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生态危机 踏轮磨房 资本主义 路径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生态学理论家福斯特谈到,对于生态危机,人们往往呼吁一场道德革命,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个人道德才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关键。然而,在他看来,这种思路明显忽略了隐藏在个人道德背后的“结构性不道德”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道德问题。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阶级构成成金字塔状,即由处于社会顶端的极少数人和绝大部分为维持生计而工作的工薪阶层构成的。大部分的社会财富,掌握在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手中。福斯特认为这些人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遵循以下逻辑:

(1)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通过不断的财富积累融入这种全球体制,并构成其核心理论基础。

(2)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由个体经营者转变为工薪阶层。

(3)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必然导致将所积累的财富分配到服务于扩大生产的新型革新技术上来。

(4)短缺物资的生产伴随着更多难以满足的贪欲而产生。

(5)政府在确保部分市民的“社会保障”时,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责任也日益加大。

(6)传播和教育成为该生产方式的决定性部分,用以巩固其优先权利和价值取向。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遵循“踏轮磨房”这一特征。所谓“踏轮磨房”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是这个“踏轮”上的一部分,既不可能也不愿意从中脱离。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不断地扩大规模;工人为了维持自身的基本生存,就必须被资本家雇佣,沦为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工具。无论资本家还是工人,无论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还是维持基本生存,他们都不能逃脱资本主义“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不得不跟着“踏轮”的节奏。

福斯特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倾向于投入大量原材料和能源,并用机械代替人力,通过不断缩小劳动必要时间加快生产流程来获取利润。这势必导致自然资源被快速地消耗以及向环境倾倒更多的废料。显然,这种生产方式是与生态环境相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福斯特进一步探讨了时下流行的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能路径。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能路径

(一)经济学路径

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传统的经济学路径往往呈现出三个提点:一是尽力回避而不严肃地对待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经济所造成的生态资源匮乏和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恶化则不在正统经济学的考虑范围”[1];二是过分迷信市场的魔力,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环境成本核算和市场激励的手段加以解决;三是没有认识到“在有限的环境中实现无限扩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2]。而福斯特从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和基本理念的变革方面出发,分析并探讨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经济学路径:“环境资源的商品化”和“自然资本化”。所谓“环境资源商品化”就是赋予自然以经济价值,并将环境纳入市场体系之中,将环境转化成像其他商品那样也可以进行分析的商品;所谓“自然资本化”,就是将整个自然界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视为“自然资本”,将地球纳入资产负债表。这种观点认为,环境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灵,不如说是我们的会计系统的失效。

福斯特认为这两种路径不能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他指出,虽然把自然资源作为商品纳入到市场体系,在短期内有可能缓解生态环境问题,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张的本性,致使它不可能自始至终地按照生态原则来对待自然和组织生产。福斯特把这种“环境资源商品化”和“自然资本化”的做法斥之为荒诞的“简化主义”手段。以简化主义手段对待自然,按照市场—商品原则来构建社会,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蜕变成一套基于市场和迎合个体私利的公共产品,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降格为纯粹的个体占有关系,将导致如下三重问题:

一是导致将人类与从前的历史彻底割裂开来,并不能说明人类需求和适应自然能力的充分发展,只能是发展一种与世界的单方面的、利己主义的关系,最终导致自然从社会中异化出去,进一步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而不是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二是应用于自然的经济简化论将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与疑惑,挤压理想主义层面的价值观的有限存在空间,使市场价值支配一切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更为盛行。

三是应用于环境的经济简化论不仅会造成具有道德性质的恶果,而且会造成物质性的恶果。虽然在经济活动中以内化环境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在短时期内可使问题得到缓解,但最终只会进一步加剧所有的矛盾,既破坏生活条件,也破坏生产条件。

(二)技术路径

时下资本主义世界流行着“非物质化神话”和“技术崇拜”这一现象。所谓“非物质化的神话”,是指资本主义经济“非物质化”的自然发展趋势将成为所有环境问题的最主要的解决方案。该观点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新经济的增长,将与破坏环境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脱钩”,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奇迹正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而不需要也没必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充其量只需要制定公共政策来加速非物质形态化的进程,并确保环境融入“更具知识驱动力和创新力的经济中”。[3]所谓“技术崇拜”,就是把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全部希望寄托于技术,认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的进步以及引导技术向良性方向发展,把技术的改进作为摆脱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

然而,福斯特却认为,在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始终伴随着经济规模的膨胀,所以也始终伴随着环境在不断恶化。以农药为例,科学技术生产了新的农药种类,刚开始可以有效地杀死害虫,然而,当害虫对该农药产生抗体,这种药物对害虫将不再起作用。随之,为了再去杀死害虫,就不得不采用更高的技术生产出更高级的农药,如此循环。而我们得到的却是农药通过土壤渗进地下,对土壤和地下水都造成了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此,福斯特指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只能寄希望于改造制度本身,从本质上超越现存积累体制。能解决问题的不是技术,而是社会制度本身。在发达的社会经济体制下,与环境建立可持续关系的社会生产方式是存在的,只是生产关系阻碍了这种变革。

