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

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

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权;学生权利;冲突;协调

一、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冲突的现状

1、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财产权的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29条规定。学校有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护学生人生财产安全。并基于该目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处分的权力和权利。与此同时,财产权作为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利,大学生个人拥有的合法财产理论上不易成为学校管理权处分的对象。但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在课堂上玩手机、平板;日常宿舍中热得快、电饭煲等有一经查处给予没收使学生的财产权屡屡被学校的管理权所侵犯。

2、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人身权的冲突

在学校,学生有权进行评教活动,但学校却利用自己的自主管理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都限定在一定的框框内。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高校有保护大学生人身安全的义务,对高校大学生不可以体罚、人格的歧视,这些都是大学生人身权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管理中需要十分注意的方面。

3、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隐私权的冲突

学校对学生违纪的事实、处分结果张榜公布、是学校将学生的分数公布于众等等,这些都是高校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冲突的事实。大学生大部分为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他们的隐私权在法律条文上是有保障的,但是学校有权制定一定的规章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且出于安全考虑,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产生冲突。

二、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冲突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管理权逐步自主化,虽然我国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学生的维权意识也有所提高,但还是出现了学生的隐私权、财产权、人身权等受到侵害的现象。原因何在,我想还应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高校对学生行使管理的正当性及其权力限度。学生进入学校就是为了受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要要求高校享有对学生的管理权。但是高校的管理权也是要有限度的,不可以侵害学生权利为代价;第二方面,由高校管理与学生之间的权限造成。就高校管理而言,高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不规范、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这些都是有可能造成高校管理权侵害学生权利的原因。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法制观念逐渐提高,但目前为止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尚未确定,关于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保护的法律少之又少加之学生权利受侵害后法律救济渠道又不畅通,加剧了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冲突;第三方面,在对近几年关于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冲突的案件中,发现以下问题:1、高校对学生做出的处分畸重;2、高校的管理行为有程序瑕疵;3、学生权利义务的分配不合理;4、高校自制的校规校纪不规范,有与法律及规章相抵触之嫌

三、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协调的建议

高校管理秩序是我国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权利保护也是法治进步的重要板块。怎样才能在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中寻求一种平衡,我提出以下建议:1、改革高校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本位”为“学生本位”的观念,切实为学生考虑;提高高校教职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减少工作当中的疏忽;逐步完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从制度上减少冲突;2、高校学生权利保障应当遵循的原则,高校学生权利保障应当遵守尊重学生权利原则、坚持法律优先原则、坚持正当程序原则、坚持按照正当比例原则;3、逐步完善立法。虽然国家在维护大学生“学位授予和学位证书的颁发方面”有一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等,但在具体保护大学生的权利问题上仍存在非常多的问题;4、规范内容及制定程序的完善。在修改的过程中对影响学生重要权利的事项实行法律保留同时高校管理活动程序应当完善,最好应当让学生参与校规的制定;5、提高在校生的法律意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6、严格依法管理,依法治理;7、疏通救济渠道。 完善教育系统内部的申诉制度;扩大行政复议范围;建立教育仲裁制度;健全教育司法救济制度;成立专门的非政府组织——大学生权益保护协会;8、加强对高校管理权的监督;9、平衡两者的权利,创造和谐校园。对高校管理权的限制应该是有限度的;对大学生的权利诉求也要进行必要性考虑。

结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依法治国的步伐正逐步加快,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也日益增强。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逐渐从一个封建家长式的管理者向现代服务式的管理者转变,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也逐步提高。然而受传统办学模式影响,高校管理理念过渡缓慢,加之高校管理方面法律滞后,暴露出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益相矛盾的问题。对高校行使管理权过程中的问题及我国大学生权利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高校更好的行使管理权也使学生的权利免受侵害。(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朱孟强.我国高等学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马鹰. 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冲突分析[M].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张金辉.高校自主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和平衡 [J];河北法学;2011年02期

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90后”大学生是一个深受信息时代影响的群体。他们新的特点、新的思维等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所在学校学生情况,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对策。 

 

“90后”大学生已迈入各个大学校园,他们有其独特的、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行为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为大学生健康全面成才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思想活跃,充满自信并勇于展示自我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现自我。如在班干部的选举中,各班均有80%以上的学生走上讲台演讲,参与竞选,他们敢于发表自己很多相关的想法,表现活跃。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自立意识增强 

