是提高农村基层学生的教育质量。以陕西省为例,每年会组织大学毕业生参加“振兴计划”考试,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医、从教,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相应的其他省市,也有“三支一扶”等政策,不断为农村培养基层人才。每年定额分配年轻教师到农村任教,给农村孩子带来了最先进的思想和最全面的知识,使得农村孩子对外面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大学毕业生对农村孩子的教学方式很先进,授课内容更加丰富,年轻教师会用更为标准的普通话教学,也更吸引学生的集中力,再加上国家对农村教育设备的大力投资,让农村学生能够全面学习计算机、体育运动等课程,这使得农村学生的教育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标准,与城市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小。
农村教育的改变是全面的,从农民家庭态度的转变、学费全免到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再到课程范围的全面扩大,这些改变是有目共睹的,未来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农村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也逐渐显露出来。首先,城市化发展吸引农民到城市去打工,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学校生源也随之减少,政府关于农村教育的有利政策在这些情况下显得有心无力,城市化的发展间接导致农村学校学生数量不断地减少,部分学生没有家长辅导作业,有些课程还需要家长配合完成,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学校机构不完善,师资力量有限,导致学校工作无法全面运作,这就使农村教育不能与城市学校教育同步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能与城市学生相提并论。
其次,农村少数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到城市去读高中、读大学,学业完成后却只想留在城市,并不愿再回到家乡去,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在农村没有发展空间,回到家乡,只能做些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或者继续务农,那么所学到的知识和所花费的时间与金钱将毫无价值。
第三,目前留在农村的人口,大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一部分,半数是文盲,他们的思想转变工作是最难做的,他们不愿学习文化知识,不愿学习新型机器的操作方法,排斥城市,排斥一切新事物,坚定不移地守着自有的一方土地,并坚持认为学习书本知识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学到一门手艺就可以生存下去。这种思想会间接影响到年轻人,导致许多学生在上学中途辍学,这种现象通常是集体出现的,带有跟风的趋势,使得对于年轻人的教育工作更加难以开展。
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全部农民,并不仅仅是青少年,只有全部农民的文化和思想都提高了,城市才会无条件地接受农村人,这是农村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而农村教育工作最艰难的一项,就是怎样提高农民的身份地位,长期以来,农民的地位一直被归为中下层,这是诸多历史原因造成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而现在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推翻这种思想,农民与市民同样是我国的公民,仅仅是生活地域和工作性质不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农村教育就是要让农民自己意识到这一道理,让所有农民知道,他们与全国的市民都是平等的,因此农村教育不是一味地让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而是让城市人尊重农民,让农民以自己的农民身份而感到自豪。
三、农村教育发展途径分析
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小部分,城市化的最初目的就是让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但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盲目进入城市并不能带动城市的发展,反而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来改变农民的观念、素质、生活方式等,使农民真正转变为城市人。要改变农民的观念、素质和生活方式,就是要让农民接受更全面的知识补充,这些知识不仅仅是学校知识,还应包括先进设备的操作、与外界沟通能力的增强以及精神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的提高等等。这些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实现。
第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创办高中、高职学校。农村普及教育,就是推行基础教育,减少农村学校的辍学率,但从长远来看,要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质,就一定要在“普及”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不能认为农村子女只有在城市里才能读高中、读大学,未来的农村教育,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需求来积极创办高中,积极鼓励本地区的孩子继续读高中、读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引导人的思想,教育政策的推行,是让人们能理智地选择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因此,在普及中小学教育的同时,更要鼓励农村办出有特色的高中、高职学校,让农村孩子可以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知识。
第二,确保教学设备、教师资源达到国家标准。要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就要确保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备、教师资源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政府参与大力宣传,与城市学校建立一对一互助项目,在农村学校增加图书馆、计算机教室,与城市学生共享资源,并定期交换图书学习,使各类图书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同时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来投资教学,增加奖助学金的发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将不再由本学校管理,而是在县级范围内统一管理,建立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制度,互相交流教学经验,缓和薄弱学科的部分,同时,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也要实现“同区域同等级”。
第三,因地制宜,创办适应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学校;鼓励农村知识青年个人办学。借助地域优势,吸引大型企业到农村创办职业学校,扩充农业知识的比例,增加职业技能的学习课程,培养专向人才;鼓励农村知识青年回到农村自主办学,支持企业与学校建立良性的人才培养计划,结合特色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合理利用惠农政策,向政府申请先进的农用设备,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传授指导;鼓励专业协会免费为农村的贫困者、妇女提供就业指导,为农民从农业劳动向城市非农产业劳动的转换提供平台。
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但要理性对待模式推广的局限性
