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教育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3)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对策与措施
1.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开始,高校就要培养他们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在大学四年中,为他们制定一个个目标,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取得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报关员、营销员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等。
(3)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进行相应的体验式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式的培训,培训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可采用体验式培训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职业生涯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就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技巧,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主要应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3.大学生要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
(1)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2)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3)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4)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5)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参考文献:
[1]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4(1):408-410.
[2]刘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67-68.
[3]王永进.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2005(1):16-18.
[4]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5(2):40-41.
[5]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6]张钰.试论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4(4):36-47.
【论文摘要】: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社会问题,毕业前的焦躁、不安、忧虑困扰者众多学生,对他们进行毕业前的心理调适,使他们良好择业,迅速融入社会,这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
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社会普遍问题,大学生从"安逸"的大学校园,走向极具竞争力的社会,工作的压力、环境不适应压力、焦虑、恐慌、寝食不安、无所适从。心理焦虑是指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毕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毕业形势产生焦虑心理在所难免,但要实现顺利毕业,就必须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把握毕业机会。
大学生要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四倍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的毕业形势会相当严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属于正常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固然重要,但他们的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更加受到招聘单位的关注。而考研、突发事件、经济拮据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事实上,部分大学生也存在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的问题,有的学生不能正视毕业形势,产生了素质恐慌,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毕业。
只有正视毕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它可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但是,如果心理过度焦躁、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调整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会埋没大学生的潜能,给毕业带来额外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焦虑心理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面临毕业,自己正处于严峻的形势之中,这时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正常反应,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正视毕业;如果我们对毕业形势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估,即不能正视毕业形势,则产生的焦虑心理就不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就会使我们自己感到异常紧张,严重时会导致焦虑障碍。
1.大学生要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存在着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群体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毕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特别是挫折心理,对大学生毕业影响最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毕业形势,冷静地做出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毕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毕业观念,建立新型的毕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毕业观。
应届毕业生面对毕业形势,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没有真正解决毕业问题,长此以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焦虑源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反而会对本人纠缠不休,不定期还会出现,所以必须随时戒备。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怨自悔,只能继续滋生失望的心理,戕杀自信心;如果我们反复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带来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举步不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毕业形势,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噎废食,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的做法不可取。大学生要进行心理调适,克服焦虑心理,关键是要转变毕业的思想观念。应届毕业生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竞争就要伴随自己一生。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不再继续努力,也会失去这个工作。有竞争就会有风险,确立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心理就会得到缓解。面对毕业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是基础,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关键。
2.大学生要把握毕业机会,顺利实现毕业
毕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在许多的情况下,当良好的毕业机会到来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机会,导致毕业机会丧失。一方面,许多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有的产生自负心理,主要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毕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毕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对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机会,如果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就会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毕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一些良好的毕业机会。
焦虑心理会让大学生觉得紧张和担忧,良好的心态有利于他们把握毕业机会。在毕业过程中,大学生既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使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要注意把握机会,不能让毕业的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把握机会并不是越紧越好,就像我们手中的沙子,你把握得越紧,留下得就会越少。
关键词:高职;学生;求职;心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金融风暴的来袭,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前所未有,尤其是高职毕业生,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的萎缩倒闭,一时间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矛盾、自卑、盲从、焦虑、抵触等不良情绪,此时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下的学生加强关注,积极的给予干预和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就业环境,最终在就业的激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高职学生求职中常见不良心理
