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家庭生活等领域,因而《单片机应用技术》这门课程在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单片机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性强、更新快、实操性要求高,而高职学生基础较薄弱。为了更好地把这门课程教好,要整合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到情景学习、任务学习,最后能学以致用,零距离上岗。
2.教学内容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都是按知识系统的组成原理,逐步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组成及内部结构、指令系统、软件编程、定时/计数及中断、硬件外部接口及扩展、综合应用、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课程内容涉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C语言或汇编语言、PROTEUS仿真软件和KEIL软件。在课程总实训过程中进行作品制作时还与电子装配工艺这些课程有关,高职高专的学生根本没有较深入地学完上述课程,基础较差,理论知识的讲解根本无法让学生理解和领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把知识要点与内容穿插好,应用到各个情景中来,通过一个一个的情景设计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运用单片机典型实用的例子,学生理解了单片机是如何应用的,并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情景设计是单片机知识整合的重要手段,要把知识要点都应用到各个情景中来,又要确保情景内容不要重复和情景场面不能太多。在情景教学中,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为主线,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情景内容设计――知识准备――学习设想――项目方案设计――制作过程――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总结和提高。
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硬件系统――单片机结构、引脚功能认识――8个发光二极管依次点亮――分组,器材的准备和认识――知识型习题和技能型习题的检查――知识总结与实训报告填写
音调发声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开发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音调发声器原理――开发系统的开发过程――用开发系统设计音调发声电路――独立完成发声器电路的连接,完成源程序的输入、调试与运行――填写综合检查表,*.HEX文件是否生成――KEIL软件的使用
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程序结构――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程序结构――交通灯指示,LED显示――流程框图的编写――交通灯的显示――软硬件联机调试
秒表的设计与制作――定时/计数及中断――综合定时/计数及中断的应用程序――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多功能易修改的秒表――产品的制作过程――整个仿真过程的操作演练――程序的烧录,整机的联调
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LED、键盘及接口、A/D、D/A扩展――LED显示数字和键控程序实现――遥控,传感器,智能控制,数码管显示――遥控、启停智能小车的设计――智能小车作品的演示――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过去,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之比为1∶1,由于单片机的实践教学要求很高,因此学生考核方式大胆进行改革,减小笔试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将评定方式改为“平时成绩20% +项目成绩70% + 卷面成绩10%”,平时成绩以平时作业和到课率为主,卷面成绩以理论考核(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项目成绩包括实验和实训环节。实验考核主要包括基本操作技能、实训纪律和表现、实训报告及总结、作品的工艺和演示结果。实训方面要求学生在期末之前完成几项由教师事前制定的训练项目,这些项目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不参与指导,在实训过程中,要填写综合检查表,综合检查表中要考虑学生在实验实训中的文件建立及命名、硬件作图、硬件连接、软件流程图设计、程序编写、程序下载、联机调试等整个开发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检查,并要求学生简要描述本项目的整个工作过程;实训完成时,教学团队填写项目评估表,项目评估表中要依据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过程中细节评分再进行项目评分,最后依照每个项目成绩评定每期综合评定实训成绩。到期末,教师根据实验实训来进行项目成绩评定。
关键词:.NET;实训教学;具体实施;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195-03
作者简介:邹珺(1981-),女,硕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NET软件开发。
课程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开设了.NET课程,各院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开设课程学期、课程大纲、教学内容会有所差异,但基本上涵盖了C#程序设计基础、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NET企业级应用开发等课程。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NET作为一个跨语言的平台,已成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网站的常用工具。软件相关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训教学是软件相关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较大比例的学时。因此,.NET课程实训教学可采用“案例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企业级程序开发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程序开发工作打下基础,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实训教学的依据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一门专业课程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是为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进行灵活应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并注重培养其职业能力、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1]。
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目前主要采用“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方法,它是教和学互动的模式。 其基本思路是:以“项目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项目导入(实践)学生思考、分析、回答、教师评议、总结(理论)扩展应用(实践)的方式进行,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注重采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代码编写等方面的能力,针对课程中的育人因素,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创设和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创新和道德意识以及创业能力[2]。
课程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
“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编码熟练的前提下开发项目案例的能力,因此 “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非常重要。对于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主要有5方面:
①该实训过程对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项目案例说明,并与实践相结合;
②与企业生产过程或实际的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③学生有机会独立进行项目案例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系统测试等;
④有明确而具体的项目案例成果展示;
⑤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性,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3]。
只有满足了上述条件,这个实训教学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课程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
