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摩擦力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范文第1篇

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

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法建议

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

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必须尽量做好.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这样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当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3、可采用学生讨论自学的方式教学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都不难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于基础不好或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可采取部分内容教师引导,部分内容学生讨论的形式教学.

4、适当补充静摩擦的知识.

在摩擦现象中涉及静摩擦力的事例很多,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静摩擦的知识,使学生知道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研究决定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

教学工具: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毛巾、空玻璃瓶、木板、砂纸、洗衣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法1:从生活现象引入,学生感觉自然.

摩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个普通的现象,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手的感觉。

比如老师使用板擦擦黑板,笔在纸上写字,学生用橡皮擦去铅笔字,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滑动时,感到受到阻碍。

方法2:从新奇实验引入,提高学生兴趣。

演示筷子提米的实验:在一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重新将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请学生分析讨论并举出身边的摩擦现象从而引出新课。

手提空瓶的实验: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颈部分(图中覆盖部分)向上提,提不起来;再将瓶子擦干净,用毛巾覆盖在瓶颈部分,受我毛巾向上提瓶,瓶很容易提起。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摩擦力

由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摩擦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要发生相对运动,指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还没有发生,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方法1: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对运动”的要求较低,可一带而过。对于摩擦力的方向简单情况可判断即可。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解释清楚“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的含义。可参考下面的讲解。

如图9-4-3中一汽车水平向右运动,在某段时间内车上的箱子从车厢前部滑到中部.箱子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箱子相对与地面是向右运动的,但箱子与地面间无摩擦。箱子相对于车的运动,是以车为参照物,箱子相对于车向左运动,车给箱子的摩擦力阻碍箱子相对于车向左滑动,车给箱子的摩擦力的方向应为向右,即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方法1:演示实验,实验中要设置好恰当的问题。

1)怎样来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什么?

使学生理解匀速运动的物体,受的摩擦力与水平拉力大小相等。

2)请同学们猜想一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根据学生的答案来请学生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操做验证。学生的设计会有很多漏洞,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可适当提出针对性问题来加以修正,帮助学生掌握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问题:1)怎样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验证?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先讨论,然后在老师不给出正确操作过程的情况下分组完成不同的验证内容,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

3、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由学生讨论并举出相应的事例,准备适当的录像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结论。

结论: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有益摩擦。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来(加剂),可以减小有害摩擦。

(三)巩固练习

1、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下面哪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油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

1、不论那种方法都是由“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中得出的。

2、摩擦可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3、思考题:自行车轮胎蹩的时候为什么骑起来费力。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摩擦与我们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写出对于我们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摩擦的认识。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写出专题报告,进行交流。

【参考方案】

可以从多方面了解摩擦。例如可以归纳摩擦的种类,摩擦的应用,摩擦的利弊等,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基础上,查阅有关资料,写出专题报告,例如"体育中的摩擦"、"静摩擦的应用"等等,还可以设想"如果失去摩擦,世界将会怎样"等问题,自己确定题目,写出专题文章。

【备注】

摩擦力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

教法建议

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时,应抓住以下四点:(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1.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演示: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轻小物体.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提问4: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进行新课

(1)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简单介绍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径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约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

提问: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物质的原子结构.

(2)摩擦起电的原因

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得失电子的微观图景,并进一步归纳出结论: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为什么带正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探究活动

上物理课时,老师精心准备的静电仪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常常效果不明显,而满教室静观实验的学生却被自己的衣服不时电一下.因为学生的运动衣裤或其他外衣面料常常用尼龙织物的,比较结实,里面再穿件毛衣比较保暖.查一下起电顺序表就会发现,羊毛(羊皮)排最前面,尼龙排后,这是最容易起电的一套配置.每个人穿戴一套天然的静电起电设备.人的一举一动都造成摩擦,起电过程一刻也不停止.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过去的人穿不起毛衣,也没有这些化纤织物,棉布对棉布当然摩擦不出电来.

为什么面粉厂车间总要洒水以保持空气潮湿?

