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管理

建筑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字:建筑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管理在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地建筑管理不仅能够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而且还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建筑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建筑管理在现代建筑行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一个建筑企业只有做好建筑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中,人们对于建筑管理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还存在着问题,因此建筑管理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建筑管理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的建筑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管理水平也比改革开放以前进步了很多,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管理工作的地位得到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有关建筑工程的管理方式也日益多样化,而且出现了许多新颖的建筑管理技术,因此建筑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管理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目前的建筑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制约至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1]。

1.1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还存在许多建筑工程事故,建筑工程事故不仅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对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总结起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技术落后引起的。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施工都需要一定的管理工作,如果管理技术落后,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不到位,非常容易引发建筑工程事故。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良好的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保障,对居民的财产安全等社会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个引起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原因就是建筑工程中设施落后,落后的建筑设施无法满足现代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而更换建筑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宁愿选择落后的建筑设施,这是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第三个引起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原因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管理不到位造成许多偷工减料的问题,许多开发商以及建筑企业为了达到更高的经济利益,在进行施工时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偷工减料,选用低质量的建筑钢材,减少建筑工程的材料开支,增加建筑企业的利润,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2]。

1.2人员管理缺乏

我国建筑管理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制度的缺乏,这也是我国建筑管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加强建筑管理不仅需要建设完善的建筑管理制度,还需要建设功能齐全的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健全的管理机构需要各方面管理人才的支持,才能保证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行,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在我国的建筑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为了更大程度地获取利益,实行删减员工的方法来节省管理人员的开支,这就造成了我国建筑管理中人员缺乏的现状。删减员工之后的企业,在进行建筑管理时容易呈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使得建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下降,而且有的建筑企业中负责建筑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能力和素质都有限,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致使我国建筑管理工作质量不高,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1.3安全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比较注重安全方面的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建筑施工事故的概率也降低了很多。在我国的建筑管理中,一些企业专门设立了生产安全管理机构,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但是在目前的建筑管理中,仍然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建筑施工事故发生,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建筑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有几种,首先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农民工,这些工作人员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训练,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安全不好掌握,并且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薄弱,不利于进行安全管理。有些开发商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往往过于追求经济方面的利益,而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建筑安全管理没有得到保障。在进行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负责监督的机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加强建筑管理的策略

2.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质量是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目标,加强建筑管理的策略中首先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首先要改善建筑工程的管理技术,在进行建筑管理时,相关部分和政府监督部门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有利于加强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对建筑管理进行监督,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管理质量还应当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不仅要完善有关建筑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施工质量管理方面严格把关,杜绝偷工减料等现象发生。提高建筑管理质量,需要改善建筑设施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部分需要定时对建筑设备及管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工作都能正常进行[3]。

2.2加强人员管理

良好的建筑管理工作需要合格的管理人才,因此提高建筑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是加强人员管理。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管理人员招聘时需要严格把关,招聘优秀的管理人才,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时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其次,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时,一定要转变观念,对原先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杜绝管理部分中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应当合理划分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3加强安全管理

由于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加强建筑的安全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切实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安全和城市环境卫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中,需要建立建筑管理责任制,将建筑管理具体到人,精简生产关系,确定建筑管理中的各个重点方面,强化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管理在建筑工程和建筑企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如果管理水平低下不仅会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对于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宋亚智,宋铁庄. 试论建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科技风,2013,19:163.

建筑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1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管理体制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管理体制由以下三方面组成:第一,深入贯彻落实、健全当前的管理标准、准则、程序以及技术文件,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充分掌握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计划的制定,进而提高团队专业水平,公平科学的分配责任,各司其职,落实责任。至于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和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创新精神。第二,复核和交接好管理技术档案,同时完成技术交底,尤其是要对图纸充分了解,掌握施工的设计方案,在经过审批后再施工。第三,对质量技术交底工作给予高度关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减少施工工序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级处理,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减少盲目施工行为。

1.2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把控有时仍不够严格

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审查接受的材料,并且验收员在接受材料之前就要仔细严格检查规格和质量,一旦存在违规材料,不管是甲方提供还是自己采购的,都必须禁止进场。由于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经常被使用,所以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确定其型号、规格、材质和性能,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准备机械设备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现代建筑体系管理难度逐渐增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因为越来越新材料在建筑材料中出现,但是尚未更新之前的登记材料报表,因此,会造成分配建筑材料给建筑设备时有不合理的现象,同时正确界定材料的规格和型号,由此可见,如果不能科学分配和管理材料,则会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并且减慢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难以正常开展造价管理。所以,亟待进一步完善建筑材料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地管理建筑,促进施工高效进行,并且尽可能高效使用各种材料。

