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教育范文第1篇

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英语的道德是“morality”,意为“standards,win—ciplesofgoodbehaviors”,是指涉及善行的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道德是一种精神,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产生、形成的,又是人们的生活准则,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第二,道德“是一种直接指向人的行为实践的精神意识”第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它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地位、生命意义、理想选择等问题;第四,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主要调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需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道德教育作为人的德性形成的必要途径,是以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人们,调整社会生活中人我、群我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是调整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它通过传递社会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塑造人的德性人格,创造新的人类道德文化和道德生活,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

从学理上讲,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人的德性的内在规定决定的。教育与道德是一对孪生兄弟。陈桂生教授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考察,指出:“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它是一个规范词,而‘教’是一个中性的动词,为描述词。”黄向阳博士从语言、逻辑与事实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系统探讨,得出“德育(道德教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从教育的词源本义来说,教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荀况认为:“以善先人者谓教。”被誉为中国第一本教育著作的《学记》上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较为完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道德教育中非道德性现象的现实透视

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道德教育的应然命题。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情形中,却存在着与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相违背的情况,这就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内容政治化和无限泛化。在我国社会现实中,道德教育之所以拥有无比的权威和巨大的力量,并不是人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道德舆论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道德教育背后强有力的国家政治权力。社会和学校借助政治权力维护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同时又使大量的非道德性因素介入。其结果稀释了道德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最后造就了一种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虚假的道德。道德教育内容的泛化实质上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化,政治化了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已经走出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它不是教授道德,而是教授道德范畴之外的政治。

道德教育活动忽视人性的培养。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其价值定位上更多是强调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而对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关注不够,甚至忽视人性的培养,遮蔽了道德教育自身所内蕴的人文关怀。忽视人性的道德教育实为非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活动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漠视人的需要与体验。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社会为本位、群体为本位,这势必造成一种“无我”的文化。它使国人接受了“我们”这个复数人称代词,忘却了“我”这个单数人称代词。梁漱溟曾说:“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我们的道德教育无限夸大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道德教育过程搞成命令式、强制式的单向灌输过程,忽视受教育者需要和内心体验,严重挫伤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也不能使学生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动力。道德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道德教育是引导人们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理应是其本质属性。然而,在实际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应然与实然却存在相悖,道德教育不具有道德性的思想和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违背道德性和反道德的教育现象也会出现,这应引起我们关注。

一、道德与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英语的道德是“morality”,意为“standards,win—ciplesofgoodbehaviors”,是指涉及善行的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道德是一种精神,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产生、形成的,又是人们的生活准则,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第二,道德“是一种直接指向人的行为实践的精神意识”第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它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地位、生命意义、理想选择等问题;第四,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主要调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需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道德教育作为人的德性形成的必要途径,是以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人们,调整社会生活中人我、群我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是调整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它通过传递社会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塑造人的德性人格,创造新的人类道德文化和道德生活,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

从学理上讲,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人的德性的内在规定决定的。教育与道德是一对孪生兄弟。陈桂生教授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考察,指出:“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它是一个规范词,而‘教’是一个中性的动词,为描述词。”黄向阳博士从语言、逻辑与事实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系统探讨,得出“德育(道德教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从教育的词源本义来说,教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荀况认为:“以善先人者谓教。”被誉为中国第一本教育著作的《学记》上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较为完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道德教育中非道德性现象的现实透视

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道德教育的应然命题。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情形中,却存在着与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相违背的情况,这就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内容政治化和无限泛化。在我国社会现实中,道德教育之所以拥有无比的权威和巨大的力量,并不是人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道德舆论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道德教育背后强有力的国家政治权力。社会和学校借助政治权力维护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同时又使大量的非道德性因素介入。其结果稀释了道德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最后造就了一种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虚假的道德。道德教育内容的泛化实质上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化,政治化了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已经走出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它不是教授道德,而是教授道德范畴之外的政治。