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

摩擦力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 教学策略 同课异构 摩擦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09-04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课例的建构与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的一种教研活动范式,其实质是发扬个性、发展共性。“同课”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相同;“异构”主要体现在执教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措施、教材处理、细节处理等方面差异。“同课”是基础,“异构”是载体,提升教师水平、释放教师个性风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目的,“比较”是其基本方法与手段。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同课异构”的基本建构

在“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实践中,我们采用递进式的建构策略,即“理解教材—独立设计—学段说课—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异质引导”七个步骤,其中,独立设计与课堂实践是最重要的环节,总结提升是意义建构的价值所在,异质发展是教师个性教学的内涵与诉求。其基本流程与操作如图1所示。

2 “同课异构”的学科实践

下面以本校徐老师与陈老师执教的、由朱清时主编的“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二册)”第二章第六节《摩擦力的利与弊》一课为例,阐述“同课异构”教学的基本流程与具体操作。

(1)理解教材。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前提工作。不同的教师对教材与课标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分析。但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最终会趋向统一。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摩擦力的存在,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③典型的科学探究方法。在与老教材的横向比较:新教材忽视概念的教学却强调科学探究,强调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思想与能力,渗透STS思想……

(2)独立设计。独立设计的路径是个体设计—集体教案—个体教案(修改与完善)。即使采用集体教案,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风格和特点。强调独立设计,并不是说要否认集体教案。这是因为,集体教案的不同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大多数环节都是根据课标要求和集体共案进行适度修改的,在三维目标上、教学重、难点上基本趋同。但在局部上也存在着差异(见表1)。

(3)学段说课。说课环节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置于课后。放在课前,主要是让教师群体对教师的“教案设计”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便于教师个案的完善或引起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某些环节或不足方面。置于课后则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诊断、整改与提升。在教学前徐老师和陈老师分别在年级(学段)备课组进行了说课。

(4)课堂实践与比较创新。课堂实践是验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可行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切片比较的方法,复原教学过程,重温教学环节,剖析教学细节,解析教学要素。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当然,切片要符合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教学的一般规律。为了更精炼地说明问题,应把课堂实践与比较创新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教学片断一:静止的物体间也存在摩擦。

两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也有摩擦力,都创设了筷子提米的情境。徐老师教学过程如下。

(实验引领)徐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杯子,杯子里放着一些米。“中间放了什么?”徐老师问。“筷子!”学生大声齐答。“看一下,我用筷子能不能把米提起来(同时做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筷子……”学生的声音较弱。“为什么筷子能把米提起来?”徐老师继续问道。课堂上一片沉默,稍缓后有两个同学举起了手……

而陈老师则在实验前,创设同样情景,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能把大米提起来吗?当学生的情绪和探究动机被激发起来时,再做实验。最后问:为什么老师能把大米提起来?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学习状态积极。

反思1:创设情境在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参与积极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同一实验情境,处理方式不一样,效果截然不同。其实徐老师的情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因为创设情境的过程比较平直。当然更多的技巧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并加以总结。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平时注意研究别人的成功设计,积累典型的教学案例,备课时精心设计,经过一定阶段后,就一定会产生熟能生巧的体验。

教学片断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

徐老师在学生做出相关猜想后,以“先探究摩擦大小与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其余的因素留到课后去探究”为由,仅仅探究了教材的两个猜想:摩擦大小与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而陈老师在学生做出相关猜想后,先运用理论或实例否定了运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然后利用现有器材探究了压力、面积、粗糙程度三个猜想。

反思2: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猜想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间的矛盾,教师如何处理是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仅仅围绕正确猜想展开的教学,显然不是探究式教学的宗旨;所有猜想都要探究也不现实。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猜想,象陈老师那样通过学生已有理论、经验、事实缩小猜想的范围,但对学生容易搞错或者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猜想必须给以验证。

教学片断三: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徐老师利用摩擦概念教学的巩固,让学生例举大量生活中的摩擦事例,并以此为范本,让学生进一步分析上述事例中摩擦的利弊,以及在这些事例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然后总结增大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再巩固应用。

而陈老师则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出示实验方案:(将直尺用手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露出桌沿。用另一只手拉动直尺,可以发现,手对尺的压力越大,越难将尺抽出……)并问:“增大有益摩擦可采取哪些方法?”学生回答各异。对此,陈老师总结指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物体接触面变粗糙。”接着陈老师继续问道:“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点评。