在每一个学校中,都有部分贫困生,这些学生很多时候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但他们对自己家庭的贫困情况能够坦然接受和面对,并不会对社会对家庭 对学校有怨言,相反总是寻找很多机会去兼职工作,因而具有很强的自立意识。 

(三)个性张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在家庭中习惯了被关爱和被包容,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包容和尊重他人,在学习、工作中不擅与同学沟通交流。缺乏团队协作精神、集体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这对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与他们和谐相处,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四)缺少个人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大多数新生不曾考虑过自己大学三年的目标和未来的人生规划。他们强调高标准的物质生活,希望未来从事工作轻松、收入较高、环境好的工作。而且他们身上普遍缺乏责任感,往往只是注重个人物质上的得失,对于道德精神理想层面的认识较为淡薄,这种责任意识的匮乏是需要广大教育者关注的。 

(五)适应能力弱,依赖性强,心理素质较差,抗挫折能力较弱 

大多数“90后”面对各种学习、生活、工作、恋爱压力时,会显得无所适从,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如在学生干部选举落选时,很多学生认为很没面子;当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他们在心理方面表现极为脆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的学生会负气离职,有的学生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等。 

(六)现实目标缺失,认知能力不足 

有的学生进校后放松了自己;有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和想象中有区别,还有就是进这所学校不是他理想的学校或是因父母强迫来的,心理产生了落差;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没有认真去认识和理解,更没有确立大学学习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 

二、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 

班级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环境,而班级文化主要体现在学风、班风、学生文明习惯、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因此应通过班级活动和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的谈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班级干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加强学风建设方面,主要是学习态度教育,通过学习经验交流、读书心得交流、学习方法讲座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文明宿舍”建设,营造良好宿舍文化。通过班级主题班会、党团课正面引导大学生重视宿舍文明建设,督促学生讲究宿舍文明,搞好卫生,遵守作息时间,让学生自觉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 

(二)以人为本,着眼于“90后”大学生思想实际 

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首先,是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涯。其次,为了让学生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激烈的竞争,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如我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三生教育,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办公室和三生教育团队(包括教学团队和实践团队),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三生教育讲座,帮助和培养“90后”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等能力。 

(三)发挥高年级学生作用,有效实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很多新生在和教师的交流中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很难寻找到相同的话题和语言,他们更多地喜欢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去寻找如何解决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的方法。因此管理中可采用“1+1+1”模式,即“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班主任”模式,助理班主任由一些较为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担任,主要是指导新生班同学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使新生们正确认识大学,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好所遇到的问题、困难。这种模式对新生教育可起到很好效果。 

(四)把握教育工作的时间阶段性 

加强职业指导大学生将来的就业、职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因此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加强职业指导是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我校是三年制专科,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阶段,主要内容为:大学生活适应、了解专业、了解自我、认识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二年级的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阶段和职业定向指导阶段,主要内容为:专业学习,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心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创业训练等。如我们学校每年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开展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三年级的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阶段,主要内容为:职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三个阶段有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指导体系。 

(五)参加社会实践,磨砺学生心志 

90后的学生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受挫能力较弱。在面对困难时,常常表现为退缩或者懦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哪时能够勇往直前,敢于拼搏。 

高校可充分利用好寒暑期社会实践这一常规活动,尽量增加“90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自行组团,自拟调查课题,采取旅游、实习、见习、打工、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去接受困难挫折的洗礼,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态度不再消极,不逃避责任,而是积极去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1.林焕章、英健文、林良盛,《关于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探讨》,《时代经贸》 

2.张强,《对“8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北京教育》 

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大学生的权利有一些原则性的表述,但是在大学生级费上学的情况下,学校与学生的关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则是新问题。在这种法律关来之下,大学生又有哪些权利,是笔者在本文中探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以公办为主,具有福利性质的教育。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基本上不交费或只交一部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包括高校的管理部司)都比较漠视大学生的权利,大学生个体本身也容易忽视自身的权利。从中国的教育立法过程中,有关学生的权利间题逐渐被引起重视,并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体现出来。但总的来说,学生(即受教育者)的权利在法律法规中的表述是比较原则性的,特别是有关大学生的权利间题,在实践中不易实现。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对大学生权利的内容认识不深,实现大学生权利的程序不明,渠道不畅,加之大学生对自身权利的保护不足,这些都容易使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系中成为实现权利的弱势群体。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权利,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大学生的各项权利。