1.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是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之一。如:毕业在即,是选择专升本呢,还是直接就业,二者均有其利弊,即内心产生“双趋-双避式”冲突,此时个体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也有的毕业生在学校里读书时,感觉良好,一心抱着毕业后进城市大公司,找份体面舒适的工作,当真正步入社会时,才发现工作难找,好工作是难上加难,人多岗位少,竞争是如此的激烈,此时就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随之而来是悲观失望、绝望迷茫等不良情绪。
2.攀比心理
毕业生在求职中攀比心理非常普遍,而这种攀比往往是不客观的,倾向于眼前利益(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的比较,而没有充分考虑个人特点及职业发展前景。如A同学所在的公司实习期没有工资,但是对实习生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划;而B同学所在的公司实习期工资为1000元,但是公司却没有对其职业发展作出具体的规划。此时,A同学往往会感到心理不平衡,很想换个跟B同学一样有工资的公司,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职业发展前景问题,最终,由于过于挑剔,而失去了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3.自卑心理
高职毕业生的自卑心理往往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职教育缺少全面正确的认识,对高职教育缺少认同感,认为自己读的是三流学校,档次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二是求职受挫后,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不被社会认可,产生无价值感;三是自身身体存在某些缺陷或者在校表现不够突出,求职过程中缺少自信。
4.逆反心理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自我期望值高,很多毕业生很难找到他理想中的工作,甚至连湖口的工作都难找,此时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把找不到好工作归咎于学校教育和体制问题,认为是学校耽误了其美好前程,于是对与学校相关的人和事均会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客观地评价事实,不愿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配合学校办理毕业生相关的手续,最终导致无法正常毕业。
5.盲从心理
由于毕业生缺少正确的自我评估,自我认识不足,对就业环境缺少分析,导致求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盲从现象,认为大部分人的选择就是正确的,缺少应有主见和独立性。如:在求职过程中,班级求职氛围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有些班级找工作很积极,落实工作速度也很快;而有些班级找工作不紧不慢,没有危机意识,很多同学持观望态度,最终错过了很对就业机会。二、高职学生求职中不良心理对策分析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及早作好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由两部分学生组成,即普高生和“三类生”(包括中专、职高、技校)。对普高生而言,高职院校属于最后批次的学校,进这种学校读书很多并不觉得光荣,相反有很多同学会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长期积压下来就很容易引起自卑情绪,认为自己读的是三流学校,和普通本专科不是在同一档次的学校,在这种自卑情绪的笼罩下,开始迷失自我,最终在求职中受挫。因此,要想毕业生求职成功顺利,在大一刚入学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为目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列,并非低层次、低水平的高等教育,树立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并指导其作好相应的职业规划,尤其是大学三年的规划,要使其清楚“我来大学是干什么的?”、“我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沿着自己的规划走好大学三年的路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长为有思想、有理智、有技能、有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最终成功就业。
2.就业指导课应注重透彻性和实践性,切实指导学生作好求职准备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针对大一、大二、大三的不同特点分别开设了不同的课程。但是在课程的透彻性和实践性方面有所欠缺。如:有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分专题讲授,每个专题2-3个课时,总课时10个左右。但是往往每个专题涵盖很广,仅用2-3个课时很难把一个专题讲透彻,实践性较差,学生听完课后,只是对这些知识的模糊认识,而按教师所讲的应用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应加大就业指导的课时量,增强就业指导课的透彻性和实践性,真正起到就业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掌握相应的求职技巧等,这无疑是使学生克服各种不良求职心理,提高求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3.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对学生进行个案咨询
每个学校几乎都有就业服务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往往注重服务,求职咨询指导方面有所欠缺,专业性和职业性不够,较难对学生进行个体咨询,给学生提供切合其自身特点的建设性意见。因此,在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并配备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个体咨询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那些对自我评估不准确,自我认识模糊,对就业环境缺乏了解求职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指导,是使学生克服不良求职心理,提高其求职成功率的又一有效方法。
4.加强就业专职队伍建设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专职队伍均有就业办老师和各系部辅导员组成,他们是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任教教师,是就业工作的主要咨询者和服务者,这支队伍的实际水平如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就业指导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求职质量。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就业专职队伍的建设,使其尽早向职业化和专家型转变,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作为就业专职人员个人,要懂得研究性开展工作,即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职业素质培养,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而作为校方,应尽量给就业专职人员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和平台,如,一个月至少组织2次以上就业专职人员就业工作研讨会;积极创造校外就业工作交流和考察的机会;组织就业专职人员走访企业,市场调查;拓宽专业培训渠道,在政策上鼓励就业专职人员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实行课题研究传帮带等。
高职学生求职中存在矛盾、攀比、自卑、盲从、逆反等心理特点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多角度多方位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逐步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在竞争激烈形势严峻的就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危机;预警系统;运转机制
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场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会给人们造成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之呈正相关的是,随着高校人数的激增,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预警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把握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
危机是人们在遭遇了超出他们的资源和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时,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布拉默(Brammer)把危机划分为三种形式: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crisis)、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crisis)和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crisis)。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危机被理解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灾难,而是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其成长、复原及进一步分化所必须的资源。对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来说,危机在于它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创伤与失衡,而机遇则在于危机解决过程中所导致的积极和建设性的成果。
所谓危机预警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测。通过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预测危机、防范危机的职能,是一种超前的危机管理。
