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品德培养;联系生活;家园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001-01

一提到早期教育,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怎样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的各项技能,使孩子更聪明,而常忽视了对孩子尤其是在幼儿期的品德教育。幼儿期开始就应进行正确合理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

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天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假如德育工作跟不上,很轻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德育工作。

1.利用节日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在每年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都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结合亲子活动,进行“制作五星红旗”的主题活动。通过对我们的国旗的制作过程,知道了国旗对于我们的意义使幼儿萌发了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2.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适时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比如,幼儿在课间玩玩具时,为争夺玩具发生争吵,这时教师就根据情况适时进行团结礼貌的教育,主动认错的教育,互相谦让的教育,讲文明的教育。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应该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促幼儿良好品德的尽快形成。

3.在室内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讲故事、念唱儿歌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培方面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讲故事是幼儿园最常用的教育形式。通过给小朋友讲故事、让小朋友看图学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和应该怎样做,使幼儿初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4.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时的德育教育。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玩高跷、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等。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德育教育的契机,而这些隐藏着的教育契机也许会让孩子们终生受益。所以让我们蹲下来,关注生活细节;真正参与到孩子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用他们易懂、乐懂的形式去感染孩子,在点滴中教育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生受用不尽的良好品德。

二、教师要注重示范性教育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一面镜子,向幼儿灌输任何东西,自己都先做出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就会为他们美好的前程创造条件。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要象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逐渐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家园互动,让家长用真爱去感染孩子

品德教育范文第2篇

2.家庭环境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往往和社会大环境一样,与课堂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传递出不同的信息,而学生受言传身教的影响无疑更大,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家庭的言传身教面前不得不“甘拜下风”。

3.教育者水平有限。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对思想品德教育不够重视,加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思想品德教育意识淡薄,在言谈和行为中都流露出对品德的轻视,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负面的影响。

4.教育手段的单一,教育内容滞后。我国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育来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说教和灌输,即使搞活动的话,也仅仅是流于形式。整个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没有任何挑战性,也唤不起中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另外,教科书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从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到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同小异,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不能与社会现实相连接,使得受教育者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5.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能力,但是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左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标准。从而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负面信息都会给他们的思想品德带来不好的影响。

6.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长久以来,我们都以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还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品德的形成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心理上的接受,如果学生存在心理腻烦现象或者具有病态扭曲的心理,那么是不能接受和形成良好的品德的,良好的品德的形成需要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在加强品德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者说心理健康教育本来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即有“心理”之意,品德的发展是与心理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品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生活与活动 说服 家校沟通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高尚的思想品德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作为教师,要引导好、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谐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沐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其他学科也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因为各学科教师都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课堂上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我与他人,明白某些事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善抓细节,讲求实效,避免呆板,声情并茂,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心绪,拨动学生心弦,这对学生一生都有好处。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思想、知识、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师,他们是第一个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教育方法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人,他们对少年儿童乃至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教师是最神圣、最完美的人,是道义和知识的化身,所以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和敬重超过了一切人,教师的每一句话他们都深信不疑,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教师应对学生真诚热爱,与同事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以为人师表的力量树立威信,影响少年儿童的言行举止,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取得育人工作的成功。

二、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行。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榜样。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德观念。

此外,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小学生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会、热烈的演讲赛、精彩的歌舞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感悟,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触动,不知不觉地懂得深奥而抽象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团结、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

三、必要时进行反复的说服教育

小学阶段既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又是进行德育的困难时期。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处于多变,行为处于多动,情绪处于多样的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不可能通过一则故事、做一次游戏就能形成的。即使良好品德已经萌芽或形成,也不可能永远地保持下去。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且不稳定,很容易与外界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反复性。为了收到正面强化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促使他们能比较稳固地向前发展。发现缺点和错误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之处。教师在制定品德教育计划与组织品德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如何从正面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四、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

家庭教育是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学生人格的形成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觉中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并与家长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品德教育范文第4篇

思想品德教育中,把生本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课堂教学的质量较差,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难以高效的开展。因此,要加快初中思想品读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学中以生本教育为核心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生本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以教材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相比,生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生本教育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求以生命为教育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体的差异性,教学内容要能够学以致用。生本教育把学生放到了教育的核心位置,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目的。

3.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不足

3.1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往往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不浓,课堂缺乏积极性。教师对于课程的考核依然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老师和学生都对课程缺乏足够的热情。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问题也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3.2教师素质问题

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内容,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境界。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大多为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虽然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素养难以考证。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面,还需要拥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考试而学习,最终思想、品德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教学的质量低下。另外,初中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叛逆心理,学生非常容易受到教师言行的影响,如果教师本身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很容易被学生模仿。3.3教学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教学评价是思想品德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少健全的奖惩机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会夹杂个人主观意见,难以客观的评价学生;其次,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评价;最后,教师在评价中,不能够将教学与评价进行完美的结合,教师注重评价的结果,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4.生本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4.1建立学生讨论小组

教学过程中,可建立学生讨论小组,科学组织小组内容和形式。小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各个学生的任务,并且尊重学生的小组安排,完成记录、汇报等各项任务。组织小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并且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

4.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预习,并且归纳出课程的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在预习中,既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讨论时又能够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4.3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并且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互动。而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5.结束语

生本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挖掘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生本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

作者:周宏平 单位:江苏省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曾荣.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品德教育范文第5篇

一、纵向与横向结合。纵向,就是上级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才规格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横向一是树立身边榜样,即“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刻苦学习”、“拾金不昧”等学生模范;二是走向社会,请有特殊贡献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老党员、老干部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教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榜样,从细小的心灵里孕育为祖国繁荣而发奋进取的良好品质。

二、家庭与学校结合。把儿童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心愿。与家长密切配合可使班主任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做法有三:1.扬长补短。

与家长谈话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2.对品德较差的学生定期与家长联系,不断变换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3.学期中间进行学生操行返家,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这样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就能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小学的班主任肩负着既教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完成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通过讲《小珊迪》、《年关》等在学生中开展“三对比”,即新旧社会对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比、我与旧中国、资本主义儿童对比,使儿童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课外,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结合儿童的爱好,通过演唱、跳舞等形式歌颂老前辈,歌颂社会主义祖国,歌颂英雄人物,使学生在欢乐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