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放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范文第1篇

一、有效性的含义

这里的有效性包含三“有”。一是有效果:指对教学管理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衡量,其基本的度量指标可以是课程的及格率,也可以是学员的满意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x100%;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管理活动带来的收益,即教学管理活动价值的实现。

二、当前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1-面授辅导课的有效性分析

2008年1月,我校开放教育部抽取200个样本单位,对开放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有60.22%的学员认为面授课是其喜欢的学习形式。关于面授课的时间安排上,70.03%的学员认为比较合理,16.67%的学员认为次数太少,还有4.3%的学员则认为次数太多;有46.77%的学员认为面授课的质量一般有5.83%的学员认为在浪费时间。可见,学员还是喜欢与教师面x,-J面交流这种形式,但对面授课的效果及质量评价却是五五开。这也说明我们有超过一半的面授课程学员是不太满意的。

2.网上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当前网上教学最常用的手段有两种,即静态的课程辅导资源(以文字材料为主,也包括视屏点播)和动态的以师生互动为特点的BBS、chat等交流方式。前者是种单向服务的方式,而后者则体现出双向互动等特点。从我们对网上教学情况的调查来看,其效果同样不容乐观,学员每周上网浏览网络资源的时间平均0.15小时,流媒体资源的点击率19.4%,chat这种适时答疑的在线比例为34.6%,BBS答疑与讨论的参与比例为39.7%。我校在网上展开了“无锡电大最受欢迎的网上课程”的评选,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课程学员投票仅为个位数,这充分体现了学员对我们网上教学总体上是不满意的。

三、当前教学支持服务有效性较差的原因分析

一时间,教师与教学管理者均陷入了困惑。我们提供的面授服务,学员虽然相对喜欢,但到课率30%2左右,且认为效果一般;而网上教学服务方面,学员参与程度更低,对其效果的评价也很一般。那么,学员到底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开放教育倡导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我们为开放学员设计的主要支持服务却并未得到学员的认可,如此低的参与率至少也说明这种支持服务是十分低效的。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从中央电大、省电大、市电大甚至县级电大多层次地提供了那么多的教学资源,教学服务手段也不可谓不丰富,但使用率和有效性却如此之差呢?

1.电大教考分离的模式客观上造成基层电大教学支持服务易被学员轻视

广播电视大学多年以来坚持的教考分离的模式是电大系统的一大特色,也保证了电大办学的严肃性,从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电大教学的质量。但是这一模式同时也将基层电大的辅导教师置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他们提供的教学服务能否得到学员的认可,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有效地把握考试,而且这种把握还必须保证是就题论题的。我们知道,绝大多数老师做不到这一点,更不要说还有一些老师不屑于做这件事。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学员对基层电大教师提供的面授课也好,网上教学服务也好,均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利用效率低也就可以理解了。

2.辅导教师主观上以我为主的教学服务手段拉大了与学员的距离

(1)面授课教师与学员间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

学员对面授课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面授课的内容未能满足学员的需求。学员的需求是考试,而教师的面授课内容是重难点讲解,供需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也是学员对面授课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当前面授课的平均出勤率也就30%左右,像小教、法学等专业甚至是个位数的到课人数。

(2)网上教学未能体现以学员为本的服务理念

当前的网上静态资源,在评估和检查的双重压力下,看上去已经很完整了,但对学员而言真正有用的有多少呢?在学员看来,大部分静态资源是东拼西凑或直接将中央电大、省电大的教学辅导内容粘贴过来,没有创新,没有教师自己的特色,这样的资源学员根本不会认真去浏览。而学员真正希望看到的像“作业辅导”、“考前辅导”等这样的栏目及资源,我们的辅导教师却未花大力气去做。另外我们当前开展的BBS讨论、CHAT答疑等方式,多数还比较随意,缺乏精心地设计,对学员缺乏吸引力,所以学员光顾一次以后往往很少回头。

