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指导老师:杨铮
前言
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特别是电子媒介(如电视)和互动媒介(如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多地打上“娱乐”的烙印。娱乐已经不是人们在工作之余的闲暇,它已经渗透到大众传媒时代的每一个角落。电视新闻娱乐化,是指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不仅表现在新闻节目受到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元素越来越多,连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
1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
1.1 内容上的娱乐化——硬新闻软化或是偏重软新闻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其中之一就是“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要求传播的内容都是务实的,有些内容并不真实,但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等。提供娱乐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尤其在电视媒体中,娱乐性内容占其传播的信息总量的一半以上。电视新闻娱乐化、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等现象表明娱乐已成为时下电视媒体中的一种时尚。在全民狂欢的大众传媒时代,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民生新闻节目或部分硬新闻等的传播形式上挖掘一些“娱乐”元素,使新闻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本无可厚非。然而,在政治新闻或重大事件中,把名人趣事、花边新闻等作为不可或缺的主要题材,甚至把灾害事件的不幸进行娱乐化的处理,这种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倾向实不可取。
1.2 表达方式上的娱乐化
1.2.1 新闻采写的故事性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将新闻尽可能故事化。一批“基于事实”加上许多“合理想象”的杂志性新闻节目纷纷出笼。像山东电视台的《新聊斋》、《新闻女生组》、《新故事客栈》、《快书故事》等等,主持人用一些真实新闻加上道听途说编成故事来吸引观众。这些新闻节目使得新闻、实录类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1.2.2 传媒技术的多样化
电视的视听双通道极富感染力的优势,多样化的电视符号和表现理念的更新,为电视新闻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原生态的生活,表现出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可行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有现场同期声、真实电影、特技和真实再现等。它们突破了电视表现力的局限,克服了它很难表现过去时态和抽象内容的缺点,将视觉感染力发挥到极致,为观众省去了把抽象语言转化成具体形象的过程。但是,传媒技术的过度使用却使广大受众迷失在新闻的“本真真实”与“再现真实”之间。
1.2.3 主持风格的平民化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选择上,主持人大多以大众的需要为基础,以平民的视角去选择节目内容,用一种普通平民的视角去聊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尽可能用朴实化的语言去报道平新闻。比如: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就是使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这种表现方式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获得专业新闻工作者的采纳。
2 电视新闻娱乐化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发行人彼得·凯恩指出:那些过于注重娱乐性的新闻几乎注定会导致歪曲事实和产生误导。那些冒充新闻的娱乐产品更为阴毒,因为它们玷污了真正的新闻。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新闻真实性是生命,也是不可突破的防线,新闻和娱乐的融合虽给观众带来了很多乐趣,也对创新新闻报道理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我们在享受娱乐化带来的快乐时,也应认识到它的弊病。新闻再现的故事化叙述模式,模糊了“事实性真实”的界限,通过技术的多样化使“再现真实”与新闻“本真真实”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电视新闻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软新闻或是将硬新闻软化。有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不问新闻的真实性,只求震撼力,或者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挖掘别人的隐私,这都违背了新闻的本质与价值。
不管“娱乐致死”的预言会不会成为现实,电视新闻媒介都应该控制媒介的娱乐化倾向,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如果超出了,就会走向反面。只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电视新闻节目对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转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提取和推广的功能,不但使文化遗传得以延续,而且还可以使文化得以增值。
3 电视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的平衡之道
3.1 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面对电视新闻娱乐化浪潮,在电视新闻媒介受利益驱动,行业自律还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防范和抑制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确保电视新闻工作者从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出发,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电视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3.2 电视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电视新闻日益被娱乐化,电视新闻从业者要提高自己素质,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守媒体道德底线,不仅要“他律”而且要“自律”,双管齐下把新闻娱乐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3.3 电视新闻观众进行有效的监督
电视新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人们决策、参考的重大依据,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会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到受众的利益。所以,电视新闻观众具有监督新闻媒体及其内部成员行为的权利,实现电视媒体的良性发展。
新闻再现的故事化叙述模式,模糊了“事实性真实”的界限,通过技术的多样化使“再现真实”与新闻“本真真实”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电视新闻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软新闻或是将硬新闻软化。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娱乐化正在渐渐蚕食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泯灭掉新闻工作者的自律与良知。在未来一段时间,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上演,尽管新闻娱乐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发展需要,但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新闻真实性是生命,也是不可突破的防线。
参考文献
[1] 波兹曼. 娱乐至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99-121.
