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情绪调节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智力测验来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是否成功,后来证明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情绪智力理论认为,情绪智力比用传统的智商测验测出的认知智力在预测人的成功时更有价值,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更多的与情绪智力有关。对于大学生而言,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成功、心理健康的因素远远不止智力,还依赖其它因素[1],情绪智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1.情绪智力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智力理论的发展,实践智力、社会智力等逐渐出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更为智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 年 Salovey 和Mayer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2],经过几次修正之后,Salovey 、Mayer等人在2004年提出了新的情绪智力模型,将情绪智力分为感知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使用情绪以更好的做出决定的能力、理解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四个方面[3],这一概念理论较为严谨,概念相对清晰,为更多研究者所采用。1995年,Goleman发表《情绪智力》一书,认为情绪智力应包括了解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五个方面[4],这一概念因其所涵盖的内容太多又太过宽泛而受到了批判。Bar-on于1988年首次提出“情商”的概念,他编写了《情绪智力手册》,在该书中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对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情绪智力不仅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5]。到目前为止,虽然许多研究者对情绪智力进行了定义,阐述了它的内涵,但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可否认的是,情绪智力在决定人们是否成功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对情绪智力的梳理和分析,从能力范畴来界定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大学生情绪智力是指能合理地认识自己、他人及社会的情绪,并正确评价这些情绪和理性调控自己的情绪,影响或改变他人及环境的情绪,使自己的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学习和工作更有效并最终指向成功的一种能力[6]。情绪智力是人的诸多能力中的一种,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结构体系,它包括对情绪的觉知能力、评价能力、适应能力、调控能力和表现能力。
2.民族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和现状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在群体性和独立性的特点。群体性是指大学生一般主要居住在学校宿舍,过着集体生活;独立性是指多数大学生远离父母和亲人,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二是存在过渡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是一个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的时期。上面的这些特点,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复杂多变,缺乏稳定性。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急躁,情绪表达不太适当,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较弱的情绪调节能力,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及活动效率[7]。所以,大学生容易出现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
对于民族院校而言,生源更加多样化,学生面临更多的情绪问题。一是民族院校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进入大学后,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负担过重,经济上的困难和艰难的生活环境使走进学校的农家子弟难以安心读书,使他们心理压力增大,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二是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改变过去的习惯来适应新的学校人文环境,如果适应能力有缺陷,长期处在不适应的状态下,心情压抑、情绪低落,不懂也不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逐渐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产生[8]。三是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的语言,进入学校后需要学习汉语、英语等课程,这从客观上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学习上的不适应让他们产生学习焦虑,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3.民族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有研究认为,相对于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多而言,情绪智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提高。戈尔曼指出幼年和青少年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成年后培养也来得及,从而为渴望成功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并指明了道路[9]。对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3.1学生应主动培养情绪智力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人际交往、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学生应加强自我认识的训练,从我与人的关系、我与事的关系、我与己的关系中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能够客观评价、坦然接受,不要过多地抱怨和谴责自己。同时也要在在校期间,多参加学校、班级、社团组织的集体活动,并尽可能地做一些领导和管理的工作,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3.2注重用好大学特有的各种资源
在全校开设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相关的公选课,如“情绪管理”课程、“情绪智力教育”课程等,向广大学生普及情绪管理和调节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运用各种媒介宣传和强化心理健康理念,组织开展与情绪智力相关的培训、辅导与讲座,使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更加明确和掌握情绪智力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情绪智力对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加强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实现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积极运用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觉知情绪、评价情绪、适应情绪、调控情绪和表现情绪的能力。
3.3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情绪情感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极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培养学生情绪表达和管理的技能。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应保持心情愉快,情绪饱满,表情热烈而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轻松友好,学生的情绪状态也会得到感染和激发,从而表现出积极愉快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事件的分析与评论,使学生获得各种不同情绪的体验与处理的经验[10]。
3.4坚持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经济、见识、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对一些大学生而言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地域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心理问题、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教育方式等具体方面,不同文化区域和文化群体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中,一定要注意文化因素的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也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确立人生目标、恋爱交友、设定发展方向等。由于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急剧变化,情绪躁动、内心冲突的特点十分显著,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注意调节和寻求专业帮助,会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切实行动,不断提高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积极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大学生情绪智力、心理复原力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 P.Salovey & J.D. Mayer.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Cognition,and Personality,1990, 9:185-211.
