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都德最后一课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读书方法;作文道理;思维品质
语文学了几年,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喜欢语文课,这是我们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怎会如此?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说:“因为时下教师在文本的主题情感等问题上过于深入,把对文本信息的阐释作为教学的重点。殊不知,学生‘入’得越深越没有自我,越学不到语文!”学好语文需要语感,语言的感觉肯定不是师传的,也不可能通过整齐划一的教学得到。那我们可不可以从另外的三个方向来构建文本教学,用课文的方式教课文,以纠正我们的偏差,期许提高效率?
一、学习读书方法
时下流行对话教学,认为对话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就是人文。其实这是对“人文”的一个狭隘的理解。王荣生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师生对话往往是缺乏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的,是泛人文的。”著名作家董永龙说:“用自己的真正感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教会他们读书及读书的方法……这也许是语文课中的人文精神。”强调读书的方法的教学。古人有云“授人以渔”,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或许就是读书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而有效地领悟文本内容,把握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和如何传递信息。让学生因有“渔”而自由获得“鱼”,让学生通过学习会“自己走路”,这样的教学就是人文的教学。
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我放弃了擅长的煽情法,没有用以往优美的辞藻动情导入,而是直接引导学生看标题,抓关键字,猜测文意。看似嗦,实则是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和写作思路的指导。以猜测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推敲字词,思考在前,就是与作者比思考。不管学生所猜内容如何都是思考的产物。通过猜文意的方式既促进学生思考,更是在教学生如何读书,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二、领悟作文道理
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表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口号是“学习通过写作”。由此我们懂得只有学会了一定程度的表达才能更好地展开学习行为。名师李海林曾指出语文教学经常犯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错误是“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教学价值,不着眼于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而着眼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的智慧”。在平日教学中,我们恰恰总在走这条路,把对文本的信息的阐释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视如何阐释这学习关键。李海林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而这个“言语智慧”就是作文的道理。
再以《最后一课》为例,该文的作者是都德,都德是什么样的作家?是写实性的作家。他的写作风格是什么?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另外《最后一课》的叙事视角相当独特,那就是“以一个孩子的风闻作为叙事视角”。课堂上有学生质疑:“镇上的很多人都来听课,可以推测他们知道是最后一课的,为什么小弗朗士先前却不知道是最后一课呢?”学生的质疑足以看出都德创作的成功!在这堂课中,引导学生从选材,从细节描写走进文本,让学生能够从写作角度有所领悟,这就是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写作风格的表现。
三、升华思维品质
思维是人的本质内核,培养人的核心就是思维品质培养。思维品质涉及三个方面: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正确度。前两者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后者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王荣生教授曾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在不断简单地重复。”细想,不禁悍然。例如,我们每个学段都在讲“读出情感”,每次讲完后,必定问学生收获了什么,这样的流程只是过了一遍,没有升华的“体会”可不就是重复吗?在肥沃的情感土壤里,只有播种了思维的“种子”,土壤才有价值,否则土壤就仍是土壤。教育须以思维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层级式实施教学。没有思维品质的教学就没有教育的深度、广度,也自然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最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探寻本文成为经典的原因,这是对文章结构、细节、语言等的初步把握和评价,不求深,追求方向和角度。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认识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六个层级:指导、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评价”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级。这个层级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做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后直接迈入了评价领域,能够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阅读智慧,运用自己的思考力,获得自己的收获。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敢说、大胆说,久而久之,学生才能真正地运用好语言文字。成长有其隐秘的规律,阅读学习也是,它需要独自建构的空间。正是这种独自建构使得每一个生命主体发出异样的光彩,每个人都有机会探到生命的底色。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获得是语文教学目的实现的标志,而获得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是:教学理念要体现为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实质是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用“三维”构建语文课堂,其实质是想抓住语文教学的三个关键:学习读书方法、领悟作文道理、升华思维品质,以试图抛开传统对课文阐释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跳出来审视文本,在文本使用效率上做文章,在方法上做文章。课文应当这样教,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有真正的发现!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实话[M].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5.