道德教育活动忽视人性的培养。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其价值定位上更多是强调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而对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关注不够,甚至忽视人性的培养,遮蔽了道德教育自身所内蕴的人文关怀。忽视人性的道德教育实为非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活动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漠视人的需要与体验。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社会为本位、群体为本位,这势必造成一种“无我”的文化。它使国人接受了“我们”这个复数人称代词,忘却了“我”这个单数人称代词。梁漱溟曾说:“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我们的道德教育无限夸大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道德教育过程搞成命令式、强制式的单向灌输过程,忽视受教育者需要和内心体验,严重挫伤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也不能使学生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动力。道德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道德教育范文第2篇

一、从社会性方面看道德教育

1.学校集体的道德训练

第一,学校道德工作不能脱离社会

一谈论学校中道德的训练,感觉到学校似乎是一个孤独存在的机构,这种倾向是十分不幸的。不能有两种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致的,所以行为的原则也是一致的。学校在道德上的责任就是对社会的责任。从根本上说,学校是由社会建立起来完成一定的特殊工作的机构,执行一定的特殊职能以维持生活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如果认识不到这个事实所赋予它的伦理责任,就是不负责任和的。他不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此,一般地说,学校整个的结构特别是他的具体工作需要时时联系学校的社会地位和职能去加以考虑。学校道德工作不能脱离社会。

第二,学校的社会性工作往往局限于狭隘的形式的公民训练

我们已经知道学校道德工作不能脱离社会,学校的道德工作和价值在整体上要用它的社会价值去衡量。可是,人们常常把他理解得太狭隘和太古板了。学校的社会性工作往往局限于训练公民资格,而公民资格又被从狭义上理解为明智地投票的能力和服从法律的素质等等。但是这样限制和束缚学校的伦理责任是无益的。因为儿童是一个人,如果他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人过他的社会生活,就必然要遭受损失产生摩擦。从儿童所具有的许多社会关系中选出一个,而且仅仅凭这一个社会关系规定学校工作,必然是荒唐愚蠢的。儿童在智力上、社会性上、道德上和身体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必须从最广义上把儿童看作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求学校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使儿童能够理智地认识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能参与维护这些关系。把公民资格的形式上的关系与和它实际上交织在一起的整个关系隔离开,设想有一门特殊的学科或处方能够把儿童造就成良好的公民,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学校生活应为多方面的社会关系进行训练。

第三,参与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目的

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一个与社会生活不关联的人无所谓道德优劣。只要我们把自己禁闭于成为孤立机构的学校,我们就没有指导原则,因为我们没有目标。例如,据说教育的目的是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这里显然与社会生活或社会成员身份没有关系,然而很多人认为这是教育目的的一个适当的、彻底的定义。但是,如果我们独立于社会关系之外来理解这个定义,我们就无法说明所用的任何一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我们不知道什么叫能力,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发展,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和谐。能力只有与他所派上的用场联系起来,只有与他必须履行的职责联系起来,才成其为能力。如果我们抛开了社会生活所提供的用途,我们就只能用陈旧的“官能心理学”来说明什么叫能力,如知觉、记忆、推理等能力。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孤立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或推理能力。能力是为完成某些特定类型的作用而使之协调起来、组合起来的特殊的冲动和习惯。

以上观点对于探讨道德这个问题也是适合的。只有当我们联系到与学校有关的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来解释学校活动时,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判断它们的道德上的意义的任何标准。

第四,参与社会生活亦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道德教育必须借助社会生活进行,因为他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准备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参与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学校平时的活动应当是典型的社会活动。学校本身必须是一个比现在所公认的在更大的程度上生气勃勃的社会机构。听说有一所游泳学校教青少年游泳而不到水里去,而是反复练习游泳所需的各种动作。当有人问其中一个受过这种训练的年轻人,在他掉进水里时他怎么办时,他干脆地回答:“沉下去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学校与社会的伦理关系,除非学校重视校内典型的社会生活的情况,否则学校就不能成为社会生活的预备。