四、提高开放教育教学服务有效性的思考

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教师、学员、管理人员等分别开了座谈会,也带着此问题与兄弟学校如南通电大、常州电大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的确,从学员角度反馈的问题确实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毕业;而教师和管理人员也一味地指责当今的学员如何功利,只重视结果而不愿付出过程。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抛开一些情绪化的思考,我们就会明白,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也N-#人之常情,假定我们去做学生,可能也会这样想的。相反,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个现实,一味的埋怨学生不认真、不自觉,这是于事无补的。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将学生追求考试及格,追求毕业的动力转化到具备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达到一定的思考水平等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来的话,我们才可能真正有望提高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有效性。

1_考试指挥棒是实现教学服务体系有效性的基础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学生从始至终都关注着考试。考试这根指挥棒不但左右着教师的教,也当然影响着学生的学。我认为,现在导致我们的面授课、网上资源、形成性考核等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失去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最终的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目前大多数课程仍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这并不符合成人的学习特点,促使更多的学生将更多的学习精力放在考前的准备上和冲刺上,对平时的学习过程就有些放任自流了再加上大多数课程的考试内容也比较死板,填空名词解释、问答这些以记忆为主的考试内容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种不以人为本的考试内容,最终导致学员在考场上铤而走险。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些学习的终极目标均因落后的考试形式和呆板的考试内容而未能实现。

只有改变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才能解决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作者以为,一个专业选3—5门课程进行终结性考试,其余采用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视课程的特点而定。社会科学以应用分析为主,应该多采用开卷的形式;理工科以原理和推导为主的,可采用半开卷或闭卷。形成性考核就是要保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限定时间完成,作业题要随机,可以给3次机会。这样,可以将学员的学习过程落到实处。

关于考核,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要澄清的,这就是中央电大乃至省级电大对开放教育学员的考核持一种什么态度。是过关性考核呢还是选拔性考核?很显然,开放教育学员的考试,不存在选拔的情况,它应该是一种过关性考核,即学员只要付出了一定的学习过程,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就可视为该课程考核合格。可现实问题是,我们的课程责任教师在设计一门课程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时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呢?

2.多元化的教学支持服务手段要体现以人为本

(1)面授课应以学员的需求为导向

当前相当一部分学员还是很依赖面授课,这种依赖主要就是希望辅导老师能提供命中率高的考前复习。但大部分老师并不能直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而是我行我素地讲自己的课,这导致学员纷纷逃课。所以,辅导教师一定要在观念上转变,即面授课的组织一定要考虑学员的现实需求将重点放在导考上面,这样才有可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只有学员关注课堂了,教师的思想方法、理念等这些更高的教学目标才可以实现。

(2)BBS论坛应成为学员实现自我的舞台

在面授课以外,BBS应该是师生交流的一种很便捷的方式。一般而言,版主往往是课程的辅导教师。版主应该充分体现开放教育以学生和学习为主的特点,通过引导,让学员在这个天地自由驰骋。对老师而言,如何结合课程,释放学生思想的火花,既要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还是需要一番钻研的。

(3)chat讨论要精心设计

这种实时的讨论要逐渐过渡到语音形式,并且在内容上要有所设计。以前那种老师等在那儿让学生提问,又往往来不及回答的模式必须改观,否则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电视节目中著名主持人和社会名流的面对面交流尚且要事先设计,我们辅导教师与学员的实时交流为什么就不能精心设计呢?在这种讨论中,面对学生的杂乱无章,老师应该事先将学生最可能要问的几个问题先归纳出来,然后在讨论时一条一条地解决。只有在解决了主要问题以后,可以留些时间让学员自由提问。

(4)开播“空中课堂”,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开放教育范文第2篇

1、资源总体质量不高。资源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包含的知识准确性不够,教学内容不能紧跟学科或专业发展前沿,教学媒体多以文本资源或类文本资源(如PPT)为主,即使也有一些IP课件和CAI课件,但多数是对教材的机械重复,缺少必要的动态交互。