活动一:考点解读,导入复习课
师:《考试大纲》要求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能够分析作品结构。小说结构的重点是小说的线索和层次。能力层级为C级。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对线索的考查一直是热点。如2015年江苏卷《比邻而居》第14题: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小说线索及其作用。(板书:小说线索及其作用)
活动二:温故知新
师:课前让大家整理熟知的小说中的线索,现在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整理成果。
生1:鲁迅《药》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写华老栓夫妇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一条是暗线,写革命者夏瑜被捕入狱、狱中斗争和英勇就义。
生2:《项链》中“项链”是小说的线索。
生3:《风波》以“辫子事件”为线索。
生4:《最后一课》以“我”的见闻为线索。
师:看来大家都有精心准备,老师也整理了一些:
以“某人”为线索: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我”;
以“某物”为线索:莫泊桑《项链》中的“项链”;
以时间为线索:都德《最后一课》以时间为线索(上学途中―上课前―上课中―散学);
以空间为线索: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人物活动场所为线索(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仇―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以情感变化为线索:都德的《最后一课》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以事件为线索:鲁迅《风波》以“辫子事件”为线索。
师:大家关注加粗字部分,它们是?
生:线索的类型。
师:幻灯片括号里的内容是线索吗?
生:不是,那是行文脉络。
师:看来,难不倒大家嘛!别急,我这儿还有一个问题,在这张幻灯片里有一处举例不当,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思考,摇头)
师:其实是时间线索那一例,那是时间顺序,而不是时间线索,否则岂不是所有按照顺序写成的小说的线索类型都是时间。大家注意,只有文本中很鲜明地点出时间词,我们才能判定线索为时间。
(生恍然大悟)
活动三:例题引路
师:通过这个活动环节,相信大家对线索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下面我们就进入活动三――例题引路。做小说题的第一步应该是认真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研读小说文本呢?
生齐说:带着预设问题、圈画关键信息,边读边思。
师:带着哪些预设问题,圈画哪些关键信息,我们通过两张PPT进一步强化一下。
(学生快速浏览)
预设问题(PPT1)
1.概括或者梳理情节,分析情节的特点及作用。
2.概括环境特点,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3.确定主要人物并分析其形象及作用。
4.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圈画关键信息(PPT2)
1.标题
2.环境描写(尤其注意贯穿全文的意象或景物描写)
3.体现情节脉络、结构特点的关键词句
4.涉及的人或物以及相关的细节描写
5.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师:课前大家已经研读了小说《溜索》,下面我请三位同学,每位同学3小节,分别谈谈自己的阅读体悟。
生1:首先我圈了题目,因为它暗示了中心事件;第一段我圈画了“领队懒懒说是怒江”,表明领队的镇定从容,“腿子抖起来”,表明怒江处的峡谷险峻;第二段“万丈绝壁垂直而下”和“一派森气”,表明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为下文“我”和牛飞渡峡谷时的表现埋下伏笔,更能突显出领队的英勇无畏;第三段“稳稳”“笑一笑”,表明领队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生2:第4段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第5段“哑声问”余下的汉子们“可还歇”,体现出领队细心、负责、关爱部下的品格;“瞟一眼汉子们”,汉子就会意了,表现他有威信,与手下配合默契;第6段牛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生3:第7段“吼”我过江且告诉我不要往下看,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第8段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粗犷豪迈;第9段“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想着”首尾呼应。
师:三位同学圈画得很精准,研读得也很到位,下面就进入第二阶段:学情诊断。老师选了两位同学的错误答案,大家帮助他们诊断失分原因。
学生答案一:小说以“过溜索”为线索。
学生答案二: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溜索前―溜索中―溜索后”组织情节。
生1:答案一“过溜索”只是情节的一部分,而线索要求是贯穿全文情节。
生2:答案二时间应是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而不应该作为线索,因为文本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时间词。
师:不错,那这篇小说的线索是?