(三)环保运动

随着生态危机的愈演愈烈,各种生态保护运动应运而生。然而,环保运动所取得的效果,我们从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原始森林斗争的教训中就可以看出。

在美国的西北太平洋沿岸,有一片古老针叶林,单在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西部的森林面积就达2000万英亩。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于是决定砍伐这片森林,砍伐这些原生林的任务当然由伐木工人来进行。然而,环保主义者采取了极端的方式予以反击:用身体封锁伐木的道路、坐在砍伐的树上以及启动大批法律诉讼,试图放缓并最终制止原生林的消失。对他们来讲,砍伐原生林的工人是破坏这些林木的罪魁祸首,并随着一种处于原生林上游食物链的以啮齿类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斑点鸮的栖息地的破坏,斑点鸮濒临灭绝这一事件,两者的矛盾得到升华。

“生态的急剧恶化是历史上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阶级斗争在具体积累过程中固有的特征”。因此,对于环保主义者来说,“忽视阶级和其他社会不公而独立开展的生态运动,充其量也只能是成功地转移环境问题,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以其无限度地将人类生产性能源、土地、定型的环境和地球本身建立的生态予以商品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强了全球资本主义的主要权力关系”。因此,“这样的全球运动对构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性关系的总体绿色目标毫无意义,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由于现存社会力量的分裂,给环境事业造成更多的反对力量。”然而,由于资本的介入,并且环保主义者局限于自身所处阶级之中,两者的矛盾必将得不到化解。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

以上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能路径之所有不能奏效,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它们只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改革。福斯特指出,“当今每次环境斗争的背后都是一场全球反对扩大这种生产方式的斗争”。然而,“事实上,全球资本主义的踏轮磨房生产方式的设计结果,常常是穷国为富国提供金融支持”。此外,还包括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破坏买单。对于资本主义这种行为,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生态帝国主义。

福斯特认为,生态帝国主义不仅是纯粹的生态范畴而且是一个经济、政治范畴。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资本主义工业化以来就不断掠夺世界资源。在1982年至1900年期间,第三世界国家是“硬通货的净出口国,平均每年有300亿美元流到发达国家”。同期第三世界国家的债务人,仅债务一项每月要向富裕国家的债权人付款125亿美元。正是这种全球性的不平等体制导致人口过剩以及对第三世界热带雨林掠夺式的开发和破坏。今天,资本主义的生态掠夺表现的尤为突出,生态环境更为恶化。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对贫穷国家的生态掠夺具有以下特点:

(1)掠夺其他一些国家的资源,并且改变各个国家所依赖的整个生态系统。

(2)攫取和转移与资源相联系的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流动。

(3) 制造和利用欠发达国家的生态脆性来强化帝国主义的控制。

(4)向外围国家倾倒生态垃圾等。

这样势必造成以下后果:

(1)导致了一种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强的“生物圈文化”的出现。使摆脱特定生态系统束缚的资本主义加快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和资源的速度。

(2)从对本国资源的掠夺扩张到对世界资源的掠夺,造成世界范围的生态裂缝,甚至导致严重的生态退化。

(3)生态帝国主义滥用生态圈、逾越生态限制和对一些类的自然资源实施不可持续采掘方式,对第三世界国家欠下严重的“生态债务”,这一债务最终要自己来偿还。

资本主义国家这种为自身积累财富、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的做法,抑制可落后国家的发展,威胁全球稳定,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同时也显示饿自己的发展,并最终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福斯特指出,为了挽救全球生态危机,就要以生态社会主义取而代之,以使全球生态和人类自身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同上,第2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一般生产劳动;劳动价值;经济核算;产业划分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052―05

研究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论者,无论是宽派、中派和窄派等都认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角度为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就是一般生产劳动的定义,这个定义对于任何社会形态都是适用的。这是全世界经济学界一直坚持的传统观点和权威观点。但是,这种传统观点和权威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这种观点导致了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长期的、重大的误解以及多年来没完没了、但又没有结果的学术争论。

一、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前提

要准确掌握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我们首先必须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正确的理解。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使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

1.一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按照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过程的分析,劳动对于资本的雇佣关系有两种形式:一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一是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或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是指,以前的生产方式本身还没有发生什么差别,从工艺上来看,劳动过程完全同以前一样,只不过现在是作为从属于资本的劳动过程罢了。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是指,一种在工艺方面和其他方面都是特殊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经产生,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就发生了。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是所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形式;但是,它同时又是与发达的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列的特殊形式;因为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而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则不一定要包括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的基础上,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的一般特征是始终存在的,这种一般特征就是劳动过程直接从属于资本,而不管劳动过程在工艺上以什么方式进行。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包括劳动同货币交换、劳动把货币作为资本再生产出来、销售商品获得剩余价值三个环节。劳动过程仅仅是“劳动把货币作为资本再生产出来”这样一个环节。显然,劳动过程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生产过程就有什么样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社会规定性与生产过程的社会规定性完全一样。