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培养道德观念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将最必需的条件置之度外,结果也相应地是片面的。

第五,脱离社会生活的道德训练必然是病态的形式上的

由于没有把学校看作和建成其本身就有社会生活的社会机构,导致学校的智力训练和道德训练之间、获得知识和性格成长之间的可悲分割。除非学校尽量成为典型的社会生活的胚胎,否则道德训练必然是病态的、形式上的。具体来说,当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有用的习惯时,训练就是病态的。

2.教学方法上的道德训练

第一,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培养社会精神

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点不是放在建构和讨论上,而是在吸收和单纯的知识习得上。这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是不自觉的,不能培养社会精神。这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进入工作中,社会精神就会因不用而萎缩。儿童生来就有要讨论、发表,要做事,要服务的天然欲望。当这种倾向没有得到利用时,当学校缺乏建立交流和社会协作的基础上的动机时,当出现其他的动机取而代之的情况时,一种精神的影响的积累就比我们所能想到的要大得多,工作就变成了负担。

第二,主动的社会的学习方式的道德意义

我们认为对儿童的活动能力、对他在建造、制作、创造方面的能力有吸引力的每一种教学法的采用,都标志着把伦理的重心从自私的吸收转移到社会性的服务上来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合作和共同参与,这样才能改变个人主义动机占主导地位状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交流、合作在儿童积极的活动中形成的,不是单纯的对知识的吸收获取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提供交流、合作和积极的个人成就机会的大量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吸收变成主动参与,在活动中领会自己所做事情的社会价值。就拿手工训练来说,它不仅是用手的,也是智力的,在任何一位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可能是对当然地传统社会性技艺和习惯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的社会性是衡量学校道德工作和价值的尺度。只要学校本身在精神上能代表真正的社会生活,只要我们所称的学校纪律、管理、秩序等等是这种固有的社会精神的表现;只要所用的方法对积极的建构能力有吸引力;只要课程的选择与组织能提供材料使儿童认识他必然在其中起一份作用的世界,认识它必然满足的需要;只要这些目的都达到了,学校的伦理道德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二 、从心理学方面看道德教育

从心理学观点看教育可以归结为对性格的考虑。正因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道德性格的形成,因此,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切学校工作的目的。

第一,道德性格的力量。明显的行动是性格必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我们的道德书籍和讲义中,我们可能把重点放在良好的意向等等上面。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去培养出来的那种性格,不是仅有良好意向的那种性格,而是坚持实现其意向的性格。也就是说仅有了道德感知还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意志,否则无法保证道德行动的最终实现。在生活的实际冲突中,个人必须有能力站得住脚,有所作为。他必须有主动性、坚持性、坚定性、勇气和勤勉。简言之,它必须具有“性格的力量”所包含的一切东西。

第二,除了纯粹的力量以外,还需要道德判断力即通常所谓良好的鉴别力。因为单纯的力量可能是粗野的,它可能践踏别人的利益。即使目的是正当的,在实现目的时也可能侵犯别人的权利。除此以外,在单纯的力量中,不能保证有正当的目的。效率可能指向错误的目的并造成实际的危害和破坏。单纯的知识和判断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被掌握了而没有得到应用;判断是以关于实现的目的所指导的知识。一个有判断力的人就是有估计形势的能力的人。他能把握他所面临的情景或形势,不理会不相干的事情或在当时不重要的事情;它能抓住值得注意的因素,根据他们各自的要求把他们分成档次。仅仅抽象地知道什么是正当的,仅仅只有一般地遵循正当事情的意向,不论它是多么值得称赞,决不能代替这种经过训练的判断能力。

第三,对目的的认识必须不仅是理智上的,还需要道德敏感性。我们能够想象一个有最出色的判断力的人,然而他不能根据他的判断去行动。不仅必须有力量保证在实行中克服障碍,而且必须有机灵的个人的灵敏反应,即情绪上的反应。实际上,没有这种敏感性,是不可能有良好判断力的。除非对情况对别人的目的和利益有一种迅捷的、几乎是出自本能的敏感,判断力中的理智就没有适当材料可以发挥作用。正如知识的材料是通过感觉提供的,伦理知识的材料则是情绪上的敏感性所提供的。可以说道德判断是建立在道德情感之基础上的。