现以《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为例,说明“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4.1课程定位
《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以“培养学生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C#实现.NET命令行程序、运用C#/WinForms实现.NET 窗口程序、运用 实现数据库应用程序”为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了C#程序设计基础、SQL数据库基础等课程基础上,通过该课程学习,并通过后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强化,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4.2实训教学设计理念
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软件设计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进行课程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4.3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1)以“.NET”为载体,依据IT企业的“软件工程师岗位要求”,确定“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为核心,突出“理论必需,应用为主”,将IT企业中具体的项目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涵盖等实用技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学”和“做”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具有从事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意识和基本控制技能。
(2)教学过程中,模拟完成企业“项目案例”贯穿整个实训教学过程,将实训内容置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问题、项目导入(实践)学生思考、分析、回答、教师评议、总结(理论)扩展应用(实践)的方式进行,使实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学生从项目案例中掌握使用窗体控件连接、查询和操作数据库以及DataGridView显示和操作数据库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一定经验,能将实训内容应用于实践,实现工学结合。
(3)教学组织上以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变作为切入点,实现真实“工作”和“学习”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企业工作者”负责完成具体任务,在模拟企业工作情景中得到锻炼。教师要成为教学策划和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4.4项目案例的确立
项目案例的确立非常重要,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标准(正确答案、美感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当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在项目案例开发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或策略上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及时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本课程选择“考试管理系统”项目作为整个实训教学的项目案例,将该项目进行模块化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并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逐步展开教学,将《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到本项目的各个模块中。该项目容易理解、规模适中,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学生比较感兴趣。
4.5项目案例的开发
(1)实训环境:计算机实训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并安装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软件。
(2)学生分组:一般一个班级大约40人左右,3~5人分为一组。学生首先自由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每个小组成员要责任明确,并选择一个沟通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小组人员的任务分配、项目进展情况检查和人员协调工作。
(3)实训教学设计:①每个项目组成员依据个人特长进行职能分工,比如,界面设计、代码编写、数据管理、文档撰写,这样可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②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项目案例开发的过程、各个阶段产生的文档和项目整体效果等内容后,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开发,如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辅助解决,这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巩固知识;③严格按照企业软件开发的流程进行管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每个阶段、每个项目组必须将自己的工作文档化,这是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④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还要注重团队意识,学生之间要协作,要善于沟通、表达和配合。 每个项目组都有自己的任务,项目组必须上交每个阶段的文档(如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文档、验收报告、软件使用说明书等)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每个阶段召开评审会议,检查技术上是否符合约定的规范,做到分工明确,组织有序,项目经理全程监督和协助;⑤学生在实训结束后,要提交实训报告及软件,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有针对性地对系统中的关键内容提出问题,项目组的学生当场解答。最后,教师根据作品的质量和学生的表现情况给出成绩[4]。
课程实训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学生在丰富自己实践经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不断进行探索钻研的过程,在实训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项目化实训,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以职业、创新和就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设计思路。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很重要,主要包括方法总结和技术总结。方法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完成的最佳解决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术总结中,“一题多解”是比较好的环节,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给学生进行阐述,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评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由此,学生一方面学到了更多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全面吸收整个项目的精华。同时,教师应结合企业实战项目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从事软件开发相关工作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技术进行解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5]。
目前编程语言种类很多,掌握一种语言编写程序以后,再用另一种语言写程序就很容易上手。学生都是从编程零基础开始,对于从未编程写代码总会缺乏自信,只有通过“案例驱动式”实训后才会比较有信心。
综上所述“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对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能起着相当大的正面促进作用,最终让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社会交往和团队精神等素质。作为教师,要对“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进行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杨丽波,朱迅.项目教学法与项目化实训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2]马海峰,李军华.高职“程序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
[3]姜万昌,郭健.基于项目的.NET实训课程教学探究[J].软件导刊,2011(11).
