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投资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筹措社会资金增加农业公共产品投入。联邦政府直接拿钱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科技推广等;联邦政府引导各州和地方政府支持农业发展,如国会有关农业科技推广的法令,联邦政府对接受法律条文的各州提供资金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组织;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运用,以少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政策银行的资本金和经营费用,使政策性银行吸收大量的社会资金支持农业公共产品投资;财政投资吸引私人投资,如美国的灌溉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科技推广,既有财政投资也有私人投资;运用资金市场筹集支农资金。
明确财政支农重点。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为界,在此之前,美国农业尚不发达,财政支农的重点是生产领域,因此财政主要投资于农业水利、灌溉、交通等公共产品;此后,农产品大量过剩,政府财政支持的重点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主要投资于农业科技、农产品储备、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公共产品。
(二)日本的农业公共产品投资
日本农业公共产品投资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工农业良性互动的关系,即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资除部分直接用于兴建农、林、水产等公共产品外,大部分特别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是采用补助金及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发放给农民,同时通过补贴利息,调动“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公共产品,这就是日本颇具特色的“制度金融”;政府对农业公共产品的投资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米价支持政策”到80年代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补贴再到进入WTO以来的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公共投资。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公共产品投资策略
(一)韩国农业公共产品投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实施“以工补农”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农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新村运动”。新村运动在农业公共产品方面的投入主要表现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完善灌溉系统、更新农业机械、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同时还加强农业科技、良种、化肥农药的投入,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及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这是“新村运动”的核心内容。
虽然韩国的“新村运动”主要由农民进行,但政府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政府不仅是发动者、引导者,更重要的是提供大量的财政支持。据统计,政府每年的资助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一般都超过20%,最高年份可达59.2%。充分体现了政府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二)印度农业公共产品投资
印度政府推动的农业公共产品建设主要有以下方面:生产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控制水土流失两个方面;投入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化肥投入、高产品种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保证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农村公路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农业职业教育等。
在农业公共产品的建设中,印度政府从三条途径来筹集建设资金:增加计划投资,在每个五年计划中,农业的计划投资都占相当比重,如“一五”计划农业投资占计划总投资的18%,而工业仅占8%;“二五”计划农业为25%;“三五”为21%,且以后的各五年计划中从未低于20%。实行投入物补贴,印度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农业投入补贴占相当大比重。提供贷款保证,农业贷款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印度政府大力发展信贷机构,扩大信贷额。印度的农业筹资和开发公司主要是利用外国农业投资,发放基础设施的项目贷款。
(三)巴西农业公共产品投资
1.仓储设施。在巴西,仓储按属性可分为三类:官方(联邦、州、市)、合作社和个人。联邦仓储设施由联邦出资建设,主要用于常规储备和储存按政府最低保证价格收购的农产品,其目的在于保护农业生产者,特别是中小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同时利用政府的储备在淡季时调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合作社和个人仓储设备建设的资金主要靠补贴性农业信贷和自筹,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农业季节差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巴西仓储能力基本上能够满足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其收获后的损失率仅为5%,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水利灌溉。巴西水利资源丰富,河流纵横,降雨量丰富,但灌溉业落后。1985年政府制定了东北部百万公顷灌溉计划,五年内投资35亿美元,其中40%由联邦政府出资,60%由私人或国际金融机构资助。
3.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巴西最重要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是归属农业部的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和农业技术推广公司。1973年农业部将农牧业科研局改为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大力培养农业科研队伍,到1985年就培养了2200名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农牧业研究公司的研究成果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出售,并由技术推广公司负责推广;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主要负责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同时建立各州、市的分支机构,加强对合作社、中小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支持。