我们对道德性格有了明确的认识,就有了道德标准,用它可以检验学校直接为个人所做的工作。

一是我们已经知道,天生本能和冲动是行为的源泉,那么学校是否对自发的本能和冲动有足够的重视?是否为这些本能和冲动提供了足够的机会?是否是依靠积极的建设性的能力而不是依靠被动的吸收?我们所想象的自我活动是与通过眼和手起作用的冲动没有关系的、纯粹“理智的”,我们所说的自我活动是否大都使自己变得没有意义了?只要现在的学校教学不能经受这些问题的检验,道德上的结果就必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果我们不能就这几方面做好积极的准备并付出足够的代价,我们就不能获得积极的性格力量的发展。

二是我们对学校工作的检验还必须看它是否提供了形成良好的判断所必需的条件。判断力一般包含着选择和鉴别的能力。只学习书本知识永远不能发展判断能力。判断力的发展是与把重点只是放在学习上的教学方法无关的,只有将获得的知识付诸应用时,才谈得到检验。然而,在这方面今天的学校做得十分欠缺。正如有教育家所说,今天的教学在智力方面的最大缺陷是看到儿童在离校时没有心智上的洞察力,事实对他们来说似乎全都是一样重要的。没有用价值的天平将事实分类和分成档次的本能和习惯。

道德教育范文第3篇

耕耘道德教育之土壤

道德教育首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道德原则,通过各种外在的社会引导,榜样示范灌输而入脑。道德教育需要真正地做到“生活即教育”,让孩子们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生活践行中形成道德意识,唤醒学生的心智。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总感到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口号式的东西颇多,抽象的大道理多,高尚道德讲得多,而基础性道德,个体道德规范讲得少,可操作性不强,实质性的便于学生接受的少。

道德弱化倾向在部分学生迷失在网络媒体世界的现象中可见端倪。“网络新生代”热衷于在电子屏幕前寻求游戏的与刺激,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他们把自己的闲暇时间,放到充满火药味儿的电子游戏里,早把道德的尺度抛到脑后。

学校追求教育功利,像追求GDP一样。学校德育工作重视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什么会给学校带来功利,校长就管理什么?什么会给教师带来功利,教师就教什么?什么会给学生带来功利就学什么?结果:主管单位怎么评价学校,校长就抓什么,校长评价教师什么,教师干什么,教师评价学生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育被异化,甚至成了纯然的求知之学。

学生家长就将对生活的期许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苦”如烙印般深深地烙在家长的心上。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做比较,有没有比他们更优秀,有没有比他们更出众,上学时千叮咛万嘱咐,回到家管得紧,到了寒暑假也没有自由,弹琴、画画、书法、舞蹈……等等。孩子们几乎没有体验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甚至连看一下周边的风景也几乎成了奢侈。

近几年,“陌生人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名词,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动,形成了“新的群体”,造成了地域社会风尚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及生活水平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凌乱,行为失规。就学校而言,为“陌生人”准备了师资,准备了教室、课桌椅、课本等,但是没有准备好道德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环境造就人,不一样的环境影响着孩子不一样的为人处事。土壤需要改良,才能更好地孕育庄稼。为了改善我校的道德教育环境,我们从营造道德教育氛围入手,近几年来,充分利用宣传栏,不断更换道德教育内容。如介绍“十大感动人物”,介绍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在校园的墙上张贴宣传画:“黄香温席”、“岳母刺字”、“探病母”等;每一个教室门口的墙饰由以前的名人名言换成了道德导行牌,如“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在教学楼内特地制作了大幅的不锈钢板《三字经》镶嵌在墙上,让学生平时路过都能诵上几句。学校在2008年汇编了书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道德教育校本教材。2010年又汇编了道德教育校本教材《道德是被感染的》,校本教材不仅有利于道德教育与实践有个框架结构;还充实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内容,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便于教师更好地操作。