[2] 林晖. 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
[3] 施拉姆、波特. 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198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策脉络
城镇化建设关系到党执政的根本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现阶段集结了经济结构调整、内需拉动、分配政策改进,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等众多问题在内,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一个核心的问题、统筹发展全局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政策脉络
新型城镇化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战略的关注点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城镇化的战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由经济结构调整向整个社会空间结构调整,也就是城镇化的持续过程。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历史发展
自80年代提出来“小城镇、大战略” 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后,城镇化的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到了2002年十六大召开,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口号,并提出了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和农村的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的新思路,城镇化问题的内容又有了进了一步的丰富完整。2004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实施,又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样的一个原则,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来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到2006年的1号文件提出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配置,城乡统一的这样一个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与形成”的说法。又一次重申了十六大期间对城镇化的一个提法。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要建设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从城镇化的功能角度对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做出了调整,从城市建设的形态来说,要由分散的城镇化开始向聚集、集中的城镇化来演变,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同时,把城市群的建设或者城市化的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同样的,十七大以后的2010年1号文件当中又进一步提出来城镇化怎么跟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二)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准确内涵
十报告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提出来有七次之多,思路上继续延续了十七大的一些提法,要“坚持走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在这样一个新型化的城镇化道路的引领之下,未来的中国要形成一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提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精神有两点。
首先,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也叫“四化”同步,这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的思想之一。
第二,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这样一个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这一提法不仅涵盖了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又非常明确地提出在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包括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内的具体方面,并且特别突出地强调了城乡规划的问题。十之后,201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的把城镇化作为2013年六项重点经济工作之一。应该说城镇化的确已经成为或者说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它是未来整个中国发展的一个战略抓手。
二、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1800年整个世界的城市化率只有2%,1900年达到13%,2007年整个世界进入城市时代,全世界走城市道路用了两百年时间。我国1978年的城市化率是18%,2010年这个比例接近50%。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7亿,城镇化率达到52.57%。联合国的一些机构对中国建国100周年时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为80%左右。但在这个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问题较多,有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一)传统城镇化实践的消化
在过去的城镇化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并非全部是正向效益。一方面,持续进行的城镇化进程,确实改变了许多地区的面貌,并发育出了以土地的硬化和建设为中心的巨大市场。但是,这个市场中产生的效益,并没有转化为全民分享的效益。相对而言,全民分享的效益,要么是间接的,要么是因为土地市场和楼市的泡沫,而实际上被对冲掉了。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拓展过程中,低价获取集体土地、强拆乱建、不珍惜原有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等情况也大量出现,导致了许多博弈的发生,个别地方,甚至一度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对于城镇化效益的吞噬。在新的城镇化进程中,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如果不对新型城镇化填充新内涵,那么风险因素就不仅不会排除,而且可能成为痼疾,引发更深层次的矛盾。
(二)速度为先的发展路径依赖
1996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处于一种快速推进的时期,地方政府将城镇化率当做和GDP、招商引资一样的指标考核,城镇化的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的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推进时期,预计2030年将达到65%左右。美国的城镇化率从46%到70%,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意味着我们用20年左右时间完成美国50年的城镇化发展。