生齐说:“溜索”
师:下面我们继续诊断线索作用题,找找失分原因。
学生答案:①小说以“溜索”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得小说结构更加严谨;②更有利于塑造领队的形象、揭示文章的主旨。
生1:贴标签,应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师:你帮他完善一下。
生1:第①点不变,第②点在“领队”后面加上“英勇无畏、关爱部下、粗犷豪迈”,在“主旨”前面加上“勇于战胜自然和艰难”
生2:生1还是在贴标签,因为他没有联系线索的内容作答。
师:非常好,答作用题,内容的串联是必不可少的,那就请你进一步完善答案。
生2:在第②点前加上“溜索这一中心事件中我与牛的反应和领队及汉子们的反应形成鲜明的对比”;第③点前加上“领队和汉子们默契地、玩一般地溜索飞渡峡谷”。
师:完善得太好了,比老师组织的答案还要好,那老师就姑且把“砖”抛一下吧!
参考答案:
①小说以“溜索”为线索,结构更严谨;
②溜索这一中心事件充分展现出领队认真负责、英勇无畏、粗犷豪迈的英雄气概;
③溜索飞渡峡谷,揭示了人战胜自然和艰险的主旨。
师:下面小组合作交流明暗线的寻找方法和线索作用题的答题角度和注意点。
师:哪个小组来谈谈明线的寻找办法。
第三小组发言人: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看标题或者圈画文中反复出现的体现线索类型的词语。
师:有时上面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从情节脉络中把握线索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那暗线怎么寻找呢?哪个小组来谈谈?
第六小组发言人:从暗线的概念可以看出应该抓文中的侧面描写。
师:只要是侧面描写就行吗?
第五小组发言人:我们组认为还需要这一侧面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理由是暗线也是线索,也得符合线索的概念。
师:第六小组认同吗?
第六小组发言人:认同。
师:好的,那我们答线索作用题的角度和注意点分别是什么?
第一小组发言人:角度是情节、人物、主旨,注意点是不能犯两种贴标签的错误。
活动四:演练突破
师:掌握了方法和注意点,下面我们趁热打铁,用一道真题演练突破。首先自主研读《早餐》。
(生研读文本)
师:现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从姑娘的形象切入。①第4段“年轻”,姿态“轻捷优美”。(外表美丽)②第4段穿着“褪色的布衣裙”;动作准确娴熟;第7段“不停手地”干活。(俭朴勤劳)③第7段头发“梳得平平整整”,干活“聚精会神”。(做事认真)④第4段干活时不忘包好孩子,且让孩子舒服地吃奶;第15段领到粗布新衣而感到满足。(慈爱知足)
生2:我从情节结构特点切入,第2段“凌晨时分”,第5段“东边的天空这时已亮起来”,第21段“阳光现在有了色彩”,末段“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霞”可以看出时间线索;第2段“令人生厌”,第5段“全身立刻震颤一下”,第17段“身上暖暖的”,末段“坚毅”。可以看出另一条线我的情感变化。首段“想起这件事”可以看出全文采用倒叙手法,首段作者写这件事带给他的美妙的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生3:我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角度切入,第6段、22段、25段出现了好多次“一同”,表明父子非常默契;第4段、17段两次写婴儿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吮奶,足见姑娘的慈爱。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品读得很到位。老师也跟大家分享一处细节描写,大家看文本第6段“一起望着逐渐亮起的东方”,而在第21段出现了“坚毅地面对东方”,两次出现“东方”,那“东方”是?
生:太阳升起的地方。
师:父子面对东方,表明?