对改善我国农业公共产品投资的启示
(一)改变我国“城乡二元”、“产业不均”的公共品投资现状
1953-1955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不断修订中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至此开始,公共产品的投资就出现了“重城市轻农村”、“重工轻农”的不均衡状态。严重抑制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的今天,应借鉴日本工农业良性互动发展及韩国“新村运动”的做法,改变我国公共产品投资的倾斜战略,加大政府农业公共产品投资力度,走“以工补农”的新路。
(二)实现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点,投资收益不易、投资回收期较长。因此,农业公共产品的投资应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然而,政府投资可以采取直接投资还可以采取间接投资,如政府通过参股、控股、经营权转让等不同的投资方式提高农业公共产品投资的效率;同时,农业公共品也可以由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进行,政府加以引导、规范界定产权等,使得私人资本、民间资本、外国资本等积极投身农业公共产品的建设。在这方面,日本的“制度金融”是一个典型,另外,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公共产品。
(三)优化投资结构
农业公共产品的投资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分阶段有层次的进行。如美国农业公共产品投资从生产领域逐渐转入流通领域;日本的农业支持政策从“米价支持政策”到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再到环境保护;印度、巴西分不同阶段对不同公共产品的投资。现阶段,我国农业公共产品投资主要集中于灌溉、水利等“硬”的方面,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进入WTO后,我国要在保持以农田基础设施体系为内容的农业公共产品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农业科研、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教育以及农业制度性等公共产品的投资,加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改善投资的外部环境
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及投资的效率。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农业公共产品投资环境。如对于产权的界定、补贴的标准等都要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等加以规范;地方政府对于外界投资、外商投资等要有优惠的招商条件;同时对于破坏投资的违法乱纪行为要有规范并得到切实执行的措施。只有这样,农业公共产品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朝菜,傅志华.“三农问题”: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速水佑次郎.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赵红.国外农业财政政策的考察与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
4.赵丙奇.论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2.11
1.样本选择
为了能够反映河南省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工薪族”金融投资理财状况的差异,以2013年《河南统计年鉴》公布的2012年河南省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为标准,分别选取高于平均工资水平的郑州市、平顶山市、洛阳市、永城市作为中高收入“工薪族”调查对象,选取低于平均工资水平的邓州市、兰考县、固始县和新蔡县作为低收入“工薪族”调查对象。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在样本抽取过程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即将月收入作为分层特征,在各个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样本。本次调查中每个调查地区发放问卷25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5份,回收率为84.2%。
2.调查方法
2013年7月,笔者组织郑州航院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深入确定的调查市县地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共设计问题30个,包含“工薪族”收入与储蓄、金融资产配置与负债、投资理财偏好、行为偏差等内容。为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在调查样本中匿名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层次的各类人群,包括医生、工程师、公务员、护士、财务人员、文员等不同职业群体。
3.样本特征
从调查样本的年龄特征来看,被调查者中25岁以下的占11.1%,25~45岁的占77.6%,45岁以上的占11.3%。从调查样本的学历特征来看,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占2%,本科学历的人占39%,专科学历的人占26%,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33%。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占0.5%,本科学历的人占10%,专科学历的人占14%,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75.5%。在调查中,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的数量最多,占比为31%,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被调查者占30%,其中有7%的被调查者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数量最多,占比为54.6%,占比大大高于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同时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被调查者只占5%左右。河南省中高收入地区“工薪族”收入集中在3000元至5000元区间,而低收入地区“工薪族”的收入绝大多数在2000元以下,且前者的收入水平要整体高于后者。
二、金融资产配置与负债情况
1.金融资产配置