反思3:教学中是让学生去被动验证还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选择的结果无疑是变验证为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层层深入.让学生不但知道要如何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自然形成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课后,备课组和参加听课的教师对徐老师与陈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议,认为:

两位老师都对《摩擦力的利和弊》作了精心设计,教学设计紧扣三维目标,并分设不同环节对子目标进行设置与安排;在教学上二位教师都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场景,初步建构起双主体教学范式,基本养成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比较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三维目标。

徐老师能够在教学设计的框架上合理组织教学,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在问题设计与探究活动中,组织较合理。另外,还把兴趣与探究延伸到课外,引领学生进行小课题《假设没有摩擦力》的设计与猜想,从多角度去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值得借鉴。但问题是对小结往往由教师来概述,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教学环节的过渡预设性过强,束缚了教学生成,对部分同学缺乏关注和信心鼓励。

陈老师成功的实现了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科学有序,循序渐进、层层剖析、环环相扣,教学在几个中实现了情感与思维的跌宕。教学在“引入新课—— 摩擦力”(摩擦力的利与弊)、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探究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巩固提高等所预设的环节中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并还组织了压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关系的探究体验活动,是一堂成功的体验式探究教学展示课。

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还缺乏激励性的评价,对教学生难点的拓展与巩固还有待于提高等问题。

(5)总结提升。该阶段主要通过授课人、学科组或相关专家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方式,对“同课异构”进行综合反思与诊断、整改与提升;并根据“同课异构”的科研特征,对不同教师的“特质”与“同质”进行分析,关注教师的“共性发展”,但更关注教师的“个性发扬”,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借鉴、学习、提升的平台。其操作过程一般通过“自我剖析小组诊断专家指导整改提升”四个环节进行。

①自我剖析。即在听取听课教师评课议课后,执教者对比另一执教者的教学,进一步自我解剖的过程。徐老师认为:自己对教学作了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设计而展开,从课首到课尾始终贯彻学生的体验感悟、实验验证等结合学生心理要求、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初步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摩擦力的“利”和“弊”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认知水平得到提升。但是,对问题的设计缺乏层次和梯度,对教学生成缺乏必要的拓展。

陈老师则认为:自己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如学生实验、问题探究、小课题学习)等方式,符合学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课堂上师生互动性强,学生能积极参与,兴趣得到激发,因而,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对过程与方法能进行优化与整合,对困难学生能适度引导,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观。但对静止的物体间也存在摩擦这一教学难点没有充分利用筷子提米这个案例进行突破,只作了浅层化处理。

②小组诊断。即年段备课组针对第一阶段的教学开展阶段小结。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科备课组长或相关学科的教研员负责进行。根据徐老师的课堂教学,备课组长做了如下诊断。

本节课徐老师侧重“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和分析论证”环节,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这是教学亮点。但在本课教学中,教学过于拘谨,教学过程不够流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本人缺乏“特质”要素造成。另外,预设与生成也是这节课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看,预设过强,没有很好给学生以留白,即对课堂有效反馈做的还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探究不完整。

③专家指导。是由学科教学专家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点,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由于学科专家的指导具有相对的权威性,其对教学完善往往指点迷津的作用。本次活动的指导专家、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赵力红对陈老师课堂教学评述如下。

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新课程“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社会”的理念,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身边的摩擦等各种课程资源,课堂中教师注重在现生活实例,通过大量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的观察和体验,来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分析它的特点。例如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通过“推动木块运动”和“手掌下抽尺”两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筷子提米”实验中,教师继续采取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在诸多方面体现了探究教学的要素。

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还缺乏激励性的评价,有些环节的收放值得思考;局部的细节问题处理略显粗糙,还需要教师的精细化酝酿和精品意识。

④整改提升。该过程可以由团队予以集体整改,也可以由教师进行自我建构,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能够自觉地进行教学修正,从而帮助自己经验的内化与强化,促进教师的个性成长。根据教学实践,对两位老师的课提出改进措施(建议),供其在下一节课教学时参考。

3 “同课异构”的若干思考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以“理解教材—独立设计—学段说课—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异质引导”七个步骤为基本流程的“同课异构”,其主要思路如下。

以同一主题为核心,即同一教学内容。只有确定这一主题,才能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进行比较式的研讨。

以行动研究为基础,立足于教学实际,把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转化为教学研究的“小课题”,基于“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有效教学”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育教学水平。