[4]陆琳琳,王雅轩企业实训项目与计算机教学的融合[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6).
[5]谭晓兰.高职院校课程实训内容探讨与确定[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NET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为了使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致,几年来,计算机教指委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及规范,明确指出“计算机科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1]。在IT专业中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两年来,我们经过探索和实践,创建了一套可教学化的实训教学体系,对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教学化实训体系的建设关键在于实训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3+1”实训教学模式的确立,教师实训机制的建立以及实训教学方法的确立;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组织的保证及考核模式的改革是深化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方法的保障。他们是可教学化体系建设不可分隔的部分。
2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可教学化实训组织体系
要构建完善的可教学化实训组织体系,首先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政府、企业、院校三方从组织上确立实训教学在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起到了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的作用,将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落到实处。东软信息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训中心就是在大连市政府以及东软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初成立的,中心除担负学院的实训教学任务外,还作为大连市政府挂牌的“软件人才实训基地”,为大连市IT产业发展,培养、输送急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联盟,紧密跟踪、研究行业主流应用技术,建设标准化实训教学资源。材、案、统一实训项目、统一文档模板、统一考评办法;按计划分阶段组织建设并完善涵盖学院各专业的初(中)级人才岗位技能的实训体系并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研究各行业业务,将技术与业务相结合,建立并扩展行业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实训的同时掌握行业业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配合系部教学计划,完成对教师的训练及实训体系向各系部的转移,使学院专业课程教师真正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并能按照实训体系教学要求完成对学生的实训。
第四、组织安排做好教师的实训教学的技术支持工作,配合实训教师完成对学生的实训,使学生成为一名可以按照软件开发管理方法及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项目开发的软件工程师。
第五、利用校企联盟承接协办项目,建立项目的竞标制度及机制,组织项目的审核、测试、验收及交付。最大限度地使具备开发能力的学生多参加项目的开发及管理,不断增加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开发经验。
第六、建设维护实训社区,在做好教师实训教学支持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场所,形成校企合作的互动平台,增强企业对学校的了解,建立互信渠道,托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2坚持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资源整合
实训教学资源是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基础和保障,包括教学用项目开发的基础理论资料,难点、重点讲解资料;项目开发专用技术资料;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及相关文档、模版,是可教学化实训体系的核心。因此,可教学化实训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训中心人员将企业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技术分析,按照工程管理的要求进行项目的可教学化改造,修订补充项目文档,总结归纳教学内容,最后完成可教学化实训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将实训教学落到实处,实训中心工程技术人员紧密跟踪IT行业主流应用技术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通过对大量软件企业调研,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包括Java、嵌入式、.NET在内的实训项目的开发及实训体系建设,完成了不同方向的《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学日志》、《实训教学安排》、《实训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实训项目开发计划》等一批实训教学指导性文件,分方向总结、提炼完成了工程项目实训前基础复习,项目开发中的重点、难点技术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学生学习方便,将中心内容录制成网上课件,由于内容较多,这里仅以Java方向实训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为例加以说明实训教学资源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2.1基础理论知识
由于实训与基础理论的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如果学生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训练之前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不透,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实训效果的,所以需要对项目中用到的以前学习过的基础知识以及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参加过实际项目,项目中一些技术难点不易把握,需要通过特定场景进行练习。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中心技术人员除了准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外,还将教学内容录制成课件,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学习。如Java方向的复习、难点、重点内容如表1所示,同时还包括近20小时的网上课件。