[3]Mayer, J.D., Salovey, P.,& Caruso,D.R.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4,15:197-215.
[4]D. Goleman.Emotinal Intelligence.Bantam Books, USA,1995:P.43-44.
[5]Bar-On,R.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technical manual.Toronto: Multi-Health Systems,1997.
[6]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与实测.硕士论文.成都西南师范大学,2003.
[7]袁文萍.情绪智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6):76-78.
[8]吴萌.试述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及培养; 《才智》,2012:115-116.
[关键词] 学生; 生命意义感; 情绪智力; 消极生命态度; 积极生命态度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211-02
1 引言 大学生游戏生命、否定生命、伤害生命作为近年来凸显的一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生命意义感和情绪智力低下被认为是其根本原因。
弗兰克尔提出生命意义是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活的特定意义,每个人在他的生活里都拥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的事业或使命。他认为“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类生活中的首要动机”,压抑这个动机将导致所谓的“存在性的空虚”。人类有在生命中寻找意义和价值的内在需求,意义和目的感的缺乏将使人深陷痛苦。
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生命之意义与目的的知觉和感受程度,生命意义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地感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以及适应性地调控情绪的能力。巴昂等人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应对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总和,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关于情绪智力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作为被试,旨在揭示情绪智力与生命意义感是否存在相关,是否对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通过整群抽样,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2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06人(52.2%),女生95人(47.8%);平均年龄为21.05±1.82岁;理工科90人(44.3%)、文科72人(35.5%)、医学类41人(20.2%);一年级35人(317.2%)、二年级52人(25.6%)、三年级55人(27.1%)、四年级61人(30.0%);来自农村的92人(45.3%),来自城镇的111人(54.7%);独生子女94人(46.3%),非独生子女109人(53.7%);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11人(5.4%),一般的169人(83.3%),贫困的23人(11.3%);志愿者94人(46.3%),非志愿者109人(53.7%)。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6.7%。
2.2 工具
2.2.1 生命意义感量表 本研究使用的生命意义感量表,由高健在李虹的生命愿景量表基础上修订而成。根据原版38个题项203名被试的测试结果,经过题项筛选、因素抽取和维度命名后,形成包括消极生命态度(对人生得失、成败的消极看法和态度)、生命无归属(对生命价值及其意义产生怀疑,无方向感)、积极生命态度(对人生得失、成败的积极看法和态度)、追求生命意义(注重对生命意义本身的思考,追求生命的意义与真谛)4个维度的正式量表,共32个题项。量表采用Likert自评式4点记分: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记为1-4分。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在各维度所表示意义上的倾向越明显。该量表的各项目在所属维度上的载荷在0.40-0.77之间,共同度均高于0.2;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2.0%、11.3%、10.8%,9.9%均高于5%。累积方差贡献率达44.0%。
本研究中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46-0.77之间,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9;对107名被试间隔2周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再测信度在0.66-0.74之间, 各维度得分与所属项目间的相关系数在0.46-0.80之间,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2.2 中文版ESCQ(Emotional Skills and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ESCQ) 中文版ESCQ由高健在日文版ESCQ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该量表包括情绪知觉、情绪表达、情绪调节三个维度,共30个题项。量表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记分:从“从不”到“总是”记为1-5分,每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情绪智力越高。
本研究量表信度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ESCQ各维度和总量表 Cronbach’sα系数在0.65-0.78之间;再测信度在0.93-0.97之间,各维度和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79-0.91之间。此结果表明,中文版ESCQ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于相关研究。
3 结果
3.1 不同年级和专业的生命意义感比较 表1显示,各年级在消极生命态度、生命无归属和追求生命意义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消极生命态度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大于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在追求生命意义维度上,大四学生得分大于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医学类学生在积极生命态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
表1 不同年级和专业的生命意义感的比较(x±SD)
F值:单因素方差分析.