我们认为良好的品德形成,“认知”是先导,是道德观形成的基础,正如柯尔伯格所作出的判断,个体道德价值观以至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必然经历不同水平,多个阶段的发展,这是一个漫长而富有动感的积淀过程。在现实活动中道德观念的形成并无顺序先后,价值大小,份量轻重之分,早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于后发的价值观念形成发挥着重要而直接的干涉和影响作用。

撒播道德教育之种子

道德教育活动必须摒弃封闭的庭院式教育模式,代之以开放式的教育活动。借助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社会实践的启发、诱导。学校注重学生平时、日常的生活事例,道德教育摄制组所摄下的学生生活道德情景,通过多媒体在班队课上放给学生看:

镜头一:三年级三个女孩看到厕所门口地上有脏水满地,用拖把打扫干净。

镜头二:谢瑛同学把久病卧床不起老妈妈背出房间晒太阳,并为她梳理头发,帮洗衣服。

镜头三:朱琳为爷爷过生日,切生日蛋糕给爷爷吃。

镜头四:501班少先队员为汽车站亭美容(冲洗落满灰尘的玻璃亭子)。

镜头五:601班鲁恩明同学因爸爸车祸瘫痪在床,每天放学后,陪爸爸聊天、帮洗澡、换衣裤,为爸爸每天倒马桶。

这一个个平凡而明了的事例,都发生在本校,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同伙之间,他们将相互感染,相互传递,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共鸣,将道德教育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导孩子感悟了什么是孝敬、什么是感恩、什么是为他人着想,什么是敢于担当责任。可谓道德教育的“说理、导行”已水到渠成。

班队课上,老师与学生讨论交流发生在学生身边不道德的真实行为事例。如:老师讲“有一位住宿在校的四年级学生,平时吴老师很关爱她,她感冒时,领她到医院挂点滴。有一天,雨下得很大,放学了老师没有带雨伞无法回家。问这个学生借把伞,这个学生支支吾吾了半天不答应,吴老师脑海里一片空白,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有个学生马上举手说:“她太自私了!忘恩负义,应该向雷锋叔叔学习!”,这个事例说明,孩子只有在他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不断碰撞才能成长。道德教育有意义的工作是借助于受教育者价值生活体验的启发、诱导,而非越俎代庖,做简单的直称判断。

我校的德育工作者把零星的做人道德,加以整合,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汇编了37个道德教育教案。教育涉及基础道德的方方面面。从学会感恩到尊重他人,从诚信善良到有责任心,从勤劳节俭到举止文明等。教师们开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道德观摩课,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平常留心观察学生的每一天,教师自己也静下心来阅读《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小学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等刊物。在课堂上,学生模拟生活细节,通过小品、快板、诗歌等形式展示了一个个道德小故事。

如打电话的礼仪(二年级)评价要点:1.接通后是否问好;2.有否介绍自己;3.有没有询问对方身份;4.有否把事情说清楚或听清楚;5.说完后有否说再见;6.是否等对方挂了电话后自己再挂电话。

再如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四年级)1.让学生看录像,镜头里面有传达室的保安履行职责的全过程;2.教师讲电影《泰坦尼克号》,在船即将沉没的时候,船长走进了船长室,选择了和船共存亡,学生明白了这就是一种担当、负责的精神;3.让学生交流、反思自己的责任心;4.教师小结,事情不分大小,件件做好,责任不论轻重,主动承担。少先队大队部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由中队辅导员轮流主讲道德教育篇。