生:父子俩对生活充满希望。
师:对。所以我们阅读文本一定要精细。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我们互享的阅读体悟以及本节课的解题指导,独立完善自己的答案。
师:哪位同学对自己修改后的答案很有信心,上来展示一下。
生1展示并自评:我修改的理由是我没有结合线索内容答作用题,比如一开始,我情节作用角度答的是“双线推进,使情节更紧凑”,后来改为“我的情感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双线交织,逐步推进情节的发展,使文章情节更加错落有致”。另外,文中时间线索标志词也找得不全,比如文本中“阳光有了色彩”,也是能显现时间变化的关键词,所以我在修改时添上了。
(他评)生:她的第2点答案将对人物和主旨的作用混合起来答,我觉得不好,应该拆分成两点,这样就显得答题角度更明确一些。
生2展示并自评:我一开始答题角度不全面,少了揭示主旨这个角度,在修改时我添上了。此外,我对答题贴标签现象也作了修正,比如我在塑造人物形象前面加了“我的情感变化是由这家人带来的”。
(他评)生1:我认为他在答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将姑娘和父子整合起来,用一个“底层劳动人民”更好,这样显得简洁凝练一些。
语文教学知识拓展阅读情感化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有多辽阔,语文的延伸就有多远;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所以,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起来,加强教学的横向联系,突出语文本体的特性,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横向迁移。充分重视语文学习的体验性和亲历性,通过对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才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基本的思维能力、语感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呢?根据一年来的理论学习和课改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结合课文进行阅读的拓展
(一)进行阅读的拓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阅读拓展应紧扣文本
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根基,要以此为立足点,实现对文本的拓展,对文本的超越。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拓展应根据目标
教学目标是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所以,拓展迁移教学,应是在深入理解和领会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层面和多角度的拓展。
3.阅读拓展应注意“三度”
“三度”指课堂拓展延伸的适度、深度和广度。若拓展迁移时间过长,势必影响文本的深入解读;若不切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展拓展,一味求深求广,学生势必难以掌握、无所适从。试想评价人物时不着边际,语文课上成思想课、地理课等。这样的拓展迁移,根本谈不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阅读拓展应灵活适时
文本的拓展迁移应该是融合在语文教学和每个环节中的,该不该拓展,何时拓展,都必须服务于文本;拓展迁移的方式也是灵活的,对于那种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地拓展迁移,才是最高的境界。
(二)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
笔者在教学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关于阿尔封斯・都德的资料,为学习《最后一课》做好铺垫,然后通过教授课文,让学生懂得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的效率。课内阅读后,可以课文为引子,尽力拓展,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加以提示,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领域。拓展的策略很多:(1)可以原文情节为线索作追踪式阅读,对节选课文,教学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如《烈日暴雨下的祥子》读后,可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2)可以课文中为线索作拓展式阅读,以拓宽阅读背景,深化对中心的理解。如《散步》读后,可引导学生阅读反映家庭亲情的故事……上述活动时,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安排参观、走访时间、自行设计汇报成果……这样的语文实践性学习,体现了开放性原则。这样的实践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有着紧密联系,而且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是课文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二、课堂拓展教学――教学生活化
1.跳出课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信息的处理,进行形象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从直观上进行理解课文内容。
2.在社会调查中进行语文实践
可围绕专题,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深入大社会,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走进自然、实地考察、感悟生活,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集体友谊,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春》后,结合该单元的综合实践主题“感受自然”,我把活动主题设计为“走进春天”,让学生分组合作,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学生分成了三大组:
“春景描画组”――拍照片并给照片配文字;画生活中的春景图并准备介绍;
“春物采集组”――收集制作春天的植物标本;
“诗文赏析组”――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文;
经过准备,最后举办“走进春天”语文实践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这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拓展教学――教学情感化
1.情感型教学拓展
这种教学途径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融入文本,而这种融入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的情感价值观。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朱元思书》一类的写景散文,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导入:山清水秀,使人忘俗,故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一看作者从自然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什么。这个导语就写景的内容作了古诗文的拓展,既让学生了解了写景的诗文,又进行了语言上的拓展,用优美的语言导入,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2.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教学中一定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使拓展教学更加有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借着新课改的东风,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新课程”是一种理想,这理想的实现需要“新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与同仁共勉,努力为“新教师”,为“新课程”的完美开展贡献力量。让充满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我们语文课堂上跳跃吧!
