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挖掘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艺术,情感体验在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音乐鉴赏过程就是情感体验过程,体验的是音乐的情感内涵,或者是学生情感与音乐情感的共鸣性。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情感内涵时,需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一种对音乐情感内涵的初步体验,包含了各种感情元素,比如喜、怒、哀、乐等等。教师在教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时,应该帮助学生从音乐标题及歌词中去找到体验线索。有的音乐作品没有标题,那么学生既要专心欣赏,以主观感性知觉去体验,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目的、作品风格、表现特点等方面去深刻地体验,以准确的领悟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2]作为抒情艺术,音乐的内涵既丰富又深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音乐情感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和音乐思想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以外的因素去理解音乐感情。比如声乐作品中可以从歌词找到依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从标题及文字说明去理解。有些没有标题的音乐作品需要学生更加用心的体会作品情感,在反复倾听中根据直觉去细细体会。另外,还要根据音乐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目的、艺术特征等环节去鉴赏,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鉴赏到位。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来讲,为了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恰当领会三个乐章的情绪变化,不但要给学生介绍贝多芬的创作目的、艺术特征,还可以结合贝多芬在1801年创作《月光》时正经历失恋的背景,来了解这是一首他献给恋人的作品。当时他也耳鸣了,这两种打击让在将痛苦与失望情绪深刻地反映在了作品里,因此该作品也是一部“幻想曲”式的奏鸣曲。只要学生把握了这些,那么在鉴赏《月光》时,也就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二、激发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想象、联想能力
音乐情感表现是作者在某种思想中基于生活基础来表现情感内涵。所以,学生在鉴赏时应该充分发挥其想象、联想心理,以揣摩音乐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想象、联想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并将这种声音形象转换也成客观世界的形象来进行理解。这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的鉴赏问题。比如,在鉴赏《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旋律,并联想生活感受。以高中生的鉴赏水平来讲,他们通常会以春天、花草等自然景色来进行联想,很多都难以明说,更难以想象。故而教师在学生刚接触这首协奏曲时,通过乐器演奏效果与乐器使用、鉴赏乐曲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开展想象。例如,呈示部分,轻柔的弦乐颤音和长笛使人感受到如鸟叫般的美丽旋律,而引子主题中双簧管奏出的柔和抒情,则给人带来一种花鸟共舞、春光熠熠的美丽画面。小提琴奏出的柔音是娇细的,而大提琴则走出了浑厚的低音,让学生们对梁祝的爱情有更好的理解。这些感受都是要通过类比联想来体验。教师根据高中生的音乐知识来教授他们音乐理论,并不断引导他们通过联想来想象作品、体验情感,既净化了心灵,又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总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鉴赏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需要基于学生的审美心理来进行教学。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带给每个人的都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沟通。故而高中音乐鉴赏中,只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根据她们的审美心理实施音乐鉴赏教学,那么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育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来说也是大有裨益。
作者:俞大镇 单位:福建省尤溪县第一中学
高中生活即结束,想到高考当然是很紧张而又有些期待。回想我的高中生活是多么充实,多么精彩,虽然以前有喊苦的时候,有抱怨累的时候,有迷惘的时间,但是我还是追寻着心的梦杨,走来,站在这关键的时刻,是张点,更是惊心动魄,蓄势待发的起点。从高一时对高中生活充满着神秘;到高二时把高中生活看作生命中的精彩片段;到高三时把高中生活看作命运真正的转折点。我想,我已经长大了,至少没有了幼稚的面孔,我遵守了学校的所有纪律,我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好的规范,我努力的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尽管自己不是多么聪明有时很吃力,我收获不动产谊与老师们无私的爱……总之,我默默的走来,没有什么风浪,我喜欢这样的平静;我默默的收获,没有多么出色的表现,我喜欢这份内心的充实。以历了高中生活的磨炼,我相信,我会有更好的明天。
高中生活会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也会记远记住这段不平凡的时光,不管以后我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想我定会用现在的这份力量顺利过关。
岳耀同:
经历过高中的生活,我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人也成熟了许多。知识上,经过高中的学习,学到了许多的新知识,充实了自己的大脑;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出了独立思考、思维严谨、沉着耐心的性格。与同学的经助增强了我的社交能力。在学校里我与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同学有困难时我会热心地帮助,同学有不会的题目时,我会心自己的能力去讲解……在家里,我也会主动分担父母的负担,让他们轻松一下,这也是我的责任。
高中生活中也充满了竞争。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与别人的比拼中我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为了赶上并超越别人,我努力刻苦,再苦闷我也能坚持下去,并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学习也许是苦的,但当你有一颗乐观的心,那么学习会快乐无穷。高中的生活使我明白了这一点,困此我时常保持一个欢快的心情去过好每一天。
高中的生活使我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人沉稳,少了几分幼稚,多了几分成熟。我不再是那个爱玩的孩子,我已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陈昊:
在以历了几百个白天和黑夜的洗礼后我走到了高中的尽头,回首过去,有着太多的努力拼搏,太多的磨难挫折,有着无数的欢声笑语,也洒下了无数的汗水、泪水。
在高中的向个春夏秋冬里,我从以往无知任性的孩童,成长为今天活力四谢的青少年,不再那么无知任性,我知道了友谊的珍贵,也知道了亲情的伟大,并深深体会到了浓浓的师生情,这将是我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在这里,我情揣着梦想,努力拼搏,让真学习知识,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明白了时间对人生的重要,可惜的是,高一高二任凭时间在我身边流逝。现在,一切的奋斗都走到了尽头,才突然明白,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在奋斗的路上,有的不只是一帆风顺,无数次地跌倒,无数次地受伤,汗水和泪水洒满了高中的三年,但是我没有轻言放弃,我也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我、很多,犯了一些错误,受了不少的打击。但回首三年,这几百个日夜,让我认清了自己,磨练了自己,更改变了自己。
田亚军:
三年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经过高中的洗礼,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从知识上还是生活上我都必获了很多,我真的长大了。总结三年的高中生活,整体上我给自己打“优”。细看来,刚入学时的军训让我学会吃苦,自那进起在我老量贩 教导下,我就认直落实严、细、快、实、恒的作风,树立了‘我行,我行,我能行’的信心,三年来,印象中,我没有迟到过,没有过无故旷课。学习上,从入学时的全校80名,一点点地进步,直到今天的全校前30名,当然,这中间,我付出了很多,但为了理想,这是值得的。师关系方面,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老师和同学都能热心的给予帮助,我很感激,我也真心地把他们当成朋友。当了三年班干部,其中两年班长,同样让我有不一样的收获,我变得更加自信,也养成办事不拖拉、干净利落的习惯。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干部”、五次被评为“五星级学生”,还有“优秀团员”的称号。我也从未因此而骄傲自大,因为我还要为理想继续打拼,人生路还很长。
借此机会,感谢母校,感谢所有教导我关心我的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
张宁宁:
又来到了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三年的高中生活已成为过去,或充实、或茫然,或欣慰、或悲伤,但都已结束。面临既将到来的无硝烟的——高考,我回首以前。
虽然成绩不算突出,但我还算得上可以。或许“可以”这个词太“模棱两可”了,对学习的态度算得上认真,老师的布置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表现还行,曾被多次评为“五星级学生”,但我受之有愧,对知识的掌握度还不够高。在高中生活中,我学会了做人,强烈了集体总识感和乐于助人的作风,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谢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及以我可爱的母校,是你们给了我三年温馨的家园,让我成长。
在素质教育的号应下,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出和在农村的我,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自身的优点还有待于挖掘。自信应成为我成功的必要条件。
任佳乐:
