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反思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96-02
学生的反思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动脑筋、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可以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课,所以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反思能力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在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效果会非常显著。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数学课中的反思能力培养其实就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帮助小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探索、自我调节的好习惯。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上都是过于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高分,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更是非常薄弱。教育的功利性使小学数学教学完全为了考试而生,数学课堂中教师们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也屡见不鲜,教师往往只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对课堂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够,只是机械记忆与简单的模仿。这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阻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受应试教育和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的很多小学生非常缺乏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学生即使对解题有反思,也主要是针对题目答案正确与否的思考,对解题的过程、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思考却很少;还有的同学就算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也缺乏质疑的态度,而是一心急于完成试题,死记公式、机械套用、缺乏思考,导致对知识的理解常常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经常会学过就忘记。在结束一个单元或某一阶段的学习时,学生也缺乏系统性复习和自我总结,这样自己存在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就无法进步。
二、反思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著名数学大师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新课改后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反思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独有的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决定了它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只有经过多次反复推敲、深入研究、善于反思,才有可能掌握数学的真谛,学好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反思能力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着很轻的指导性,当然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也开始意识到反思能力的重要性,但培养的只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而不是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小学的数学课和初中的有所不同,因为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还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通常无法一次性就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这个时候如果学生拥有反思的能力,那么对于巩固知识、强化解题能力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反思能力不仅仅是一种解数学题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充分吃透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完成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探索的过程。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1.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仍是根深蒂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差,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往往受到排斥,学生只是需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小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要想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就应该从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始,在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的前提下,改进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养成善于反思的好习惯,从而积极投身到学习当中去。比如说可以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详细的讲解解题的原因、过程、方法等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数学反思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比较陌生,所以只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反思环境。教师可以将自己解答的过程(包括教学中渗透的知识点和反思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合理的引导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清晰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才会更容易把握反思的内涵,学会如何反思。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就相当于是一张白纸,只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一开始,就对学生灌输反思的思想,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提问等,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轻松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具体内容。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对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发生的小问题进行矫正的作用,在小学生反思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的伸出援手,帮助小学生们解答疑惑。
3.改进评价体系
数学课堂不应该再继续贯彻得高分为第一要务的思想,而是应该时刻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反思能力等放在首位。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们很容易犯错误,或者是遇到问题时难以正确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应该立刻对学生提出批评,坚决否定,而是应该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通过不断的反思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改进自己的解题或者学习方法,明确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知道自己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还是盲区,反省自己是否听懂了课堂内容,对于教学难点有没有完全明白等等。通过反思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梳理学习的内容,养成爱问问题,爱反思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韦素娟.关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3(44)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66-1
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数学作为一门思维训练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教学希望学生成为数学的主动学习者和行为者,而不仅仅是对数学事实和数学步骤的了解者,因而教育者必须设计好教学,使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反思思维。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随着年龄和学历的增长而提高,同时也和其他能力一样是在教育中发展,在发展中接受教育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指导小学生树立数学反思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明确反思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反思性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策略或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就不一样。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改错纠偏的道理;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合理性水平;同时要使学生的反思行为逐步习惯化,即主体遇到特定刺激便自然出现相应的反思反应。