表1 Java基础复习资料及视频课件
2.2实例参考手册
实例参考手册是为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准备的。由于学生没有参加过实际项目开发,对项目中一个完整功能的实际实现缺乏信心,通过参考或模仿手册中的实例,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适应开发的过程。手册内容基本涵盖Web应用Java开发中所能遇到的问题,共包含240多个实例。实例参考手册不仅是学生实训中的辅助参考手册,同时也是日后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Java软件工程师实例参考手册
除了实例参考手册外,还为学生准备了在项目实训中扩展知识面的电子资料,如CSS2.0中文手册;Oracle9i中文版基础教程;ORACLE函数大全;ORACLE应用常见问题1000问等开发人员常用的参考资料。
2.3专用技术练习
为了在学生进入工程项目实训后,能尽快把握项目所用技术,在之前需进行项目专用技术的训练,中心技术人员专门制作了一些小型项目供学生独立完成。如下表3所示。
表3 专用技术练习项目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文档进行项目专用技术的练习,完成后可以参考项目源码,达到掌握开发技术的要求。
2.4实训工程项目建设
工程项目是来自于企业,从企业引入高校的企业实际项目。通过项目的开发,学生可以将课堂中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了解企业的业务;掌握编程思想;熟悉软件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了解里程碑、缺陷管理流程;单元测试方法及代码审核方法;增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同时通过工程项目的团队开发,具备了团队协同开发工作的能力。目前我院通过和东软集团合作,已对一批工程项目进行了可教学化改造,如表4所示。
表4 可教学化工程项目列表
以东软网络教学管理系统(NETP)项目为例,与项目相关的文档如表5所示。
表5 项目开发相关文档
由于不同企业对文档要求的不同,技术人员除了为学生准备了实训项目的完整开发文档,供学生自己完成文档后进行参考,还准备了文档的标准模版,供学生工作后进行参考。
2.5开发工具及环境准备
实训项目的开发除技术外,在开发环境、工具的选择上同样需要与企业主流应用相结合,这样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对所使用的工具和环境才不会陌生。在开发环境的搭建上,无论从项目开发环境还是数据库环境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主流开发工具及环境的使用方法。Java方向环境准备如表6所示。
表6 开发环境、工具
3 构建“1321”与“3+1”相结合的系统实践体系
所谓“1321”模式,是指将一个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其中两个理论学期,一个实践学期。 “3+1”教学模式,是指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前三年以课堂学习为主,完成原本需要三年半完成的所有的专业课程学分,最后一年采用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相接合的方式,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工程实践,与传统的培养方式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增加了半年的项目实训。在理论教学阶段,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将学生原本需要三年半完成的课程压缩到三年完成,以便于第四年全部用来进行工程实践。这种“1321”、“3+1”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毕业实训为最终目标,贯彻“实践不断线”,强调实践的延续性及关联性。
“1321”、“3+1”教学模式的确立是可教学化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系统化实训教学,是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4 建立教师实训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是实现可教学化实训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指导学生实训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胜任项目经理的工作,这对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解决实训指导教师的问题,学院确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机制。在实训项目规划的初期进行项目立项,作为学院科研项目进行管理,由实训中心牵头,组织相关系部专业课教师,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企业项目的可教学化改造,实现实训教学资源建设。实训资源建设完成后,利用寒暑假期,由实训中心技术人员对没有参与资源体系建设的教师进行分方向实训,为实训学期学生的实训做好准备。参加实训的教师考核合格后,颁发大连市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实训教师资格证书,持有合格证书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实训学期学生实训。同时在教师考核中对实训合格的教师进行激励,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工程技术能力,同时形成了实训的师资团队,为大规模开展实训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师们通过实训,完整学习、体验了工程项目开发的全过程。第一,对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学习了很多新知识,并且对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楚认识。第二,对专业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为日后的授课托宽了思路,同时激发教师对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改革动力。第三,增强了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的能力。教师实训机制的确立,是可教学化实训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训教学资源体系改造及学生工程项目实训指导师资培养的保证。
5 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法与考核机制改革
实训教学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及考核机制无法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实训教学方法的确立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是达到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5.1实训教学跟踪
为了达到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的兴趣,采取学生分方向自愿报名的方法,每个参加工程项目实训学生的都有一份《实训教学跟踪表》,从实训开始前的基础摸底考试到基础知识讲解阶段结束后测试,再到专用技术练习后的测试,乃至最后的项目实训的综合测试成绩都会记录到学生的《实训教学跟踪表》中,实训结束后,由实训指导教师对每个学员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综合得分,作为学生毕业推荐的参考依据。