2.提高针对管理效益的对策

2.1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

实施建筑建设施工,必须对工程项目图纸仔细核查,并且要严格检查和审核相关专业图纸,以便为顺利实施工程提供保障。在此期间,一旦发现图纸中存在问题,必须立即进行处理。若设计的图纸和最佳图纸存在较大的出入,则必须立即调整图纸,同时要对现实中相应的施工空间进行修改。实施建筑,必须科学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必须创造良好的基础,以保证建筑质量,因此混凝土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所以,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处理混凝土,以提高其质量。建筑施工进度快慢直接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施工方案,所以,必须规划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建筑顺利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并且优化建筑周期,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此外,确定建筑的方案还必须将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和施工工艺等充分考虑在内。

2.2注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及其施工协调控制

有效监督施工原材料、人员、方法、环、机械等各个环节,并且充分保证较高的建筑质量和较高水平的技术。只有满足上述各个方面的条件,才能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在检查建筑工地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检查结果,对施工质量预期的要求进行规划,同时根据检查结果不断对后续的管理计划进行相应调整。进而确保较高质量完成项目施工,并且实现预期的目标。

2.3不能忽视季节施工技术措施

在雨季进行施工,必须将建立排水、集水和排污系统于施工现场中,确保不会有雨水集中在施工场地中。浇捣混凝土时,要时刻关注天气动态,不在雨天进行施工,除非特殊情况下,但应该积极进行防雨,提前准备好充足的油布、塑料薄膜等防雨遮盖措施材料,同时对混凝土塌落度进行调整,对计量测试工作进行强化,将定砂、石含水量等进行正确测量,确定合适的施工配合比,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改进技术。在冬天进行施工,必须确保混凝土在未受冻之前达到临界强度,并且在更长时间内进行养护,使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之后进行拆模。要确保超过5℃的温度混凝土才能入模。搅拌砂浆材料中避免由冰冻块物的存在,一旦出现冰冻,则必须使用塑料薄膜和草包覆盖于材料之上。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将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清理干净。积极构建冬季施工测温制度。

3.专业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提升的探索

在实施建设建筑工程过程中,必须确保较高的施工质量,由于工程建设和经济、行政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建筑队伍能否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较高素质水平直接取决于能否良好控制建筑质量,并且将团队能力展现出来。尽管国内建筑质量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当前建筑质量和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建筑作业人员质量意识也较为缺乏,因此不少人依然怀疑我国建筑质量。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具备较高的质量观念,不仅仅要保证表面上的工程质量,而是要严格控制整个建筑控制体系的质量。当前,若要促进建筑水平继续发展,必须增强建筑人员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并且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内部选拔制度,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建筑人员队伍。

4.结论

总之,上述种种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产生影响,并且地质状况、气候条件、运输情况、资金情况、政策处理和施工难以程度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建筑工程,由此可见,该项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且有极大的难度,一方面要将各种外部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另一方面要保证管理者的工作稳定有序开展,抓好各个环节,要将各项事宜落实到位。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严格把关,并重视和有效控制技术问题,将控制管理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落实到位。我国现如今普遍开展了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工作,然而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依然存在问题。因此,进一步科学有效控制工程施工中技术及其现场管理问题是现如今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宏乐.张智茜.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J].Intelligence,2011(05)

[2]余辉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08)

[3]杨晓红.杨再红.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与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

建筑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管理;协同管理;应用与成效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协同管理即协同作业,就是将局部的力量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合来完成一些工作和项目。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因此,在建筑管理中,如何加强协同管理,处理复杂难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中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协同管理的含义

协同管理是指为了达成其工作目标,将局部分散的力量进行合理有序的排列和组合。在组织中就能够用到协同管理,协同管理思想能够帮助组织实现其管理目标,发挥出组织真正的作用。

半个世纪之前,协同思想引入了管理学,从此有了协同的概念。在企业管理时,协同理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协同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各个单位进行相互的合作,这样企业的整体价值就会上升,协同管理是企业管理战略的重要依据。企业不断地发展,协同理论也在随之变得成熟,协同思想也已经融入到了企业的内部,企业也更加重视协同理论,使其理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应用范围也愈加宽广。