既然模式是对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的高度概括,因此一定的模式一般会适用于同一类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业,除了其育人的复杂性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因其所处的环境而变得格外复杂,因此,在推广教育模式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理性对待。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应结合当地的地形、经济、文化等状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成都模式就是紧密结合其独特的三圈层经济结构和地形平坦易于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的优势而形成的。如我们调查过的河北省三河市(县级市),其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模式就是依托其雄厚的教育投入而形成的,因为三河市紧邻首都北京,独特的地缘优势使三河经济快速发展,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百强。这样的经济基础,加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三河城乡教育不可能办不好,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其总结的办理教育的“四化”方针(学前、小学教育“幼小一体化”、初中“适度集中城镇化”、高中“同步提升均衡化”、民办教育“注重管理规范化”)也是应当学习的。至于山区县市、贫困县市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除了要学习这些有益的经验外,更重要的还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提出自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策略。
模式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要因时而异地探索和研究模式
教育模式除了其地域局限性外还有时间局限性,一定的教育模式只是一定时期根据实际情况所做的经验探索,时异则,尤其是在我国现代化、城镇化高速推进的今天,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永远保证有效。山西前元庄教育模式的兴衰就是很好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兴起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热潮,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村在这场改革中勇立潮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时农村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其主要办法是:在办学方向中实行“农教结合”。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相互促进。二是建立教师联系农户制度,为农民脱贫致富当参谋和提供技术指导。三是学校教师被聘为村委会的“智囊团”,共同参与对全村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重要问题的决策。学校专任教师兼任成人教育的文化课教师,有专长的农民受聘兼作学校劳技课和实习的指导教师。四是资源共享,学校的图书、实验仪器等向全村农民开放,村里的果园和大田作物为学生实验和实习提供基地。在教育内部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学校设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成人教育几个部分,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渗透,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衔接,形成教育对象覆盖全村男女老幼的大教育网络,为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目标打好基础。初中劳技课突出农村特点,力争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门实用生产技术,初中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的,转入本校成人教育继续学习。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升学有基础,回乡有技能”。在教学安排上实行教学、科技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前元庄模式取得了成功,前元庄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人均收入普遍提高,村风、村貌发生了显著改变。但是仅仅数年间,同全国其他村落一样,前元庄的发展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多年的无限制采煤,使前元庄村成为“采空区”,又由于农业效益的低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现在前元庄全村90%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得到补偿后选择了外出务工,学生生源流失严重,这使前元庄的办学陷入了僵局。“如今的前元庄实验学校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当初那场轰轰烈烈的变革竟像从未发生过一样。”〔1〕前元庄教育模式的兴衰只是我国农村教育变革的一个缩影,前元庄模式的兴衰启示我们,一种教育模式只是一时一地的成功经验,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农村社会发生的变化探索适合新时期的农村教育模式,而不能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前元庄教育模式的兴衰也告诉我们,在探索和研究农村教育发展模式的时候要基于当下,立足长远,尤其要重视农村城镇化给我国农村教育带来的挑战,重视前瞻性研究。
“模式热”预示着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实验的到来
近年来,各种教育模式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模式多是一地的实践探索经验,我们认为“模式热”预示着我国新的一轮教育改革实验的到来。由于我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使得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离土中国’逐渐替代‘乡土中国’成为中国农村当下最显著的事实。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农村自然村落的迅速消减和村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此,村落学校也‘被’置于这种新的历史处境的挑战中,因为文字下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迅速诞生,又因为离土中国而被迅速撤并。”〔2〕因此,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模式就成为各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加之,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和随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对改革试验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3〕
