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发述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烟树是指黄栌,又称红叶,是我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黄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高温会导致脱水和叶片灼伤。此外,水和肥料应控制好,土壤应保持稍微湿润,施肥应遵循的原则的勤施薄肥,黄栌生长期中要使用复合肥,在硬化期间应选择磷肥。
2、黄栌是一种药用植物,它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是珍宝。叶子可以除湿祛热,还有助于清理血液、化解瘀伤和减轻疼痛。因此,当黄栌药用时,树叶可用于治疗感冒、炎症、高血压、肝炎等。黄栌的根还有另一个功效,根茎可治疗急慢性肝炎和麻疹,是很重要的药材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艺术语言;科学语言;活法;定法
中图法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30-0013-02
“艺术语言,也叫变异语言。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来看,艺术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所以,有的也把它叫做对语法偏离的语言,或者把它叫做破格语言。” 从这个定义看,艺术语言是与普通语言即科学语言相对而言的,科学语言是指遵循特定的语法规范、按照逻辑的思辨规律陈述客观世界、表达思想认识的语言,它是人们理性思维的结果。而艺术语言则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越和违背,它并不遵循语法的定法,而是根据发话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而创造的变异的语言。它的组合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情多变的。科学语言的语法规则却是一定的,它适用于语言表达的任何时候。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两翼,共同组成语言学的整体,它们在言语组合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科学语言遵循的是语言运用的定法,而艺术语言创造的是语言的“活法”。“活法”就是心法,“艺术语言从‘心’之活,产生句法之活。它往往破语言的常规,从而中得心源(师心),且外师造化(师自然)。”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艺术语言的“活法”与科学语言之定法。
一、 描写对象性质不同
艺术语言遵循心之“活法”,而科学语言遵循语法之定法,这是由于它们表述或描写的对象性质不同造成的。科学语言要说明的是客观物理世界中的客观事实、规律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表述事物时要求实事求是,准确科学地记录事物的性质、状态等。而艺术语言描写的是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体验,是一种流动变化的物质,是捉摸不定而又瞬息万变的,因而在使用语言时,完全是随情而造语,它没有也无法经过理性的思考,创造出来的语言不遵循语法的定规,而是师心造语,灵活多变。由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某种感觉感受器的刺激,也能在不同感觉领域产生经验,所以有时会造成多种感觉的相通,从而产生变异的语言形式。通感、移就等修辞格就是由于发话主体无法分清各个感觉器官的不同体验而产生的多种感觉交融一体的审美感受。
(1)依然是灰色的鞭炮声,依然是红绿白亮的响器声,依然是红彤彤的哭笑声。日光在这一片喧闹中被震得哆哆嗦嗦。(阎连科《日光流年》)
(2)顿时,崭新的毛巾和香皂就散出香气来。是十分醒神的一股香气,竹笛的小曲一样婉转清脆,唤醒了萍子生命深处的自尊。(严歌苓《梨花疫》)
例(1)中“灰色的鞭炮声”、“红绿白亮的响器声”、“红彤彤的哭笑声”是移就辞格,表颜色的词本不能和各种声音相搭配,但由于作者特殊的心理体验,视觉与听觉相融合,使各种声音给人的感觉更具体可感。例(2)中说香气像“竹笛的小曲一样婉转清脆”是通感,由嗅觉转为听觉,这样也是由于发话主体在忘我的境界中达到感觉的相通,整个人清爽宜人的审美体验使各种感觉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从而创造出艺术语言。
二、 言语组合方式不同
艺术语言的“活法”通过变异的言语组合形式表现出来的。“变异的言语组合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言语的组合在形式上偏离语法的规定性,在语义上打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约定俗成性,在语用上符合题旨情境的需要,具有特殊修辞效果的言语现象。”
(3)她未及说话,嘴唇就哆嗦得叮叮当当,满地都是从她唇上抖落的青紫色的愤恨。(阎连科《日光流年》)
(4)他的话轻飘飘地在她的麦苗间跳来跳去,她锄地的吱嚓不时地把那声音埋盖下去,又锄将出来。(阎连科《日光流年》)
例(3)中“青紫色的愤恨”是变异的言语组合,本是表具体事物的“青紫色”用来修饰抽象的“愤恨”,使抽象词具象化。同时,发话者还将“愤恨”这种情绪体验写得像一个实物,说“满地都是”,且能够被“抖落”,这样的情感表达能强烈地触发受话人的情感体验,增加语言的曲折、顿挫。例(4)中作者通过言语的变异组合造成了搭配义上的对立,声音不是实体,并不能被“埋盖下去”,也不能“锄将出来”,将描写彼类事物的词用来描写此类事物,打破了词语本身的组合关系的约定俗成性,产生了特殊的修辞效果。