另外,我国的城市空间布局典型的表现是城市的数量东多西少。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事实上主要是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比较少,即便是在广大的中部地区,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据《中国城镇化报告》, 对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含拉萨市)2010年相关数据研究显示,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城镇化率高于90%的完全城市型社会、76%的高级城市型社会和城镇化率均小于或等于30%的尚未进入或刚好进入城镇化的现象并存。如何解决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双重任务叠加。
(三)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特殊性
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器,二者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工业化的发展快于城市化,但当二者达到13%的水平之后,城市化的进程将快于工业化,并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较少,再加上户籍制度等制度安排人为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尽管工业产值大幅度增加,工业劳动力却增加不多。这种畸形的工业化没有相应地带来农民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反而使得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
(四)忽视了人的土地城镇化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的人口增长,事实上远远赶不上城市的地盘扩张,也就是土地的城市区域面积的扩张。一个较为普遍的城镇化误区是,城镇化就是土地的硬化,就是新建筑的崛起。而人力资源则较少被制度关照。这种城市化推进方式的不科学和不合理,造成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半城镇化”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城市对农民工是“只用一时,不管终生”、取而不予,用而不养,“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拒绝”。2亿多农民工实现了职业转换和地域转移,但还没有实现身份转变。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仅为18.2%、29.8%、38.4%和11.3%。囿于城市利益的计划式思维,需要在新的城镇化进程中修正。
半城镇化背后不能忽视的是,在我国留守儿童5000万人,留守老人4000万人,留守妇女4700万。面大量广的“钟摆式”和“候鸟型”人口流动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牺牲了“三代人”的幸福,带来严重社会隐患。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考量,只有让人完成城镇化,城镇化才是完整的和真实的,也只有人的无差别发展,才应是城镇化的最大意义。
三、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索
52.57%的城镇化率,不仅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也标志着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几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发展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分布格局,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将是我国最大的潜在内需与持久动力。
(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曾讲过,“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第一,重点促进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民工扎根城镇,不再频繁流动,稳定城镇劳动力供给,从根本上解决“民工潮”、“民工荒”,同时可以大大缓解春运的紧张状况。第二,先行制度创新,加快社会保障、户籍、住房、教育等制度改革。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应该加大对城镇化的投入。第三,现有的城镇人口福利的进一步提升。提高以全体市民需求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合理化程度,不能偏向富裕阶层,不能过分地追求超前、豪华等。
(二)四化协调的城镇化道路
以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促进城镇化,中国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上,产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支撑,谨防城镇化拉美陷阱。通过可持续发展的 “四化协调”道路,即: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与工业化、与制造业由大向强发展协调,建立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基础上,防止“产业空心化”;与信息化相协调,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通过现代化释放更多劳动力,力争实现健康的城镇化。
(三)城镇化公共政策的有效调整
在当代,国家进行任何一项建设,都要靠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进。中国现在搞城镇化建设,和财政上的投入以及物力与人力上的投入相比,首先更为重要的是靠公共政策的投入。要搞好公共政策调整,必须进行精心设计,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土地政策、基建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这些方面也应该成为改革的主要领域。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在一定限度内很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地方政府当然是城镇化进程的操盘者,但需要避免在所有交易环节都是交易者。对于土地开发中涉及到的人文和生态资源变化,需要更严格的程序把关。在这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维护人文和生态资源意识的增强,许多破坏人文和生态环境之举,都得到了纠偏。但需要看到,纠偏本身也意味着额外成本的付出。如果环评等制度更加刚性,这类成本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可以大大减少。
(四)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思路
成熟城镇化的发展结果会同时行成三个不同的区域存在:典型的大城市、中小城镇和乡村,三者并存,中小城镇和乡村居多、居大。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对中国城市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考虑到未来城乡结构变化趋势,小城镇仍然可以是城镇化推进的一种补充形式。必须明确的是城镇化时代的乡村,不是农业文明的乡村,而是农业工业化,农业市场化,农业服务现代化的乡村,是和大都市一样的均质化。绝对不能够简简单单的把新社区建设运动当成城镇化,因为只有社区建设而没有产业的发展来跟进的话,是无法完成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发展城镇化,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责任不同、作用不同、履行的功能也各不同,不能简单地将城镇化指标分解,落实到不同城镇。而是要有不同的思路,差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卜晓军. 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D]. 西北大学,2010.
[2]简新华.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3,(3).