二、教会小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方法
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就课堂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让学生反思课题
新授课教师通常都是以引入新课题的方式开始,而且一般都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课题。教师很有必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反思课题,寻找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并明确学习目标,进行思维定向。让学生经过反思性学习的训练后,看到课题,便能主动地自我提问:“课题与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我能回忆起这些知识吗?”“本节课我们应掌握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呢?”等。
2.在阅读教材中反思
教师在训练学生反思阅读教材的同时要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教师只有正确了解学生各能力发展的现有水平,采用适合他们的教材,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教学方式,才能适时、有效地培养他们反思能力。如:低年级学生刚开始阅读数学教材的时候会有些困难,首先,教师要尽量选用一些描述性较强的、比较具体、新颖的教材。其次教师要有耐心,在必要的时候要带领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该想的时候让学生想一想,该做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下,碰到旧知识就让学生回忆一下,碰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就让学生多读两遍,仔细领会,并让学生标注上重点字词句,使他们能迅速抓住材料中的要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数学学习过程是依学习内容不同而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七类,即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类型不同,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则不同,教师应让小学生明确这点,并教会他们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反思方法。
例如: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这样几个问题a)已知数据是什么?未知数据是什么?b)已知数据和未知数据之间有什么联系?c)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几步实现?关键步骤是什么?d)我以前见过类似这样的问题吗?我又是怎样解决的?和以前的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好,更适合自己?e)我能自编类似这样的问题吗?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4.让学生反思学习结果
学完一节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己一堂课的学习结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提问:如: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我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想知道些什么?等等。
教师除了要让小学生学会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外,还需督促学生对自己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进行反思,使他们的反思性学习能力的训练形成系统性。在课前预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a)通过预习,我初步理解了哪些知识?b)有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在课后的复习中,要让学生能对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a)今天学到了哪些新知识?b)学会了哪些数学解题策略?c)新知识和旧知识有哪些联系?等。
三、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反思毅力
反思毅力是小学生反思性学习得以顺利完成的支撑力。小学生的反思毅力较弱,教师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培养他们的反思毅力。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有意设置反思障碍,让学生多次尝试,以磨砺学生的反思意志,增强学生的反思毅力;督促学生制定数学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反思性评价,磨练意志等。
四、建立互动的反思关系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2.4×5,并把算法展示给大家。
生:2.4×5=2.4+2.4+2.4+2.4+2.4=12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生:以前,我用这种方法时,老师表扬了我。所以,我喜欢这种方法。
由此看来,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正确与否的判断,往往依据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表扬或批评。在教师的表扬声中,很少有学生再去想一想,自己的学习方法真的是最佳的吗?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这道题。
甲数是120,比乙数的2倍还多20,乙数是多少?
生:(120-20)÷2=50
师:算得对吗?
生:(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对!
师:真的对吗?
此时有的学生说对,有的学生说不对。
师:到底对不对呢?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议论着,但无人敢作肯定的回答。
从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学数学,很多时候都在猜测教师的意图,而不会花时间去验证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正确,因而,在教师的一再追问下,他们茫然了。
上述现象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细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还没有反思的意识,也没有反思的习惯。在小学生反思性学习方面,《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小学生应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第一学段要培养学生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习惯。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分析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得与失,并总结经验。第三学段要引导学生侧重对经验的反思与条理。从《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反思性学习所提的要求来看,小学生的反思是初步的,它要求学生经历反思活动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关注反思性学习这一环节。
一、经常回忆数学活动,精心设计再学习过程
我们的学生在天天背法则、概念,天天解答一道又一道习题,天天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却很少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很少写学习心得,很少给自己提出学习的目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总是在原地踏步。因此,我们要提倡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每一次数学活动进行反思:一道题作完了,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一节课听完了,精心沉思,我学到了什么?老师讲的都对吗?一星期,一个月下来,理一理所学的数学知识,哪些还不懂?该怎样去掌握它?然后对这些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得失进行归类、取舍,考虑下一次再学习类似的内容时该如何做?写出再学习的过程设想。这样,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仔细分析习题错误,预防问题再次发生
错误是一个没有被发掘的宝藏,利用得当,就会产生巨大的财富,为我所用。我们的小学生是如何对待自己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呢?他们有的不敢正视,悄悄地把它防在一边;有的静待老师解决,懒地去分析,稍好一点的,重新把它做一遍,但无意去想为什么会错?以后碰到类似问题该怎么办?……应该说,我们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没有很好地利用这笔“财富”,为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面对错误不但要及时订正,而且要仔细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制定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措施,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好自己以后的数学学习活动。
三、及时记录智慧的火花,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活动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展开,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融洽,有时会产生瞬间的灵感。这种智慧的火花往往会突然而至,若不及时记录,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因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捕捉这种灵感,一旦发现,就要及时交流、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最好能在数学书或笔记上及时写下来,有空时进行整理,以备以后学习数学时使用。这样日积月累,就能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得到培养和发挥。
