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第1篇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再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还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 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第2篇

溯源教学法主要是从成语的来源入手。汉语成语是在千百年历史演变中慢慢形成的,通过分析成语出现的背景、发生的地点与发生的事件,再让学生明白成语的真正意思以及后来出现的引申意,这样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成语经历了漫长的衍变过程,但有五个主要来源,我在这里归纳为文学作品、寓言故事、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和宗教典籍。下面我就对这五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成语通常比较抽象,如果不知道出处,则很容易出现使用上的偏误。如“行云流水”,这个成语出自苏轼《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通过出处我们可以看出“行云流水”实际上是形容书法、书画自然流畅,挥洒自如,而后引申出的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的意义。

第二,通过寓言故事总结出的成语的特点时大多会有很深的寓意。这类成语大多从形式上就可以判断出大致的故事内容,但是不明确知道寓言故事具体发生的原因、时间、事件等则很难理解成语所要表达的隐含意义,即成语的寓意。如“画蛇添足”,如果从字面去猜,这个故事可能讲的就是一个人画蛇的时候给蛇添上了几只脚,那么就有可能把故事的意思理解为画画的人不知道蛇没有脚,讽刺人缺乏常识,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错误。但知道这个寓言的完整内容的人,则很容易接受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做多余事情的人,使得结果反而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反映历史故事的成语,其来源与寓言故事基本相同,都是对一个故事的精要概括,但是寓意不像寓言故事那样隐晦,在理解上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歧义。如“纸上谈兵”,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赵括的大将,他对兵书上的知识十分清楚,但是只知道按照兵书生搬硬套,不懂得实际战场的形势变化,于是在一次战役中被敌人轻松击败。通过对故事的了解,这个成语是形容那些不知道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作出改变的人,要我们懂得处理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字:汉语成语;本土性;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78-01

一、引言

语言的本土性具有普遍性,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二者无论从语法结构还是词汇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语言的本土性也就是从这些差异中体现出来的。但是有关语言的本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汉语成语的本土性进行研究,并且根据成语的不同特点提出翻译策略,使翻译的作品更为准确。本文对汉语成语的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本土色彩很强的成语的翻译指导作用会更为明显。

二、文献回顾

关于语言的本土性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甚至是一项空白。南治国(2005)曾提到“一般来说,本土性往往是相对于‘外来性’的,这里讨论的新马华文学的‘本土性’的参照对象自然是中国文学传统无疑”。那么本文讨论的本土性就是以汉语和英语互为参照对象进行的研究。朱崇科(2003)曾指出“本土性就是指本土特质、本土特色、本土立场与本土思维。本土性按层次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a 本土色彩;b 本土话语;c 本土视维。作者认为本土视维是本土性的最高层次,是因为这种视维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自然反映”)陶莉(2007)在《浅谈设计语言的本土性》一文中提到:“‘本土语言’指的是由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虽然这篇文章是对艺术语言的本土性进行的研究,但是语言都是相通的,作者十分赞同本文作者对“本土语言”的定义。

在上述本土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语言的本土性”的定义。语言的本土性就是指语言在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特有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变。

本文将对的汉语成语的本土性进行研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本土性必将在语言中有所体现,因此语言的本土性是在文化的本土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而汉语成语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语言。

三、汉语成语的本土性体现及翻译

汉语成语之所以具有本土性特点是因为他们的由来都具有文化和历史背景,而这些文化和历史背景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所不具有的,因此这些汉语成语的本土性更为明显。出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或者诗文语句的成语都具有较强的文化历史背景,本土性较强。这类成语如果只按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话就会使读者产生困惑,因此采用意译,直译加意译,注释法为妙。

(一)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语言故事的成语很多,如画蛇添足,杯弓蛇影,叶公好龙等,这类成语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只有本民族的人们才能对其有完整的理解。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宜采用注释法进行翻译,这样能够使成语的含义得以充分的表达。如:叶公好龙译为“Lord Ye’s love of dragons”,然后再用简短的英语对这个成语故事加以注释就会让译文读者更准确的理解这则成语。

(二)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传说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黄帝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在中世纪“dragon”是凯尔特人崇拜的对象,地位很神圣,凯尔特人和中国人一样崇拜龙图腾,但是他们的龙图腾具有本土性,外形差别较大,称为凯尔特红龙。然而基督教诞生以后,“dragon”的含义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Satan的代名词。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以由此产生的成语都各具本土性。中国含有“龙”字的成语都一般都是褒义词,如“龙腾虎跃、鱼跃龙门、凤子龙孙”等。而“dragon”在欧美国家又多含贬义。如果将这些带有浓厚中国本土色彩的成语中的“龙”翻译成“dragon”的话就会给说英语国家的人造成很大的误解,所以译者就要根据成语的内涵意义为基础进行意译。