2、资源获取过程繁琐。学习者想要获取教学资源,多数要通过门户网站进入资源中心页面,再进入学科分类再进入课程资源,再进行栏目查找来甄选自己需要的资源,有时可能还需要更多步的点击。人机交互的相关研究表明,链接层次越多,点击的次数越多,越容易让使用者失去耐性及操作的连续性。

3、资源建设欠缺总体规划设计。资源建设者在建设前缺乏完整的、科学的总体规划,对于一门学科或一门课程的资源建设到底选取何种媒体更有效,或者各媒体之间如何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等内容都缺乏必要的事前设计。

4、缺乏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开放教育资源的本质是资源共享,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各开放教育机构的资源平台之间缺乏交流,兼容性较差,绝大多数教育资源只能够通过局域网进行访问,以电大系统为例,资源建设上欠缺明确分式和良性合作,地方电大平台台也未能实现互联互访。相对封闭的交流渠道也注定了我国开放教育要走上重复建设、精品课程难以推广的道路。

5、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一般来说,开放教育资源尤其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在建设完成后会经过一轮专家评审,对资源的客观性、合理性给出评价,但这种来自专家的、自上而下的俯式评价,多是从教学角度进行的,因缺少规模性用户(即学习者)使用评价,故很难看出资源实际应用效果。

6、后期更新维护不到位。我国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一般性的开放教育资源由于缺乏定期更新和维护,很快就会出现知识内容滞后、链接地址失效的情况,即便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据说也只有不到70%的课程才有自己的课程维护团队。

二、改革措施

1、提高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开放教育资源想要走得长远,资源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是第一位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资源建设上,应该旗帜鲜明的将建设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表达和呈现上,保证观点准确、态度客观、前沿专业,在教学资源的制作形式上,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丰富教学资源形式,但重实用、少花哨。

2、提升资源获取及使用的便利性。网易、新浪等新媒体强势介入教育领域,推出了“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使网友足不出户,就可成本、无障碍的学习包括剑桥、牛津、哈佛、麻省理工在内的名校课程资源。我们可以效仿网易、新浪等门户网公开课的制作办法,减化链接层级,减少鼠标点击次数,增加教育资源的易见性,让远程学习者可以快速、清楚地看到、找到和用到开放教育资源。

3、做好资源建设的事前统筹和一体化设计。在课程资源建设启动前,就须明确资源建设的整体思路和规划方案,确定各部门或个人在建设中的分工与职责,并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多种资源媒体综合化运用的一体化设计,媒体的选择标准要以学习者的认知习惯和媒体的使用效果出发,做到既充分发挥各媒体的自身优势,又兼顾其综合运用的实际使用效果。

4、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共建,有利用集中优秀师资力量,降低资源建设投入,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若进行校企共建市场化运作模式,还需注意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资源共享,乃开放教育资源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学习无限制性自由、开放学习的必由之路。

5、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机制。科学的资源评价机制应该是包括自评和他评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来自开放教育机构系统内的自我评审与评估,另一方面是来自开放教育学习者的使用评价。通过自评,促进教育资源的更新与建设,通过对学习者的反馈和需求调查,保障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应用维度。

开放教育范文第3篇

本周,我又打开了《开放的时代,开放的教育》第二篇——开放的学习空间。

开放的学习空间是实话开放教育的基本前提。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需要成人的协助,指导,需要文化的熏陶和滋润。在开放的教育中,重点就是孩子创造没有一个自由、舒适、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它是客观顾在的,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探索、发现、接触、体悟,从中获取各种知识、技能。它对更是一种弥漫性的精神氛围,孩子们在其中体味到真善美从而形成责任感

荣誉感和集体意识,学会爱人,学会自我教育,学习环境的创设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没有教师的指导,学习环境会陷入一种无组织,无目的的平庸状态。

走出幼儿园,投向自然、社会的怀抱,是开放教育的主张,开放教育赵过了围墙,把孩子的生活世界分成了三个部分——自然、社会、幼儿园有机的联系起来,既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又得培养他们参与生活、改造生活、改造自身的能力。

