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言文 阅读 命题 学习策略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必不可少的“大餐”。结合各地的中考命题特征,我们不难察觉,该题型的总体趋势是“稳中有变,重心外移”,即命题涉及的考点、题型、题量以及试题总分值,与前两年比起来在大致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略有变化,文本取材重心呈“立足课内,向课外转移”的趋势。

1.命题的考查要点

1.1 考点增多,题型丰富。

近几年文言文阅读考查中衍生出一些相对固定的考点,有考查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的,如:理解实词的意义、把握虚词的用法、翻译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以及重要语句背默等;有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分析及价值取向的,如:提取概括、感受体悟、评价赏析、拓展迁移等。这些考点,将会继续保持。

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综述题等,不过,选择题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主观表达题逐年增加。选择题大多用来考查“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本写作特色赏析评价”等对初中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考点。

1.2题量适中,分值稳中有升。

2006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题量最少的为3条,如广州卷;最多的6条,如福州卷。2007年中考,题量最少的也为3条,如广东卷;最多的为7条,如福州、成都和南宁卷。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文言文阅读平均题量为5.3条左右,2006年则为4.8条左右。因此,笔者预测,中考文言文阅读平均题量将会稳定在5条左右。

200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值最高的为26分,如武汉卷;最少的仅8分,如哈尔滨、河南卷;全部统计对象平均分值约为14.1分。2006年,最高分值为22分,如浙江、兰州卷;最低分值为8分,如广东卷;全部统计对象平均分值约为13.9分。近几年文言文阅读试题平均总分值稳定在14分左右,与语文教育界重视并加强文言文教与学的呼声相合拍。

1.3选材考究,重视内外结合。

课内文言文取材时普遍重视考查新课标推荐的必背16篇文言文,尤其青睐课内经典名篇,如《〈孟子〉二章》(2005年被8省市选用),《岳阳楼记》(2006年被5省市选用)。课外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易,文体以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或小议论文为主。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古代名臣良将事迹,表现官员的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或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正直品行和从政治军的才干等;第二类为古人事亲至孝、诚信待人事迹,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预计近几年中考仍将会遵循这些特点来选材命题。

2.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2.1 依据文本,狠“背”放“活”,由“内”而“外”,强化掌握文言知识点

我们在教授文言文阅读时,不难发觉,尽管初中文言文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宽,但统观六册课本,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知识是需要牢固掌握的课内知识,亦即人们常说的“死”知识。如课内实词、虚词的积累、课内文言文名篇(段)的积累、文言文常识的积累、课文涉及成语的积累等。对这些,可以采用抓“死”出“活”的复习方法:对各种“死”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运用比较法和分析法进行记忆,并通过各种练习,学会运用。能记忆,就抓住了“死”;会运用,就出了“活”。

虽说文言文命题取材的重心将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因此,我们必须抓“内”联“外”,注重转移。可以从已确定的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扩展到课外,增补适当的复习内容。所增补的内容可以是和课内知识点、能力点同类的,也可以是延伸的,或异类的。如学习了蒲松龄的《狼》,可以扩展其《狼三则》;学习了《与朱元思书》,可以增读《黄生借书说》等等。通过同类的、延伸的和异类的课外内容的增补,就可加强对课内知识点、能力点的记忆、理解和灵活运用,达到“取法于课内,决胜于课外”的目的。

2.2 利用文言文知识“点”,引出复习“面”,让学生能够做到“熟能生巧”。

文言文教学应该使各种知识和能力得到主次分明、难易得当的梳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训练,就会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控制性和准确性。如,对于“古今异义”这个知识点来说,可生发出来的“面”应是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再如,以文言虚词为例,其“面”上的“而”就是一个小的知识点,由它生发出来的小“面”则应是表并列、表顺接、表修饰等几种。当然,抓“点”一定要准,带“面”则不要太宽。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熟能生巧,孰能使我们文言文阅读的分数“锦上添花”。要抓“生”致“熟”就必须注重综合,练得精,练得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练课内的难点和重点。课内文言文,繁难之处和要害之处,通过“练”弄懂了,掌握了,其浅显之处、次要之处也会迎刃而解。二是练多样化的题型。必须广采精选各种格式的题型,练以致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题型的变化,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三是练答题的准确与规范等,即使是开放性的试题,也不能不着边际地乱来。

2.3 背诵经典名言语段,阅读对比,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思想灵魂。

我们通过观察近几年来的文言文阅读命题特征、趋势,不难发现有两点:(1) “单一课内型”语段考查少;(2) “课外型”依然走俏。这种阅读理解的“考点”涉及两种:一种是课内、课外各取一段进行综合比较;另一种是单一课外命题。此种选材做法便于形成“内”“外”齐放的局面,既能有效地检阅学生课内文言文学习情况,又能考查学生对浅易课外文言文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将会被更多的地区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