四、大胆剖析他人见解,深入探究为我所用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回答;无论是小组的讨论还是全班的交流,都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与反思的机会。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是他们仔细钻研过的结晶,是他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聆听他人意见,学会博采众长,不断提高和充实自我。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标准》的阐述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小学数学课堂必须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真正摆脱被动学习的痛苦,才能够在主动参与中切实体会到学习主人的快乐,获得学习的高效。因此,激发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小学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了。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课堂学习兴致高,全身心投入,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亦然。所以,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适宜的学习情境,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只有这样,原本抽象、晦涩的数学概念才会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原本视之为枯燥、艰苦的数学思维活动才会变成得生动有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是显而易见的,效果也是显著的。除此之外,在这种情境下的学习对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养成也是很有效的。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普遍的。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排列》的时候,如果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几个人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想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高,效果也不会好。而如果老师能够让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不同的排法,与此同时,我们还在黑板写下几位学生的所排位置。相信在这样的情境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参与热情肯定会很高,学习效果也会不错。
二、引导合作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因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思维碰撞的激辩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体悟。事实证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效果也是极佳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坚定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信念,深入探究适合各自校情、班情的最佳方式方法。
尝试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教师都知道,学生的合作探究是要建立在他们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通常的教学流程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再来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结果的交流展示,最后才是评价反馈、反思提高。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不少老师会有这样的疑问:教学流程上大致是一样的,可是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却会出现很大差别,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有一个很重要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这个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合作探究的各个环节包括合作小组的组建、培养的参与度的问题。
三、促进反思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罗杰斯认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追求自我的极致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来看,我们发现只要教师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就会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会为他们每解决一个数学难题而感到骄傲并进而获得胜利的。小学生乐学善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小学生“自我实现”过程开展得好不好和教师的引导创设,以及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结果关系很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反思感悟的程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促进学生的反思感悟。要注意,学生的反思感悟做好了会反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因此形成良性循环。
一、课前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指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增强课堂教学的预见性和指导性。教学前的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对象的分析主要指对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师自我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分析,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教师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师进行自我分析,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对英语课堂的调控能力。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当教育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效果最好。为此,我们要把教材特点与地情、校情、班情、学情紧密结合。教师应该研究、分析课程目标,研究如何把教学要求转化为所教学生能基本达到的目标,从而做到灵活地实施课程目标,因为任何教材都有局限性。若教学活动要求过高,教师就应因材施教,适当调整,分层处理。
(二)对教学措施的选择
由于对教学对象进行了反思,教师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到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多种选择。例如,同样是对新语言点的呈现,教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需要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一些,突出趣味性,最好让学生吟诵与教学相关的小诗或童谣,而对于中学生,教学任务重,课堂上没有那么多时间,最好用强化记忆法。例如,以简单的颜色单词教学“pink, purple, orange, brown和green”来说:
如果对小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圆形纸片放在桌面上,然后一边朗读以下诗歌一边拍对应颜色的纸片,并让学生跟读:
Pink ball, pink ball, purple ball, purple ball; orange ball, pink ball, purple ball, orange ball, brown ball, pink ball, purple ball, orange ball, brown ball, green ball.
对中学生来说,我们只需把他们教会读,花2分钟听写,全体学生一定能完成任务,不需要花费小学生那样多的时间。
二、课中的反思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中外语言特点差异较大及学生英语基础各不相同,不可预料的情况会随时发生,需要教师及时反思,并随时作出调整。教师可通过教学中的语言交流、思维交流,甚至眼神、表情交流来不断获得对教学进展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并对之进行反思,再进行及时的调控。比如,当发现学生在语言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单词或句子发音没把握好,就应及时回头示范或进行要领讲解,让学生重新认识,准确操作。如学生对ship和sheep的发音没掌握好时,教师就应回头示范或进行要领讲解,多举些例子让他们跟读ship, big, pig, live等,再让学生读另一组单词sheep, meat, meet等,直到能区分[i]和[i:]的发音为止。当发现某些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或一些活动无法开展时,教师就要及时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反思:可能是活动要求没讲清楚,学生不得要领,也可能是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也可能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对照原因找准对策及时解决。如学生在练习形容词比较级有关的句子时,我让学生用“吵架”的形式来练习,我看到一部分单词量少的学生参与度低,我又规定形容词比较级除外,个别单词不知道的用汉语代替。如:
A: You are thin, you are thinner than a rice noodle;
B: You are fat, you are fatter than an elephant。像这样说了之后,学生吵得非常激烈,有的男生还动起手来作表演状,在那高声吼着。
三、课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