孩子的外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计划、行动、回顾。无论在哪个阶段,孩子都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支持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计划是将目标勾勒出预期行动的过程,当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决定了要外出参观后,紧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就是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行动是以小组主单位自由观察,它可以使孩子对参观志气的环境、气氛、设施有现代战争大概的印象,便于发现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深入探索。

开放教育范文第4篇

,师范教育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有的研究工作者把世界师范教育绝然分开为两种类型,即封闭型和开放型,或者如英国詹姆斯·波特报告(JamesReport)中所称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其实教师这行业从来就不是封闭的。由于以往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几乎任何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当教师。所以重视教师工作的发达国家都设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考试等方法来认定教师资格。即使如前苏联以定向型为主,有师范教育体系,但仍有15%左右的教师由综合大学培养。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师,大多数国家都是在综合大学培养。例如法国,师范学院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资格主要由综合大学毕业生通过教师会考而获得。

由此可知,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一下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转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水平的提高,师范学院历来学术水平较低,已经不适应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需要;二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不需要设立专门的师范学院来培养;三是二次大战以后大批复员军人涌入高等学校,许多师范学院由此而扩大为州立大学。其实师范学院依然存在,不过是存在于综合大学之中,有的称为教育学院。西方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培养两个层次的教师:一是本科生,培养小学、初中教师;二是接受其他学系的毕业生,经过一二年的教师教育专业训练,培养为高中教师。

从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教师教育的水平是由低到高发展的,教师的专业性也是逐步提高的。与其他职业不同,不是一开始就是高水平的。但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程度在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也在提高。

(2)教师教育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是历史的必然,是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水平提高的标志。

(3)高中阶段的教师的培养始终是以开放型为主。即使设有专门师范学院的国家,也不是全部高中教师由师范学院培养。

(4)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

二、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师范教育产生得很晚,如果从盛宣怀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算起,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我国师范教育虽然起步晚,但起点并不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中就有师范学堂和师范馆;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已是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癸卯学制则把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前者属于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属于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中学教师。1902年又在京师大学堂内创立师范馆,招收科举时的举人、贡生、廪生、监生和中学堂毕业生,修学3年,毕业后择其优异者给予中小学堂教习文凭。以后至前,几乎各省都办起了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优级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两级师范学堂。癸卯学制规定在初级师范学堂内可设简易科,以解决当时初等小学堂教师的急需。至1949年,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12所,在校师范生1.2万人;中等师范学校610所,在校师范生15.2万人。全国院系调整以后,向苏联学习,师范教育实行三级制,即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小学教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培养初中教师;高等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培养高中教师。在职教师进修,小学教师有各县设的教师进修学校,初中教师有各地区、市设的教育学院,高中教师则有各省的教育学院。这个系统50年来培养了千百万名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系统50年如一日,没有多大变化,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首先,这个系统设定的培养教师的目标就是低水平的。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资格设定在中等教育水平上,初中教师定位在专科水平上,在世界范围内是偏低的。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后,各国教师教育都逐步升格,小学教师一般都在专科以上水平,中学教师,包括初中教师都在大学本科以上水平。我国教师水准定位较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基础教育的人口基数大,要在短期内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师的缺口太大,教师水准定位低一些容易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逐步调整,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把教师的水准调高,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

其次,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落后。20世纪后50年是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50年。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知识总和的90%是在这50年内创造的。但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50年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对培养教师至关重要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几十年来也有很大的突破,但很少反映到师范院校的课程之中。

