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

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

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范文第1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动态管理全县贫困人口自然变更,整户减少2户2人,人口自然增加192人,人口自然减少147人。动态管理后全县贫困人口为2529户9429人。更新和修改贫困村、贫困户疑似问题数据3000余条,上报疑似问题豁免900余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县脱贫办及时将省州动态管理方案转发到乡(镇)及各行业部门,并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对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要求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各相关责任主体严格按照职责分工,严格把好每道关口,以逐级精准达到总体精准。数据更新采集由每名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村“两委”发挥就近组织优势和情况熟悉优势,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年度动态管理中来,做到准确采集。信息数据采集后,村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负责对数据信息开展审核,签字确认后上报至乡镇。

(二)严把录入关口,提升数据质量。扎实开展数据采集,坚持做到信息采集“三个面”,即面对面采集家庭详细信息、面对面算好家庭收入支出账、面对面商定帮扶措施,确保信息采集精准有效。精心开展数据录入,根据省州办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建档立卡数据录入工作。严格开展数据清洗,对照国家、省市反馈的数据问题,逐户逐人核查落实修正。根据建档立卡数据审核规则,严格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及时修正,确保数据质量问题不过夜,情况属实的要求乡镇上报豁免理由。

二、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繁复不稳定。系统内部很多指标逻辑复杂,且卡顿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录入工作和数据审核校正缓慢,经常无法登陆,且更新时间长,大大拖延了工作进度。

(二)自然变更不够及时。自然变更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认真负责,避免误操作产生贫困人口信息与事实不符。有个别乡(镇),未能及时将新生儿和死亡人口摸排到位,造成人口自然变更工作滞后,不及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狠抓数据质量,夯实脱贫成效。一是强化上下联动。做到县级统一管理、加强调度乡(镇)快速反应、迅速清零,扎实进行核实修正并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发生,有效防止。二是加强业务统筹。加强扶贫系统各业务工作统筹,横向打通业务子系统数据信息无缝衔接,以扶贫对象村表、户表的基本信息为中心,统筹衔接好项目资金、扶贫小额信贷、致富带头人、扶贫车间、消费扶贫、光伏扶贫等信息数据,做到扶贫对象信息相互联动、对照一致。三是全面排查、反复审核。一月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对存在的信息数据质量问题,逐条销号清零,确保整改无漏项、无死角。

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范文第2篇

一、2015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5年我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1.4﹪;工业总产值37.55亿元,同比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2亿元,同比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亿元,同比增长5.5﹪;财政收入完成1783万元,其中地税1372万元,国税411万元;生猪出栏4.03万头,小家禽畜出栏50.34万只,劳务输出1.2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150元,同比增长13﹪。

(二)成德工业园建设推进顺利

征地拆迁成效显著。开展园区建设以来共征地7500余亩,拆迁房屋1409户,27.37万平方米。2015年共完成征地240.7亩,拆迁房屋204户4.73万平方米。协助太平乡1217机场征地拆迁和复工工作顺利完成。

入驻企业建设步伐加快。成德工业园被纳入成都制造2025规划,摩天电缆、远见复合材料、永发玻璃已开工建设;长越电力已顺利入驻即将投产。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33家,13家建成投产,消化劳动力6000余人。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1.1亿元全长8公里的昌盛路、大道、启动区等五条道路和总投资3000万元全长2.4公里的兴盛路已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6000万元全长9.3公里的机场路已开工建设;总投资3亿元全长13.8公里的农发行贷款四条道路建成2条。

群众安置工作进展有力。第一安置点已顺利交房入住;第二安置点主体已完工;第三安置点已完成征地拆迁、设计、财评等前期工作,即将招标确定施工单位;第四安置点已开工建设;太平乡异地联建点顺利开工建设。目前共有7129名失地农民购买了养老保险,3800名失地农民领取退休养老保险金,年领取养老金3650余万元。5873名群众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园区建设管理不断规范。进一步完善园区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园区资金封闭运行制度、土地款分配办法、征地拆迁管理办法、园区提前安置管理办法、征地拆迁回访监督制度等一批完整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统筹城乡步伐加快

双河口水库开发规划正式启动。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和区位优势,在双河口水库区域规划建设乡村旅游基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将其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养老于一体的新农村聚居点。

特色种养殖发展顺利。一是在扶贫村村、村、村以农民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栽种、管理、经营的方式栽种了300余亩的银杏、红椿、香樟,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二是在村由群众自发建立家庭林场,开展红椿、银杏等苗木种植,黑山羊养殖,现有存栏黑山羊200余头,年产值达100余万元。三是以、村为重点,不断扩大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年产无公害蔬菜8000余吨。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认真落实一事一议项目,建成提灌站1个,道路10公里,修建堰塘3口。唐巴公路大修工程顺利推进。

(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商务综合体扎实推进。全镇规划建设商务综合体2个。占地250余亩的五里坝商务综合体已开工建设。兴业新城公园广场已基本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一期3.5万平方米房屋建设进展顺利。

城南新区全部建成。财富未来城投资2.2亿元共7万平方米房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农贸综合市场改造基本完成。目前已入驻阳光盛源、工商银行、西城电器等商家200余户,幼儿园建成已正常招生。

违章建筑严厉打击。严格执行省新出台的《关于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的决定》,整合各部门资源,全年共查处乱修乱建14户,总计1600余平方米,保障了园区建设秩序。

(五)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三件为民实事全面落实。一是妥善解决了1400余户拆迁群众生活问题。累计发放过渡安置费260余万元,目前一期安置点共计549户已顺利入住。二是为银河村、村、老牛坡村、碾子湾村、村争取到移民后扶、新村扶贫等资金410余万元。三是完成村道修建6.6千米,解决了600余名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积极做好民政优抚、救灾救济、低保、五保和残疾人工作,各种最低生活保障金及时足额发放。