自我感觉我是一个挺乐观的人,高中除了高一购开学那段时间,一时间不能适应高中生活,再加上想家,比较脆弱。那段磨合期过去了之后,一切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总体趋势是向上,但不免有些被动,有的时候月考考的不理想,就找同学哭一顿,哭完之后听讲评,自己整理,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高中把我磨练的已足够坚强了我认为。我感光 算不上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心里老师没有紧迫感 ,尤其高二,放松到了极点,多亏高三的到来,让我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晚上看着同宿舍的同学“挑灯夜战”,心里甚是不安,于是加入了开夜车的行列,老是觉的自己有的是劲但不知该往哪儿使,看什么都觉得简单,做起业又是另一种情景。做为学生,我算比罗合格的,最起码成绩不会愧对江东父老,与学学相处的还算融洽,待人和善,有点儿任性,但已努力改善,乐于助人,尊敬老师。高中这三年,总的来说过得不错,不仅在学识上有了么大进步,在人格、思想等方面也得到了厉炼,没有把自己变成标准书呆子,而是快乐地学习,快乐地进步。现在有压力了,这样也好,有压力才有动力,我要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画个完美的句号。
张杰:
不以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三年时肖光如烟般散去,高中生活转眼即逝。而这消逝的时光也留给了我非同一般的充实感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哭过、笑过、伤心过、失落过。而正是这些平凡中的不玉教给了我努力拦,为理想奋斗的激情促使我不断奋时。同时,乐观是其留给我最大的财富。永保一颗乐观心,在挫折中控寻珍贵,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寻求进步的路径。我相信,我奋斗过了,我便无悔。
高中生活,既有苦,又有乐,但我始终坚信,不以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于苦难之中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锲而尔不舍,方可取一席之地。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三年的磨砺了我的意志,更打造了我的性格。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学习过程 体验学习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变革陈旧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高中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新课程改革是为了解决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教学培养知识型人才的矛盾而产生的,充分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特点。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教师不仅要教给高中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中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尤其面向将来社会的高中生要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这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传统教育教学环境下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传统教学理念中,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略高中生的学,教师教学依靠的是教师的威严,课堂教学中强迫高中生接受,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教给自己的知识,高中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感受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导致高中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的学习状态是违背高中生科学学习规律的。所以,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高中生获得的只是死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更不用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更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允许的。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不科学、不利于高中生能力成长的因素,实现全体高中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中,这几年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在大力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之所以要在学校中进行试点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没有可以借鉴的路子可以走,新课程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丰富。新课程改革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能让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尝试。新课程改革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地生根,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探索和积极付出。高中历史教师要本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研究,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全体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进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希望引起历史教师的共鸣,为高中历史教学增光添彩。
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区别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与教材,而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的不仅有教师、教材,更关注高中生。新课程课堂教学试图把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理念更关注高中生的学习,强调教师的教学要为高中生的学习服务,注重为高中生学习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程历史教学不但重结果,重过程,更侧重高中生个性发展,重创新、重历史思想方法的教育及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新课程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是与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相适应的。
二、新课程注重高中生历史学习过程,强调高中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要求让高中生体验历史的社会科学性。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的社会科学性。同时让高中生体验历史的基础性与工具性,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更是其他学科的工具。任何社会学科都离不开历史,历史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是研究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加强体验。另外,历史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历史教学要让高中生深刻体会历史的实用价值。教学要与高中生的社会实际相联系,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结合高中生社会实际创设教育教学情境,融历史问题于教学情境中,让高中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很多高中生都这样认为,既折服于政治课深刻的道理,又无奈于政治晦涩难懂。因此,大部分高中生出现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高等现象。究其原因,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缺乏吸引力,总给学生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所以我们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真正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高中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作为高中基础性学科的思想政治课,我们已经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无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都有了崭新的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师,因此,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活”起来。为此,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见解,以供大家参考与指正。
一、巧用名诗名句,让高中思想政治课道理通俗易懂
古诗是高中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名诗名句通常寓意深远,给学生启迪,令学生深思。把名诗名句巧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晦涩难懂的思想政治道理。比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这一章节时,我就选择了引用高中生熟悉的关于发展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并设问这句诗蕴含了哪些认识道理,然后引导高中生阅读分析教科书,再找学生回答,小组讨论,最后总结本节知识点。这样不仅使高中生对本节知识点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探究分析能力,做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效结合,使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晦涩难懂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不仅名诗能够巧用,名句也可以随手拈来,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民族精神之艰苦奋斗时,我先让高中生搜集古今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然后上课时让他们发言,小组比武,各小组列举了很多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如“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通过小组比武,高中生深刻领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高中生更要发扬光大。