3.2 志愿者和非志愿者生命意义感的比较 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显示,志愿者和非志愿者之间在积极生命态度(志愿者:22.13±3.42,非志愿者:21.15±3.06,t=2.16,P=0.032)和追求生命意义(志愿者:20.96±3.12,非志愿者:19.03±3.19,t=4.35,P=0.000)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志愿者学生得分高于非志愿者学生。
3.3 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生命意义感差异分析 参照高低端各27%的划分法,将情绪智力总分划分为低、中、高3组,对不同情绪智力水平被试的生命意义感差异性进行检验。表2显示,不同情绪智力水平被试的生命意义感各维度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表2 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生命意义感比较(x±SD)
F值:单因素方差分析.
3.4 情绪智力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分析 表3显示,情绪智力各维度和总分与消极生命态度和生命无归属维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
表3 情绪智力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分析 (n=203)
r:Pearson相关系数.
3.5 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见表4。
表4 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n=203)
注1:非志愿者=1,志愿者=2;注2:理工科=1,文科=2,医学类=3.
为了进一步验证情绪智力及有关因素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情绪智力各维度和总分以及被试的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来源地、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参加志愿者活动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4的结果显示:(1)在“消极生命态度”因变量上,“情绪调节”和“年级”2个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可共同解释“消极生命态度”14.1%的变异量;2个自变量均能负向预测“消极生命态度”(“情绪调节”程度越高“消极生命态度”得分越低,年级越高“消极生命态度”得分越低);(2)在“生命无归属”因变量上,“情绪调节”和“志愿者活动”2个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可解释“生命无归属”16.8%的变异量,能负向预测“生命无归属”(志愿者得分高于非志愿者);(3)在“积极生命态度”因变量上,“情绪表现”和“专业”2个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可共同解释“积极生命态度”7.8%的变异量,2个自变量均能正向预测“积极生命态度”(医学类得分高于其他专业);(4)在“追求生命意义”因变量上,“ESCQ总分”和“年级”2个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可共同解释“追求生命意义”36.8%的变异量,2个自变量均能正向预测“追求生命意义”(年级越高得分越高);(5)在所有入选的自变量中,情绪智力的预测力大于“年级”、“志愿者活动”和“专业”。
4 讨论
4.1 不同专业、志愿者活动和年级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先行研究指出,接触生命教育的机会对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有一定的影响。国外很多大学都设有生命教育课程,主要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引导大学生思考与生命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我国至今在学校教育中尚未实施,有的学校只是将生命教育等同于业已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或生理卫生教育。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类学生在积极生命态度维度得分高于理工类学生,这可能是由于生命教育和医学类专业有些课程之间有重叠之处,如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等。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理工类专业出现了重知识、重技术、轻人文的误区,此倾向在本研究结果中也有所体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其积极生命意义感和情绪智力水平高于非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在我们的其他研究中也表明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此结果可能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意义有关。
有研究显示,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成就感。生命成就感是个人在参与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活动等)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是个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评价的一个基本尺度,每个人都希望通过社会实践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正向价值,并在这种成就感中对生命意义和自身价值做出进一步的认识和肯定,继而不断追求生命意义。大学生志愿者正是通过把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果奉献给他人和社会,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意义。
我们的先行研究表明,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其中着重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恐惧症状上。本研究结果又进一步显示,大一时期是消极生命态度的高危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四学生较其他年级更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追求积极的生命意义,此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大四时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提高了生命成就感有关。由此可见,大学生早期接触社会实践有利于提升生命意义感。
4.2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其情绪智力与消极生命态度和生命无归属维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积极生命态度和追求生命意义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大学生整体的情绪智力与追寻生命意义维度也呈显著性正相关。此结果说明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对生命意义认知的水平越高,生命意义感越高。同时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又可提高情绪智力水平,改善对生命意义的认知,降低生命无归属感,树立积极的生命态度;而参与志愿者活动,会让生命更有意义。
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之外,大学生情绪智力结构中情绪调节、情绪表现和整体情绪智力对生命意义感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其中情绪调节能力更能有效预测生命意义感的消极态度与情绪,是情绪智力中较为优化的预测变量。此结果表明,一个有较强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也可能同样产生较强的消极态度与情绪,因为高情绪智力的大学生可能有更高的生活目标和多种个人追求。情绪表现能力更能有效预测积极生命态度这一结果,可能与情绪表现能力促进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与适应有关。
黄希庭等认为,积极的心理健康,表现为有高尚的目标追求,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本研究认为,这种积极的心理健康取向与情绪智力在功能上是一致的,也是整体情绪智力在追求生命意义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的机制所在。
参考文献
[1] 莫文斌.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异化与关怀[J].求索,2008,14(5):158-159.
