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2-13页例1、例2、例3。
[教材简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共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第二课时主要是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本设计是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例1从比较方格纸上每组中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入手,引导学生把少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相对简单的熟悉的图形,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方法在图形面积计算中的作用,并为进一步的探索活动提供基本思路。例2引导学生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教材一方面突出了平移在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实现转化的目的。例3的重点则放在探索平行四边形与转化成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上。
[教学目标]
1、懂得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理解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操作、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面积是多少》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你们还记得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吗?(学生回顾并交流了上节课学习的“四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插图。判断每组中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
(1)观察每组的两个图形说一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生1:我是通过数方格的方法知道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的。
生2:我是通过平移的方法知道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方法一:数方格法。
方法二:平移法。
(2)师问:比较上面两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学生经过比较和交流,一致认为方法二比较简便。
(3)师小结:把每组左边的图形经过分割平移,就转化成了和右边一样的图形。转化法是我们以后经常要用到的方法。教师利用课件演示。
2、课件出示例2插图。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1)师问: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方格纸、直尺和剪刀动手操作)。
(2)组织学生汇报。
①从平行四边形左边(或右边)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向右(或向左)平移,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②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然后向右平移,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想出很多方法,分割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让学生体验各种方法的合理性,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掌握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并且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3、课件出示例3。
(1) 要求学生从教材第127页上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
(2)组织学生把它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完成例3中的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填表)。
(3)指导讨论:(课件出示讨论提纲)
① 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4)、教师启发性小结:我们用割拼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从什么变成了什么?,什么没有变?。再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板书:(略)。
如果用S.a.b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
(5)教学“试一试”(先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指名说一说所应用的面积公式。)
设计说明:学生经过动手操作、转化、计算、填表、比较等一系列实验活动,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究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巩固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右图的面积是( )
①15m ②15m2 ③15cm2
2、操作练习:(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测量出有关数据,再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说明:练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公式计算面积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资料链接]《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学段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的知识有:
1、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3、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我先让学生总结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即平行又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行;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探究:给出三个条件:①、一组对边平行; ②一组对角相等;③一组对边平行相等。任意两个条件组合,能否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室内分为8组,每组讨论都很激烈,他们很快得出结论。
①③组合: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等腰梯形如图1
①②组合: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也较易解决并顺利给出证明过程。
②③组合: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各组都拿不定主意,有了分岐。有的组认为是平行四边行,有的组认为不是平行四边形。
基于平时的教学经验,我随手画了一个草图来说明②③组合不是平行四边形,正当我要讲解时,这时立即有一个A同学起来反驳我说:“老师,我能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说明其中的道理。他说:“假设AD=BC ∠B=∠D 连接AC,可知ΔABC≌ΔCDA 有AB=CD 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未等我评判,B同学就很快指出A同学犯的错误是用了“SSA”的判定方法。
教师里很寂静,好像大家都公认了这个结论。突然C同学站了起来,他说:“不用上面的证法,我也能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同学们很吃惊的望着他,我也很自信的给了他展示风采的机会:可作AECD,垂足为E,CFAB,垂足为F,如图3
先证ΔBCF≌ΔDAE(AAS)得CF=AE,BF=DE。再证RtΔACE≌RtΔCAF(HL)得AF=CE,故有:BF+AF=DE+CE因而AB=CD从而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教室一片沸腾,好多同学认为教师出错了,表现出胜利的喜悦,我昏头昏脑的站在那里,心里非常紧张。但是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必须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否则将会严重挫伤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虽然我很明白②③组合不可能得到平行四边形,但由于课前认为是一节复习课,未作充分准备,因而现在一头雾水。为了留出思考的空间,我故作镇定地说到:“问题究竟出现在何处,告诉你们,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好好想一下吧。”
转贴于
讨论了几分钟,没有人找出错误。C同学高兴地说:“也许这就是平行四边形新的判定方法,前人没有发现它,是不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定理?”教室里一片欢呼。
这时我已胸有成竹,轻松了很多,因为我已经明白问题出现在何处,我给同学们解释:你是否考虑了ΔABC或ΔACD是钝角三角形呢?这样AE和CF就可能在四边形ABCD内相交,就不能得到AB=CD,四边形ABCD就不是平行四边形。
这时,仍然有大部分同学很茫然地望着我,面对这种情况,我立即想到构造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来证明,在等腰ΔABC中,AB=AC,在BC上取一点D,使BD>DC如图4
作∠1=∠2 DE=AC 得到ΔACD≌ΔDEA有∠E=∠C=∠B,AE=CD<BD 故四边形ABDE不是平行四边形。
正当我松口气的时候,C同学不服气的又向我发起进攻。“我仍然可用作高的方法证明”。话音未落,D同学说:“你别忘了ΔADE是钝角三角形,而ΔABD是锐角三角形,它们可能全等吗?”我顺便补充一句,因为BD>CD所以∠ADC=∠DAE>90°。
听过潘小明的课的同行都有这样的感受:用“真”和“深”可以高度概括其课堂特色。这样的课堂,到底蕴藏着什么玄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上海名师、名校长潘小明,走进他的数学课堂。
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声叹息,都逃不过潘小明的眼睛。
一次,潘小明给学生上《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一开始上课,他就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印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让学生想办法求纸上这个没有注明尺寸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此开放的教学方法,如此大胆的教学设计,令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都捏了一把汗:要是教学中出现什么问题,该怎么办?老师们仿佛看见了学生茫然、探究夭折、教程断裂的“悲惨”场景。
明确任务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进行探究。8分钟后,学生们展示出自己的答案:①(7+5)×2=24(平方厘米);②7×5=35(平方厘米);③7×4=28(平方厘米)。
“怎么有这么多的答案,你们说说?”在潘老师的课上,学生是主体。很快,学生们通过讨论(生生互动)排除了做法①,而对做法②、③却久久争执不下。
这时,潘老师让采取这两种不同做法的同学大胆求证。采取做法③的学生展示了剪拼法来求证自己的做法;而采取做法②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可以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就变成了长方形的长和宽。这时,很多学生领悟过来了,原来采取做法②的学生认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只是形状改变,而面积没有改变(其实面积变大了)。
之后,潘老师利用课件演示了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改变”引起的面积改变。学生们终于明白了,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底和高有关!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化归了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对割补转化、实行化归有了深切体悟。