新农合参保40929人,参保率98.2﹪。新农保参保23729人,参保率48.69﹪。

计划生育长足进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强孕前检查,全年免费孕前检查180人,处理违规生育141人,征收社会抚养费141万元。

精准扶贫措施到位。选派了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严格按照标准筛选扶贫对象并进行了公示,为1119户贫困户1662人建立了档案,通过技术扶贫、产业扶贫、物资扶贫等手段2015年已脱贫191户,442人,对5户无房户实施异地迁建。

(六)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全面推广镇便民服务中心一窗通办。大力实施镇村联动公开。群众满意度测评名列全县、全市前列,被市列入依法治县示范镇。

廉洁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等各项规定,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记实制度。聘请专业审计公司对全镇24个村(居)全面开展财务审计,严厉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和腐败问题,着力形成崇廉尚实的政风、行风。

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好转。加强道路交通、烟花爆竹、消防、食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在全镇主要路口、人员密集处设立高清监控。组织相关部门做好了兴佛肉联厂液氨隐患排除工作,处罚危爆企业1家。着力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全镇未发生大规模群体性非访活动,社会大局稳定。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群众生产生活还很困难;

(二)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三)安置房建设滞后;

(四)群众渴望征地拆迁得到更大的利益;

(五)维稳压力仍然较大。

三、2016年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强镇、统筹城乡、绿色和科学发展的思路,继续弘扬敢为人先、团结实干、科学发展的精神,在全县一主一副一区多点发展布局中,争当中江工业发展排头兵,争创乡村旅游示范标兵,构建10万人口城市框架,形成山水绿城、工业新城,发展改革成果人人共享。预计201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增长9﹪。

(二)主要工作举措

1.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成德工业园建设

成片推进成德工业园。2016年计划新征土地2000亩,拆迁房屋4万平方米。着力打造2平方公里精品产业园区建设。

发展新型工业。主动对接成都制造2025,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力争取返乡创业园建设项目。实施互联网+推广工业农业管理信息化,打造智慧园区。

加快在建企业步伐。督促已投产企业加快二期建设和技改力度,确保满负荷运转,使过亿企业达到6家。督促已供地企业加快建设,确保企业投资时间和投资密度,2016年新投产企业达到8家。

加快生产要素配套。加快和完善园区道路、电力、燃气、通信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完成全长13.8公里的农发行四条道路建设;启动兴旺路二期建设;开工建设园区明渠整治工程。

全面做好失地农民保障。完成第四安置点建设。启动第三安置点建设,规划建设第五、六、七安置点;劳务培训5000人次,新增加就业1500余人。全面完成第二轮1800余名失地农民进社保工作;启动位于新湾村占地20余亩的农贸综合市场建设。

2.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全力抓好商务综合体建设。加快兴业新城商务综合体建设进度,完成一期3.5万平方米房屋建设,启动二期5万平方米房屋建设。

加快西眉湖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西眉湖自然风光资源,完成西眉湖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全长4公里的西眉大道建设前期工作。

大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启动成德工业园物流园区建设,引进3-5家有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积极推进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加强最后一公里物流及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

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加快中学、小学和兴安分校改造升级,新建民办幼儿园2所。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小学新校区各一所,适应工业新城建设的需要。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做好统筹城乡

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总体规划,通过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古村落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推进12个非园区村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全面实施绿化工程。积极向上争取水土保持、农林绿化等项目,栽种各种绿化景观树木,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养老等林业产业。加大公共绿地建设力度,加强传统绿化改造,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全面实施绿化工程,使穿上一件绿色外衣。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食用菌、蔬菜、肉牛羊三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兴安片区现代农业集中连片发展布局,有序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现代农业企业入驻。

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小农水、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统筹城乡发展等项目和资金,鼓励利用社会资金,充分调动群众投资投劳,大力整治道路、塘堰、沟渠、水池等基础设施,确保农业生产。

4.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着力提升镇域水平

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加强与成都十三五规划和成都制造2025对接,实现与成都的关联、成链、借位发展,全面深化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将我镇打造成为融入成都经济圈的桥头堡。

提升开放性经济水平。坚持招强选优招才引智,充分利用我镇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广交会、西博会、农博会等重要展会,加大产业和产品对外宣传和展销力度,提高影响力,加快走出去步伐。

构建特色化电商平台。加大对农村产业能手技能培训,扶持和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电商服务平台,将无公害蔬菜、食用菌、肉牛羊等土特产品推上网,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农民经济效率、促农增收。

5.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健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优抚待遇。加强敬老院管理,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坚决杜绝无房住、无粮吃、无衣穿现象发生。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小孩政策,加大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建立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和疾病救治制度,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安置、项目建设问题,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依法打击各类犯罪,重拳出击清除各类黑恶势力。完善救灾预警、应急响应机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综合利用各类支农惠农政策,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和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的工作思路,重点解决农村交通、水利、卫生、科技等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改善贫困村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确保全面小康顺利完成。

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范文第3篇

2007年以来,曙光国际人才培训基地陆续被确定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被辽宁省扶贫办和辽宁省劳动厅授予就业再就业转型基地、阜新基地教学单位、阜新市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等。