一般而言,投资理财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类别为银行储蓄、债券、基金、外汇、保险、理财产品和贵金属等。调查发现,中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均将银行储蓄、理财产品、基金、保险作为主要的选择品种,分别占比为36%、18%、15%、8%和45%、9%、12%、5%。可以看出,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更偏好银行储蓄,而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更偏好理财产品,两者均高出对方10%左右,这显示了不同地区“工薪族”的资产配置差异。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年储蓄额在2万元至6万元的占比最多,达到了34.3%,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的年储蓄额集中在2万元以下的占比最多,达到了63.7%。年储蓄额在10万以上的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占比为22.4%,大大高于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4.5%的占比。这反映了河南省不同地区“工薪族”收入的差距较大,也表明中高收入地区“工薪族”在进行投资理财时可运用的资金较为充裕。
2.负债情况
在调查样本中,持有负债的被调查者占58.5%左右。调查显示,房屋借款均为两类被调查者占比最高的负债项目,超过1/3的被调查者存在房屋借款。中高收入地区中超过10%的被调查者存在信用卡借款、汽车借款、工商业借款等负债项目,而低收入地区中超过10%的被调查者持有汽车借款、教育借款、工商业借款和医疗借款,负债类型分布差异明显。此外,可以明显地看出,持有房屋借款、信用卡借款和汽车借款的中高收入者占比明显高于低收入者,但是低收入者持有教育借款、工商业借款和医疗借款的比重相对较高。综合分析,“工薪族”的负债整体水平较高,且集中在房屋借款和汽车借款方面。同时,由于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持有各项负债项目占比之和高于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占比之和,表明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的负债类型更加多样化。
三、金融投资理财状况
1.理财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调查显示,中高收入地区中有10%的被调查者对投资理财相关知识非常了解,有52.2%的被调查者对投资理财相关知识了解较多,有35.6%的被调查者投资理财知识不了解,仅有2.2%的被调查者没有听过过任何投资理财相关知识。相比之下,低收入地区中只有7.1%的被调查者对投资理财相关知识非常了解,而高达53.3%的被调查者对投资理财相关知识不了解,同时有6.7%的被调查者没有听说过任何投资理财相关的知识。从中可以看出,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对投资理财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大低于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这可能是由于低收入地区金融机构较少,获取投资理财知识的途径较少造成的。
2.投资理财活动开展情况
调查显示,28.1%的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没有进行任何投资理财活动,而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中仅有12.9%没有进行任何投资理财活动,这可能是由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可支配收入较少,以及投资理财意识相对较弱等因素综合造成的。另外,投资理财比例在10%至30%的中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占比分别为28.1%和29.5%。投资理财比例在30%至50%的中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分别为25.7%和22.1%。这表明,有将近1/3的被调查者将收入的10%至30%用于投资理财活动,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投资理财比例要整体高于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
3.投资理财目的
在对进行投资理财活动的被调查者投资理财目的的调查中,将投资理财的目的分为“合理规划收支”、“实现资产增值”、“提升生活质量”、“保障子女教育”、“安排退休生活”等5个方面。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中有39.6%的被调查者中选择“实现资产增值”,占比最高;有22.4%的被调查者选择“保障子女教育”;有18.9%的被调查者中选择“提升生活质量”;有15.5%的被调查者中选择“合理规划收支”;有3.6%被调查者中选择“安排退休生活”。但在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中有41.9%的被调查者选择“提升生活质量”,占比最高;有28.2%的被调查者中选择“实现资产增值”;选择“合理规划收支”、“保障子女教育”、“安排退休生活”的被调查者比重分别为10%、10.4%和9.5%,相差不大。这两类被调查者投资理财目的的差异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被调查地区的“工薪族”收入差异较大。收入相对较高的被调查者通过投资理财达到资产增值的愿望要高于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同时,收入相对较低的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由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从而进行投资理财更多的目的在于提升生活质量;二是被调查的中高收入地区养老设施、教育、医疗和卫生等保障条件要比低收入地区相对优越。这使得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在投资理财中更多地要为退休、教育等问题考虑。
4.投资理财偏好
在理财产品期限偏好方面,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中选择投资期限在1个月及以下的被调查者占5.3%,选择3个月的被调查者占20.3%,选择半年的被调查者占23.8%,选择一年的被调查者占38.6%,选择投资期限在三年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占12%;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中选择投资期限在1个月及以下的被调查者占15.3%,选择3个月的被调查者占25.5%,选择半年的被调查者占41.5%,选择一年的被调查者占9.7%,选择投资期限在三年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占8%。这说明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较偏好期限在一年左右,而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较偏好期限在半年左右,前者比后者更偏好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的偏好选择方面,两组样本的被调查者中有67.4%的被调查者偏好保本固定收益类型产品,有24.6%的被调查者偏好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有4.2%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保本固定收益类型产品,有3.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也就是说,超过90%的被调查者偏好保本型理财产品,这说明“工薪族”中绝大多数是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
