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施工综合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时期,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是:(1)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2)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1.绿色建筑施工的理念
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要求:(1)尽可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无污染型能源。(2)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等,尽可能利用天然的冷、热源,利用自然通风等来改善施工环境空气的质量,以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3)材料选择与管理:各种建筑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于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的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尽量做好材料分类管理和废弃及边角料的回收利用;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在技术成熟、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提高环境的物理性能。(4)水的循环利用:注意进行雨水收集、水的循环利用。
2.实现绿色施工的举措
建筑施工产生的尘埃占城市尘埃总量的30%以上。此外,建筑施工还在噪声、水污染、土污染等方面带来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地应用和实践绿色施工。
2.1创造良好运行绿色施工的环境
要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要充分利用建筑业既有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
2.2健全组织管理与绿色施工制度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建设、环保、城管等部门的作用,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和污染控制成效。细化责任目标,督促施工单位提高环境意识,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环境教育,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环境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另外,应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主体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同时,合理安排材料采购、进场时间,就地取材,减少远程运输产生的消耗。控制夜间施工作业和二次搬运,降低噪声和材料损耗率。确需夜间作业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缩短夜间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降低施工设备的单位耗能。
2.3强化技术应用以推进绿色施工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应用施工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工程量自动统计、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绿色施工。另外,要确保工程措施费中的环境保护费、工程排污费及时足额到位,并不得被非法挤占和挪用。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采取有效的财政、税收和价格政策措施,调动施工企业的积极性,鼓励施工企业增加环保经费投入,主动治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
2.4多方积极发挥实施绿色施工的作用
实施绿色施工,要依靠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企业,加强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例如绿色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以及各项技术控制措施等等,都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积累技术和经验。建筑业企业要着力于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研发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实力。
3.对实施绿色施工的实践体会与总结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笔者体会到:(1)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2)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
总结认为:(1)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其次,环境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绿色施工;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0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2-005-2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普及而提出来的。落实到具体的方面,就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提出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与舒适空间的要求。
绿色施工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就如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提出的要求。当然,绿色施工除了封闭施工、降低噪音扰民、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文明施工外,还应该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有人将绿色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绿色施工具有“四化”的特征,即系统化、社会化、信息化、一体化,这实质上是将施工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 充分认识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业自身也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
1.1 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1.1 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1.1.2 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去年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1.1.3 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导则》中对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的保护,节材、节能措施等都有所规定。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
1.2 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建筑用水、钢、水泥等都占很大比例。比如建筑用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亿吨,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年混凝土制成量达20亿立方米,配制这些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约有3亿多立方米,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浇水养护,水的消耗量将超过搅拌用水),相当于每年60亿吨缺水量的1/10.而且目前施工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完全可以使用中水。尽管建筑施工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于高水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比重较低,但是工程建设本身的流动性和临时性造成施工用水管理比较粗放,还有较大的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空间。还有,比如建筑垃圾,根据北京、上海两地统计,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这些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铺路等方式再利用。由此可见,建筑业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建筑业以工程建设实践“四节一环保”,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1.3 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1.4 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2 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2.1 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比如《导则》中评价管理属于企业自我评估,有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尚需要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我掌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将把一些企业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研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标准,有些还可以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2.2 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绿色施工管理
1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管理
1.1当代必然发展趋势
毫不疑问给建筑业赋予新的“绿色,节能,环保”时尚的标签。因此,新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行业应运而生,突破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怪圈,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环保的绿色施工正在逐渐实现。促进节约型施工企业发展是当代必然发展趋势。
1.2绿色施工管理
1.2.1 绿色施工的定义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实施绿色施工,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1.2.2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为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它的侧重面和内容上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绿色建筑将重点鼓励建设单位或开发商提高对可再生循环使用材料的利用,在评定绿色建筑时,可再生循环材料使用量必须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 以上。
2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方法