第三,师范教育在我国不能说不重视,历次教育决定中都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教育部(国家教委)也召开过多次师范教育会议,但是对师范教育的认识却有偏差。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师范教育是低水平的,只要能把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另一种观点是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任何有知识的人都可以当教师。由于有这两种观点,长期以来对师范教育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在师范院校中存在着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就是对师范教育认识不同的反映。从195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提出向综合大学看齐的口号,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对向综合大学看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确想摘掉师范的帽子,把师大办成综合大学。但按我的理解,绝大多数师大的教师并不是不想培养教师,而是想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我国虽有培养教师的独立师范教育系统,但历来都不排除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当教师。“”以前,许多北大毕业生进入了中学教师队伍中。于是社会上就有一种舆论,认为北大的毕业生有后劲,即是说,开始的时候师大的毕业生教得好,因为他们懂得教学方法,但几年以后,北大的毕业生摸索到教学方法以后会教得更好,因为学科知识比师大毕业生学得多学得扎实。师大的老师就不服气。有人就说,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优秀青年不愿报考师范,师大新生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要低50到100分;同样都是四年学制,但师大学生需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过去叫教材教法),还要教育实习,当然学的学科知识就没有北大的多。与此同时,师范院校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不高,科研、经费等都得不到领导部门的支持,师范大学的广大教师有一种不服气又自卑的心态。于是向综?洗笱Э雌氲玫叫矶嘟淌Φ闹С帧N嗽谘Э浦渡媳雀叩停淌逃淖ㄒ悼纬毯脱盗繁谎顾醯阶畹偷悖逃迪坝伞拔母铩鼻暗?2周压缩到现在的6周。可以说,今天我国的师范教育,学术性、师范性都不高。让这样的师资水平在21世纪里来推进素质教育,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当然不排除广大教师都在勤奋工作,为素质教育做贡献,而且不少教师做出了成绩。但从整个国家的教师队伍的总体来讲,不是说没有问题的。

三、几点建议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表现在:

(1)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了比较稳固的基础教育基础,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迫切要求师资水平的提高。

(2)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已经有条件来调整教师教育的结构。

(3)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人民生活进入了小康社会,已经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准,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这样的迫切需要,也有这样的可能。

(4)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也为教师教育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因此,教师教育要抓住当前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教师教育的认识。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先。没有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都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一行专业,不是有知识的人都能当好教师。不能用50年以前的眼光来看教师教育。由于5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进步,教师的专业是知识增长得最快的专业之一。有了这种认识,才能真正把教师教育摆在应有地位。

第二,稳步地将三级师范转变为二级师范。这种转变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有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城市,可以一步到位,小学教师也由大学本科生担任。但即使是这些城市,也不是所有教师都一步到位。有的同志主张保留中师的模式,不要取消中师,因为中师比较重视师范性,培养的师范生受小学的欢迎。这不是理由。小学教师由师专或师院来培养,不能改变它的性质,只是提高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师专和师院要单独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要充分考虑到小学教师的特点,吸收中师培养模式的优点,而不是用原来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和模式来培养小学教师。

第三,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有利于利用一切高等教育资源。事实上,综合大学文理科的毕业生不可能全部去从事科研工作,长期以来都有一部分进入教师队伍。但是过去没有明确他们也有培养教师的任务,因而他们不重视教师的专业训练。20世纪50年代综合大学曾经设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不知是哪一年取消的。今后应该在综合大学中恢复教育专业课程,才能有资格培养教师。

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许多师范学院的领导感到一种压力或者困惑,不明确师范教育要向何处去。其实转型的最本质的特征,不是培养机构的转变或者培养模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提高。这对师范院校是一种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深入改革,努力提高培养质量。教师教育既要加强学术性,又要加强师范性。50年代后期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都实行过五年制,应该恢复。使学科专业学习能与综合大学的水平拉齐,教育专业训练能加强,特别要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至少要有三个月的时间。延长学习年限,就有一个工资待遇问题,这可以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改善。

第四,要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可以设主修和辅修,鼓励学生跨系科选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今天的教师既要在所教的学科上有深厚的基础,又要了解更宽广的知识领域。要改革和完善教育学科课程,设立多门选修课,把最新的教育理论介绍给学生。要让学生早日接触孩子,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专业思想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是一种应用专业,要多用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教育问题的实际能力。要用信息化来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

第五,尽快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就要有资格证书保证。教师是一行专业,就不是任何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够担任,只有经过教育专业训练,考检合格者才能有教师资格。这也是确保教师崇高地位的保证。