[4]佘颖慧. 基于我国半城镇化问题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1,(09).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节目;发展;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新闻,可以说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古代的先辈靠的是驿站的资料传输,自从发明了电视以来,人们获知新闻的途径主要是从电视上,但是,20世纪以来,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知新闻的途径更是数不胜数,各种网络新闻可谓是铺天盖地。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到来而终止,相反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一、新媒体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概述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产生的数字媒体形态,例如数字化的杂志、报纸、广播、 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电视、电影、触摸媒体,等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媒介、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电视的数字化,可以说是科技和文化层面的一大突破性变革。有了数字电视,人们在收看大多数电视节目时,就好像把资料下载到电脑中一样,电视变成了一种可以随机获取的媒体,更像是一本书或者一张报纸,可以浏览调整,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或日期,也不受传送耗时的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由此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策略
(一)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即时信息。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讯,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来说, 微博、 微信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尤其是微博作为一个信息源,有大量的受众,利用微博和微信能够弥补传统节目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微信和微博,一方面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另一方面能够及时相关资讯和信息。很多电视台、电台、 报刊都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不断加强和观众的沟通和互动。
(二)创新节目,打造个性化新闻风格。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通过新媒体还是电视媒体看到的节目和新闻,他们都希望其内容是真实可信的。新媒体在这一方面包含着较多的个人色彩和自由空间,所以电视媒体应不断更新节目的内容,反应大众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提高电视内容的权威性和主流化,使电视节目维持其内容的强势。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电视节目类型进行创新性的改造,多采用专业化的制作方法对频道进行分类,针对某一个领域进行详细地解答和报道。
(三)增加节目的时效性。改变节目编排形式,依靠直播的常态化,建立突发事件采集播报机制,对节目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注重播报的节目内容,确保节目的时效性。
(四)整合媒体资源,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各电视台和电台等传统的媒体,应该将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将以往垂直化的新闻制作播报形式向网络化的扁平化改变,提高资讯的使用效率,精减人员,降低新闻采编成本。
三、电视新闻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实时化。由于电视新闻节目常年来的习惯都是有截稿时间、播放时间等的限制,往往只有在某一个规定的时段才能对新闻进行播放。电视新闻节目的交互性和实效性是相比网络新闻而言, 真实存在的缺陷。要想弥补这一缺陷就要改变以往死板的新闻直播形式。做到及时的直播, 就像目前凤凰卫视所做的那样,每天24小时对新闻进行播放,选择不同内容的新闻进行直播,把网络上不断更新的新闻内容也在电视新闻节目上进行不断的更新。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电视新闻节目线性播出的局限性。
(二)电视新闻节目真实性播放。电视新闻节目能够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新媒体时代到来后屹立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信任度,人们长期以来都是比较相信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网上的新闻良莠不齐,总是会让人们产生不真实的感觉,而电视新闻就不一样,总是能给人们一种比较信任的感觉。对于这一点,只要电视新闻节目继续保持这份真实性走下去,相信大家对电视新闻的支持率就会很高。在这个新媒体背景的影响下,电视新闻节目在编辑时可以选择网络上比较热门的新闻,考虑其真实性和价值性后进行证实会让二次加工后,适时作为电视新闻直播的内容进行播放。
(三)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发达的网络环境,使受众群体的电视消费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模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应该积极主动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例如,《看今朝》作为河北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对消费者提出质疑的事情进行全程跟踪拍摄,并且开通网络电视台进行同步直播,通过手机客户端将观众的所想即时传达给节目组,实现与观众的互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四)电视新闻节目技术化。电视新闻节目在基于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应该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对新闻的题材进行精加工,也可以说是进行一次包装,通过适当地加入背景音乐、相关的图片和加工的视频来增加新闻的丰富性,同时,也可以一改以往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让人看了就像喝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对新闻进行技术化处理以后,可以增加新闻的色彩美,让大家以多元化的形式接受新闻。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途径接受新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尤其是年轻人群,年轻一代无论走到哪里,安定下来的第一件事总是会自然地掏出手机刷网页, 这样的现象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无疑是一个挑战,存在这么多年的电视新闻节目,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得想办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通过对自身情况进行改革创新,适应时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接受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宝红.电视新闻传媒为企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J].中国石化,2009,(07) .