参考文献:
一、巧设导语。创造情感意境
导语是开创情感意境的起点,也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第一步。老师一上讲台,学生就会自然调节心理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面,但有少数学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心理转变,这时老师得用生动的导语,酿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迅速积极地配合教学活动,形成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在学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一课时,我这样设计了导语:
“同学们,自1938年以来,全国人民的心灵深处,一直崇敬着这样一位朋友――他在五十多岁时背井离乡。抛家别子,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他以满腔热忱,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人民的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但,他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不幸感染病毒,医治无效――他,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在老师缓慢而沉重的导语后。教室里十分寂静。导语诱发学生联想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境。自然引发了同学们对白求恩同志的感激和崇敬之情。这种感情渗透到课文的教学中,使学生与文章的情感交流融合、共鸣升华,萌生了求知欲望。
二、动情朗读。渲染情感场景
动情的朗读,可以极力发掘文章的情感因素,调节课堂气氛,渲染情感场景,陶冶学生情操。在上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最后一课》时,我以一种悲愤激越的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把法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朗读感染了我,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学生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融入到了作品的意境之中,学习气氛很浓。
动情的朗读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有真情投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产生求知渴望。
三、深入分析。融入情感体验
关键词:语文课文 创新精神
所谓拓展,顾名思义,“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之意,同时拓展还体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又能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具体一点说,就是结合教材,让学生多读一些与教材有联系的文本材料,多知道一些,多思考一些,使他们既会做人,做思想品德高尚、情感健康丰富、审美意识较强的人,又会作文,写出思想积极,思维新颖,构思富有创意,语言别具个性的文章。那么如何拓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实践。
一、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拓展
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身边的自然生活都有所涉及。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来关注我们人类生活,自然和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视野、思维的拓展。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本人的生活体验,说一说自己童年的乐趣,那么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童年时玩水、上山摘野果、同屋场小朋友姓氏大战等有趣的事,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
又如《观舞记》这一课,先叫一个同学表演一段舞蹈,然后请同学说说感受,并讲讲对舞蹈的认识,且请同学做一个动作。经过这个铺垫,再学习这篇文章就象在感受平时生活一样简单了。
二、通过续写课文来拓展
续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续写,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富于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如《最后一课》这一课,在教学可设计让学生续写小弗朗士下课后所做的事情。
如《羚羊木雕》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用一段话来说说“我”从万芳家拿回了羚羊木雕后,回到家中父母对“我”的态度。
通过这样拓展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通过改写课文来拓展
对课文的改写,本人认为比续写更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它能够更加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如《木兰诗》这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改写:假设木兰在战场上就已经被战友们认出是一个女将,那皇帝将会如何处置?战友们又将会如何看待?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这样的改写,学生的思维应是异常活跃的,笔下所涌现的也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令人深思中发笑的结局了。
《福楼拜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写的是欧洲当时的大文豪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在福楼拜家聚会作客的情景,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所写的,但却没有写到莫泊桑本人。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做些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模仿课文从外貌、语言、行动描写人物的方法,用一段话来刻画莫泊桑在福楼拜家作客的情形。这样的改写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却能大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组织辩论来拓展
在课堂上组织辩论,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激活课堂的气氛以及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如在《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中就可针对羚羊木雕既然已送给了别人,该不该再去取回这个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分甲乙双方,甲代表爸爸的意见,乙代表“我”的意见,分别来陈述自己的理由。
五、通过更换课题来拓展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或者是中心、主旨的体现。在教学时就可以考虑利用课文的标题来作文章,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设计其他标题来代替课文的标题呢? 如在进行《木兰诗》一课的教学时,就可向学生提问:“可以用其它题目来代替吗?如在人名前加一个修饰词,那该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好呢?”学生纷纷回答:“英勇的木兰”,“智慧的木兰”,“可亲的木兰”等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文章主旨的理解,很明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合字词教学来拓展
拓展不仅体现在上面的步骤中,就是在字词教学中也可以应用。传统教学中字词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掌握字词的音义的基础上,学生学的枯燥,也提不起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局面,在字词教学上努力进行一些尝试。
如在教学《邓稼先》这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生字词,并且提出要求:在弄懂音义的基础上,写一段话,这一段话要用上所有的生字词,到上课时念给同学听。这样的字词教学,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七、借助艺术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