浇灌道德教育之苗圃

少先队大队部结合道德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争“十章”活动,大队部精心设计了十种不同的彩色道德章卡片,即:礼仪章、感恩章、孝敬章、诚信章、善良章等。无论你在校园、社区或家庭,只要学生有一次道德生活体验,为人道德的真实事例,并有证人就可得一张相对应的道德卡,有委托家长颁发的,有委托班主任颁发的,也有委托中队长颁发的。无论是谁,只要能获得十张道德卡片就可到少先队大队部领取一张道德合格证书。如:有一位学生与老师一起乘公交车回家,见到一位老人上车马上让座,老师等到明天孩子来学校上学时立马颁发给他一张“善良道德章”卡片。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评比“十佳道德少年”活动,活动后期我校制作了宣传小册发给每位学生家长。册子里汇编了我校十佳道德少年事迹:如十佳道德少年之一贺朵朵的道德事迹:她读三年级时,老师给她安排了骆某某同学做同桌。有一天下课时,骆某某突然发病,全身痉挛,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昏倒了,把同学们都吓坏了。贺朵朵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马上背起她到教师办公室,让她躺在沙发上休息,此后每隔两个星期骆某某同学就会发病一次,作为同桌,贺朵朵同学特别关注骆某某的状况,防止其因突然发病而摔倒,长此以往,贺朵朵好象是这同学的保姆。每当被问到这件事时,贺朵朵都说:“我帮助她,尊重她,我无怨无悔。”老师的感言是“尊重强者也要尊重弱者,尊重优秀同学也要尊重身患疾病的同学,把他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通过彼此的关爱来减轻它,让弱者找到自尊、自信。同桌、同伴的特殊照顾使弱者身感同在蓝天下,沐浴着一样的阳光,享受着同样的幸福。”十佳道德少年的事迹使学生道德意识升华,道德情感相互碰撞,道德践行相互感染,道德之花遍地开放。

收获道德教育之成果

道德教育从社会入手,就是好公民的培养;从个体入手,就是好人的培养;从生活入手,就是创造和谐幸福的生活。

道德教育范文第4篇

一、重点高中德育实效低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1、德育实践力度不够。重点高中虽然对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上,尽管在制订学校计划时都强调德育,但为了升学率这一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尺度,学校又不得不使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德育内容空泛。有的重点高中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孤立的日常行为规范上,把德育归结为或等同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较少或者没有考虑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核是什么;只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很难从思想和行动上接受,有的即使暂时接受,也不能心服口服。此外,德育不是高考的内容之一,所以有些重点高中只是应付课时,学生也心不在焉,德育教育效果较差。

3、德育途径单一,方法死板。重点高中的德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且惯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学生总处于被动教育地位,这种教育方法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迫于学校、教师的威力而不得不坐在那里,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

4、德育评价不规范,因人而异。有些重点高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最后闭卷考试为依据。这样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是优,那些升大学有把握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学校往往不能严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仍然是德育成绩较好。而有些德育考试成绩不佳,而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由于没有被教师发现,所以德育成绩平平。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几个条条就行了,平时行为无所谓。导致有些重点高中的学生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双重人格。

5、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班主任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班主任岗位,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工作也很投入,但由于生活阅历较浅,且受市场经济等一些利益观的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事,严重影响了言传身教的教师形象,也影响所传授的德育的效果。

二、增强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对策和措施

1、进一步树立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中真正坚持“德育为首”,必须牢固树立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一观念,并在素质教育中不断巩固。正如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所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剂”。

2、激活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

在迈向21世纪之时,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风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李岚清同志在一次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质教育的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我深深体会到,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韩国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人,新加坡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加坡人,但中国人就是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这是很大的危机。“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就是指看不出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气质。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着称于世,但是,这些优良传统现在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经消亡了,同时,体现国民素质的社会公德也有较大的滑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当然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作为学校教育,德育要牢牢扎稳自己民族的根。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有它产生、成长的特殊条件和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些独特风格不仅是该民族的标志,也是这一民族生存发展的必要依据,没有民族特色,也就没有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先辈反复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结果。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优良传统,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会降低德育的实效,从长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支柱,是十分危险的。

