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调控政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危机宏观控制政策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失衡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人民币面临着不断升值预期;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人民币又面临对内贬值的压力。面对经济内外失衡的两难困境,决策层和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但政策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人民币仍然存在很强的升值预期,另一方面国内价格总水平依然产生波动。在这种内外失衡的经济环境下,继续目前政策的后果如何?笔者认为,如果继续这种政策思路,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不可避免,“滞胀”将不期而至。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的下滑
2007年8月集中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使得美国经济滑向衰退,并波及欧洲、日本乃至全球经济,进一步造成欧盟、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从英国到爱尔兰再到西班牙,房市开始降温,银行面临坏账激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已经有7000亿美国抵押贷款资金以投资方式流向国外,这将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加大全球信贷紧缩和经济下滑的风险。
(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采取减息、增加货币投放、加大对受次贷危机影响金融机构的援助等措施,以遏制可能出现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但效果并不如意,美国经济衰退已现端倪。2008年7月在美国国会作证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改上月底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中的乐观,转而承认经济增长面临“极大”的下行风险。在向国会提交的半年度经济预测报告中,美联储表示: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认为,经济增长前景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的风险更偏于下行。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继续下滑。受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衰退,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销量锐减,2008年1月现有住房和新建住房销量分别比2007年的高点(7月)减少51.2%和21.6%。二是住房价格下跌,2008年1月现有住房和新建住房价格中位数分别比2007年的高点(7月)下降12.1%和12.3%。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和销量下降,进一步导致建筑业严重不景气。到2008年1月,美国建筑业支出环比下降1.7%,累计已连续5个月下降,为1996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新批准住房开工量为1994年6月以来新低,实际开工住房为1991年6月以来新低。此外,建筑业裁员严重影响到整体就业形势。2008年1—2月,美国总体就业出现减少,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建筑业。
2.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和恶化,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两家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考虑到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国房地产金融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在美国12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房利美与房地美拥有或者担保了一半左右的贷款),一旦这两巨头轰然倒塌,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将彻底停摆,楼市困境更显风雨飘摇。同时,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拖累旗下两只基金近来倒闭,导致投资人总共损失逾15亿美元。美国第一大银行花旗集团公司宣布,去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99美元。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将会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全面危机。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的办法来应对次贷危机。美国、欧元区和英国利率2月中旬再度扩大到50个基点左右,比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7月高出4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为了拯救美国经济,多次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增加窗口贷款,信贷市场依然很不景气。投资者对信贷市场和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致使美国股市大幅下跌。截至2008年2月29日,道琼斯股指比上年底下跌了7.5%,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4.4%。大量资金从债市和股市转移到国债、期货市场避险,一度促使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1.5%,成为四年来最低点。
股市、债市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和信贷萎缩,使企业投资意愿和消费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2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75,为15年来新低;投资预期指数仅为57.9,为17年来的新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3,环比下降2.4,为5年来最大降幅。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信心的下降,股市低迷、银行贷款意愿下降,导致投资不振、消费低迷,进一步冲击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加大美国经济发展下滑的风险。
3.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由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建筑业受到严重影响,次贷危机已明显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在:就业形势恶化。2007年12月美国失业率两年来首度突破5%,今年头两个月略有回落,主要是因为部分长期失业者离开劳动力市场所致,并非就业市场改善。相反,1月和2月全国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环比分别减少2.2万人和6.3万人,为2003年以来首度减少。住房投资下降影响到投资需求。截至2007年四季度,美国私人住房投资环比连续8个季度下跌,其中2007年四季度环比折年率跌幅超过25%。在住房投资需求快速下降的带动下,总体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持续下跌。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大幅放缓。住房市场衰退本身就带动了相关消费品支出减少,加上实际收入增长停滞不前,作为国内需求中最稳定部分的居民消费需求将大幅放缓。2007年12月零售额环比名义下降0.4%,2008年1月增长0.4%,2月下降0.6%,考虑到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消费者价格环比涨幅均在0.4%以上,零售额实际上已连续三个月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由于房地产业约占美国GDP的13%,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住房市场衰退影响到相关产业,从而直接或间接对整体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内需不足,从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长近乎停滞,美联储不断调低对经济发展的预期。
(二)欧盟、日本和世界新兴经济体受次贷危机影响增长减缓
由于欧元区和日本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5%以上,加上美元贬值造成了欧元和日元升值,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尽管近期统计数据表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虽然仍保持一定的增长,表现出对次贷危机有一定的“免疫力”,但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显现,欧盟和日本经济下滑不可避免。
与美国经济前景恶化相比,日本经济也出现了下降。2008年7月16日,日本央行在月度经济报告中下调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为三个月来首次。根据日本央行的预期,2008财政年度经济增长率平均值为1.2%,比上次预测值下降了0.3个百分点。日本央行总裁白川方明7月15日表示,受能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日本经济减速倾向已经更加明显。他表示,贸易状况的持续下滑将会导致日本经济进一步放缓欧元区经济也在持续恶化,经济衰退的阴影开始在欧洲大陆蔓延。丹麦成为第一个陷入技术性衰退的欧盟国家。欧洲各经济体目前面临着通胀压力加剧、油价高涨、汇率走强、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以及信贷紧缩等种种难题。经历了最近的楼市繁荣之后,丹麦、西班牙、英国和爱尔兰也步美国后尘面临房价节节下跌的情况。2008年7月15日,西班牙建筑集团Martinsa-Fadesa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欧洲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第一个牺牲品,也是西班牙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同一天,欧元对美元汇率再上1.60的纪录高点,而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投资者信心则下跌至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陷入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显示始于美国的经济低迷正蔓延到其他地区,打消了认为全球经济的相互影响或许已经减退、足以令世界其他地区安然渡过美国经济低迷期的希望。