(三)出自文化典籍的成语

“呆若木鸡”的意思是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此成语出自《庄子・达生》。作者认为此则成语的本土性体现在“木鸡”二字。形容一个人发愣的样子用“木鸡”二字是汉语中所特有的。但是如果将这则成语翻译成“dumb as a wooden hen”虽然译文读者可能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还会有些疑惑,为什么要用“木鸡”而不用其它的词语呢?如果知道这则成语的出处,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这则成语承载了中国文化,具有本土性,如果对中国文化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就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因此对于这类成语的翻译可采用文化借用法,在有利于表达作者思想的条件下,英语同意成语的借用是必要的。如“入乡随俗”出自《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英语中有这样的俗语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跟“入乡随俗”的内涵意思是基本对等的,如果这样翻译就非常恰当了。

(四)出自历史事件的成语

出自历史事件的成语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几分相似之处,都具有故事背景。但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相比,出自历史事件的成语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氛围,因此这类成语也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在翻译的时候宜采用注释法进行翻译。如:赵括的“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可译为“armchair strategy”然后再对这则成语故事加以注释。尽管运用注释法翻译篇幅过长,但是这是这是尊重本土性的需要,而且这样译文会更为准确。

四、结语

各国的语言都具有本土性,本文对本土性的定义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语言的本土性是指语言在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特有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变。语言之所以具有本土性是因为他承载了我们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如果在翻译的时候不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的话就会导致译作本土性的丢失,导致翻译作品与原文内涵意义有所差别。

语言的本土性在汉语成语中的体现是最为明显的,因为汉语成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本文以汉语成语为例从一个侧面对汉语语言的本土性进行分析论证,并且以来源为依据对成语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的翻译策略。汉语语言的本土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只对言语中的成语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因此具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第4篇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文学属性理应得到重视。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寓言文学体裁的基本要求。在创作中,有些作者有时一面重视思想性、着力阐释或分解寓意,另一面却忽略寓言的文学性。他们挖空心事去构思、推究思想深刻或别具一格的寓意,而没在蕴含寓意、表现寓意的文学手法上下功夫。如果只寻求思想性,读者仅仅接受直接的思想教育就可以,从体裁上说可以阅读相关政论文、论说文等,从媒体角度看还可以阅读有关报刊、普及图书或观看有关电影、电视片(剧)等,而从教育手段方面考虑还可以有政治课、报告会、讲座等,完全没必要去阅读虚构的、变形化的寓言。那么,读者之所以选择寓言阅读作为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砥砺意志的途径,是因为什么呢?恰恰是因为寓言的文学性。如果忽视了寓言的文学性,急功近利地将寓意随便涵纳、穿插或粘贴在没经过巧妙构思的故事里,一定会让作者失望。作者所希望读到的,是富有美学价值、幽默情趣、讽刺意味或智慧启迪的寓言。读这样的作品,读者在阅读之中又潜移默化地领悟了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乃至接受了不同方面的劝告,受到了科学精神的洗礼,等等。通常所说的寓言文体价值,是以作品足够的文学性为前提的。设若某一作品欠缺文学性,即便发表,也难以体现文体功能,因为欠缺文学性的寓言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反感。尽量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应该成为寓言作家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之一。

二、寓言的思想性

任何体裁、任何风格、任何流派的文学,都离不开思想性。即便是那些号称意识流或者意蕴模糊的作品,也是有思想性的。一方面,那些作品包含不确定、待阐发的思想;另一方面,那些作品体现作者的创作态度、文学理念、美学追求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对于具有公认的责任与使命的寓言文体来说,思想性尤为明显。用文学的方式,主要用故事的形式,去表达思想观念,总体来说,会比直白的说教更有感染力、穿透力、震撼力,也就更能体现文本的效用。正因为如此,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纳入或掺进寓言作品,就成了关键问题。寓言作家们应该提振创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大的方向上摆正位置。思想寄寓的方式上,既可以在思想正确的前提下进行故事寓意的创新,也可以用故事寓意传扬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和人生哲理。至于具体某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绷紧思想^念之弦,严防沉醉于故事情境的创设、故事情节的演绎而在思想观念方面偏离正轨,也要避免寄寓一种正面的思想观念而隐含一种负面的思想观念。寓言的思想性,实际上还体现于作者的创作态度,而不正确的创作态度则折损作品在故事寓意方面的成效。试想一下,如果一则劝告读者严谨、细致的寓言故事,竟然出现字词、语法、逻辑或知识方面的错误,在编辑把关不严的情况下原封不动地面世,其劝告还能有多少力度?创作态度与寓言思想性的关联,这点以前往往被忽视,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三、寓言与儿童文学的逻辑关系