因此,劳动过程有对资本的形式上从属的劳动过程和对资本的实际上从属的劳动过程或特殊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马克思又经常把它简称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就像马克思经常把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简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样)之分。比起多环节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马克思又经常把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称为“单纯的”劳动过程。

3.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生产领域。

千万不能把物质产品生产和物质生产混为一谈。物质产品,又称物质财富,只是物质生产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本人就明确指出,物质财富是物质生产的组成部分,物质产品生产领域只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一部分(第26卷,第295页)。马克思指出,“除了采掘工业、农业和加工工业以外,还存在着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这就是运输业,不论它是客运还是货运。”(第26卷,第444页)显然,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领域,但却不属于物质产品生产领域。

无论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还是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如果在物质产品生产领域来考察的话,劳动过程的结果就总是商品(马克思又经常把它称为物质财富、物质产品),而且是商品资本。因此,从单纯的劳动过程的结果即商品资本(经常被不准确地称为商品、物质财富、物质产品)来看的生产劳动显然就等于生产商品的劳动。

二、马克思第49卷中有关论述分析

马克思指出,“从单纯的一般劳动过程的观点出发,实现在产品中的劳动,更确切些说,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对我们表现为生产劳动。但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观点出发,则要加上更切近的规定:生产劳动是直接增殖资本的劳动或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第49卷,第99页)

这里的所谓“单纯的一般劳动过程”明显不是指脱离了一切社会生产关系、适合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所谓“一般劳动过程”,而是我们上边提到的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这种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或者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的劳动过程,或者是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的劳动过程即特殊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马克思紧接着所说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并不消除劳动过程的一般规定。劳动过程生产产品与商品。只要劳动物化在商品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中,这种劳动就始终是生产劳动”(第49卷,第100页)这句话就完全证明了我们以上理解的正确性。这里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指的就是特殊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这里的“劳动过程的一般规定”指的就是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如果按照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来解释,马克思的这段话就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正确理解马克思使用“劳动过程”一词的确切含义,是理解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关键。

从劳动过程的观点出发的生产劳动和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观点出发的生产劳动指的是完全相同的劳动。显然,把生产劳动定义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比把生产劳动定义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前一种定义是深层的、本质的定义,后一种定义是表层的、现象的定义,比起前一种定义,后一种定义当然是不太“切近的”。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经常把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劳动与作为生产劳动的结果的产品或者使用价值混为一谈,他们用产品或者使用价值的特征来反映生产劳动的特征。马克思指出:“只有把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看作生产的绝对形式,从而看作生产的唯一自然形式的这种资产阶级狭隘性,才会混淆下述两个问题,一个是从资本观点来说什么是生产劳动与生产工人的问题,一个是什么是一般的生产劳动的问题。”(第49卷,第100页) 8 8我们这里主要关心的是“what labour is produc.tive in general.or what productive labour is in gener-al”的翻译问题。正是由于把它翻译为“什么是一般的生产劳动的问题”,使得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马

克思这里又提出了所谓的“一般的生产劳动”概念,并且认为马克思把一般生产劳动定义为“凡是生产某种东西、取得某种结果的劳动”。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是把马克思强烈反对的观点强加到马克思的头上。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in general,这是个副词,翻译为形容词“一般的”显然不妥;而且in genera1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众的、传统的、日常生活用语,反映的是普通人、大众、外行人心目中的想法和见解。因此,我们认为应该把它翻译为“在普通人看来(或者在传统上),哪一种劳动是生产的或什么是生产劳动”。因为,很清楚,这个生产劳动定义是非常空洞的、甚至就是同义反复,它显然没有资格成为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范畴。

即使如此,我们也要搞清楚这个生产劳动定义的确切含义是什么。非常幸运的是,马克思本人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马克思指出,斯密认为只有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同收入本身交换的劳动决不是生产劳动。“但斯密同时又从片面的传统观点出发,认为生产劳动就是一般直接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并且把自己的区分同这种观点结合起来,所以在他看来,下面这样的定义是可能的:同资本交换的那种劳动始终是生产劳动(始终创造物质财富等等)。”(第26卷,第264―265页)

很清楚,这里的“片面的传统观点”①,不就是马克思提到的“凡是生产某种东西、取得某种结果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吗?显而易见,这里的“某种东西”、“某种结果”实际上就是“物质财富”。这个片面的传统的生产劳动定义只是把物质产品生产领域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中区别出来了。

因此,马克思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两个生产劳动概念:一个是从资本的观点来看的生产劳动概念;一个是从传统的观点来看的生产劳动概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的绝对形式的情况下,在整个物质产品生产领域里,生产资本的劳动也就等价于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从资本的观点来看的生产劳动与从传统的观点来看的生产劳动完全重合,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很容易会以为生产资本的劳动和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是一回事,甚至把生产物质财富看成是生产资本的劳动的本质特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会把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劳动概念看成是只反映劳动的物质内容的一个自然范畴,这样就完全取消了作为经济范畴的生产劳动概念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力图用劳动的物质内容来确定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错误做法,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和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拜物教观念:这种观念把经济的形式规定性,如商品,生产劳动等等,看成是这些形式规定性或范畴的物质承担者本身所固有的属性。”(第49卷,第108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拜物教观念把劳动的社会规定性看成是劳动的物质内容本身具有的性质,把劳动及其产品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混为一谈,这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物化。马克思上边批判的把两种生产劳动概念混为一谈,就是抨击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异化现象。