带着疑惑和好奇,记者近日来到曙光国际人才培训基地,探访王强博士的创业轨迹。

常怀感恩之心旅日不忘家乡

阜新地处辽宁省与内蒙古交界处,辽代故里。王强博士出生在一位蒙古王爷世家。他的父亲世袭了一古王爷的封号,成为了一位蒙古小王爷。20世纪30年代,王强博士的父亲赴日本留学,从而使王强博士从小就受到了家庭政治和文化的熏陶。崇尚文化、劳心者治人深深印在王强博士幼小的心灵中。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家庭成份不好,王强博士下乡到阜新最穷的地方——彰武县福兴地乡。乡亲们看他为人老实又有文化,因此在农活中处处照顾他。中国恢复高考之后,王强博士表现出强烈的报考大学的愿望,乡亲们知道后积极支持王强考大学。为了让他安心复习,淳朴的老乡们专门给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让他专心复习,并按时派人给他送饭。王强第一年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但他放弃了。经过复读,第二年他考入了黑龙江大学日语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黑龙江省直机关工作。1988年,由于父辈与日本的渊源,王强博士辞去公职前往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日本从事与日元贷款相关的工作。工作之中,王强借发放日元贷款的机会,重回彰武。看到家乡的落后面貌和与日本的巨大反差,王强博士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着乡亲们,回想当年乡亲们对他的关照,王强博士下定决心一定要报答家乡父老乡亲的厚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父老做点事。

在日本,王强博士的工作正好与日本的农协关系紧密,农协的作用就是把日本的农户组织起来,为其提供资料、指导生产,并组织销售。现在日木社会是高龄少子化社会,农业人口流失比较大,急需劳动力。而阜新是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矿相继破产,失业人员激增:同时,由于阜新地处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低,农村大量人口返贫,近一半劳动力剩余。看到这一情况,王强博士终于悟出一条思路,向日本劳务输出无疑是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经过详细调研,说干就干,从2001年开始,在阜新市领导及市政府各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下,王强博士成立了阜新会丰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开始向日本输送研修生,从而开创了阜新市直接向日本派遣研修生的历史。

向日本派遣研修生在当时是一个新的领域,在中国无经验可寻,无模式可借。王强博士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充分研究了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案例,创造出一整套向日本派遣研修生的规范化运作模式,我们在这里亦可称为“中国劳务输出王强管理模式”。

王强管理模式——一选拔面试

向日本派遣研修生是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派遣首先面临着如何选拔的问题。

针对日本的实际情况,为了选拔出合格的研修生王强博士着实下了~番功夫。他总结出了一整套独创的招工面试量化评分模式。

1 血型评分。王强管理模式认为,A型血的人有耐心,与他人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亲和力,不容易跳槽和滞留,血型分为满分:B型血的人有个人主义倾向,为人坦率,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事,但有时固执,血型分为满分减:O型血的人比较活泼开朗,社交能力强,有嫉妒心以及过于要强,容易影响团结,血型分为满分减;AB型血的人冷静和克制力很强,有时显得冷淡和优柔寡断,血型分为中等分。

2 婚姻评分。王强管理模式把婚姻评分列为三档:一档是稳定型婚姻。结婚5—8年,有孩子,家庭生活平稳。婚姻评分为满分。二档是基本稳定型婚姻。如新婚夫妻和结婚10年以上的夫妻。新婚夫妻相思系数高,在日本工作两三个月就思家心切。因此,不容易产生滞留。婚姻评分为满分减。三档是不稳定型婚姻。离婚家庭、夫妻经常闹矛盾家庭、婆媳不和家庭。婚姻评分为低分。

3 家庭结构评分。婚姻稳定、父母双全为满分。若研修生父母不在世、有继父或继母、是孤儿等,这些人身无牵挂,到日本后容易滞留或跳槽。家庭评分为低分。

4 工作阅历评分。没有工作阅历或工作阅历极少者评分标准为高分:工作阅历多代表此人不稳定,容易跳槽,评分标准为低分。

王强管理模式把上述问题进行模块化分解、数字化评分。80分以上是优秀型,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王强管理模式二一一培训

培训是王强管理模式的第二个重要环节。中国改革开放后,逐步开始了出国劳务全民化政策,出国劳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渐被人们所忽视。许多赴日研修生出国前只是被召集到一起,简单地说一下出国注意事项或教几句常用生活对话就算培训了。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赴日研修生存日本的工作和生活。王强管理模式非常重视培训环节,建立有专业性的培训基地,专门编写了赴日研修生培训教材,专门设置了几大系统培训课程,即理想道德培训、法律培训、生活生理自救培训、日本劳动技能培训等系统课程。培训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体能培训期、技能培训期、集体生活培训期。在技能培训期针对赴日研修工种进行相关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指导。研修生们通过培训提高了综合素质及相关技能,在培训中心就已经适应了日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曙光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就是王强管理模式的培训中心。为了培养合格的赴日研修人员,王强博士投资2000多万元,于2006年建成开业。培训中心占地面积13800平方米,教学和服务设施齐全,师资力量优厚,长期聘请日语外教在学校任教,年培训学员可达2000人。2007年以来,曙光国际人才培训基地陆续被确定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被辽宁省扶贫办和辽宁省劳动厅授予就业再就业转型基地、阜新基地教学单位、阜新市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等。走进基地的教学楼,教室、宿舍、食堂、浴室、卫生所、会议室一应俱全。学员的宿舍更是整洁如军营,床上的被子都像刀切的豆腐块一样叠得整整齐齐。

记者遇到一小批在培的学员,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正在操场上做操。我们随意找了一个学员与之攀谈起来。她来自彰武,听同村的人说来曙光能到日本打工就报了名,在这里经过3个月的培训后就能到日本去研修,研修期最短的7个月,最长3年。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蘑菇养殖、水产、建筑、果园、养牛等工种,8小时工作制,月平均工资在8000元以上。一个学员辛苦1年赚的钱相当于一家三口好年景下4年收入的总和。她打算在日本干3年,多挣点钱再回家。

王强管理模式三——集中严格管理

赴日的研修生现在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第一个是以北海道首府扎幌为中心,覆盖扎幌北部的小樽和南部占小牧的种植和养殖地区。第二个是以东京为中心,包括附近的长野县等制造业地区,和以仙台为中心的缝纫业地区。第三个是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丰田汽车修配业地区。

管理几乎覆盖整个日本列岛的大量研修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强管理模式之三主要是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如下:

1 例会制度,即开生活会。他把散在农户的研修生每十天或半月召集起来,定期开会。会议内容主要是谈自己的工作感受、家庭变化、生日庆贺、日语学习、个人成长及与农户沟通、研修生之间的交流,把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问题全部在生活会上消化掉,使广大研修生心情舒畅、畅所欲言、和谐团结、精力充沛。

2 活动制度,即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在放假或农闲的时候,王强博士把研修生集中在一起,搞短期的旅游、体育比赛、口语比赛、日记大赛等,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 事前管理制度。研修生到日本后,国内学校的老师就会把每一个研修生的档案重新进行整理,结合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再逐个分析,觉得某个人容易出问题,老师就立即到研修生的家里走访,与其家人进行直接沟通,汇报研修生在日本的情况,及时消灭问题隐患。

4 管理互动制度。将在日本的管理及机构和中国的培训机构有机地连成整体,进行互动管理。让国内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延伸,及时了解研修生的工作与研修生的家庭状况,构成个有机的管理整体,形成四角立柱,完美互动。这种管理四柱法使任何问题都能在萌芽中得到彻底解决。

5 心理治疗制度。研修生远离家乡,分散在日本农户家干活,语言不通,心理压抑,容易产生心理疾病,所以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好的制度需要有执行力的人来贯彻。为了切实实施这种制度,王强博士主动加大管理成本,在日本招收和培训了近二十人的研修生管理团队。这些合格的管理老师从赴日研修生的接机开始一直负责到把研修生送上回国的飞机,他们管理上不空位,始终与研修生在起,负责研修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具体事宜。研修生白天工作的时候分散在各处,晚上都回到集体宿舍里休息,2—3人一个房间,日常生活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每片研修生工作地区设立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都选出连长、班长、宿舍长。形成了管理老师一连长——班长一宿舍长条完整的管理链。

在工作中,管理老师如收到农协或农户的意见反馈,会及时到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会先行调查,然后组织研修生开会,大家互相帮助,形成合力,共同面对困难。

尽管去年日本大地震,研修生生源素质比往年略有下降,但是管理到位后,不但没有出乱子,效果反而比往年都要强,没有一名研修生提前回国,这充分体现了王强管理模式的魅力。

王强管理模式的理念就是把不合格人才培养为合格人才,为本人负责,为其家人负责,为农户负责,注重对人才的造就,以人为本。王强博士的管理模式通过实践运用总结出,20%的研修生是特别优秀的人,他们出国目的明确,能吃苦肯于付出,甚至还能带动其他人努力工作。60%的研修生能稳稳当当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剩下20%的研修生必须管理到位,这20%中有5%左右的人属不合格研修生。他们有的真的不会干活,有的性格有缺陷或存在某种疾病难以胜任工作。在日本的管理老师的工作重点是让60%的人安心工作,向优秀人才去靠拢。让他们顺顺利利完成研修工作,剩下的20%就要多关注他们,确保这部分人不出岔头。

王强管理模式的效应

辛勤的工作和严格的管理,使王强管理模式输送的研修生得到了日本当地农协和政府的广泛认可和欢迎。日本有个地方叫平取町,当地生产的小柿子在日本首屈一指,拥有日本本土小柿子的定价权。就是因为有了王强博士的研修生,平取町每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增长,去年产值达200亿日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平取町的农协到中国阜新培训基地回访表示感谢,他们说,如果没有中国的研修生,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都进行不下去。阜新的研修生对日本的农业贡献非常大。

王强博士的管理模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6年6月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胡晓华率省农业经济贸易代表团赴日本北海道友好访问期间,看望了阜新在日本北海道进行果树研修的研修生。2007年3月11日,胡晓华副主席来阜新视察雪后灾情,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基地看望正在这里培训的贫困农民学员,并与学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增强本领,走出国门,去创造美好的明天。2007年7月8日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刘福合、辽宁省扶贫办主任柴久凤等国家、辽宁省、市扶贫办领导到基地调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并表示将给予培训基地更大的支持。2009年6月13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率国家七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来到阜新市,在王强博士的国际人才培训基地调研时,原计划只停留10分钟,后来他被研修生的课程所吸引,与研修生和辅导老师就培训方法和培训形式等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结果停留了~个多小时。最后他对基地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造福阜新农民家庭的民心工程。”

研修生为王强管理模式接力

今年28岁的张静在阜蒙县农村长大,懂事的她很早就放弃学业帮母亲挑起生活的重担。2006年6月,张静在曙光通过短暂的培训后踏上了赴日本打工的飞机。到日本后,张静在日本北海道札幌一户无土栽培大棚里工作。业余时间,张静刻苦学习日语和无土栽培技术,农场主也给了她很大的帮助。2008年7月,农场主因病住院,一住就是四个月。期间,张静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多,把农场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自己还考下了日语口语国际二级证书。农场主非常感动,归国前,多付给她20万元人民币。张静在日本打工三年,挣回50万元人民币。

张静由于日语水平较高,回国后曙光国际培训基地已经聘用她成了一名日语教师。

何止一个张静,阜新曙光通过劳务输出,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农村青年的命运。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街里,有一家“何家粮油综合商行”。这家商行是一个两层商业网点,共110米,楼下卖货,楼上住人,商行的小两口何大军、岳丽娟先后通过曙光去日本当过研修生。2008年时,何大军去日本7个月,从事大田蔬菜种植,赚了五万多元,后来岳丽娟在日本种小西红柿也赚了不少钱。回国后,夫妻眼界开阔了,思想也开放了,何大军嘴里的新名词“农超结合”让我们这些城里人也自愧不如。现在,他又有了新构想,打算与朋友合伙到宁夏包50个大棚搞绿色种植,把他在日本学到的大田种植技术用在中国。他满脸喜悦地看着媳妇再次隆起的肚子,心中充满了希望。