法学理论认为,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这种保障首先表现为当人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国家有义务出面干涉,以排除人们享受权利的障碍。这是国家保障权利实现的一种公开的形式。其次,当人们做国家所许可的行为没有受到妨害时,国家对权利的保障作用就没有必要采取公开干涉的形式,只需采取潜在的形式,即以具体的法律规定告诫人们:不得非法干涉他人对权利的享有,否则国家将予以制裁。再次,国家对权利的保障作用还表现为对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上。

我们所探讨学生的权利,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这一点在《宪法》中规定了公民享有政抬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的权利和知识产权等权利;二是受教育者作为学生所享有的权利,《教育法》中规定了受教育者作为学生区别于其他公民所应该享有的具体权利。《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备、设施、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的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教育法)还对特殊学生群体予以充分的保护。如对女子受教育权利的保护,对贫困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对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保护都有明确的规定。

除上述基本权利以外,《高等教育法》还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这是高等学校的学生享有的另一项权利。但高等学校学生组织的学生团体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并且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从以上有关法律规定来看,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应该说是有保障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免费教育,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普遍认为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福利待遇,因而在实践中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很多时候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自1997年以后,所有的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收费制度,高等学校学生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缴费后,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与过去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缴费制度下的高等学校的学生应该享受更广泛、更充分的权利。

教育法律学基本原理认为,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既然存在管理,就必然涉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权利与义务的设定,必然会构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一般认为,这种法律关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原则,以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关系;另一种是以平等有偿为基本原则,以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民事关系。

高校实行收费后,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从根本上没有超出上述范畴,但在校内对学生实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这两种关系所占比重和份额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转变。由于高等学校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它的产品是教育产品。收费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的比重上升、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关系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教科所孙崇文认为,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看做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因为教师除了授课外,还倾注了感情。而且教学服务是个性化的内容,不可以单纯地通过商业行为中的固定规则来限定,而且收费只能弥补支出的一小部分。因此,双方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又不能简单地看做是商业性的关系。

高等学校既要保证学生各项权利的实现.又要正确行使高校的权利.是当前巫须解决的问题。而要保证学生的权利,就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权利。

1.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不可剥夺。有的学校对学生参加外语考级进行限制,有的限制学生选修双学位或跨学科选课,有的限制学生报考研究生等,这些作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有人认为,多选课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会影响自己专业的学习。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际上反映了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存在不足,或者是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才使学生做出一些令自己也痛苦的选择。

2、学校负有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责任;禁止体罚,摧残学生和侮辱学生人格;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大学生在接受学校良好教育的同时,其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应该受到保护。如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校校舍倒塌对学生造成伤害,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禁止学生上学,进教室,罚站,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等。另外由于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的;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维护管理不当的;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的;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食品、饮用水或其他物品不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卫生、安全标准的。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意外事故而侵犯学生的权益时,要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3.学生有独立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学校在使用或对外提供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照片作为赢利性目的使用时,要征得学生本人同意特别是在进行有关违反校规校纪的宣传中,最好不出现学生的真实照片。学生的私人通信、日记或其他不宜公开的情况都可以成为个人隐私而受法律的保护。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项荣誉,学校不得阻碍其获得该荣誉,也不得随意给于撤销或剥夺学生在校期间的著作权、科技发明权、专利权等都应受到法律保护。

4.学生有独立的财产权,有财产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权。学生对其财产享有独立的所有权,只要不违法,学校无权没收其财产,也不能以学校的名义对学生处以财产处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财产应该得到学校的管理和保护。当学校没有尽到保护职责致使其财产受到侵害时,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学生公寓被盗,如果不是个人的原因,公寓管理部门应承担赔偿责任。学生在校期间,有拒绝乱收费的权利。如有的学校以订阅参考书为由,乱发一些无用的书籍,实际上损害了学生的财产权。