3、改进学校德育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当代中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发展的要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讨问题,寻找真理,反省自我,完善人格。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这是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此外,改变德育教育只是德育教师工作的错误观念,应树立全体教师都是德育教育者的全方位的观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中去,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育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楷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传授道德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它,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品质,最后才能转化成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是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每个教师都按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去教育,定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并自觉成为一名道德实践者。

4、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民主化、制度化

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重点高中有义务向社会提供真实、客观的道德评价,为以后选拔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德育评价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区别的,不能只以闭卷考试来定论。德育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德育教学内容“知”的了解程序(可以用考试来表示);学生平时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表现。其中以“知”的了解和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为重点。将这些内容固定下来制度化加以平均就给出该生的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方法采用民主化的方法,改变以往教师一个人定成绩的做法。只有这样一个客观、真实的道德评价才能说服人,才能引导学生向道德的评价标准靠拢,才能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5、切实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道德教育范文第5篇

关于诚实:《木偶奇遇记》

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匹诺曹”的木偶贪玩成性、不思学习、逃学游荡的历程,讲他如何在仙女的帮助下,战胜坏朋友猫和狐狸的引诱,战胜自己的惰性和说谎的坏习惯,最终回到老爸身边,成为老爸的小帮手和一个好学能干的真正小男孩的“奇迹转变”。故事中最具道德感的奇妙情节是,小木偶三次因为说谎而变成“长鼻子匹诺曹”,后来不得不讲了真话,让仙女把鼻子变回采。

匹诺曹的鼻子为什么会变长?他的出不了门的长鼻子一共分三次变长,匹诺曹讲了哪三次谎话?宝宝认为匹诺曹变成“长鼻子古怪小木偶”后,后悔不后悔?仙女又是怎样让匹诺曹的鼻子变短的?

匹诺曹想把木偶戏班班主给他的金币私吞掉,不想交给爸爸,因此对仙女说了谎,他的鼻子就开始变长;而小木偶因为怕仙女看穿他的谎话,不得不撒第二、第三个谎话来圆第一个谎,这样他的鼻子就越来越长,最后连门都出不去啦,匹诺曹一定是悔得肠子都青了。仙女是为了给他一个教训,让他养成不撒谎的好习惯,才让他的鼻子变长的,匹诺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诚实的可贵后,仙女招来了啄木鸟,让它们帮忙把匹诺曹的鼻子啄短。

后来,匹诺曹又一次撒了谎,他的鼻子又蹿长了,还好,他记起了上一次的教训,接下来说了实话,鼻子就自动缩短了。木偶的脸红了,生怕大家看到这一幕,这说明小木偶还是一个好孩子,他是希望变成更诚实的,而改掉撒谎的坏毛病,也需要这样一个警告:“可不能撒谎呀!要不然鼻子会变长的!”

关于忠信:《神奇的九色鹿》

童话梗概

有一个猎人在森林里落水了,就在他快要淹死的时候,一头神奇的九色鹿涉水而来,救起了奄奄一息的他。猎人叩头致谢,声称要报答“恩人”,而九色鹿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他走出森林后,不得把它的行踪告诉外人。猎人满口答应。但是后来,猎人看到国王贴出的寻找九色鹿的告示,没有经受得住诱惑,自告奋勇带着国王和卫队去森林里寻找九色鹿。在他以自己为诱饵将九色鹿呼唤出来以后,九色鹿悲愤地诉说了落水者的背叛和恩将仇报,最后,这个忘恩负义的出卖朋友的人,被国王卫队处死了。

妈妈提醒时间

看到国王告示的时候,猎人心里有没有过犹豫?是什么让他选择了出卖九色鹿?九色鹿重见猎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看到国王和卫队时,它的心情又变成怎样?国王为什么不杀九色鹿反而杀了猎人?