科学语言要求遵循特定的语法规范,在语义上要求清楚明白,不能使人产生歧义,达到陈述事实、说明道理、论证事理等目的。如果科学语言在说明问题时不能准确严谨,就可能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偏误。例如:
(5)……一位曾担任蒙自医院院长的退休专家说,“但是蒙自医院却用克扣工资的办法来打击我们‘老有所为’的积极性。” (2007年12月21日《云南法制报》)
上面这段文字中“退休专家”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它可以理解成“退休了的专家”,也可以认为是“退休方面的专家”。虽然从词语搭配组合上看它没有违反语法规定性,但从语义上看却不够清楚明晰。根据上下文,“退休专家”应该作前一种理解,因此最好将原句改为“一位曾担任蒙自县医院院长现已退休的专家说”,语义更加明确。所以科学语言应力求准确严密、确切不含糊。
三、 心理之真与物理之真
艺术语言“活法”的创造追求的是心理之真,而科学语言遵循语法的定法要求符合物理的真实性。艺术语言通过变异的言语组合方式真实地描写内心的审美体验,从言语形式上看,它不符合语法规范,甚至也不符合逻辑规律,它所描写的不是客观的物理世界,而是主观的情感世界,因而它不追求对客观世界逼真地描摹,而是真实再现发话主体真切的审美体验。艺术化的语言虽然违背常规,但却不是发话主体有意为之,而是情感强烈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自然而然创造的,而且是非如此不足以传情而必须为之的行为。它追求的是心理之真,只要求语言符合审美主体的真实体验。
(6)小穗子早跑神了。她脑子里轰轰一片,想着她点灯熬油,呕心沥血写的信,一字没得跑,全落了网。那些不该被看的字们,痛苦而羞辱地着,让人翻过来调过去的看;在绝对缺乏尊重的眼睛面前,它们,窘得曲扭了。她的那些失去了保护,近乎失了的字们。(严歌苓《灰舞鞋》)
发话主体用“痛苦而羞辱地着”、“窘得曲扭了”、“”等语言来描写无知觉的文字符号,这有悖于科学的语法规范和常识,但是从发话主体所要表达的小穗子对自己的信件曝露于众人面前的痛苦心情来看,却贴切新颖。写着自己心底处秘密的信件公之于众,于小穗子幼小而害羞的心灵而言,就仿佛是自己在众人的面前,难堪而羞辱。这是发话主体的审美体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产生的审美直觉,分不清何为我,何为物。直接将个体的审美体验投射于物,从而创造一个客观世界不存在的审美意象。但是这一意象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发话主体内心的直觉感受,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是原初经验的呈现。
而科学语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中确实存在的,它通过其指称功能在符号与符号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一成不变的关系。科学语言为了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客观物理世界,一个能指只能表示一个所指,一个所指也只能被一个能指所表示,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违背了这一规则,科学语言就不能准确无误地反映物理之真。
四、 形象的创造与理性的思辨
艺术语言的“活法”创造的是“活”的形象,科学语言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的是抽象的思辨。科学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运用语言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来说明问题、分析事理、推演规律等,将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呈现出来。所以它具有抽象性,一般不塑造具体的形象。而艺术语言则不同,它正是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可感的形象来表现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形象是艺术语言表情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往往“立象以尽意”。发话主体通过塑造具体的形象或创造各种意象将自己的审美体验具象化,从而为受话者提供一个可供想象与联想的基点,受话人再联系自身积累的审美经验与发话者达成审美体验的统一。
(7)只有办公处的大钟的针儿,偷偷的移动,好似唯恐怕叫光阴知道了似的,那么偷偷的动,从树隙里偶尔看见一个小女孩,花衣裳特别花哨,突然把这一片静的景物全刺激了一下;花儿也更红,叶儿也更绿了似的;好像她的花衣裳要带这一群颜色跳舞起来。(老舍《一些印象》)
(8)玫瑰开,吃粽子,下雨,晴天,枫树底下,白石凳上,小蓝蝴蝶,绿槐树虫,哈,梦!再温习温习那个梦吧。(老舍《一些印象》)
上面这两段文字作者都是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可感的形象和意象呈现给读者一个个祥和安宁而惬意的画面,反映了发话者满足愉快的心理体验。读者通过这些画面,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到发话者得那份安宁与愉悦。
艺术语言遵循的不是语法规范之定法,而是超越和违背常规语言的言语组合规律,遵从“心”之活法。它随“心”而变,随“心”而造语,通过变异的语言反映心灵世界的特殊体验。在言语形式上不合逻辑(理性逻辑),却是与“心”之契合。艺术语言创造了一个与科学语言完全不同的世界,它让人体验到了一个澄净空明、真诚忘我的情感世界,它是人们对美与真诚精神追求的表现形式。
注释:
①骆小所.艺术语言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②骆小所.艺术语言:“活法”的创造[J]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2).