第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现在职前培养是由师范院校担任,在职培训是由教育学院承担。虽然师范院校大多设有成人高校,为在职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但都是学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仍是职前培养,真正在职继续教育却很少。教育学院本来是提供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但也在办学历教育。完全把事情弄颠倒了。教师在职进修主要是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或者为了知识更新,或者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但是,从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来看,教育学院却不如师范院校,因而大多数教育学院事实上承担不了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任务。应该把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实行职前和在职教育的统一。目前是管理体制阻碍着这种合并。

第七,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这是为中小学教师专门设立的研究生学位,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招生4年来,专业逐年增加,现在已涵盖中学所有学科,将来在适当时候还将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已录取7478人,我们计划在“十五”期间,授予学位能突破5万名。这件工作需要得到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有些地方和学校支持不力,他们怕影响学校工作,不愿意送骨干教师出去学习,这是一种近视的看法,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八,所有高等学校的课程和图书馆应该向广大教师开放。教师教育既要实行开放型,应该开放的程度更大些,特别是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更应该是开放的。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人们的想法过于狭窄,主要着眼于所教学科的知识更新和教材教法的研究。我认为应该放得更宽些,要着眼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在当今是信息化社会、知识创新的时代,知识创新往往在学科的交叉点上。教师的责任不是把现存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因此,任何学科知识对一名教师来讲都是有益的。数学教师为什么不能在继续教育中选修古典音乐?中文教师为什么不能修学信息技术?我认为完全是可以的,有利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美国佛蒙特州规定每个教师每7年必须在大学里修完二个学分,课程不限,很多教师选学了中国文化课。我想这门课与他们教数学教英语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有利于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为了做到这一点,大学应该向广大教师开放。

总之,教师教育的开放的本质特征是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的改革都要落实到这个本质上,而不是求形式的改变。

开放教育范文第5篇

1.1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枯燥

就目前而言,开放教育英语教学还只是一个刚起步的阶段,很多英语教师只是停留在理论讲解的阶段而忽略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静态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注重对学生的语法教学,令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反而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继而导致不够理想的教学效果。

1.2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第一,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学习动机不够明确,而且开放教育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使得很多学生学习模式变得松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有很多学生以前英语底子较差,对英语学习根本无从下手,尤其是在开放式教育模式下,对教师讲授的知识难以消化和理解,很多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3英语教材衔接差,教学实效性不强

目前开放教育英语教学内容性较强,对知识的运用存在一定的缺陷。英语教材衔接不够好,很多教材不单独分专业,只是一味地进行文章的分析,学生根本学不到实用的知识,使得学生难以适应。就某个专业而言,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目的无非在于了解自身专业的相关专业英语资料,须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的能力,但在课堂上,教师忽略了知识与实际的关联性,导致很多学生只是单纯的应付考试,工作后难以熟练地使用英语交流。

1.4教师团队建设薄弱

开放教育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现有的教师团队却难以胜任目前的英语教学任务。很多开放大学的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师资力量不足,多数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师的时间较短,教学经验缺乏,这都使得授课的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保证。

二、开放教育英语教师团队建设对策

2.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层次

要加强开放大学英语教师团队的建设就应该先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从基础层面优化教师团队的年龄及职称结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教师团队建设应该实行人性化管理,将师德建设放在建设的首位。

2.2加强团队学习和教学交流

开放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同时能够运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进行开放教育,不断进行网络技术与技能的培训来提高远程教学的能力,为有效完成专业教学打好基础;教师还应该应该努力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定期进行高水平的教学讲座、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开放教育技术培训,等等;教师应该对前沿科学知识进行更多的了解,以便获得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不断促进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更好的发展。

2.3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开放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开放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与交流;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在实际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好地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2.4完善团队教学评估监督机制

开放大学应该进行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自主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不同水平人才的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学术竞争力以及整体素质,使得教师团队建设可以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放教育英语教学在不断改革的趋势下也必将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完善。英语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英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能够很好地统一,才能不断培养出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