我们认为与前几次教育工作会议最大的不同,就是“鼓励大胆探索和试验”,其实早在教改方案出台之前,改革试验之风已经悄然兴起、暗潮涌动,2008年7月,教育部与重庆市商定共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2008年8月,教育部与湖北省商定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2009年4月,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商定共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009年8月,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商定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2010年3月,教育部和上海市商定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样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国家级教育改革试验区,这五大试验区与国务院批准的所谓“新特区”〔4〕紧密联系,如成渝地区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就将突出“统筹城乡”的特点,在全国率先探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此外,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先后与天津、四川、河南、广西和三峡库区签署协议共建国家级的“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也从2008年5月开始先后与杭州市下城区、江西赣州市、成都市青羊区、大连开发区和深圳市南山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因此,可以说,新一轮的教改也为各地探索适合本地区情形的教育发展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保障。#p#分页标题#e#
积极探索和研究县域教育发展的模式将是今后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
当前我们进行农村教育研究需要树立城乡统筹的观念,对城市和农村区域内的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与研究,但是我们认为,当前农村教育研究的重心应放在县域内教育的发展方面。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如果从农村教育研究对象的区域来看,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即大中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直接所管辖的郊区农村,如以四川省内城市为例,属于这一范围的农村有如省会城市成都市所辖所有郊区(县)范围内的农村、地级城市南充市直接所辖的三个区内的农村(这里不包括南充市所辖县的农村),这类农村地区因多数处于大中城市的周边,又受大中城市直接管辖,教育经费较为充足,易于城乡统筹规划发展;除了大中城市所直接管辖的郊区(县)的农村外,占全国农村绝大多数的是县域内的农村地区,如南充市下的南部县县域范围内的农村教育等,因为这类地区受大(中)城市影响较少,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境遇中,其教育经费除了得到中央和省级的部分支持外,主要靠自给自足,但是由于一般县县域经济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因此教育经费相对薄弱,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困难相对较多,因此,这类农村地区教育应该是我们今后农村教育发展与研究的重点。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不公平是公众最不能接受的问题,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障碍之一。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的任务。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表示,教育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把怎样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教育公平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各族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在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与各族群在同一年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发展之初,贯彻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最重要的是普及义务教育,保障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即对教育品质的追求。而平等学业成就的实现,至今仍是一种比较遥远的理想。它不仅反映了与生俱来的个体差异对适应这一现实的“差别性教育”的不足,也反映了在贫富分化、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中,具有传递性的“文化资本”在教育中的深刻作用。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的价值应体现在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评价的公平等方面。
二、农村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投入上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至今还未达到。“而事实上,我国2001年、2002年、2003年这个比例分别为3.19%、3.41%、3.28%,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5%至6%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4%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
(二)教育不公平也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上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现象,即便同在农村,城镇和边远贫困地区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从当前严重的择校现象可以看出,教育的群体差距也有加剧的趋势,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较少,而强势群体则绝对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据统计,在全国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之必需。
(三)教育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
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阻碍了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有人说,高校招生中的“定向生”“保送生”“专升本”等,也是制造教育不公平的源头,这话不无道理。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基本解决了免试入学的问题,但仍有一些学校对不同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择校生”问题的出现,农民工孩子受教育歧视的问题,变相的考试进行分快班和慢班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容易造成起点的不公平,也就造成了弱势群体失去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四)教育不公平更体现在社会结构上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拉开了人们的差距,不仅是绝对差距,而且相对差距也在拉大。首先是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不公,也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其次是社会的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差距明显加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农民的收入增幅较小,导致他们无法承担起子女最基本的教育费用。社会结构的存在也就形成了形形的不同阶层,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规范,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分配公共教育资源时,就出现了不公平现象,强势群体利用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地占有更多的资源,而弱势群体在同样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经济能力有限、选择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不多等。因此,必须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规范社会强势群体的行为,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直接影响到将来经济收入的不平等,进而埋下城乡、区域、阶层矛盾的隐患,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背道而驰。