以微格分析为手段,一方面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学的全过程,帮助教师直接从记录中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另一方面,其他教师注意在课堂中就某一主题进行观课议课,帮助上课教师从指导教师和同伴那里得到信息,更为全面的看到本人上课的过程。面对其他教师的建议,授课教师有选择性地借鉴,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授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比较研究为方法。同课异构要充分应用比较研究法,明确比较的主题,关注同课之中的异构在何处,各种异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取得了什么效果,存在着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拿到一手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

以同伴互助为桥梁,力求教师个人与团队之间进行广泛的对话和合作,营造同课异构中同伴互助的专业合作与精神共享;在同伴互助中将个人的才智与团队的集体智慧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相辅相成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既促进教师个体在专业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同课异构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探究,最终解决所有问题,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智慧在不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提高。

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其目的不在于评出孰优孰劣,而是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使每位热忠于教改实验的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以换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二是由以灌输为主的指导性教研转向以互动探究为主的反思性教研。在“同课异构”研究过程中,教研员或相关组员不再以“专家”、“领导”身份出现,而是同广大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上一节课,钻研教学,相互切磋,有利于调动们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三是由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同课异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个性风格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实际问题,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课异构”有个体独立的创设,又有集体合作的智慧,有利于个体和团队的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薛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1):24-26.

[3] 李永生.国内外校本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6):58-60.

[4] 肖振安,肖春彦.新课程校本教研的新诠释[J].现代教育科学,2004(4):15-17.

摩擦力教案范文第4篇

1 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简述及分析

在新课改的这几年里,许多学校经过多个回合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他学校就去这个学校积极学习,效仿这种教学模式.这里是A学校向B学校学习“教学案”教学模式后,两个学校教师就《摩擦力》这一课进行的同课异构教学.下面就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做个简述并作简要的分析如下:

第一位教师:A教师(A学校)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男女同学拔河比赛,男同学手上沾粉,女同学轻松取胜.

(一)学前准备①知识回顾:重力的大小、方向等有关知识;②学生课前在家完成书上四个小实验;③预习导练:书上所有的填空题.

(二)探究过程

1.认识摩擦力.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猜一猜】、【体验】、【想一想】:

①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工具:;方法.

②怎样研究?应用了什么物理方法?

【议一议】具体设计实验过程.

【做一做】分组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并完成实验数据记录.

【讨论与交流】:对于今天的探究环节,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巩固练习(略)

分析 这位教师用一个拔河比赛引入新课,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前准备的部分有些偏多,尤其重力的复习对本节课的摩擦力学习帮助不大,而且学生完成起来有些吃力.他整个教学过程都按照课本的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对每一个细节分析详尽,从设计到具体操作都尽心尽力的讲解,然后由学生分组完成(他将学生按每6人分成一组),每一组完成探究实验的一部分,这样节省了实验的时间.由于讲解加演示的时间有些多,该教师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应该说该教师对课本的把握是很准的,讲解的十分到位,在学生易错的地方都加以强调,防范学生出错的工作做的较多.

第二位教师:B教师(B学校教师)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知识回顾:什么是力、力的测量、力的三要素.

(二)新课预习:什么是滑动摩擦力?请举例.

学习过程:

(一)交流预习情况.

(二)根据预习共同深入探究一些问题,深化课前的学习.

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滑动摩擦力产生的部位、方向;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问题1】 如何测量它的大小?(看书上53页的信息快递)

【问题2】 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用正确的方法测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你认为最重要的操作是什么?

【问题3】 你能改变它的大小吗?试一试,结合我们的生活和刚才测量和改变摩擦力的过程.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问题4】 让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探究,并准备向大家汇报,得出结论,交流与小结.

【问题5】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三)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分析 这位教师直接复习旧知识进入新课教学,突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他的知识回忆完全是为这一节课的实验测量而服务,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知识.课前预习部分较适中,比起A教师的知识回忆,目的更加明确.整个课堂都是让学生自己先做,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再通过讨论的方式给予解答.课堂看似很“乱”,但越往后就越清晰,他的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导演”的角色,用5个“问题”将学生步步引入自己设计的知识探究中,由浅入深,条理清楚.该教师在课上显得比较轻松,并完成了预设的内容.