5.选择投资理财产品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调查“工薪族”选择投资理财产品考虑的主要因素时,有43%的被调查者选择“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有37%的被调查者选择“收益性”因素,有13%的被调查者选择“流动性”因素,有7%的被调查者选择“波动性”因素。这与被调查者选择理财产品类型的结果基本符合,正是由于被调查者更多地考虑规避投资理财产品中存在的风险,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才最受被调查者的欢迎。同时,在对被调查者不进行投资理财的原因调查时,无论中高收入地区还是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均将“投资风险大,担心收不回成本”作为首要的原因,分别占41.5%和34.2%的比例,而“对金融投资不了解,缺乏经验”和“资金有限”分别占据不进行投资理财原因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6.投资理财中存在的行为偏差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其行为往往存在过度自信、从众和归类学习等偏差,即投资者往往过分倚重自己收集的信息、其他投资者的行为以及某类特定信息作出投资决策。为了调查不同收入水平地区被调查者在投资理财时是否存在这些行为偏差,对被调查者在进行投资理财活动时看重的信息来源进行了调查。中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最为看重,在各个信息来源中占比最高,这表明这两类被调查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行为。同时,可以看到低收入地区的被调查者比中高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在投资理财时更看重其他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表明低收入地区被调查者在投资理财时存在更为明显的从众行为。此外,以被调查者更易选择的股票投资类型为例,就被调查者是否存在归类学习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37%的被调查者在交易时更易选择换手率低的股票,有29%的被调查者更易选择有过异常收益率的股票,有18%的被调查者更易选择被媒体关注的股票,有11%的被调查者选择有过涨停板表现的股票,而仅有5%的被调查者关注宏观经济变化等其他信息。这说明这两类被调查在股票投资交易时较关注换手率和异常收益等特定股票交易的信息,而忽视宏观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归类学习行为。
四、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资产配置与负债方面。“工薪族”资产依次配置在银行储蓄、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品种上。低收入地区“工薪族”更偏好银行储蓄,但年储蓄额较低,而中高收入地区“工薪族”更偏好理财产品。另外,超过一半的“工薪族”持有负债,且负债项目主要集中在房屋、汽车和信用卡等方面。另外,中高收入地区“工薪族”的负债类型更加多样化。第二,金融投资理财方面。低收入地区“工薪族”对投资理财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大低于中高收入地区“工薪族”。将近1/3的“工薪族”将收入的10%~30%进行投资理财,中高收入地区“工薪族”进行金融投资理财活动的占比高于低收入地区“工薪族”。此外,中高收入地区“工薪族”和低收入地区“工薪族”的理财目的显著不同,前者以实现资产增值为目的,后者以提升生活质量为目的。第三,理财产品偏好方面。中高收入地区“工薪族”偏好期限在一年左右,而低收入地区“工薪族”偏好期限在半年左右,前者比后者更偏好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工薪族”绝大多数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时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作为首要的影响因素。第四,投资行为偏差方面。“工薪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羊群效应和归类学习行为。同时,低收入地区“工薪族”在投资理财时存在更为明显的从众行为。
《建筑法》第31条“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其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第32条“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由第31条的“委托”、第32条的“代表”,说明项目监理机构就是建设单位对工程实施三大控制的委托人,所以,监理工程师应该切实站在维护业主利益的立场上,按照有关行政法规和合同约定处理有关投资控制中的事项。
2、工程招投标中的投资控制案例
招标投标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推行的一项制度,要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和国家融资的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必须进行招标。招标投标是最富有竞争的一种方式,能够为业主节约资金,提高工程质量。当然如果掌握、运用不当,该项制度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监理工程师在招投标阶段也可以有所作为的。
某景观工程施工,业主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招标,在确定中标人时业主向监理工程师通报了情况。该项目招标条件中设定了最高限价并明确以“经评审通过的最低价中标”。然而,我们发现业主选择的最低价中标人与未中标的次低价相差不足3万元,而中标人的投标报价措施项目组成费含有“树木、景石、雕塑运输费和吊装费暂按×万元计算”:种植土是按××厘米计算的说明。监理人认为该最低价不是真正的最低价,是有条件的最低价,结算时双方有可能为此发生争议。为了维护业主的正当利益和对其他投标人的公平原则、避免结算争议,监理工程师建议业主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前要求该投标人书面承诺本投标总价为满足招标人清单所列内容的全部造价,而不附加其它条件。如果该投标人拒绝承诺,就应该以未完全响应招标文件而废弃该投标。业主采纳了监理的意见,该投标人虽然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出具了承诺。监理的建议避免了工程结算时承发包双方为此发生争议而超出原投资额的隐患。
3、施工合同签订中的投资控制案例
合同,是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易方式和权益确定工具。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因工程建设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的协议,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虽然监理工程师不是施工合同的当事人,但根据《建筑法》第32条规定,监理工程师的角色是业主履行合同的代表,监理工程师所有监理活动都必须围绕施工合同展开。在施工合同签订中监理工程师应该在不违背公正性的前提下,代表业主对投资进行事前控制。根据多个建设项目的实践,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履行中出现争议较为集中的内容举例于后:
3.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第8条发包人工作“将施工所需的水、电、电讯线路接至施工场地时间、地点和供应要求,施工场地与公共道路的通道开通时间和要求”中对“施工场地”填写表示含糊,特别是非单体建筑施工,对“场地”的理解承发包双方更是各取其意:发包方认为水、电、路达到施工区域界内任何地方即可;承包方认为施工场地应该指单体建筑的施工位置。在合同签订时监理工程师应提请业主明确场地的含义。