二、协同管理的作用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发挥着巨大作用,运用协同理论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协同管理能够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在供应链中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的竞争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面向国际的高度。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有力的地位,就必须保证供应链的协调发展。因此,供应链的管理应该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不但要考虑到企业的客观发展条件和资源的有限性,还要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成本输出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客户的需求。协同管理就存在于这种供应链中,协同管理进行着跨越企业的扩张,为整个产业链带来最有效的管理方式,通过整合各中小企业的信息和业务,以达到产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的既定目标。协同管理加强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产业竞争的同时尽可能的保障各自的优势,不浪费资源。

如果从另一角度出发,将协同管理看做一个系统,协同管理就是一个将各个小系统进行整合重组的过程,用来实现1加1大于2的目标。将各个小系统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的效益,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优化系统的同时,也会推动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调整和整改,提高企业效益。

三、协同管理与建筑管理二者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水涨船高,建筑行业的规模也越加变大,跨越地域的项目要同时进行的情况也不可避免,所以对建筑行业进行管理就成了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建筑管理也属于管理中的一种类型,也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对建筑管理进行整改。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管理存在着许多需要及时调整的问题。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在建筑业中的大部分员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不到位;在建筑工程方面,还存在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建筑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材料制造商和供应商。建筑工程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协调问题,在项目实施上存在不可避免的沟通问题。

在一个企业中,每个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不能总是考虑自己的想法而不结合实际情况,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如果不加以沟通,就会导致矛盾与对立,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项目工程的管理者会定时的召开协调会议,但在会议中讨论的主题往往都不具有重要性,各部门干扰,会议就失去了本来应该达到的效果;有关工程项目的信息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导致正确的信息不能准确及时的传达到,信息失真或莫名奇妙的消失;建筑工程管理者的失职,他们总是有特定的参数,而下面的员工却不敢指出问题,这就使工作中存在隐患;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准确理解合同书,在遇到国际工程师,因语言的差异,出现理解的错误;一个工程的完成,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各部门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时间与经历都浪费在调和各部门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工程的进度就会更加缓慢,不能及时完成交代的任务。这些建筑管理常见的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为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管理理念就需要及时的更新。

四、协同管理在建筑管理中的运用

将协同管理引入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协同管理有利于工程从预算到实施的过程中都能够很好的完成,减少问题的出现,运用协同管理以实现建筑管理的最终目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协同管理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管理,保障建筑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保证低成本高输出,获得最高的收益。其具体的表现方面为:

(一)加强沟通

在一个建筑工程开始之前,要将企业中各个项目的负责人集中起来进行开会,对此次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规避的方法,整理、整合大家的意见,从而达到意见的一致,整理出此次工程的最优方案。

(二)完善建筑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通过协同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企业与所需的各种供应商承包商进行合作,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共享,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供应链的成本输出,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管理理念的及时创新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管理理念,要根据主客观的条件,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转变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将创新运用到管理理念中,实现各部门的协调,实现效益最大化。

总结:

协同不但是合作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行为和方法。科学的运用,能够在建筑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慧玲.浅谈协同管理在建筑管理中的运用[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1(15).

[2]杜栋.协同管理与协同管理系统[J].现代管理科学,2008(02).

[3]苏朋程.协同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1(5).

建筑管理范文第4篇

协同管理就是指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来共同努力完成预期工作目标,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协调人员、资源、任务之间关系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是指通过协调管理所有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单位和资源来共同完成建筑工程项目。

二、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模式分类

为了实现建设工程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新兴建设工程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CM模式

CM(ConstructionManagement)CM模式是由业主委托一个CM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同时,为了减少工期,一般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快速路径法(Fast-Track)。由一个CM公司来对设计与施工进行统一管理,便于解决设计与施工的矛盾。

2、DB模式

设计-建造(Design-Build)模式是由设计机构与施工管理企业的联合体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工程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是业主只与DB承包商签订一份合同,DB承包商负责设计与施工,并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费用全面负责,减少了设计与施工两个阶段的矛盾与冲突。

3、EPC模式

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Construction)是指业主经过招标,委托一家机构或承包商联合体,全面负责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行。

4、BOT模式

建造—运营—移交(Build-Operation-Transfer)模式是依靠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和项目管理方式,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