所谓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就是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要预先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目的[1]。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研究,是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和心理危机的干预理论,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内部因素,未雨绸缪,形成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机制,规范心理危机预警组织的职责,使危机预警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达到从上到下,由下至上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有效的预警程序。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的分析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或成年初期,是其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之前最不稳定的时期。强烈的自我意识、动荡的人生目标、激烈的情感冲突、复杂的价值取向使其在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明显和复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既有外部应激源因素,如社会转型带来的兴奋与迷惘,高考教育模式改革带来的压力与冲突,生活事件带来的震惊与恐慌,也有个体易感性因素的作用。大学生要在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保持平衡。但为什么对同质同源的危机,不同的学生主观感受不同,结果、价值也不同呢?这涉及到危机背后的深层心理问题。
1.自我认同危机
艾里克森在描绘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心理与社会的矛盾时,使用了“危机”的概念。这是指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积极地选择有助于加强自我的力量,而消极地选择则导致自我力量的削弱。在艾里克森看来,自我认同危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冲突,个体常会模糊自身存在的状态,一切变得不确定,无法将已获得的认识与对自我的评价协调起来。大学生活动能力强,情感丰富,但思维深度不够,心理适应能力差。在面对学习、生活、爱情等方面纷繁复杂的选择时,易陷入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人格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压抑了自我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意义世界的缺失
在意义世界里,人的安身立命和处理各种价值关系的理念,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精神慰藉与精神归依。“正是人的意义照亮人的存在”[2]。意义世界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将威胁着人的健康心理状态和人的生命质量。在大学生生活中所体现出的空虚与混乱、冷漠与消极中都流露出种种消极的倾向;而“郁闷”、“无聊”的言语背后又将迷惘与无意义感传递给世界。大学生在经历心理失衡后必将以消极的形式追寻本真的存在[3]。当所珍视的意义缺失产生心灵空寂时,生活与学习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消失殆尽。心理危机便产生了。
3.应对机制的不当
心理应对机制是指个体为了摆脱精神紧张而建立的心理适应机制,它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识和情绪反应,借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衡。班杜拉指出,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会采用各种应付机制,那些在过去某一时候应用过并被证明是有效的应付机制,就会成为人们日常解决压力的一部分资源,从而纳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反之,如果没有或缺乏恰当的有效的应付机制,压力或紧张感会持续上涨,危机也会随之产生。通常大学生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机制能帮助他们平安地度过危机,而采取的消极防御机制虽暂时能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但是,却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时,都不利于行为的坚持性进展,所表现的是头脑中形成的一片暗区,形成无可奈何的消极、失落心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进一步加大,最终会导致严重的问题行为。对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了此一生的的后果;对学校而言,会使声誉受损;对家庭而言,不次于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可以合理地缓解与释放大学生潜在的心理风险,将问题消弭在萌芽状态。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认知和情感的协调机制,增强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用来正确对待、化解心理危机。可使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控制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以提高心理危机的拯救率,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顺利地开展。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架构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不单纯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完整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信息传导流程,将风险降至最低限度。这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家庭、社会为辅助,以医疗机构为保证的系统。为此,笔者以林学院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例,设计制成图表加以说明。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信息的传导方向。
预警领导小组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学工部人员、心理咨询专家组成。该机构具有较大的权力与权威,平时是松散的组织,根据需要定期集会。职责在于协调各方面工作,一旦有危机征兆发生,能在一定时间内调动人员或资源来应对危机,具有决断能力并承担责任。
心理咨询中心在整个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职责在于负责执行预警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任务,指导各学院心理工作的开展,与医疗结构、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浙江林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在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方面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工作格局,除上好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课与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外,每年还举办两次大型心理宣传活动;不定期对辅导员、心协会员、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及对危机信息的准确预测;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发现、评估、反馈预警信息,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密切与各学院的关系,沟通与交流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将心理危机的预防拓展到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有的放矢;开通网络咨询和三部心理健康热线,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学院各职能部门、医疗机构及社会组织为预警工作提供人员、信息及资源的保证,协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
各学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站,由主抓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负责,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心理状况,经常讨论可能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领域,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当心理危机事件出现时,制定策略和应急程序并及时上报。
班级是预警系统的根基部分。它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班主任、辅导员了解本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他们所发生的事件掌握及时;班级内部成员信息畅通,易于观察到反常学生的行为;班级心理委员与同学联系密切,是心理预防的宣传员、观察员、联络员,对异常情况能早发现、早报告,避免事态恶化。
总之,该院在心理危机的预警系统建构中贯彻“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信息顺畅,处置得法、避免扩大”的原则,为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转、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率,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1.领导管理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工作,如果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很难正常开展并落到实处。浙江林学院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院党委工作日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局统筹规划中。院党委副书记亲自挂帅,每学期召开专门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部署任务、提出要求。并在经费、师资、设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扶持。现在,学院用于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经费已达到10元/人,并列入学院预算,该院已做到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查建档、添置设备、辅导讲座和师资培训等方面专款专用,这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机制