5、学生有获得良好校园环境权,有参加校内各项活动权,使用各种教学设施、设备权。拒绝不合理劳动权,拒绝不合理校内外活动权,有休息娱乐权。

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满足学生审美的需求。任何教学场地,设施都不应将学生排除在外。学生可以拒绝参加为学校赢利性的劳动或过重的体力劳动。另外,学生犯了错误后罚其劳动,也属于不合理劳动,学生有权拒绝。有的学校为地方政府或企业的庆典活动进行演出或从事其他服务性活动,属于不合理校内外活动,学生有权拒绝。

6.学生有自愿参加校内合法社团的权利,有对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的权利,有对所受处分的申诉权。

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参加任何校内合法社团,充分完善、发展自己的个性,并在社团内自由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横加干涉。学生可以就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应予以明确答复,不得以任何方式或任何理由对学生进行打击或报复。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可以申诉。

7.有根据法定标准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只要是按法定标准完成了学业,学生就应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校在评定学位,审核毕业资格时,要程序公开,评审公正合理,以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相结合,保证学生获得相应学业证书的权利。

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车床实习;透明车床;视教系统

中图分类号:T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149-02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etalworking Practice on La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Shaanxi, China.)

[Abstract]Take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is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students'professional categories, with transparent lathe, depending on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other methods of teaching, not only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structure of lathe work principle, process, also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knowledge of lathe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ocess planningdrawings, etc. content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has the very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Metalworking practice;Transparent lathe;Visual teaching system

金工实习是是一门实践基础课,也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金工实习,可以提升并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金工实习又有其独特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实习时存在人身安全和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金工实习要以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为前提。在金工实习中,车床实习是实习中最为主要的一项,其涉及的专业课题广泛,专业性很强,需要讲解和实习的内容也比较多。这就对车床实习的教学方法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学生在实习时的人身安全,又要高效率的保证学生能够吸收和掌握操作技能。车工实习教学方面的论文很多,其在方法上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在实习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没有具体的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实习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进行细分。对此,我们在结合本校金工实习的实际情况,在参加实习的对象和实习形式等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实训对象分析

目前在校学生都是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其成长环境已经是网络、计算机和手机等高度发展的时代。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意识形态的转变,使得他们在动手能力方面变得比较薄弱,有的甚至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还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这样就导致他们缺乏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实习,这样会让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失去学习积极性,不能达到教和学相辅相成的效果。

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较强的独立性,对新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有较快的接受能力。针对学生这些特点,在保证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如果合理的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就有可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

再者,前来参加实习的学生来自学校的各个专业,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各个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有所不同,这就使得他们对车床等机械方面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专业对学生进行分类。具体来说,可将参加实习的学生分为三类:非机械类,近机械类,机械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专业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2 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情况、车床的认识情况和动手操作能力情况等。然后以此为基础实施教学,将学生从熟悉的内容引入教学,逐步将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车床实习主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明确车床功能及原理。对于学生来讲,设备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训之前,应确保学生了解自己将要使用的车床的功能及原理。最主要的要将车床所能加工的范围讲解清楚。这样学生便会对车床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透明车床作为教学车床,利用视教系统作为辅助工具,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解和视教系统的演示来提升教学效果。

(2)掌握车床基本操作。这个环节在整个车床实习过程中处于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由于部分专业的学生是初次接触车床,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心里存在胆怯心理,有些学生甚至不敢操作。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在讲解时不能只停留在黑板上,而要进行操作演示。从安全角度考虑,可以让学生通过视教系统进行学习,指导老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加工原理,又能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调动其主动性。

(3)明确加工任务及其工艺等。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学生对车床的认识已基本上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他们在操作时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能达到车床实训的目的。还需要将加工任务下达明确,调动学生的思维,当面对加工任务时,应该如何读懂图纸,如何编制工艺等等。对于非机械类和近机械类的学生,便要向学生讲述有关图纸方面和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教学实施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考虑将透明车床,示教系统,操作演示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该方法以透明车床为平台,视教系统为辅助,操作演示为主导,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主体服务。

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教”与“学”科学的统一起来,“教”为“学”服务,“学”是“教”的落脚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车床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明确实训对象类别,然后按照类别因材施教。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使学成成为主体角色,促使他们产生自我概念,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加车工实习的学生来自学校的各个专业,按照专业可将其分为三个大类:非机械类,近机械类和机械类。由于各类别学生的专业差异,其对车床有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有限,导致在学习车床时存在理解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主体提升到理性认识。