[2]魏胡.“艺术化”传播提升电视新闻可视性[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
[3]尹辉.强化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7).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的播出方式分为两种:录播和直播。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指在新闻现场直接播送反映新闻事件的图像和声音,从而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和播出与受众的收看同时进行的一种电视节目播出方式。
1.实现传播的第一时间性
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传统的新闻报道的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新闻界定义为“TNT模式”,即“今天的新闻今天播报”(Today News Today)。一般说来,传统的新闻报道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滞后性,不能实现现场与播出的同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手机短信和网络等信息传播渠道已经扩展开来,这些传播渠道在某种程度上经常会超越传统的“TNT模式”电视新闻报道。我们知道,当今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优势,传统的新闻报道就必须改变固有的模式,以适应时展和社会要求。
判断新闻价值,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时效性。如何将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变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为报道正在发生的事,就成了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在强化时效性的竞争中,电视新闻直播无疑占有较大的优势。电视直播,从传播学的意义上说,它实现了信息生成、信息采集、信息传播、信息接受四个环节的完全同步,从而把电视这一传播媒介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传播新闻的最佳方式。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通过卫星科技,多镜头全方位来展现第一现场的动态的手段,之所以称它为最具电视特征的传播方式,广大观众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了解事件,但是同样实现了思想认识与事件发生和进展的同步,是因为他可以即时把现场新闻内容表述给观众,而即时性是新闻原始定义中最重要的一条。这种同步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观众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
2.突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是对事件的真实性的报道。新闻必须能够如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这是新闻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广大电视观众在观看新闻时经常是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质疑部分新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部分观众甚至因为经常怀疑新闻节目的真实性而否定事实性的新闻报道,进而减少甚至放弃观看电视新闻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已经有所下降。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对现场事件的直接性报道,电视观众虽然不能直接到达现场,但是其主观接受信息与客观真实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同步的,观众可以通过画面和声音等信息直接了解到现场的真实情况,降低了观众对新闻节目录播后因各种原因剪辑而引发的质疑性,提高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信任度。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向观众即时性地展示了新闻事实的发展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报道对事件的歪曲和干预的可能性,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仿佛身临其境地在目击着整个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所凸显出的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极大地吸引了电视观众对事件关注的目光,从而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3.调动观众的参与性
调动电视观众的参与性,一直是电视新闻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工作目标。用电视新闻的画面和声音来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进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和“共识”。传统的新闻报道只是在事件之后对事件的再现,观众观看电视新闻也就是想了解一下当时事件的概况,并没有多少猜测事态发展走向与处理事件过程的思考。在当今时代,电视新闻所承载的使命不仅是再现事件发展的过程,还应该包括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水平与处理事件发展等教育功能。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通过图像与声音对事件现场的即时性报道,可以调动电视观众对事件的思考。电视观众在观看新闻直播时,在了解一定的事件真实进程的情况下,就会假设“置身”于新闻事件现场,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来思考解决事件的方法和策略,并与电视新闻后来所展现出来的事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并为处理和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现实情况做好积累与准备。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所调动的观众的参与性是传统电视新闻以及现存的其他各种传播渠道所无法达到的,这也正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魅力之一。
4.展现电视媒体的实力
电视新闻直播作为一种逐渐走向成熟的节目形式,是展现电视媒体实力的最好形式。看似简单的电视新闻直播,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电视新闻工种。例如,节目系统:主持人、摄像、编导、包装等;技术系统:视频、音频、通信、卫星传输、光纤线路等。只有所有的环节都保证万无一失,才能实现新闻直播节目的正常进行。而上述这些重要环节的正常进行与系统整合正是电视媒体实力的综合体现。
电视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行业竞争力,在完善自身的同时,还应该取得来自上级的认可与市场的认同。没有上级的认可就无法获得有利的政策与财力支持,就很难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没有市场的认同,就会降低收视率,就会减少广告等收入,就很难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电视台通过做好电视新闻直播,一方面,可以让上级机关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媒体实力,从而获得来自上级的政策支持与财力支持,推动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向市场展示自身强大的媒体实力,就更容易吸引众多的企业到媒体做产品广告,从而获得更多的能够推动自身发展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冯隽:《透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新闻与写作》,2000(12)。
2.杨春光、郭敦:《关于电视新闻若干现象的思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8(1)。
3.胡兴波、唐敏:《透视电视新闻直播》、《视听界》,2002(1)。
4.卞文阳:《电视直播推动新闻观念变革》、《电视研究》,2000(3)。
一、电视新闻价值的体现