[2] 维克多・弗兰克尔著,何忠强,杨凤池译.追寻生命的意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42-46.
[3] Schulenberg S E A.Psychometric investigation of logotherapy measures and the Outcome Questionnaire[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6:477-492.
[4] 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38(3):422-427.
[5] 竺培梁.智力心理学探新[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240-245.
[6] 王才康.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98-299.
[7] 高健.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情绪稳定性关系的探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5):587-590.
[8] 高健,于春泉,尹立群等.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291-294.
[9] 高健,赵金龙.天津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报告[C].天津社会科学届联合会编:天津市社会科学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173-185.
[10] 王曾.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深圳大学为例的实证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28(2):64-66.
[11] 肖蓉,张小远,赵久波.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4):445-446.
[12] 高健,李伟霞,孙红梅等.和谐校园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亲社会能力的影响[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天津中医药大学分会论文集,2009:69-74.
[13] 蒋婵,郭平,周燕平.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调查与生命教育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7,4:27-29.
论文摘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但因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薄弱,面对挫折,往往都表现出焦虑和自卑的情绪,有的学生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以及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再就是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导致部分家长和老师无暇顾及对学生在人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要预防、减少和解决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成为健康合格的大学生。
1 让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及浓厚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一般都是优秀者,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要想让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的第一需要,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学习,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不学习,就不懂得劳动是幸福的道理,就不会享受劳动;不学习,就不能自觉遵纪守法,难免犯错误;不学习,就不能自觉维护和珍惜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有落伍和被淘汰的危险。
其次,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人不可以无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些理想和目标,离开了学习,都将一事无成,都会统统落空。凡有作为的人,无不是把学习作为最高目标的人。
最后,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如果不把学习当作人生的乐趣,学生又怎么学得进去?我们让学生应当把学习当作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高度的使命感对待读书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有动力,才能真正持久,才能有成效。越是勤于学习的人,接触的东西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深,越会感到知识的不足,也就越爱学习。而不爱学习的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越不想学,也就越学不进去。
2 让大学生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
独立生活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在竞争的时代,在当今众多选择的面前,要有独立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要学会自己作决定。让大学生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克服从众心理。从众行为者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遵从;当他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并不合适,而自己又没有勇气反抗时,就会被动地表现为依从。从众心理重的人容易接受暗示,他们依赖性强,无主见,人云亦云,容易迷信权威和名人,常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
其次,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没有自信就没有决策。增强自信心首先要有迎难而上的胆量。其次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再次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跳出个人的小天地,如此你的自信才能坚实可靠。另外平时注意和那些有自信心、敢作敢为的学生交往,时间长了,看得多了,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最后,决策勿求十全十美,注意把握大局。做事不要十全十美,不想有任何挫折或失误,那只能作茧自缚。如能识大体,把握大局,权衡出利弊得失,当机立断,才能尽快达到自己理想目标。持之以恒,你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就会很快提高。
3 让大学生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良好的心情使人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乐观、满足的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调整并保持情绪的稳定,保持与周围的平衡。大学生情绪调节与辅导有以下原则:
3.1 疏导性原则 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把它等同于对情绪的压抑或抑制。如果一旦正常的情绪反应和体验如果受到过多的压抑,将会对身心健康带来威胁甚至伤害,
