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工作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以创新型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为重点,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1、继续实施“万名人才引进计划”。按照“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确保全年引进各类人才6000名以上,其中中高层次人才5000名左右。
2、组织开展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争取全年达到50场次以上,重点抓好市内外大型人才交流活动,继续举办家电类人才专场招聘,拟在杭州湾大桥正式通车之际,举办面向长三角大型人才招聘活动。
3、扎实推进人才市场建设。以新人才市场启用为契机,不断创新交流方式,努力扩大交流规模,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网上人才市场作用,组织举办第四届网上人才洽谈会,密切全国相关网站联系合作,力争新增会员单位500家。
4、切实做好毕业生实习基地和市外人才考察工作。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来慈实习,争取来慈实习高校毕业生达到300名左右,留慈工作达到100名左右。继续实施市外中高层次紧缺人才来慈考察活动,争取来慈考察人才达到100名左右,留慈工作50名左右。
5、全面启动“千名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按照“政府鼓励引导、市场基础配置、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的基本思路,制订出台《慈溪市选拔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暂行办法》,力争年内选拔5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6、扎实推进“百项国内外智力项目引进计划”。加强与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开展“网上链接百校(所)、走访邀请百校(所)”活动。创新引智方法,实行网上申报,力争有更多的企业申报智力项目,引进更多的专家来我市科研开发,帮助解决技改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7、深入实施“115人才工程”。按照新一轮115人才工程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培养措施,健全培养体系,举办一期科技创新高级研修班,做好第二批培养人员选拔工作。
8、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按照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总体部署,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轮训。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等更新知识培训。
9、切实加大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继续组织实施优秀中青年人才赴国(境)外培训工作,新办一期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班,继续选送优秀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以上学位。
10、继续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基本实现全市每个村(社区)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目标。其中对村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各类先进、示范村可适当增加名额。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加强管理工作,力争使他们发挥更好作用。
11、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综合管理人才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大力吸纳海外留学人才来慈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子。
12、完善人才政策保障体系。抓紧制订出台系列人才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才表彰力度,组织开展慈溪市杰出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奖励活动,提高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标准。
13、不断优化人才环境。继续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完成首期580套人才公寓交付,着手启动第二期(1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努力帮助解决引进人才子女就学,其中高层次引进人才子女可优先安排城区就读。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健康体检、市情通报和节日慰问等活动。
二、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为重点,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14、继续抓好公务员法入轨运行工作。完善公务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贯彻实施公务员培训、申诉、任职定级、职务升降、日常登记管理等相关配套法规。探索实施公安、工商系统公务员分类管理工作。
15、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和处分工作等规定,认真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工作指导和监督。加强公务员交流轮岗、奖惩和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等工作。
16、继续抓好公务员培训工作。规范完善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等各类培训,重点提高公务员政治理论、公共服务、依法
行政和岗位任职能力。按照全市公务员在职培训的总体要求,建立以自选培训内容为主的工作机制,努力完成全年培训任务。根据全省统一部署,适时启动《组织行为学》、《法治浙江与和谐社会建设》和《公共危机管理》等公务员轮训。
17、重视抓好公务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结合全市开展的作风建设“九个一”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18、完善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按照国家、省和宁波市新出台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改进考录工作,规范招聘行为,确保用人质量。
19、深化完善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按监督管理、社会公益、生产经营等类别,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任务。重新明确事业单位机构名称、工作职责、人员编制、机构级别和经费形式等。配合做好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相关工作。
20、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工作。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按照设置的岗位,实行规范的等级制度。结合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
21、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扎实做好新工资制度分步入轨和正常运行工作。实行事业单位不同类别的工资分类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按确定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探索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津补贴规范方案。
22、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有关规定,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进一步规范考核评聘工作。继续做好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考核确认工作。探索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
23、加强紧缺人才和编外用工聘用工作。从严控制编外用工和紧缺人才聘用,规范计划报批、公开招聘等相关程序,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工资待遇和各类社会保险,适时组织实施规范清理工作。
2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根据全市统一部署,配合做好有关行政体制调整工作。适应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需求,调整优化有关部门机构编制工作。配合开展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
25、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执行中央、省有关机构编制各项规定,从严控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长效机制,逐步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办法,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四、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重点,不断优化人才人事公共服务
26、探索推进人才公共服务。研究制订人才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人才招聘、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等相关制度,加强人才需求预测,试行人才供求信息制度,大力推行引进人才《居住证》和人事制度,组建教育、卫生系统人事工作站,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7、进一步健全人才市场机制。积极培育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切实加强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努力维护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按照统一规范、便民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才交流公共服务平台。