5、Partnering模式

Partnering模式是业主、承包商、设计方、供应商等各建设工程参与方之间为了达到彼此目标,满足长期合作的需要,以建立未来的竞争优势的一种合作战略方式。

6、PMC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PMC: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ing)模式由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专业人员和管理经验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受业主委托,作为业主代表,协助业主在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定义、计划、融资方案,以及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整个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度和费用实施有效控制,以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三、协同管理的思想及其在建筑管理中的意义

协同管理的思想可概括为信息整合思想、业务联动思想、及时响应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前建筑管理模式的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信息整合思想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

现如今的建筑行业,受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材料等的影响,已经转变成一个涉及面广,部门众多,人员复杂,多部门跨越式工作的局面。众多因素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的信息庞杂多变,而这些信息又决定着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协同管理的信息整合思想,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一个平台,整合了各种分散的不规则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使每个访问者能够快速的找到需要了解的信息。

2、业务联动思想对建筑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

从表面看来,建筑管理系统中的各业务都归属于不同的部门,貌似关联不大,但其实这些业务之间都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建筑管理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的项目进度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业务联动思想借由协调管理平台,将各个无法联合的管理软件统筹在一起,实现了业务环节的统一管理,保证了业务和部门的运作。

3、协同管理中的及时响应思想

主要强调的是所管理因素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其管理要求就是企业的各项资源都能随企业管理者的需要及时的响应并排除困难,实现一致的协同动作尤其是对于现代的大型建筑企业而言,很多时候是多个项目同时进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虚拟的管理团队,共同完成同一个目标,而这些人和物等的构筑和运作就需要协同管理来有效的整合。

四、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

1、项目管理者与部门之间的协同。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合理的解决项目的管理者与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才能让项目更顺利的进行。项目的实施必须要结合项目的实际和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才能不出现下达空口令的情况。项目管理者和部门管理者之间的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在职权上的争夺,对于这个问题项目内部应该进行绩效考核,对于绩效比较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升职,对于做不出成绩的人员自然要惩罚,这样也能使员工心理更加平衡。此外,项目管理者也是临时的管理者,特别是在管理的组织中,项目工作人员在原职能部门依旧保持原来的职位,还要进行项目服务,这就需要职能工作人员对双重身份做好准备。

2、项目管理者与业主之间的协同。

项目管理者在施工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业主的需求,并且要充分的了解合同里面的细则,业主也要对项目进行监督。在施工开始之前项目管理者就有义务为业主提供项目策划,让业主了解项目的一个情况和目标。如果和业主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积极的采取措施解决,不能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一些项目没有按照正常的项目要求进行施工,在交付以后出现了很多严重的施工问题,但是管理者和业主之间没有做好一个协同工作,导致事情越来越大,后果越来越严重,对于业主和项目来说都是不利的。

3、承包商与管理者之间的协同。

承包商和管理者之间的协同在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管理者有职责帮助承包商分析项目的目标职责,让承包商对于项目更加的了解,让施工过程透明化,管理者也要向承包商提供决策意见。这样也可以让管理者和承包商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不出现矛盾。指导项目工作人员适应工作内容,向他们讲解项目方法和内容!为了降低管理者和承包商之间的对抗,获得更好的鼓励效果,项目管理者应该鼓励承包商把项目运行状况的详细情况和实施进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向项目管理者说明,找出问题所在,及时的解决。

五、总结

建筑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协同管理;建筑管理;应用

所谓协同管理就是协作,共同管理。就是把分项项目凝聚起来进行统筹管理,进而来完成某个整体项目的施工。因此,怎样利用建设项目中的协同管理来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不可预测问题,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提高企业利润,成为了建筑企业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一、协同管理在建筑业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协同管理的作用在建筑业企业中体现了整体经营管理的所有过程。利用整体的协作共同运作以实现企业效益的目的。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内部供应链而言,它能更好的表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经济快速发展中,企业供应链的竞争脱颖而出,是否协调的运作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对于企业在国际经济中站稳脚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全方位的大角度的考虑如何运用整体供应链,以实现为企业既降低成本,又不影响客户需求。这样就会造成协同管理在不同企业间的扩张,这种扩张的后果是将整体供应链推到一个新的管理高度,可以完成整个企业的通力协作,而后达到提高企业经济利润的目的。将协同管理置于供应链中,能更加有效的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使企业拥有优势,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