5.2企业管理制度
在实训教学阶段,学生不可能再采取理论课学习阶段的管理模式,需采用小班型教学,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项目开发,指导教师扮演着项目经理的角色,整体仿照软件开发公司式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有:
第一,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实行8:00-17:30的作息制度,按照企业模式进行管理。进行日常考勤,对迟到、早退的同学要进行严格记录,并按考核规定计入最后总成绩。
第二,采用项目经理制度,指导教师就是项目经理。要求学生把每天项目完成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交,提交项目日报,指导教师每天仔细阅读学员日报,了解每一个学员一天的学习、工作情况,认真总结问题,给出评语。
第三,进行分组管理。按照项目需要划分开发小组,每个组都有组长,负责本组项目进展情况,并协助老师帮助同学调试程序中一些简单的BUG。
第四,实施阶段考核。实训过程分为基础知识讲解,项目专用技术讲解、训练,项目实训等多个阶段,需要在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相应考核,检验同学学习效果,督促同学进步。
第五,及时进行课后总结及思想教育。每天认真总结当天出现的问题,共同做出解决方案,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实训的顺利进行。
实训教学方法的确立使学生在学校就提前感受到企业管理的要求,为毕业后进入企业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阶段性考核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对实训教学效果的及时把握。
6 总结
总之,建立可教学化实训体系,是对现有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的适应性调整,是培养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有效手段,符合东软信息学院一直秉承的“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教学理念,符合“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的宗旨。实践证明,可教学化实训体系能够培养出直接为用人单位所用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同。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流实验室;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laboratory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curriculu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rough logistics experiment, you can meet students' classroom learning and enhance learning. By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combining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imulation and actual operation combine to form a melt scenario teach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learning, training role as one of the teaching system, effective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easier and more enjoyable, memorable purposes.
Key words: logistics laboratory; practical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1 物流实验室建设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中的紧迫性
1.1 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实验教学过程,使老师更好地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者,对知识进行再加工,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中,融合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思想活跃的个性,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和封闭性,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教学方法探讨。
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可以配合学生课堂学习,提升学习效果。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模拟仿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套融情景式教学、互动教学、自主学习、角色实训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达到学习轻松快乐、记忆深刻的目的。
1.2 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充实物流管理专业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课程间清晰的逻辑关系,构筑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使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1.3 满足实践环节教学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是适应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和不断变化的企业物流管理工作需要而建设的。其目的直接指向未来工作中需要的技能,通过模拟物流管理活动,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转变为系统的知识,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素质与习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序化、系统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1.4 教学创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室是创新的孵化器。