28、大力推动人才市场对外交流。加强同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国内其他城市人才市场的联系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加强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合作举办人才交流活动、人才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市场互动、资源互补。
29、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举办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开展就业政策咨询活动,完善毕业生网上咨询平台,做好贫困家庭和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培训和就业推荐工作。按照省、宁波市有关规定,落实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相关政策。
30、做好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退管工作机制,强化对退管工作的综合指导职能,定期开展工作情况通报和文体活动,努力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31、认真做好干部安置工作。继续采用考试考核办法,完成全年安置任务。组织实施好干部培训工作,不断完善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努力做好企业干部解困服务工作。
五、以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切实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
32、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做好人才人事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取得实际效果。继续深入学习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学习人才人事业务知识,切实增强全局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近日,《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出台,各级各类教育、各省市的教育工作要点也相继下达,这是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我省职业教育只有理顺思路,把握方向,才能在管理体制、办学机制和教学质量上做足功夫,培养出结构合理、技能扎实、素质过硬的实用型人才,更加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在201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制订中高职教育衔接计划。研究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制度。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印发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修订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国家级重点学校持续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印发首批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高职专业目录,高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制订部分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规范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印发并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划(2013-2015年)。印发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研究制订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话活动,加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示范高职、中职学校建设,继续实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加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广东省教育厅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激发教育体制机制活力”中提到,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启动新一轮以优化布局和提升层次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扩大招生规模,着力拓宽高职―应用性本科培养渠道。推动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资源整合、高端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总结推广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经验。开展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试点。
这些工作要点,明确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将促进我省职业教育的深度变革,我省职教工作者应从文件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理念到操作,深刻领悟,准确把握,真正革新观念、厘清方向、创新方法、打造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一、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明确任务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保障。局党委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是事关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才能推动我县工业经济的突破发展。为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领导,局党委成立了由书记李全胜任组长,副局长袁永洪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经贸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经贸系统《2009年人才工作要点》,做到人才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在此基础上,局党委会议坚持不定期专项研究人才工作,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培养、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潜力,推动系统全局工作
我局结合本系统实际,把管好用好现有人才作为抓好人才工作的基本保证,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确保现有人才作用发挥的最大值。启动激励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年初,我局在机关范围内大胆提拔使用业务精、责任心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充实到各股室领导岗位,为使用和发挥人才创造了条件,为全局各项工作上台阶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时我们按照人岗相适应的原则,加强人才岗位交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把懂经济、通管理的干部安排在重要股室;对专业性比较强的股室,在干部使用时也要注意其专业性,比如工业发展办公室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科室,在安排负责同志时,重点考虑熟悉工业经济管理、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同志,让既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又懂企业综合管理的干部担任,这样更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素质好、能力强、积极进取的优秀年轻人才,把他们吸纳到后备干部队伍当中,安排到重要岗位进行重点培养,以备后用,形成人才的梯次发展。
三、加大人才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局结合系统专业人才不多、引进困难这一实际,我们重点加大了自身选拔、培养的力度,确定人才后备队伍,坚持重点岗位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强化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不断提高现有人才的整体素质。一是鼓励干部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学习,全系统已有10余名干部通过了中央党校函授法律专业、经济管理专本科学业学习,全系统平均学历达到大专以上;积极选派优秀人才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做到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抓好局机关及政工人员的培训。针对局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党建、新闻宣传、材料撰写中存在的不足,积极组织办公室及政工干部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等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进一步强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在新形势下开展企业党建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积极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我县企业管理人员存在综合素质不高,政策理论、管理水平、专业技能欠缺等问题,制约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为此局党委、班子专题研究企业人才培训工作,与县职教中心协商,决定从7月开始,对全县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重点培训内容: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投融资、信息技术应用、安全生产管理、金融危机应对策略等课程。以此提高全县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政策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四是做好企业人才建档工作。我们对全县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分类进行登记备案,并完善规范各类人才档案资料。做好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工作,积极申报符合条件的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协助县组织、人劳部门做好人才调研工作。:
四、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我局在开展人才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主要是:人才自身观念存在安于现状、创新不够;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使人才的贡献与其报酬不对等,人才的价值不能得到合理体现,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人才交流机制有待改变:我系统是个专业性比较强的机关,我局现有机关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9.5岁,人员年龄大,专业知识老化,急需工业经济管理、商贸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交流安排到我局,确保工业经济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重点,把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政策,切实做好使用、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职教管理;学生干部;培养;植入;企业管理元素
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学校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奠定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人为本。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各类人才的培养最终是为了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作为职业类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如何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谋求相应的工作岗位,是每一个从教人员和学生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一线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职业定位一线的操作蓝领。作为企业蓝领的后备力量,职业类学生应具备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 人才的培养应走职业化道路。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心存感恩,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勤思好学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团队合作,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培养注重细节和实践的职业能力等。然而,意愿和现实还有很大差距,学生的职业素质还不尽人意。
一、职业类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我们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研和对职业类学生毕业后的跟踪调查,主要问题如下:
(一)职业定位不准,流失率较高
一些大中专职校生,仍存在着鄙视工人 、眼高手低,不安心一线等现象,入厂工作2、3年内离职率很高。
(二)职业意识不强, 适岗能力不够
1 部分毕业生敬业爱岗精神欠缺。急功近利,志大才疏,一事无成,或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投机取巧,在岗不适岗;
2 有的毕业生遵章守纪不够。新入职的学生,有不少存在违章违纪行为,包括不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安全现场、行为规范等,且少数学生屡教不改,只能淘汰。
3 团队意识缺乏。部分学生进入工厂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目标同向、团结协作的“主人翁”意识,难以融入企业。
4 奉献精神不够。一些学生进入企业后,没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缺乏加班加点的奉献意识,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生产节拍。
(三)职业能力不够,校企脱节
一是教学与实践功底不够扎实。学生学用结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转化不够;二是教学与工厂需求衔接不紧。部分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需求贴得不紧;三是实训环节普遍缺乏跟踪,学生的实习指导不到位。
二、学生干部培养中植入企业管理元素的尝试
作为学生中的佼佼者,学生干部应比普通学生成长更快。我们可让一部分人先优秀起来。学校可在学生干部培养中率先植入企业管理的元素,探讨新形势下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
(一)创设机会让学生干部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通过参观、讨论、拓展训练等方式,学习企业理念、企业价值和企业愿景等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建立命运共同体,通过对毕业班实习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引导学生落实行动、持续进步、多做贡献,实现自身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共赢等。
(二)引入企业的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机制,培养学生干部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科技、物质、文化的综合。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以追求增加值为目的。尽可以的降低人工成本以创造高效率。“坐、等、靠”的思想是注定被淘汰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我们通过“申请、推荐、试用、聘任”的方式,在全校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试用期不合格者实行淘汰制。这样,既提高了入选学生干部的荣辱感又赋予了高度的责任感。学生干部队伍有压力就有动力。实行让一部分学生先优秀起来,意在将企业蓝领队伍的开发培养由企业前移至学校培养阶段,从而带动辐射身边的学生。
(三)引入企业的岗位设置制度,规范制度管理。
培养学生的定置习惯,促进学生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国有国法,厂有厂规。要培养企业员工遵章守纪的习惯,必须从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抓起。因此,我们挑选出的学生干部不光是校纪校规的楷模,更是学生工作制度的严格执行者。我们拟定了学生会的工作规章制度。确定了符合实际的岗位设置,拟定了各项常规检查的督促内容和评价标准。让学生干部通过自学和集中培训的方式,熟悉要求,明确责任,养成定岗定置的习惯。
(四)引入轮岗制度,促进团队沟通,培养协作精神,强化团队的执行力,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习惯
企业员工的执行力决定着组织的战斗力,一个好的团队是目标同向、同甘共苦、团结协作的集体。所以,学校要培养“团队”和“执行”校园文化,建设协作型组织,才能加速与企业经营的对接,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让学生明确,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我要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样才能做到位?我们学生干部的目标是一致的、同向的,是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校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未来企业的蓝领队伍。因此,我们清卫部的学生干部就提出了“保洁是目的,扣分是手段”、 “服务他人,惠泽自己”,“一个口号喊到底,一份工作做到底”。 进行目标的认同教育能够培养团队意识和强化团队的执行力。我们在工作中,我们结合具体检查工作,进行系部内部的小循环和系部之间的大循环。通过轮岗,学生干部熟悉不同事务要求,相互监督和帮助。深化了工作的全局意识,培养了换位思考的习惯,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最终形成很好的凝聚力,提升了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尤其是每次换岗时,负责交接的学生能够做到现场指导,现身说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接点习惯,杜绝了交接过程中因信息沟通障碍而导致的无效、低效现象。
(五)引入企业管理中的每天记录,每月总结,年度考核制度
培养学生的清单习惯,培养学生重事实、重数据的科学意识。企业的考核是对员工工作的肯定和督促,是员工动力的加油站。坚持清单式的记录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要点,一段时间后对照检测一下落实情况,可以在工作中做到查漏补缺。同时,平时的记录也是评优评先的依据。也让学生树立重数据、重事实的科学意识。我们学生干部坚持每月例会进行总结点评;每周一结合学校工作安排,部长传达本周工作要点;每天组长对一天的工作要点作清单式罗列,晨检前2分钟布置,进一步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及工作要点和标准;每次检查组员都以小纸条书面形式指出各班存在问题,并署上检查者姓名。学期末对总体工作进行总结表彰,评选出优秀的学生干部,进行物资和精神的双重奖励。