(二)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观察,不难发现,协同管理是一种将空间、时间及功能通过多个分支系统所进行的优化重组,从而完成集合作,协调,竞争于一体的大于各个分支系统独立运作的综合体系。采取各个分支系统的优点来弥补弱势系统的不足,从而实现整体利益大于分项利益总和的目的,增强企业竞争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经济水平,建筑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就协同管理而言,在实际运作中各个建筑企业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通过下述方面体现出来:

1、 沟通问题

首先,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组织与项目经理部之间目标不明确,混乱。由于各个企业利益不同,企业目标不同,所以人人都拥有自己的意图及要采取的行动,矛盾尖锐化,敌对性强,可往往这些问题项目经理都无法给予解决。其次,负责施工的项目经理部会常常召开讨论一些不重要的会议,而这些会议总是会被其他部门领导干预,偏离议题。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到位,总是不能保证在正确时间里,将完整的内容传达给负责人,造成了要么就是信息量不够,要么就是过于庸腐,及时性差。再次,项目经理的主观臆断,往往在一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负责人的参数不够正确,而有些人又碍于情面或者不敢反对负责人的决策,这样就留下了隐患。第四,工程项目的调整或停工造成的恐慌,工程进行到一定程度,遇到了危机,上层领导就会做出大幅度调整或者停工的决议,这样一些无法预料的问题就会在工程结束时暴露出来。最后,各项条约的混乱,很多时候工作人员没有将合同,协议及责任书等纸质文件当做重要问题,理解不够彻底,特别是在国际合作工程上,语言的理解差异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以上这些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来制约其发生,就会令各部门各行其事,甚至于使管理层之间出现隔阂等不良后果。

(二)机制问题。

在一个项目中,领导层的意见往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的形成,致使一些命令无法有效的下达到下属部门、不正确理解责任书等,就会整体的影响建设工程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工期。

(三)供应链问题

要保质保量快速的完成一个项目,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供应链,工程预算,原材料的购买,项目经理的监督,施工过程中物料的使用,施工的技术水平等各个供应链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及速度,施工过程中物料供应不及时就是因没有原材料而导致延误工期。因此,企业只有靠有效的管理及控制供应链来实现企业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做好事前准备,要求每个负责人都要对整个工程有个全面整体细致的了解,指哪打哪,不能打哪指哪,要对项目做合理有序的准备,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工作,只会给企业带来盲目跟从。技术人员必须清晰的知道图纸的每一个细节,技术指标,规则要求。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要清晰的知道施工的时间顺序,所用方法,技术措施,进度及现场整体要求,找出关键点,最终要了解施工现场。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到现场勘查,并做到实际情况结合图纸,找出最佳的施工方案,用料,及时间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将协同管理做得更好,使企业更有效的落实施工方案,更加完善此项工作。

(二)明确个人责任和权力。将某一工程相应的信息对象,内容,方法以及渠道规定出个人的业务职责范围,要当事人清晰的知道自己做所要承担的责任。施工前需要同操作人员讲解清楚此次施工的具体方法及任务要求,这才是施工建设的首要任务条,只有施工人员明了了自己所要做什么,工作过程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一项工程的完成不是靠单一的部门来完成,是需要所有部门积极配合,凝聚团队力量。一项工程建设明确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安全的完成,不但要有技术要求,更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如不科学管理,工地工作人员受个人素质的影响其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一个整体团队如果集体观念不强,就会漫无目的,没有责任感,那么做出来的成绩就差强人意。因此必须加强整个团队的管理。

四、企业要合理的应用协同管理

建筑企业将协同管理运用于整个工程管理中,有利于施工单位在内外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就可以使企业在压缩成本,监管工地物料使用,工程对外承包,施工技术等方面来进行控制,以达成建筑业企业的最终目的。下面通过图示进行细致分析,

首先,创建交流平台,使领导层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集中企业内部负责人,采取多人的意见想法最终达成一个对企业最有利的方案,细致化,深入化,避免施工后问题的出现。其次,加强供应链管理。由于给企业提供材料服务的厂家众多,不好管理,因此企业要针对原料供应商,分包商,机械设备供应商以及劳动力承包商进行信息动态共享,从而整体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后,管理理念的创新。一个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一定要摒除过去的陈旧理念,发展、学习、创新是加强管理企业人员的重要途径,必须使其了解到理念的创新对企业的作用。同时加强并改革协同管理,使其在企业管理中融会贯通,逐渐使各部门之间融洽协调运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协同管理就是为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默契度,沟通多了,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解决,不会因此耽误工程的实施,尽量少的减少工程中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