在阜蒙县大巴镇的商业街里,年龄在40岁以里的适龄青年几乎都去日本打过工,他们从国外回来,不仅带回了钱,还带回了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不仅淘到了“第一桶金”,还为日后自己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业街上诸多美容美发店、歌厅、饭店、超市、网吧、服饰店、装饰材料都是洋打工回家后自主创业的。整条街上大兴土木,车水马龙,一片兴盛景象。

扶贫助残彰显爱心

在中国阜新,王强博士扶贫助残之举口碑相传。自2001年以来,王强博士已经帮助百多名残疾人家庭选派赴日研修生,并解决了3000多名残疾人家属脱贫的问题。

家住大巴镇道不歹的田晓云就是一名残疾人家属。她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软骨病,为了给孩子看病,家里已经向亲戚朋友借了8万元。听说到曙光能出国打工赚钱,田晓云马上找到了王博士。王强博士很同情她的境遇,虽然她的年龄较大,已经超出了曙光招生的年龄限制,但还是破例接收了她,并把她排在了赴日名次的第一位,还安慰她,一定给她分一个干一年能挣两年钱的地方。到了日本之后,田晓云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成绩优秀,受到了日本人欢迎。

参加出国培训、办理国外务工手续需要一笔不小数目的钱,尽管在培训基地出国务工的费用仅相当于同类机构费用的一半,但是大多数贫困农户还是拿不出来。考虑到他们务工以后收入有保障,曙光培训基地用辽宁省及阜新市的培训补助金,向无力支付费用的学员提供无息贷款,拆除了阻碍贫困农户出国务工的最后—道门槛。

王强管理模式——研修生——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

据了解,日本农户与研修生并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中国研修生在日本称年长的农户为

“老爸爸”和“老妈妈”,日本农户也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研修生。研修生回国后,他们也时常保持联系,进行后续交流。每年农闲的时候,日本农户都会成群结队来中国阜新,探访研修生及研修生的家庭,这种亲情非常真挚,逐年加深,正在不断扩散,同时也成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最踏实、最稳健、最有成效的一种民间交流方式。

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范文第4篇

一、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永州地处湘南,潇水和湘江在境内汇合,有大小河流700余条,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全市土地面积3366万亩,列全省第二。2006年末,全市人口577万,在全省列第五,其中乡村人口403万,在全省列第3,全市辖9县2区,共188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5536个村委会和居委会。农村经济占比较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18亿元,列全省第三,其中林业产值列全省第一,牧业产值列第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粮食总产量占全省10.55%,列全省第三,肉类产量占全省10%,列全省第三。

当前商业银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办理贷款一般都要求借款人提供优质的房地产项目做抵押或有大型的专业担保公司提供保证担保,这实际上与当前农村现实不符。因为需要小额支农贷款的家庭一般是经济上相对较为困难的家庭,他们多数居于社会的底层,要找一个有经济实力的担保人或有效担保物并非易事。同样对大多数农村私营企业或专业户来说,他们实力较弱,厂房简陋、机器设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可用于抵押的有效资产微乎其微,而且变现也相当困难;同时办理抵押担保程序复杂,费用较高,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融资成本。由于缺乏有效担保人或抵押物,实际上是将最需扶持的农户排除在商业银行的大门之外,这样形成了农行在服务“三农”时面临两难选择的尴尬局面。

经过多年发展和调整,永州的农户生产经营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一是种养加大户不断涌现。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和加快推进山林经营权流转,对种粮、种林大户给予资助。仅祁阳县涌现出种粮20亩以上的大户2895个。2008年末,全市发展100亩以上造林大户886户,面积达26.6万亩,其中:500-999亩的94户,面积6.24万亩,1000亩以上的36户,面积5.47万亩,各类养殖大户发展到6万户。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00多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6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共建万亩、万头(只)龙头企业加工原料基地173个,面积260多万亩,联结农户6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4%。三是回乡创业经济发展。永州是劳务经济大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30万人,年实现劳务收入80亿元。通过国实施引凤还巢战略,打工能人返乡创办企业73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59000多个。四是惠农政策呈全方位式扩展,进一步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库区移民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惠农政策。五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全市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98个,带动农户41万户,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生产经营出现的新变化,为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方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创新举措及设想