随着三大传统“火车头”陷入困境,世界经济前景也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由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额,这些经济体的下滑,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对外出口减少,进而制约其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四经济体,在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紧缩的背景下,很难独善其身,未来经济增长下滑不可避免。
美元持续贬值造成通货膨胀全球蔓延
受到美元贬值和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影响,世界石油、粮食和初级矿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从2007年10月的每桶85美元,上涨到2008年7月的150美元左右一桶,几乎上涨了一倍。国际市场大米贸易价格进入2008年以来一路暴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高品质100%B级大米1月的出口价格是每吨385美元,2月涨到483美元,3月攀升至546美元,较1月上涨42%。2008年3月27日,报价达到每吨760美元,26日报价每吨580美元,涨幅超过30%。根据泰国米商出口公会的最新数据,4月9日,高品质100%B级大米出口价格已暴涨至每吨854美元,是年初价格的两倍多。除了大米价格飞速上涨外,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铁矿石价格在2007年上涨的基础上,2008年涨幅达到65%。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带动与此相关的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如运输、食品、钢铁等价格的上涨。世界上因石油、粮食价格上涨造成的罢工、骚乱相继出现。
埃及工业城市大迈哈莱因粮食价格上涨持续两天发生骚乱,造成一名抗议者死亡;海地爆发了近一周来暴力抗议活动,导致5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包括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在喀麦隆,今年2月因粮食危机引发的骚乱夺走了40人的生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说,因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社会普遍动荡的国家,目前还包括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印尼、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玻利维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2008年7月,为抗议过高的燃油价格和各项过重的税收负担,印度数百万卡车司机开始举行全国罢工。而在同一天,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英国货运司机在伦敦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全球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成为这次全球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之一。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一方面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投资的风险,使投资、信贷活动受到抑制,加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衰退,全球“滞涨”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双重紧缩性货币政策强化中国经济“滞涨”风险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币值不断攀升。而美元贬值引起的粮食、石油等矿产资源价格上涨,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国内。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人民币升值预期和通货膨胀不断上涨双重压力。如何应对这一困境,是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面对人民币预期升值和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现实,中国政府采取了人民币小幅度逐步升值和紧缩性货币政策。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先后10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2008年1月25日、3月25日、4月25日和5月20日,准备金率再次各上调0.5个百分点,一般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6.5%。先后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2.52%上调至年末的4.14%,累计上调1.62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6.12%上调至年末的7.47%,累计上调1.35个百分点。2007年12月,在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较大幅度地上调了一年以内的定期存款利率,其中,三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45个百分点,六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36个百分点。在不断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利率的同时,央行灵活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回笼货币,对冲由于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冲击。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通过特别国债发行,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适度上调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7年以来,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
紧缩性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2008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万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0190元,比上年年末升值4.07%;2008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9%。其中,6月份上涨7.1%,环比下降0.2%。
但就人民币汇率来看,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汇价从2007年12月的7.3572上升到2008年7月6.8271。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国际热钱不断流入。目前对热钱具体规模众说纷纭,有说1.75万亿美元,也有说5000亿美元。郝大明认为2002~2008年流入我国的热钱总规模为4807亿美元。其中2002年和2003年流入热钱很少;2004年这一比重达到13%;2005年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高涨和资产收益预期不断增强的影响下,热钱流入加速;进入2008年,热钱注入更加汹涌,规模更大,前5个月,流入我国的热钱为1196亿美元,2005~2008年流入我国热钱共有4593亿美元,占同期新增外汇储备的40%。
尽管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9%,但如果扣除由于对石油、粮食的价格管制造成的价格变化,那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能会上升的更大。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上升的趋势仍未改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我国PPI同比上涨6.6%。1月至2月累计,PPI同比上涨6.4%,这一累计涨幅已经比2007年全年3.1%的增长速度高出一倍以上。5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2%,涨幅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5.4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月度PPI增幅第三次冲破8%,也是我国PPI在近3年来标出的最高刻度。PPI的不断上涨,不可避免的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推高CPI指数,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仍将处于高位。经济增长速度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货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10.4%,大大低于2007年上半年修正后的12.2%,增速明显放缓。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短缺。大批外销型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仅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一年,一般贸易汇兑或损失500亿元。汇率变动频繁,成本难以控制,通过涨价转嫁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造成出口兑换收入下降,企业不想出口、不敢出口。广东省外经贸厅在最新一轮的调研中称:仅加工贸易一项,广东省涉及的直接和间接出口额达1500多亿美元以及1100多万人就业,人民币不断升值,使广东省外贸出口企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出口企业造成冲击,直接导致这些企业的生存问题和就业减少。全国上半年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21.9%,增速低于2007年全年的25.7%;同期进口则增长了30.6%,增速大大高于2007年全年的20.8%。其中,6月份当月出口仅增长了17.6%,大大低于5月份的28.1%。2008年前五个月我国的贸易顺差是7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6%。货币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总的来看,货币缓慢升值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通货膨胀上涨趋势并没有改变,但经济增长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果不改变这种政策,那么中国经济可能由偏热转向偏冷,随着现有政策的继续,“滞涨”将不可避免的出现。