三、马克思《资本论》中有关论述分析

马克思写道:“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虽然使用价值或财物的生产是为了资本家,并且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的,但是这并不改变这种生产的一般性质。所以,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资本论》第一卷,第201页)

要特别注意这段话,尤其是我们加上重点号的这几句话。下面,我们对于这段话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1.“这种生产”显然是指资本主义生产。那么什么是“这种生产的一般性质”呢?这就涉及到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问题了。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是所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形式。因此,“这种生产的一般性质”实际上指的就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

2.“所以,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的英文是:“We shall,there.fore,in the first place,have to consider the labourprocess independently of the particular form it asslHnesunder given social conditions.”。显然,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撇开资本主义生产(it)在给定的社会条件下所呈现出的特定形式(the particular form)来考察这种劳动过程(the labourprocess)”。这也就是说,我们这里考察的劳动过程是要撇开劳动过程在给定的社会条件下所呈现出的特定的资本主义形式,也就是把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所呈现出的特定的资本主义形式统统撇开,抽象出一个共同的劳动过程,这当然就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的劳动过程或者说是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3.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这种生产的一般性质”过度抽象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一般生产;也不能把“劳动过程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过度抽象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一般劳动过程。这是犯了过度抽象的逻辑错误。它们的正确意义是指我们目前暂时不考虑“使用价值的生产是为了资本家,并且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的”,目前暂时也不考虑“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就够了。”我们目前暂时只考虑这种劳动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变换过程,而且只就一个劳动者的情况来进行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所说的“劳动过程最初是抽象地,撇开它的各种历史形式,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来考察的”和“就劳动过程是纯粹个人的劳动过程来说,同一劳动者是把后来彼此分离开来的一切职能结合在一起的”完全证明了我们理解的正确性。

因此,在《资本论》第一卷从第201页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一直到第209页的“我们再回头来谈我们那位未来的资本家吧”这一大段文章里,马克思只是谈论了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下面,马克思为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下了一个定义: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现在,工人是作为他自己的劳动力的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①

我们加上重点号的这句话,实际上已经表明马克思这里所谈的这种劳动过程绝不是什么一般劳动过程,而是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显然,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许多规定也适合于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一般劳动过程的规定:“劳动过程,就我们在上面把它描述为它的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是制造

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资本论》第一卷,第201―202页)

在一般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在同页的下边,马克思为这里的“生产劳动”一词加上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下注(7):

“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资本论》第一卷,第205页)

下注(7)的这段文章的英文原文是:“This meth.od of determining.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labour―process alone,what is productive labour,is by nomeans directly applicable to the case of the capitalistprocess of production.”显然这段英文翻译是完全错误的,这是一个关键性的翻译错误。这段英文文章的正确翻译应该是“只从这种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什么是生产劳动这种方法,绝不能直接地用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场合”。这里把“the labour―process alone”翻译为“简单劳动过程”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什么复杂劳动过程。中国经济学家普遍把这里的“简单劳动过程”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所谓一般劳动过程,把所谓的马克思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角度为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认为就是一般生产劳动的定义,这个一般生产劳动对于任何社会形态都是适用的。这种错误的思路显然与这个关键性的误译密切相关。

马克思这段文章的意思显然是说,不能把从这种劳动过程的角度确定什么是生产劳动的方法用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什么不能用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场合?一方面,这里考察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只是一个人的劳动过程;而在特殊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劳动过程表现为总体工人的劳动过程,是有分工和协作的劳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单独都不是产品的生产者,只有总体工人才是产品的生产者。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剩余价值,生产商品只是获得剩余价值的手段之一,因此只从生产商品的角度为生产劳动下定义是不够的,必须从生产剩余价值的角度为生产劳动下定义。

在特殊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556页)

“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这段文章的英文原文是:“Thefirst definition given above of productive labour.a deftnition deduced from the very nature of the production ofmaterial objects.”显然,这里的翻译是不够精确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上面从物质产品生产的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千万要注意:不能把物质产品生产(the production pf material objects)和物质生产(material production)混为一谈。

这里出现的“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使几乎所有研究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经济学家误以为马克思从简单劳动过程出发的生产劳动定义是生产劳动的一般定义,这里的“物质生产”一词表明马克思把一般生产劳动严格限定在物质生产领域,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能构成一般生产劳动,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错误,也是一个长期禁锢中国经济学家的政治经济学教条,这使我们几十年来一直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

实际上,这里的所谓“从物质产品生产的性质本身中得出的”生产劳动概念,实际上就是“从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概念,即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的角度”看的生产劳动、“从单纯的劳动过程本身的角度”看的生产劳动和“从生产商品的角度”看的生产劳动,实际上说的都是一回事,反映的都是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文第3篇