农行永州分行自2007年10月被定为全国农行服务三农首批试点行以来,根据农民生产经营出现的新特点,摸清金融有效需求,围绕风险可控制和有效益的目标,大胆开展了创新,主要是在信贷担保上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信用为基础创新农村信贷产品。依托信用卡开办的农村小额信贷创新产品,主要是“惠农卡”和“惠农信用卡”。通过对授权授信户的评选,确定授信额度。随用随借、随有随还、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持卡农户在有资金需要时,就可凭卡办理核定限额内的贷款。它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中担保难、抵押难、手续繁、审批环节多等问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2.以担保为基础的农村信贷产品。(1)农户联保形式。借款人在其同村找5-10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民相互之间提供担保,对贷款相互之间承担连带担保责任,以防范贷款风险,实际上是多个自然人的相互担保。(2)多方协议方式。永州素有“湘南天然温室”之称,是烟草种植的最佳适宜区,被国家烟草局列为全国优先发展的优势产区之一。全市每年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年产60万担以上,每年实现烤烟税收1.2亿元。为支持烟农贷款时,采取与其上下游之间签定多方协议等方式的一些准担保手段减少风险。农行与烟农、烟草公司、当地乡镇府签订《烟农贷款协议书》(即四方协议),根据烟叶专卖的特点,由烟草公司承诺从烟农售烟款中扣款还贷,不协助扣款承担赔偿责任;政府承诺保证烟农将烟叶卖给烟草公司,从而更进一步保证了贷款的安全性。(3)农机具抵押担保。近年来,永州市大部分青壮年已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口多为无劳动力的老少,导致大部分农田荒废或只种一季,田园化机械化生产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一些在外务工农民又返乡种粮,进行稻田改造,承包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稻田进行规模化种植。在支持该类客户时,选择用其购买的大型农机具作贷款抵押物,在当地的农机部门和工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企业基本上将自己的基地发包给当地的农民租赁经营,与其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合同,保证农产品的销售。在支持该类农户贷款时采取与农民、农业产业化企业签订四方协议,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贷款承担连带担保责任,从而增进了该类贷款的可抗风险性。(5)集体土地使用权上的房屋抵押。永州市农村集镇的房屋下的土地大都是集体土地使用权,但整个房屋的确很有价值,选择房产抵押足以防范贷款风险。办理贷款时到房产部门办理抵押登记。(6)林权抵押担保。永州是山区,林业资源十分丰富,2006年末,全市森林面积达16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林木蓄积量达4924万立方米,林业产值居全省第一,是全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是全国南方商品材重点生产基地。对此类贷款采用林权抵押方式,到林业主管部门凭林权证办理抵押登记。(7)移民扶贫资金担保。从2006年7月1日起,国家出台了新的水淹区移民政策,即:20年内水淹区每人每年将享受600元扶贫补贴。仅双牌县每年拥有移民资金1900万元,加上项目移民开发性扶贫资金每年1000多万元,全县每年国拨移民开发性资金达3000多万元,按20年统计,总额为6亿。可根据农户的家庭情况,测算出全家20年补贴扶贫款,按80%确定贷款额度,再由该户户主(且全家签字)向移民局写出用20年扶贫资金担保承诺书,农行、移民局、借款户签订三方协议,同时移民局承诺必须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所有库区风移民实施担保。(8)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永州是亚洲最适宜柑橘、香柚等水果生长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温州蜜柑,甜橙的最佳生产地之一,果实品质优良。全市柑桔面积100多万亩 ,年产量500万吨,柑橘产量占全省第二。被誉为“中国香柚之乡”的江永县以其香柚、香姜、香芋、香米等“四香”闻名全国。对这些果农贷款可采用其几十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由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登记。

3.保险与信贷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产品。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合作的新业务品种,为申请贷款的农户、企业主,以及消费、助学、创业等贷款借款人提供的同步意外伤害保险。如果借款人不幸发生意外,贷款由保险公司偿还,免除或减轻家人的还贷负担。其具体做法是:借款人按贷款额的2.8-3.5‰的比例入保,借款人在办理贷款手续就可直接办投保手续。

4.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与人民银行、劳动局、财政局、财信信用担保公司等部门联系,并与有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贷款,由财政部门给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贴息,提供优惠利率,财信信用担保公司向联社交存担保基金为贷款提供担保,解决下岗失业人员担保难问题。

二、农村信贷担保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有关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明确。具体表现在一是房地产抵押登记不统一,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但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置在哪一个部门,物权法对此未作明确,也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同时有的登记机关收费标准过高。如办理抵押登记,按照抵押物评估价值收取登记费,甚至规定抵押登记有效期一年,期满再登记、再收费。二是浮动抵押操作流程不明确。由于浮动抵押财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实践中对抵押物的价值很难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估,导致无法准确确定抵押的比例和借款额度;同时在优先受偿上存在有限性。浮动抵押设立后,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但物权法又规定,浮动抵押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因此,债权人要面对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而无法对抵押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使得债权人对债权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三是没有明确界定应收账款出质的范围和程序。《物权法》对哪些应收账款可以质押,是否包括各种收费权,如何办理出质手续等等没有具体规定。

(二)与信贷创新产品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措施尚不匹配。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保险公司对农业生产经营缺乏积极有效的保险品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贷款风险将会放大。农业资源资产管理有待规范。如何将森林资源、农村集体土地、果林资源等农村资源作为资产进行管理,还没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办法,给以上资产的转让和抵押权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农村信用环境较差、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影响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进一步拓展。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户缺乏信用观念,贷款之初就根本没打算还款,往往把政府贴息的贷款看作是一种扶贫救济,或者是计划安排。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

(四)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制约了信贷产品创新的发展。由于没有明确的承贷主体,涉农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农村基础设施如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进行信贷投入,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形成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真空,许多好的农业项目由于没有基础设施的支撑不得不放弃。此外,目前国家在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的同时,相应的财政、税收、资金支持等配套扶持政策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受到了制约。

(五)农村金融信贷创新的监管不明确不到位。目前各金融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创新,金融信贷创新必将带动信贷产品与经营方式的变化创新,但对金融信贷创新的管理标准、方式与方法仍然按现有制度的监管模式进行,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尧灵活的监管机制,缺乏相应的保护和激励措施推动农村信贷创新工作的开展。

(六)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方面经营观念、人才与IT 技术的缺乏导致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能力不强。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人力资源缺乏,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专业人才明显缺乏,创新类综合人才储备不足,既具备较高水平的金融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又具有创新思维能贴近野三农、深入了解三农活动规律、了解地方农村政策的人才少之又少;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电子化水平相对落后,农村金融电子化与农村信贷创新需求的适应性不强。同时普遍缺乏与农业特点相适应的长期贷款种类。目前农户贷款是一项中短期贷款品种,而农业生产周期长、制约因素多,需要一种期限较长的信贷品种。

三、对策建议

(一)积极引导和推动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品种创新,扩大贷款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农户贷款的推出既是促进解决农户贷款难的一项积极举措,也是农村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拓展服务三农领域的一项业务,当前,一要积极推动各金融机构大胆开展创新和试点,创新贷款模式,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切实方便农户。二要探索建立农户贷款的风险保证和补偿机制,允许自由决定利率,坚持有效益原则开展商业化运作。取消政府的小额信贷贴息政策,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为农户借款创造条件。三要加强宣传,使惠农政策家喻户晓,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积累农户贷款经验,逐步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四是依据新颁布的《物权法》,完善各项抵押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修订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文本,从法律上规范操作规程和贷款行为。