紧密围绕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结合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自治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州党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及时召开了__科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自治州2014年科技工作。印发了《2014年__科技工作要点》、《2014年科技兴州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项目管理、加大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注重民生科技、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素质工程、强化科技系统自身建设等九项2014年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新疆建设的意见》的相关目标任务和要求,紧紧围绕自治州“三个率先”、“两个可持续”、“五个昌吉”建设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科技局主持起草,经州法制办法规性审核,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出台了自治州《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昌吉的实施意见》(昌州党发[2014]7号文),并于5月15日召开了自治州科技创新大会,会议总结了2008年以来自治州科技工作成绩,表彰奖励了2012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对我州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行了总动员和总部署。与此同时,继续强化实施科技兴州战略,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及州级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年度自查工作;以“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__本级和七县市100%通过为契机,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基层科技管理,为2015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创先工作打好基础,为推进科技创新争取好的政策和环境。
1、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党员干部思想建设。一是制定了《州科技局2014年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州科技局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和细化分解的各项指标,强化“一岗双责”责任意识,完善廉政防控风险机制,加大重点项目跟踪检查和政务公开力度,《廉政风险查找和防控措施》,认真执行党政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完善配套制度;二是修订完善了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定了年度中心组学习计划及干部学习计划,开展形式多样有学习教育活动。全年共组织党组中心组及机关全体干部学习27次,主要领导讲专题党课2次,组织各类知识竞赛答题活动4次。三是积极开展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参观书画展等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和拒腐防变能力。四是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公开承诺活动,支持工会和老干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教育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月、普法依法宣传、敬老爱老等主题教育活动,做好机关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凝心聚力的干事环境和氛围。
2、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按照州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安排部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0余次,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设置网上意见箱、登门拜访、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多种形式,共征求到各方面对科技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政治坚强及“”方面的问题237条,局领导班子认领问题48条,班子成员个人认领问题136条,科技馆班子认领问题29条;确定专项整改任务3项。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召开高质量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说立行、立学立改,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以着眼长远的态度,落实制度建设任务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完善了机关各项管理制度。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全局上下作风建设成效明显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实现了中央和区州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满意度测评结果为100%满意,达到了预期目标,成效显著。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州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昌吉的实施意见》,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民生科技,着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加速创新型昌吉建设,为自治州“三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创新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自治州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梳理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整合人才、资金,支撑企业开展产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和上下游产业配套衔接。加快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煤电煤化工、节能
环保、光伏及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展共性关键技术联合公关,重点支持准东煤燃烧沾污应对技术攻关、低阶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铝产业下游产品开发、石油石化下游产品和围绕重点产业配套的装备制造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选育、农作物高效种植、畜禽健康养殖、农牧业病虫害防控、农业高效节水用水、农机农艺配套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重点支持粮食、棉花、种业、肉牛肉羊、苗木花卉、酿酒葡萄等主导产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国家、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建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科技带头人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科技特派员创业联盟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提升自治州农业信息化水平。开展好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大型活动,推动科普活动常态化。
(三)加快民生科技,推进科技惠民。积极支持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医疗健康科技发展,加强社会管理领域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安全技术水平,加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创新型城市、智慧型城市建设。抓好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推进科技强警,提升公共安全预测、预警、应对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以实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为总抓手,积极开展科技创先工作。继续强化科技兴州战略,扎实做好2012-2014年度地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考核。按照动态管理、重新创建的要求,加强对各类科技进步示范市、先进县市、通过县市的分类指导,组织开展2013-2015年度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创先工作;指导昌吉市做好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设和阜康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做好自治区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申报工作,力争昌吉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获得支持。
(五)认真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工作。加大基层调研力度,做好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的筛选入库工作,督促项目申报单位做好项目出库跟踪,提高项目立项率。做好自治州2015年科技项目指南编制工作,科学制定、实施并管理好州本级各类科技计划。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及管理专题培训,指导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结合产业发展重点,编制好县市科技项目计划,形成区、州、县(市)三级联动、重点突出、互为补充的科技计划支撑体系。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加强项目的立项和中期检查,及时组织到期项目现场勘验、验收及成果评审工作,指导解决科技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有限的科技项目资金用足用好。积极组织开展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和自治州2014年度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
(六)深化科技开放合作,进一步拓展科技交流与合作领域。借助科技援疆工作机制,加强与东部地区和对口支援福建省、山西省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重点做好科技援疆项目的管理、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及对接联络工作,认真落实好科技援疆规划和科技综合服务中心援建项目。完成第七届“科洽会”签约项目的履约情况总结,及早做好第八届“科洽会”项目的征集工作、会场确定、安全保卫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努力办好第八届“科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