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分析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下滑,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没有改变,通货膨胀并没有明显得到遏制的局面,CPI下降与部分产品价格管制有关。如果不改变目前货币政策,未来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严重下滑、通货膨胀高企的“滞涨”局面。那么未来中国宏观政策如何选择?具体来讲主要是:
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干预外汇市场,保持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简单地说就是果断停止人民币继续升值。在维持外汇收支基本稳定前提下,加大对海外能源、资源类的投资,鼓励有能力企业在海外投资,有效利用我国外汇储备。
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防止由于内外利差增加引起的热钱大规模流动。但在货币政策具体执行上要有针对性,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产业,要采取相对优惠的利率;而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资源耗费比较大的行业,继续采取限制性的利率;对民营经济,尤其是出口型、劳动密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
密切监管国际套利性资金的异常动向,可以适时宣布采取征收托宾税,加大资本流动成本,加强对各种套利性资金非合规进入和流出的审查。
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抵消货币快速升值对经济的破坏,应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于纺织品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出口应加大退税力度。
鼓励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对节能、减耗、未来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行业,在财政和金融方面给予支持。
把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内需推动上来,提高居民收入,完善消费环境,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思跃,肖卫国.国际金融[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郑晓玲.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困境分析.现代经济探讨[J],2007
3.王允贵.“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4
4.范幸丽,王晶.广场协议、日本长期经济萧条与人民币升值[J].世界经济研究,2003
一、引言
高等学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①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战略目标,②确立了大学作为我国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的重要地位。统计显示,“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左右,承担国家‘863’项目1/3以上,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占1/3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70%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约63%建在大学”。显然,高校在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处于辐射源的核心地位。
然而,我国高校每年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尚不足3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丰富的高校科研产出与低效的产业转化能力之间的鲜明对比折射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尚存在一系列阻碍性因素,有关制度不尽完善也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一些弊端。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高校科技成果得以有效转化的基础性保障。唯有重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性框架,方能保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的畅通,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要素与现实困境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1.价值功能的多重性
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社会职能,还是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研究知识的重要阵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新兴的产业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和科研活动的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革新的生产过程反过来又可以改造专业课程或更新教学内容,形成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的创新,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因此,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兼具教育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功能,承担着多元化的社会角色。
2.管理界面的多层次
高校教学、科研、技术转移分属不同的运行体制,人员结构和外部关系的多层次自然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界面的复杂性。一方面,科学研究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不同的项目性质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宜以单一的评价机制等同视之,需要根据项目开发的进展以及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予以适时的调整;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要求不同的管理模式,如前期开发阶段需以事业管理模式审核、协调、引导,后期转化阶段则应以企业管理方式调研、推广及服务。此外,科研项目参与主体的多层面亦决定了人事管理的复杂性,包括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以及研究生等,各个主体参与研究及转化的程度亦不相同。
3.成果形式的多元性
表现在不同的科研性质和科研项目科技开发的成果形式亦不相同,有些可能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物化为商品,有些则需要在企业等生产平台上进行再试验、开发以适应市场需求,有些则以论著等精神产品形式形成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评价亦呈多元化,高校目前多以或著作出版情况为主要衡量标准,而企业则需要以科技成果投入市场后的收益率作为评价标准,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不同的主体因需求目标的差异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亦不尽相同。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要素
1.科技成果转让和受让方
高等学校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转让方和供给方,是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集中地,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力的基础和源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受让方和需求方是企业,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实施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实现地。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方向,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能力直接决定高校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的速度和规模,因此,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大学技术转移平台是保证高校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基础和必要。[1]
2.技术转移中介方
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包括中介机构、高校科技处、技术转移机构、政府参与到科技成果服务与转化过程的相关机构等,这些中介方是连接转让方和受让方的纽带和媒介,以其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相关的法律、政策、物资、人力等支持,为高校和企业双方提供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并协调双方关系,一方面为高校科技成果的产生、转移提供前期调研、产权归属、合同审查及收益分配等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交易、传递和扩展。
3.政府宏观调控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与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支持计划等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各方参与主体进行宏观调控与导向引导,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支持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大学科技园等,通过人才激励机制为高校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待遇、奖励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等等。政府通过适度的宏观调控和制度保障措施,为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化运行奠定基础。[2]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见下表),我国高校发表科技论文和出版科技著作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并占全国发表科技论文和出版著作总量的绝对比例,高校成为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全国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例如,20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总数的70%,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达到54.5%。