在现实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脱离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必然有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现其中;反过来,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之中,而不能够存在于其外。按照这样的理解,手推磨的生产方式,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和农民的有一定人身依附关系的特有的生产关系也就蕴含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中。同样,蒸汽磨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标志,同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建和雇佣工人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也就包含在这种方式之中。与此相适应,揭示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其直接的研究对象就是手推磨的生产方式。同样,揭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其直接的研究对象就是蒸汽磨的生产方式。

二、广义生产关系学说

第二种派别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则认为,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关系,即一定生产资料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我们知道,在学术界,“广义”的规范性范式是内涵规定性少,外延范围大。然而,这里定义的“广义”更像是“总和或综合”的意义。如果真的要给广义生产关系下定义,也只能是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定义,即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地,如果“广义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构成的经济关系系统,那么,前者与后者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不妨看看《资本论》序言中的经典语句“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的“生产方式”是“广义的生产关系”,从而句子前后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是,引文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后面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个定义抹杀了“相适应”一词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说,某些学者用“广义生产关系”代替“生产方式”是不正确的,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如果承认生产方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二重属性,也就是承认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那么《资本论》序言中的那句话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因为这里的生产方式绝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简单加总,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个新事物。

三、生产的自然形式和社会形式的辩证统一

众人皆知,任何生产都是由生产的主体—劳动者和生产的客体—生产资料构成的或者说任何生产总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经济活动,所以说,生产方式,即生产的方式,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形式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经典的三要素论)的结合形式。显然,这是最一般、最抽象意义下的生产方式,适用于任何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类型)。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特殊性表现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特定的结合方式上,这里的结合既有技术形式的结合,与生产力相关;又有社会形式的结合,与生产关系相关。实际上,既然商品经济时期的生产活动总是通过社会分工进行的,那么这个历史阶段的人们的生产活动必然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自然关系,表现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技术方式;二是社会(生产)关系,表现为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因此,生产方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具有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反映生产力的内容和社会属性-反映生产关系的内容。既然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属性的内容,所以也就不存在生产关系可以脱离生产方式而独立存在的问题了。

马克思曾说,“在一定的生产方式本身中具有其活生生的现实性,这种生产方式既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他们对无机自然界的一定的实际的关系。”运用生产方式二重性原理不难看出,“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在现象形态或者说在形式上表现的是劳动或生产的自然形式的变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然形式或技术条件的演变,反映了劳动的自然形式的内容。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这些“形式”的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发展为“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反映了劳动的社会形式的内容。

“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逐渐建立过程,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转变过程,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矛盾升级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这个演变过程不仅有物的自然的关系,还有人的关系,而且后者是本质的、最重要的。它们表面上是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手工到大机器,表面上是生产力方面的内容,其背后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内容。因此,这正是马克思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体现,马克思总是运用由现象到本质,由形式到实质的方法论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如果抛弃了这个方法论,就会犯割裂生产方式或劳动方式二重性的错误,从而使得《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向偏离正确轨道。

四、总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文第4篇

(1)历时态分析。

资本主义历经原始积累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迎来了当前的在全球范围扩张的国际垄断时代,但从未改变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始终是为了资本增殖的实现。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演变,是基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呈现的基本经济特征的不断发展。其中一个明显的具体表征就是资本组织方式的变化,如股份公司、跨国公司的出现。同样,资本主义各个不同阶段的演变,也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本身范围的扬弃。但这种转换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资本增殖。因此,无论哪个时期的资本主义,都是围绕资本增殖的实现而运行的。不同的是,前期资本主要以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态,作为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执行职能;随着商业和只是着眼于流通而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生和促使信用制度和它为自己所创造的工具即信用货币由单纯的商业流通进入一般的流通中,实现货币资本化,完成借贷资本作为生息资本执行职能。同时,基于信用制度的借贷资本,因信用制度自身具有弹性的再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和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性质,打破了货币化的资本在原有形态下同一时间点上的单一职能,实现了同时“不仅为一方即卖者补偿资本,而且被另一方即买者作为资本来支出,来预付”。这样以来,以此二者为物质基础的新生产方式就把原来“用剥削他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会出现,是因为在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的作用下,新的生产方式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但当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与其生产根本目的——价值增殖过程相对立时,就只会加速这种对立性——矛盾的爆发,正如金德尔伯格所描述的那样,金融危机出现的频率之高、影响程度之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再次验证了马克思理论的预见性。而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后并能得以发展,同样,是因为它满足和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根本目的的需要——资本增值。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生产的集中导致垄断的形成,以金融资本为资本形态的资本随之应运而成。产生于垄断市场结构之中的金融资本的形成加剧了市场对货币资本的需求,这种相对稀缺的需求便成了扩充货币、加强金融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也加强了金融资本与虚拟资本之间耦合。