③骆小所.艺术语言再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参考文献:
[1]骆小所.艺术语言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骆小所.艺术语言再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骆小所.艺术语言:“活法”的创造[J]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2).
1 疏肝理气,泻火清热
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怀不悦,肝气郁结本经,气郁日久可以火化,肝郁胸胁,则胀闷走窜不定,患者可性情急躁易怒,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疏肝理气,解郁和中,清肝泻火。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味。每日煎药1贴,分二次服。
典型病例:孙某,女,2008年5月20日就诊。主诉:发热1月余(体温38℃)不已,伴胸胁胀闷,嘈杂泛酸,口干苦,大便稍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自述气郁时加重,近2月因婆媳不睦而诱发。曾服强的松,扑热息痛等药物虽能退热,但药后如常。中医基础云:“怒伤肝,百病之生郁为首,气郁热结中焦故发热”,治当疏肝理气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川军10g(后下),枳实10g、厚朴9g、木香9g(后下),川楝子12g,一日一贴,连服三贴。
复诊,上述症状大减,药后矢气多,大便通如常,胸胁闷减轻,舌红苔稍黄,脉弦滑,体温降至37℃。上方祛大承气加二花15g、连翘12g、酒黄芩12g,连用五帖。上述诸证渐愈,随方半年未发。
2 疏肝理气通下,佐以清热化瘀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若因情志失畅,则气郁伤肝,肝失疏泄,郁滞不通气机阻滞,郁而化火,而发此病。
例:邹某某,女,29岁,务农。2008年6月3日就诊,自述右胁经常疼痛,呈针刺感,时作时止,发无定时,伴发热39.3℃左右1月余,曾经乡村卫生室对症治疗,未获寸功,血常规检查数值属正常范围,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今伴神疲乏力,泛酸纳少便干,右胁痛伴发热午后和夜间为甚(无结核病史),面色萎黄有光泽,舌质紫暗,脉弦涩。治以疏肝理气,化瘀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川军10g(后下)、枳实10g、生地15g、桃仁10g、黄连8g(后下)、川芎10g、白薇9g,服三帖。
1、负责公司技术支持团队的组建、技术支持部管理和人员协调安排工作,制定服务规范;
2、完成产品安装、调试、演示;
3、对公司内外进行产品培训和讲解;
4、协助解决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公司研发人员提供支持;
5、撰写产品文档及数据分析报告;
6、根据用户需求、结合产品功能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法。
任职资格:
1、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两年以上相关产品售前工作经验;
3、逻辑分析能力强,条理性强,有一定的讲解能力;
4、熟悉相关产品的安装部署,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局域网、互联网知识;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我今天要竞聘的岗位是综合科秘书。
下面,请允许我将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我叫小,年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年7月参加工作。工作3年多以来,一直从事行政工作。今天,站在这里竞聘秘书这一职务,除了对秘书工作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继续在这个作为单位对外窗口和纽带的部门里锻炼自己、展现自我。
一、对秘书这一岗位,我的认识是:
秘书: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留心搜集基层的情况,同时要注意领会领导的思想动态,不仅要做到自己的思维行动与领导意图合拍,还要超前思维、未雨绸缪。
二、对秘书这一职务,我认为我有以下优势:
(一)我熟悉综合科职能及秘书工作;
(二)我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三)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我主动热情,性情随和;
(五)我有3年的综合科工作经验。
综上原因,我认为自己能胜任秘书这一职务。
二、若组织上认为我能胜任此项工作,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勤奋、努力,主要从5方面提高自己:
一是加强学习。秘书工作岗位特殊、政策性强。要为领导当好助手,首先自身应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我将时刻不忘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思想、文化知识及秘书业务知识,做到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以适应本职工作和时代需要。
二是工作中精益求精。有速度意识,做到急事争办,快事快办、特事特办;有超前意识,力求考虑问题快半拍,早半拍、抢半拍。
三是确保优秀服务。做到加强自身修养,摆正角色,找准位置,参谋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抓好重点服务,在兼顾全面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服务。
四是身勤心细。无论是办文,还是办事,做到明辨是非,处置恰当。工作中无小事,我将认真对待每一个电话,每一次待人接物,每一次对外宣传。
五是身强心宽。在对待批评和指责,误解和委屈时,拿得起,放得下,丢下烦恼,大胆工作,让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