心理建档是指把对学生心理测验的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进行集中保存,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起来的档案材料[4]。每年在新生入校时,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就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通过有效的普查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对于形成教育、跟踪咨询和干预一体化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彰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化为其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为。浙江省高校在十八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即以防治心理障碍、完善心理调节、促进心理发展为指导思想,按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三个发展步骤进行,将心理健康服务、教学和科研作为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以德育、心理学、医学三支队伍结合构建“三级网络模式”。各高校依本校特色与优势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心理危机的预防方面,首先,重在普及。主渠道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其次,各高校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能力。一些学校实现了“六个一工程”,即对新生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普查、创办一个校报心理专栏、每学期办一份心理简报、开通一个心理网站、开播一个心理节目、放映一部心理电影。这些实质性的工作着眼于未雨绸缪,使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增强了自身抗危机的免疫力。
4.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出发点,依靠学生自身主动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5]。这需要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自我调控、自我鼓励,及时消解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觉、自助的能力。
据调查,在我国,人们心理调节的途径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自我调解与知心朋友调解。大学生之间由于鸿沟小、防御性低、共性大而易于互助。每个班级所设的心理委员,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经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具有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危机线索,能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与干预,并能将同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困惑情况及时反馈到上一级机构。他们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因此,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乃至个性的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使大学生在思想、意向、态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交换,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效应。
5.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整合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不单纯是学校一厢情愿的事。它不仅要建构来自于学生、老师、父母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而且也要建构来自于学校、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编织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安全网”,形成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依托、社会力量为辅助的运行模式。
此外,也要完善学校与社区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从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获得有力帮助。高校应利用社会的机构、设施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才能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志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2]赫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8.
[3]才立琴.“大一新生”意义世界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5(6).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方法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参照驻马店市重点与普通中学生人数分布比例,计算出样本构成比,采取分区分层取样,在驻马店市6所中学共调查中学生544人,重点中学219人(40·26%),普通中学325人(59·74%),其中,初中生334人(61·4%),高中生210人(38·6%)。男生290人(53·31%),女生254人(46·69%)。年龄11~19岁,平均(15·04±1·77)岁。
1·2调查工具90项症状清单(SCL—90);中学生生活事件调查粗表。参考国内外有关生活事件量表[1~3],选择了48项与中学生有关的生活事件条目,内容主要涉及学习、人际关系、恋爱、疾病、意外事故等方面,采用团体集中调查。
2结果
2·1中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和痛苦水平的分析(表1)。
计算初、高中SCL—90各因子的均值,发现中学生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四项因子分相对较高。并且高中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初中生,经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P<0·05~0·0001)。多数中学生因子痛苦水平达中度以上,高中生也多于初中生,其中,亦以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四项因子达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数为多,高中生明显多于初中生,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性焦虑四项因子分的均值女生高于男生(t检验,P<0·05~0·0001),四项因子痛苦水平达中度以上的人数,女生也明显多于男生(χ2检验,P<0·01)。重点中学学生与普通中学学生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中学生18项主要生活事件标准回归系数、强大、频度均值等级(表2)。
3讨论
调查发现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情绪方面评分较高,提示这几方面的问题可能比较突出,并且高中生评分高于初中生,女生评分高于男生,提示高中生和女生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心理应激反应类型基本相同,均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为主,但在反应程度上,中学生比大学生要强,SCL—90各因子评分和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数中学生均低于大学生[3~5]。由此看来,在青少年期,由初中、高中至大学,心理应激反应呈递增趋势,可能是因为逐渐与社会交流的增加而需要在心理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适应,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反应。作者据此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应十分重视初中生这一人群,通过各种咨询工作使中学生能有效地顺应自己的智力、兴趣、能力等,同时也能适应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从而达到自我了解、健全适应与自我实现,由于提高了心理适应能力,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就能较好地对环境作出心理调整,减少心理适应不良的发生。
另发现与中学生心理应激反应关系密切的18项生活事件主要涉及“独立意向”与亲子关系矛盾、担心高考、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的压力,初高中生又各有一些特点,此外,视力下降对中学生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也应引起重视。这些主要心理应激因素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的重点,如何指导中学生在“独立意向”、恋爱交友和性教育、与父母和老师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正确发展,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点,为此,在培养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针对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共性问题应开展一些群体性心理辅导、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可望使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之际就得到了解决,对有效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一版.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55~159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
3赵靖平,郑延平,杨德森.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