透明车床是“三位”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透明车床在其设计上做了透明处理,其内部结构和传动系统一目了然。在操作过程中,其零部件的相互动作也能清晰可见。再加上指导教师对车床的组成、原理和加工对象进行逐一讲解,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也会使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许多。

对于非机械类和近机械类的学生,讲解内容能够使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而机械类的学生不仅要了解还要为其讲解各个传动机构的原理,比如离合器,丝杠螺母等。这样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操作演示是“三位”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操作演示主要为学生展示车床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和车床的基本操作过程。除此以外,还主要演示试件加工的工艺。通过演示,可以逐渐消除学生的胆怯和紧张心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视教系统是“三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视教系统主要是为透明车床和操作演示来服务的。有了视教系统,学生不用再围着车床进行观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安全性。通过视教系统,学生可以很清楚的学习车床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

除此之外,图纸和工艺的讲解也是实训中重要的一项。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形位公差如同轴度和位置度等位置公差的符号、含义、对配合基制的选择、加工方法、加工顺序的确定等学习内容理解的较快且印象深刻。下面我们以榔头柄为例子简述一下实施操作教学过程。

图4所示是学生所要加工的工件――榔头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触,对其结构也比较清楚。它实际上也是工程中最为典型的一类工件,而其所包含的加工工艺也比较丰富。通过实习加工该工件,学生对轴类零件中的跳动度,垂直度,同轴度等技术要求的理解印象深刻,对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车床常用刀具有一定的了解。

(1)图纸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使用同一根轴有多个半径的轴类零件。而我们所加工的榔头柄,包含了多个结构。主要有,外螺纹,退刀槽,圆弧面,锥面,网纹等。并且完成后要保证其垂直度、跳动度,粗糙度等要求。这就需要老师将一些主业概念为学生讲解清楚,使学生结合图纸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最后学生便可根据要求合理的编制加工工艺,合理的选择加工刀具。

(2)实操加工:按照图纸进行加工。要让学生清楚, 不同的加工数量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即使是实习时的单件加工,也有多种加工方案。将几种加工方法都讲给学生后进行操作示范。通过对比,学生对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和加工数量、毛坯形状、现有设备等条件,制定用什么方式加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使学生先有了一个加工工艺的概念。

在示范过程中,具体讲解车削内容的方式方法。如圆弧的加工,锥面的加工,退刀槽的加工,网纹的加工等等。学生可分别根据教师讲的几种加工方法加工,然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共同提高。进一步学习了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4 总结

(1)教学过程中渗透一定的基础知识

在机械加工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广泛,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来讲,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实习中,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普及。这样也会让后续的教学过程实施起来相对容易。

(2)使用“三位一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习中,将透明车床、操作演示和透明车床应用到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车床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加工原理和基本的操作步骤等等。

(3)以学生为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习工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这样使得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并且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对车工的工作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消除了他们存在的对机械加工方面的陌生、神秘和恐惧感,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通过这些课题训练掌握好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新的内容和以后的实际工程中的加工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全文,徐金成,冯玉金.车工实习课程入门阶段的教学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

139-142.

[2] 李景协.车工生产实习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教纵横,2012.1:232.

大学生人身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知道,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技术工人队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而职业教育正是承担培养大批技术人才的“摇篮”和重要阵地。不断改革和加强职业教育,是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需要给予职业院校以自然、社会、制度等环境的配套,以让它们有更广阔宽松的环境取得长足的发展。

一、政策制度环境优化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下大力抓好组织实施。要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推动职业教育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要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合作分工,齐抓共管。要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行业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依法维护职业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教育督导机构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下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行业履行职责情况的督导检查。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效防止执法部门因利益驱动引起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切实保护职业院校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制度,提高层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严格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保障、工商等部门要加大监查力度,对违反规定的用工单位给予处罚。要进一步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经省级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认定,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经费投入环境优化

(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协调科技、人事、劳动等部门,采取与教育部门联合设立培训机构的办法,免费提供师资、培训资料、实习场所,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投入效益。财政部门要按政府制订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按学生人数对公办学校予以足额拨付,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努力投入必须的运转经费,并督促社会力量办学主体足额拨付办学经费。省、市政府用于支持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扶贫开发等相关专项资金,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督促中等职业学校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县区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三)各类企业要承担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的相应费用。一般企业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业教育经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2]要保证这些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税务部门要依法落实有关学校和校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三、舆论宣传环境优化