3.2对于可调价材料特别是涉及金额较大且价格变化频率快的钢材、水泥,其调价的方式更应明确具体。有的合同表述为“按造价管理部门同期的《造价信息》价格进行调整”或者“以施工单位所购钢材的发票价格为准进行调整”,笔者遇到类似此类条款均造成了结算争议隐患。前者说法太笼统,由于工程施工时间跨度都不会太短,“同期”指某一期还是几期,如果明确写成“按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造价管理部门同期的《造价信息》各期价格的算数平均值为准进行调整”,就不会出现分歧;后者的做法对材料价格的控制相当不利,一是承包商没有货比三家的积极性,去选择性价比高的,二是使承包商有了投机赚取不法利润的可能。不法承包商完全可以利用市场的价格波动提前或者滞后开取发票,或者虚开发票价格。
3.3施工合同中工程承包范围和相应价款的确定也是结算争议出现较多的条款。笔者经历不少工程为了简化招标或签订合同,无论采用清单或者定额计价模式,都愿意将基础深度在一定范围内包千。比如说:本工程价款已包含5米以内的基础深度,如实际深度超过5米按实进行调整。这种写法会造成两个方面的争议,一是工程项目多为部分基础深度超过5米、部分基础深度远小于5米,其深度平均值小于5米,这种情况是否可以调整?二是超过5米怎么调,是只调大于5米的部分呢,还是大于5米的基础全部重新计算再减去原来5米的计价,增加其价差呢?类似问题如果签订合同中阐述明确了,结算时就不会产生分歧。
3.4工程变更部分价款的确定。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有多个专业,其套用的定额涉及土建、安装、市政,在招标和合同签订时各专业造价的计算和浮动比例不一定相同,如果工程量变更较大,定额的应用和浮动价款也不是一个小数,合同约定不好同样会引起较大的争议。下面引用笔者参加签订的一段合同文字“经发包方签字盖章认可的工程变更,结算时按相应定额及下浮比例对合同价款实行增减变更:其中,厂房、办公楼、宿舍楼、门房的土建工程按土建99定额基价下浮×%,其配套水电安装工程按安装2000定额基价下浮×%,环境工程按市政99定额基价下浮×%。价差部分不下浮。定额的套用和价差计算按原投标报价的原则进行。”由于合同约定较细,既明确了不同工作内容套用定额名称,同时也约定了不同的下浮比例。承发包双方对工程变更部分价款的确定没有产生争议。4、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案例
工程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重点是准确有效的处理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建筑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建筑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发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内容广泛,构成原因复杂,重视和搞好这项工作才能正确确定工程造价、控制投资。
4.1监理工程师签证时要考虑签证和变更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与相关定额和费用的内容是否有重复,将那些已经包含在定额工作内容中的现场签证剔除出来,以“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为工作准则,使现场工程签证准确无误,正确反应建设工程的真实造价。如某工地施工人工挖孔桩时,采用了塔吊进行垂直运输,便要求现场监理给予签证计算该部分的塔吊运输费,理由是定额说明中塔吊垂直运输只是按±0以上工程内容考虑,而没有计算基础部分的费用。监理工程师对该份签证给予了否定,因为根据定额“人工挖孔桩土石方垂直运输是按人工编制的,实际运输方式不同时,不作调整”的说明,其人工挖孔桩土石方垂直运输费用已经计算,虽然施工时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不能调整,再签证就是重复计价。
4.2材料单价的签证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办理材料单价的签证时,应注意弄清哪些材料需要办理签证以及如何办好,对于所签证的材料单价含义要界定清楚,避免结算时承发包双方的争议。
工程业主方特别是政府投资工程,对于材料单价往往需要监理工程师签证。如某项目承包方报送的某种规格钢材价格为每吨4200元,工程师签证批准为:同意每吨价格4080元。由于施工单位报送材料价格和工程师所确认的价格都存在含义不清,工程结算时双方就出现了分歧,业主认为应该以该价格进行结算,承包方说是材料供应价,不能直接进入结算。这就是工程师在签证时对定额费用组成缺乏了解,对定额中的价格概念不清,致使工程结算无法正常进行。材料预结算价格一般由材料供应价、包装费、运输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所以,监理工程师在签署材料价格时,要明确签署的价格是材料供应价还是结算价。
4.3分清直接费和计税不计费项目的签证。财政部和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建标【2003】206号)文明确规定了工程项目费用组成内容和计价程序,直接工程费既可以计取间接费又可以计取利润和税金。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便计算工程量的项目,双方商定以具体金额来签证解决。签证者如不理解直接费与计税不计费(一般称为独立费)项目的区别,不知道前者既可以取费又可以计税,后者只能收取税金,签证定位不清,则会使结算时双方发生争议,给工程结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工薪阶层是以较为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论文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作为社会经济群体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阶层有了投资证券的经济条件和现实需求。因此,基于各类证券品种的特点和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析,研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具体策略问题,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工薪阶层资产的增值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一)工薪阶层的收入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薪阶层的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8%,工薪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总额的65%。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万元以上的共有74.95万人,占到工薪项目纳税人数的10.5%。“工薪阶层都是低收入者”的观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阶层的抗风险能力同步增强,具备了进行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二)工薪阶层的理财现状
2005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28.72万亿元,增速为18.95%,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9.9%的增速,其中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也剧增到14.11万亿元。高储蓄的现状直观反映了当前工薪阶层仍以储蓄为理财的主要方式,但是储蓄的低利率使之无法为工薪阶层带来较高的收益。大量调查表明,工薪阶层已经不满足于单一储蓄的理财现状。然而,工薪阶层的特点使其无力进行大额的房产或实业投资,对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不熟悉、投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也将他们挡在证券投资的大门之外。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主要产品