例如被激怒时,血压升高是正常的生理应激反应,如果愤怒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就会积怒于心,紧张情绪体验不能随愤怒的暴发而平息,其血压升高的生理反应将长期保持下去,长此以往往将转变为病理状态。情绪的外部表现虽然可以人为控制,但是其内在的情绪体验及伴随的生理变化则不为主观意志所左右,对情绪的压抑并不能真正消除情绪体验和相关的生理变化。研究表明,过度压抑情绪表现,可以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如经常压抑不良情绪、生闷气、抑郁的人容易患癌症,因为不良情绪可以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力,免疫系统识别、监视、杀灭体内变异细胞的能力下降,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情绪控制与调节的原则之一是合理的疏泄情绪,防止压抑情绪所致的种种不良反应。情绪的合理疏泄不仅是必要,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
3.2 建设性原则 建设性原则是指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态度去对待和处理情绪与情感问题。对于当事人而言,情绪困扰时不应采取逃避、压抑、否认、沉默的消极方式,而是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办法;对于帮助当事人的其他人而言,这一原则是指应以建设性的态度去了解、辅导大学生克服情绪障碍,而不是讽刺、挖苦、消极地劝告、惩罚、指责或过度保护。例如对于失恋者,如果帮助者说“不要想了”,或者“你根本就不应该陷入这次感情”,“你这是自作自受”,这类话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再次刺伤痛苦的心。
建设性态度的必要源于大学生情绪活动的敏感性。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灵之痛大多秘而不宣,因为痛楚往往与个人的尊严相关联,被他人发现,向外人暴露需要极大的勇气。如果旁人采取非建设性的态度,直接触发大学生人的心理自卫机制,心窗将会关死。另一方面,由于情绪体验具有私人性质,其他人看来无轻重的小事,当事人可能视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旁人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强度和时间无法从事件和当事人的外在反应推测出来,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合理的情绪疏泄,以建设性的态度关心理解其困境。
4 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的关键是内部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教师采取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方式,帮助适应不良的学生提高适应水平。根据对心理适应内部机制的分析,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的几项建议:
①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面临新环境的变化,要能够尽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确新的努力方向。
②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不适应的表现和存在的差距,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③要培训自己坚韧、顽强、果断的精神和较强的自制力、竞争意识和好胜心,还要有对人对事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
④要增强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实践证明,通过系统的心理辅导与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上取得明显的进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让家长、学校、社会共同联合起来,不仅对学生智力因素进行培养,也对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成为健康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一、开设与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有关的课程
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尽早的为其树立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学业情绪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的观念,并在大学生涯的早期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们了解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概念、影响因素等,使其意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改善学业情绪对于自我提高的重要意义。Perry 和 Hladkyj 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开设过与学业情绪控制有关的课程的学生报告了更少的厌倦和焦虑,并且更加自信。心理学认为,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会变成人的活动动机。只有当学生了解到了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重要意义并且对这些概念的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会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运用所学知识修正个人行为,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二、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迫切而关键,早在千百年前,先贤就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但时至今日,我国大学生依然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依然由教师主导和支配。然而,大学的任务不应只是单纯的将某些知识传授甚至灌输给学生,大学应该是一个让大学生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的地方,应该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促使他们思考的地方,日常所学也应该是探索性的获取知识,而不只是接受,然而比知识更重要的则是探索的欲望和能力,这才是大学需要教会学生的东西,却也正是我国大学教育所欠缺的地方。医学教育肩负着医学事业未来的发展,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终身自我提升意识的医学人才是适应未来医