在文学界内外,寓言长期被当作儿童文学的分支。甚至有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竟然将寓言与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童话等并列,也就是将寓言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儿童文学的旗下。这种归类以讹传讹,其不良影响已超出归类本身的理论纠葛,事实上已经严重阻碍了寓言的传播和发展。将寓言完全归于儿童文学的直接后果是:儿童看不懂某些作品而排斥寓言,成人不屑于看那种已归于儿童文学的寓言;地面店、网络店也归类尴尬,导致儿童文学、两个板块对于寓言的整体忽视。寓言人长期处于这种模糊的名分下。实际上,从文体上说,完全属于儿童文学的,基本上只有儿歌、童谣、童话。寓言应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并列的一级文体。寓言与儿童文学之间,不是全属于、全包含的从属关系,而是交叉关系,交叉部分就是儿童寓言。正确的归类应是:从儿童文学方面说,儿童寓言与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儿歌、童谣、童话等并列,成为儿童文学属下的二级文体;从寓言方面的一种分类来说,儿童寓言与成人寓言并列,成为寓言的二级文体。正是由于二者的交叉关系,以创作儿童寓言为主的寓言作家(如金江),也可并列称为儿童文学作家。以创作成人寓言为主的寓言作家(如黄瑞云),尽管有一小部分作品老少咸宜,然而不宜并列称作儿童文学作家。

四、寓言文体的交叉拓展与创新

有寓友对“童话寓言”的文体称谓不理解,认为童话是童话,寓言是寓言,二者不可混合。我在中国寓言论坛发的跟帖中阐述了我的看法。由于这个问题关系重大,有必要单拎出来,郑重其事地提出,以引起大家注意。实际上,童话寓言的说法,是完全可以的。本质上是寓言,然而是用童话手法写的,这种寓言可读性更强,艺术感染力更强。原则上,只要有明显寓意,就算寓言,而不管其外观形态如何。传统寓言,其实就是散文寓言。寓言要想突破,内容、形式上都应拓展、创新。就形式方面说,边缘文体的出现就是寓言拓展、创新的表现之一。正如散文与诗歌两种文体契合,散文诗文体得以产生。寓言与诗歌两种文体契合,寓言诗文体得以产生;寓言与戏剧两种文体契合,戏剧寓言文体得以产生;寓言与小说两种文体契合,小说寓言文体得以产生……同理,童话与寓言两种文体契合,童话寓言文体得以产生。走出藩篱后,寓言的天地变得豁然开朗。其实,这也是寓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之一。文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渗透,互利共进。甚至,有时需要淡化文体标签,多种文体混排,这时是从内容上归类,这种文体交融产生的效应使文体隔阂显得势单力薄。总而言之,不管寓言与何种文体契合,不管其面世的途径是否带有寓言标签,只要本质没变就行,作为寓言人完全没必要担心,反倒应为其拓展、创新而欣慰。

五、跨体寓言的名称

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汇发展和各式传媒的分头拓展,文学体裁的分化、融合日益加剧。在文体交互影响的背景下,大量的边缘文体涌现。跨体寓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寓言与小说的跨体,从寓言角度看,可以谓之小说寓言,细分为小小说寓言、闪小说寓言等 ,而从小说角度看,可以谓之寓言小说,细分为寓言小小说、寓言闪小说等;寓言与童话的跨体,从寓言角度看,可以谓之童话寓言,而从童话角度看,可以谓之寓言童话;寓言与诗歌的跨体,从寓言角度看,可以谓之诗歌寓言,而从诗歌角度看,可以谓之寓言诗;寓言与戏剧的跨体,从寓言角度看,可以谓之戏剧寓言,而从戏剧角度看 ,可以谓之寓言剧……凡此种种,两端含义相同,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中心词不同。在媒体形态方面,寓言方面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或相应栏目,一贯以寓言为中心词,而在其他文体方面的媒体,则往往以寓言为限定词。在综合媒体,二者皆有,有时则不标文体。这些,无论在何种场合以何种称谓呈现,只要寓言的特质与内核确实存在着,那么从本质上说,它们就都是寓言。