(2)共时态分析。

无疑每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都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资本形态的演变亦是为了谋取最大可能的物质利益。只是,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注定只是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谋取利益。同时这种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意识“个体”理性——资本与资本“他者”之间的对立,完全成就了物性资本割裂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单个资本循环运动和作为整体的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的有机统一性,而部分资本或绝大部分资本在短期内的增殖与整体财富的增长又极可具不同步、不一致性。这也为资本主义生产无视更多人和全民的利益,无视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无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性创造了现实的可能。从而势必加剧基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不同阶段和资本形态的演变,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借以实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根本目的——资本增殖的工具和附属产物,商品生产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是附属物的附属产物。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根本目的就决定了资本被赋予具有支配一切社会资源的客观强制性权力,即形成资本力量,在资本自在运动中表现为资本人格化的单个或少数资本家的利益,支配与组织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社会经济结构的建构。同时,在虚拟资本充斥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资本的脱域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资本本身和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形态引致的矛盾得以空前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转嫁。无疑债务危机的爆发正是诠释了这一新的特征。金融危机其实是继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以国家地理区域为主要殃及范围的经济危机之后转移到虚拟经济领域、以全球为“场”、变金融衍生产品等新兴商品为介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形态,即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虚拟资本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当代表现。

(3)金融危机的根源。

由历时态和共时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一切形式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皆是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资本本身即资本逻辑——马克思毕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之一。包括目前由次贷引发和因债务形成的两大世界金融危机,依然没有脱离资本逻辑这一重要分析框架。危机呈现于由实体经济领域到虚拟经济,源于资本形态的演变,资本时间和空间的扩张,形成了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变换。而且,这种资本主义危机形式的变换,只是在不同阶段,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为了尽可能适应不断前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自身固有矛盾的再次呈现。资本运动始终以资本增殖为其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资本逻辑从未改变,只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表现形式——资本的形态在变。就像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由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重心转移一样,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公共资本以及资本未来其他新形态的出现,越来越更为广泛地表现为取决于社会的需求——欲望体系的变动趋势,以缓解和分散根源于资本逻辑的社会冲突,从而使之能够持存,实现永无止境的增殖目的,直到冲破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的极限。

2、资本逻辑与良性可持续发展

资本逻辑揭示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正如“现代文明的本质重要规定是资本主义文明”,充满种种经济社会问题的现代社会的本质重要的规定亦是资本主义属性。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即是现代社会经济问题的矛盾根源。然而资本逻辑的深层本质,不仅是经济问题的根源,还表现为资本逻辑的现实性确认乃是一种日益升华的精神意识化过程。其严重后果在于与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资本逻辑是当代经济社会各种重大问题的罪魁祸首,有悖良性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相互滋生、共同促进、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1)资本的主体性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

资本的主体性,是指资本支配劳动者、支配资源、支配一切资本之外所有生产要素以及在由此产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以资本为主体,以实现资本自身诉求为唯一目的,其他一切对象化为客体的属性。分析资本的主体性,就要从资本作为主体的产生入手。在商品流通中,使商品流通过程的产物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的流通形式“G—W—G'”,这一循环是“从货币一极出发,最后又返回同一极”其“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作为交换价值的资本在这种由资本本性决定的没有止境的运动中就转化为一个自动的主体,因此,资本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非资本形式存在,成为支配一切的主体,不是因为作为物态形式的资本的功用性;而是因为商品社会内生着资本的主体性。货币只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一切实体的即各种商品都可以是资本的存在形式。“所有商品的共同实体——不是作为商品的物质材料,从而作为物的规定的那种实体,而是作为商品,从而作为交换价值的那种共同实体——就在于:商品是物化劳动”,而唯一与物化劳动有着质的区别的对应的是非物化劳动,即在改造自然物物化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劳动。人是劳动的载体,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人就是资本唯一的对立面,“非资本”。而资本只有同资本的对立面——非资本,同资本的否定相联系,才是真正意义上质的交换,才能实现资本不断的超出自己的量的界限的本性,实现自己增殖的目的。鉴于此,人只是资本自为目的活动的手段和工具,只要资本为主体、支配一切,人就只凸显为作为物的有用的对象化属性,作为使用价值的载体;资本的主体性决定了资本在存在层面上与人相对立。人受制于资本的奴役,有悖人的本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相对立。泯灭了人的本性,又谈何基于人的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资本作为主体必然背离人类社会的初衷和最终目的,偏离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相对立。

(2)资本的逐利性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就是追求最大程度的利润,资本的本性就是增殖,就是逐利的。资本的逐利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在于资本的无限扩张性。这是资本与生俱来的本性。资本的产生最初以货币的形式存在,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G—W—G'”已质的区别简单商品流通“W—G—W”,后者只是占有使用价值、以满足一定的需要或者满足最终的消费为限;相反,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商品仅是整个过程的中介介质而已,仅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是没有止境的了,并且因为只有存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才能实现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无限的。这种“无止境、没有限度”的运动亦即所说资本的无限扩张性的雏形。随着资本形态的演变,不断地变换着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然而这只是运动的表现形式因资本形态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以产业资本形态存在且真正能带来价值增加的资本,必须借助商品为介质方能完成资本的流通,这也是仅能真正反映资本增加值的物质承担者,但这个物质承担者只是作为交换的手段存在,为谋取无止境的增殖,作为附属物的商品也需被无止境的制造出来。无止境的制造商品一方面需要无节制、无止境的开采一切可利用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导致生态破坏和对劳工的残害;另一方面作为只是以量的增加为目的无视消费的生产必然导致供需失衡引发实体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而且随着发展到生息资本的出现,使资本的流通可简化为没有中介的简练形式“G—G'”,就成了后来发生在虚拟经济领域危机的铺垫。因此资本的逐利性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直接表现为生态危机、对劳工的过度压榨即人作为资源的不可持续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周期性危机。