但是高校快速增长的知识产权数量未能有效推动其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生产仍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其突出问题体现为:
一是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从高校发表理论研究成果的庞大数量来看,专利输出比例所占甚少,且高达20%的比例集中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另据清华、复旦等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每年虽有6000~8000项科技成果产生,然而能够签约转化的尚不及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也仅占被转化成果的30.5%,且只有10%的研究成果能够取得经济效益。[3]
二是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由于高校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研究取得进展时急于或交流学术成就,导致技术内容公开,使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而失去获得法律保护的可能性;[4]同时由于频繁的人员流动和人才流失,如对调离、退休等科研人员没有进行知识产权方面审查或签订有关协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了解到大量的技术秘密,离校后科技成果亦随之外流等。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法律困境
(一)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有法律环境分析
目前涉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成主要有几部分内容:一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中与科技成果转化或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内容,如《民法通则》、《合同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二是与科技成果转化或者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法规性文件或部门规范性文件,如《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等;三是地方与科技成果转化或者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政策与法规,如《山西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北京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意见》等;四是各个高校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清华大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浙江大学知识产权基金管理办法》、《华侨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
总体而言,中央与地方各层级的制度规范对高校科技成果转让过程进行了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及时调整了在高校科学技术转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专利权、著作权等问题,部分高校在政策范畴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通过不同位阶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文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已具雏形。[5]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过于概括的制度供给无法满足现实多步骤、多层面运行中最基本的秩序需求,③保障作用甚微。
(二)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尚不健全
尚不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现实适用中会引发产权纠纷、转让收益、分配机制等一系列法律风险,进而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运行不畅,难以发挥高校科技成果的创新效应以及应有的辐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空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的范围有限。目前只有《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一部专门性法规,而其他的法律如《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对外贸易法》等都仅是涉及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一个方面,难以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面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现行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的功能弱化。其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基本法律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缺失,缺乏《科技成果定价法》等专项立法,缺乏《技术市场管理办法》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办法》等技术市场管理的法规;其二,虽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明确规定了科技成果权属的法律依据,但缺乏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相关规定,致使科技成果转化所涉及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知识产权无法得到充分保护。[6]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
1.高校科技成果产权权属不清晰
大量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形式上归国家所有,事实上却归单位所有,权利与义务界定不清的状况普遍存在。如有些科研项目庞大,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人数众多,致使研究周期偏长,科研资金来源复杂,主管机构交叉重叠,形成了复杂的产权关系,最终在形成科技成果时产权界定模糊。再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归属问题上,职务与非职务权属界定问题尤为突出。现行法律缺乏具体细则,且法律条款仍存在难以量化、模棱两可的因素,导致实际操作中发明人与单位对于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本职与兼职发明的成果归属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
2.知识产权评价体系不合理
一些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重学术价值轻技术价值以及重论文成果轻技术转化的问题,且将其与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直接挂钩,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衡量体系,[7]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在动力,有的科研人员甚至将核心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造成知识产权大量流失。
3.科技成果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渠道不畅,如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技术转让、科技成果博览会或科技对接会等与企业洽谈合作,而科技成果展览会的针对性较强,适用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高校科技成果大多成熟性不足,需要以企业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导致实质性合作项目甚少,实际转化成功率不高。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较为落后,缺少专业的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知识产权管理的事业化色彩较重,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技术转移合同不规范、知识产权条款规定不明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的高校教师私自签约,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和技术秘密出现纠纷甚至被对方侵占。
4.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不完善
知识产权的估价是一项集合技术价值、合作机制、学校信誉等多方面因素的体系,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估依据,将会直接影响学校和科研人员的经济利益,甚至出现经济纠纷。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市场评估体系和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过分强调前期论证而忽视成果转化等问题突出,加之高校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队伍,在实践中,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或者由合同双方自行协商,或者直接套用有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往往与实际价值相差甚大,直接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制度之重构
(一) 健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社会、高校等多主体多层面的复杂工程,需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既包括国家层面制定高位阶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体系,亦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自行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既包括引导规范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宏观性、纲领性法律文件,也包括关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类型、主体、权属、利益分配等实施细则。