工薪阶层收入有限,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小,因此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取一定的收益。毕业论文目前,我国适宜于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工具主要有:债券、股票、基金。
(一)债券
债券是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又称国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公司债券的数量很少,金融债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国债。金融债券和国债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债券主要是由机构投资者买进,因此适合于工薪阶层购买的主要是国债。国债是由国家发行偿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种债券中最低的。国债的发行价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较复杂,但是国债的利率也是根据银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国债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因此国债作为个人投资的渠道,要优于定期存款。对于收入较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工薪阶层,债券的收益比较稳定,变现能力也比较强,风险不高,是一种适合工薪阶层投资与储蓄双重目的很好的理财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中国开始出现股票投资,股票投资者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价格差;二是红利。在现阶段中国股市,个人投资的获利渠道主要是类似赌博的利用价格差投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决定股票价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经常炒股的人都知道,价格和涨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没什么关系。现阶段的中国股市还不规范,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由于多种因素使之投资股票存在许多劣势。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时间很少,因此,股票投资风险较大,很难把握。虽然股票投资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投资股票必须谨慎,适合于有相当的闲置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者。不过参与股票投资,切忌不可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股票。
(三)基金
基金产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种。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产品类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对象,其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将大众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硕士论文投资于不同的股票组合。这种以追求资本利得和长期资本增值为投资目标的特点决定其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类型中风险最大,同时收益率最高,适合那些追求较高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工薪阶层投资者。经常炒股的工薪阶层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是一种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基金基本上属于收益型投资基金,一般会定期派息,具有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特点,适合于想获得稳定收入的投资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种半开放式的基金产品,在存续期内一般不接受投资者的申购。管理该类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过担保和稳健的投资风格,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为投资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证,同时通过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资,为投资者提供额外回报。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之下,保本型基金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又期望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回报的中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同时又具有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结构和运作原理的关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场牛市中难以跑赢大市,但它却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险品种,适合于喜爱投资凭证式国债之类产品的投资者。
三、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与原则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
作为工薪阶层,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长幅度较低。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投资才是明智的。投资有风险,个人理财的各个渠道也具有风险,医学论文只是风险的特点与各种投资工具的类型有关。作为工薪阶层,投资于证券市场,必须首先了解各种风险的存在。虽然各种投资品种的风险不同,但是各种投资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风险特征,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
1.市场风险。任何市场中都存在风险,只是各种市场的风险特点不同。