(二)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贷款抵押担保模式,实施联动抵押和担保。一是积极发展以成员制为组织模式的担保公司(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为成员提供可控限额的担保服务。二是建立多户联保的风险保障机制,相同贷款条件的借贷农户之间形成团体,团体之间互相担保负连带责任。三是将农户与其上中游收购、加工企业联为一体,互为担保或抵押,既降低贷款风险,又有利于将贷款范围进行延伸。

(三)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政府部门在工作上给予更好的配合和支持。积极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如对农户贷款减免营业税与所得税,减少农村金融机构 、操作成本。同时国家每年从救灾款中拿出一部分建立农户贷款的保险基金,减少信贷风险。另外,积极规范担保机构及资产评估机构等信贷中介机构的行为,相关部门的收费一是要统一标准,二是要降低收费价格。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担保权的实施。

(四)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培育农民诚实守信观念。一是加强农村金融信用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范围扩大到全省农村地区。二是培育农村信用意识,使农民信守“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道德准则。改善司法环境,以法维护农村金融机构的正当权益。实行“以正面引导为主,宣传与制裁并重”的方针,对信用农户实行贷款优先、简化手续、额度放宽、服务优先、利率优惠;对有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和个人实行通报、停贷等联手制裁措施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加快农业保险的建设步伐。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优惠,鼓励其拓展农业险种,拓宽保险渠道。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沟通协调,开办多形式多品种的农业保险品种,有效防范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l]焦瑾埃、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2]谢平、徐忠、程总江、沈明高:建立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框架-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研究,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报告.2005年4月

[3]郝压明、张荣乐: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市场视角下的思考与选择.《管理现代化》,2005年第3期

消费扶贫总结及打算范文第5篇

赵普:《朝闻天下》《晚间新闻》

“前期‘输血’的过程很长,用了十几年,到后面‘造血’、做‘造血机器’就几个月时间,越来越快。”从央视离职一年,赵普的公益之路开始走向深处。

“道路越走越宽,我不敢说领先,但基本上没有慢于整个社会变革。”他对《中国慈善家》说。

这条路始于1999年为希望工程代言,之后的16年里,赵普一直以公众人物的身份参与公益,关注的问题涉及贫困助学、老兵回家、消防安全、农民工法律援助等。但受制于体制内的身份,他深感未能深入参与到项目的发起和建设中,属于“初级公益”。

现在,他以自由之身探索并实践着“深度公益”。一年里,他帮助家乡6400多名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以“新农人”身份回乡助农卖枣,探究在农村商业“造血”;成立了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以商业的方式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手艺。

辞职之时,他曾表示,做媒体人这些年得了两个病:信息焦虑症和时间焦虑症―不停地翻手机看微信,要把那个红点点掉,生怕错过了什么。离开高压的媒体环境,投入公益,他“病”得更严重了,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的全程,他将两部手机在桌面上摆开,不时拨弄两下。“你看到啦,这么多人拜托你,忙得六脚朝天。”

为了那些项目,现在他每个月在北京和安徽家乡之间来回飞,频频出国考察,今年上半年先后去了美国、非洲、中南半岛,年底还要去以色列。

“这一年在国际上跑过的地方,是过去三四年的量。”赵普坦陈,“很累,但是充满激情。”

反哺家乡

“我是安徽人,请我家乡的孩子吃顿免费午餐!”2015年9月6日晚,赵普的一条微博引起广泛关注。两个多月后,他带着某企业捐赠的100万善款,和“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回到家乡安徽池州市石台县,为孩子们送去至少两年的免费午餐。

这是他从央视离职后的首次大型公益活动。身为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联合发起人,赵普在开餐仪式上说:“希望先解决家乡的问题,再推己及人,解决中国更多留守儿童的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普实际上被当作一个“明星反哺家乡”的样本。作为公众人物,不仅为公益项目“卖面子”,更要出让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富等,换取其他优质资源,比如当地政府的配合、企业的赞助、民众的信任等等。

解决了孩子们的午餐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家乡的贫困难题,他尝试走“品牌助农”之路。

西山焦枣是池州市名特产,生长在北纬30度,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虽然品质上乘,却因为销路未打开,枣农看不到收益,大量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赵普最初打算以爱心助卖的方式,找几个微博大V认购、转发,但很快即清楚这一做法不可持续。

“真正的‘造血’是从商业形态里产生的。”他自愿将“普哥”这个被业内外人士所熟知的昵称让渡出来,用个人信誉为家乡农产品背书。

“现在农村有太多这样的好东西,(农民)不知道怎么卖,怎么和现在的生产、加工、物流、品牌对接,他们没有这个概念。”赵普说,“商业有它的反作用力,一旦农民和市场对接,市场的反馈会通过某种商业机制直接反馈给农民,农民就‘活了’。这是一种深度慈善。”

2016年9月23日,首届西山焦枣开园节举办,赵普首度公开“新农人”身份,叫卖“普哥牌”西山焦枣。从6月份产生想法,到“普哥牌”焦枣面世,仅仅用了90天时间。

他戏称,为了帮助家乡卖枣,自己已经成了“枣专家”,谈起枣树的种植、焦枣的加工和营养价值,头头是道。在开园节上,他还邀请延参法师、巴松狼王、杜子建等微博大咖在西山村玩起了直播,大咖们猜枣、品枣,共同为助农卖枣献计献策。

赵普说,品牌不只是一个LOGO一个标志,而是基于品牌的、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他冀望“普哥”未来能成为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成为家乡的知名品牌,把外出打工的农民吸引回来,让家乡脱离贫困。

离开央视后,赵普将自己的首个电视节目―《百家姓》,也献给了家乡的安徽卫视。

“我做电视二十多年,做得够够的,所以电视舞台对我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他说,“家乡既然提出了诉求,好不容易从央视下来个人,那我就干嘛。”