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巧用名句名言,不仅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构建活动课,让高中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指出,学习是高中生的个体行为,高中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我们就要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高中生,让高中生有足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构建活动课,则能够有效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
如在讲“改革开放”时,我采用让高中生“现身说法”的形式。课下先让他们调查祖辈和父辈的生活经历,请祖辈和父辈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让学生自由发言,他们兴致极高,各抒己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谈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此时得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结论,也显得水到渠成了,这样通过构建活动课,让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高中生容易理解,更具有说服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哲学知识理论,如果从正面讲解,高中生就会很难理解和接受,但如果通过小组“辩论会”的形式,通过小组辩论让高中生得出结论,教学实效会更好。因为在小组辩论中,高中生能够充分发表他们的见解和观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我就采用小组辩论会的教学方式。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丰富了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通过构建课堂活动课,使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思想政治课自然受欢迎了。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代化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能力 数学建模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教材在内容上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高中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同时,我们也惊喜的看到,近年来高考试题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应用意识的考查,这将慢慢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趋势。
一、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应达到的目的
1.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应使高中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数学学习应是基本知识技能、思维训练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统一,学生离开学校后,更重要的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个人若习惯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就说他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缺乏用数学的自觉意识,又怎么能真正解决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呢?
2.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应使高中生具有用数学的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这也应是数学应用教学目的中的重点。数学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包括数字运算、逻辑推理、空间现象等基本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这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使他再具有“用数学”的意识,也是徒劳的。
3.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应增强高中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高中生对数学学习是否有兴趣,与我们的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教学内容的枯燥、贫乏,教学方法的呆板、陈旧,过重考试压力,往往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学生心目中认为数学是十分难学的,甚至产生了厌恶情绪。在现行数学学习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差生便是一佐证。如果能结合高中生的实际,用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入手,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学,注重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实践活动,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意义与作用,也就会意识到数学学习的责任与价值,这无疑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的重要举措。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教师应以数学应用为目的来讲授数学知识
教师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处理、讲授数学知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理论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从而为高中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充分运用数学理论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根据高中生年龄特点,思维正处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初级阶段,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常常还是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熟悉的实际内容,并且,具体、生动、形象的实例还可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尽量由实例引入概念、定理,通过实例来说明定理的实际意义及其应用。
如集合与简易逻辑,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引入;数列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引入。又如,指数函数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且在每章后都开设有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
2.加强数学建模的教学指导
平常我们所说的将一实际问题从具体情境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数学建模。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首先,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应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几何图形等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这是教学中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环境,抽象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并分析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求解。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化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
3.加强研究性课题的实践指导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研究性课题的综合实践指导。研究性课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它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研究性课题可进一步巩固高中生所学知识技能,提高高中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而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研究性课题主要是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自主、独立地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及数学理论知识是怎样应用于实践。研究性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运用”(即课题学习)作为单独一部分,对探究性活动更加深入与具体化。它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高中生兴趣广泛,活泼好动。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除教材上的内容外,还可以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补充更为丰富的活动课内容。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