2.1 创新绿色管理理念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创新绿色管理的理念,管理人员只有在观念上进行创新,才能够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的效果。首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比较大的行业,因此,管理人员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行相应的绿色管理,提高管理的效果。
2.2 加大宣传力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有助于施工人员进一步在施工中重视环保。另外,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能源浪费的情况,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浪费能源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惩罚措施,进而通过对施工人员加强宣传力度和进行有效的管理,全面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全面的促进建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科学系统的法规、制度体系是推动绿色施工及其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还需要靠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以及相应法规的约束,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我国的绿色建筑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绿色施工的法规可以是环境保护法规的分支及文明施工管理的规定,它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行业、多学科的协商。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2.4确定合理的绿色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案要体现绿色施工的理念,要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建设单位要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施工的具体要求,提供场地、环境、工期、资金等保障,并负责协调参建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设计单位要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向施工单位作整体工程设计交底,阐明设计思想,并综合土建、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及市政设施等各专业,使工程设计和各专业施工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便于施工单位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2.5实施科学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水平低是导致当前我国绿色施工推行进度缓慢、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此,首先,企业应该认识到,绿色施工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为了社会公众利益、不仅仅在于为了环境保护,实际上它也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投资、质量、进度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密切关系到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企业不仅要从意识上入手,更要注重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6控制有害材料,采购“绿色建材”
材料的采购应与建筑物安全因素考虑,对应用在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的材料的重视,装饰材料的应用,应控制放射性元素和甲醛、氨、苯、氡等有害物质或气体的材料,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营造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
2.7安全环保绿色施工环境
现场施工应贯穿绿色施工理念,规划布置合理施工场地,使施工过程不会影响生活及办公。施工现场应提供及时救助机制。创设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管理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从材料、产品、施工设备或施工过程中散发或挥发性有有害气体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直接对环境或人员有害的粉尘、噪声、光、污水等的尽量减少污染,对混凝土、砂浆,砖、瓦、砂、石等废弃固体建筑,应分类加以回收利用,能再加工综合利用尽量利用,营造安全、环保绿色施工环境。
3 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前景
3.1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实施绿色施工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一方面,实施绿色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地响应,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实施绿色施工又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绿色施工不是企业某一部门的职责,需要企业从上到下全员的参与;绿色施工涉及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和施工的全部施工生产过程,绿色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因此,绿色施工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密切相关。
3.2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实施绿色施工需要用“可持续”眼光对传统的施工方法、工艺、材料、管理组织等进行革新,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企业实施绿色施工,与企业技术创新密不可分。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掌握适宜的绿色施工技术,促进绿色施工的全面深入开展,不断提高企业绿色施工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对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绿色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任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强化污染物源头治理工作,控制并逐步消除工地污染因素,努力实现绿色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楠,张巍.绿色施工方案策划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J].价值工程,2011(07)
[2]佩刚.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有其发展的独特特点。第一,考虑到了人、机和环境的因素,并结合了主观、客观的评价优点。第二,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第三,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如下发展趋势。第一,要注意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带来的负荷。第二,要采取绿色施工的管理方式,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管理环境。
一、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特点
考虑到了人、机和环境的因素,并结合了主观、客观的评价优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中考虑到了人为的因素,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带进了施工领域中,用人为因素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人为措施带动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在发展中还考虑到机器这一因素,用机器的安全性带动施工的安全发展,通过机器的安全性来保证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的发展。同时还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利用环境的高效性带动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选择环境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环境对安全评级体系的影响和作用,要使施工地点绕开地质灾害区,要使施工地点的环境符合安全生产的标准。同时要把人、机和环境因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人为因素、安全使用机器和安全选择环境带动整体的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发展,使三种因素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取得好的发展成效。
在施工安全体系的发展中还要把人、机和环境同主观、客观评价优点结合在一起,通过主观能动性使三者的发展更具成效性,并要发挥主观的优势,改变主观的发展劣势,以此带动整体发展。还要结合客观的评价优点,利用客观发展具有的易变性来带动评价体系的发展,并要改变易变性造成的劣势,把发展因素和优势更好的结合、更好的带动建筑工程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级体系的发展。
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中,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规范化。通过对整体体系建立良性的规范程序使各程序更具规范性,通过条例的规定来规范制度程序,让整体的管理更加有秩序,而不会出现制度的混淆性,用好的框架来制约和发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
同时也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程序化,通过好的逻辑思路来开展管理工作,使整体的管理工作遵循一定的程序原则,使工作不会偏离规定的方向和轨道,并根据程序性工作带动工作的效率,让建筑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程序性的错误,使每个管理步骤都合理配置、合理应用。
合理的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还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科学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管理规律来促进管理的长效发展,用规律带动新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要符合管理的发展规则,通过规则来规范管理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工作,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方式为管理扫平道路,使管理打破局限性,并传达科学的管理精神,使各部分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结合,以点带面,用一个领域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并共同进步,共同为整体的发展服务,为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带来新的发展气息。
达到风险的有效识别、有效评价及有效处理,并更好的控制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中完成了对风险的有效识别,通过安全综合评价使风险得到了有效的识别,通过对安全体系的有效识别使出现的风险隐患得到了控制,使施工的整个过程在有危险征兆的时候就会被发现,并通过识别系统和有效的识别管理,防止了危险造成的危害,在管理中也加入新的元素,把出现的危害和识别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的机制来控制风险。