学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关键。而医学教育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在我国,医学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往往要高出其他类型院校许多,这也意味着在人才选拔初期,医学院校就设立了较高的准入标准,能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大学生,往往具备不错的学习能力,具备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来应对学业和考试。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的学业课程又是十分繁重的,平均每个学期都有十门以上的课程和考试,大部分课程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普遍抱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枯燥无味,让人难以产生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才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做出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如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导学案等,这些方法的探索和使用对于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关键在于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优化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课堂的氛围变化对自身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以改善课堂环境,努力地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感和参与感,甚至是使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体会到控制感,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才会认为自己不是被动的,才会尝试自由自主的进行学习。
三、改变评价体系
评级体系作为一种标准,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而评价体系本身也反映出学校和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诸多要求和期望,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提升和不断进取,促使教学管理人员完善教学工作,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也往往导致大学生出现种种不端行为。可见,构建优秀完善的评价体系在整个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评价体系不同于制度规则,后者往往只告诉人们什么事情是不应该甚至不能做的,以及当人们跨越警戒线后将面临什么样的惩戒,而评价体系往往也会告诉人们怎么样才是被期待的,以及达到某种期望后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奖励,换句话说,评级体系的意义是引导人们变得更优秀。当大学生为了提高期末排名或是获得奖学金等目的而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改善个人行为以及积极参与团体活动时,便是评价体系在发挥它的引导作用。然而相关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表示对目前大学所施行的评价体系不满意,认为评优方案不合理或者不够人性化,更有部分大学生表示自己综合山西 评优成绩不理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本文作者认为,改善评价体系,既要改变评价方式,又要改变评价主体,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充分的掌握课程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但按照当前的仅以学期末的一张考试卷的成绩作为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显然不够全面,而这种考查方式也正是许多大学生平时逃课、考前突击的原因。对于课程内容的考察,一方面要结合期末成绩,另一方面要将考察融入到平时的课堂学习中,除了学业内容的掌握程度外,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探索意识、学习的自主性都应作为考察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在学业及课堂的考察中结合自身经验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而人性化的评价。而作为重要教学管理工具的综合评优体系,除了注重学生学业成绩和社会活动表现外,更应关注学生在每一阶段的成长,除了运用僵化的公式进行综合分数计算外,应该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学生自身在综合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充分重视任课老师对于学生一段时间内表现的综合评价,只有评价主体不再是僵化的公式,评价结果才能实现人性化,评价体系才能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的优劣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乃至身心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某些学者认为,在学生学习的非自主与自主的转化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教师引导,还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系统支持。更有学者认为,平衡学生的社会限制和需求才是解决学习自主性的关键。徐先彩等人则认为环境因素通过自我认知等中介变量影响学业情绪。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环境似乎是不可选择的,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提供和改善校园环境,以满足大学生的物质,文化需求。除了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图书、网络等学习工具外,教学管理人员还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改善居住、饮食、休闲娱乐条件,使得学生不会因为不完善的环境条件而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之中。 除了完好、优越的客观环境外,大学校园还应努力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人文讲座、文化沙龙等方式,营造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推行自由自主的学习风气。指导大学生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鼓励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学会求助于同学和老师,提升大学生营造自身周遭环境,妥善利用人际关系资源的能力。
五、设立专职人员,改善学业情绪
除了依靠开设相关课程,改善校园环境等手段改善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之外,大学还应设立专门机构,组织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对于大学生的学业情绪进行引导,维护正性情绪、改善负性情绪以及对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进行培养及训练。学校应把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当作一项日常的教学工作内容进行,把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当作大学生的必要能力进行培养。教学管理人员日常的关怀固然重要,同学之间的关心也是必须的,但大学生处在一个心智逐渐成熟的年纪,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开始以个人的见解去解读这个世界,容易产生困惑、误解,导致不良情绪甚至心理问题,而这些种种问题,却不是简单的关怀和开导所能解决的,必须要有具备心理学知识的专业人士进行科学的引导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不致出现更严重的后果,而对于情绪的科学认识乃至自我调节,进而培养和训练出良好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则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得以实现。
六、对特殊群体给予更多关注
这里所说的特殊群体不是普遍意义的特殊群体,而是在本次研究中表现出许多特殊性的群体,主要有两个,分别是二年级学生和男性大学生。
一、大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