2 两位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 实验小组构建上有些不公平

两位教师都让学生6人分成一组,一小组只完成实验的一部分.从人数上讲有些多,小组构建不是很公平.有些成员不动手,也不思考,不利于每个学生都共同进步.而且,有些小组的实验简单,做完后就在那玩,没有将别组的实验也尝试做一做.

2.2 课前教学资源的搜集有些单调

在这里,两位教师都很好的利用了教材、实验器材这两方面的资源.A教师还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手边的文具等资源,让人感觉物理实验并不神秘,做的比较好.B教师仅限于课本中的提到的器材,有些局限性.当然,两位教师其实都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视频资源,展示生活中的摩擦对我们的影响,增加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课堂上三维目标的完成有些厚此薄彼

教学目标不仅要写在备课教案里,更重要的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来的.这里的两个教师都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A教师较多重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讲解的很详细、到位,包括操作上的重点要求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定义及应用,但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完成的不是很好.其实,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技能与“过程与方法”中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有区别的.前者侧重于具体的操作,而后者则侧重于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A教师在“探究能力的提高”上做的不是很到位.这一点“过程与方法”上B教师做的要多一些,从自己讨论设计实验到自己收集数据,总结实验的所得与所失上,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4 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上有些蜻蜓点水

新课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情况下还是教师讲解为主.如这里的A教师,虽然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但还是教师讲解的多,学生的主体地位仅限于分组实验、课堂讨论、激发兴趣等点滴,这里的A教师有一种很重的“保姆”意味.而这里的B教师的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要好一些,每次都是学生做完实验、提出问题后再适当讲解,B教师就像一个优秀的“导演”,仿佛在不经意间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3 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3.1 备课一定要充分,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预习内容不能太多,难度不能太大,否则不但增加学生作业负担,还会影响学习热情;课前教学资源的收集也要为分解教学重、难点而准备充分些.比如:这儿的静摩擦力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没有,方向怎么样,光靠口头说说,不太让人信服,这时可以借助视频播放生活中的运送货物的输送带给学生好好看看,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组织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有条理,不能只求表面华丽,而不注意实效.

3.2 三维目标的完成一定要做到实处,不要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将其他目标忽略

“过程与方法”是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保障,完成好一目标,有利于对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的长期价值.当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一样重要,不能忽略,我们要抓住契机,激励学生做好情感目标.

3.3 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帮助、引导者,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继续加强学习新课程理论,加大思想转变

多放手,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空间,让他们做探究中得到发展;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空间,让他们在思维碰撞中提高思维能力;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空间,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3.4 对好的教学模式不能“拿来主义”

这种模式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不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情,不能盲目模仿.我们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加以改造,造出适合自己的东西.

摩擦力教案范文第5篇

所谓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在实验稿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并排在前面的内容,并且科学探究有两重意思:第一,它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二,它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教师能否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科学探究,关系到物理课程标准精神的落实,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但是,课程改革进行了六年多的今天,许多老师还没深刻领会新课标,还在搞传统的由教师讲授知识,大搞“填鸭式”的教学。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热情扼杀殆尽。笔者结合对新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就与科学探究相伴而生的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彻底转变观念,正确领会科学探究的含义

探究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整合与拓展性等特点。通过教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条件、教师素质能力等因素,探究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教学组织形式:

1.多开展课堂演示实验。用实验现象和数据说话,总比空洞地说教要直观形象得多,要生动活泼得多,要有说服力得多。

2.实验室分组探究。

3.室外现场探究。由于物理学所讲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规律。实验室没有,就到工地、工厂及有关场馆中去参观体验。比如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就可以到舞蹈房内去体验一下。

4.家庭学生个人探究。利用家庭中常用的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科学探究也是很实惠的,比如观察水的沸腾,用空牙膏皮探究物体的浮沉等等。

5.兴趣小组的探究。将对科学探究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由度,给他们以更大的发展余地,让他们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

三、开放与集中相结合,解决实验器材不足的困难

我们可以采取开放式研究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所面临的困难。

如对于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摩擦力已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片面的认识。因此学生设计出多种可能的验证方案,验证方案不必局限在统一的用测力计在木板上拉木块的模式。学生提出的各种可能的方案既可以解决实验器材紧张的困难,同时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等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