2.利率风险。利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许多投资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据,例如债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较低时,债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当利率上浮后,原来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资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现实利率,导致相当的损失。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指资产的变现能力。债券、定期存款的变现能力很强,利息损失很小;股票的变现比较随机,股价的波动比较频繁,变现的损失也不确定,但一般变现的损失比较大;至于其他的理财工具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变现损失。4.经济环境风险。经济景气的时候,投资的收益高涨,股票、基金、部分期货,甚至贵重金属都会升值,但是债券就要贬值。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原则
1.保障生活需要原则。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准备上学费用,可以预留现金以备一段时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长期投资,例如债券、基金等。理财的收入归根结底还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则。工薪阶层投资要保证资产安全,须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宜的投资品种。对于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如果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预期很高,而且
还有相当的一笔闲钱,那么可以考虑做投机性强风险大的项目。但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都比较稳定,没有多少闲钱,节余的钱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养老医疗,那么这个人就只能谋求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
3.合理规划原则。每个人的收入是长期的,收入也是长期的。确定一段时期的财务目标可以使个人能够积累资金,满足将来的资金需求。
四、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策略
(一)抓住时机。低价买进策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在工薪阶层证券投资中尤为重要。职称论文每一个时机的到来,都包含在政治形势的变化、经济发展趋势、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费心理的变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时机的把握需要投资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资敏感性。如果时机把握不准,就会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何时买进是关键的投资策略。就购进时机而言,不外乎于证券行市景气时进场或于证券行市低迷时进场两种情况。在证券行市景气期,此时是短线投资的良机。投资人若想抢短钱、赚差价,便可值此即时进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投资报酬率较高,但风险也较大,原因是上述景气指标反应到证券市场需有一段时间,况且投资人个个都会依此原则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涨,需求增加,可能最终落个“买高卖高”的结局。证券市场低迷时,人们深受“便宜没好货”价值观念的影响,常有“追涨不追跌”的投资习惯。其实,证券行市景气循环受周期影响,有繁荣一定有低迷,却可能是最好的时机,关键在于证券市场景气低迷时是否大胆进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运用时势。
(二)分散投资。一“石”多“鸟”策略
投资与投机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贪”。它要求投资者把资金分散在股票、债券、基金或存于银行等多种投资渠道。对于同类型的投资品种,也要采取分期限、分产品等适当分散的策略。根据不同的变现情况,注重长短期品种的结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证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投资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变现能力。这可借鉴传统的投资“三分法”,虽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减少风险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
(三)高低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阶层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有价证券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如果在证券投资中投入了未来有既定用途的资金,则更应倾向于风险较小证券的投资,如国库券等。
(四)按需而变,时间分散化策略
根据投资有价证券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提高的原理,建议工薪阶层在年轻时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时,由于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可以考虑进攻型的理财策略,比如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股票的投资比重逐步减少,主要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并加重债券投资的比重;到老年阶段,应该以投资收益有底线保证的国债为主,尽量少选风险大的激进型证券,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
(五)委托理财。借“鸡”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较可靠的富有投资经验的合资伙伴,也可以尝试将资金托付于其进行投资。现在全世界投资渠道、投资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多种信息收集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将更加困难,收集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个人投资在市场上很难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委托他人进行投资,或购买受益凭证,或给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资成功的一种策略。
(六)理性审视。风险转移策略
对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可向负责该项目的富有实力的投资方进行投资,让出部分收益,转移投资风险。工作总结如通过申购投资基金的办法,可将部分投资风险转移出去。
1.1缺乏有效的机制、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项目建设主体