(3)资本逻辑的核心——主体性与逐利性的统一。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资本逻辑的核心在于资本主体性与逐利性的统一,这决定了作为主体的资本的意志实然表现为物质利益至上。对物质的崇尚,代替传统等级制社会对权力的崇尚,不仅符合了资本增殖的需要、满足了人作为生命体存在的基本需要,而且也从经济规则升华成为主要高度同一的社会运行机制。因此,在资本本性的驱使下,人的物欲也得到了迄今为止最大可能性空间的解放和展现。这也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得以空前快速发展的根源,作为消解传统等级制社会结构的事物——资本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负载着一种强制性的客观力量激活了人性所拥有的贪婪的和疯狂的占有欲即“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根——人类争取自身利益的欲望”。当然,这里的欲望只是人作为物的自然属性的欲望,并且资本逻辑也仅限于通过满足人的生命体的物质需要来维持和生产劳动力以实现资本增殖的目的。在这一目的性过程中,人也异化为物格的工具。人不同于其他任何存在实体,人不仅有维持生命实体存在的需求,还有追求生命意义的价值需求。因此,人是物质和超越物质的精神的统一体。但资本只有单一向度的物质诉求,其必然与人的非物质诉求相冲突,并抑制人的非物质诉求。因为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自身所特有的法的关系、统治形式,资本主义生产产生的制度体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映,其必然服务于资本意志。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必然转化为社会意识,物质财富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拜物的价值导向和服务于资本意志的制度约束和规范的双重驱动下,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成为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同的唯一途径。即“在资本逻辑刺激下,每个人的功能和需求的发展必然是单向的”这是资本逻辑与人类社会发展目的的根本对立,是引发种种社会失范的根源,也是其作为特定历史范畴必然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资本的主体性与逐利性的统一,使其演化为整个社会的高度同一的社会机制,使人物化为资本增殖的工具,物质财富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致使引发种种社会失范,是与人类社会最终目的相悖的根基。资本逻辑在本质上是反良性可持续发展的。

3、启示及建议

基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系统逻辑关系的思考,将从“一体三维”——“一个主体”、“属性维度、认知维度、实践维度”,探寻在限制与发展资本之间保持合理张力的途径,既消除资本及资本逻辑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又充分发挥资本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1)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既是限制资本的根本途径,也是其根本目的。资本及资本逻辑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立在于资本的主体性,把本应是手段、工具的资本提升为了目的,而人类社会的主体——人被贬为了工具。因此,扭转资本与人的主客体关系,是消解这一根本对立的根本途径。人作为主体,不同其他任何自然物,人是类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作为有生命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不仅只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即类存在物,虽然最初只是表现为部落体,群居动物。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正因为如此,只有人作为主体才可以平衡有序地进行一切生产,这是实现持续的良性有机循环的前提。

(2)限定基于资本逻辑的资本于经济领域。

限定资本及资本逻辑于经济领域的关键在于剥离资本逻辑主导人的价值领域,使资本逻辑的产物——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不再成为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惟一途径;而且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与人的幸福感的提高成绝对的正比,这是因为人自身属性的二律背反——生存的功利性与超越功利的价值性的对立。人是作为有机生命体自然属性有效需求的有限与永远面向未来的未特定化的社会属性的无限的统一体。这个意义上,资本于人就不再能够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生产关系”,而是仅限于是满足部分需求的经济性生产层面上的“生产关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基于物质利益的联接还需要有更为黏连的价值认同等契合关系。唯如此,资本于人类整体而言,只是满足人的自然属性的工具;人也就不再是单向度的人,物质财富也就只是体现其自我实现的维度之一。因此,应限定资本逻辑于经济领域。

(3)培育辩证的系统思维能力。

当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能够把“‘全体性’的‘类’概念、‘主体间性’、‘他者’这类概念以哲学学术的方式赋予时代思维语文学并转化为日常话语的时候”,资本作为当前最有效的经济发展工具,也就只能在事实性中表现为自为自在的与“他者”,并且与同类的部分相对立。这就要求作为能动的类存在的主体——人发挥有益的影响,实现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平衡持续的状态,而这一实现对应的就是用动态发展的视角全面地考察和分析空间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的能力,即辩证的系统思维能力。