首先,真实性是对电视新闻的首要要求,是电视新闻的关键要点,如果失去了真实性,新闻信息也就失去其价值、使电视新闻信息失去生命,在真实性的电视新闻信息中,观众在获取最新的社会生活信息同时还能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在电视新闻信息中观众的信息获取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使观众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观赏与体验,如果新闻信息反应的事件是虚假的,观众在新闻信息观赏与体验中受到欺骗,会引发不良的社会舆论,影响恶劣,因此,真实性的电视新闻信息是保证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高观众对新闻的信任程度,增强观众的观赏与体验感。其次,电视新闻具有追求道德与善良的价值,良好的道德与善良的本质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在电视新闻中,通过播放真实的事件,挖掘事件中的真善美,以此扩展社会公众舆论,引导正确的道德潮流,体现出新闻的内在观赏与体验价值。再次,电视新闻信息具有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价值,真实的新闻信息与新闻事件为社会大众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导向,新闻信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还拉近了人们与世界的距离,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观众在获取电视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培养了新闻信息的分析能力。
二、培养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重要意义
首先,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记者工作需要其对新闻事件进行具体有效的描述,这就需要新闻事件要按照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以及事件中的人物脉络等顺序进行详细的报道,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对新闻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在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报道中体现出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信息搜集中激发记者的新闻意识,使记者对某一特殊事件进行顺序衔接报道,以此使新闻信息进一步吸引观众的眼球,进而提升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体现电视新闻的价值。其次,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报道工作具有系统性强、复杂等特点,新闻事件的搜集、新闻报道的制作与播报是一个完整的程序,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负责新闻事件的搜集,还要进一步参与新闻的制作与播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贯穿于电视新闻始终,因此,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鉴于此,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搜集与报道过程中要具有新闻意识,才能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第三,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保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新闻播报过程中,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见证人,对新闻事件的掌握与了解也是最清楚、最全面的,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事件记录与采访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意识,才能够对新闻事件有正确的认识,同时,电视新闻记者是新闻制作与新闻播报中的主要人物,其搜集的新闻事件也是电视新闻播报的重要线索与依据,如果新闻意识不强,就难以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会对社会观众造成扭曲的舆论导向,电视具有视频、文字、音频与图片等多种信息载体,因此,电视新闻的可信度较任何电视节目都要高,电视新闻记者只有不断增强新闻意识,对新闻事件有正确的了解,才能使电视新闻播报准确有意义,保证电视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提升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的有效途径
1.提升编辑水平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需要新闻记者不断学习,增加新闻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爆炸时代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电视新闻记者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新闻知识认知中,将会导致新闻记者难以具备有效的新闻意识,很容易在新闻事件搜集过程中对新闻信息产生错误的认知,此外,由于新闻事件具有环境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对文字写作与文字编辑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能够通过简练与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报道,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是新闻记者新闻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电视新闻记者应具有良好的新闻信息策划能力,策划能力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的搜集过程中,充分的对新闻事件脉络进行把握,并客观、科学、合理的组织新闻事件,通过策划使新闻播报达到新闻事件再现的效果。2.提升理论水平新闻记者的理论水平实则是指政策理论水平,政策理论是保证电视新闻记者具有系统思维与国家大局意识的关键,电视新闻信息对社会大众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这建立在电视新闻具有真实与客观性的基础之上,提升新闻记者的政策理论水平首先需要新闻记者要及时掌握并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国家近期内的重大经济事件,以此保证在对这些方面新闻信息进行报道时能够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报道,引导社会大众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经济形势有正确认知,其次,提高新闻记者的政策理论水平,能够保证记者在对娱乐消息以及社会新闻进行报到时,也能自然、客观的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评价,避免在不了解政策理论基础上凭借个人主观臆断新闻价值,出现哗众取宠的报道错误引导公众舆论的现象,鉴于此,对电视新闻记者政策与理论水平的提升是保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新闻意识的重要途径。3.提升播报与制作水平不同的电视新闻事件与新闻信息,反应的新闻群体不同,这些群体在思想与需求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新闻播报与新闻制作水平,以此准确的分析新闻反应群体的特征,通过新闻制作与播报客观、真实的反应新闻群体的需求与思想,以此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寻找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对新闻事件中的对话、行为以及特殊镜头等记录,真实的展现新闻事件,保证新闻事件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意愿,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在新闻播报过程中,新闻记者要依据国家政策方针等社会大方向,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播报,通过播报对社会大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在新闻制作与播报过程中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