一些建筑工程企业由于在管理层次上存在着缺陷,因此在概算投资控制上不到位。现阶段,一些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并不多,大部分各类建设项目会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这一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从投资控制的角度出发,这一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一,管理队伍缺乏专业化水平,在各个阶段没有理清工作思路以及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处于被动地位;其二,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有一些企业通过人为因素压低初设阶段的工程量或者造价,等方案通过之后,再继续追加投资进行调整,促使各级政府投资决策没有做到位;其三,没有与各类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这就使得项目建设方案决策周期较短,缺乏科学系统的技术论证,最终不利于调整概算。
1.2政府投资项目的概算执行,缺乏合理的、有效的计价监管
政府所投资项目在概算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无法贯彻各阶段造价控制指标,从而在许多环节中概算投资控制存在的监控漏洞。第一,从设计单位来讲,长期以来,概算编制人员的技术经济工作是属于建筑专业以及结构专业的设计工作,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概算编制仅仅局限在设计方案上,通过执行概算编制方案以及技术指标,确保概算投资编制项目的顺利完成。由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领导不重视工程经济专业,这就没有发挥经济分析会优化设计的作用,并且经济分析不能够很好的引导设计思维等工作。
2加强项目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
(1)不断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近几年来,随着设计、招标及投标、造价咨询以及施工等建筑市场各个环节开始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市场定位具有优势,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各方参与者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完工,此时要培养高素质以及专业化的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维护投资人的经济利益。近几年来,在发达国家和沿海城市中已经开始涌现出不同的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这些公司代替业主行使项目管理职责,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2)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程序进行,从源头上控制项目建设投资。在保证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中,设计方案的经济比选是一个关键环节。在工程建设中,正确处理好投资、进度、先进技术的运用是一个难点。一些政府投资项目,尤其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的时限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决策过程中要关注抢工期所带来的投资负效应,这就要深入细致的方案论证与经济比选,尤其要精心设计结构节点,选择较为经济的造价方案,从源头上控制项目建设的投资。(3)跟踪监管项目建设概算执行情况的计价,贯彻实施各项投资控制指标。通过确定概算投资,为项目建设各阶段投资控制提供方案,并且要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方案。所以要监管招标以及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等阶段,确保概算投资得到控制。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有效的控制工程投资是一项专业的、系统的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工程投资贯穿于这个过程,并且工程投资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中。所以,要执行科学的管理机制,全过程的控制工程投资。
3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
建筑工程投资项目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所以影响建筑工程投资项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导致不同的后果。不确定性的因素识别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将一些不确定性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的基本单元。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以及监测诊断技术等。
4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对策
(1)建设投资方要注重软件的建设。在建设软件的时候,其中包括了具备合格的设计能力、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等内容。在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中要具备建设物资、成套设备的能力,同时要具备协调能力,善于应对风险,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长远发展。(2)建设投资方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建设投资方应该依法竞争、依法签约、依法索赔、依法维权、依法经营,提高建筑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3)建设投资方应该实施人才战略,督促员工不断学习。建筑投资方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合同管理知识、经济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为企业储备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才以及管理人才。(4)建筑投资方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筑投资方要颁布项目风险管理的法规,并且要制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编制合理的管理手册,建立起与建筑工程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风险管理体系。(5)建设投资方应该采取技术性对策来回避风险。第一,项目回避风险的对策。建筑投资方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依照法规来规避风险;第二,减低项目风险的对策。对于那些已经存在的风险要尽可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促使风险降低到可以被接受的水平。第三,分散项目风险的对策。建筑工程企业要将风险分散给其他单位,比如:业主、投资人以及供应商等。第四,项目自留风险的对策,建筑工程企业自身要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抵抗风险,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