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年级数学计算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8×4= 24÷6= 21÷3= 7×9= 5×8=
6×6= 72÷9= 4×7= 14÷2= 24-8=
28÷4= 7×8= 27-9= 5×5= 18+6=
9×1= 56÷6= 49÷7= 48÷9= 54+8=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6+6+6=( )×( ) 5×9-5=( )×( )
6×7=6×6+( ) 9×8 > 9×( ) 7=( )÷( )
5×( )=35 63=( )×7 48÷( )=6 ( )÷2=5
1时40分=( )分 70秒=( )分( )秒 60分=( )时
三、在( )里填“>”、“<”或“=”
5×8( )8×5 4×6( )3×8 45÷5( )3×3
关键词:小学;中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有效方法
应用题是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在做填空题、计算题时正确率很高,但做应用题的正确率却比较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高学生做应用题的能力和水平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在下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出一些提高中低年级学生应用题水平的方法。
一、教给学生一些解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所学习的应用题多为一些基本的应用题,一般只涉及基本加减乘除法,这样的应用题大多有一定的解题规律,题干中常会出现一些关键性的字眼,比如“每”“一共”“还剩”“平均”等。在讲解应用题的计算方法时,应将这些基本的解题规律教给学生,比如当问题中出现“一共”的字眼时,一般会涉及加法;当问题中出现“还剩”的字眼时,一般会涉及减法;当题干中同时出现“每”和“一共”时,一般会用到乘法和加法等。
二、引导学生将运用题替换为自己可以理解的生活实例
小学生做事喜欢凭借自己的兴趣,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所接触到的应用题中,有些题目是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比如“食堂里原有80个冬瓜,用去56个,又买来39个,现在有多少个冬瓜?”这道题,也许有些小学生会不喜欢“冬瓜”这一物体,也有些学生可能看到数字比较大就望而却步。像这样的情况,可引导学生将题干变成他们自己所能够理解的意思,比如把“冬瓜”换成其他另外一个他们自己喜欢的事物,把数字换小一点,先思考解题方法,思考出解题方法后,再将这道题的数据带进去计算。
第4单元
第6课时
乘加
乘减
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根据前后口诀间的关系进行乘法的正确计算,但如果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会“正确计算”这一层次,可以说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一听就会,变成类似于练习课。如此一来,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不到丝毫的发展。所以这节课在培养学生正确计算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说、摆、练等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理解情境图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并掌握计算的顺序。整节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学习目标
1.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求乘加、乘减方法的过程,形成基本的解题策略。
3.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1.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5分钟)
1.课件出示计算题。
9+4=
15-6=
3×3=
5×3=
8+7=
16-7=
4×2=
4×4=
2.质疑:上面的计算题有加、减法,还有乘法,要是把加法或减法和乘法放到一起计算,你能计算出结果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识。
3.板书课题:乘加、乘减。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提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写在你的本子上。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展示学生的算法,师生共同交流。
4.全班交流:说明每种列式方法的原因。
5.明确运算顺序。
提问:像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同学们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在这样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9页第3题。
4.完成教材第59页第5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3分钟)
表格;数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104―01
现代教学论认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明,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低年级应用题的内容虽然简单,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难点呢?笔者认为,要把这一难点有计划地分解到各个教学阶段,从而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
一、在识数中注意应用题概念的教学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渗透应用题概念,在富有情趣的识数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识数教学时,总要借助事物或直观图像,引导学生数一数,而后把数的概念用数字表示出来,以帮助学生认识数。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逐步引出的方法,有步骤地按应用题的陈述顺序组织学生观察和表述。如,教师在画有小草的黑板上贴3只小兔后问:“草地上有几只小兔?”再贴一只小兔后问:“草地上又来了几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然后引导学生用三句话,独立口述出小兔数量的变化过程。尽管教师没有提到应用题的概念,却在教学中渗透了应用题的概念,把识数与应用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认识了数,又为今后学习应用题做好准备。
二、在计算中重视应用题计算方法的教学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其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在计算教学中设计应用题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学第一册教材中安排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以及相应的加减法计算题。在计算时,可以根据加减法的运算意义,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学生口述计算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边演示边启发学生口述:“老师左手拿一个气球,右手拿一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气球?”口述体现了加减法的含义,学生在口述运算过程的同时,已经提出了数学问题。在学生对运算意义有一定的理解之后,出示计算题,让学生根据运算意义结合实物口述运算过程,在加深学生对运算意义理解的同时,自然地引申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上,潜移默化地渗透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三、借助表格应用题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表格式的问题介于图画与文字之间,是图画应用题向文字应用题的过渡。这种表格应用题有以下几个特征:1.每道题分三栏写在表中,第一、第二栏是两个已知条件,第三栏是要求的问题。这样就把应用题的结构表示得简单、清楚。2.第一个条件用图画出来,第二个条件用文字叙述。这样图文结合,从具体到抽象,扫清了学生的文字障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最后的问题用括号表示,便于学生填写,有利于转化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格式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使学生初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具体步骤是,教师可以化静态为动态,把两个条件、一个问题分别制成三张卡片,依次出示,引导学生说出图意,使学生对两个相关联的条件有所认识,加深印象,并与问题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应用题。这样很自然地把表格应用题转化为文字应用题,强化了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四、利用简约精确的数学语言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思维方式
本次全年级参加人数:178人,平均成绩89分 及格率98% 优秀率58%
二.试题具体情况分析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计算,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4、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例如:第五大题的第2.3小题,笑笑上楼,小虎做加法,第六大题试一试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乐趣。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生在计算中计算粗心,仍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 计算时粗心算错答案。
(2)学生会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简单的计算错题太多 。
( 3)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差,对知识学习太死,不会灵活应用第五题第2.5小题只有很少学生做对,第六大题也只有个别学生想出来。
2、取的成绩:
(1)在本次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说明学生掌握了前段所学知识。
(2)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正确答题,有一定的能力。
(3)学生书写整体不错。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
2、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