通过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分析企业外部市场和竞争环境,企业内、外部物流活动及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活动,从而体会物流管理工作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之间关系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价值,探究总结企业物流管理的规律,掌握建设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创新性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创新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不再是容器,而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课堂教学由听讲模式,变成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和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允许多元思维并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生的学习内容从单纯来自教师、来自课内转变为既来自教师与课内,也来自其他学生与课外;学习环境中可以涵盖音乐、色彩、动感以及视觉效果,学习环境能让参与者敞开心扉、相互信任、忠实反映自己;学生不但能够更进一步认识自己,也可借此与他人建立更有意义、彼此支持的互动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自我学习,并将之内化为一种习惯,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进而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在这种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性格特点的差异使实训课程显得异彩纷呈,学生个性能力的不同深深渗透到物流管理过程中。此外,学生们还感悟到做人的道理以及个性特点与角色胜任的关联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接近企业实战,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模拟物流管理运作,学生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企业实际。这些都为教学以及学生创新活动奠定了基础。
2 物流实验室建设的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实训设备的布置要对通道、转弯处、人员密度大的地方的人身安全给予充分考虑。如工业级巷道式全自动堆垛机,采用双立柱地面支撑式,运行在地面轨道上,后轮驱动,前后轮有水平导向轮,上部有水平尼龙导向夹轮夹在天轨上,防止堆垛机倾翻,天轨和地轨固定,轨道两端配安全缓冲装置,可有效防止意外情况(如地震)发生时对师生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2.2 经济性原则
物流实训室系统及设备的性价比较高,采用的设备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指标。如出库辊道输送线、自动分拣线充分考虑到节能减排,在负荷30公斤时不空转,能有效节约能源。
2.3 实用性原则
物流实训室应具有实战性、可操作性,贴近现实,实用效果好。如采用静音的出库辊道输送线、自动分拣线,运行时没有噪音,有利于教学、环保要求。真实性: 需提供类似真实的物理环境中的工业级设备,如堆垛机、输送链、RFID射频标签管理系统、电子标签、条码设备等,做到真正模拟企业现场。
2.4 可扩展、模块化原则
设备配置要合理,结构要有开放性、兼容性和模块化及可扩展性。所提供的物理环境设备应是模块化的,其底层控制软件也应是开放的,为整个系统升级和扩展提供充分的余地,其本身的网络化结构可十分方便与其它管理软件相联接。同时这种柔性的实训环境也为引入更多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技术以及为科研等创造良好的实训平台。
2.5 柔性设计原则
由于实训室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整个实训系统是柔性的,非常便于扩展和提升。在需要时可增加机器人用于分拣、堆垛和搬运,也可增添简易视觉系统用于物料形状、颜色等识别。还可增加LED或液晶显示屏的看板,实现目视管理等。
3 预计达到目标
实验室不仅能满足校内学生实验、实训和实习的基本需要,还能够兼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兼顾教师的科学研究需要。此外,还可以服务于社会,为其他院校、社会企业等机构提供物流服务或物流培训的服务。各主体系统之间根据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通过有线或无线等方式互联互通,并能以局域网等方式传递数据(各主体之间还应能够采用EDI的方式传递数据)。实训中心各软硬件系统既能够单独运行,满足完成单项实训项目的需要,也能根据实训教学要求进行灵活组合,满足综合实训教学需要;既能满足物流专业实训教学需要,也能满足非物流管理各相关专业实训教学需要。能够提供充足的用于系统运行的业务案例(包括单据、业务活动及流程等),并确保与实际业务联系紧密。
实验室不仅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需要,还能同时兼顾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贸易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多个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需要。实现多专业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可向商贸类专业的学生提供模拟和仿真训练,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向周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经贸类、物流类、电子商务类、连锁经营类等专业的学生开放实训基地资源,进行实训教学。
4 建设当中的注意事项
4.1 硬件软件沙盘相配合
实验室中硬件如RFID、电子标签等配套的都有相关软件;且以“未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模式也要涵盖很多的软件部分,需要注意硬件、软件和沙盘很好的相互配合,才能为学生实训奠定好的基础。
4.2 要有相关的实训配套教材
要有针对于实训的教材,使师生在实训中能更好地进行互动,掌握实训节奏,实训前可以提前进行预习,使实训取得更好的结果。
4.3 建设3D实训室可以节省资金投入
具不完全调查,一些院校的物流实验室的造价高达千万,这不是任何一个院校都可以做到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建设为3D实验室,利用3D技术,使很多造价高的硬件部分通过3D幕布展现出来,同样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物流方案解决能力。
5 总 结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是属于管理类专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高等院校在物流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将课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训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做为物流专业学生实训载体的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好,可以使学生实训取得好的结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是社会所认可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晓丽,等. 基于课程体系的物流实验室建设与应用[J]. 价值工程,2011(2):230-232.