(4)推动科技生产力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文第5篇

世界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些重大趋向性变化,这些变化基本上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不能不与研究资本主义结合起来。只有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进行了客观、系统、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才能得出反映客观实际的、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结论。二战后,随着信用经济,股份经济和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的内涵和特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正在从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演进,从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演进,从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演进。揭示资本的这些变化,对于揭示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资本向社会资本演进

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资源,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十分鲜明和尖锐,资本统治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追求资本增殖和资本积累是资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动力和目标。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导致财富在少数资本所有者一方的积聚和积累,贫困在大多数劳动者一方蔓延和扩大。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无限增长与社会有效需求矛盾日益加剧的社会基础,是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不断爆发和日趋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劳动者反抗资本统治斗争日益升级与激化的社会原因,是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的突出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重化工业等的发展,由于机器设备的增加和复杂化,以及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投资额的增加,作为各个独立存在和运作的私人资本,已日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客观上要求个别私人资本联合起来组织股份公司。个别资本联合组成股份公司,不仅仅是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它标志着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有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指出:“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私人资本、私人企业、私人财产和私人产业的扬弃,标志着社会资本、社会企业、社会财产和社会产业的诞生;其次,这种扬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进行的,因此这种社会资本、社会企业、社会财产和社会产业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第三,这种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股份公司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突出表现在资本的社会性更加扩大化和深化。这些变化是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自行扬弃”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部分质变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缓解了物支配人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2、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演进

随着金融经济、股份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态也日益从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演进。虚拟资本是与生产资料等实体资本相对应的,是以有价证券、有价信息形式存在,并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形成现代虚拟资本的因素首先是货币,但货币作为虚拟资本的历史并不长。发行和使用纸币是货币史上的一个质变,越来越多的货币及其衍生物脱离实物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形成了货币与货币的交换,货币与货币衍生物的交换,从中获利,从而形成了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

形成虚拟资本的另一因素是信息。信息作为人类精神的、思想的、文化的、政治的、心理的活动,一开始就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信息就有了信息经济和信息资本。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是信息经济和信息资本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科学技术已经能将自然界存在的波性物质(声波、生物波、电磁波、引力波、光波等)转化为技术,如电子,徽电子,光电子、光纤、卫星、遥感技术等,使信息的采集、识别、传输、存贮、处理等独立运作和独立存在,并形成通讯、咨询、广告、电子商务等服务性产业,为物质生产和实体经济服务,从中获取收入。

还应特别指出,货币及其衍生物和信息是密切不可分的,二者的结合与融合是虚拟资本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信息方面来说,不能获利的信息不能成为资本。信息要获利就必须进入市场,成为买卖对象,借助货币及其衍生物来运作,将其价值转化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货币。没有货币及其衍生物作为依托和载体,信息是不可能成为资本的。从货币方面来说,货币及其衍生物所以能成为买卖对象,在于它们的价格不断涨落,存在买入与卖出的利差,有利可图。而价格的涨落主要来自于信息的变动,发达的信息不仅能迅速反映各种资源的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状态,而且对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予以表达,对人们的心理预期予以反映。

在当今世界,虚拟资本数额和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实体资本。信息与货币相互结合形成的虚拟资本的大发展,使资本范畴泛化,使资本占有更加社会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虚拟资本使社会核心资源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加大了经济运行的投机性、风险性和泡沫性,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第一,虚拟资本使社会核心资源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是土地,工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是工业资本或生产资料,而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今天,在信息经济和虚拟资本大发展的情况下,社会的核心资源正在转向了金融。金融现已成为特殊的战略性和全球性资源,用电子商务武装起来的金融业务具有极大的流动性,互联性和扩散性,大大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转换和流动,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因而金融资本也日益成为政府调控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和经济杠杆。

第二,以虚拟资本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强劲增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信息网络和网络产业,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供给等经营活动。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起来,摆脱了时空限制,使所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第三,虚拟资本加大了经济运行的投机性、风险性和泡沫性。虚拟资本的发展一方面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投机性、风险性和泡沫性。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相比,它的运作具有更大的变动性、灵活性和投机性。投机是市场经济普遍现象,经济领域的投机就是对商品和资产未来价格走向的赌博。金融资产价格的投机,不像实物资产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它的增值或贬值也往往是脱离实物经济而独立动作。金融运作形成正反馈时,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就将提高,就会产生进一步上涨预期,从而吸收更多的资金进入金融市场。

第四,虚拟资本使资本范畴泛化,使资本占有更加社会化。虚拟资本的发展不仅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使资本的核心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及其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力已成为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生产力构成的变化导致生产资料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生产资料主要是指机器、厂房及其附属设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生产资料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展,生产资料范畴在泛化,微机系统、网络系统、信息系统等都已成了生产资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信用经济、股份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能转化为资本的载体也在日益广泛。除货币之外,股票、债券、外汇及各种金融衍生物都成了投资和获利的工具,都成了资本的一种形式,因而资本范畴比生产资料范畴更加广泛化。生产资料和资本范畴的泛化使一部分人对生产资料和资本的垄断日益困难,为生产资料和资本占有的社会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演进