“教师只有在教学前十分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未获得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开始新知识的传授;只有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锚桩’(即起点)在哪里,才能使满载新知识的航船停靠。”这是潘小明在多年教学中的体会。他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课堂特色:每一次提问,出发点都是学生。
上海市名师研究所的教学专家们在听了潘老师的课后,颇有感慨地说:“潘老师上课,其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从教案上起,而是从学生上起,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的。”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又为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以体现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首先把学习知识应有的思维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然后通过这个“外化”的活动再“内化”为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思维、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算理。
华罗庚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造能力,就必须重视推导公式的过程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去大胆地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
二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的过程。把教材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活动去重新发现、完善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抓住新知识的基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选取复习内容的依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复习的重点。三角形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图形的转化和变换。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除了要复习好以上的内容外,还要指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学习方法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能力的以至情感方面的准备。
2.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操作学具。启发学生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全等)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三层,推导公式。利用图形之间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思考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四层,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办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如下图)如下计算公式:
(附图{图})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2)×高
经过学生两次动手、动脑、交流,运用转化和变换多向探索,把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新知识教学后要及时组织练习。
练习可从4个方面进行。口答题(理解算理的练习),(1)已知图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那么,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看图口算(运用公式计算的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5÷2求出,为什么(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底?如下图,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中,有一个三角形(阴影部分),求三角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附图{图})
新课后的练习一定要练在重点上和关键处,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主动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推导和深化4个教学层次,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且进一步体会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过程。
附三角形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它的计算公式。
2.投影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看图辨识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师:你能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熟知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附图{图})
出示学生拼出的图形。
2.观察与思考。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楚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个三角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推导公式。
(1)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都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
(3)怎么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随着完成上面的板书并引导学生小结:怎么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4.深化认识。
师启发回忆
(附图{图})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运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么运用割补的办法能不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相互交流,教师辅导提示,得出下图。
(附图{图})
积=底×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底的一半×高
=底×高÷2=底×高÷2
(1)说一说你是怎么割补的?
(2)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3)师整理公式(完成上面的板书)
(4)师总结: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板书字母公式:S=ah÷2),可以理解为底×高乘积的一半,也可以理解为底×高的一半,还可以理解为底的一半×高。
四、巩固练习
(一)理解性练习(口答)
1.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再怎么求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
(二)运用公式的练习(口答列式)
(附图{图})
(三)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5÷2?其它两个为什么不是?
(四)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已知:(如右图)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求阴影面积?
关键词:数学;教师;角色;分组;小教师队伍;更新;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12-01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向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进行角色定位。是把讲台“还”给学生的时候了,学生才是这个舞台的“主演”。
一、组建“班级小教师队伍”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如何利用这宝贵的45分钟,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尝试了下面的方法----我来当老师:
首先,组建“班级小教师队伍”。深入了解班级每位同学,从中选出数学基础较好、思维灵活、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组建“班级小教师队伍”,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然后将其分配到各个小组,负责这个小组的课堂学习活动。该队伍每学期更换一次。其次,课前“集体备课”,每节课前召集班级小教师成员进行集体备课,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讨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课堂学习进程、交流活动的设计等课堂教学问题。随之确定由那位“教师”来主讲这节内容。第三步,课堂教学,经过集体备课,台上的“教师”已基本没有了紧张情绪,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若有问题,其他“老师”可随后进行补充,最后由笔者做点评或补充。第四,作业设置,在集体备课时,已经考虑了作业的布置,这里的作业是由“教师团”自己设置的“提高”练习题。最后是情况反馈,在下次集体备课时进行。
案例:
课题:《为什么它们平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组织班级小教师集体备课(讨论式):
问题: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呢?
生: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问题:“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公理.那其他的三个真命题如何证实呢?这节课我们就和全体同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公理。
教学难点:推理过程的规范化表达确定由“闫教师”来主讲这节内容,并写出“教案”。
例题: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出了平行线,你认为他的作法对吗?为什么?
解:他的作法可用右图来表示:∠CFE=45°,∠BEF=45°因为∠BEF与∠FEA组成一个平角,所以∠FEA=180°-∠BEF=180°-45°=135°而∠CFE与∠FEA是同旁内角.且这两个角的和为180°,因此可知:CD∥AB。下面我们来用规范的语言书写这个真命题的证明过程(请一位同学板书):
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求证:a∥b证明:∠1=∠2∠1+∠3=180°(1平角=180°)
∠2+∠3=180°(等量代换)
∠2与∠3互补(互补的定义)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样我们就又得到了直线平行的另一个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习题:蜂房的底部由三个全等的四边形围成,每个四边形的形状如图6-17所示,其中∠α=109°28′,∠β=70°32试确定这三个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同学板书)
解:这三个四边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是:∠α=109°28′∠β=70°32′(已知)
∠α+∠β=180°(等式的性质)
AB∥CD,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点评:小老师的精彩表现让同学们耳目一新,故而精力集中、积极参与,课堂充满了学习的快乐。充分展现了“主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