[2] 王成林. 依托学科建设促进物流实验室服务水平提升[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9):28-30.
[3] 陈琍,鲁建厦. 物流实验室建设之思考[J]. 物流技术,2011(17):120-121.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中职教育 实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Method in
Computer Training Teaching
LIU Yuan
(Xing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Xingning, Guangdong 514500)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ctually training education, how to embody the cor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f skill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ask driven" teaching in computer training teaching staff in the application of a number of useful attempts and explorations, received a certain effect, and are summarized and refined.
Key words task-driven;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计算机实训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将本专业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细化在各个精心设计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进行分析、思考;在教师以任务方式引导下,学生边学边练(做),并以独立或协作的形式完成各个学习任务,从而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吸收效果。事实上,计算机实训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之目的。
1 诱发学生参与“任务驱动”的激情
“任务驱动”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如何构建任务驱动的情境或平台来诱发学生呢?笔者认为在实训中,教师通过创设精巧的“现实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把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巧妙地、有机地渗透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过程中完成“现实任务”,以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SQL SERVER 2000》课程实训中,一般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它强调从需求分析、数据搜集、数据整理、系统设计到系统实现全过程的参与。对初学者来说,应该根据实训情况,科学合理的将它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的模块或任务,直到每个小的模块或任务可实现具体的操作或执行为止;具体做什么系统由学生自主确定,当然系统的可用性必须参照现实中的操作性,功能不能过于简单;系统基本的功能如: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数据查询等功能是必须实现的;如:设计“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不断地提出问题:成绩管理需要管理学生信息,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模块、成绩统计打印等。同时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6-8组),每组(5-8人)比较合适,并设组长。这样、通过一步步诱发学生参与任务的热情,学生学习的动机便得到不断的维持与加强。
2 “任务驱动”的设计应满足学生与课程的内在需求
在“任务驱动” 的实训中,所设计的任务能否满足学生与课程的内在需求是整个实训过程中的核心,所以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两个特征:
(1)承接性。设计任务时应进行周密性考量,尽量把学过的专业知识、技能且与本次任务相关的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学生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既能体会温故而知新的快乐,又能收获学习新知识的成就;同时在设计任务时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扩展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2)实用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训来完成,应尽量避免设置一些抽象、空洞或完全理论化的任务;若想任务具有吸引力,任务必须具体化、实用化;驱动任务实用性对学生来说是最直观的感受,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如果学生对你设计的任务感到空洞,那该任务的设计从某一程度来说也是失败的,所以设计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具有跃跃欲试的吸引力。
例如,由于讲授《网站设计及应用》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过《WINDOWS 网络应用服务管理》和《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所以在《网站设计及应用”》的综合实训中,基于驱动任务设计必须满足上述两个基本特征,我让学生们组建一个含在线评论、 图片浏览等功能的QQ个人主页简易网站,版式及其它具体内容不限,但能够在实训室内以域名形式访问自己的网站,且网站的更新能够通过实训室内网络进行完成。这样的任务设计能巧妙地使学生把以前学过的“使用IIS搭建Web网站”、“使用IIS搭建FTP服务器”、“配置DNS服务器及DNS客户机”、“数据库后台技术”等主要知识技能与动态网页设计技术中所要求掌握的“ Web 与SQL Server 的连接方法”、“网页脚本中如何嵌入SQL 命令”、“如何在网页中动态生成表格”、“网页内容如何分行显示及翻页”等结合应用起来,形成一个具备承接性与实用性的驱动任务,既给学生们带来一份直观的感受,又满足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