手艺载道

赵普喜欢传统文化,练习书法三十多年的他,是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的总发起人兼主任,联合冯骥才、韩美林、马未都、钱文忠、方文山、汪涵、王刚、邹静之等文艺界人士,共同承担起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他说,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与《百家姓》节目主持人,还有书法家的身份其实是一体多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

自2000年始主持北京电视台原创纪录片《传人》后,16年来,赵普一直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保持密切联系,探索保护和传承中国老手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这些老手艺就像濒危物种一样,消失了就再也没有了,这是很可怕的。”他说。

有一次,节目组准备到新疆拍摄一位90岁的老人。老人会用鱼皮做衣服,是这门传统手艺唯一的传承人。但是当他们赶到时,老人已经去世了,“当时看见她做衣服的工具还在,但是没人能说得清这些工具是怎么用的,这意味着世界上又一个‘手工艺大熊猫’没有了。”赵普倍感遗憾。

他发起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志在解决手艺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中国在这三十年发展中剧烈转型,最可怕的是没有文化托底,比没有文化还可怕的是没有承载(文化)的东西,就像站在浮萍上一样,不知道根在哪里。”

基于多年的观察与研究,他认为手艺人要生存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扶持,而要借助一种可复制的市场模式,让手艺人能够通过手艺养活自己和家人,发展事业、传承手艺,从而得到较为丰厚的市场回报,进而吸引年轻人学习、传承手艺。

他将此总结为三句话: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在互联网时代,赵普选择与“东家”APP合作,将其作为中心首个“互联网产业示范点”,这是一个纯粹的电商平台,就像一个线上的手工艺品市集。

他认为,在消费升级的今天,其顶端就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的初级就是道具消费,“手艺载道,我们卖的这些东西本质上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道具。”

“东家”APP专注于匠人和手工艺品,目前已有3000多位匠人入驻,以精美雅致的手工艺品吸引喜欢精致东方生活美学的人群消费。时尚女魔头苏芒是“东家”的“脑残粉”,目前已经在平台消费一百多万,得知是赵普和他的团队在做这件事,“感动得不得了,”她对赵普说,“你们做了一件多么有情怀的美好的事啊,我要拿出所有的资源来帮你们推广。”

赵普对此并不感到奇怪,“真正喜爱传统文化的人一定会有这种深入骨髓的感受,”他相信这就是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中华文化,其来有自,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是要留下印记的,我只是从手工艺这里找了一个突破口。”除了“东家”APP这个互联网示范项目点,赵普还带领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与宝马中国达成合作,计划10月份开展“中国文化之旅”,目前已经探访了二十多个项目,包括酱油制作、纸、民俗表演等。

“要感谢给你机会让你帮助的人”

赵普不认为自己是职业公益人,“公益人是媒体给你的一个美誉,你不能认,我做的工作坦率讲跟邓飞他们还差得很远。”

他称自己为“陷入迷途的公益人”。“公益的路越走越远,就有越来越多的难题需要探索、解决,”他说,“并不是说我看不到光明,而是通向光明有很多条路,你走哪一条才能给别人最好的帮助?”

他一直没把做公益看得有多么不寻常。早年有记者采访他,问及做公益的初衷,他回答“要出名,出好名”。“很多人不理解,就会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直白,这还是好的,不好的直接就说这个人裸。”但赵普说这就是真实的自己,他有着新闻人固有的理性和客观,很抵触感动这件事,更享受做公益时,挑战未知的实现感。

赵普现在经常跟身边的小伙伴讲,“现在做公益的心态,首先得感恩对方,你得明白是人家给你机会,人家不让你帮助,你还美、还瑟什么?感恩是谢谢你给我们机会,可以平等对话,互相实现。”这源于他内心深处对人性、对个体的尊重。

赵普出生于1971年,记事儿时正值末期,清理“三种人”之风甚烈。他清楚地记得,白天还端着碗到邻居家串门,晚上回到家大人就说不能去了,“那时候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去呢?他家是坏人么?大人也讲不清楚。”

童年的经历给赵普的心里留下阴影,“就觉得人与人之间不友好,小孩子的是非观只有好人坏人之分。”赵普的父母当时是省城下放干部,家教很好,早早给他种下了善的种子,让他领悟到对人的尊重和对善良的坚守。

“如果没有尊重,到人家病房里一沓一沓钞票扔床上然后合影拍照?不能还人以尊严,做公益没有任何意义。”他说,“把这个观念移植到其他社会组织也是一样,比如医院里医生就只是救人么?错了,医生不一定能救活每个人,但是过程中一定要给病人尊重和安慰,给他该有的体面。这就是人文关怀嘛!”

做公益这么多年,赵普很少对个体“施善”,对于网络上的个人求助信息,他很少转发捐助。他认为对一个人的救助可能会刺激一群人,激发他们内心的不平衡感:什么时候自己能遇到一个总理或名人来为我呼吁?“残酷一点讲这是‘非善’的,更是没有效率的。”赵普说。

赵普从央视离职时,同事王石川撰文送别:央视少了一个主播,一个有情怀的主播,一个有正义感的主播,一个有公民精神的主播。

赵普却没有任何遗憾,“央视成就了我,但人不能永远寄生在平台之下。”他也不认为自己离开央视就是离开媒体,现在偶尔仍会对时事进行评论。“实际上是离不开的,做媒体、做公益都是我的社会理想,只不过使用的手段和表达方式不同。”

人们总会反复提起他在2008年播报汶川地震新闻时的哽咽,“我有点烦,”他说,“这是一个悲哀。”在他看来,那只是面对灾难时一个正常人的反应而已。“为什么大家反复提?就是因为在媒体面孔里这是稀缺的。如果大家都在正常表达,这有什么好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