六、寓意的创新与撞车

寓意创新,是寓言作家、作者们努力追求的创作目标之一。而寓意撞车,则是困扰大家的一个普遍问题,避免撞车、另辟蹊径也就成为大家着力思考的重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创新的、别出心裁的寓意往往能使人拍案叫绝,当然好。寓意上独创性的机会确实有,但是并不多。寓言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体,在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作家、作品多得难以计数,还有多少寓意没被人写过,可想而知。从寓言史的统计学角度看,寓言的全部篇数远远大于寓意的全部个数,这就是说其中有许多作品存在着寓意重复的现象。曾经有选编者列出初选结果中寓意重复的篇目,征求我的意见,我马上答复:全部收入。寓言作为一种双重结构的文体,仅仅寓意相同或相近,那不能算创作意义上的重复。关键要看其躯体――故事,只要故事不重复、有新意,就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同样的寓意,一人或多人可以写出不同的故事,同题寓言征文就是集中体现,编故事的水平上见高低。在特定的时空,不同的作家、作者,编不同的故事,以同样的寓意强调同一个主题,仿佛在合奏一部交响乐,远远超出单打独奏的艺术效果。即使在不同的时空,同一个读者,读到不同作者相同或相近寓意的不同故事,其受感动、受教育的概率和效果,也大大超过读单篇故事。

七、寓意的形态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第5篇

一、成语的来源

1.历史事实或故事。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这些事实因具有深刻的意义,可以用来说明某种道理、某种认识或者某种境遇,因而被凝缩为成语流传,比如完璧归赵、三顾茅庐、秦晋之好、草木皆兵等。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则是出自历史故事。

2.寓言传说。寓言故事形式简短,寓意深远,流传广泛,不少被概括成成语,直接充当语言的建筑材料。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如邯郸学步、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叶公好龙、狐假虎威等。

3.古人原句。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人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人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

4.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这类成语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人山人海、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

5.外来的成语。在民族交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相互吸收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我国翻译了不少传自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弃不离、回头是岸等。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按劳取酬等。

6.新生成语。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自然会不断涌现。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推陈出新、力争上游、百花齐放、勤俭持家、勤学苦练、只争朝夕等。

二、怎样学习和使用成语

成语的文字非常简炼,又有固定的形式,本身具有易学易记的特点。所以无论学习或者使用成语,都不很困难。但是想要很好地掌握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成语的涵义。理解学习和使用成语,跟学习和使用字、词一样,首先要彻底理解它的涵义,不能“不求甚解”。有些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在使用时了解成语的出处,就有助于对成语语义地把握。“见仁见智”,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缩写,那么就会推知其语义是“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而不是意见一致。“瓜田李下”,先要知道古乐府诗《古君子行》里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两句话。这是告诉人们处在嫌疑的地位要注意。在古书里,也把这个意思写作“瓜李之嫌”(见《唐书・柳公权传》)。无论是“瓜田李下”或“瓜李之嫌”,如果不知道它的出处,只从字面上作解释,那就很难懂得它的意思。由此看来,如果对成语的涵义理解不透彻,或者对成语中某个字的音义还说不准确,就随便使用,难免用得不恰当,甚至闹出笑话。

2.理解关键语素的意思。成语言简意赅,极具表现力,但构成成语的一些关键语素却容易让人望文生义,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弄清关键语素的含义,才不至于出现偏颇。如“不刊之论”中的“刊”是“消减、更改”的意思,弄懂这个词的意思,就可推知该成语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文字”。“中流砥柱”这个成语中的“砥柱”是黄河中流的一座山,黄河水日日夜夜汹涌澎湃地冲击它,可是千百年来它依然屹立在那里。因此人们就用“中流砥柱”这四个字作为成语,比喻那些意志坚强、在大风大浪里经得起考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3.辨明感彩。成语从感彩上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运用时要注意感彩和语境相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现象。比如,我们不能说“敌军的先头部队勇往直前地冲上来”,因为“勇往直前”是形容勇敢地向前进,含有褒义。而这里说的是敌人的情形,我们对他们当然是不会有什么好感,所以应当用含有贬义的词语,把“勇往直前”改为“不顾死活”,那就比较合适些。又如“无微不至”跟“无所不至”两个成语的意思有些相近,但是“无微不至”多指关怀,含有褒义;“无所不至”多系斥责,含有贬义。因此“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劳苦人民的剥削压榨真是无微不至”这个句子就有毛病,应该把“无微不至”改为“无所不至”,那才比较妥当。

4.看清使用范围。有些成语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和对象,不能随意搬用。如“日理万机”这个成语,旧日只用于皇帝、国王,意思是每天处理的国家大事很多。现在也有人用于、,说他们“日理万机”,这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用之于省长、县长等人,就不很恰当,尽管他们每天做的事情确实很多。

5.合乎逻辑,语法规范。有些成语在语句中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可是在其他语义成分上,还加以修饰、限制,造成语义重复等语法错误。如“一位莘莘学子”,“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再出现修饰语“一位”就造成语义上前后矛盾。还要注意成语的语法功能。由于每个成语自身词意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有的只能做谓语,有的只能做修饰语,有的能带宾语,有的则不能。如“漠不关心百姓疾苦”“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出奇制胜敌人”中的成语都不能带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