3 引导学生剖析“任务驱动”,提出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实训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剖析任务、分解任务、解决任务的习惯。一个成功有效的“任务驱动”从知识点的角度上来分析,除了趣味性、直观及实用性外,往往可以分解成细小的任务,但这些细小的任务又组合成“任务驱动”的整体,彼此独立而又不缺乏联系。所以,当学生面对任务时,首先引导学生剖析“任务驱动”包含有哪些专业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方面出发,分类归纳出哪些任务是对已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并认真权衡自己的认知水平及应用能力,哪些任务对自己来说是全新的或不能及时解决的,通过剖析任务,形成自己的“问题任务”,带着问题去寻求解决任务的方式方法。
例如,在进行有关《电子商务技术》的实训中,要求学生组建网上交易仿真平台。引导学生先浏览淘宝网或电信电话费在线充值的网站,再让学生分析出本次任务包含:动态网站的组建、SQL在网页中嵌套、网上交易。而网上交易对学生而言是本次“任务驱动”新知识的应用即电子货币、数字证书、EDI 等的应用;学生必须把刚学的Windows Server 2003 中的数字证书的一些知识点应用于自己的任务中。又如在《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的实训中,以“德育管理系统”为例,针对学生违纪事件的录入、查询与编辑等功能,涉及表、视图、查询、调用存储过程以及窗体等对象的认识、理解与操作;在编辑学生记录窗口中有学生的照片,学生就会涉及到VB中的图像控件不能与SQLServer2000表中的Image字段直接绑定,但可以将图像控件的Picture属性设置为某个磁盘文件的知识内容等。因此,在实训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剖析任务、分解任务、解决任务,找到各个任务的突破点、结合点,使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任务运转起来,从而达到在任务驱动下,有目的,有效率的实训。
4 “任务驱动”要敢于打破传统课堂实训的限制
由于计算机学科中的很多知识与技能,在理论上显得抽象,只有通过实训来验证,加深对其的理解与体会。所以,“任务驱动”的开展就显得尤其必要,但是有些任务的开展在传统的课堂实训环境中却很难有层次地实施。例如,针对《无线网络的组建》中有关“无线路由器的应用”,在传统课堂实训环境中,学生对信号的稳定、加密,信道的选择、信号的有效距离、无线分布式系统(WDS)间信任与通讯等难得有亲身的体会。为了学生深刻体会无线路由器在网络扩展中的应用,设计了“有线网络1―无线路由模块―有线网络2”的实训任务;实训地点设在离有线网络1的直线距离达一千多米的休闲草地上,并搬来10多部电脑,3-5人为一组;实训大楼第5楼且面向休闲草地的外墙上安装了B-LINK路由器1,用来把有线网络1以无线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在休闲草地上以无线路由器2为中心搭建有线网络2;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学生不仅对无线信号的稳定、加密、信道的选择、信号的有效距离、无线分布式系统等有所顿悟,更重要的是对无线分布式系统间信任模式的三种选择(懒人模式、桥接模式、中继模式)区别、路由器WAN口的设置、哪个路由器中DHCP的开启与否有了切身的感受;摆脱了传统课堂实训开展“任务驱动”的限制,带给学生赏心悦耳的实训感受,把 “任务驱动” 教学法在实训中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5 采用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来权衡实训中的“任务驱动”
在计算机实训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当学生完成了实训的阶段任务后,它的效果如何,不妨采用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来作出权衡。可围绕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即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教师点评三个方面进行点评,同时教师的点评以表扬鼓励为主,同时挑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完成的任务,对他们的任务成果进行展示、分析、归纳。一般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在整个“任务驱动”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评述,有哪些优缺点或提出完善的措施。
其次,学生间对彼此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质疑,交流任务完成过程的心得体会,同时学生间可推荐他们公认的榜样,与教师的推荐榜样作出纵横对比。
最后,教师根据“任务驱动”过程中学生的完成情况、出现的典型问题等作出点评,引导学生作出归纳与总结,同时注明任务中需要完善的内容及方向。
6 总结
中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实训教育,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实施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学生以任务驱动为动力、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积极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一线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红.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原则[J].广西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