应当建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核心,包含科技成果登记、鉴定、推广、管理等在内的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8]例如《科技投入法》、《成果推广法》等,明确高校科技成果的产权属性、管理制度、转化方式等,改变高校陈旧的、事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观念,注重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明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责关系,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同时,修订并完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该规定于1999年出台,需要根据近年颁布的《科技进步法》(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著作权法》(2010年)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并结合近年来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进行修订完善。在此基础上,制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细则》,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主体、权属、转让及利益分配机制均做出专门规定,使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规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
1.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在高校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人负责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审、登记,专利的申请与维护、技术合同的管理等要合理确定高校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保证落实到人。如明确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对于外部资助的智力研究成果归属问题应着重审查;对于某些科研项目如需离校教师或学生参与,要提前与之签订一揽子协议,明确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防止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或权利纠纷影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转移应用。同时,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科技产权管理人才,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兼具科技、法律、金融等知识的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国家可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建立专门的资质准入制度和执业标准,实现该行业人才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或成立知识产权研究基地,为高校的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2.建立合理高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其一,改革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依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不同性质分别制定评估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科学设计权重指标,促使科研人员在第一时间积极申报知识产权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其二,高校实行有效的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26、27条规定适当提高奖酬所占比例,并在高校内部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中予以明确规定;在多个创造者之间还应当坚持公平的原则,以贡献业绩决定收益比例,以防止出现“马太效应”。其三,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出资设立各类基金,支持高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项目给予政策优惠;高校还应当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28条规定,设置一部分基金专门奖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并在工作业绩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合理的政策倾斜。
3.整合科技成果转移相关部门的力量
改变现行高校内知识产权管理事业化的倾向,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管理机构,负责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运营工作;并可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专项基金或给予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更好地实现科技产权的经济效用。同时,可仿照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有益实践,④将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形成申报、评估、确权和许可的整套技术转移体系,将核心知识产权交由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集中经营管理;以地区或高校联盟建立统一的校企对接平台,建立高校科技成果数据库以及技术人才数据库,建立高校科技成果展示平台和企业需求平台,注重社会或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以“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导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4.健全知识产权评估机制
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合理地确定技术成果的价格,推动当事人协议的顺利履行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如可借鉴国外以投入、产出指标为主的技术转移价值测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技术效用评价体系,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对知识产权的组成要素进行规范性描述;二是对知识产权的产出效果及其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动态评价和分析;三是以投入-活动-产出作为主线设计统计指标体系。[9]另一方面,要加快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建立和规范工作,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人才,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管理办法,保证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公平、公正与客观、中立。
5.拓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10年底至今先后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基地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战略研究、政策论证、调查研究、高端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企业与产业联盟合作以及其他战略实施工作的前沿性研究等,这一基地建设对于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急需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的建设,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力量的协作支持与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保证基地能够顺利地调配资源,为基地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要配合基地开展知识产权实证研究,加强高端知识产权研究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投产。
五、结语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个社会政策的工具,其功能导向即在于维护知识权利的正义秩序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效益目标。[10]高校作为我国创新体系的核心基础,其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是体现国家科技创新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促进和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目前国家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课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最经济、持久、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核心要素。当前,也只有将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贯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始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础性、持续性、稳定性的法律保障,才能形成高校科技成果规范、有序、高效转化的良性循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生性增长和内涵式发展。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而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此可见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②创新型国家就是把提高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此形成竞争优势的国家。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