同时也使风险得到了有效评价和处理,通过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使整体的风险管理有了正确的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及时改正出现的安全问题,把危险降低在最小的范围内,同时也可以使优势得到延续,不断促进风险管理的长效运行。有效的处理也可以把安全管理性做到最大,使管理不断走向正轨,改变管理的局限性,并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不断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方式带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发展。
安全综合评价机制也可以更好的控制风险,通过心理因素来控制风险,用好的心态和正确的理念来把握对风险的控制。同时通过管理来控制风险,用管理来影响控制因素,用管理促进对全局的掌控。并要用策略来控制风险,通过好的对策把危险降到最低,并要注意安全要具长久性,策略也要具备长久性。整体的控制思路也要树立正确,要通过正确的逻辑思维来把握安全管理,使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可以做大做强。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未来趋势
注意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带来的负荷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未来发展中要注意节约资源,不可由于施工就造成资源的浪费,造成土地和森林资源的过分开采,影响了环境的发展,同时在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中要建立对资源的利用制度,要利用资源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带动安全体系的发展。要对发展中需要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要合理的配置资源,不可造成资源的浪费,要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对资源加以利用,通过利用水利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来发展新型建筑业。在安全评价体系的运营中还要减少对环境带来的负荷,不能由于建造工程就造成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排放,要走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线,要改善资源负荷带来的问题,使施工可以朝着绿色化发展。
要采取绿色施工的管理方式要,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管理环境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未来发展中,要采取绿色施工的管理方式,要坚持绿色施工理念,要走绿色施工的路线,要注意施工与环保的有效结合,要节约绿色资源,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绿色服务的管理理念,并坚持绿色施工,不断把绿色工程做大做强。要开展新的绿色市场,把绿色管理推向更广阔的领域,让企业的绿色形象更鲜明,更具社会效应,为其它企业的发展做表率。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要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平台。绿色管理还要具备健康性的发展特征,要通过健康管理、健康施工、健康环保为社会营造一个好的绿色施工氛围,使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更具安全性和健康性。
总结: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发展中以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式为工程发展带来了新的优势,在未来发展中要坚持走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和绿色管理的发展路线,相信在未来的不断努力下会取得新的发展成效,逐步
带动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绿色建筑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几年由于政府和媒体的大力宣传推广,越来越被国人所认可和需要。对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绿色施工,对社会持续性发展承担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建筑领域大力倡导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管理,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全面实施绿色施工。
2绿色施工管理的内涵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实施绿色施工首先要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优化总体方案,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其次是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控制、管理和监督。
3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3.1绿色施工机制不够完善:法制规范、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行政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绿色施工的关键技术、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未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3.2缺乏绿色施工意识: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体现,是各种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施工企业是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但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采取绿色施工管理时是比较被动、消极的,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也是比较单一的,缺乏强有力的宣传,建筑行业农民工教育水平偏低,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对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能源节约等缺乏意识;我们自己的管理人员也对绿色施工概念理解单一,对传统的一些不良做法已习以为常。
3.3先期成本投入大:绿色施工往往存在选材范围小、绿色建材成本较高,各种材料、测量、监测仪器等先期投入大。
3.4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缺乏建造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定额等,没有实际可操作的案例可借鉴,导致由于施工工艺与施工水平的不均等导致难以统一绿色目标,各数据的制定稍显盲目。
4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4.1组织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基础
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机构,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制订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形成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标准及实施指南。加强绿色施工的宣传和培训,引导项目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使项目实施者能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增强推行绿色施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率。
4.2规划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保障
4.2.1结合“四节一环保”编制《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将“四节一环保”及相关的绿色施工技术要求融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制定节材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水资源收集和有效循环利用等节水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细化施工安全、保护环境的措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4.2.2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绿色施工需要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在绿色施工过程实施中,新的科技会应运而生。推广使用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有关绿色施工的新技术,大力推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并结合工程组织科技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监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2.3应用信息化技术: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数字化工地等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
4.3实施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关键
4.3.1明确控制要点: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过程,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目标以及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目标等,强化管理人员对控制目标的理解,将控制目标作为实际管理操作的限值进行管理。
4.3.2实施动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个阶段绿色施工控制的实测数据,并定期将实测数据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出现问题时,应分析原因,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制定纠偏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4.3.3制定专项管理措施:根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制定各阶段绿色施工的节水措施、节材措施、节能与节地措施、环保措施、人员安全与健康措施等并加强对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宣传教育。
4.3.4落实监督机制,持续改进:在施工过程中,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验收,对比分析目标的完成情况,总结成果加以保持,分析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以点带面起到示范作用,推动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发展。
5结语
绿色施工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更新,建筑企业广泛推进绿色施工管理,才能促进行业绿色水平提高,从而保障整个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质[2007]223号文《绿色施工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