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具体而言,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虽然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家长的传统观念中,只有让孩子上大学才有出息,读职业学校则没面子。还有一些家长不愿孩子到职业学校读书,害怕那里问题学生多,担心孩子学坏。在部分职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0%的学生感到不自信,无法与高学历者竞争;有50%的职校在校生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所以选择了职业学校;45%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职业学校的专业而选择了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在舆论宣传上大做文章。

要创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制定技能型人才工资指导价位,设立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岗位津贴。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表彰制度。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先进典型,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举办职业教育成果展览,派出职教宣讲团,到各地进行宣传演讲,挑选各高、中专学校组成大型文艺演出团到市县进行文艺、才艺表演;组织职教技术服务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宣传有关部门、行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更加积极地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重视和羡慕技能人才、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校园周边环境优化

大部分职业院校周边环境较为良好,但治安复杂、环境污染、交通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敲诈勒索、侵害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屡有发生。二是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厅以及非法经营的录相厅、按摩室、歌舞厅、出租书摊等边整治边复燃。三是无证及占道经营的摊点是个顽疾。大多数学校门口成为流动摊贩的集中地,很多学校门口的流动油炸煎烤摊及快餐小炒店卫生状况差,严重危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四是学校周边污染尚未根治,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五是一些院校门口就是交通要道,交通警示及减速装置不全,经常造成校门通堵塞,时而发生交通事故,每年都有学生因为交通事故致死致残。 转贴于  为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首先要统一领导,加强协调。要专门成立由政府牵头,交通、文化、卫生、工商、公安、教育、建设、城建、环保等部门参与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领导小组,下设日常巡查小组,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各司其职,定期开展巡查,掌握情况,研究对策,出台措施,确保学校周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要完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日常巡查工作小组的职能,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形成部门间工作合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确保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

其次要严格执法,整治到位。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有案必破、违法必惩,彻底铲除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小流氓、小混混势力。交警部门要在学校周边完善限速、慢行、让行等警示标志标牌,合理施划人行横道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提醒驾驶人礼让学生通行。相关部门要继续开展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洗头房、图书出租等场所的打击力度,严把文化娱乐场所开办的审批关;校内和校门口不得摆放饮食摊点,不得依傍校舍和学校围墙搭建民用建筑等;坚决取缔无证流动摊贩,全面清查校园周边百货零售、食品加工、餐饮等经营活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同时加大对校园周边的环境污染治理,对学校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影响师生健康的企业,要予以处罚并责成限期整改。

五、招生环境优化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新生人口不断减少,高考人数也从2008年的顶峰1050万降至2009年的1020万,2010年的946万,高校适龄生源逐年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2009的高考录取率为62%,比2008年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的平均录取率增为67%。对所招生源主要来自全国各地高考成绩较差高职院校而言,这一增一减两个数据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因为考大学已变得越来越容易,许多初中生也在毕业后选择放弃中职而读高中,还有教育模式多元化也在分流职业院校的生源。生源的萎缩已让各地职业院校感受到了阵阵寒流,保证职业院校稳定的生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没有生源,职业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采取主要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的政策,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有必要调整,从以招收普高毕业生为主改为主要从三校生中进行招生,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级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且还能利用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优势,拓通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入高校的渠道,以此吸引、引导和制约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分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为他们继续接受更高的教育,不断实现更好的追求和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同时应改变招生中的层次划分,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需尽快改变高等职业学院被定为第五批招生范围的规定,甚至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允许一些职业学校在统考之前进行招生,也可以像韩国一样不受国家限制,依学校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招考。再有一点就是降低职业院校的统招录取分数线,让更多渴望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因为成绩的原因而被拒于校门之外。

六、就业创业环境优化

在职校生状况调查的回馈中,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出路,前途无望;15%的学生认为较差,难找工作;40%的学生认为市场供求平衡,就业前景一般;只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很好。就业是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去职校,家长们都有共同的担心,就是自己的孩子以后没有出息,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小。为了提高职校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我们应该取消对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适当提高学生见习补助标准,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招用职校毕业生。此外,对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安置职校毕业生的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可按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给予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对已经进行就业登记并参加社会保险的自主创业职校毕业生,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待遇给予社会保险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