三、解决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基本实现“普九”的形势下,政府应由过去的非均衡发展教育策略转移到均衡发展策略上来,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教育部在2005年5月特意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主要是针对我国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制订的,尤其是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促使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政府的职能首先是维持公平,因为政府不维持公平就没有人维持公平。效率可以更多的由市场去调节,家庭、个人和一切利益团体都会把效率作为第一考虑因素。政府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应优先考虑满足适龄儿童的基本学习需要,使每个公民享有公平教育机会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职责定位应该比较清楚,强化政府责任,而不是模棱两可或本末倒置。而政府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的关键政策是建立新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财政责任体制。新《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再一次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规范义务教育的专项转移支付;设立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通过这些渠道,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管理上,应该实现区域的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过去的教师管理,把教师固定在学校,成为一个单位的教师而缺乏合理流动,造成当前城镇教师普遍超编,边远农村教师严重不足且余缺不能有效调节,导致教师资源配置不当。在此情况下,教师的合理流动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采取措施对优势教育资源或优秀教师进行轮换和定期培训,对在历史上形成重点学校和同一区域内的一般学校、薄弱学校之间,要对各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统筹调配,执行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年限相互轮岗的制度,同时要彻底打破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之分,把义务教育纳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新的使命,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实现省城、市域、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借助信息化来缩短城乡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为此,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专项拨款的方式,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城市教育也已经进入全面反哺农村的历史阶段,城市学校应该敞开大门招收农村寄宿学生,乃至跨省招收农村寄宿学生。另外,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非均衡投资战略。财政部门主要应按学生人数进行财政拨款,让那些长期缺钱少粮的农村学校首先得到实惠,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水平,进而增强农村学校信心。还应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问题。在教育资金的使用分配上,应切实做到城乡平等,同时,还要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缩短、消灭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平等的硬件差距。
(三)建立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观念
建立平等的义务教育观念,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应坚持城乡义务教育的共同发展。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改造,以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建议废止重点学校制度,取消政府认可重点学校的制度,尽可能为所有同类学校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使各种教育资源都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教育发展目标中确定“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内涵,明确维护农民子女教育权益的使命。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子女的教育权益,实现城乡之间教育权利的公正与公平。在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政府、学校、个人在权利与义务上的平衡。从根本上消除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及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观因素,使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教育发展质量上,实现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无显著性差异。
(四)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教师流动机制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讲是师资水平的差距。落后的农村地区、城镇薄弱学校由于区域位置、经济待遇、社会关注度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甚至连基本的缺额补员都难以做到,影响了这些学校的发展,进而影响了这些学校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打破教师与学校之间牢固的对应关系,变“学校的人”为“系统的人”,建立起一整套县域内教师流动的年限规定和流动规则,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均衡和谐发展。统一行政区域内教师津补贴政策和发放标准,由显性的工资上的平等发展到教师实际收入的真正平等。教师工资纳入县级财政和转移支付保障体制后,解决了工资拖欠问题,但工资之外,还有部分政策规定的津补贴没有纳入或没有完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主要由学校自筹经费解决。过去,自筹经费的主要来源,一是学校服务性收费的节余;二是学校因其区位优势产生的房租等营业性收入;三是学校收取的借读费等政策性收费。由于学校自筹经费收入的差异,教师的工资外收入存在差距。因此,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相配套,要统一行政区域内津补贴政策和标准,并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证广大教师的实际收入不减少,保护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建立城乡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