妈妈解释时间

看到国王告示的时候,猎人心里肯定挣扎了好久,他心头会有一个“好猎人”和“坏猎人”在打架,“好猎人”说,九色鹿救了你的命,你答应过它不把它的藏身之处告诉别人,你要守信用;“坏猎人”说:守信用就不能当宰相,不能拿到国王赏赐的金银财宝啦!不就是一头鹿吗?谁叫它傻呵呵地救了自己呢?最后,是心头的那个“坏猎人”上了上风,让九色鹿陷于危险之中。

九色鹿对猎人毫无防范之心,它欢蹦乱跳地奔出来见自己的“老朋友”,表现出对朋友的十足信任,这更衬托出了猎人的心怀鬼胎。这个不守信用,为了财富地位出卖它的猎人,当时一定是连看也不敢看九色鹿的眼睛的。最后,听了九色鹿讲述的事实,国王对这头神鹿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对“落水猎人”这样为了自己的私欲就出卖“恩人朋友”的人,表现出了应有的义惯,所以国王最后选择了放走九色鹿而惩罚“背叛者”。

关于贪婪:《渔夫和金鱼》

童话梗概

渔夫和他的老婆住在海边的破草房里,生活十分穷困。一天,渔夫撒了一天的网才捞到一条小金鱼,小金鱼苦苦哀求渔夫放了它,说它会满足渔夫的任何要求,渔夫没提任何要求就把金鱼放了,回去一说,老太婆大发脾气,一次一次地催逼渔夫去向金鱼提要求,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过分,最后居然提出了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小金鱼来伺候她。此前的愿望小金鱼都满足了她,但最后一次,金鱼沉默不语地游走了,渔夫回家一看,老太婆又坐在破草房前,用她的破洗衣盆洗她的衣服呢。

妈妈提问时间

老太婆每提一次要求,渔夫恳求小金鱼。的口气有什么不一样?金鱼回答的口气有什么不一样?海水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太婆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金鱼最后用什么办法教训了她?故事里的老太婆,除了贪心让小金鱼不满外,还有什么毛病让小金鱼不满?

妈妈解释时间:

渔夫一次一次地去恳求金鱼,前几次,金鱼部答应了他,满足了他的要求,金鱼是守信用,渔夫放了它,它要报恩;但老太婆的贪心已经让小金鱼越采越不满,导致在故事的部分,小金鱼不仅用沉默回绝了老太婆的贪婪要求,更让她“一朝回到日时光”,收回了自己的一切给予。事实上,除了贪婪以外,最让小金鱼不满的,还有老太婆不劳而获的思想。

如果老太婆不提最后一次要求,她会不会坐在高高的宫殿里当她的女皇,开开心心过一辈子?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越是轻易得到的财富越会刺激老太婆的胃口,让她产生“不要白不要”的思想。老太婆的结局,从她第一次索要洗衣盆时就开始了。贪婪之心刚开始就像一粒草籽,一粒树种,最后它长成了参天大树,并垮下采,压倒了我们。所以,要改掉不劳而获的贪心,就要从小处做起,不等它萌芽,就把它揿灭。

TIPS盈“借童话说道理”的注意事项

1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童话都有一个道德或道理的核心,不要用你片面理解的“道理”去套这些故事,这反而会使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产生偏差。反复诵读,直到孩子能绘声绘色讲演这些故事就可以了。等孩子长大到十几岁、二十几岁,他再来看这些童话,又会有新理解,甚至认为,“童话不是写给小孩子看的。”童话中的悲悯、同情以及成长的忧伤,都不是三五岁的孩子所能理解,还是要给孩子留足提问和想象的空间。

2 就算是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核心”的故事,也不要一开始就来讲道理。一开始,应该让宝宝注意到故事精妙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对话和心理描绘,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每个人物(包括动物)做出选择前的心态,让宝宝可以流畅地复述整个故事,最后再点出故事的道德核心,这样的方式比较符合小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讨厌枯燥的说教的心态,也容易让故事中的道理更浅显易懂。

3 若想让宝宝从故事中得到教益,不妨与宝宝一起分角色扮演童话中的主要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小孩对正反面人物的心理状态与语文特征会有更深入的了解,理解其中的道德寓意也会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